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幻觉的绘画展现》作品说明书_第1页
毕业设计《幻觉的绘画展现》作品说明书_第2页
毕业设计《幻觉的绘画展现》作品说明书_第3页
毕业设计《幻觉的绘画展现》作品说明书_第4页
毕业设计《幻觉的绘画展现》作品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论文目录TOC\o"1-2"\h\z\u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41《幻觉的绘画展现》创作综述 61.1《幻觉的绘画展现》创作背景 61.2《幻觉的绘画展现》作品阐述 62《幻觉的绘画展现》创作依据 83《幻觉的绘画展现》创作过程 153.1创作选题 153.2创作拍摄 173.3二次创作 184总结 22结论 23参考文献 24致谢 26本科论文摘要在艺术创作多元化的今天,摄影师们以无法满足于简单的用镜头记录瞬间,在摄影作品中加入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元素成为一种常态,在展览中加入装置艺术作品、音乐、交互式体验或将照片本身变为一种装置也很常见,摄影师们尝试作品内容创新的同时也在追求展现形式的创新。作品《幻觉的绘画展现》的灵感来源于我对静物与环境的凝视,是一次摄影与绘画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的研究。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我研究了摄影与绘画结合的各种案例,尝试使用不同的方式展现主观想象,从而达到最终的作品呈现效果。本文第一部分描述了《幻觉的绘画展现》的创作综述,论述了课题研究和创作背景,第二部分描述了《幻觉的绘画展现》的创作依据,描述了图片后期制作与绘画的手法间的关系,第三部分讲述了《幻觉的绘画展现》的思考与创作过程,描述了笔者为何创作这组作品及怎样实施完成作品,第四部分为全文总结创作后的心得体会,总结了自己对于摄影新的表达方式的分析。在摄影作品中加入绘画元素这种做法目前还不属于主流观念摄影的创作形式,但随着此类作品的增多也逐渐走进大家的视野。在摄影作品中加入绘画元素这一举动,一是更突出个人观念的表达,二是在创作过程中将摄影与绘画的关系重温,对摄影也会有新的解读。拍摄与后期制作是创作的重点,绘画的内容与手法则是为作品注入灵魂。关键词:艺术创作多元化;观念表达;绘画;摄影

