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国名人事迹汇总1000字爱国名人事迹汇总1000字
勇敢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有关爱国名人事迹的范文,接下来随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爱国名人事迹的范文1
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刘晓连是一位与新中国同龄的传奇飞行女将军。她先后飞过七种机型,是目前中国军队所飞机型最多的女飞行员。
说起刘晓连,人们都会想到她曾制造的航空史上的奇迹。一九八二年九月二十日九时三十二分,刘晓连和她的机组完成转场任务后,驾驶军用运输机从张家口机场返回部队。当飞机爬升到七百米高度时,突然受到一架歼击机的撞击,“嘭”地一声巨响,机组人员全部被震昏过去……
被震倒在中央操纵台上的刘晓连糊涂过来后,第一个发觉飞机已下坠四百多米。“快抢救飞机!”她大吼一声并奋力撑起身子,双手紧紧抓住驾驶盘,但由于机头底部被撞破,机体变形,机械、电器、仪表等设备严峻损坏,部分操纵系统失灵,飞机似一匹脱缰的野马难以驾驭。就在这万分危险之际,她强忍伤疼在机组人员的协同下,以超常的力气将飞机拉平。
此时又消失意外。正值刘晓连机组困难地驾驶重伤的飞机降落时,她发觉跑道上有歼击机在起降,假如强行在跑道上迫降,很可能与其它战机相撞,造成机毁人亡。于是,她毅然打算在备降的草坪上着陆。在前起落架被撞掉的状况下,刘晓连靠平常练就的过硬的技术和临危不惧的军人品质,飞机迫降胜利!
一场灾难避开了!事后专家们在检查飞机时认定,机上铆钉等连接部件已大部分断裂,再有三分多钟,飞机将在空中解体。这样的飞机能平安飞回,在航空史上是奇迹。从飞机被撞到胜利迫降只有五分钟。就在这短短的生死之间的五分钟里,刘晓连制造了奇迹,保住了战友与战鹰的平安,为此她荣立了一等功,被授予功勋飞行员金质奖章,成为人们仰慕的英雄。
“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干!”正是这种剧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刘晓连在她四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中,不停奋进,制造了许很多多的“第一”和“之最”。
一九六九年,二十岁的她担当机长,成为空军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女机长;一九六九年,她担当团飞行参谋,是中国军队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女作战参谋;一九八二年,她荣立一等功,成为中国第一位荣立一等功的女飞行员。她领受任务,驾机进藏,成为第一个驾驶大型运输机进藏执行任务的女机长;一九八六年,她从空军学院(空军指挥学院)毕业,成为空军第一位由院校毕业的女指挥员;一九九一年,被空军首批授予“功勋飞行员金质奖章”。
如今,刘晓连不再驾机升空了,但她仍旧保留着做飞行员的标准:一切都要做到最好!身为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她以四十多年来形成的独特品质和作风,培育着一批又一批合格的空军指挥员。同时,还在为中国女飞行员的培育尽心尽力。
刘晓连简介:
刘晓连,全国妇联副主席,特级飞行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少将。1949年11月诞生于辽宁大连,祖籍河北蠡县。
1965年7月从北京育才学校招飞入伍,1967年毕业于第一航空学校(现第一飞行学院),是新中国第三批女飞行员。
历任飞行员、作训参谋、团副参谋长、师政治部副主任、师副政委、武汉基地副政委、空军指挥学院政治部副主任,现任中国人民间放军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少将。
曾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3次,获得空军功勋飞行员金质奖章,所带领的机组被空军授予“忠于职守,勇于献身,保证平安的模范机组”称号。先后飞过7种军用运输机,平安飞行4000余小时,是第一位驾驶国产运—8飞机的女飞行员,也是第一位执行进藏任务的女机长。曾多次参与空运、演习、抢险救灾、科研试飞等任务。
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军英模代表大会、全军先进妇女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执委,第九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当选为全国妇联副主席。
有关爱国名人事迹的范文2
我怀着非常崇敬而又感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勇敢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全部这一切呈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恩感动、崇敬、悲愤、感叹的画面。
最令我难忘的是许云峰将要被特务匪徒密裁的那段描写:“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逼。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放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突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面对着步步靠近的鬼门关,许云峰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可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坚决,即使海枯石烂、天崩地裂,也不会动遥江姐被粗长的竹签钉入指甲缝间的刺骨钻心的逼供,特务们为的是想从这位重要的共产党员口中套出有关地下党的重要机密,可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试想一下,在那潮湿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馆,近乎窒息的地牢,在严峻缺水的状况下咽着发馊味的残羹冷炙,拖拽着遍体鳞伤,强忍着旧脓新创袭来的阵阵裂痛……然而他们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坚韧地与反动派抗战究竟!
