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第11章 作为教师业务组织的学校教研组_第1页
教师专业发展第11章 作为教师业务组织的学校教研组_第2页
教师专业发展第11章 作为教师业务组织的学校教研组_第3页
教师专业发展第11章 作为教师业务组织的学校教研组_第4页
教师专业发展第11章 作为教师业务组织的学校教研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专业开展主编◎胡惠闵王建军本章学习目标第十一章

作为教师业务组织的学校教研组◆了解学校教研组提出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生,它的开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之并未完全与最初的定位相符;◆了解教研组的工作内容最初指向教学研究,以后包括了教学业务与行政管理等方面;◆了解受到行政组织特征的影响,教研组的运作方式具有独特性;◆了解“校本教研〞理念使得传统的学校教研面临变革需求。第一节中小学教研组的发展第二节教研组的工作内容第三节教研组的运作方式第四节校本教研对学校传统教研的挑战第一节中小学教研组的开展一、学科教学研究组织的萌芽二、学科教学研究组的提出三、教研组正式确立四、教研组的开展一、学科教学研究组织的萌芽1935年,公布?省、市中学、师范教育研究会方法大纲?、?初等教育辅导研究方法大纲?,要求各省市分别自组织各级教育研究会,研究中小学行政、课程、教学方法、训育方法等问题。1936年,公布?小学规程?,规定“小学有教员五人以上者,应组织教育研究会,研究改进校务及教学训育等事。民国时期,建立了较正式的学校教学组织〔一〕教学研究会各省市到地方学区的各科教学研究会这种作为由官方主导的学术性团体,主要从事课程、教材及教法等方面的研究与改进工作,研究会的成员除了专门研究人员、学校管理人员外,也有教师参与。民国时期,建立了较正式的学校教学组织〔二〕正式的教学组织中小学内部正式的教学组织除了承担教学管理职能外,还组织学科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或报告,形成了初步的教学研究制度。学校中有了教师“教学研究”的某些做法,但由于受制于当时的学校规模和发展水平,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研究并不遍,“研究”的含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受苏联教学法小组做法的影响,1952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和?小学暂行规程〔草案〕?,提出要在中小学建立类似教学法小组的“学科教学研究组〞。二、学科教学研究组的提出?中学暂行规程?中学在校长之下设教导主任一人,在校长领导下负责方案、组织和检查全校教学和学生生活指导事项;在教导处之下,各学科成立教学研究组,以研究改进教学工作为目的,在班数较少的学校,教学研究组可以联合性质相近的学科一起组织;建立学科教学会议制度,由各学科教学研究组分别举行,其任务主要是讨论及制定学科教学进度、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各科教学会议每两周举行一次,必要时可举行各组联席会议。〔一〕中学规程?小学暂行规程?小学在校长之下设教导主任一人,协助校长办理教导和行政事宜;建立教导研究会议,由全体教师依照学科性质,根据本校具体情况,分别组织研究组,研究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交流、总结经验。教导研究会议每两周举行一次,也可联合各研究组举行联席会议。规模较小的学校,可由同地区内几个小学联合举行教导研究会议。〔二〕小学规程它是我国第一部、也是迄今唯一一部有关中小学教学研究组织的专门法规。它标准了教研组的名称,明确了教研组的性质、任务与工作内容,并对教研组的设置及组织管理问题进行了原那么性的规定。自?中学教学研究组工作条例〔草案〕?公布之后,教研组的这一名称开始正式出现。

三、教研组正式确立〔一〕?中学教学研究组工作条例〔草案〕?的公布第一,教学研究组是教学研究组织,而不是学校行政组织。第二,同一学科教师可以成立教研组,也可联合相近学科教师成立教研组。第三,教研组的主要任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总结、交流教学经验。第四,教研组长负责组织领导本组教学研究工作,而不是学校一级行政干部。〔二〕教研组的性质、任务和工作内容我国中小学的一般教学组织框架:

校长教导处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中小学教学组织简图〔三〕教学组织教研组班主任会议从1966年开始以后的10多年里,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了冲击,学校的教研组名存实亡,教研制度销声匿迹。直到1978年,教育部公布了修订后的?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对中小学教研组与教研制度并未提出新的内容,只是对学校教研制度提出了原那么的要求。〔一〕开展四、教研组的开展

