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中国美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二下4《中国美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读准多音字“炸”,学会写“烧、烤”两个字。
2.引导发现带“火"与“灬”的字多与“火"有关,初步了解中基本的烹饪方法。能说出用炒、烤、烧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3.尝试设计简单的美食菜单,渗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本课出现的烹饪方法制作菜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板书课题,说说美食
1、师生谈话:说说你所熟悉的美食。
2、欣赏相声《报菜名》
3、数一数:课文中出现了几种美食?(11种美食)
4、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5、补齐四幅图,看图读美食。学生读美食。
6、美食接龙(看图快速读美食)
7、去图,只读文字(读好11个中国美食)
凉拌菠菜水煮鱼炸酱面香煎豆腐葱爆羊肉小米粥
红烧茄子小鸡炖蘑菇蛋炒饭烤鸭蒸饺
(总结:完成本文的识字教学。)
(思考:①如何带孩子学习非连续性文本。②怎么带孩子完成识写任务。③大道至简,整体意图: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本课16个生字的认识。④主要任务:识字;写字;读文。⑤如果生字归类认识,图文抽离开来无形中增加了对认识生字的知识负荷。⑥生字教学需顾忌中国汉字语言生存环境,若从原本世界抽离出来,笼统打包会破坏孩子原有的认知系统。)
(思路:①搭建支架:识字离不开图文相互支持,图面的画面效果对文字产生记忆帮助,没有图片的,由老师增补图片。②撤架:凡是支架,必要撤架、落架。③王荣生教授说:识字写字最好的方式就是以文促识,以识学文。④识字的外延就是阅读,广义的识字是阅读。⑤《“贝”的故事》和《中国美食》是1-6年级都该研读的案例。)
环节二:学习美食
1、中国美食三大特点:食材好,方法好,名字好
引导:小朋友,我们的中国美食有三大特点,一是食材丰富(食材好);二是加工方法丰富(方法好);三是名字也很好(名字好),一看名字就知道他做什么、怎么做。
2、打样-凉拌菠菜
①印证三大秘密
你发现了吗?这个名字就暗藏了中国美食的三大秘密。
“凉拌"是指它的加工方法;“菠菜”就是它的食材;合起来读一读“凉拌菠菜”,真有意思,一听就知道吃起来凉凉的。
②拌-动作演示
菠菜是用“拌”。假设你夹住菠菜,搅和一下,再搅和一下,这就是“拌"。
3、寻找(拓展)
寻找十一种美食中有几种加工方法?加工了哪些食材?
(思路:拆分。)
加工方法:凉拌、香煎、红烧、烤、水煮、葱爆、炖、蒸、拌、熬、炒。
食材:菠菜、豆腐、茄子、鸭、鱼、羊肉、蘑菇、苗条、小米、饭。
4、归类(出示课件)
①青菜瓜果:菠菜、茄子、蘑菇(菌类)。
②家禽牲畜:鸭、鸡、鱼、羊、鸡蛋。
③加工食品:豆腐、水饺、酱。
④谷物粮食:米、面。
总结: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吗?中国美食博大精深、无奇不有,方方面都在其间,而且加工的方法也非常地丰富。中国美食,多美啊!
食物很多、量很大、非常地新鲜,这些在古人看来就是“美”。
中国美食就是又多、又大、又新鲜。
(意图: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5、书写生字
(1)食材:茄、鸭、鸡、肉、蛋、饭。
(2)烹饪方法:烧、烤、炒。
第二课时
环节二:复习“烧、烤、炒"
1、了解火字旁和四点底(课后第二题)
(1)引导: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字,你有什么发现呢?(这三个字都是火字旁。)火字怎么变成偏旁了呢?火字变成偏旁有几种形式呢?
(2)板画:
你发现什么了?(“火”就变成四点底了。)
(3)实际上,四点底是什么呢?下面一口锅,加热、烧火、烧火、加热……
(4)总结:原来火字旁和四点底早先都是表示“火"。
(5)用部首查字法查下面的字,再说说你的发现。
2、烹饪方法大揭秘(课后第一题)
(1)说说你知道的烹饪方法。
煎:油少,表面焦黄。(师口述,生边听边看图:香煎豆腐)
烤:四周都有火,炉里加热。(烤鸭)
水煮:食材、调料、水一齐下锅煮。(由于川菜的影响调料里加入了辣椒)
葱爆:大火大油,快速加温。(家里做不了葱爆)
炖:小火慢速。
蒸:在笼里,封闭加热。(通过蒸汽加热)
熬:长时间的煮,煮成糊状。
炒:大火,不断翻动。
(2)说说制作哪些食物时需要用到这些方法。
(梳理:①完成识字教学,脱图认读。②书写9个生字。③渗透传统文化,包括对中国食材大而鲜美内涵的理解,和中国的烹饪方法的区别基本理解。)
(思路:检验之前的学习。)
环节四:拓展-了解“鸭”的美食
1、简介“北京烤鸭"(出图)
①宫廷美食。②京派名菜代表。③国宴名菜。(国宴:国家领导人招待外国来宾、外国元首等)④外脆里嫩。⑤挂在炉子里烤的。
2、换词游戏:鸭子还可以有几种吃法?
蒸鸭子:把鸭子放在蒸笼里蒸着吃。
炖鸭子:把鸭子、水放在锅里,炖炖炖炖炖。
盐焗鸭、水煮鸭、芋头烧鸭、红烧鸭肉、葱爆鸭肉、香菇炖鸭肉、炒鸭肉……
(思路:烹饪方法替换“烤”字,尝试对鸭子各种加工)
3、提供资料
提供鸭子的全国各地的做法,增强对中国传统美食的进一步了解。
(设计思路:拆解。方法、食材拆分开分别进行学习。)
(学习语文的学理:学习知识,形成语文的能力,培植语文学科的兴趣,持续的情感。)
环节五:拓展-其他制作美食的方法
1、需要“火"的美食
“烧、蒸”都和“火"有关,可见中国美食都离不开什么?(火)
也不对!拌面制作需要火吗?凉菜需要火吗?(不需要)
很多制作方法不一定有火,有其他偏旁部首。
2、无“火”美食烹饪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密铺》(教案)2024-2025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2 观察物体-青岛版(五年制)
- 2025年汽车美容员工合同模板
- 2025年学习雷锋精神62周年主题活动方案 (汇编3份)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阅读分享课《灰尘的旅行》 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期末检测(二)2022-2023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
- 《第5课 网上搜索》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四年级下册
- 2024年UV无影胶水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夫妻财产共管与家庭责任分担协议
- 2025年度影视演员安全防护与保险赔偿合同
- 中央2025年中国科协所属单位招聘社会在职人员1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 《神经系统MRI解读》课件
- 2024年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学校春季开学典礼校长讲话致辞 (汇编11份)
-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第三版) 课件 U7 Tram
- 高等院校附属医院医共体合作制度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培训课件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2024年认证行业法律法规及认证基础知识 CCAA年度确认 试题与答案
- 2024年潍坊工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