AbstractNowasartisticcreationisdiversified,photographerscan'tcontentwiththesimpleuseiflenstorecordthemoments,andaddingadistinctpersonalstyleelementsintophotographyhasbecomethenorm,andaddinginstallationartworks,music,interactiveexperienceintotheexhibitionorchangingthephotoitselfintoadeviceisalsocommon.Photographersaretryingworkcontentinnovationaswellasinthepursuitofinnovationontheformofdisplay.Theinspirationofmywork"PictorialDisplayofIllusion"comesfromthegazeonstilllifeandenvironment.Itisastudyontheartisticexpressionformcombiningphotographyandpainting.Intheprocessofworkcreation,Istudiedvariouscasesofthecombinationofphotographyandpainting,andtriedtousedifferentwaystoshowthesubjectiveimagination,soastoachievethefinaleffectofthework.Inthefirstpart,thereviewonPictorialDisplayofIllusionwasdescribed,discussingtheresearchprojectandcreationbackground;inthesecondpart,thecreationbasisofPictorialDisplayofIllusionwasdescribed,including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picturepostproductionandthetechniqueofpainting;inthethirdpart,thethinkingandthecreativeprocessofPictorialDisplayofIllusionwereintroduced,describingwhytheauthorcreatethispieceofwork,andhowtoimplementandcompletetheworks;thefourthpartisaboutfulltextsummaryofexperienceaftercreation,includingtheanalysisofthenewexpressionwayofforphotography.Atpresent,addingpaintingelementsintophotographicworksdoesnotbelongtothecreationformofthemainstreamconceptofphotography,butwiththeincreaseofsuchworks,ithasbeengraduallycomingintopeople'sview.Theadditionofpaintingelementsinphotographicworksistohighlighttheexpressionofpersonalideas,andalsoistoreviewtherelationshipbetweenphotographyandpaintingintheprocessofcreation,whichwillbeanewinterpretationofphotography.Shootingandpost-productionarethefocusofcreation,whilethecontentandtechniquesofpaintingaretoinjectsoulintotheworks.Keywords:artisticcreationdiversified;Conceptexpression;painting;photography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的普及,摄影的成本越来越低廉,照片的可复制性更强。摄影的普及与复制的便捷性带来的问题是,模仿的人变多,艺术创作的独特性难以体现[1]。本文将讲述我如何探索摄影与绘画结合的创作形式中展现个人观念,结合后期技术与数位板(手绘板)的使用呈现作品。在生活中我经常注视着某处,而在注视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有趣的联想,这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我学习了摄影,将看到的画面记录下来,记录的就是真实事物本身,那么我的幻想怎样表达呢。这个问题引发了我对于照片中个人观念表达的方式的思考,最终发现照片上画画这一方式更符合我的诉求。作品《幻觉的绘画展现》的创作过程是用数码相机拍摄的,通过将我注视并引发联想的画面记录下来,我得到了幻想的画布,但是现在的画布与我眼里的景象还有细微差别。拍摄后输入到电脑中进行cameraraw调节,将曝光调节到合适的数值,色彩调节为真实颜色,画面中的重要元素调亮进行强调,得到满意的整体效果[2]。然后添加透明图层用于绘画,整体构想完成后打一个草稿,涂鸦的每一个元素为一个图层方便调节,将次要信息转化成符号,建立新图层用来添加符号,通过图层合并得到最终作品。《幻觉的绘画展现》的主旨是幻想具现化,选取鲜艳的画笔颜色,呼应主题。摄影与绘画结合作为一种具有创新性的观念表达方式,绘画的手工制作赋予作品更多的价值与美感[3],在这个机械复制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照片进行涂鸦的二次处理手法将摄影,绘画,数位板(手绘板)的使用完美融合,呈现与绘画手法相结合的创新性摄影作品。艺术作品的主要作用之一,或者说核心价值就是观念的表达[4],而加入绘画元素是一种突出且直观的观念表达形式。当代的艺术创作已经发展成多元融合的格局,摄影师对于作品创作形式从未停止过尝试,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视觉符号和创意元素[5],作为摄影专业的学生,在这几年的学习与思考中我对多元融合的创作形式感到痴迷,在作品创作初期的灵光一闪后,我寻找了更多摄影与绘画结合创作的作品以获得理论支撑,并作出了《幻觉的绘画展现》这组作品。本文将讲述摄影与绘画结合的创意表现形式,梳理其制作过程,分析绘画与摄影的共通之处,讲解制作过程,分析结合绘画元素的优秀摄影作品其艺术表现性,深入探究摄影与绘画结合这一创作形式的意义。《幻觉的绘画展现》的创作手法是数码摄影与手工添加涂鸦相结合的,这一创作手法的选择源于我对于摄影与绘画二者功能上的认识[6]。在摄影与绘画这两种艺术并存发展的时间里,二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也逐渐体现了出来,观察并思考两者的关系成为我创作这组作品的理论依据。每一幅绘画摄影作品都是思考的过程,其中凝聚着创作者的心血。手工绘画为摄影作品添加了独特性,是作品的灵魂,在凝视画面与添加绘画元素的过程中,重现了艺术创作中的灵光。由于照片与画布的不同,每一笔画下来都需要付出极大的精力,这时数位板与Photoshop软件的优势就体现了出来。图层的调整以及笔刷的使用为完美创作提供了可能性。在《幻觉的绘画展现》的创作过程中,使用了涂鸦这一绘画风格,在摄影绘画结合的作品创作中,每个人选择的画法会根据照片内容及个人习惯的不同而选择不同风格,照片被遮挡的多与少是一个需要去衡量的问题,画面中元素的协调也尤为重要。如今,在艺术创作多元融合的时代,创意表现多种多样,对照片的二次加工也很常见。《幻觉的绘画展现》的创作风格旨在探索个人观念表达的新形势,并在创作过程中理解摄影与绘画的关系。

