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宜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4高二下·信宜期中)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政治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关系"的概念是广义的,既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指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关系)。人是社会性的存在,而不是孤立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既需相互依靠,又有利害冲突。协调诸如此类的问题,便是政治的任务。既然中国文化不相信神而只相信人,那么在中国文化中头等重要的事,便自然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天人之际的人神关系了。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文化更重视政治的原因,也是为什么中国产生儒家哲学的原因。
中国文化这种重视政治、薄于宗教的特征,当然会给中国文学以很大影响。在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中,诗歌是最早与政治发生密切关系的文体。根据传统的文学观点,诗歌就其本质而言是抒发个人感情的,但因为个人是生活于群体之中的,而所谓政治也无非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因而诗歌与政治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毛诗大序》之所以一下子从诗歌的抒情功用谈到政治功用,便是作者的意识深处存在着上述思路之故。
类似中国诗歌与政治的这种密切关系,在其他诗歌传统中是非常罕见的,可以说是中国诗歌的基本特征之一。正如松浦友久指出的:“在比较诗学上,一般认为,‘诗与政治’的课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始于近代。但在中国诗史上,这却是自古以来诗学上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并且其中表现的‘诗与政治’的关联,综合包括理念与实践两个层次,而其传统又一直延续到今天——这都是无与类比的特殊情况。”
(摘编自邵毅平《诗歌:智慧的水珠》)
材料二:
诗歌与政治的关系,体现出某种带规律性的表征。中国诗史上的一些高潮期,也莫不有它独特的政治背景。战国时,楚面临强秦的威胁,进步爱国力量与腐朽卖国劳力的斗争,推动屈原的创作,而屈原所经历的高层政治体验,则赋予他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献身精神。建安时期,曹操政治集团以其进步的政治路线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式,把因党锢之祸被压抑冷落的士人,重新推向政治舞台,激起强烈的功业思想和英雄意识。“雅好慷慨”的建安诗歌,正是得力于这种正面推动。继唐诗而起的宋诗,发展到宋中叶,又出现一个繁荣的局面,而其时从仁宗朝庆历新政,一直到神宗朝三安石变法前后,王朝内部政治斗争的焦点,是要克服“累世因循末俗之弊”,挽救长期和平发展中潜伏的危机,诗歌界欧、王、苏、黄等大家,都是在一连串起伏动荡的政治变革中卷入得很深的人物。
考察诗歌高潮来自政治的推动力,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文学繁荣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作为中国封建时代正统文学样式——诗歌,它注定要与封建政治发生密切联系,政治影响诗人创作,可以有四种情况:(一)挤占了诗人创作的时间和精力;(二)给诗人以正面鼓舞或推动;(三)打击压抑,导致怨悱;(四)诗人被迫害致死,或彻底沉默。(一)和(四)两种情况只能使创作受损。(二)和(二)两种情况虽有分别,但对于某些诗人,又常常集于一身。如李白,杜甫之入宫廷,便是始而受激励,继而遭压抑。