在历史开展与实践过程中,教研组慢慢形成了一套运行制度,并对教师开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首先,我国中小学基本形成了相对稳定、层次清晰、职责明确的的教学组织体系,教研组是其中最核心的业务组织。其次,建立了一系列教研组管理制度,并据此规范与引导教研组的工作。〔二〕教研组运行制度1949年后,随着学校规模日益扩大,教研组已无法完全担负教师管理任务,于是年级组建制应运而生。〔三〕年级组性质年级组是指由同一年级不同学科教师组成的行政组织,它直接负有对教师实施行政管理的职责。形式年级组通常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由同年级各班的班主任组成。任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班主任工作和学生教育工作;另一种是由同年级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成,其工作任务除了研究班主任工作之外,还涉及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各项教育工作,以及教师管理工作。第二节教研组的工作内容一、文化和业务学习二、教材教法研究与集体备课三、听评课与公开课四、教学常规管理一、文化和业务学习二、教材教法研究与集体备课〔一〕集体备课的含义备课备课,通常是指“教师在上课前的教学准备”,它包括教师对任教课程的整体设计即学期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即教案。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备课的一种形式,通常是指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来开展备课活动。集体备课不能离开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一前提。如果教师不能立足于自己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备课,如果对教学没有一个独立思考与准备的过程,集体备课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集体备课应摆脱就事论事的痕迹,强化教学研究的成份。早期的集体备课,虽然说是组织教师钻研教材教法,,但实际上更多是属于先教的教师为其他教师提供资料和样板。在这一过程中,开展教材教法研究的理论根底薄弱,教学法指导缺乏,以致于以后的集体备课也根本处于从经验学习到经验学习的循环中。〔二〕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

三、听评课与公开课同行评课形成改进方案上课自我评述再上课上课自我评述同行评课形成改进方案再上课听评课流程图在教研组正式成立以前,我国中小学就有了听评课活动。1954年中央发出?关于改进1954~1955学年度中学教育工作的通知?,提出要组织教师听课、观摩等。〔一〕听评课〔二〕公开课的教学程序确立选题——备课组集体备课或有经验的教师指导备课——教师试教和其他教师评议——正式开课——课后讲评或研讨——写教后感〔三〕公开课的价值第一,公开课包括了备课、说课、上课、听评课等根本的教学活动,这种方式可以使教师教学根本能力得到全方位提高,这种功能是其他手段很难取代的。第二,公开课与平时的“家常课〞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它最终指向是这节课能够被“象样地公开〞。因此,准备公开课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寻找问题—改进问题—直至完善的过程。四、教学常规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和分析一直是教研组的常规和重点工作,并且,与教学常规检查相关的工作通常也被纳入教研组质量监控和分析的范围。教研组常规管理还包括教师业务进修、新教师培养、教师开展规划、教师考核与评优等教师管理内容,包括所有与教研组活动相关的资料积累、整理等档案管理内容。〔一〕教研组的工作内容一

安排和检查教学方案执行、教材使用和教学进度、随机和专项的课堂教学检查、设计作业和规定作业数量、考试命题与考试结果分析等。其中,考试命题与成绩分析是教研组全体教师定期研讨的内容。通常,在学期考试之后,学校都会要求教师或备课组长或教研组长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先组内交流,然后各教研组作出组内教学质量分析总结。〔二〕教研组的工作内容二

第三节教研组的运作方式一、任务型运作方式二、“戴明环〞的运作方式三、诊断型运作方式一、任务型运作方式在任务型的活动运作中,全组教师为了完成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分配给教研组的常规任务或临时任务而组织起来。大致经历“分配任务-分工准备-集体合成-完成任务〞的流程。〔一〕流程任务型运作方式优点:缺点:它关注的是任务的完成、工作目标的实现,集中力量完成任务是其最大的优点。它无视对问题的关注、淡化教师个人的思考与准备,研究的成分被弱化。〔二〕评价二、“戴明环〞的运作方式教研组“戴明环〞的运作方式图“戴明环〞对我国中小学的管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校管理过程根本上都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进行的。〔一〕流程学校管理将四个阶段称之为“方案-实行-检查-总结〞,阶段初制订方案,规划未来要做的工作;方案通过后按方案实行;阶段中对方案实行情况进行检查,解决所发现的问题;阶段结束时对方案实行情况进行总结,总结经验与问题。下一个阶段再重复这一过程;这一过程并不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是一个布置任务、检查落实、考核奖罚的过程。这一过程虽然也是不断循环往复的,但根本上是原地重复的,前一阶段和后一阶段的关系,更多是时间阶段划分的不同。

〔二〕评价

三、诊断型运作方式

诊断型的活动运作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循环研讨的模式,包含了“问题-方案-实施-反思-再方案-再实施-再反思〞等一系列环节,直到解决问题、改进实践。诊断型的运作方式图

〔一〕流程〔二〕具体过程带着实践中的问题走进教研组交流在同事的帮助下得到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依据行动方案在实践中加以实施带着根据方案实施后的结果向同事汇报交流同事们对行动结果诊断并形成新的改进方案再次回到实践中去实施改进方案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直到解决问题、改进实践为止。四、校本教研对学校传统教研的挑战指向教师实践行为改进,指向教师专业开展。也是教师自主学习的过程,更是实践行为的改善过程。〔一〕校本教研区别我国中小学原有的“教研”是“教学研究”的简称;为教学研究而建立的组织称为教学研究组织,简称“教研组”。

校本教研提出,“教研”的边界开始由清晰变得模糊了。原来学校固有的那些叫“教研”,后来尝试的那些叫校本教研。原有教研校本教研〔二〕原有学校研究和校本教研的不同第一,它不是以约束人的行为、强制服从为目的,而是旨在帮助教师建立专业自主意识,促进教师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