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17《寻找时传祥》教学案-语文_第1页
2021-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17《寻找时传祥》教学案-语文_第2页
2021-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17《寻找时传祥》教学案-语文_第3页
2021-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17《寻找时传祥》教学案-语文_第4页
2021-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17《寻找时传祥》教学案-语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17《寻找时传祥》教学案(新版)语文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时传祥的精神,培养分析能力。

(2)探讨时传祥精神的现实意义。过程与方法分析时传祥的人物事迹,感受了解人物的高尚品质,其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时传祥正直、敬业、实在的精神品质【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人物事例,了解时传祥的精神。难点:1、探讨、领悟题目取为寻找时传祥的含义。

2、领会本文的思想感情。【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时传祥,20世纪50年代著名劳模,一个名闻天下的掏粪工人,一个曾与国家主席握过手的“背粪的”,一个在动荡年月最终惨遭迫害精神失常而死的“工贼”,一个现代人茫然无知的“过时人物”。作者为什么在现代要写这个人物?而且还用“寻找”这个词?

二、介绍通讯知识:概念:通讯是具体形象地报道有新闻意义的人物、事件和情况的文体。类别: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特点:报道祥细深入;注要思想意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可叙可议、具有明显的评论性。三、预习检测:1.疏通字词

诚挚黯然人海茫茫人事沧桑1、生字词(形近词对比)①偌(ruò)大诚挚(zhì)揣(chuǎi)着黯(àn)然老茧(jiǎn)淳(chún)朴②解放差别③揣着崇高沧桑解差差劲惴惴不安鬼祟苍翠姓解出差瑞雪参差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阅读全文,了解文体特点以及写作背景。

①这是一篇人物通讯,属于新闻作品。

新闻的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消息或时事报道,更注重时间的及时、事件的突发;通讯、报告文学更看重事件的本质与升华。

②这篇通讯最早发表于1995年5月17日,是《工人日报》

1995年推出的“重访精神高原”系列报道中的一篇。该通讯曾获1995年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如何理解“重访精神高原”活动?

明确:“精神高原”形象地比喻高尚的精神特质,“重访”蕴含着重新发掘曾经辉煌过、曾经影响过一‘代人的劳模精神。当然,时隔多年以后再来写他们,必须赋予其新的内容,也有其新的目的。阅读文章时,要仔细体会这一点。

3.阅读全文,整体感知。

时传祥,曾经因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正直本分而成为劳模,国家主席与掏粪工人诚挚的握手掀起了“掏粪热”,掏粪也因为劳模成了光荣的劳动,时代凸现了时传祥。一场名叫“文化”的“革命”刮起的狂飙,毁掉了共和国的主席,也毁掉了一个掏粪工人,时代摧毁了时传祥。

课文第一部分以散文诗一样的语言,交待了整篇通讯的历史背景材料,为后文详细介绍人物命运营造环境背景。第二部分用具体事例侧重写时传祥的敬业、实在。第三部分侧重写时传祥的正直本分,并通过时传祥家人及“挺有身份的人”的话,说明时代呼唤时传祥精神。

五、

合作探究:1.启发引导:课题“寻找时传祥”中为什么用“寻找”一词?

(学生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明确:“寻找”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要发掘劳模时传祥身上仍闪烁时代光芒的精神特质,呼唤人们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本分;二是含蓄地指出在“动荡不定的精神家园”里,虽然有人迷失了,但心存美好的人们却仍然渴望与向往时传祥精神。2.启发引导:作为人物通讯,该文应该全面具体记叙时传祥的经历、事迹、影响等,但时隔多年,继续写这些在现代人心目中早已过时”的人物,写什么,怎么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寻找一个切入点,颇费思考。这篇文章是一篇人物通讯,但已不是一篇传统意义上的人物通讯。请结合“重访精神高原”活动,思考作者重拾老话题的用意。

(学生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评点归纳:这篇通讯开掘了一个深邃的思想和重大的主题,即今天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时代是应该变的,但为社会勤奋劳动和真诚待人的道理不该变;现今社会,仍然需要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的人,实实在在于活,本本分分做人。

