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植被与土壤(知识串讲)-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_第1页
专题05植被与土壤(知识串讲)-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_第2页
专题05植被与土壤(知识串讲)-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_第3页
专题05植被与土壤(知识串讲)-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_第4页
专题05植被与土壤(知识串讲)-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知识串讲05植被与土壤(一)植被、森林、草原与荒漠1.植被(1)植被及分类:植被指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①天然植被: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②人工植被: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人工草场等(2)植被垂直结构: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构。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2.森林森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类型分布气候特征植被特征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终年高温、降雨丰沛植物全年旺盛生长,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等。各月都有花开。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且无明显干季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与雨林相比,垂直结构较简单,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较少,少板根和茎花现象落叶阔叶林(夏绿林)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夏季炎热或温暖,冬季寒冷,降水适宜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亚寒带针叶林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夏季短促、温和,冬季漫长、寒冷以松、杉类植物为主的针叶林。叶缩小为针状,以抗寒抗旱3.草原与荒漠(1)草原与荒漠植被在热带和温带,当水分条件不能满足森林生长时,便出现以草本为主的植被,即草原;而在水分更少的干旱地区,则形成荒漠植被。(2)草原的类型类型分布气候特征植被特征热带草原热带雨林带的南北两侧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湿季降水丰沛,干季为4—6个月,降水稀少湿季植物生长旺盛,草原葱绿,干季草类枯黄。有的热带草原中散生着乔木或灌木温带草原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夏季温暖,冬季寒冷而漫长,气候干燥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有较矮小的灌木(3)荒漠植被①分布:从热带至温带,气候干旱地区的植被可统称为荒漠植被。②特征:荒漠植被以旱生的灌木为主,具有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也有些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当迎来合适的降水,即能完成生命活动的周期,如智利沙漠中的雨后花海。(二)土壤及主要形成因素1.观察土壤(1)土壤土壤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有些土壤就是用颜色来命名的,如黑土、红壤等。(2)土壤质地土壤矿物质颗粒按照粒径大小可分为石砾、砂粒、粉粒、黏粒等。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称为土壤质地;从土壤质地看,土壤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在野外可根据手指研磨土壤的感觉近似地作出判断。①砂土:成分以砂粒占优势,大孔隙多、毛细管孔隙少,通气、透水性强,保水、蓄水性能弱,有机质易分解,保肥性能弱,但易耕作。②壤土:壤土中所含的砂粒、粉粒、黏粒的比例适中,兼有砂土和黏土的优点,不仅通气、透水性能良好,而且蓄水、保肥性能强,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质地。③黏土:成分中黏粒占优势,通气、透水性差,蓄水、保水性能强,有机质分解缓慢,易积累,保肥性能好,但质地黏重,不易耕作。2.土壤剖面构造(1)土壤剖面: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层所构成。(2)森林土壤剖面:在自然土壤中,森林土壤剖面构造最为复杂,一般分为有机层、胸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3)耕作土壤剖面:自然土壤经过人为耕作就变成耕作土壤。耕作土壤剖面一般分为耕作层、犁底层和自然土层。①耕作层:又称表土层或熟土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②犁底层:又称亚表土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③自然土层: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3.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成土母质(1)成土母质: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2)作用: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质地。4.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生物(1)生物: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没有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形成土壤。(2)生物循环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植物可把分散在成土母质、水和大气中的氮、磷、钾、钙、镁、硫等营养元素选择性地加以循环吸收,储存在生物体内,并随生物残体的分腐殖质解释放到土壤表层。(3)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综合作用: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的过程,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5.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气候(1)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因此,湿热地区的土壤形成速度比干冷地区快得多。(2)不同地区的土壤特点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干冷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较弱,土壤黏粒比重低冷湿地区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干旱、高温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少(3)举例:亚马孙河流域因高温多雨,自然土壤失去雨林保护时,有机质快速分解,营养元素被淋溶。6.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地貌、时间与人类活动(1)地貌:①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山顶与山麓、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土壤发育不同。②从山顶到低平洼地,由于成土母质的颗粒存在由粗到细的变化规律,依次分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2)时间:在上述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在自然状态下,形成20厘米厚可供耕作的土壤,一般需要100―1000年。(3)人类活动:①积极影响: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等。②消极影响:造成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荒漠化等。(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1.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渡地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其所在的环境之间有着活跃的质和能量交换,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2.土壤的功能(1)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使地球表面因着生绿色植物而生机盎然,促使地理环境以至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有了绿色植物,动物才有了食物来源,而土壤本身也是许多萌物和微生物生存的场所和营养来源。(2)土壤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土壤水是陆地水体的一部分。对气降水的一部分储存在土壤中,既有效减少地表径流量,又可以持续提供植物所需的水分。正因为如此,农作物可以抵御适度的旱情。(3)土壤和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人类生存必须发展农业,以取得良物。人类种植农作物是以土壤为物质基础的;人类饲养动物,也要以植物为饲料。3.土壤的养护(1)改良土壤①前提:有些土壤,不适于种植农作物,或者种植农作物产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