1《幻觉的绘画展现》创作综述1.1《幻觉的绘画展现》创作背景在《幻觉的绘画展现》创作前,最初得到灵感是两年来我对上课路过的电箱的凝视,那三个电箱在我的想象中是类似于npc一样的存在。我无法忽视掉这一想象,有一种我注视他们时他们也在注视我的错觉。后来在本雅明的书中读到了他对于这一现象的描绘“aura”[7],我觉得翻译的最贴切的汉语是灵光,灵光一闪。这一无意中产生的想象引发了我的思考,如果想将想象部分分享给观看者,我所学的知识并不能够完成这一想法,摄影的功能是看,观看世界或者是自己,从本质来说是展现客观世界的艺术[8]。就添加与创造这一功能来说,另一种艺术形式吸引了我,它是我所熟悉的绘画。摄影与绘画是有共同之处的,在我们还没有细致分类,初步学习美术的时候绘画为我们打下来良好的基础。从发展过程来看,在照相术发明后的时间里绘画从“画的真像”这一临摹现实的需求中得到了解放[9],因此对于我作品中的幻觉展现部分绘画的可应用性更强一些,那么绘画手法如何用在摄影作品上成为了一个新的问题。在查找了很多艺术家将摄影与绘画结合的案例后,我了解到每个人不同的创作风格。这种风格是根据创作需求决定的,对幻觉的绘画展现来讲,表达一闪而过的、潦草却有很多的信息夹杂其中的绘画形式,就是涂鸦与符号,因此确定了在照片上进行涂鸦风格二次创作的表现手法。1.2《幻觉的绘画展现》作品阐述作品主要表现普通事物本身没有太多的含义,但是由于外形或排列方式的关系引发了观看者的联想,通过观看者的角度记录画面,展现我所看到并引发联想的画面。通过后期处理使画面中引发联想主体进行突出。在作品表现形式中运用了绘画与摄影的共同点,用光影塑造画面[10]。在作品二次创作中加入涂鸦风格绘画元素。画笔笔刷的选择为硬笔笔刷,线条更加硬朗能在画面中突出,颜色选择上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物体颜色进行艺术加工,增加纯度来区分幻想与现实[11],呈现协调而信息分明的画面,画面中的次要信息转化为符号这一形式传达[12],这样确保了照片不被过分遮挡,使原始的照片信息得以呈现,旨在让观看者可以理解作品的同时引发思考,并增加对符号研究的兴趣。能够结合所学,将绘画与现代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尝试新的艺术展现形式,对这四年的学习也是回顾和沉淀。这就是我对于《幻觉的绘画展现》这组作品的作品阐述。

2《幻觉的绘画展现》创作依据作为视觉艺术的两大表现形式,摄影与绘画的联系可谓盘根错节[13],他们彼此渗透,相互影响。摄影已由最初的物理学现象“小孔成像”发展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其作用也从记录、临摹现实的工具变化为艺术创作的手段。而绘画的作用因为摄影的出现有所改变,更注重于个人观念的表达。两者结合是一种必然趋势。现在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日趋成熟,很多艺术家对摄影与绘画结合的创作风格进行了尝试。两种创作手段的结合用文字描述起来看似简单,而实际上艺术创作的独特性使得每位艺术家的作品存在着巨大的差异[14]。不论是基础素材的获取还是二次加工的手法,都是根据个人的创作需求在改变的。我在寻找案例过程中得到的不是固定的创作流程,而是对于个人观念表达的探索与思考。下面将通过图片的方式分析每位创作者的作品形式,并说明我在这些作品中获得的启发。金元的作品中的人物有着很强的年代感,部分作品所用的照片已有破损,他的创作方式是将这些老照片淘来之后,用丙烯颜料进行二次加工。在这一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到照片的冷暖是后续选取颜料冷暖的参照,黑白的照片衬托出丙烯颜料的鲜艳与绘画的美感给了我对于画笔颜色选择上的启发。如图2.1-2.2所示。

图2.1《在消逝中成长》金元图2.2《在消逝中成长》金元

美国艺术家AlizaRazell的摄影作品更能体现出拍摄与制作的整体性,她的作品中统一的都有模特,后期加工是为模特的造型服务的。这里值得思考的是两种创作手法间的主次关系,作为成熟的艺术作品两者在画面中的协调是必然的,但究竟是拍摄照片服务于绘画,还是绘画内容服务于照片取决于创作者。如图2.3-2.4所示。图2.3AlizaRazell作品图2.4AlizaRazell作品荒木经惟的《遗作空2》系列中也出现了绘画与摄影结合的表现手法。他的作品中色彩更注重于意向的描绘而非形状的描绘。如图2.5所示。图2.5《2THESKY,myEnder》荒木经惟在照片中添加没有形状的色彩这一做法的另一位是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Richter)他的二次加工风格更为粗矿,覆盖率极高。如图2.6所示。图2.6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Richter)作品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Richter)的作品提醒了我,我学习的是摄影专业,这种高度遮盖的创作风格不能出现在我的作品中。以上两位的作品揭示了照片中意象的重要性,对于我选择的绘画风格有很大的影响。我的作品本意是跳脱出临摹现实,相对应的绘画手法也不是写实的手法[15]。卡拉·克莱因的创作基于旅途中拍摄的照片,探索摄影与绘画的关系,在照片中展现空旷与安静,描述空虚感,这种尝试利用照相和绘画描绘自己捕捉到的一闪而过的“aura”。这种画面近乎于凝视,剥离外界的声音倾听内心的想法,正是我想在作品中展现的。如图2.7-2.8所示。

