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动车玻璃安全技术规范gb9656-2021》详细解读contents目录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分类5技术要求5.1总则5.2视野安全要求5.2.1可见光透射比contents目录5.2.2副像偏离5.2.3光畸变5.3强度安全要求5.3.1人头模型冲击性能5.3.2抗穿透性能5.3.3抗冲击性能5.4破坏安全要求5.4.1碎片状态contents目录5.4.2耐燃烧性能5.4.3耐化学侵蚀性能5.5环境耐久性安全要求5.5.1抗磨性能5.5.2耐热性能5.5.3耐辐照性能5.5.4耐湿性能5.5.5耐温度变化性能contents目录5.5.6耐模拟气候性能5.5.7挥发性有机物6试验方法6.1总则6.2视野安全性能试验6.2.1可见光透射比6.2.2光畸变6.2.3副像偏离contents目录6.3强度安全性能试验6.3.1人头模型冲击性能6.3.2抗穿透性能6.3.3抗冲击性能6.4破坏安全性能试验6.4.1碎片状态6.4.2耐燃烧性能6.4.3耐化学侵蚀性能contents目录6.5环境耐久性安全性能试验6.5.1抗磨性能6.5.2耐热性能6.5.3耐辐照性能6.5.4耐湿性能6.5.5耐温度变化性能6.5.6耐模拟气候性能6.5.7挥发性有机物contents目录7判定规则7.1单项判定7.2综合判定附录A(规范性附录)前风窗玻璃试验区的确定附录B(规范性附录)检验项目的单项判定规则参考文献011范围安全性要求规定了机动车玻璃必须满足的安全性能,包括抗冲击、抗穿透等性能指标。适用范围明确了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机动车的玻璃,包括风窗玻璃、侧窗玻璃等。本标准规定了机动车玻璃安全技术的要求术语解释对本标准中使用的专业术语进行了解释和说明,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标准内容。定义范围明确了本标准中涉及的各种定义,如机动车、玻璃等,为后续内容的阐述奠定了基础。术语和定义详细列出了机动车玻璃应满足的各项技术要求,如光学性能、机械性能等。技术要求提供了各项技术要求的试验方法,包括试样制备、试验条件、试验步骤等,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试验方法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022规范性引用文件国家标准GB20075-2020摩托车乘员扶手和脚踏,虽然与玻璃看似无直接关联,但实际上对于摩托车乘员的安全防护具有重要意义,也体现了机动车安全技术的全面性和协调性。GB39732-2020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规定了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的要求、试验方法等,为机动车玻璃安全技术规范的实施提供了数据支持。由于机动车玻璃安全技术涉及多个方面,还需参考相关行业标准,如汽车行业的其他安全技术标准、玻璃行业的生产及质量标准等,以确保玻璃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行业标准在全球化背景下,机动车玻璃安全技术规范也需与国际接轨,因此引用了部分国际标准,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相关标准,以提升我国机动车玻璃安全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国际标准033术语和定义指安装在机动车上的玻璃,主要用于驾驶员观察外界、透射光线,并起到遮风、挡雨、隔热等作用。机动车玻璃位于驾驶员正前方的玻璃,为驾驶员提供前方视野。风窗玻璃位于驾驶员侧方或后方的玻璃,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侧方视野。侧窗玻璃3.1机动车玻璃安全玻璃一种经特殊处理,在受到撞击时能够减少碎片飞溅伤人可能性的玻璃。3.2安全玻璃夹层玻璃由两层或多层玻璃与一层或多层PVB(聚乙烯醇缩丁醛)中间膜压制而成的玻璃。钢化玻璃通过热处理工艺,使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层的玻璃,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抗热冲击性能。光线通过玻璃后的透射光通量与入射光通量之比。透光率玻璃抵抗冲击载荷而不被破坏的能力。抗冲击性能玻璃在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下,保持其性能稳定的能力。耐候性能3.3其他术语010203044分类前风窗玻璃是机动车前方的透明挡板,主要用于提供驾驶员清晰的前方视野,并确保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抵挡风雨、尘埃等外部因素的侵扰。定义与作用前风窗玻璃必须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抗冲击性能,以确保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清晰地观察路况,并在发生碰撞时能够有效地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安全要求4.1前风窗玻璃定义与作用侧窗玻璃是机动车两侧的透明挡板,主要用于提供车内乘员侧方的视野,并增加车内的采光性。安全与舒适要求侧窗玻璃应具有一定的抗冲击强度和耐候性能,以确保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抵挡侧方来的碰撞和恶劣天气的影响。同时,为了提高乘员的舒适性,侧窗玻璃还应具有良好的隔热和降噪性能。4.2侧窗玻璃定义与作用后风窗玻璃是机动车后方的透明挡板,主要用于提供驾驶员清晰的后方视野,以便观察车后的情况。附加功能4.3后风窗玻璃除了基本的视野功能外,后风窗玻璃还可以集成一些附加功能,如加热除霜、天线接收等,以提高车辆的实用性和便利性。0102机动车中还存在其他一些玻璃制品,如内视镜、车灯玻璃等。这些玻璃制品在车辆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如提供内部视野、保护车灯等。种类与应用这些玻璃制品也需要满足一定的安全和性能要求,以确保在车辆使用过程中能够稳定可靠地发挥作用。例如,内视镜需要具有良好的清晰度和防眩光性能,以确保驾驶员能够清晰地观察车内情况;车灯玻璃则需要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耐候性能,以确保车灯能够正常发光并抵挡恶劣天气的影响。安全与性能要求4.4其他玻璃制品055技术要求玻璃质量机动车玻璃必须无明显气泡、结石、划痕等缺陷,确保视线不受阻碍。玻璃尺寸玻璃尺寸应符合车辆设计要求,安装后不得超出车体轮廓。5.1玻璃质量和尺寸前风窗玻璃及侧窗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应不小于70%,确保驾驶员有足够清晰的视野。可见光透射比玻璃安装后,不得产生明显的光线畸变,以免影响驾驶员的判断。光线畸变5.2透光性能VS玻璃应能承受一定速度的冲击而不破碎,确保乘员安全。弯曲强度玻璃应具有一定的弯曲强度,防止在行驶过程中因颠簸而破裂。抗冲击性能5.3机械性能5.4耐环境性能耐候性能玻璃应能抵抗紫外线、酸雨等自然环境的侵蚀,保持长期使用寿命。耐温性能玻璃应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持性能稳定,不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破裂或变形。065.1总则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机动车玻璃作为车辆重要的安全部件,其安全技术要求日益受到关注。