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单元 第43讲 中国古代的法治教化和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2025届大一轮复习讲义_第1页
第十六单元 第43讲 中国古代的法治教化和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2025届大一轮复习讲义_第2页
第十六单元 第43讲 中国古代的法治教化和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2025届大一轮复习讲义_第3页
第十六单元 第43讲 中国古代的法治教化和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2025届大一轮复习讲义_第4页
第十六单元 第43讲 中国古代的法治教化和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2025届大一轮复习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六单元法律与教化第43讲中国古代的法治教化和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传统教化的特点及作用;当代中国主要的法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课程标准命题点考题取样核心素养解读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了解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2022天津T16;2022北京T3;2022海南T5;2021湖北T41.立足时空观念,把握秦汉至明清时期法律的演变历程,运用史料实证探究古代的法治与德治从相争到融合的发展趋势。2.对法律与礼教并用对维护统治的作用作出历史解释。3.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成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作出历史解释。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2023.1浙江T23(3);2020北京T10当代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2022天津T9;2022广东T18;2021江苏T10;2021湖北T10命题分析预测1.分析:本讲内容在高考中考查频率较高,难度中等,考查点主要集中在古代中国的法治与教化等主干知识。以经典史料为主,注重挖掘史料内在的隐性信息。2.预测: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新中国的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可能是考查的重点,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历代法律与社会治理的联系、法治对国家发展的影响、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也应给予关注。知识点一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1.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1)早期社会治理思想:西周时期,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提出“[1]敬天保民”的思想。(2)先秦时期的法治思想①《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②郑国的子产“[2]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引发了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3)德治与法治之争儒家法家主张人性善,主张[3]德治。人性恶,主张法治。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孔子:提出统治者要“为政以德”,不要过度消耗民力。商鞅:在秦国颁行法令,进行改革。孟子:建议统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韩非:主张君主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特点以礼为主(王道)。以刑为主(霸道)。评价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但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2.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时期特点表现秦汉—①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②汉朝制成《[4]九章律》。③秦汉发布法律文告,称为“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魏晋律令儒家化①原因: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魏明帝设律博士,专用儒学思想来解释律令。②量刑原则: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③实施目的: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隋唐礼法结合①《[5]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②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6]大唐开元礼》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③唐朝政府重视家训,强化基层教化。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原因(1)儒家法律思想的实质是“德主刑辅”,礼法结合。它综合了道德教化与刑罚镇压两种统治策略,更适合统治阶级的要求。(2)儒家法律思想中所强调的贵贱、长幼、亲疏、等级有别,适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要求。(3)儒家学说中所强调的“亲亲、尊尊”原则,适合中国封建社会的家族制度。(4)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度,也需要用儒家学说来体现法律的等级性、特权性。中国古代刑法典的楷模——唐律唐律以儒家倡导的“德主刑辅”学说为立法指导思想,匡正了秦朝以来中国封建法律所遵循的重刑主义传统,强调慎刑原则。其一,死刑条款减少。其二,刑罚制度更加规范、合理。其三,量刑幅度减轻。其四,慎用刑罚。唐律从总体原则到具体条文,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儒家的礼教精神,成为中国古代刑法典的楷模。3.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1)法律制定时期概况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如《[7]宋刑统》《天圣令》等。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广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8]大明律》,司法实践中重视“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清朝沿袭《大明律》,重视例,制定了《[9]大清律例》。