图2.7卡拉·克莱因(Carlaklein)作品图2.8卡拉·克莱因(Carlaklein)作品

3《幻觉的绘画展现》创作过程《幻觉的绘画展现》的创作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创作选题,创作中期,二次创作。3.1创作选题幻觉的绘画展现这组作品在确定选题时,考虑的场景已经确定,是那些在我观察时诱发联想的画面。我希望作品中可以让观看者清晰的感受到这些联想,向观看者传达我看到画面的感受。在观察的同时也在被观察这一微妙的想法将通过物品拟人化来表现,将绘画元素融入到照片中的同时,为了突出这些思绪,将选用饱和度较高的颜色进行绘画[16]。想象是瞬间的,而内容却复杂又混乱,为了使画面中的信息明确,不产生混乱的观感,我将在作品中插入符号。因此我查阅了世界符号大全[17],为画面中的次要想象元素寻找对应的符号。如图3.1-3.3所示。图3.1《世界符号大全》其中一页截图“玛丽女王的暗号”

图3.1拍摄作品《泳池》图3.2拍摄作品《凶手不知所踪》3.2创作拍摄找到目标后选取好拍摄角度,拍摄多张照片。如图3.4、图3.5所示。其中图3.4是通过多张照片拼接得到的。图3.4拍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有一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关于我的作品中摄影与绘画两种创作手法间的主次关系,是拍摄照片服务于绘画,还是绘画内容服务于照片。这取决于我对作品的需求,在夜里的怪物这张作品中是照片服务于绘画的,其拍摄场景中并没有主体,这张作品的意图是通过空无一人的马路来凸显出怪物出没时的恐惧感[18]。如图3.5所示。图3.5拍摄作品通过创作《幻觉的绘画展现》这组摄影作品,我对于外部世界的感受增强了很多。不只是在观察日常事物时的思考,还包括对于摄影艺术发展的思考[19],在摄影与绘画两者结合的实践中,我的作品内容得到了丰富,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场景通过艺术加工展现出另外的故事。3.3二次创作整组照片经过后期处理,将画面中的主体突出体现,对环境中杂乱的部分进行压暗,将画面调整到满意的效果后,根据所设想的风格进行二次创作,画过草稿后找到元素相应素材。建立新图层,根据色彩搭配原则选取合适的画笔颜色进行绘画。如图3.6所示。

图3.6拍摄作品《夜里的怪物》未添加符号版进行绘画添加主体后,根据画面布局在适当位置添加符号[20]。如图3.7-3.11所示。图3.7拍摄作品《凤凰》图3.8拍摄作品《泳池》图3.9拍摄作品《夜里的怪物》图3.10拍摄作品《凶手不知所踪》图3.11拍摄作品《一个舞台》4总结本文主要论述了《幻觉的绘画展现》这组作品的创作过程,其中有趣味性,也有手工制作的独特美感。在这个摄影成本低廉的时代,摄影与绘画结合的创作形式容易被大众接受,这一创作形式也应该被更多的人看到。了解创作过程就是重温摄影与绘画知识的过程。摄影与绘画的结合,使得两者的优势都得以发挥,《幻觉的绘画展现》这组作品运用了创新性表达形式,也展现了我对摄影作品的新的理解,用创新的思维来创作摄影作品。因为有摄影才有这部作品的诞生,而绘画的加入使作品变得更加独特,不可复制才更能体现它的珍贵。结论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对《幻觉的绘画展现》摄影作品进行了进行了深入的创作剖析,并结合摄影的发展现状,探讨绘画与摄影这两种创作形式的关系与结合的必然性。艺术创作多元化使这次创作得内容得到丰富,应用摄影与绘画的特点创做作品的过程也是探讨个人观念的表达与客观世界的和谐统一的过程;摄影与绘画结合作为一种具有创新性的观念表达方式,绘画的手工制作赋予作品更多的价值与独特美感。对照片进行涂鸦的二次处理手法将摄影,绘画,数位板(手绘板)的使用完美融合,呈现与绘画手法相结合的创新性摄影作品。观念的表达是艺术作品的核心价值,而加入绘画元素是一种突出且直观的观念表达形式。当代摄影师对于作品创作形式从未停止过尝试,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视觉符号和创意元素。作为摄影专业的学生,在这几年的学习中我更加了解摄影,也注意到摄影与绘画的相似特征,这对本次创作起到了极大的影响。在作品创作初期的灵光一闪后,创作中占据更多时间的是思考,对于摄影与绘画关系的思考,对于创作中两种手法主次关系的思考,对于色彩的表现力的思考以及对画面布局的思考。这一系列的因素使我在丰富知识的同时创作出了《幻觉的绘画展现》这组作品。