为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提高机动车玻璃的安全性能,特制定本规范。背景本规范旨在明确机动车玻璃的安全技术要求,确保玻璃产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冲击性能,降低交通事故中玻璃破碎对乘员造成的伤害风险。目的规范制定的背景和目的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机动车玻璃,包括但不限于风挡玻璃、侧窗玻璃、后窗玻璃等。01适用范围和对象适用对象机动车玻璃制造商、销售商、进口商以及相关监管机构应遵守本规范要求,确保所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机动车玻璃符合安全技术标准。02风挡玻璃指位于机动车前方的透明玻璃板,用于遮挡风雨、保护驾驶员视线及确保行车安全。机动车玻璃指用于机动车(包括汽车、摩托车等)上的各类玻璃制品,主要起防护、采光等作用。安全玻璃指符合一定安全技术要求的玻璃,具有较高的抗冲击强度和耐破碎性能,即使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也不易破碎或散落。术语和定义075.2视野安全要求透光率要求前风窗玻璃应保证足够的透光率,确保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前方路况。具体要求根据车型和使用环境有所不同。防眩光性能前风窗玻璃应具备一定的防眩光性能,以减少夜间会车时对方车辆远光灯的干扰,提高行车安全性。前风窗玻璃可见光透射比侧窗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应满足一定要求,以确保驾驶员在观察侧方和后视镜时能够清晰地看到周围环境。安全性考虑侧窗玻璃在破碎时应呈现为小碎片,以减少对乘员的伤害风险。同时,应采用安全玻璃,以提高抗冲击性能。侧窗玻璃后风窗玻璃对于配备加热功能的后风窗玻璃,其加热性能应稳定可靠,以确保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仍能保持清晰的视野。加热功能后风窗玻璃应保证驾驶员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车后情况,以便在倒车和行驶过程中做出准确判断。后视野要求085.2.1可见光透射比可见光透射比定义指透过玻璃试样的可见光光通量与入射到玻璃试样上的可见光光通量之比。重要性该指标是评价机动车玻璃安全性能的关键参数,对于驾驶员的视线和行车安全至关重要。定义与重要性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技术要求根据GB9656-2021规定,前风窗玻璃及风窗以外玻璃用于驾驶人视区部位的可见光透射比应大于等于70%。测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或光谱分析仪进行测试,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符合要求的后果及改进措施更换符合要求的玻璃,或者在现有玻璃上贴膜以提高可见光透射比。同时,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改进措施如果机动车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不符合要求,将严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后果095.2.2副像偏离定义副像偏离是指在某些特定条件下,通过机动车玻璃观察到的物体产生的次要影像与主要影像之间的相对位移。重要性副像偏离是影响驾驶员视觉判断的重要因素,过大的副像偏离可能导致驾驶员对前方路况的误判,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定义与重要性根据《机动车玻璃安全技术规范gb9656-2021》规定,副像偏离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驾驶员能够准确判断前方路况。技术要求测试时,应使用专业的光学仪器和设备,模拟驾驶员在实际驾驶过程中的视线角度和位置,对机动车玻璃进行副像偏离量的测量。测试方法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影响因素与改进措施改进措施为减小副像偏离,可以从优化玻璃设计、选用低折射率材料以及调整安装角度等方面入手。同时,加强生产工艺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影响因素玻璃厚度、曲率半径以及材料折射率等是影响副像偏离的主要因素。此外,安装角度和位置也会对副像偏离产生影响。105.2.3光畸变光畸变定义光畸变是指光线通过玻璃后,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导致图像产生形变或位移的现象。安全性影响光畸变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和判断,增加行车风险,因此机动车玻璃的光畸变性能至关重要。定义与重要性技术要求根据《机动车玻璃安全技术规范gb9656-2021》,机动车玻璃的光畸变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确保驾驶员视线不受影响。测试方法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采用专业的光畸变测试仪器,对玻璃样品进行测试。测试时,应模拟实际使用条件,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0102玻璃材质、厚度、制造工艺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光畸变性能。影响因素优化玻璃材质和制造工艺,降低光畸变程度。同时,加强玻璃质量检测和控制,确保产品符合安全技术规范。改进措施影响因素与改进措施法规要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机动车玻璃制造商和销售商应确保其产品符合光畸变等安全技术要求,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市场监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机动车玻璃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行车安全。法规要求与市场监管115.3强度安全要求VS机动车玻璃根据使用位置和功能,分为风窗玻璃、侧窗玻璃、后窗玻璃等多种类型。强度等级各类玻璃均须符合相应的强度等级要求,以确保在正常使用和可能发生的事故中具有足够的抗冲击能力。玻璃类型5.3.1玻璃类型与强度等级5.3.2抗冲击性能测试合格标准测试后,玻璃应无破裂、无飞溅物,且不得影响驾驶员的视野和行车安全。测试方法玻璃抗冲击性能测试采用标准规定的冲击试验装置和方法进行,模拟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冲击情况。耐压力性能测试旨在评估玻璃在承受一定压力时的变形和破坏情况。测试目的玻璃在规定的压力作用下,应保持一定的刚度和稳定性,不得出现明显的变形或破裂现象。测试要求5.3.3耐压力性能测试玻璃碎裂防护为防止玻璃碎裂时飞溅伤人,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使用夹层玻璃或贴膜等。015.3.4安全防护措施安全警示标识对于特殊类型的玻璃(如紧急出口窗玻璃),应在明显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以提醒乘员注意安全。02125.3.1人头模型冲击性能冲击器类型必须使用符合标准规定的人头模型冲击器,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冲击速度冲击角度试验要求根据规范,冲击速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模拟真实碰撞情况下的冲击力度。