对这些可敬可佩的战士,国民党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熬煎,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丝毫,反而更使他们的斗争精神丰富起来!读到他们的事迹,我无法自已,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写英语作文,花了不少时间却只得低分,便泄气了;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小挫折,便想到放弃。没有对学习、工作完全布满热忱的我易被摧垮,总找借口说自己是个女孩。可如今,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决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慢慢透出一派红光,闪耀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线。”这是解放战斗成功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象是很多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日的幸福生活。幸福的日子简单使人遗忘了什么叫勇敢、坚贞。安逸的生活,美妙的享受,使人忘却了血与火的历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我要感谢《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将促使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勇敢顽强的人!
有关爱国名人事迹的范文3
熟读经书的毛泽东,他深知黄河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地位。
早在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治国良臣管子就曾说过,“善为国者,必先除五害。水一害也,旱一害也……五害之中水为大。”千百年来,黄河多少次漫流失控,尸漂四野?频繁的洪水灾难,直接危及中国大片精华疆土,直至成为历代王朝霸业兴衰、政权更替的导火索。正因如此,汉武帝率众堵口黄河岸,宋太祖御诏疏通黄漕运,忽必烈钦令察河源,康熙帝亲览修黄淮……
可是,中国革命成功了,黄河洪水还没有被驯服。面对危如累卵的国之忧患,作为这个东方大国的最高领袖,他怎能不兴起制伏洪灾、安流息波的剧烈愿望呢!
正是这种多重情感的驱使,当天下大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毛泽东第一次出京巡察便选定了黄河。从古城开封到悬河岸边,从邙山之顶到引黄渠畔,他一路察看防洪形势,询问治黄方略,展望大河前景,活跃的思维一刻也没有离开这条大河。
在兰考县东坝头,这个一百年前黄河铜瓦厢决口改道的地方,面对危如累卵的悬河形势,毛泽东听说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黄河曾发生一场特大洪水,水势汹涌,尸漂遍野,灾情严峻,留下了“道光二十三,黄河涨上天,冲走太阳渡,捎带万锦滩”的民谣。毛泽东关切地问“黄河涨上天怎么办?”面对领袖的千古一问,在场的伴随人员提出“修建水库防备特大洪水”的初步对策,对此他明确表态说“大水库修起来解决了水患,还能为浇灌、发电,通航供应条件,是可以讨论的”,体现了一代伟人对加快黄河除害兴利步伐的迫切愿望。
正是在那次谈话中,伴随者还提出“从长远看,将来还要从长江流域引水入黄河”的远期设想,对此,毛泽东风趣地说:“通天河就是猪八戒去的那个地方吧?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来是可以的。”
“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视察结束时,毛泽东意味深长地留下了这句深情嘱托。
毛泽东的一生极具挑战性。“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每一场奋斗,无不是举重若轻、胜似闲庭信步的必胜情怀。但对于黄河,他却从不轻言“制服”,不用“修好”、“根治”之类的字眼,也很少像对长江那样发出洪亮的赞美之声,他更多的是认真品尝发生在黄河身边的那些历史故事,惦记着千百年来大河两岸肤浅的忧患……
有关爱国名人事迹的范文4
朱自清是清华高校教授,的文学家。
抗日战斗结束后,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订条约的方法在中国猎取了很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对中国重新构成威逼。当时社会上物价上涨,物品奇缺,许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人民对美国和国民党政府非常不满,抵抗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为了支持蒋介石,就运来了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好让中国人“感谢”美国,不反对它。
朱自清看透了美国的专心,认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中国人的污辱。他和一些学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救济”,不领美国的面粉。当时,朱自清正患严峻的胃病,身体特别瘦弱,体重还不到40公斤,常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削减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专心的“赏赐”。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由于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实行直接的行动,就不应当躲避自己的责任。”
两个月后,朱自清困贫病交加,不幸去世。他宁肯挨饿而死,也不愿领带污辱性的“救济”,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尊严。
有关爱国名人事迹的范文5
梅兰芳是一位有爱国气节的艺术家。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东北,然后又向华北进犯,威逼北平和天津。梅兰芳痛恨敌人,为了不当亡国奴,他举家迁到了上海。
在上海,他编演了《抗金兵》和《生死恨》两出戏。《抗金兵》讲的是南宋女英雄梁红玉反抗金军的故事,《生死恨》是讲在敌人的统治下,人民的苦痛生活和抵抗精神。这两出表现爱国思想的新戏一上演,就受到观众宠爱。有一次,梅兰芳连演三场《生死恨》,观众踊跃买票,把票房门窗的玻璃都挤碎了。
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发动七七事变后,又攻击上海,不久就占据了这座大城市。日本人知道梅兰芳是著名世界的大艺术家,托人要求他在电台播音,为他们的侵略服务。梅兰芳奇妙地说:“我立刻要到香港和内地巡回演出了,不能做这件事。”
不久,他到了香港,演出结束后,就留在了香港。为了摆脱敌人的纠缠,他打算不再露面,不再登台演出,就在家里练唱昆曲。1941年底,日军攻占了香港。他们知道梅兰芳正在香港,就处处找他。梅兰芳心想:“躲是没地方躲了,可我绝不为日本人唱戏!”
