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南长沙县三中高三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湖南长沙县三中高三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湖南长沙县三中高三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湖南长沙县三中高三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湖南长沙县三中高三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湖南长沙县三中高三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907年海牙第五公约规定:“交战国必须尊重中立国的主权,并避免在中立国领土或领水内,从事任何可能构成违反中立的行为。”观察如图,图中标识的国家属于中立国的是二战时期欧洲和北非战场示意图(局部)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2.李大钊将十月革命理解为“庶民的胜利”,并呼呼中国的青年“应该到农村去,拿出当年俄罗斯青年在俄罗斯农村宣传运动的精神,来做些开发农村的事”。李大钊意在说明A.中国革命需要民众的支持B.农业落后急需青年去发展C.应该效仿苏俄的革命道路D.青年代表中国革命的未来3.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电中提出了著名的“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其中,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将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和军事委员会的指导。中共的主张意在A.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保存抗日根据地和军队C.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政 D.承认南京政府领导地位4.1861年,马克思说:“达尔文的著作很有意义,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做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尽管还有许多缺点,但是在这里不仅第一次给了自然科学中的目的论以致命的打击,而且也根据经验阐明了它的合理的意义。”据此可知A.广大民众已普遍认可“人猿同祖说” B.自然选择学说存在一定的学术价值C.生物进化论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生物进化论已被实验证明是科学理论5.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6.“该组织于1945年4月由50个国家在美国费城召开制宪会议,10月24日宪章生效。该组织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起了积极作用。”以上文字对下图代表的组织表述有误的是A.时间B.地点C.性质D.影响7.从1952年7月1日到1953年6月30日,中国共收入粮食547亿斤,支出粮食587亿斤,赤字达40亿斤,一些私人粮商乘机抢购粮食,囤积待机。根据当时的情况,国家处理的办法是:在农村实行征购,在城市定量分配。国家处理粮食危机的做法A.保证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C.促成了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D.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8.祠堂是古代供奉祖先和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原始社会后期即已存在。后世天子、诸侯的祖庙为“宗庙”,士大夫的祖庙为“家庙”。与此现象最相关的观念是()A.万物有灵与皇权至上 B.血族宗亲与君主专制C.敬宗收族与尊卑有序 D.图腾崇拜与家族伦理9.1933年6月,资源自给力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意互相靠拢,形成了法西斯集团;而英法美也捐弃前嫌,于1936年签订了《三国货币稳定协定》和《三国黄金协定》。材料反映出经济危机A.推动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建立B.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C.使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D.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0.《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实行察举制度 B.独尊儒家学说C.实行郡国并行制 D.全面推行郡县制11.1858年美国代表向直隶总督谭廷襄建议“中国应派领事赴美,以便照料中国侨民”,谭以“向不遣使国外”为由拒绝。后因履行《天津条约》“互派使节”条款,清政府考虑礼仪问题“用中国人为使,诚不免为难”,于1868年委任前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担任中国特使出使欧美等国。这反映出A.华夷观念影响外交行为 B.近代中国外交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D.清政府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12.贝多芬说过:“我一生热爱自由,超过爱其它的一切”。他曾将《第三交响曲》题献给拿破仑,但后来愤而撕掉了总谱题赠的那一页,并在乐谱的开端写上“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的英雄交响曲”,导致贝多芬态度改变的原因是拿破仑A.发动雾月政变 B.称帝 C.远征俄国 D.兵败滑铁卢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现在拥有的破坏性武器使地球上不存在任何一块可以免于突然性的总毁灭的地方。逃脱这一命运的惟一希望在于通过超国家的方式来确保和平。必须创建一个能够通过司法仲裁解决国家间冲突的世界政府。这个政府必须建立在所有政府与国家都一致同意的含义明确的宪章基础上,并由该宪章赋予其对进攻性武器的惟一处置权。——节选自爱因斯坦致希伯莱大学的信材料二参加第二届联合国大会的五十五国政府的代表无疑会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最近两年之中——从取得对轴心国势力的胜利开始——在阻止战争方面,或是在就控制原子能以及在为重建遭受毁坏地区进行经济合作达成协议的方面,都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联合国不应因这些而受到谴责。任何一个国际组织所具有的力量都不会比宪章赋予它的势力更强大,也不会比它的成员国对它所希望的更强大。事实上,只要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意识到联合国仅仅是达到最终目标——确立为保持和平而被赋予充分的立法权和行政权的超国家的权威——的过渡组织,联合国就是一个极其重要和有用的机构了。——节选自爱因斯坦《致联合国大会的公开信》(1)依据材料,概括爱因斯坦对当时世界形势的认识及解决办法。(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爱因斯坦的认识。(3)目前世界聚焦的核问题主要有哪些?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驿站相当于现代的车站,和近代西方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火车站一样,都发挥了重要的社会职能。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驿站相当于现代的交通服务区。隋唐时期邮驿事业发达,驿站既负责国家公文书信传递,又传达紧急军事情报,还兼管接送官员、物品运输等。宋代实行“驿”“递”分立,邮件文书传递和接待过往官员的职能完全分开。明太祖对官员的转驿特权有严格限制,严格规定接送范围,不符合条件者不得“拉自乘驿传船马”。清代驿站制度完备,管理严密,严禁驰驿人员骚扰驿站,提高通信效率,扩展内地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邮驿。——摘编自臧嵘《中国古代驿站与邮传》材料二1830年铁路工业开始启动之后,一批称得上“蒸汽殿堂”的火车站拔地而起。全世界范围内兴建了上千座火车站。美国的火车站普遍建于城市中心,位于社区中心的车站挤满了“退休绅士、各类闲人、高谈阔论的演说家和哲学家”。在欧洲,虽然在城市中心修建火车站的计划遭到反对,但古老的约克镇也不得不自破城墙迎接“铁马”。科隆火车站也与历史悠久的大教堂毗邻,即便有的火车站没能建在中心城区,在它周围也会很快形成一片崭新的重要城市区块。——摘编自沃尔玛尔《技术、资本、战略的200年铁路史》材料三在中国,一个从根本上改善铁路服务和国家基础设施的全新铁路网计划蓄势待发。为了实现这一愿景,中国开始建设时速超过200公里的全球最大高铁网络。在政府颁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中国将建设四横四纵的国家级高速铁路网络。——摘编自沃尔玛尔《技术、资本、战略的200年铁路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到明清时期驿站的变化并分析其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古代邮驿制度相比,指出近代西方火车站在职能上具有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致力于构建高铁网络的目的。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在二战中保持中立的国家是①④⑤,即瑞士、西班牙、土耳其,故选B;②③分别是意大利和保加利亚,二者不是中立国,故排除ACD。2、A【解析】

