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1章1节_第1页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1章1节_第2页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1章1节_第3页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1章1节_第4页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1章1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基础知识本章学习目标1.了解法的概念、特征、分类的基本内容;2.熟悉我国的法律制度及其体系,熟悉安全生产立法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3.掌握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基础知识第一节法的概述一、法的概述二、我国的法制第二节安全生产立法的必要性一、什么是安全生产立法二、加强安全生产立法的必要性三、安全生产执法的基本原则第三节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一、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概念和特征二、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三、《安全生产法》的立法背景、调整对象与基本原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第一节法的概述[案例1—1]某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某日,该矿某采区回风巷电缆被挤坏,接地掉闸,停电停风,经三次处理仍未能解决问题,致使采区无法送风,瓦斯浓度超限。发现瓦斯超限后,人员撤离时未把控制采煤机开关打到断电位置,风机停机时未把风电闭锁开关和风机置于停电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该采区换班时有关工作人员未向下一班做好情况交接说明,向有关领导汇报后也未及时采取排放瓦斯和处理漏电问题,下一班人员上岗后违章送电,形成短路,产生火花,最终造成了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该事故共造成84人死亡,6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千万元。此案例中,该煤矿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或者流于形式,领导不重视安全,工人违章操作,这些都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第一节法的概述一、法的概述(一)法的概念在我国,法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要求服从或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也包括国务院制定的条例等法规,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法规,地方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颁布的规章等。狭义的法仅仅指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如《宪法》《安全生产法》等。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4第一节法的概述一、法的概述(一)法的概念法属于上层建筑,取决于经济基础并服务于经济基础。法的目的在于维护合理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法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即法制意识,又是一种社会规范。它规定人们应当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从而调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关系。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社团规章、习俗礼仪等社会规范相比,法律规范具有更强的规范性和强制性,违反法律须承担责任。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5第一节法的概述一、法的概述(一)法的概念我国法的本质是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第一节法的概述一、法的概述(二)规范与法律规范包括技术规范和社会规范。技术规范是规定产品、过程或服务应满足技术要求的准则或标准。在当前技术发展极其复杂的情况下,没有技术规范就不可能有效地生产,违反技术规范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如导致事故、浪费资源等。因此,国家往往把遵守技术规范确定为法律义务,从而使技术规范具有法律法规的强制力。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7第一节法的概述一、法的概述(二)规范与法律规范包括技术规范和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指人们社会行为的规矩﹐社会活动的准则。社会规范可分为成文的和不成文的两类。风俗习惯、部分道德规范及部分法律规范、宗教规范是不成文的﹔法令、条例、规章和大部分法律、重要的规程是成文的。风俗、道德、法律、宗教等是社会规范的各种具体形式。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8第一节法的概述一、法的概述(三)法的效力

法的效力即法的生效范围,是指法律规范对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发生效力。1.对人的效力(对象效力)2.对地域的效力(空间效力)3.对时间的效力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9第一节法的概述1.对人的效力(对象效力)

法律对人发生效力,有三种情况:一是以国籍生效,即属人原则(或称属人主义),法律对本国人适用,不论其身在国内还是国外;不适用于外国人、侨居外国人。二是以地域生效,即属地原则(或称属地主义),法律对在该国主权领土、领海、领空范围内的本国人、外国人有效力。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0第一节法的概述1.对人的效力(对象效力)

法律对人发生效力,有三种情况:三是属人原则与属地原则相结合,在属地原则下尊重他国法律,在某些问题上,外国人不适用,外国人适用其本国法律。中国的法律对人的效力,采用属人原则与属地原则相结合的原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1第一节法的概述2.对地域的效力(空间效力)地域效力指法在哪些地域范围有效力,有三种情况:一是在全国范围内生效,即在一国主权范围的全部领域有效,包括国境外的驻外使领馆、船舶和飞机,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中央政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等,在全国范围有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2第一节法的概述2.对地域的效力(空间效力)二是在所辖区域有效,如地方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有效。三是域外有效,有的法律不但在国内有效,在一定条件下其效力还可以超过国境,如涉及民事、贸易和婚姻的法律。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3第一节法的概述3.对时间的效力法的时间效力,指法律何时生效和何时终止效力,一般分两种情况:一是自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二是法律条文中专门规定具体生效时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4第一节法的概述3.对时间的效力法的时间效力涉及法律的溯及既往的问题。

法的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情况的适用性:适用,就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溯及力);不适用,则不溯及既往,既不能用现在制定的法律追究过去行为的法律责任,更不能由于人们过去从事某种当时是合法而现在看来是违法的行为,而依照现在的法律处罚他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5第一节法的概述3.对时间的效力我国目前法律一般采用不溯及既往的原则,具体表现在:

就有关侵权、违约的法律和刑事法律而言,适用法律一般不溯及既往。但是法不溯及既往并不是绝对的,处于某种需要,也可以对法的时间效力做出溯及既往的规定。在某些有关民事权利的法律中,法律有溯及既往的效力。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6第一节法的概述一、法的概述(四)法的特征法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法由国家机关制定2.法的制定要依照程序3.法具有强制性4.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7第一节法的概述(四)法的特征1.法由国家机关制定法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依照职权,按程序制定或者认可。我国的法律由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制定,其他组织无权制定。如全国人大有权制定和修订宪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和修订法律,国务院有权制定行政法规、法令,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地方政府可以制定地方法规、规章,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制定部门规章。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8第一节法的概述(四)法的特征2.法的制定要依照程序

依照程序制定法律,才能实现立法工作的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才能体现法的规范性、权威性。我国制定法的程序主要包括法的草案的提出、讨论审议、表决通过、公布施行,而每一立法程序中又包括调研论证、征求意见、协调、修改草案等多个程序,由国务院提出法律草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审议,经过三次常委会审议后方能付诸表决并决定通过,通过的法律草案才正式成为法律,并由主席令予以公布实施。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第一节法的概述(四)法的特征3.法具有强制性法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规范,法律条文必须有效实施,才能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维护公民的正当权利。如果违法,会损害社会、公众和他人的正当权益,要受到惩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第一节法的概述(四)法的特征4.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法是调整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法律规定了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并强制实施,违法就会受到惩罚,从而调整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发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1第一节法的概述(五)法律责任

1.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指由于违法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也就是受法律的制裁。法律责任包括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责任、违宪责任等。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2第一节法的概述(五)法律责任2.法律制裁

法律制裁是指依据法律对违法者的惩罚。公民、法人、组织以及国家公职人员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具备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就要受到法律制裁。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3第一节法的概述(五)法律责任

3.法律责任的构成要素法律责任有五个构成要素,即责任主体、违法行为、损害后果、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

(1)责任主体责任主体是指因违法、违约应承担法律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4第一节法的概述(五)法律责任

3.法律责任的构成要素(2)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类:

作为就是直接做了法律所禁止或合同所不允许的事;

不作为是指行为人在能够履行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行义务。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5第一节法的概述(五)法律责任(3)损害后果损害后果是指违法违约行为侵犯他人或社会的权利和利益,给他人或社会造成损失和伤害,达到法律规定的严重程度。损害后果包括对身体健康、财产、精神的损害,对环境、职业卫生条件和安全条件的损害等。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6第一节法的概述(五)法律责任(4)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指违法违约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损害后果。违法违约行为是损害后果的原因,损害后果是违法违约行为的结果。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7第一节法的概述(五)法律责任(5)主观过错主观过错是指违法态度,包括故意和过失。

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后果,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而实施了违法行为。

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从而实施了违法行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8第一节法的概述(六)法的分类1.法的一般分类2.法的特殊分类3.国际公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9第一节法的概述(六)法的分类1.法的一般分类

法的一般分类指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可适用的法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1)成文法和不成文法(2)《宪法》和普通法(3)实体法和程序法(4)特殊法和一般法(普通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0第一节法的概述(1)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成文法是指国家机关依照程序制定的、以规范的文体形式表现出来的法律文件,我国的宪法、普通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都是成文法。国际条约也属于成文法的范畴,对缔约国具有约束力。

不成文法是指未经国家机关制定但国家认可的、没有文字形式或有文字形式但没有规范化文体形式的法,一般指习惯法,比如宗教习惯、伦理等。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1第一节法的概述(2)《宪法》和普通法1)《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生活的基本准则。《宪法》只规定立法原则,不直接规定具体的行为规范,所以它不能代替普通法律。2)普通法。普通法是宪法以外的所有法的统称,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2第一节法的概述

法律

包括刑事法、民事法、组织法和其他的法律,如《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工会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立法法》等。

法律的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3第一节法的概述行政法规

是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通常表现为条例、规定、办法、决定等。

行政法规的地位和效力次于宪法和法律,但高于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4第一节法的概述

地方性法规

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的、施行于本行政区域的规范性文件。

省级人代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情和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抵触的前提下,可制定地方性法规,如《重庆市安全生产条例》。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5第一节法的概述地方性法规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情况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抵触的前提下,可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批准后施行。较大的市是指省会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行使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6第一节法的概述行政规章指政府机关依照职权制定的针对特殊对象进行监督管理的规范性文件。行政规章分为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两种。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7第一节法的概述行政规章部门规章是国务院相关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授权制定的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的规范性文件,一般为决议、决定、办法、规定等形式。地方政府规章是地方政府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或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制定的本行政区域有效的规范性文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8第一节法的概述(3)实体法和程序法

实体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来自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维护正当利益的要求,如所有权、债权等,通常表现为民法、刑法、行政法等。

程序法规定主体在寻求自己权利过程中的程序方式,程序法是派生的,是主法的助法。如我国目前的程序法有:《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9第一节法的概述(4)特殊法和一般法(普通法)从空间效力看,适用于特定地区的法律为特殊法,如《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适用于全国的法律为一般法,如《刑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40第一节法的概述(4)特殊法和一般法(普通法)从时间效力看,适用于非常时期的法律为特殊法,如《戒严法》,适用于平时的法律为一般法,如《劳动法》。从对人的效力看,适用于特定公民的法律为特殊法,如《兵役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适用于全国公民的为一般法,如《民法通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41第一节法的概述(六)法的分类1.法的特殊分类(1)公法和私法(2)普通法和衡平法(3)联邦法和联邦成员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42第一节法的概述(1)公法和私法

