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下册文言文关联阅读(二)与诗歌鉴赏关联_第1页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下册文言文关联阅读(二)与诗歌鉴赏关联_第2页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下册文言文关联阅读(二)与诗歌鉴赏关联_第3页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下册文言文关联阅读(二)与诗歌鉴赏关联_第4页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下册文言文关联阅读(二)与诗歌鉴赏关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下册文言文关联阅读(二)与诗歌鉴赏关联【篇目】陈情表/李密项脊轩志/归有光兰亭集序/王羲之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石钟山记/苏轼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上礼部侍郎陈情[唐]施肩吾九重城里无亲识,八百人中独姓施。弱羽飞时攒箭险,蹇驴行处薄冰危。晴天欲照盆难反,贫女如花镜不知。却向从来受恩地,再求青律①变寒枝。【注】①青律:代表春天。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写给礼部侍郎的。陈情,与《陈情表》中的“陈情”意思基本相同。B.首联语言质朴,“无”“独”二字介绍了自己身处皇城,备感孤独之境况。C.颔联运用比喻,自比弱小的飞鸟和跛脚的行驴,时有乱箭穿身、薄冰行危之感。D.颈联的下句,写自己就像貌美如花的贫贱之女,可叹无钱买镜,显得卑微凄凉。2.这首诗与柳永的《望海潮》都表达了相同的写作目的,请加以概括。为了表达这一目的,他们构思的角度却不相同,请赏析。二、阅读这首诗,完成题目。宿菊潭【1】元好问田父立马前,来赴长官期。父老且勿往,问汝我所疑。民事古所难,令才又非宜。到官已三月,惠利无毫厘。汝乡之单贫,宁为豪右【2】欺?聚讼几何人?健斗复是谁?官人一耳目,百里安能知!东州长官清,白昼下村稀。我虽禁吏出,将无夜叩扉?教汝子若孙,努力逃寒饥。军租星火急,期会切莫违。期会丕可违,鞭扑伤汝肌。伤肌尚云可,夭阏令人悲。注释:【

1】菊潭:在今河南内乡,诗人时任内乡县令。【2】豪右:豪族。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令才”句写诗人为无法在本地施展自己出众的才华而愁闷。B.“汝乡”两句写诗人询何乡中孤苦贫穷的人是否被豪族欺负。C.“白昼”句写东边州县官吏很少白天下乡,不打扰百姓生活。D.“努力”句写诗人殷切期望农人能够通过努力劳作摆脱饥寒。27.以下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借“东州长官”突显了自己约束差役的不力。B.诗中“星火”比喻军租重、逼迫急,较《陈情表》“急于星火”的内涵丰富。C.诗人反复强调“切莫违”“不可违”,其中蕴藏沦复杂而矛盾的心理。D.本诗记叙了诗人与乡里父老有问有答的交流经过,文字浅近,通俗易懂。3.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在诗中的形象。三、阅读下面的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读