根据材料“庶民的胜利”“应该到农村去,拿出当年俄罗斯青年在俄罗斯农村宣传运动的精神,来做些开发农村的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意在倡导中国青年深入农村,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唤醒民众觉悟,让民众参与到中国革命的洪流中。故本题答案选A项。BD项不符合本题主旨,排除;中国效仿苏俄革命道路是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排除C项。3、A【解析】

根据材料“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将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和军事委员会的指导”可知在抗日战争中为了配合国民党共同抗日,中共主张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选A;B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表述错误,排除;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4、B【解析】

由材料“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做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可知,马克思认为自然选择学说存在一定的学术价值,可以用于为历史上的阶级斗争提供自然科学依据,故选B。材料并未提及普通民众对人猿同祖说的态度,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材料没有提及生物进化论对《共产党宣言》发表的作用,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材料中并未提及有关科学实验的描述,故无法确知生物进化论是否被实验所证明,排除D。5、B【解析】

注意题干的时间是指19世纪30年代。只有B符合当时的西方的要求,希望打破中国的自然经济的状态,实现商品倾销的目的。其余几个选项是19世纪晚期的西方侵略的要求。6、B【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该组织是联合国,其成立于1945年4月,由50多个国家在美国旧金山制定宪章,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材料中对联合国制宪会议的地点表述有误,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对联合国基本信息的准确掌握。7、A【解析】