一般说来,封建时代的士人,总是先由政治给予某种参与的机会,在参与中有所不适,才会引起怨悱,导致“长吟哦”的“起且僵"(崛起而后因顿),“起”往往在先,由政治直接给予拨动,“僵"伴随于后。“起”与“僵"或是单纯从某一侧面作用于诗歌创作,或是交糅在一起,产生更复杂的影响;或是比较直接地表现为正值,或是要经过创作活动的一番消化转换,才表现为积极有益的效应。能够给诗歌创作以强大推动的政治,不在于它有多么清明或稳定,而在于它要能强烈地牵动人心,让人不断地感奋起来,发之于吟咏。封建王朝初期,一般号称盛世,而文学人才可能尚未积累到最丰沛的程度,同时稳定和繁荣不免缓解了士人要求干政的迫切感,诗歌颂美居多,缺乏对政治的深刻卷入,艺术上也缺乏由深广内容带来的要求变革创新的推动力,封建王朝末世,往往陷入大动乱,斗争残酷,兵祸连年,文教停顿,人才短缺,士人对世乱恐惧回避。诗歌也相应衰敝,东汉末(灵帝期)、隋末、唐末的情况大体如此,一般性地排除了王朝开国期和衰乱期,再结合诗歌史上几个兴盛阶段来看,中国诗歌高潮,总是出现在社会政治比较有活力,能够吸引人才,并多方面推动士人为较高理想积极追求的时期,而盛唐则是演出了中国历史上这种时期的最为辉煌的一幕。
摘编自余恕诚《唐诗风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是中国文化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因为中国文化只相信人而不相信神。
B.诗歌和政治的本质决定诗歌与政治的关系,在中国,诗歌是最早与政治发生密切关系的文学体裁。
C.建安诗歌的繁荣跟曹操政治集团将因党锢之祸被压抑冷落的士人重新推向政治舞台有很大关系。
D.盛世王朝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士人很少干政,诗歌创作缺乏创新,无法形成高潮。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政治应最大程度地维护每个个体和集团的利益,因为政治的本质在于协调人际关系。
B.王安石、苏东坡等文学大家在诗歌创作上取得巨大成就跟他们的政治经历不无关系。
C.李白和杜甫进入宫廷都是先得到激励,后受到打压,其政治遭遇影响了两人的诗歌创作。
D.封建王朝末世往往天下大乱,这不仅对诗歌发展不利,对文化事业发展也是灾难。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元结主张诗歌应“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
B.唐代政治开明,吸纳了不少异族文化,实现了五代以来黄河流域经济文化的大整合,实现了南北文化统一,为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D.白居易在《策林·采诗》中建议:“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
4.两则材料都谈到了中国诗歌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但二者论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两则材料需要说明。
5.汉武帝时期,汉廷成立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采制诗歌的机构,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作的诗歌,并将其谱曲,在朝廷的重大活动或重要场合上演出,体现了大汉朝威武雄壮的气质和浓浓的文艺范。这也使得“乐府"成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请结合两则材料对这一历史现象加以分析。
(2024高二下·信宜期中)现代文阅读Ⅱ
《路标》
茹志鹃
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
没有人,没有一个人。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在这灰蒙蒙的天地当中,只有自己,站在一条灰蒙蒙的路上。
伍原想喊一声,就这么“喂”地喊一声。这里没有人,只是喊给自己听,壮壮胆,解解怯,泄泄闷,他要世界活着,自己活着。
但是,不能喊,不敢喊。他要窒息了。
行军路线是向北,他是向北走的。走了有三小时,也许四小时。走了四十里,也许是五十里。应该到铁路了,也许站在铁路的边边上了?
停住脚,沉住气。再看一看,再听一听,只要点点与人有关的东西,一缕烟,一个脚印,一丝灯光……那么,一切就有希望。自己,自己背上的档案,那里有埋在淮河畔的小榕的入党报告。还有老邹,咯着血的老邹,只有自己知道他躺在什么地方。
没有,一切与人有关的迹象都没有。
无声无息的泪水,乘着无月无星的夜,毫无顾忌地涌了出来。
“可能走岔了路?"伍原在心里跟自己商量着。
“不,方向是对的。在接近敌区时,是不做路标的。”
“那么,现在已经接近敌区了?"
“肯定,快到铁路了。”
“那就快走!不能停留。"顿时,伍原感觉在这灰蒙蒙的后面,有什么东西活动了起来,无数隐蔽的眼睛,冰冷的枪口,潜伏的危机。但是,往哪里走呢?
棉衣已经湿得贴在了胸口,背上是越来越沉的档案。伍原狠狠地跺了一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
可是,慢!这是什么?好像冥冥中有神,不,鬼!鬼火?