冲击角度也是试验中的重要参数,它决定了冲击力在玻璃表面上的分布和传递方式。检查试验设备是否完好无损,确保人头模型冲击器和测量仪器处于良好状态。准备阶段按照规定的冲击速度和角度,将人头模型冲击器撞击到被测机动车玻璃上,并记录相关数据。试验操作根据试验后玻璃的破损程度和人头模型冲击器的伤害指标,评估被测玻璃的安全性能。结果评估试验步骤玻璃破损程度通过观察试验后玻璃的破损情况,可以初步判断其抗冲击性能是否达标。伤害指标分析对人头模型冲击器在试验过程中的伤害指标进行详细分析,可以进一步评估被测玻璃对乘员的保护效果。结果判定确保试验环境符合规范要求,如温度、湿度等,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试验环境设备维护安全防护定期对试验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在试验过程中,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以保障试验人员的安全。注意事项135.3.2抗穿透性能要求机动车玻璃应具有一定的抗穿透性能,以防止外部物体穿透玻璃对车内乘员造成伤害。目的确保在车辆发生碰撞或受到外部冲击时,玻璃能够保持完整,为车内乘员提供有效的保护。要求与目的试验方法与评价标准根据玻璃的破裂程度和钢球是否穿透玻璃来评价其抗穿透性能。若玻璃未被穿透且无明显破裂,则视为合格。评价标准采用标准的钢球冲击试验,以一定速度将钢球射向玻璃,观察玻璃的破裂情况。试验方法影响因素玻璃的厚度、材质、制造工艺等都会影响其抗穿透性能。此外,安装方式和车辆使用环境也可能对玻璃的抗穿透性能产生影响。提高措施采用更优质的玻璃材质,增加玻璃厚度,优化制造工艺和安装方式等,都可以提高机动车玻璃的抗穿透性能。同时,车主在使用过程中也应注意避免尖锐物品对玻璃的划伤和撞击,以保持玻璃的良好状态。影响因素与提高措施145.3.3抗冲击性能冲击点应位于试样最有可能发生破坏或最大变形的位置。冲击点位置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玻璃和车辆使用条件,确定相应的冲击能量。冲击能量同一冲击点应至少进行三次冲击试验,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冲击次数冲击试验要求破坏程度评估观察冲击后试样的破坏程度,如裂纹、碎片等,评估其是否满足安全要求。变形量测量测量冲击后试样的变形量,如凹陷深度、弯曲角度等,以判断其抗冲击性能。冲击后性能评估特殊情况考虑夹层玻璃对于夹层玻璃,应考虑其内部胶片对冲击性能的影响,以及冲击后胶片与玻璃之间的粘结性能。曲面玻璃对于曲面玻璃,应考虑其曲率半径对冲击性能的影响,以及冲击后玻璃的完整性。155.4破坏安全要求破坏强度安全玻璃在承受逐渐增大的压力时,应具有足够的抗压破坏强度,以确保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发生破裂。抗压破坏强度安全玻璃应能承受符合规定质量和形状的钢球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体冲击而不被破坏。头部冲击破坏强度碎裂状态安全玻璃在受到破坏时应碎裂成小块,以减少对人员的伤害。无锋利边角破坏形式碎裂后的安全玻璃不应有锋利的边角,以防止人员划伤。0102安全玻璃在碎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碎片飞溅,以保护周围人员的安全。防止飞溅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安全膜来增强安全玻璃的抗冲击性能,并确保碎片不会飞溅。安全膜使用安全防护165.4.1碎片状态要求在试验条件下,安全玻璃破裂时应形成无锐利棱角的碎片,且碎片状态应满足规定要求。目的确保在车辆发生事故时,安全玻璃的破裂不会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提高乘车安全性。要求与目的试验方法采用冲击试验或落球试验来模拟安全玻璃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破裂情况。试验步骤根据具体试验方法,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并记录试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试验方法与步骤根据试验后安全玻璃的碎片状态,判断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结果判定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安全玻璃在破裂时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以及是否符合相关安全标准。评估结果判定与评估VS针对试验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如优化玻璃成分、改进生产工艺等,以提高安全玻璃的抗冲击性能和碎片状态。建议加强安全玻璃的质量监管,确保市场上销售的安全玻璃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同时,推动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不断提升安全玻璃的性能和质量。改进措施改进措施与建议175.4.2耐燃烧性能试验要求样品准备应准备3块相同尺寸和类型的机动车玻璃作为试验样品。采用本生灯型式的燃烧器,并调整至规定的火焰高度和温度。燃烧器要求对每块样品进行规定的燃烧时间,如30秒。燃烧时间将燃烧器火焰施加到样品上,并保持规定的火焰高度和温度。火焰施加在燃烧过程中观察样品的燃烧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和现象。观察记录将样品固定在试验台上,确保稳定且符合试验要求。样品安装试验过程01燃烧速度评判样品在燃烧过程中的燃烧速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评判标准02燃烧后的状态观察样品燃烧后的状态,如是否有裂痕、变形等,以评判其耐燃烧性能。03其他指标根据具体标准要求,还可能包括烟雾、毒性等其他指标的评判。结果分析若三块样品均符合评判标准,则认为该类型机动车玻璃的耐燃烧性能合格。若有样品不符合评判标准,则应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改进,以提高其耐燃烧性能。185.4.3耐化学侵蚀性能试验要求化学试剂种类应使用规定的化学试剂进行试验,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等。试剂浓度和温度试剂的浓度和温度应符合标准规定,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试验时间耐化学侵蚀性能的试验时间应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不得随意缩短或延长。玻璃样品准备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玻璃样品进行试验,样品尺寸和数量应符合标准规定。化学试剂处理将玻璃样品置于规定的化学试剂中,确保其完全浸没,并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浸泡。清洗和干燥试验结束后,应将玻璃样品从化学试剂中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并进行干燥处理。试验方法评判标准性能测试如有必要,可对经过试验的玻璃样品进行性能测试,如透光率、机械强度等,以评估其耐化学侵蚀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外观检查对经过化学侵蚀试验后的玻璃样品进行外观检查,观察其表面是否出现明显的侵蚀、变色等现象。