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一、戊戌维新运动1.背景资产阶级2.概况民族资本主义

3.影响:对推动中国______________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4.失败原因:守旧势力强大;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和严密的组织;把希望寄托于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戊戌变法的局限性

《清德宗实录》卷418记载: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解读:在“中体西用”的框架下谋划变法内容,强调传统的“义理之学”是不可动摇之根本,对于“西学”只是考虑接受“切于时务者”。二、义和团运动1.背景扶清灭洋

(1)根本原因:《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2)洋教势力深入中国,引发了反洋教斗争。

2.概况:义和团运动以“__________”为口号,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慈禧太后采用“招抚”的办法企图加以控制利用。后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3.评价反帝爱国

(1)进步性:具有强烈的__________倾向,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2)局限性: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由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三、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

1.原因:借口镇压__________运动;维护在华殖民利益。

2.概况

(1)北方。

(2)南方: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条约主要内容危害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禁止华北等地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3.结果:1901年,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________________社会的深渊。半殖民地半封建条约主要内容危害向各国赔款白银______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白银约9.82亿两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________,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侵华大本营)(续表)4.5使馆区条约主要内容危害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_______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续表)山海关【易错辨析】1.百日维新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具有进步意义。()答案:√2.“东南互保”反映了清王朝中央权威的式微和地方势力的扩张。()答案:√3.列强对华侵略以《辛丑条约》为界,分为以商品输出为主和以资本输出为主两个阶段。()答案:×4.《辛丑条约》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它的直接目的就是要控)制清政府,征服中国人民。(

答案:√【深化拓展】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认识(1)“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的支持,但也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2)“灭洋”:能动员广大民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却带有盲目、笼统的排外性质。(3)“扶清灭洋”:具有爱国性质,表明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核心概念】“东南互保”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深恐波及其势力范围——长江流域,便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1900年达成“东南互保”协议,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双方互不侵犯。此事件使南方大部分地区得以免于义和团之乱及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东南互保”是清末地方实力派首次公然反抗清政府,亦使地方的政治与军事权力进一步增强,中央的权威大为下降。

主题戊戌维新运动【史料实证】史料一维新运动的代表首推康有为。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一个重要理论手法是仿洋改制,即提倡仿效外国变法,通过论述外国变法改制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的维新变法提供理论指导。此外,康有为还运用了托古改制,这在当时的中国思想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促进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同时也吸引了一批要求革新的知识分子,成为他宣传变法的得力助手和推进维新的骨干分子。康有为本想利用托古改制减少变法阻力,提高自己的威望,吸引广大士大夫,但却事与愿违,他的托古改制理论不仅不能为多数士大夫知识分子所接受,反而招致士大夫阶层群起而攻之。——摘编自江银曼《论戊戌维新的政治思想》

史料二维新运动是一次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运动。胡适在20世纪30年代曾指出:“主张维新的人即当日主张现代化的人。”回顾历史,戊戌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但它给后人留下了无穷无尽的思考和启迪。——摘编自李丽梅、李阳生《戊戌变法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主旨归纳信息解读史料一: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特点和影响“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一个重要理论手法是仿洋改制”“康有为还运用了托古改制”反映出其中西结合的特点;“这在当时的中国思想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促进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康有为本想利用托古改制减少变法阻力,提高自己的威望,吸引广大士大夫”阐释了这一特点有助于思想解放,减少变法阻力;“他的托古改制理论不仅不能为多数士大夫知识分子所接受,反而招致士大夫阶层群起而攻之”体现了其托古改制思想的局限性史料二:戊戌维新运动的影响“维新运动是一次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运动”反映出戊戌维新运动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史料解读】(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维新运动是一次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运动”这一观点。

答案:(1)特点:仿洋改制,托古改制,中西结合。影响:促进了思想解放,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吸引了一批知识分子,为戊戌维新运动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其托古改制理论不能为多数士大夫所接受,引起了士大夫们的反对。

(2)戊戌维新运动促进了近代人们的思想解放;力倡文教改革,如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重视舆论宣传,创办大批报刊以宣传资产阶级思想主张;革新传统的陋习,倡导社会习俗的现代化。政治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经济维新派在经济上提倡发展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思想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唯物史观】戊戌维新运动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意义文化教育百日维新中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文,设立新式学堂,为改革封建教育制度打开了缺口,促进了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社会生活维新派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对促进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军事推动了军事近代化,有利于军事力量的增强(续表)

【对点提升】

1.(2024届广西柳州三模)1898年底,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称:“李以三十年之所变者若此,张以十五年之所变者若此,然则再假以十五年,使如李、张者出其温和之手段,以从容布置……亦不过多得此等学堂洋操数个而已。一旦有事,则亦不过如甲午之役,望风而溃,于国之亡,能稍有救乎?”据此可知,梁启超意在()A.为推进戊戌维新运动争取支持B.刺激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C.客观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D.为戊戌维新运动进行辩护

解析:选D。据材料信息可知,题干中的“李、张”之改革,指的应该是以李鸿章和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所进行的洋务运动,梁启超认为他们的改革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得以检验,以失败而告终,梁启超的话本意是要说明这个改革不能起到救亡的目的,即只学技术不能救亡,主张应该革新制度。1898年9月21日,戊戌变法失败,所以,梁启超意在为戊戌维新运动进行辩护,D项正确。

2.(2023年天津和平一模)1898年,光绪皇帝下诏:“著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这一诏令内容的实施( A.标志着科举制走到了尽头

B.有助于人才培养思想的解放

C.使近代教育体制得以建立

D.使统治者放弃中体西用思想

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百日维新时期,光绪皇帝下诏对科举考试内容进行改革,各级科举考试改试策论,不再考查‘四书’经文,这一诏令内容的实施影响教育发展,有助于实用性人才的培养,故选B项。

1.(2023年湖南卷)光绪年间,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的薛福成感慨,“强盛之国,事事欲轶(超越)乎公法,而人或勉以公法绳之”;“衰弱之国,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未必以公法待之”。这突出反映了()A.公法在外交实践中形同虚设B.摆脱公法束缚符合弱国利益C.对外交往深化对自强的认知D.晚清士人对西方的高度推崇

解析:选C。薛福成提及强盛之国、衰弱之国在国际公法的不同地位,说明随着对外交往的加强,薛福成认识到增强国力,变弱国为强国,才能赢取有利的国际地位,故选C项。

2.(2023年湖南卷)1902年,顺天乡试借河南贡院举行,山西乡试则与陕西乡试在西安合闱。这一罕见科考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辛丑条约》签订C.清末新政的推行

B.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D.新式学堂的广泛建立

解析:选A。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规定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因此华北的顺天、山西乡试移到华北以外的省份进行,故选A项。

3.(2022年全国甲卷)“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

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

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

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解析:选B。由材料“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可知,梁启超在宣传西方民权学说的同时,还印刷黄宗羲等早期启蒙思想家的著作进行宣传,说明维新派并未形成统一的思想与策略,故选B项。

4.(2022年全国乙卷)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