远远的,贴在地上,就那么一小点,一小点黄黄的光,不飘忽,不闪烁。伍原不敢眨眼,屏息静气,站起身,啊!一站起,它便像钻入了地下。伍原赶紧趴下。在呢!荧荧的,黄黄的,小小的一点。在呢!在呢!伍原小心翼翼地,敏捷地,他不知哪里来的这份力气,竞像只猫似的向那一小点轻盈迅速地爬去。
这如豆的一小点光。
世界再不是死的,自己再不是孤独的,部队就在前面,档案当然安然无恙交给指导员,老邹当然也会马上接回来。这一点如豆的光,明天,包含着一切的明天,这不飘忽,不闪烁,小如绿豆似的光。
有人了!找到人了!我到底找到老乡啦!“老乡!”伍原迫不及待地叫了一声。这一声叫,却不防把自己的眼泪叫得掉了下来。“老乡!老乡!"他连连地又叫了两声。一半是为了需要,一半是为了自己想叫。可是窝棚里静静地,没有任何反应。伍原赶紧爬到跟前,从高粱缝隙里看到,里面确确实实有一个人,一个老乡。他背对着棚口,席地坐着,正就着一盏油灯,低了头,紧张而有力地做着什么。
“老乡!”伍原稍稍放大了声音,那人依然低了头,急急地朝一个口袋里搓着玉米穗。看来,是一个聋子。伍原只得爬进棚去,正伸手想拉他一把,突然之间这聋子像背后长着触角,敏捷地跳起,把灯吹灭,然后转身想跑。伍原哪里肯让他跑掉,两臂一伸,把聋子的腿抱住了。那个人也不做声,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矮棚里,和伍原扭打起来。伍原不肯还手,一边抵挡着,一边死死抱住不放。明知他是个聋子,可还是大叫着:“老乡!老乡!"
“老乡!”却毫不理会,只是“唔唔"地叫着,挣出手来进行袭击。
伍原绝望了,这个人不但是聋子,还是个哑巴。伍原只得利用背上的重量,把他牢牢地揿在地上,但不知怎么才能让他明白自己是共产党,是野战军。伍原捉住哑巴的一只手,把它贴到自己帽子上,想让他明白,这不是国民党的大盖帽,这是八路军的帽子。可是哑巴并不理解,他死死捏紧拳头,硬勾着肘子,不肯就范,后来又忽然利用这个机会,迅速灵活地向伍原脸上猛击几下。
急,痛,头昏,眼前金星直冒,浑身大汗淋漓,不知如何才能摆脱这一窘境。伍原突然觉得疲惫之极,手脚发软,不住地冒汗。却不知怎么,流下了眼泪,好像刚才在路上没来得及流下的泪水,却一齐奔涌而出。伍原伏在哑巴身上,大哭了起来,为自己,为前面走不完的路,为小榕,为老邹,也为这个倒霉而顽强的哑巴。
忽然,伍原觉得有只手,轻轻地摸索着自己的头,自己的帽子,自己的脸颊。哑巴顿时“哇哇”地大叫起来,那一只手还拍着伍原的肩,一边挣扎着要起来。伍原松了手,但说不清为什么,人却仍伏在地上抽抽噎噎。
哑巴挣脱了出来,忙忙地摸了火镰打着,点上了灯,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伍原。猛然,他似乎省悟了什么,双手直向棚外挥动,又急急地拿起灯,拉着伍原爬出窝棚。他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然后做了个正步走的姿势,一双眼睛急切地盯着伍原。伍原点头,然后敬礼,然后回身走去。
伍原走上大路,回头望望,那一星豆子似的灯光,不飘忽,不移动,像是镶嵌在夜空当中。
夜空下的世界,依然斗转星移。
一九八四年十月二日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伍原没看到任何路标,想喊不能喊、不敢喊,是因为担心会暴露自己。
B.“一切与人有关的迹象都没有”,正是这样死寂的环境让伍原几近崩溃。
C.那“一小点黄黄的光”虽然微弱,但是让伍原不再孤独并燃起了希望。
D.老乡听不见还不会说话,这让伍原手足无措、无计可施,陷入绝望之中。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没有"一词反复出现,强调了没有任何“路标”的迹象出现,与标题形成反差,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以绿豆比喻荒野中的灯光,这灯光虽然微弱,但是它具有路标的作用,给了伍原力量、勇气和希望。
C.文中不止一次写到伍原的“泪水”,既串联起了前后的故事情节,也让伍原这个人物的形象更加纯粹和单一。
D.本文与《百合花》一样善用外在细节刻画人物内在特征,如写老乡“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
8.本文情节一波三折,请简要概括文中波折。
9.有评论说“茹志鹃的短篇小说避重就轻地跳过革命的宏大叙事,婉转着墨于时代大背景的间隙,于杯水微澜之处反映出时代特点"。请结合本文分析其这一创作特点。
(2024高二下·信宜期中)古代诗文阅读(35分)
3.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上(汉武帝)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汲黯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印,诏数强予,然后奉诏。黯为上泣曰:“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复见陛下,不意陛下复收用之。臣常有狗马病,力不能任郡事。臣愿为中郎,出入禁闼,补过拾遗,臣之愿也。”上曰:“君薄淮阳邪?吾今召君矣。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