3、作者重访时传祥的足迹,叙述了他的哪些事迹?讨论明确:解放前:挨打挨骂吃不饱解放后:辛勤工作,评为劳模,当选人大代表与刘少奇主席握手,成为时代楷模文革(动荡岁月):被诬为“工贼”,精神失常,含恨而亡4、对比过去和现在人们对时传祥及环卫工人的态度过去:“义务掏粪热”,当官的、大中学校师生、作家、记者、演员都争着来时传祥清洁队参加义务劳动,连到北京出差的人也以同时传祥一起背回粪为光荣,那会儿来背粪得预约现在:中学生摇头,大学生也双眼漠然,谁还理会个背粪的,环卫工人经常被殴打,环卫工人难招结论:现代社会很浮躁,精神家园动荡不定——重访精神家园,寻找时传祥5、时传祥精神的实质是什么?讨论明确:时传祥的妻子: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赚钱多的人:正直、敬业、实在六、

精读品析:本文语言看似平淡,却有不少带有机锋的语言。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含有机锋的地方。(机锋:文章的语言朴素平实,如话家常娓娓道来,看似漫不经心,波澜不惊,但在平静舒缓的话语中反映着重大的社会问题,它的锋芒直指人性中最隐蔽最脆弱的地方。)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正直、朴实的人格没能战胜那个劳动有罪、正直有罪的年代。干点什么不比这体面?这世界,变化真大!现在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还时兴吗?你写劳模还有人看吗?现在赚钱再多的人内心深处也都有一种感慨——大家都能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该多好!1、课文通过讲述已故劳动模范、掏粪工人时传祥的平凡事迹,赞颂了时传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教育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时传祥精神。

本文内涵丰厚,主题深刻。时代是应该变的,但为社会勤奋劳动和真诚待人的道理不该变;现今社会,仍然需要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实在在于活,本本分分做人。

2、写作特色(1).语言朴实,通过平凡人的真实生活揭示内容深刻的主题。文章通篇追求用一种十分平静的形式和格调,叙写时传祥朴实的人生,以此来揭示内容丰富的重大主题。有评论者称之为“于朴素中见奇崛,于平实中显机锋”。通篇读下来,是一种十分平实、十分朴素的风格,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过多的修辞,但透过字里行间,作品所体现的感情却是热烈而鲜明的,所表现的主题也是重大的。通篇报道十分注意“用事实说话”,没有记者的主观议论,作者所要宣扬的时传祥精神都隐藏在平实的客观叙述之中。(2).文章构思巧妙,结构新颖独特。开头运用了像散文诗一样的语言交待了整篇通讯的历史背景材料,给人以历史纵深感。结尾含蓄,表面看写时传祥遭人嗤笑,但事实是,正是这“笑中”的“一个人后来单独”对记者说的话“现在赚钱再多的人内心深处也都有一种感慨──大家都能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该多好!”全文借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时传祥精神的渴望与向往──这是一种更深刻、更耐人寻味的对主题的深化,是对今天人们内心仍存美好的一种肯定。七、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whowhat(时传祥精神)掏粪工、劳模正直敬业实在、服务大众人大代表、工贼一人脏换来万家净正直、敬业、实在寻找干不好,大家不方便正侧面描写why?(讨论)呼唤人性回归wherewhen北京以前:义务掏粪热、预约、光荣、价值观崇高现在:不体面、嫌弃、受歧视、价值观失落国家主席握手掏粪工教学反思在讲《寻找时传祥》这篇课文的时候,我的重点是放在五个“W”上的,五个“W”是由西方新闻界的五“W”演化而来。这样的板书设计学生普遍觉得很新鲜,所以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比较有兴趣,参与度很高,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按照我的设想,主要是靠学生自己的自读感悟的,所以我讲得并不多,只是将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生字词讲一下,比较了消息和通讯的不同之处,以及重点要讲的五个“W”。在这些环节中,主要运用对比的方法,我想通过这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