象①周敦颐书房兀坐万机休,日暖风和草色幽。谁道二千年远事,而今只在眼前头。暮春即事叶

采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注】①易象,《周易》的卦象。《周易》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诗前两句描写了风和日暖、草色清幽的欣欣向荣之景,表现了诗人读易象的闲适、愉悦。B.叶诗中“点点杨花”运用白描手法写出杨花落入砚池的情状,以细微动作衬托书房的宁静。C.“书房兀坐”“瓦雀行书案”与《项脊轩志》中“冥然兀坐……小鸟时来啄食”的场景相似。D.两诗都描绘潜心读书的情景,正面突出了诗人身心交融,专注于《周易》而忘却世事的情形。2.两首诗的后两句都有情理兼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夜赋陆游夜窗搔首发鬅鬙①,病不胜衣倚瘦藤②。堪笑颜回忍饥面,常依韩愈看书灯③。残生已与灰俱冷,旧友谁如几可凭?月落风生忽增气,掠檐劲翮有归鹰。注:①鬅鬙,指头发散乱貌。②瘦藤,手杖。③韩愈作劝学诗《符读书城南》:“灯光稍可亲,简编可卷舒。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首联扣题,运用动作描写与外貌描写塑造出一位夜中难寐、忧思重重的诗人形象。B.颔联用典,用颜回与韩愈的典故,写出自己生活贫苦但依旧勤勉读书的生活状态。C.颈联诗人想凭几写信、传书旧友,与《项脊轩志》中妻子“凭几学书”的意趣一致。D.尾联以窗外掠檐飞过的归鹰作结,以景结情,情由境出,也与首联“夜窗”照应。2.本诗与《临安春雨初霁》都为抒怀之作,但是在情绪的走向上有所不同,请结合两首诗歌简要分析。五、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兰亭诗六首(其三)[东晋]王羲之三春启群品①,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籁②虽参差,适我无非新。【注】①群品:指万物。品,类。②群籁:即《庄子》中所谓人籁、地籁、天籁,指自然万物的声音,也指自然界的万物。1.将上面的诗与《兰亭集序》进行比较,回答后面的问题。①诗中的“仰望碧天际”对应《兰亭集序》中的“______”“______”。②诗中的“俯磐绿水滨”对应《兰亭集序》中的“______”“______”。③诗中“无厓观”“万殊”“群籁”对应《兰亭集序》第一段中的“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的自然之景很美,它们只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池口风雨留三日①黄庭坚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水远山长双属玉②,身闲心苦一舂锄③。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俯仰之间已陈迹,莫窗归了读残书。[注]①熙宁、元丰年间,作者一直位卑职微。元丰三年(1080)秋,他自汴京赴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任县令,于池口镇为风雨所阻,逗留三日,作此诗。②属玉:鸟名。③春锄:即白鹭,其啄食姿态如农夫春锄,故名,④临渊不羡鱼:临渊羡鱼”原意是面对着深渊,希望得到鱼,出自《汉书•董仲书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首联紧扣诗题,描绘出一幅孤城风雨图:小城经过三日风吹雨打,小市人家只能以菜蔬度日。B.颔联移情于物,描写白鹭“身闲而心苦”,实际暗含了诗人在闲散无权的处境下的苦闷与哀愁。C.尾联化用《兰亭集序》中“向之所欣,俯仰之伺,已为陈迹”一句,表达的情感与之相同。D.纵观全诗,可推知诗人善于从平常景观、生活琐事中展开联想,写景淡雅有致,颇具理趣。2.本诗颈联化用“临渊羡鱼”的典故,请分析其表达效果。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池口风雨留三日①黄庭坚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水远山长双属玉②,身闲心苦一舂锄③。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俯仰之间已陈迹,莫窗归了读残书。【注】①此诗是元丰三年秋,黄庭坚自京赴太和县,路过池口(在今安徽贵池)所作。②属玉:似鸭而大,毛作紫绀色,长颈赤目。③舂锄:即白鹭,因其啄食的姿态有如农夫舂锄而有此名称。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首联扣题,绘出一幅孤城风雨图,语言素朴,不假藻饰,但内心情意已委婉传出。B.颔联写诗人放眼流观,无意中见到的景物令他内心激起波澜,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C.颈联化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典故,表达了对世人热衷功名却不付出实际行动的感慨。D.本诗类似随感录,触物兴怀,涉笔成趣,将复杂意绪融入寻常事物的形象之中。2.本诗尾联化用了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语句来表情达意,但二者抒发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作品比较分析。八、阅读下列古诗,完成各题。兰亭诗二首其二王羲之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寥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亲。1.从全诗看,作者分别从、两个角度表现了“造化工”。2.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作者是如何将景、情、理交融为一的?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答题。满江红•东武会流杯亭苏轼东武①南城,新堤固、涟漪初溢。隐隐遍、长林高阜,卧红堆碧。枝上残花吹尽也,与君更向江头觅。问向前、犹有几多春,三之一。官里事,何时毕。风雨外,无多日。相将②泛曲水,满城争出。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坐上皆豪逸。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注】①东武:此处指密州治所诸城。②相将:相随,相伴。.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词的上片写微雨蒙蒙、树林山岗上花叶狼藉的暮春景象,将“红”“碧”活用为名词,代指花、叶,十分形象和精练。B.词人眼见“枝上残花吹尽”而与友人试着向江边寻春而不得,体现出被贬密州之后内心的极端痛苦之情。C.“官里事”四句,写词人感叹官衙事务纷繁,自然界又多风雨,轻闲而明丽的日子竟没有多少,说明聚会流杯亭是很难得的。D.“满城争出”渲染出全城百姓观看曲水流觞现场的盛况。“满”“争”二字,描绘出万人空巷的热闹情景。2.这首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十、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问题。寻春王阳明十里湖光放小舟,谩寻春事及西畴,江鸥意到【注】忽飞去,野老情深只自留。日暮草香含雨气,九峰晴色散溪流。吾侪是处皆行乐,何必兰亭说旧游?【注】意到:佑计(我)到近旁。1.请选出下列对诗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______A.这首诗紧紧围绕题目“春”字,写出了诗人寻到的生机盎然的春景,抒写春日畅游的欢畅之情。B.首联写诗人乘小船行进在激滟的十里湖波之上,在浩渺的湖面漫无目的地寻找春天的踪迹。C.颔联写到江鸥的活泼、可爱、顽皮、充满情趣,衬托出诗人想对江鸥亲近而不得的失落心情。D.颈联呈现出的是一幕落日山水风景图,诗人完全把自己融入到大自然中,体会着一种独有的欢快。2.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并赏析本诗蕴含的情趣和理趣。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试题。满江红·东武会流杯亭苏