按照法所调整的关系和保护的利益,可将法分为公法和私法。

公法是调整国家机关之间、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保护公共利益的法,如《宪法》《行政法》《刑法》等。

私法是调整主体之间关系、保护私人利益的法,如《财产法》《继承法》等。随着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出现了介于公法和私法之间的社会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43第一节法的概述(2)普通法和衡平法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划分存在于英美法系。

1066年诺曼底入侵英国,建立了王权,为了审理案件,逐步形成一套全国普遍适用的判例法,即普通法。

14世纪后,英国出现了一些普通法不能处理的新案件,这些案件没有先例参考,由王室顾问和大法官根据公平原则处理。这种根据公平原则判决的案件形成一套判例法,逐渐发展为与普通法并行的衡平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44第一节法的概述(3)联邦法和联邦成员法联邦法与联邦成员法的划分存在于联邦制国家,如英联邦及成员国。联邦法适用于所有联邦成员国,而联邦成员法只适用于该成员国。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45第一节法的概述(六)法的分类3.国际公约

国际公约、条约,适用于所有缔约国。

目前,我国全国人大已经批准了20多项国际劳工公约,如1978年《劳动行政管理公约》(第150号公约),1981年《职业安全和卫生及工作环境公约》(第155号公约),1988年《建筑业安全卫生公约》(第167号公约),1990年《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第170号公约)等。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46第一节法的概述二、我国的法制(一)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1.依法治国就是建设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必须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依法治国,应该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推进社会精神文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47第一节法的概述二、我国的法制(一)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2.依法行政

(1)行政必须依法(2)行政必须公平公开(3)行政必须依照法定程序(4)行政必须权责统一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48第一节法的概述2.依法行政

(1)行政必须依法依据中国的行政法律法规,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义务的决定。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49第一节法的概述2.依法行政(2)行政必须公平公开行政机关实施行政执法和管理,应当遵守公平、公开的原则,不能以权谋私。(3)行政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遵守法定时限,这是防止滥用权利的重要手段。行政机关应当积极履行职责,提高服务效率,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方便。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50第一节法的概述2.依法行政(4)行政必须权责统一行政机关滥用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接受相应的处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51第一节法的概述二、我国的法制(二)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法律制度1.保障人权5.保障政治权利2.保障生命权6.保障宗教信仰自由3.保障人身自由、7.保障劳动者权益

人格尊严8.保障经济、社会、4.保障平等权文化和其他权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52第一节法的概述1.保障人权《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包括生命权、人身自由权、平等权、政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劳动者权益。党的十八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我国的核心价值观。保障人权也是维护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53第一节法的概述2.保障生命权

《宪法》《刑法》《民法通则》等法律对公民生命权作了基本规定。《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对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保护作出了规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54第一节法的概述3.保障人身自由、人格尊严

《宪法》规定:禁止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禁止非法检查公民的通信;禁止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禁止刑讯逼供,对于拘留、逮捕、搜查取证等,必须依照法律程序进行。《民法通则》规定了公民的姓名权、名誉权、肖像权等各种人格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55第一节法的概述4.保障平等权

《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适用法律时,对任何人的保护或者惩罚,都是平等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宪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规定,妇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56第一节法的概述5.保障政治权利《立法法》规定,只有法律才能设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宪法和法律规定,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外,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宪法和法律还保障公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57第一节法的概述6.保障宗教信仰自由

《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58第一节法的概述7.保障劳动者权益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就业促进法》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工伤保险条例》《失业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以及《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等法规、规章,规定了劳动者在养老、失业、患病、工伤和生育等情况下能够享有物质帮助。《残疾人就业条例》《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法规和规章,规定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59第一节法的概述8.保障经济、社会、文化和其他权利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等法规,规定对城市贫困人口和农村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无人赡养的农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义务教育法》规定,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宪法》还规定,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0第一节法的概述8.保障经济、社会、文化和其他权利

《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物权法》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母婴保健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加强对特殊群体的保护。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1第一节法的概述二、我国的法制(三)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制度1.民事法律制度2.关于市场主体的制度3.市场管理制度4.宏观调控制度5.知识产权保护制度6.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制度7.对外经贸合作制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2第一节法的概述(三)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制度1.民事法律制度

《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和《物权法》等一系列法律,建立债权制度和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的物权制度,确立了合同自由原则以及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的原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3第一节法的概述(三)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制度2.关于市场主体的制度

《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商业银行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法律,确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地位,保障其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企业破产法》规定了市场主体退出的破产制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4第一节法的概述(三)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制度3.市场管理制度《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规范了市场竞争,确立了民事赔偿和行政赔偿的法律救济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建立了保护消费者利益和保证产品质量的法律制度。《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规定了房地产权利人合法权益。《保险法》《证券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外汇管理条例》《直销管理条例》《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范了市场行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5第一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