黯既辞行,过大行李息,曰:“黯弃逐居郡,不得与朝廷议矣。御史大夫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好兴事,舞文法,内怀诈以御主心,外挟贼吏以为威重。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与之俱受其戮矣。”息畏汤,终不敢言;及汤败,上抵息罪。
使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十岁而卒。诏徙奸猾吏民于边。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十二》)
材料二:
公讳仲淹,字希文。祥符八年举进士。天圣中,晏丞相荐公文学,以大理寺丞为秘阁校理。以言事忤章献太后旨,通判河中府、陈州。久之,上记其忠,召拜右司谏。当太后临朝听政时,以至日大会前殿,上将率百官为寿。有司已具公上疏言天子无北面且开后世弱人主以强母后之渐其事遂已。又上书请还政天子,不报。及太后崩,言事者希旨,多求太后时事,欲深治之。公独以谓太后受托先帝,保佑圣躬,未见过失,宜掩其小故以全大德。
庆历三年春,召为枢密副使。既至数月,以为参知政事。公叹曰:“上之用我者至矣!然事有先后,而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也。"既而上再赐手诏,趣使条天下事。言者遂以危事中之,赖上察其忠,不听。后因以疾请邓州。守邓三岁,公益病,遂不起,享年六十有四。
(节选自欧阳修《范文正公神道碑铭》)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有司已具A公上疏言天子B无北面C且开后世弱人主D以强E母后之渐F其事G遂已。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薄,轻视、看不起的意思,与《促织》“薄产累尽”中的“薄"意思不同。
B.九卿,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九个高级官职。周朝以少师、少傅、少保等为九卿。
C.“趣”通“促”,意为“催促”,与《兰亭集序》“虽趣舍万殊"中的“趣”意思不同。
D.益,更加的意思,与《苏武传》“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中的“益”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武帝任命汲黯为淮阳太守,汲黯伏地辞谢,不肯接受印信,汉武帝多次下诏,汲黯才接受此职。汲黯还流着泪向汉武帝诉说辞不就职的理由。
B.汲黯临行前叮嘱李息揭露御史大夫张汤爱制造事端、玩弄法律条文、依靠不法官吏来建立自己威望的行径,否则忠臣们恐怕都会受到惩处。
C.天圣年间,范仲淹担任秘阁校理职务时因上书言事违背章献太后意旨,被贬为河中府通判、陈州通判。后来皇帝征召他担任右司谏一职。
D.章献太后临朝听政大会众臣,皇帝要率领百官为太后祝寿祈福。范仲淹呈上奏章反对,此事才止息。他又上奏请求太后把理政大权还给天子。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黯既辞行,过大行李息,曰:黯弃逐居郡,不得与朝廷议矣。
②上之用我者至矣!然事有先后,而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也。
14.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范仲淹的形象特点。
(2024高二下·信宜期中)古代诗歌阅读
叹庭前甘菊花
杜甫
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漫开何益?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注】①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重阳节,时杜甫居长安下杜城。诗人看到庭前迟开的甘菊花,不禁联想到自己的身世,有感而作。②残花:指晚开的甘菊。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落笔先写“叹"的原因,然后“叹”甘菊“重阳不堪摘"的现状,关联紧密。
B.诗人感慨重阳过后秋景萧条,人们似醒似醉已无心赏花,甘菊即便开放又有何用。
C.诗人以“众芳”被采撷反衬甘菊不被用,“细琐"指人们采撷众芳所用的琐碎时间。
D.诗人感念甘菊只因根扎的不是地方而为风霜所侵,从侧面反映甘菊凌霜傲雪之概。
16.明末清初学者仇兆鳌说:“此诗借庭菊以寄慨”,请结合具体诗句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17.(2024高二下·信宜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作者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儿飞累了而懂得回到巢中。
