第28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广东地区)_第1页
第28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广东地区)_第2页
第28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广东地区)_第3页
第28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广东地区)_第4页
第28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广东地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8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1.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2.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1.20世纪80年代(1)社会:1984年至1988年,我国经济加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

(2)科技:1983年,我国研制成功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Ⅰ”;1988年,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2.20世纪90年代(1)社会。小康社会

①1990年,“七五”计划所规定的各项指标绝大部分完成或超额完成,开始向__________迈进;20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②2000年,“九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完成或超额完成。 ③1997年提前完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 ④取得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一系列重大斗争的胜利。(2)科技。神舟一号

①1991年,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

②1999年,“__________”成功发射;同年“神威”计算机世。 ③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西电东送、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一批重大工程捷报频传。

3.21世纪

(1)社会。 ①战胜非典疫情,夺取汶川抗震救灾胜利,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②2006年,国家取消________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税③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

(2)科技。 ①“神舟五号”飞船首次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七号”飞船航天员成功进行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漫步,“_________”首次完成绕月探测。嫦娥一号

②到2011年,我国计算机等电子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网民数量居世界第一位。

二、“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

(1)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

(2)含义:在__________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________________。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2.祖国统一大业(1)港澳问题。①解决: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分别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②意义: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港澳与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显示了“一国两制”方针的强大生命力。(2)台湾问题。九二共识反分裂国家法

①21世纪前: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_________”;1993年的汪辜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②21世纪:2005年通过《______________》;同年连战访问大陆,双方达成多项共识;2008年12月,两岸“三通”迈开实质性步伐。三、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1.20世纪七八十年代(1)外交政策。和平和发展独立自主

①邓小平明确提出“____________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论断,主张世界上所有国家一律平等;中国决不称霸,也坚决反对任何霸权主义。 ②中国始终坚持__________,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占领别国领土、干涉别国内政。(2)主要史实。①1978年8月,中日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②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交。③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2.20世纪90年代

(1)基本方针:积极发展新型大国关系。

(2)外交成果。 ①分别同俄罗斯、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及欧盟等建立了发展面向21世纪双边关系的基本框架。 ②倡导并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③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④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__________________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亚太经合组织

3.21世纪

(1)总体布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

(2)主要成就。 ①中美关系总体稳定,中俄关系高水平发展,周边关系取得突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②2002年,中国同东盟国家签署《___________________》。③2003年,中国与欧盟确定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致力于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⑤从2009年开始,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领导人建立定期会晤机制。⑥积极参与安全与反恐等全球性问题的国际合作。新时期中国外交转变的原因

首先是开始逐步摆脱在时代问题上的传统理论的影响,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思想。其次是对中国在当时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开始作出越来越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第三是将国家利益作为对外政策的出发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强调外交“为经济发展服务”“为实现现代化服务”。第四是中共十二大提出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并成为80年代中国外交的主调。

——牛军《冷战与80年代的中国外交》

解读: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战略判断;将国家利益作为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使外交“为经济发展服务”“为实现现代化服务”。【易错辨析】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取得历史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答案:√2.“一国两制”构想的前提和基础是“两制”,所以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权。(

答案:×3.2005年颁布的《反分裂国家法》为维护祖国统一提供了法律依据。()答案:√4.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促进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展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答案:√5.2011年2月,利比亚撤侨展现了中国综合实力的强大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答案:√【构图解史】“一国两制”构想

主题新时期的中国外交【史料实证】史料尽管冷战已经结束,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仍对朝鲜采取敌对政策,企图颠覆朝鲜政权。面对这种形势,朝鲜选择了铤而走险的“核威慑战略”,先后制造了两次朝鲜核危机。作为朝鲜半岛的邻国,中国政府积极在有关各方中开展穿梭外交,斡旋调停,最终推动和参与了三方会谈(美国主张多边会谈,而朝鲜则坚持双边会谈)、六方会谈等多边会议机制,使事态得到了有效控制,充分地体现了“新安全观”的战略思想。这也反映了中国外交的新风格,表达了中国外交的新取向。作为中国外交的一次有益实践,朝核问题体现了中国外交的灵活务实性、建设性,展现了冷战后中国外交变化的新特点。——摘编自曾莉《冷战后中国外交的新特点——以中国参与处理朝核危机为视角》主旨归纳信息解读史料通过中国参与处理朝核危机,反映了冷战后中国外交的新特点“中国政府积极在有关各方中开展穿梭外交,斡旋调停”→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最终推动和参与了三方会谈(美国主张多边会谈,而朝鲜则坚持双边会谈)、六方会谈等多边会议机制,使事态得到了有效控制”→开展“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充分地体现了‘新安全观’的战略思想”→倡导国家发展的新安全观;“朝核问题体现了中国外交的灵活务实性、建设性,展现了冷战后中国外交变化的新特点”→务实灵活的外交风格【史料解读】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参与处理朝核危机为视角,概括冷战后中国外交的主要特点。

答案: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开展“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务实灵活的外交风格;倡导国家发展的新安全观。【唯物史观】全面认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1)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不诉诸武力,不干涉他国内政,反对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

(3)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4)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实行全方位外交。

(5)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6)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对点提升】

1.(2024届山东新高考联考)1982年,以“能源:世界的原动力”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在美国开幕。中国馆陈列在馆外的轻便、精致的太阳灶具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室内展出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以及字画、出土文物等更使人们赞叹不已,而秦陵兵马俑在)此首次亮相便轰动了全世界。中国参加这次世界博览会( A.旨在展示改革开放伟大成果

B.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C.体现了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

D.展示了中国文化与国家形象

答案:D

2.(2024届河北张家口期末)1997年以来,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双方共同推进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东盟地区论坛、亚洲合作对话、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东亚—拉美合作论坛等区域和跨区域合作机制的健康发展。这表明中国()A.强调国家间应消除分歧、增进互信B.致力于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发展C.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主导性作用D.引领了东盟地区的发展方向

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中国和东盟国家积极合作,双方还共同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区域间的合作,这些都表明中国致力于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发展,B项正确。

1.(2023年山东卷)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十分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03年,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中共十八大以来,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这主要是为了( A.消除分歧增进互信

C.深化合作共谋发展) B.构建均衡发展格局

D.改善全球治理体系

解析:选C。据所学知识可知,任何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都是维护国家利益,据题干可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十分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不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还是21世纪初“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抑或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其主要目的在于能够与周边国家深化合作,以谋求共同发展,故选C项。

2.(2023年浙江卷)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