进行耐化学侵蚀性能试验时,应确保试验环境的安全性和通风性,避免化学试剂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试验环境试验结束后,应妥善保存经过试验的玻璃样品,以备后续分析和比对使用。样品保存注意事项195.5环境耐久性安全要求环境耐久性试验高温试验在规定的高温环境下,测试玻璃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要求。低温试验在规定的低温环境下,测试玻璃是否出现开裂、破损等现象。温度变化试验模拟实际使用中的温度变化情况,测试玻璃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表现。耐湿试验在规定的湿度条件下,测试玻璃的耐湿性能,以确保其在潮湿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的性能。玻璃应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性能,能够承受规定的冲击力而不破裂。玻璃的透光性能应满足相关要求,确保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清晰地观察路况。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玻璃应无气泡、结石、裂纹等缺陷,以确保其安全使用。玻璃应具有一定的防火性能,以降低火灾风险。安全性能要求205.5.1抗磨性能5.5.1抗磨性能抗磨性能测试方法该规范详细规定了机动车玻璃抗磨性能的测试方法,包括模拟实际使用中的磨损情况,对玻璃表面进行摩擦,以检测其抗磨损能力。抗磨性能要求根据规范,机动车玻璃应具有一定的抗磨损能力,以保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玻璃表面不会因磨损而影响视线和行驶安全。具体要求包括磨损后的透光性、雾度等指标。影响因素及优化建议玻璃的抗磨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材质、处理工艺等。为了提高抗磨性能,可以采用优化材质、改进工艺等方法,同时,定期对玻璃进行保养和维护也是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实际应用及意义抗磨性能是评价机动车玻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抗磨性能的玻璃能够提供更清晰的视线,减少驾驶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行车安全性。因此,该规范的实施对于提升机动车玻璃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5.5.1抗磨性能215.5.2耐热性能应以恒定的速率对样品进行加热,确保温度的均匀上升。加热速率测试的温度范围应涵盖车辆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温度,确保玻璃在各种条件下都能保持良好的性能。温度范围测试前,应确保玻璃样品无破损、无裂纹,且表面清洁。样品状态试验要求应使用能够均匀加热玻璃的装置,如烘箱或加热板。加热装置在加热过程中,应使用热电偶或其他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玻璃表面的温度。温度监测根据标准规定,加热时间应足够长,以确保玻璃达到稳定的温度状态。加热时间试验方法010203评价玻璃在加热过程中的耐热性能,观察是否出现破裂、变形或软化等现象。耐热性光学性能机械性能加热后,检查玻璃的光学性能是否发生变化,如透明度、折光率等。评估加热对玻璃机械性能的影响,如抗拉强度、抗压强度等。评价标准高温防护测试结束后,应小心处理加热后的玻璃样品,避免破裂或飞溅造成的伤害。样品处理试验环境确保试验环境通风良好,避免高温引起的其他安全问题。在进行耐热性能测试时,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高温防护装备,避免烫伤。安全注意事项225.5.3耐辐照性能辐照源类型应使用规定的辐照源,确保辐照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辐照强度应按照规定的辐照强度进行试验,以模拟实际使用环境中的辐照条件。试验温度应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试验,以考虑温度对耐辐照性能的影响。试验要求选取符合要求的机动车玻璃样品,确保其尺寸、厚度等参数满足试验要求。样品准备将样品放置在规定的辐照设备中,按照规定的辐照时间和强度进行辐照。辐照过程辐照完成后,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光学性能检测等,以评估其耐辐照性能。性能检测试验方法评估标准外观变化样品在辐照后不应出现明显的裂纹、气泡、变色等外观缺陷。样品在辐照后的透光率、雾度等光学性能指标应符合规定要求。光学性能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评估样品的机械强度、耐热性等其他相关性能。其他性能235.5.4耐湿性能安全玻璃应能承受规定的耐湿试验,试验后不应出现明显的变化或损伤,如气泡、开裂、脱层等。耐湿试验试验应在相对湿度为90%以上,温度为40℃±2℃的环境中进行,持续时间不得少于96小时。湿度条件试验要求试验方法样品准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安全玻璃样品,确保其尺寸、形状和厚度符合试验要求。试验设备采用可调湿度的恒温恒湿箱,确保试验环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试验过程将样品放置在恒温恒湿箱中,设定好湿度和温度条件,开始试验。期间应定期检查样品状态,并记录任何变化。外观检查试验结束后,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观察是否出现气泡、开裂、脱层等明显损伤。性能测试如有必要,可对试验后的样品进行性能测试,如透光率、机械强度等,以确保其仍满足安全玻璃的相关标准要求。评估标准245.5.5耐温度变化性能测试样品需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循环测试,以模拟不同地域和季节的温度变化。温度范围样品需经过一定数量的温度循环,以检验其耐温度变化的能力。循环次数测试后需对样品的外观、尺寸、透光率等性能进行评估,确保其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性能评估试验要求初始检测对样品进行初始检测,记录其外观、尺寸和透光率等性能。温度循环将样品置于温度循环试验箱中,按照设定的温度范围和循环次数进行试验。后续检测试验结束后,对样品进行后续检测,与初始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评估其性能变化。试验方法合格标准样品经过温度循环试验后,其外观、尺寸和透光率等性能应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且无明显变化。不合格处理若样品在试验中出现明显变化或性能下降,则判定为不合格,需进一步分析原因并进行改进。结果判定255.5.6耐模拟气候性能耐模拟气候性能试验是模拟机动车玻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气候条件,以检验其耐候性能。试验应包括高温、低温、湿度、紫外线等环境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组合和循环。试验要求玻璃样品在规定的气候条件下进行暴露,然后检查其外观、尺寸、光学性能等变化。玻璃样品经过模拟气候试验后,其外观应无明显变化,如气泡、裂纹、变色等。评价标准玻璃的尺寸稳定性应满足相关标准,即长度、宽度和厚度的变化量应在规定的范围内。