“在农村实行征购,在城市定量分配”,这是建国初期,国家面对粮食危机采取的统购统销的政策。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做法把农业纳入计划经济体制,保证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故A正确;该措施不能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故B错误;史实证明,该政策下经济出现了一些问题,故C错误;一五计划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故D错误。8、C【解析】

材料中“祠堂”说明注重血缘和等级宗法观念,C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皇权信息,A错误。君主专制不是材料主旨,B错误。图腾崇拜材料没有反映出,D错误。9、B【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两大不同利益集团在经济危机打击下重新分化组合,这反映了国际格局的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只是表明两种类型的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上逐步分化对立并重新组合,没有体现国家干预经济,排除A项;材料表明两大不同利益集团在经济危机打击下重新分化组合,不能体现世界经济的制度化问题,排除C项;二战爆发的深层次原因确实跟1929年的经济危机有关,但材料两大不同利益集团在经济危机打击下重新分化组合,排除D项。10、C【解析】

根据材料“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可知汉代出现了诸侯威胁中央的状况,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由于汉初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的,故选C项;察举制度属于选官制度,不会造成此类现象,故A项排除;独尊儒家学说有助于思想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B项;全面推行郡县制度不符合汉初的实际情况,故排除D项。11、A【解析】

清政府之所以不派遣中国人担任驻美使节,原因是礼仪问题,故委任蒲安臣担任中国特使,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依然有华夷观念,A正确;特使是临时设置,不属于制度性规定,近代中国外交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应当是设置总理衙门,排除B;甲午战争后朝贡体系彻底瓦解,排除C;清政府委任蒲安臣为特使,实际上是在履行条约内容,排除D。12、B【解析】

雾月政变后拿破仑推翻了督政府,组建了执政府,沉重打击了法国的封建势力,并在欧洲范围内决定性的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对法国的反扑,贝多芬也因此为拿破仑谱曲。所以雾月政变不是贝多芬对拿破仑态度改变的原因,故排除A项;拿破仑确立独裁统治后最终复辟帝制称帝,由此导致了贝多芬对他态度的转变,故选B项;远征俄国和兵败滑铁卢都是拿破仑称帝以后,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C、D项。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形势:世界面临(破坏性)核武器的威胁;当时的联合国不具备实现国际安全的军事力量与法律基础。办法:在联合国框架基础上,建立一个世界政府(或由联合国过渡到世界政府)(2)认识:是一位反战和平的倡导者:是一位敏锐的、持批评态度的观察者;关注时事并提出积极构想。(3)朝鲜核问题;伊朗核问题,日本核泄漏问题。【解析】

(1)认识:依据材料一中“破坏性武器使地球上不存在任何一块可以免于突然性的总毁灭的地方”,“联合国大会……在阻止战争方面,或是在就控制原子能以及在为重建遭受毁坏地区进行经济合作达成协议的方面,都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等信息,从战争威胁和联合国作用等方面,概括爱因斯坦对当时世界形势的认识。办法:根据材料二中“确立为保持和平而被赋予充分的立法权和行政权的超国家的权威——的过渡组织,联合国就是一个极其重要和有用的机构”等信息可知,爱因斯坦的解决危机的办法是在联合国框架基础上,建立一个世界政府。(2)认识:根据材料一、二中爱因斯坦对当时世界形势的认识及解决办法,结合所学知识,从反战、倡导和平、敏锐观察和关注时事、积极构想等方面评价爱因斯坦。(3)问题:联系现实可知,目前世界聚焦的核问题主要有朝鲜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和日本核泄漏问题等。14、(1)变化:①由不完备到完备;②由驿递不分到驿递分立;③由管理庞杂到严格管理,并形成制度。作用:促进了古代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信息传递;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2)职能特点:①成为经济、文化交流的中枢;②成为交通枢纽;③服务于普通民众。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工业革命的推动;③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3)改善铁路基础设施,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密切东中西部经济联系,促进西部经济开发。【解析】

(1)变化:根据材料“隋唐时期邮驿事业发达”“清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