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图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红色政权的创建》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红色政权的创建》这一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在1927年至1937年期间,在国民统治区以外的农村地区,建立政权,实行土地,进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对中国共产领导的新主义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通过讲述红色政权的创建过程,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的光辉历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中国共产和新主义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对红色政权创建的过程和意义可能理解不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掌握。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了解停留在表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深入理解红色政权创建的过程和背景。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红色政权的创建背景、过程和意义,掌握中国共产在新主义时期的方针政策。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红色政权的创建背景、过程和意义。教学难点:红色政权能够在农村地区建立和发展的原因,以及中国共产在新主义时期的方针政策。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红色政权的创建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六.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红色政权创建》纪录片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红色政权创建的背景和意义。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红色政权的创建过程,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红色政权能够在农村地区建立和发展的原因,以及中国共产在新主义时期的方针政策。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重点阐述红色政权的创建过程和意义。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红色政权的创建过程。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红色政权创建的历史意义。课后作业: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加深对红色政权创建的理解和认识。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红色政权的创建背景:国民统治区农村地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建立政权推翻国民统治实现土地开启新主义新篇章八.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提问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作业和心得体会:检查学生对红色政权创建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学生历史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后测试或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红色政权创建相关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九.说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内容是否全面、准确地传达了红色政权的创建过程和意义。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的讲解是否清晰,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教学评价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红色政权的创建历史。知识点儿整理:《红色政权的创建》这一课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红色政权的创建背景:1927年,国民发动“四一二”反政变,大规模屠杀共产人和群众。此后,国民逐步建立起在全国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开始探索新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由于城市敌人力量强大,中国共产决定将工作重心转向农村,在农村地区建立根据地,逐步发展壮大,最后武装夺取城市政权。红色政权的创建过程:中国共产在农村地区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赢得农民的支持。在此基础上,各地根据地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以井冈山根据地为核心的农村根据地体系。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师。红色政权创建的意义:红色政权的创建是中国共产探索新主义道路的重要成果,为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奠定了基础。红色政权的创建,不仅改变了国民在全国的统治局面,而且推动了全国形势的发展,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在新主义时期的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在新主义时期,坚持以农村为根据地,实行土地,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同时,积极发展武装力量,准备夺取城市政权。根据地的建设:中国共产在根据地开展土地改革、减租减息、废除封建剥削制度,使农民成为的重要力量。此外,根据地还进行了文化教育、卫生保健、妇女解放等方面的工作,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战争的特点:中国共产领导的战争具有长期性、艰苦性、曲折性的特点。在战争中,中国共产坚持人民战争路线,依靠人民群众,实行游击战和运动战,打败了敌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共产积极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国共合作,共同抵抗日本侵略。抗日战争的胜利: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八年的艰苦斗争,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1946年,国民发动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坚决反击,经过三年的解放战争,最终在1949年取得了全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红色政权创建的历史经验:红色政权的创建过程中,中国共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坚持的领导、依靠人民群众、实行土地、开展武装斗争等方面。这些经验对后来的和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红色政权创建的启示:红色政权的创建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政权的创建是中国共产领导的新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红色政权创建的历史,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国家观念。历史观教育:通过学习红色政权创建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中国共产领导的新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教育:红色政权的创建是中国共产领导的人民的伟大事业,通过学习红色政权创建的历史,可以传承和弘扬精神,培养学生的情操。同步作业练习题:选择题:(1)1927年,中国共产领导的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失败后,中国共产决定将工作重心转向()。A.城市B.农村C.海外D.国民(2)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领导的农村根据地初步形成?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井冈山会师D.长征胜利(3)红色政权创建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实行的政策是()。A.共产主义B.土地C.封建主义D.资本主义简答题:(1)简述红色政权创建的背景和过程。答案:红色政权创建的背景是1927年国民发动“四一二”反政变,大规模屠杀共产人和群众,此后国民逐步建立起在全国的统治。中国共产决定将工作重心转向农村,在农村地区建立根据地,逐步发展壮大,最后武装夺取城市政权。红色政权的创建过程包括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建立政权等步骤。(2)为什么说红色政权的创建是新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红色政权的创建是中国共产领导的新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改变了国民在全国的统治局面,推动了中国形势的发展,为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奠定了基础。论述题:(1)论述红色政权能够在农村地区建立和发展的原因。答案:红色政权能够在农村地区建立和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当时国民统治区农村地区的敌人力量相对薄弱,有利于共产在农村地区开展斗争;二是中国共产坚持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三是中国共产在农村地区开展文化教育、卫生保健、妇女解放等工作,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增强了人民的信心。(2)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业委托贷款服务协议:2024担保公司版版B版
- 2024年项目融资顾问服务协议模板版B版
- 2024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与材料供应合同
- 2025年度仓储物流中心场地租赁管理服务协议2篇
- 福建省南平市五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 福建省南平市太平中学2021年高二英语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度产业园区厂房租赁及配套设施管理协议3篇
- 2024年度高端商场专用挡烟垂壁施工合同3篇
- 增加项目合同(2篇)
- 2024无锡江阴跨境电商合作合同
- 刑法涉及安全生产的16宗罪解读
- 北京高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
- 铜精矿加工费简析
- 机电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 平键键槽的尺寸与公差
- 8S目视化管理实施计划表(放大)
- 分式混合运算专项练习158题(有答案)26页
- 地铁日常保洁程序及应急预案
- 牛津译林版四年级英语上册专项训练排序
- 毕业设计(论文)-多轴自动螺栓拧紧机的设计
- 材料四:CG设备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