这一天,早晨洗脸时,梅兰芳第一次打破惯例,没有刮胡子。儿子见了很惊奇。
“爸爸,您不是每天都刮胡子吗?今日怎么不刮了?”
“我留了胡子,日本鬼子还能强迫我去演戏吗?”梅兰芳说。一天上午,日军司令酒井派把梅兰芳接去。一见面,他就假热忱地说:“我过去看过您的戏,您还熟悉我吗?怎么,您留起小胡子了?像您这样一位举世著名的大艺术家,怎么能刚步入中年就退出舞台呢?”
梅兰芳坦然地说:“我已经快五十岁了。一个演旦角的,扮相和嗓子都不行了,已经失去了上台的资格。”
后来,梅兰芳又回到上海,靠画画卖钱养活家人和与他一起演出过的伴侣。上海日伪政权多次请他出演,都被他拒绝了。他说:“一个人活到一百岁也总是要死的,饿死就饿死,没什么大不了的!”
一次,日军庆祝“大东亚圣战”一周年,派人让梅兰芳出演,还说假如不演,就要军法从事。梅兰芳事先得到消息,一连打了三次伤寒预防针。平常,他只要一打预防针就发烧,这次果真又高烧不止。日军军医来检查,一看梅兰芳烧得迷模糊糊,只好走了。
1945年8月15日,传来了日寇投降的消息。梅兰芳兴奋地流下了眼泪,笑着对夫人说:“天亮了,这群日本强盗可真完蛋了!”
这天,几位伴侣兴高采烈地来到梅家道喜。只见梅兰芳身穿新衣,精神焕发,手里的一把纸扇遮住了半个脸。
“梅先生,您肯定剃了胡子,对吧?”
梅兰芳笑着把扇子一撤,露出了刮了胡子的面孔,说:“抗战成功了,我就要重返舞台了!”
不久,梅兰芳就在上海演出了,观众场场爆满。他们说:“我们就是要看看八年不给日本鬼子唱戏,如今刮了胡子的梅兰芳!”
心里装着观众梅兰芳是表演大师,但他从不对观众摆架子,对同行也虚心礼让,始终保持着高尚的戏德。
过去,演员唱一场戏给一份钱,有病可以请假,遇到天气不好还可以“回戏”(即临时宣布停演)。可梅兰芳尽量克服困难,到处替观众着想。他说:“观众事先不知道回戏,顶风冒雪从老远赶来听戏,让人家白跑一趟,太不应当了。”
有一次,他嗓子哑了,可其次天要演一出唱工极重的戏。这可怎么办呢?那天,他很早就来到舞台,每隔半小时就喷一次药,嗓子却一点不见好转。大家很焦急,有人提出回戏,可梅兰芳知道剧场里已坐满了观众,怎能让他们扫兴而归呢?他没有同意,强打着精神化妆,大家都很替他担忧。
在观众热闹的掌声中,梅兰芳上场了,他和刚才判若两人,精神焕发,唱念精彩。不过,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2025至2030年中国新型建筑材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制造工程基础练习题学习课件
- 2024年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考核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快速集中熔解炉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课《传媒的行程》教学设计
- 二零二五年度环境污染和解赔款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山地承包合同书:林业资源管理与保护合作协议
- 2025至2030年中国复合铝基润滑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国内外材料牌号对照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培训PPT(49页)
- 2010哈弗H5维修手册
- (完整版)NRS数字分级法评分表
- LY∕T 2780-2016 松疱锈病菌检疫技术规程
- 航空服务形体训练课程标准
- 项目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网络图GDAQ20102
- 一文看懂全部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方式
- 苏科版四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 应答器报文定义《运基信号[2005]224号》
- 电网公司客户资产接收管理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