参考文献[1][台湾]阮义忠.当代摄影新锐[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90.3:20-25[2]雷波.Photoshop基础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6:57-63[3][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2-61[4]王文新.观念的艺术表达[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4:112-115[5]顾铮.世界摄影史[M].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7:26-45[6]付欣、黄超成.绘画与摄影(之四)[M].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01.7:35-39[7][德]瓦尔特·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47-55[8][美]苏珊·桑塔格.论摄影[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137-138[9]秦剑.绘画与摄影在互动中的流变[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34-47[10][法]罗兰·巴特.明室[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1:60-63[11]黄朝晖、鲁榕、王新、闻佳、陈成亮、吴玉红.色彩构成与配色应用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9:23-24[12][法]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48-51[13]罗岗.视觉文化读本[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83-86[14][英]乔纳森·弗里德.美学与摄影[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2:102-131[15][美]BruceBarnbaum.摄影的艺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2:71-105[16]陈伟.色彩构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7:35-40[17][日]松田行正.世界符号大全[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4:10-100[18][英]埃德蒙·伯克.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M].河南:大象出版社,2010.3:7-33[19][英]霍尔.表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1:57-80[20]陈伟.平面构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6:36-52致谢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要感谢在本科就读期间所有教过我的老师。能够完成论文首先要感谢徐洪彬老师和史春老师对我的指导。从论文的开题,定稿,徐洪彬老师倾注了大量的时间,指导我如何写好这篇论文。同时感谢张健老师交过的彩色摄影知识,使得我对于画面中的色彩搭配有所了解。对我后期的二次创作中色彩的选择与搭配起到了重要作用,受益匪浅,感谢。此外还要感谢关紫兮老师曾教过我的版式设计,使我了解了平面构成相关知识。感谢沈鸿溥老师教过我的商业摄影知识,虽然这是一组观念摄影作品,但曾经学过的商业摄影知识使我在创作初期进行拍摄时更加严谨。感谢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感谢我的同学们给与我的帮助,感谢绿岛大学提供了如此优良的学习环境。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有哪些

(1)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一般是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获得大量数据,进而对调查中收集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归纳,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一)典型例子

调查法中最典型的例子是问卷调查法。它是通过书面提问收集信息的一种方法,即调查人员编制调查项目表,分发或邮寄给相关人员,询问答案,然后收集、整理、统计和研究。

(二)研究步骤

1.确定调查课题

确定题目时要注意选题是否具有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要注意选题切忌太大,也要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劳动。

2.制定调查计划

要明确调查课题、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范围、调查手段、调查步骤、时间安排。

3.收集材料

收集材料时要尽可能保持材料的客观性,尽可能采取多种手段或途径。

4.整理材料

将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以便后续总结归纳、形成结论。

5.总结研究

对整理完的材料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三)特点

调查法相对其他研究方法来说较为耗时耗力,但也有其优势,即获得的一手资料信息真实具体,能够对研究对象有更加准确、清晰的认识。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一)典型例子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就是通过观察法提炼总结出来的;儿童心理学创始人——普莱尔,也是在一次次地使用观察法后,提出了儿童心理学领域中的诸多理论。

(二)研究步骤

1.明确观察对象

在选择和确定研究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观察者与观察对象。

2.制定观察计划

在观察计划中要规定明确的观察目的、重点、范围以及要搜集的材料。

3.做好观察准备

观察准备是否充分,往往影响观察的成败。

4.做好记录

在观察过程中要时时记录,不放掉任何一个关键信息。

(三)特点

观察法具有拓展人们的感性知识、启发思想等优点,但是由于其强调研究要在自然环境下进行,且不允许掺杂个人的偏见,确为实际操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3)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经过精心设计,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从而发现变量间因果关系以验证预定假设的研究方法。核心在于对所要研究的对象在条件方面加以适当的控制,排除自然状态下无关因素的干扰。

(一)典型例子

采取实验法的一个典例是罗森塔尔效应的提出,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通过对小学生进行“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发现人们对他人行为的期望通常可以导致他人向期望方向改变。

(二)研究步骤

1.发现并提出问题

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3.作出假设

4.设计实验方案

5.实施实验并记录

6.分析实验现象

7.得出结论

(三)特点

1、主动变革性

观察法与调查法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

2、控制性

根据科学实验要求、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

3、因果性

实验是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4)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是对事物或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研究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常见的定量分析法包括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数学模型法等等。

(一)典型例子

企业管理中时常采用定量分析法,比如企业信用结果的得出,就是采用定量分析法,以企业财务报表为主要数据来源,按照某种数理方式进行加工整理的结果。

(二)研究步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