明律的主要特点(1)加强了对危害封建专制统治行为的刑事镇压。(2)设立“奸党罪”专条,严禁臣下结党和内外官勾结。(3)以重典整饬吏治,严惩贪官污吏。(2)基层教化宋朝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10]乡约教化乡里。吕大钧兄弟创造乡约,《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六谕主劝谕,有禁约成分,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明朝儒学士人常常引用《大明律》来解释六谕。清朝乡约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11]圣谕广训》,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并与法律合流。乡约制度形成的原因封建士大夫的积极推动;统治者挽救社会危机,加强基层管理的需要;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脆弱性;民间自治的传统;宗法性社会结构。知识点二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1.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阶段成就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法制初创时期)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法律、法令。②195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改革开放后至80年代(发展)1982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形成)①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1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1999年和2004年,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③到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中共十八大以来(完善)①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进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②深化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③201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④2020年5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1)法律与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互相联系、互相补充。(2)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应该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时间概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①涌现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②全社会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20世纪80年代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20世纪90年代①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的创建活动,促进社会风气好转。②1994年,把[13]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2001年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14]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中共十七大中共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中共十八大形成社会主义[15]核心价值观。概念敬天保民敬天,即必须以崇敬的态度对待上天;保民,即以爱护的态度治理百姓;天命是可以改变的,而改变的依据是“德”。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敬天保民”对儒家民本思想产生重要影响。图解历史人治和法治的区别情境1“改法为律”春秋时期的法律形式主要有誓、诰、命、令、盟、典、常、制、则、法、礼、刑等12种(后都称法)。其中并没有律这种形式。史载商鞅变法时,挟《法经》入秦,而改法为律(《说文解字》:“律,均布也。”)。——摘编自刘笃才《古代法制的生成及其演进逻辑——以事制为中心》简析“改法为律”的现实意义。答案改法为律,强调了法律的普遍适用性,利于否定贵族特权,为秦及以后的法律制度奠定基础。易错秦汉时期的“律”与“令”“律”是经国家有关机构制定的比较成熟的并以国家名义颁布的法律规范;“令”是根据统治形势的需要,经过一定的议定程序后以皇帝的名义颁布的法律规范,其主要是对“律”或对现有的“令”起补充作用。情境2唐律的特点《唐律疏议》卷28规定:“诸邻里被强盗及杀人,告而不救助者,杖一百;闻而不救助者,减一等;力势不能赴救者,速告随近官司,若不告者,亦以不救助论。”唐朝同时规定国家对捕获罪犯、见义勇为者给予物质奖励。这些规定体现了唐律怎样的特点?答案强调民众的社会责任。情境3宋代的社会教化侯官《云程林氏家乘》卷十一《家范》载:“凡女子及笄,须于十六岁以下先令讲读孝经、烈女传、小学,能知大义,方可举行。”这反映了宋代在社会教化方面的什么特点?答案程朱理学深入族规、家训之中。易错法制与法治“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法制的本质是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法治的本质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任何国家都存在法制,但只有在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治。图解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要内容情境4新中国的法治建设下图所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同阶段中国制定法律的相关情况,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制定的法律数量不断增加,说明国家法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情境5申纪兰事迹1954年,在申纪兰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男女同工同酬”被正式写入宪法。1985年,西沟村建立起第一个村办企业铁合金厂。2012年,为了响应党中央保护环境的号召,申纪兰和西沟村村民决定,拆除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铁合金厂。几十年来,她始终坚持“不领工资、不转户口、不定级别、不坐专车、不要住房、不脱离农村”的原则。——摘编自《申纪兰:永远的人民代表》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阐述申纪兰事迹体现的时代精神。答案深切浓厚的爱国精神;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以身作则的敬业精神。