(2)姜夔《扬州慢》的“,”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繁华反衬荒凉衰败。
(3)在表现怀人主题的古代诗歌中,作者经常采用“对写”手法,从对方着笔,婉曲含蓄地表达情感,可谓“此处思念,彼处着墨"如“,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24高二下·信宜期中)语言文字运用I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日熬夜、周末补觉成为了许多人的生活常态。可能有人以为,A____,那周末多睡觉补回来就可以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补觉能弥补的“熬夜损害"毕竟有限,而且过度补觉,可能会给身体造成额外的伤害。
有研究发现,①经常周末补觉的人很容易被窗外的强光、马路上传来的超标的噪音影响,②会长时间处于碎片化的“浅睡眠”状态,③在清醒和浅睡之间摇摆不定,④因此睡眠质量较差。⑤补觉时,人体的呼吸循环减弱、新陈代谢加快,⑥这可能导致脑部氧气和能量供应减少。⑦如果补觉时间太长,⑧就可能出现提不起精神而头晕乏力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体内褪黑素活性升高,会使人产生困意。而褪黑素活性降低,就意味着身体正准备清醒。有研究发现,经常补觉的人褪黑素活跃时间比入睡时间提前了两个多小时,而起床3.5小时之后,褪黑素的活性才逐渐下降,这说明昼夜节律已经被打乱了。紊乱的昼夜节律,不仅会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导致身体机能出现异常状况,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B____,但分时段地补觉,可以帮助我们在不打乱生物钟的前提下,弥补睡眠不足带来的影响。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24高二下·信宜期中)语言文字运用Ⅱ
绘画写实能力的获得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有此能力,人类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在观念上占有一切对象了。不过观念上占有毕竟不等于实际上占有,绘画形象与它所要占有的对象相比,无疑“先天不足”,生活形象是生动鲜活、千变万化的,①如天边的云、远处的海、高原上飞舞的雪花、月光下的婆娑树影;瞬息万变,气象万千。绘画却只能把三维空间压缩在平面,把万端变化定格在瞬间:
然而塞翁失马,又焉知非福。静态的绘画形象相对其生活原型而言,固然是“不真实”的,但这种“不真实"却能造就更高的“真实”。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却也转瞬即逝;生猛鲜活,却也终将死亡。生命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解为无数个瞬间。生命②如花、如云、如流水,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很可能只在某一瞬间,正所谓“昙花一现"。人类总在追求永恒,昙花一现的确让人遗憾。化瞬间为永恒者,唯有绘画与雕塑。也就是说,它们都能将稍纵即逝的变成永不消失的,从而把因生命的消亡而恐惧和悲哀的人类解救出来。一个人,或者一朵花、一匹马,一旦变成绘画或雕塑,就不会再“死”了。
20.在行文中,使用引号,有时会有独特的效果意味。文中两处画横线部分使用了引号,请分别分析其表达效果。
21.请使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改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以强调永恒的重要性,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2.文段里有①②两处加点的“如"字,说说二者在表意上的不同。
三、写作(60分)
23.(2024高二下·信宜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A
3.C
4.①材料一侧重于从文学体裁的角度,论述中国诗歌最早与政治发生密切关系的原因,和这种关系在诗歌传统中的独特性。②材料二侧重于列举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些高潮期来说明诗歌与政治的关系体现出的某种带规律性表征。
