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秋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第二章第4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一、教学内容1.教材章节: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4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2.详细内容:(1)速度的变化率;(2)加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4)实验:探究小车在不同斜面上的运动速度。二、教学目标1.理解速度的变化率,掌握加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2.能够运用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分析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加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的运用;2.教学重点: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实验器材(小车、斜面、计时器等);2.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观察日常生活中,物体速度的变化现象,如汽车加速、减速等;2.知识讲解:讲解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3.公式推导:引导学生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4.实验演示: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小车在不同斜面上的运动速度;5.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验证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6.随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六、板书设计1.速度的变化率;2.加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4.实验:探究小车在不同斜面上的运动速度。七、作业设计1.题目: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加速度为2m/s²,求汽车加速到10m/s所需的时间;2.答案:t=v/a=10m/s/2m/s²=5s。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加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能够运用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分析实际问题;2.拓展延伸:探讨加速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制动距离与安全行驶等。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对加速度概念及其物理意义的理解和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的推导与运用。这两个部分不仅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下面将对这两个部分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加速度是物理学中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也就是说,加速度告诉我们速度每秒钟变化了多少。加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加速度为正表示速度增加,加速度为负表示速度减少。在实际生活中,加速度的现象无处不在,比如汽车加速、火车启动、物体自由落体等。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学生能否正确解释和分析现实中的运动现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是v=v0+at,其中v是末速度,v0是初速度,a是加速度,t是时间。这个公式的推导是基于速度的变化率概念,即速度每秒钟变化了多少。这个公式不仅揭示了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而且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然而,学生往往对这个公式理解不深,不知道如何运用它来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反复讲解和演练,让学生熟练掌握。1.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加速度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加速度的存在和作用。比如,可以让学生观察汽车加速时的情况,感受速度的变化。2.通过图形和动画来展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个公式。比如,可以利用速度时间图来展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3.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比如,可以让学生计算一辆汽车从静止加速到一定速度所需的时间,或者计算一辆汽车在一定时间内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4.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来验证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比如,可以让学生观察小车在不同斜面上的运动速度,然后根据实验数据来计算加速度。通过上述方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继续加速度的理解不仅仅是知道其定义,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其在实际运动中的应用。例如,当一辆汽车紧急刹车时,其加速度是一个负值,表示汽车的速度在减小。此时,乘客会感受到向前的冲击力,这是因为乘客的身体试图保持原来的速度,而汽车的速度却在减小。这个现象可以用加速度的概念来解释。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从实际运动中理解加速度的概念,而不仅仅是记住其定义。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的应用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这个公式不仅可以用来计算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还可以用来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例如,当已知物体的初速度、加速度和时间,就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计算物体的末速度。同样,当已知物体的末速度、初速度和加速度,也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计算物体运动的时间。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应用这个公式,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1.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比如,可以让学生计算一辆汽车从静止加速到一定速度所需的时间,或者计算一辆汽车在一定时间内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2.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来验证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比如,可以让学生观察小车在不同斜面上的运动速度,然后根据实验数据来计算加速度。3.利用图形和动画来展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让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东莞正规购房合同范本
- 公司用车租赁合同范本
- 加入合作社合同范本
- 储蓄存款合同范本
- 关于旅游合作合同范本
- 分包价格合同范本
- 养鸡养殖服务合同范本
- 书写墙体大字合同范本
- 劳务合同范本工人
- 保时捷卡宴保护膜施工方案
-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新插图) 练习二 教学课件
- 砖数量自动计算、换算表
- 【课题】《中学道德与法治法治意识培养策略的研究》中期检查表
- 《十万个为什么》推进课(小学课件)
-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1:第28课《长城有八千八百五十多公里》
- YY/T 1619-2018牙科学种植体系统及相关过程的术语
- GB/T 18838.1-2002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用金属磨料的技术要求导则和分类
- GA/T 1162-2014法医生物检材的提取、保存、送检规范
- 红金大气商务风领导欢迎会PPT通用模板
- 例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开展(讲座)课件
- 产品质量法培训讲义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