探究1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材料一中国历代有卷册浩繁、分支众多的法律,法有“六典”,刑有“八议”,都是对特权与等级的保护。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的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摘编自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材料二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建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摘编自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材料主旨材料一主要论述了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材料二介绍了宋代乡约制度的功能以及到明清时期的变化。思考:(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封建社会历朝法律的基本特点。试答:法律繁多,但仅仅是维护封建皇权统治及各种特权的工具;法律的界定模糊,法自君出,皇权凌驾于法律之上。(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试答:变化:宋代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时期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匡正民风,协调人际关系;有利于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历史解释——中国传统法治的基本特征刑法为主,诸法合一中国封建时代颁行的法典,基本上都是刑法典,但它包含了有关民法、诉讼法以及行政法等各个方面的法律内容,形成了民刑不分、诸法合体的结构,且始终以刑法为主,并以统一的刑法手段调整各种法律关系。礼法结合,德主刑辅多种思想的发展对我国古代法律的影响非常深刻,而其中最重要的沉淀物便是法律儒家化。法律实施的过程本身就是教化推行的过程。法有等级,法外特权封建帝王首先享受法外特权,其次是统治集团的成员,在不危害皇权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享受法外特权。以法治吏,维护统治封建专制制度下,中国古代社会所说的人治其实就是官治。为了发挥官治的作用,需要控制官吏的权力,防止权力滥用。家族主义,家国一体古代中国,天下一家、家国一体的观念根深蒂固。家族伦理与法律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从而使法律带有浓厚的家族主义色彩。追求和谐,注重调解古代中国和谐观念十分突出,主张法须与天道相和谐,与社会相和谐。基于这一理念,注重调解成为中国传统法治的一大特色。历史解释——中国传统教化的特点教化理念德育化德教为先与道德至上这一核心理念贯穿中国古代教化思想。教化途径系统化传统教化系统包括各级各类组织化的学校系统和乡约、族法、家规、祭祀礼仪、蒙学等自发的社会教化系统。教化手段多样化典范塑造、榜样作用成为古代教化的重要方法,制度规约是传统教化活动的又一方法。教化内容综合化我国古代传统教化的显著特征是以儒学经典教育为主,并以通俗教育辅助之。历史解释——德治与法治之争(1)思想领域: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宣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法家认为人性恶,主张通过严刑峻法治理民众,提倡君主以法、术、势驾驭臣下,做到“以法为教”“以吏为师”。(2)治国实践:儒家的仁政与德治思想难以落到实处,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无助于各国国君快速实现他们的强国抱负;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在法家思想指引下,秦国最终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历史解释——法律与礼教并用(1)思想领域:战国晚期荀子屡次言及礼法之分,主张赏罚礼刑皆不可废;汉儒董仲舒以阴阳四时比拟刑、德之不可偏废,稍后在石渠阁会议上贤良文学之士承认法律之用,主张以礼教为主、以刑罚为辅,此后儒法之争转向儒法合流。(2)治国实践:汉朝在沿用秦律的同时,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霸王道杂之”;自汉朝萌发的律令儒家化在魏晋以来逐步发展,至唐代形成完备的《唐律疏议》《大唐开元礼》,宋元至明清时期统治者均沿用法律与教化相结合的治国策略。探究2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摘编自《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等材料二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材料主旨材料一阐释了中国民法典的地位及意义。材料二强调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思考:(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地位及颁布的意义。试答:地位: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意义: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完善;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试答: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物质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它的发展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唯物史观——依法治国的特点(1)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条件、本质要求和核心内容。(2)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经济根基。(3)无产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领导力量、必要条件和成败关键。(4)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道德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支柱。家国情怀——全面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概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过程中,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发展的成果。主要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展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2)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3)地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历史解释——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法治建设(1)实现了治国方略由“政策治国”到“依法治国”的转变。①三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②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建设法治国家。