轼东武①城南,新堤固、涟漪初溢。隐隐遍、长林高阜,卧红堆碧。枝上残花吹尽也,与君更向江头觅。问向前、犹有几多春,三之一。官里事,何时毕。风雨外,无多日。相将②泛曲水,满城争出。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坐上皆豪逸。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注】①东武:此处指密州治所诸城。②相将:相随、相伴。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

不正确的两项是(

)A.开头三句从城南引水入城工程写起:东武城南筑就新堤,河水开始充盈。其所以由此落笔,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曲水”的水源,对下片来说,真可谓伏脉千里。B.词的上片写微雨蒙蒙、树林山岗上花叶狼藉的暮春景象,以“卧”、“堆”形容花叶遍地狼藉的状态,以“红”“碧”代指花、叶,十分形象和精炼。C.词人眼见“枝上残花吹尽也”而与友人试着向江边寻春而不得,体现出被贬密州之后内心的极端痛苦之情。D.“官里事”四句,写词人感叹官衙事务纷繁,自然界又多风雨,轻闲而明丽的日子竟没有多少,说明聚会流杯亭是很难得的。E.下片的“兰亭修禊事”,使用了晋王羲之兰亭集会的典故,借以反衬自己与友人相约聚于流杯亭曲水流觞为流风余韵。2.这首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十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忆少年曹组年时酒伴,年时去处,年时春色。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念过眼、光阴难再得。想前欢、尽成陈迹。登临恨无语,把阑干暗拍。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______A.这首伤春词,实际抒发的是念旧怀人之情--旧地重游,景色如昔,可是往日的酒伴不能一同游宴了。抚今追昔,于是引起了对同游者的怀思。字里行间传达出无限深情。B.起首三句追忆往日的一次游宴,“年时”即当年。具体时间从后文可知为临近清明。三句同用“年时”二字开头采用了项针手法,加重了感情色彩,哀婉极致,却也新颖别致。C.任何人都曾有过欢乐赏心的事,但事过境迁,良辰不再,往日的欢快事,回头来看就已是陈旧的痕迹。“想前欢,尽成陈迹”明显紧承上句而来,且从中可以窥见《兰亭集序》的影子。D.词的含义清晰,落点在告诫后人珍惜光阴,不要虚度年华,无所事事,正如白居易诗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E.全词语言平易精炼,通俗浅出,无矫揉弄作,一气呼成。意境清幽,于淡雅中抒浓郁真挚之情,深沉哀婉,情韵悠长。2.辛弃疾词《水龙吟•楚天干里清秋》中有“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一句,试与本词结尾“把阑干暗拍”比较,谈谈两词表现手法与情感的异同。十三、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各题。子与①病起,移书二美②、吴下群贤,爰修禊事踊跃胜游,遥为属寄【明】李攀龙伏枕经春忆旧游,永和三日命扁舟。一时艺苑人亡恙,千载兰亭事可求。吴下山川何蕴藉,王家兄弟本风流。独怜搦管传觞处,有客中原自白头。注:①子与:徐中行,字子与,明代诗人。②二美:指诗人王世贞(字元美)、王世懋(字敬美)兄弟。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诗歌起句交代活动缘起,说徐子与久病初愈因想念朋友,于是模仿兰亭集会,写信邀请朋友在吴地聚会修禊。B.“永和三日”“兰亭事”呼应了题中的“修禊”,使读者通过对兰亭盛事的联想,感受这次聚会的热闹气氛。C.“一时艺苑人亡恙”中“亡恙”一词,既关联徐子与身体恢复健康之事,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们的美好祝愿。D.“吴下”两句融入王羲之兰亭集会一事,以借该地胜景、王氏兄弟风流衬出吴下山川佳美、群贤毕至的盛况。2.诗歌的尾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十四、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南浦·春水张