光学性能如透光率、雾度等也应满足相关标准,以确保驾驶安全。试验设备与程序在试验过程中,应定期对试验箱内的气候条件进行监测和记录,以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试验程序应包括样品的准备、气候条件的设定、样品的暴露、性能的测试与记录等环节。耐模拟气候性能试验需要使用专业的气候模拟试验箱,能够模拟高温、低温、湿度、紫外线等气候条件。010203对经过模拟气候试验的玻璃样品进行详细的性能检测,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和光学性能测试等。如果玻璃样品未能通过耐模拟气候性能试验,应进一步分析其失败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将试验结果与试验前的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评估玻璃样品的耐候性能。结果分析与处理265.5.7挥发性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常温常压下容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常见的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来源主要来源于汽车内饰材料,如座椅、地毯、顶棚等,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释放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定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长期接触VOCs可引起头痛、眩晕、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癌症。对环境的影响VOCs在大气中会与氮氧化物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危害。挥发性有机物的危害国家标准规定机动车玻璃中的VOCs含量应低于一定限值,以保障车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法机动车玻璃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限值通过采集车内空气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对VOCs进行检测和分析。0102降低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车内空气净化技术采用活性炭吸附、光催化氧化等技术净化车内空气,降低VOCs浓度。选用低VOCs释放的内饰材料从源头上减少VOCs的产生。276试验方法耐冲击性能试验010203试验设备采用符合标准规定的冲击试验机进行试验。试样准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玻璃样品,确保其尺寸、形状和厚度符合试验要求。试验过程将玻璃样品固定在冲击试验机上,以规定的冲击能量对样品进行冲击,观察并记录样品的破坏情况。试验设备采用符合标准规定的穿透试验装置进行试验。试样准备同样需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玻璃样品,并确保其尺寸、形状和厚度满足试验条件。试验步骤将玻璃样品放置在穿透试验装置上,以规定的速度和压力对样品进行穿透测试,检查并记录样品的穿透情况。抗穿透性能试验试验条件将玻璃样品放置在规定的高温环境中,保持一定的时间。观察记录在高温环境结束后,对玻璃样品进行观察,检查其是否出现开裂、变形等异常情况,并记录试验结果。耐高温性能试验VS将玻璃样品放置在规定的低温环境中,同样保持一定的时间。观察记录在低温环境结束后,对玻璃样品进行观察,检查其是否出现开裂、变形等异常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通过这些试验方法,可以全面评估机动车玻璃的安全性能,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为驾乘人员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试验条件耐低温性能试验286.1总则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机动车玻璃作为车辆重要的安全部件,其安全技术要求也日益受到关注。为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提高机动车玻璃的安全性能,特制定本规范。背景本规范旨在明确机动车玻璃的安全技术要求,确保玻璃产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冲击性,降低交通事故中玻璃破碎对乘员造成的伤害风险。目的规范制定的背景和目的本规范适用于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机动车玻璃,包括但不限于风窗玻璃、侧窗玻璃、后窗玻璃等。适用范围机动车玻璃生产商、销售商、使用单位以及相关监管部门。适用对象适用范围和对象结构本规范共分为多个章节,包括总则、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主要内容本规范明确了机动车玻璃的术语和定义,详细规定了各类玻璃的技术要求,如透光率、抗冲击性、耐温变性等。同时,还提供了相应的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以确保玻璃产品符合规范要求。规范的结构和主要内容296.2视野安全性能试验试验目的确保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拥有足够的视野范围,以保障行车安全。评估机动车玻璃对驾驶员视野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天气和光照条件下的表现。使用专业的视野测量设备,对驾驶员在车内不同位置的视野范围进行测量。试验方法分别测试前挡风玻璃、侧窗玻璃以及后视镜的视野范围,确保各部分玻璃均符合安全标准。在不同天气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多次测试,以评估玻璃在各种环境下的性能表现。根据国家标准规定,驾驶员在车内各位置的视野范围应满足一定要求,确保行车过程中无盲区。玻璃的透光率和反光率等参数也应符合相关标准,以避免对驾驶员视线造成干扰或影响。评估标准重要性视野安全性能是机动车玻璃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驾驶员的行车安全。通过严格的视野安全性能试验,可以确保机动车玻璃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为驾驶员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驾驶环境。306.2.1可见光透射比可见光透射比定义指透过玻璃试样的可见光光通量与入射到玻璃试样上的可见光光通量之比。01定义与意义安全意义该指标是评价机动车玻璃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驾驶员的视线和行车安全具有重要影响。02技术要求根据GB9656-2021规定,不同类型的机动车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应满足相应要求,以确保良好的视线和行车安全。测试方法采用标准规定的光谱分析仪或分光光度计,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对玻璃试样进行测试,计算其可见光透射比。