③形成了多途径的公民参与政治方式,村民委员会实行直接选举、民主选举。④政府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扩大地方权力,改革干部人事制度。(2)结合国情进行创新。例如,在城乡社区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确立了“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命题点1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1.[2022北京]北宋中期,各地知州积极修建亭台馆榭以供民众游玩,甚至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务。欧阳修《丰乐亭记》载:“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范仲淹曾在名胜“严子陵钓台”边修建先贤祠堂以“咏其风”,认为这样“有大功于名教”。上述材料佐证了北宋(A)A.注重推行社会教化B.放松了对经济的控制C.鼓励文学艺术创作D.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解析北宋中期,各地官员重视修建亭台馆榭以供民众游玩,由“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修建先贤祠堂以‘咏其风’”“有大功于名教”可知,这体现了北宋注重推行社会教化,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对经济的控制,B项错误。材料与“文学艺术创作”无关,C项错误。D项结论由材料无法得出,排除。命题变式2.[2022海南]《汉书》记载“开国承家,有法有制”,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说:“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这些治理方式旨在(A)A.推诚辅君,效功百姓B.灭私徇公,坚守直道C.守道与德,思退刑罚D.威制天下,以案刑狱解析由“开国承家,有法有制”“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律和教化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由“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可知,儒学士人努力维护国家统治。“推诚辅君,效功百姓”大意为(官员)要以诚心辅佐国君,要为老百姓效劳,故A项正确。“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大意为灭除私情,秉公办事,坚守正道,B项错误。C项体现了用道德、去刑罚的主张,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威制天下,以案刑狱”体现的是以严刑峻法统治百姓,D项错误。命题点2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3.[2020北京]下表说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在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时,着力于(D)通过年份文件名称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97《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0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5《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2005《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A.加强政治制度建设B.发挥舆论监督作用C.探索民主管理机制D.完善相关法制体系解析由“应急条例”“应急预案”“应对法”等可以看出,材料体现的是中国注重完善关于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的法律制度体系,D项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政治制度建设、舆论监督、民主管理机制的相关信息,A、B、C三项均排除。命题变式4.[2023合肥质检]在基本权利的规定上,1982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明确了基本权利的内涵,重新调整了基本权利体系,并且增加了新的基本权利类型,如退休人员生活受保障、残障公民受帮助等权利。这些调整(B)A.突出了主权在民B.彰显了人文精神C.强调了宪法至上D.规范了公民行为解析由“退休人员生活受保障、残障公民受帮助等权利”可知,这些调整关注社会特殊群体,彰显了人文精神,B项正确;题干材料与主权在民无关,A项错误;宪法至上与题干材料的主旨不符,C项错误;题干材料与公民行为无关,D项错误。命题点3当代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5.[2022天津]20世纪80年代,一批时代楷模的事迹广为人知。蒋筑英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试装置,甘做追光路上的“铺路石”;军人朱伯儒奉献自我、温暖别人,被誉为“80年代新雷锋”。对这些人物事迹的宣传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A)A.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B.立足法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C.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效巨大D.崇德向善成为核心价值标准解析由“对这些人物事迹的宣传”可知,我国注重对时代楷模的宣传,这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由“一批时代楷模的事迹广为人知”可知,这些宣传产生了良好的效果,A项正确;材料中内容不属于法治范畴,B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C项错误;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崇德向善成为核心价值标准”,D项错误。命题变式6.[2023江苏南通三模]张海迪幼年因病瘫痪,15岁时她开始自学医术,不仅给自己治病,还为上万的乡亲提供服务。张海迪还自学三门外语,先后翻译了数十万字的外文小说。她的事迹激励了千千万万的年轻人,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80年代的新雷锋”。张海迪的事迹(D)A.弘扬了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B.彰显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风貌C.体现了以德治国方略的落实D.提供了推进改革开放的精神动力解析据材料“张海迪幼年因病瘫痪……她的事迹激励了千千万万的年轻人”“80年代的新雷锋”,可以看出张海迪身残志坚、不怕困难、刻苦努力、无私奉献的精神,结合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相关信息可知,张海迪的事迹为改革开放的推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D项正确。命题点1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1.[2021北京]祝岁习俗古已有之。