炎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鱼没浪痕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新绿乍生时,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余情渺渺,茂林觞咏如今悄。前度刘郎[注]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注】前度刘郎:指去而复返的人。唐代刘禹锡《再游玄都观》有“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波暖绿粼粼”等三句,用绿波、归燕和苏堤的意象描绘了春日西湖阳光明媚、生机盎然的景象。B.“鱼没浪痕圆”一句将鱼潜入水中时的轻盈姿态刻画得入木三分,笔调轻松写意,描写细致传神。C.“茂林觞咏”句化用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语句,表达了对眼前景色的喜爱和归隐山林的愿望。D.全词从咏西湖春水起,以追怀往日春游水滨结,感情由欢快渐渐转为悲伤,情景交融,精妙绝伦。2.如何理解“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这样写有什么巧妙之处?十五、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①周密步深幽。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鉴曲寒沙,茂林烟草,俯仰千古悠悠。岁华晚、飘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磴古松斜,崖阴苔老,一片清愁。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②。最负他、秦鬟③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为唤狂吟老监,共赋消忧。【注】①此词创作于1276年,该年正月元兵入杭州,宋室以亡。蓬莱阁:旧在浙江绍兴卧龙山下。作者自注:“阁在绍兴,西浦、东州皆其地。”②王粲登楼:王粲于东汉末年避乱荆州作《登楼赋》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③秦鬟:指形似发髻的秦望山,在今绍兴东南。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上阕开篇直接点题,叙写登山进阁的过程,“正”字领起下面两句,交代了当时阴沉的天气。B.“茂林”出自王羲之《兰亭集序》“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词人用此典故强化了身世之叹。C.“一片清愁”揭示了词人登阁有感的原因,收束上阙,为下阙进一步抒发故国之思作铺垫。D.“魂飞西浦”“泪洒东州”两句互文见义,写出词人在他乡几次梦回东州、西浦,热泪流淌。2.请简要分析词的下阙是如何抒发亡国之痛的。十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兰

亭陆

游兰亭绝境擅吾州,病起身闲得纵游。曲水流觞千古胜,小山丛桂一年秋。酒酣起舞风前袖,兴尽回桡月下舟。江左诸贤嗟未远,感今怀昔使人愁。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题,交代了兰亭僻静偏远与世隔绝的地理位置,以及诗人得以游览的原因。B.颔联用典,“流觞曲水”出自王羲之《兰亭集序》,写出兰亭深厚的文化底蕴。C.颈联中“酒酣起舞”和月下归舟的场景描写,意境优美,与首联“纵游”相呼应。D.诗人秋游兰亭陈迹,醉中起舞,兴尽而归,怀想江左诸贤,表达了深沉感慨。2.本诗与《兰亭集序》“兴怀”的原因相同,但内容不同。请简要分析。十七、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子与①病起,移书二美②、吴下群贤,爰修禊事踊跃胜游,遥为属寄(明)李攀龙伏枕经春忆旧游,永和三日命扁舟。一时艺苑人亡恙,千载兰亭事可求。吴下山川何蕴藉,王家兄弟本风流。独怜搦管传觞处,有客中原自白头。注:①子与:徐中行,字子与,明代诗人。②二美:指诗人王世贞(字元美)、王世懋(字敬美)兄弟。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确的一项是(