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优化玻璃成分和生产工艺,选择合适的厚度和增透技术,可以提高机动车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从而改善驾驶员的视线和行车安全。改善措施玻璃成分、厚度、生产工艺等都会对可见光透射比产生影响。影响因素316.2.2光畸变光畸变定义光畸变是指光线通过玻璃后,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导致图像变形的现象。安全性影响光畸变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和判断,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定义与重要性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技术要求机动车玻璃应满足一定的光畸变限制,以确保驾驶员能够清晰地看到前方路况。测试方法通过专业的光学仪器和设备,对玻璃进行光畸变测试,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改进措施与未来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机动车玻璃的光畸变将会得到更好的控制,提高行车安全性。同时,研发新型材料也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未来发展采用高质量的材料和先进的生产工艺,以降低玻璃的光畸变程度。改进措施326.2.3副像偏离副像偏离定义当透过风窗玻璃观察某一物体时,除了主像外还可能出现一个或多个与主像分离的其他像,这些像称为副像。规范要求机动车玻璃应保证驾驶员在正常驾驶位置观察时,副像不得干扰驾驶员对前方道路及交通状况的清晰判断。定义与要求测试方法采用专用测试设备,模拟驾驶员观察角度和位置,对风窗玻璃进行副像偏离测试。评价标准测试方法与评价标准根据测试结果,评价副像偏离的程度是否满足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若副像偏离过大,则判定该玻璃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0102影响因素与改进措施改进措施优化玻璃设计参数,改进制造工艺,降低副像偏离程度,提高驾驶员观察的清晰度和准确性。同时,加强玻璃质量检测和控制,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影响因素玻璃厚度、曲率半径、折射率等参数以及制造工艺均可能对副像偏离产生影响。336.3强度安全性能试验通过强度安全性能试验,验证机动车玻璃材料是否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承受正常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力学载荷。验证玻璃材料强度确保在发生碰撞等事故时,机动车玻璃能够保持一定的完整性,减少对乘员的伤害。保障乘员安全试验目的采用规定质量的冲击器,以一定的速度和角度对玻璃进行冲击,观察玻璃的破裂情况和碎片状态。冲击试验试验方法将玻璃试样放置在支架上,施加规定的弯曲载荷,检查玻璃是否出现裂纹或断裂。弯曲试验对玻璃试样施加压缩载荷,测试其在压缩状态下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情况。压缩试验玻璃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试验过程中应记录各项数据,如冲击器的质量、速度、冲击角度以及玻璃的破裂情况等。试验结果应进行判定,玻璃试样在各项试验中均应达到规定的要求,否则应视为不合格。试验要求010203123试验前应检查试验设备是否完好,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试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玻璃碎片飞溅伤人。试验结束后应对试验场地进行清理,保持整洁。注意事项346.3.1人头模型冲击性能人头模型的冲击速度应符合规定,以确保测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冲击速度冲击角度也是重要的试验参数,需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冲击角度根据规范,应选择前风窗玻璃和侧窗玻璃上的特定冲击点进行测试。冲击点试验要求数据采集系统用于记录冲击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评估。人头模型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以模拟真实情况下人头的冲击效果。冲击装置用于控制人头模型的冲击速度和角度,确保试验的准确性。试验设备准备阶段检查试验设备和人头模型,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试验结果。试验过程按照规定的冲击点、速度和角度进行冲击测试,并记录相关数据。试验步骤结果评估结果分析结合试验数据和评估标准,对机动车玻璃的安全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价。评估标准根据规范中的评估标准,对试验结果进行判定。356.3.2抗穿透性能01抗穿透性能试验应使用符合规定质量的钢球,在规定高度自由落体进行冲击试验。试验要求02试验样品样品应为平整的机动车玻璃,尺寸和形状应符合相关要求。03试验环境试验应在无风、无振动的室内进行,温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评价标准玻璃碎片如玻璃破裂,应检查碎片的状态和数量,以评估其对乘员的潜在伤害风险。试验数据记录应详细记录每次试验的数据,包括钢球质量、冲击高度、玻璃样品信息等。穿透情况钢球冲击后,观察玻璃是否出现穿透现象。030201合格判定若玻璃未出现穿透现象,且碎片状态符合规定要求,则判定为合格。不合格判定若玻璃出现穿透现象,或碎片状态不符合规定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对于不合格样品,应进一步分析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结果判定366.3.3抗冲击性能冲击源应使用符合标准规定的冲击源,如钢球或摆锤等。试验环境试验应在规定的温度、湿度和气压等环境条件下进行。冲击能量冲击能量应符合标准规定,以确保试验的有效性和可重复性。试验要求VS按照标准规定准备试样,包括试样的尺寸、形状、材料和安装方式等。试验步骤按照标准规定的试验步骤进行,包括冲击源的定位、冲击能量的设定、试验过程的观察和记录等。试样准备试验方法观察并记录试样的破坏类型,如破裂、碎片飞溅等。破坏类型根据试验结果,评定试样的抗冲击性能等级,如合格或不合格等。抗冲击性能等级试验结果评定试验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试验人员的安全。安全防护定期对试验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试验设备维护注意事项376.4破坏安全性能试验检验玻璃是否能够在特定条件下保持一定的结构完整性。确定玻璃破裂时是否会产生过多的飞溅物,以减少对乘员的伤害风险。评估玻璃在受到破坏时的安全性能。试验目的通过模拟外部物体对玻璃的撞击,测试玻璃的抗冲击性能。冲击试验对玻璃施加一定的压力,观察其在压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裂情况。压力试验将玻璃固定在弯曲装置上,施加弯曲力矩,以检测玻璃在弯曲过程中的耐受能力。弯曲试验试验方法010203玻璃在受到一定冲击力后,能够保持完整不破裂的能力。抗冲击性玻璃在承受一定压力时,不发生明显变形或破裂的性能。耐压性玻璃在弯曲过程中,不出现裂纹或断裂的现象。