《诗经》云:“称彼兕觥(酒杯),万寿无疆。”汉代岁首,皇帝“大朝受贺”“百官受赐宴飨”。民间亦在岁首祭祀,其时全家依次列坐,向家长敬酒祝寿。该习俗(B)A.出现于战国并兴盛于汉代B.体现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C.植根于我国古代商业文明D.仅是官方举行的庆祝仪式解析据材料“皇帝‘大朝受贺’‘百官受赐宴飨’”“全家依次列坐,向家长敬酒祝寿”可知,该习俗体现了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故B项正确。2.[2021湖北]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此举(A)A.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解析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已经不合时宜,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朝廷大量增补各类“例”,并且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这有助于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故A项正确。3.[2021全国卷乙]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流行(B)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解析题干材料表明“善书”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等,其在民间广为流行进一步强化了理学所倡导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故B项正确。理学思想在南宋时期已经确立其主导地位,A项错误;“善书”的内容与官方意识形态一致,不会冲击儒家经典的神圣性,C、D两项错误。命题点2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4.[2023.1浙江,6分](节选)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三回顾人类文明史,编纂法典是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法治建设工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繁荣强盛的象征和标志。民法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它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共十九大明确提出,要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而现行民事立法中的有些规范已经滞后,难以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编纂民法典,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摘编自王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新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运用唯物史观,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的必要性。(6分)解析第(3)问第一小问,“民法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基础性地位;第二小问,运用唯物史观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现行法律存在的弊端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答案(3)地位:基础性法律。必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现行民事立法中的有些规范已经滞后;依法治国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6分)命题点3当代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5.[2021江苏]东北机器制造厂尉凤英曾被授予“毛主席的好工人”称号。她回忆:“在五六十年代,大搞技术革新时,我们简直入了迷、着了魔。从1953年到1965年这12年的时间里,我共实现技术革新177项。”他们的技术革新(B)A.是为了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B.体现了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C.提高了劳动妇女的社会地位D.有利于东北经济的均衡发展解析由“在五六十年代,大搞技术革新”“实现技术革新177项”可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以尉凤英为代表的工人阶级重视技术革新,为企业和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体现了工人阶级的主人翁精神,B项正确。6.[2021湖北]1981年,中国女排经过顽强拼搏勇夺第三届世界杯冠军。亿万人民通过电视机、收音机收看、收听了这一盛况。女排夺冠后,很快收到数万件海内外的贺信、贺电。全国各地群众纷纷表示,要以女排为榜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由此可见(B)A.电视机在家庭普及B.女排精神激励国人C.排球运动推广全国D.体育强国梦想实现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女排成为国民的榜样,女排精神激励国人,故B项正确。7.[2022广东,6分](节选)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四1979年9月,叶剑英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摘编自《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2)指出材料四中“现代化”目标的新内涵,并简述其意义。(6分)解析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信息,从民主、文明两个角度作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信息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要求,从其对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的意义进行简述。答案(2)新内涵:高度民主,高度文明。意义:适应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注入了新的内容;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探索。(6分)1.[2024湖北部分高中联考]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铸刑书”,此举遭到晋国保守派贵族叔向的指责,他批评子产此举会导致“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公元前513年,晋国“铸刑鼎”。上述现象表明春秋晚期(B)A.礼乐制度土崩瓦解B.以法治国受到重视C.法律体系不断完善D.德法之争日趋激烈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晚期郑国和晋国颁布了相关法律,说明以法治国受到重视,B项正确。