)A.诗歌起句交代活动缘起,说徐子与久病初愈因想念朋友,于是模仿兰亭集会,写信邀请朋友在吴地聚会修禊。B.“永和三日”“兰亭事”呼应了题中的“修禊”,使读者通过对兰亭盛事的联想,感受这次聚会的热闹气氛。C.“一时艺苑人亡恙”中“亡恙”一词,既关联徐子与身体恢复健康之事,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们的美好祝愿。D.“吴下”两句融入王羲之兰亭集会一事,以借该地胜景、王氏兄弟风流衬出吴下山川佳美、群贤毕至的盛况。2.诗歌的尾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十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试题。兰

亭陆

游兰亭绝境擅吾州,病起身闲得纵游。曲水流觞千古胜,小山丛桂一年秋。酒酣起舞风前袖,兴尽回桡月下舟。江左诸贤嗟未远,感今怀昔使人愁。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题,交代了兰亭的地理位置与地位,以及得以游览的原因。B.颔联写流觞曲水古迹还在,山上桂花芬芳,与首联“绝境”照应。C.“酒酣起舞”和月下归舟的场景,形象描写出诗人借酒浇愁的情状。D.诗人秋游兰亭陈迹,看曲水小山,怀想江左诸贤,表达了深沉感慨。2.本诗与《兰亭集序》“兴怀”的原因相同,但内容不同。请简要分析。十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满