耐弯曲性试验指标010203对试验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评估玻璃的安全性能是否满足标准要求。根据试验结果,对玻璃的生产工艺、材料选择等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其安全性能。将试验结果与国内外同类产品进行对比分析,为机动车玻璃的安全性能提升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分析386.4.1碎片状态碎片状态定义指安全玻璃在受到破坏时,破裂后的碎片状态需符合规定,不得产生过多尖锐或大尺寸碎片,以减少对乘员的伤害。测试方法通过特定的冲击试验,模拟安全玻璃受到破坏的情况,观察并记录碎片的状态,包括碎片的数量、形状、尺寸等。碎片状态要求评估指标碎片形状与尺寸碎片的形状应尽可能规则,避免出现过多尖锐或不规则形状的碎片。同时,碎片的尺寸也应符合规定,不得出现过大或过小的碎片。碎片数量在规定的冲击条件下,安全玻璃破裂后产生的碎片数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不会对乘员造成过多伤害。良好的碎片状态可以有效减少对乘员的伤害,特别是在车辆发生碰撞等事故时,降低乘员被碎片划伤或刺伤的风险。乘员保护通过优化安全玻璃的碎片状态,可以提高车辆的整体安全性能,为乘员提供更加全面的保护。安全性能提升重要性396.4.2耐燃烧性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玻璃的燃烧速度应符合标准规定。燃烧速度在燃烧过程中,玻璃不应出现明显的变形、熔化或滴落等现象。燃烧现象玻璃的燃烧时间应在规定的范围内。燃烧时间试验要求样品准备按照标准规定准备玻璃样品,并确保其尺寸、厚度等参数符合要求。试验方法01燃烧器设置选择合适的燃烧器,并调整其火焰高度、温度等参数,以满足试验要求。02试验过程将玻璃样品放置在燃烧器上,点燃火焰并开始计时,观察并记录玻璃的燃烧情况。03结果判定根据试验结果,判断玻璃的耐燃烧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04010203在进行耐燃烧性能试验时,应确保试验环境的安全,避免火灾等意外事故的发生。试验前应仔细检查燃烧器和玻璃样品,确保其完好无损,以免影响试验结果。在试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操作方法进行,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注意事项406.4.3耐化学侵蚀性能试验要求化学试剂选择应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化学试剂进行测试,如酸、碱、盐等。试样准备试样应按标准规定进行制备,确保其表面干净、无油污和杂质。试验条件化学侵蚀试验应在规定的温度、浓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浸泡法将试样浸泡在选定的化学试剂中,观察并记录其侵蚀情况。擦拭法用选定的化学试剂浸湿擦拭布,对试样表面进行擦拭,观察并记录其侵蚀情况。试验方法侵蚀程度根据试样表面的侵蚀情况,评定其耐化学侵蚀性能等级。外观变化观察试样在化学侵蚀后的外观变化,如变色、变形、腐蚀等。评价指标合格判定若试样的耐化学侵蚀性能符合标准要求,则判定为合格。不合格判定结果判定若试样的耐化学侵蚀性能不符合标准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0102416.5环境耐久性安全性能试验验证玻璃在恶劣环境下的耐久性通过模拟恶劣环境条件下的使用情况,测试玻璃的耐久性和稳定性。评估玻璃的安全性能在环境耐久性试验后,评估玻璃是否仍能满足安全标准的要求。试验目的高温试验将玻璃暴露在高温环境中,观察其是否出现裂纹、变形等异常情况。低温试验将玻璃放置在低温环境中,检测其抗寒性能和耐冻融性。温湿度循环试验模拟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下的温湿度变化,测试玻璃在温湿度交替变化下的性能稳定性。盐雾腐蚀试验通过模拟海洋或工业污染等恶劣环境,检验玻璃的耐腐蚀性能。试验方法试验要求玻璃应无明显的裂纹、气泡、夹杂物等缺陷,以保证其基本的机械强度和光学性能。01在环境耐久性试验过程中,玻璃应能承受住各项测试条件,不出现明显的性能下降或损坏现象。02试验结束后,应对玻璃进行全面的安全性能评估,确保其仍能满足相关安全标准的要求。03在进行环境耐久性试验前,应对玻璃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确保其符合试验要求。注意事项试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人为因素对试验结果造成干扰。试验结束后,应对试验数据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为后续的产品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426.5.1抗磨性能步骤按照规定的试验参数,如磨损介质的种类、浓度、温度以及磨损时间等进行试验。原理通过模拟正常使用条件下,机动车玻璃受到的各种磨损,以检测其抗磨性能。设备使用专用的磨损试验机,配备有规定的磨料和磨损介质。试验方法VS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机动车玻璃的磨损量应不超过规定的限值。玻璃表面状况磨损后的玻璃表面应无明显的划痕、裂纹等缺陷,且不影响玻璃的光学性能。磨损量性能要求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法,从同一批次的机动车玻璃中随机抽取样品进行试验。抽样若样品的抗磨性能符合性能要求,则判定该批次的机动车玻璃抗磨性能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判定检验规则436.5.2耐热性能试验要求加热速率控制为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加热速率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试样加热温度将试样加热到规定的温度,并保持一定的时间,以模拟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情况。使用符合规定的加热装置,确保加热均匀且温度控制准确。加热装置将试样放置在加热装置中,确保试样受热均匀,无局部过热现象。试样放置试验方法外观检查加热后的试样应进行外观检查,表面应无裂纹、气泡等缺陷。性能测试对加热后的试样进行性能测试,如透光率、机械强度等,以确保其仍满足使用要求。评估标准在进行耐热性能试验时,应注意安全防护措施,避免高温对人员和设备造成损害。安全防护详细记录试验过程中的温度、时间等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比对。试验记录注意事项446.5.3耐辐照性能应使用规定的辐照源进行试验,确保辐照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辐照源辐照剂量试样准备应按照规定的辐照剂量进行试验,以模拟实际使用环境中可能遇到的辐照情况。试样应按标准规定进行准备,包括尺寸、形状、表面处理等。试验要求在进行辐照试验前,应对试样进行初始检测,记录其外观、性能等参数。初始检测将试样放置在规定的辐照环境中,按照规定的辐照剂量进行辐照。辐照过程辐照完成后,对试样进行后续检测,观察其外观、性能等参数的变化情况。后续检测试验方法外观变化观察试样在辐照后的外观变化,如是否出现变色、变形、开裂等现象。性能测试对辐照后的试样进行性能测试,如光学性能、机械性能等,以评估其耐辐照性能。判定标准根据外观变化和性能测试的结果,综合判定试样的耐辐照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评价标准456.5.4耐湿性能耐湿性能试验试验应在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环境中进行,持续时间应不少于规定的时间。