叔向反对子产“铸刑书”,理由是此举会导致“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这并未表明礼乐制度的土崩瓦解,排除A项;材料只讲述两个诸侯国颁布成文法,无法体现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排除C项;德法之争日趋激烈只体现材料部分信息,排除D项。2.[天星原创]湖北云梦出土的秦墓竹简所记载的秦朝法律有《田律》《金布律》等,内容涉及经济、刑事、行政、民事等诸多方面,而墓主喜仅是一名县吏,他在任安陆令史、鄢令史等职期间收藏了这些法律文件。由此可见(C)A.秦朝首创以法治国B.秦朝强调严刑峻法C.秦律得到广泛实施D.秦律体系内容严密解析由题干材料“秦墓竹简所记载的秦朝法律”“涉及经济、刑事、行政、民事等诸多方面”“县吏”“安陆令史、鄢令史”可知,墓主喜官位不高,却能收藏如此之多的法律文件,这从侧面反映了秦律在当时社会中实施的广泛性,C项正确。从材料无法看出秦朝首创以法治国,排除A项。B项观点本身符合史实,但非材料主旨,排除。竹简所记载的仅是秦律的一小部分,由此可以窥知秦律体系的庞大,但仅由材料无法判断秦律体系内容严密与否,排除D项。3.[2024福建漳州一模]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前168年)诏称:“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三老,众民之师也。廉吏,民之表也。”故令“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这表明当时统治者(A)A.注重基层教化管理B.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重视发展小农经济D.确立儒学主流地位解析据材料可知,汉朝统治者认为孝悌有利于天下治理,农业是国家之本,三老是民众之师,廉吏是民众的表率,所以完善户籍制度,设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加强对基层的教化和治理,A项正确。4.[2023浙江联考]《唐律疏议》对“谋叛”之罪有记载:王者居宸极之至尊,奉上天之大宝命,同二仪之覆载,作兆庶之父母。为子为臣,惟忠惟孝。乃敢包藏凶慝,将起逆心,规反天常,悖逆人理。这表明《唐律疏议》 (B)A.呈现出宽仁慎刑的特征B.蕴含着礼法结合的思想C.彰显出封建帝王的权威D.借助封建伦理束缚人性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律疏议》既强调法的重要性,又体现了人伦的合理性,蕴含礼法结合的思想,B项正确。5.宋神宗年间,吕大钧制定了中国最早的乡约——《吕氏乡约》,该乡约提倡礼俗相交、患难相恤、道德规劝。在陕西推行后,“关中风俗为之一变”,实现了社会的移风易俗、明礼劝善。这一现象(A)A.是儒学道德教化功能的体现B.说明儒学提倡入世思想C.说明理学成为官方主流意识D.反映理学思想的多元化解析由材料信息“礼俗相交、患难相恤、道德规劝”可知,《吕氏乡约》的内容体现了儒家道德主张,而在陕西推行后实现了社会的移风易俗,这说明儒家道德教化功能是卓有成效的,故A项符合题意。6.[2024广西柳州摸底]大审是明朝的会审制度之一,是由皇帝命司礼监太监会同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的长官,对累诉冤枉的囚犯进行复核审理。经大审,有人获减刑,有人因供养父母,以可矜的名义免除死罪发落。重罪、疑难案件仍须具疏上请,由皇帝决定如何处置。这反映了(D)A.司法审判的公正和独立B.司法制度向近代化转型C.儒家思想主导司法实践D.皇权在司法领域的彰显解析根据材料“重罪、疑难案件仍须具疏上请,由皇帝决定如何处置”可知,皇帝在司法审判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说明皇权在司法领域的彰显,D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到司法审判的公正和独立,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司法制度才逐渐向近代化转型,排除B项;儒家思想只是影响司法实践,而不是主导司法实践,排除C项。7.[2024河南项城五校联考]诗人赵守亚在《铁人二十年》中写道:“二十年啊……这宝贵的二十年/是缺油、缺血的中国/让你把人生慷慨地压缩/二十年啊,生命无法再生的二十年/是需要摆脱贫穷落后的华夏神州/教你把血肉与力量提前支付给祖国。”这一作品反映出(A)A.民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弘扬C.国民经济取得了初步恢复D.崇尚劳动成为全社会共识解析诗歌反映的是“铁人”王进喜为祖国石油事业艰苦奋斗、奋力拼搏的精神,这种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关心集体、无私奉献的行动准则,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干劲,A项正确。8.[2024南京六校调研]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不仅恢复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而且“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了“国家机构”之前。这说明1982年宪法(C)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B.完善了中国法律体系C.凸显了国家权力来源D.贯彻了依法治国精神解析据材料“不仅恢复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了‘国家机构’之前”可知,1982年宪法强调公民的权利和地位,符合“主权在民”的立法原则,凸显了国家权力来源,故C项正确。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宪法,未涉及其他法律,无法体现法律体系的完善,排除B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排除D项。9.[2023甘肃陇南一模]中国古代的“德法共治”思想可以追溯到西周的“明德慎刑”,汉武帝以后其发展为“德主刑辅”,到唐代最终确立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这反映出古代“德法共治”思想 (C)A.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B.促进了儒法思想合流C.植根于传统政治文化D.推动了治国理念趋同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的“德法共治”思想可以追溯到西周,在汉唐时期继续发展,即“德法共治”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秉持的治国理念,植根于传统政治文化,C项正确;材料主要讲“德法共治”思想的发展过程,未提及其对国家治理的影响,排除A项;董仲舒的新儒学促进了儒法思想合流,排除B项;不同朝代的治国理念受时代特征的影响,各有特点,而非趋同,排除D项。10.[情境创新/2023福建泉州三校联考]赦宥制度是历代王朝重要的治理手段之一。汉代以“帝冠”“定都”“祥瑞”等作为赦免的理由和条件,赦免施行频繁。唐代的赦宥包括赦、大赦、曲赦等具体形式,但统治者大多持“赦不妄下”的慎赦态度。明代推行“重典治乱世”的思想,认为赦免是“法外之仁”,只有遇到“庆覃大典,或逢水旱偏灾”,才实行赦免。赦宥制度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C)A.儒家思想逐渐式微B.德主刑辅的施政理念C.法律观念日臻理性D.统治者借此彰显权威解析汉代赦免施行频繁,唐代大多持“赦不妄下”的慎赦态度,明代赦免愈发谨慎,这些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观念的日益理性化,故选C项;据材料可知,赦宥制度的变化与法制观念、法律执行情况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