红洪

适①春色匆匆,三分过、二分光景。吾老矣,坡轮②西下,可堪弄影。曲水流觞时节好,茂林修竹池台永。望前村、绿柳荫茅檐,云封岭。蜂蝶闹,烟花整。百年梦,如俄顷。这回头陈迹,漫劳深省。吹竹弹丝谁不爱,焚琴煮鹤人何肯?尽三觥、歌罢酒来时,风吹醒。【注】①洪适,字景伯,南宋高官,官至右丞相。洪适欲厉兵秣马,早日收复中原,但目睹朝廷昏暗腐朽,便辞官归隐。晚年闲居盘洲十六年,这首词即是此间所作。②坡轮:夕阳。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将散文的笔法融人词作中,如“吾老矣”,这反映了宋代以文为词的创作倾向。B.“曲水”两句化用《兰亭集序》的语句,两者都写了暮春的风光、及春日宴游之事。C.本词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致巧妙结合,既有动景,也有静,描绘出美丽的田园风光。D.“吹竹”两句对比了“吹竹弹丝”与“焚琴煮鹤”的行为,并用反问表达了对士大夫高雅生活的赞美。2.本词画线句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无人会、登临意”表达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二十、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兰亭诗[晋]王羲之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1、“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两句与《兰亭集序》中的哪几句对应?2、诗人在诗中说“寓目理自陈”,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大自然向诗人“陈”了哪些“理”。二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兰溪舟中寄苏粹中张元干气吞万里境中事,心老经年江上行。三径已荒无蚁梦,一钱不直有鸥盟。云收远嶂晓风热,浪打寒滩春水生。鸿雁北飞知我意,为传诗句濮阳城。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以往昔“气吞万里”与如今年华老去、只能“江上行”进行了对比。B.颔联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化用同一个典故。C.颈联写诗人舟行兰溪时所见之景,既照应了标题,又与“鸥盟”相呼应。D.诗歌语言既气势雄浑,又清新流畅,看似无意功名,又透露出怅恨之意。2.尾联“鸿雁北飞知我意”有哪些“意”?请结合全诗加以概括。二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古风(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①,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鹓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注:①徂辉: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鹓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愤慨悲痛的基调。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近、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直接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D.燕雀宿在梧桐之上,鹓鸾巢于恶树之中。但诗人以鹓鸾自喻,表达虽一时失意,但必会有重得赏识的时候。E.“归去来”源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剑歌”化用冯谖因未被重用弹剑而歌意欲离去之事。2.结合全诗,分析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曲江对酒①杜甫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②。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纵饮久判③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吏情更觉沧洲④远,老大徒伤未拂衣。【注】①这首诗写于乾元元年(758)春,是诗人最后留住长安时的作品。此时诗人虽仍任拾遗,但有名无实,不受重用。曲江:长安名胜,安史乱前帝妃常到其中的芙蓉苑游幸。②霏微:迷濛的样子。③判:读“pan”,甘愿的意思。④沧洲:水边绿洲,常用来指隐士的居处。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______A.首句写曲江芙蓉苑景色优美,诗人没有公务之劳,闲坐江畔陶醉于对此处美景的欣赏之中,久久不归。B.二句“转霏微”写时刻流转,日影渐斜,苑中的宮殿变得迷濛模糊;也暗示时过境迁,曾经精美的宫苑,如今游人稀少寥落空虚。C.颔联两句运用工笔细描,实写花鸟的形、神、色,虚写花之香、鸟之声,渲染出一派缤纷绚丽的暮春景象,堪称诗中有画。D.《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世与我而相违”,故毅然决然弃绝仕途,杜甫此时也痛感“真与世相违”,同样萌生了“懒朝”归隐之念。E.尾联字面上表达的是作者身为小吏,微官缚身,欲拂衣退隐又不得的无奈,内里隐含的却是难忘家国责任,然而进取无路、报国无门的愤懑和不甘。2、《苕溪渔隐丛话》载,本诗颔联原为“桃花欲共杨花语”,后杜甫改三字为“桃花细逐杨花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改?请从写景、抒情两方面进行分析。二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杨炎正①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注】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______A.起首两句,轻描淡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实写物,点明时间。B.“胭脂”两句,作者看到江面上芙蓉如被胭脂染过,红艳夺目,词人心中才感觉到真正的快慰。C.“暮江千顷”句,借景抒情,营造出的空旷辽远之意境,烘托了词人的愁绪。D.上片第六句的“万斛”是说词人喝酒特别多,以此来表达内心的忧愁。E.“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意,寄寓田园之思。2.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词句分析。二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雨中宿酒务①苏辙微官终日守糟缸,风雨凄凉夜渡江。早岁谬知儒术贵,安眠近喜壮心降。夜深唧唧醅呜瓮,睡起萧萧叶打窗。阮籍作官都为酒,不须分别恨南邦②。注:①酒务:此指旅舍。此诗作于元丰三年(1080),苏辙被谪监筠州盐酒税,赴任途中绕道黄州探望兄长苏轼,离别时创作此诗。②南邦,即南方。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首联写自己要做一个“终日守着酒缸”的微末小官,在风雨交加之夜渡江赴任。B.“谬知”一词表达的感情与《归去来兮辞》中的“迷途”“昨非”表达的情感相同。C.颈联运用听觉,借聆听滤酒之声和树叶打窗之声,表现被贬后无聊孤寂的状态。D.全诗情景交融,将深沉浓郁的情感蕴含在凄清萧疏的景物描写之中,富有韵味。2.诗歌尾联运用阮籍“做官都为酒”的典故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二六、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小题。水调歌头①叶梦得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敧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②,谈笑净胡沙③!注:①此词为作者退居太湖边的卞山时所作。②东山老:指东晋名臣谢安,曾隐居东山,故名。他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战例--淝水之战的总指挥。③胡沙:即“胡尘”,指代北方各民族发动的战争。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______A.“小窗”两句,以花木掩映的山屋、倾仄的小路、幽雅的景物衬托主人公的品格。B.一个“恨”字笔落沉重,倾注着诗人满腔的郁愤,成为笼罩全篇的情感基调。C.上片三层,先写一景,再设一问一答,一波三折,如三叠之瀑,曲尽回肠之美。D.论者以为,叶梦得词风格颇似苏轼,而这首词从风格看也确实应属于“豪放词”。E.“拚却鬓双华”一句,意为诗人要通过毕生的奋斗,终于赢得光华似锦的晚年。2.本词中“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化用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你认为本词与《归去来兮辞》中这两处字面相似的语句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为什么?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二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庾信①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注】①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

确的两项是

______A.诗作前半篇写中夜操琴、书卷满床的情景,后半篇写白露明月、萤火飘流的秋色,构成凄清孤寂的意境。B.“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表明自己如同那个可以齐物我、一死生,在轻飘飘的达观世界中自适其志的庄周一样,梦为蝴蝶、忘怀自身,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C.“寻思”两句直抒胸臆,不仅有故国覆灭、封侯梦想破碎的叹惋,也有当下不能为国建功的自嘲。D.“露泣”两句由“新秋”而来,烘托出诗人凄凉哀伤、虚无烦乱的内心状态,用词精切,对仗工巧。E.“残月”两句由“中夜”暗渡而来,表达出时光流逝而诗人却不能回国辅政尽忠的无限惆怅之情。2.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都使用了“琴”“书”两个意象,所抒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答案】二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满庭芳·归去来兮苏