试验条件玻璃状态试验前玻璃应无破损、裂纹等缺陷,试验后玻璃应无明显的变化或损伤。机动车玻璃应按规定的方法进行耐湿性能试验。试验要求玻璃外观耐湿性能试验后,玻璃的外观应无气泡、霉变、变色、模糊等现象。玻璃强度耐湿性能试验后,玻璃的强度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不得出现明显的降低。安全性评估根据试验结果对机动车玻璃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可靠。030201评价标准玻璃安装在进行耐湿性能试验前,应确保玻璃正确安装在试验设备上,以避免因安装不当而影响试验结果。结果判定对试验结果进行判定时,应结合玻璃的外观检查、强度测试以及安全性评估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试验环境进行耐湿性能试验时,应确保试验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条件符合标准要求。注意事项466.5.5耐温度变化性能试验要求样品需要经过多次温度循环测试,以验证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温度循环样品应能够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不出现损坏或性能下降。温度范围试验方法010203初始检测在进行温度变化测试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初始检测,确保其完好无损且性能正常。温度变化测试将样品置于规定的温度环境中,进行多次循环测试,每次循环包括低温、高温以及快速温度变化等阶段。后续检测测试完成后,需要对样品进行后续检测,检查其是否出现损坏或性能下降。无损坏经过温度变化测试后,样品应无裂纹、变形、破损等损坏现象。01判定标准性能稳定样品的性能在测试前后应保持一致,如出现明显下降则判定为不合格。02476.5.6耐模拟气候性能试验要求耐模拟气候性能试验是模拟自然环境下,检验机动车玻璃耐候性能的重要试验。该试验要求玻璃在规定的气候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暴露后,其外观、透光率和机械性能等应无明显变化。耐模拟气候性能试验通常采用加速老化试验箱进行,通过控制温度、湿度、紫外线照射等参数,模拟自然气候环境。试验过程中,应定期观察并记录玻璃的外观变化、透光率变化和机械性能变化等情况。试验方法010203玻璃的外观应无明显变化,如出现裂纹、气泡、变色等现象,则判定为不合格。玻璃的透光率变化应在规定的范围内,否则判定为不合格。玻璃的机械性能,如抗拉强度、抗压强度等,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否则判定为不合格。评判标准重要性耐模拟气候性能是评价机动车玻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保证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耐模拟气候性能试验,可以检验玻璃在自然环境下的耐候性能,从而预测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486.5.7挥发性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常温常压下能够挥发的有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成分包括烃类、氧烃类、含卤烃类、氮烃及硫烃类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的定义原材料玻璃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可能含有挥发性有机物。加工工艺在玻璃加工过程中,如镀膜、印刷等工艺可能引入挥发性有机物。辅助材料使用的清洗剂、粘合剂等辅助材料可能含有挥发性有机物。机动车玻璃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来源挥发性有机物对机动车玻璃安全性的影响机械性能挥发性有机物可能对玻璃的硬度和强度产生负面影响,降低玻璃的安全性能。健康危害部分挥发性有机物具有毒性,长期接触可能对驾乘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光学性能挥发性有机物可能影响玻璃的透光率和折射率,从而影响驾驶员的视线。030201限制使用规范中应明确限制或禁止使用某些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害的挥发性有机物。《机动车玻璃安全技术规范gb9656-2021》对挥发性有机物的要求检测标准应建立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对机动车玻璃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检测和控制。标识要求对于含有挥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 《维多利亚时期室内》课件
- 甘肃省天水市成纪中学等多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山东省齐河县安头乡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英语期中测试题
- 2022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C类)及答案解析
- 2022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宁夏A卷)及答案解析
- 《物联网技术基础》课件
- 2024年新高一物理初升高衔接《速度变化的描述》含答案解析
- 【语文课件】古诗词游乐园课件
-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医疗器械和设备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DB36T+2033.1-2024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数据库规范+第1部分:市级
-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 保洁人员安全作业培训
- 2024年高考生物总复习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选修三全册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 第2节-第1课时-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课件【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专科《现代教师学导论》一平台在线形考(形成性考核任务一至四)+终结性考核(大作业)试题及答案
- 第四单元 比(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国有企业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
- 农作物植保员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初一年级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专项练习
- 2024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二次函数压轴题(20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