轼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①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逆书以遗之。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②。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③,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④。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注】①移:量移,指被贬边远地区的官员,遇赦酌情移至近处任职。②岷峨:四川的岷山与峨眉山,此代指作者故乡。③再闰:阴历五年两闰,苏轼谪居黄州五年,故称。④洛水:洛水流经洛阳,与汝州近,故云。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归去来兮”,引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首句,表达与陶渊明相同的归隐之情。B.临别之际,听惯的本地口音、社日的劝饮场面、黄州父老的情谊,都让词人留恋不已。C.下片前半部分运用比喻、想象等手法,表达人生无定的感叹以及对即将赴任之地的展望。D.这首词结构浑然天成,用语不假雕饰,描写真切细致,充分体现了苏东坡的才情与性情。2.南宋周煇《清波杂志》论曰:“居士词岂无去国怀乡之感,殊觉哀而不伤。”有人认为这首词充分体现了苏词这一情感特征,对此你是否认同?请结合本词内容加以阐述。二九、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春阴陆游老境三年病,新春十日阴。孤舟镜湖客,万里玉关心。出岫云多态,呼风鸟独吟。读书惟恐尽,倾酒却愁深。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首联以三年写病,表现年老体衰;十日写阴,烘托心情郁闷。B.颔联自己虽是绍兴人,客居漂泊在外,仍关心边疆时事。C.尾联自己后悔读书多了迂滞不化,想举杯销愁却又愁更愁。D.本诗语言精练自然,风格沉郁浑厚,体式谨严天成。2.本诗颈联“出岫云多态,呼风鸟独吟”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蕴涵有何不同?三十、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春晚范成大①荒园萧瑟懒追随,舞燕啼莺各自私。窗下日长多得睡,樽前花老不供诗。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想见篱东春涨动②,小舟无伴柳丝垂。【注】①此诗作于淳熙六年(1179年)春。淳熙五年六月,范成大参知政事仅两个月,便因与孝宗政见不合而落职,于是诗人怀着难遇明主想要隐退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②春涨动:春水开始增涨。春季涨水叫春涨。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这首诗描写景物,不作精雕细刻,意会即止;描写心境,也只略现迹象,巧妙用典,使得情意表达委婉含蓄。B.首联选择了两个意象“舞燕”“啼莺”,描绘了晚春时期莺歌燕舞、充满生机的美丽景象,透露出了诗人游赏的兴致。C.颔联描绘了诗人昏昏醉眠,日长难遣,樽前花老,诗情难觅的情景。D.颈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山眼前“花老”而联想到人老,化用《论语》中的典故“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和陶潜的《归去来兮辞》,暗示自己难遇明主想要归隐的心情。2.本诗尾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此联的妙处。三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水调歌头①叶梦得

天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攲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②,谈笑净胡沙③!【注】①此词为作者退居太湖边的卞山时所作。②东山老:指东晋名臣谢安,曾隐居东山,故名。他是历史著名的以弱胜强战例--淝水之战的总指挥。③胡沙:即“胡尘”,指代北方各族发动的战争。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霜信报黄花”,黄花即菊花,词句倒装,意实为“黄花报霜信”。B.“拼却鬓双华”句,意为毕生奋斗,终于赢得光华似锦的晚年。C.作者所居并不靠海而临太湖,“沧海”指烟波浩渺的万顷湖光。D.“边马”“胡笳”,勾勒出马蹄踏踏、羌管悠悠的北方边地景色。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窗”两句,写花木掩映的山屋、倾仄的小路,幽雅的景物衬托主人公的品格。B.上片三层,先写一景,再设一问一答,一波三折,如三叠之瀑,曲尽回荡之美。C.一个“恨”字,落笔沉重,倾注着诗人满腔的郁愤,成为通篇笼罩的感情基调。D.论者以为,叶梦得词风格颇似苏轼,而这首词从风格看也确应属于“豪放词”。3、词中“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系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立足本词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