5.①汉武帝时期,以儒家文化为治国思想,德刑兼用,任用贤才,重视文化发展,这一独特的政治背景推动了汉乐府诗歌的发展。②这一事例说明比较有活力的社会政治对诗歌高潮的到来具有很大的推动力。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论点、论证方法;论据支撑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3)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4)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比较材料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士人很少干政”错误。原文说的是“同时稳定和繁荣不免缓解了士人要求干政的迫切感,诗歌颂美居多,缺乏对政治的深刻卷入”,士人要求干政的迫切感减弱,不等于很少干政。
故答案为:D。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的能力。
A.“政治应最大程度地维护每个个体和集团的利益”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一段可知,政治的本质决定了它的任务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并没有说政治应最大程度地维护每个个体和集团的利益。
故答案为:A。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的观点是诗歌与政治的密切关系。
A.此句强调主张诗歌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诗歌能济世劝俗,拾遗补阙。符合材料一观点。
B.此句强调唐朝开明的政治为唐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材料一观点。
C.此句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政,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统治者转。此句是强调以德治国。不符合材料一观点。
D.此句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能够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符合材料一观点。
故答案为:C。
4.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比较材料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在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中,诗歌是最早与政治发生密切关系的文体。根据传统的文学观点,诗歌就其本质而言是抒发个人感情的,但因为个人是生活于群体之中的,而所谓政治也无非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因而诗歌与政治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可知,材料一侧重于从文学体裁的角度,论述中国诗歌最早与政治发生密切关系的原因;根据材料一第三段“类似中国诗歌与政治的这种密切关系,在其他诗歌传统中是非常罕见的,可以说是中国诗歌的基本特征之一”“这都是无与类比的特殊情况"可知,这种关系在诗歌传统中具有独特性。
根据材料二第一段“诗歌与政治的关系,体现出某种带规律性的表征。中国诗史上的一些高潮期,也莫不有它独特的政治背景”“战国时,……建安时期,……继唐诗而起的宋诗,发展到宋中叶,又出现一个繁荣的局面,而其时从仁宗朝庆历新政,一直到神宗朝三安石变法前后,……诗歌界欧、王、苏、黄等大家,都是在一连串起伏动荡的政治变革中卷入得很深的人物"可知,材料二侧重于列举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些高潮期来说明诗歌与政治的关系体现出的某种带规律性表征。
故答案为:①材料一侧重于从文学体裁的角度,论述中国诗歌最早与政治发生密切关系的原因,和这种关系在诗歌传统中的独特性。②材料二侧重于列举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些高潮期来说明诗歌与政治的关系体现出的某种带规律性表征。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二第一段“诗歌与政治的关系,体现出某种带规律性的表征。中国诗史上的一些高潮期,也莫不有它独特的政治背景”可知,诗歌创作的“高潮期"与它独特的政治背景有关,汉武帝时期,以儒家文化为治国思想,德刑兼用,任用贤才,重视文化发展,这一独特的政治背景推动了汉乐府诗歌的发展。
根据材料二第二段“考察诗歌高潮来自政治的推动力,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文学繁荣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作为中国封建时代正统文学样式——诗歌,它注定要与封建政治发生密切联系”可知,这一事例说明比较有活力的社会政治对诗歌高潮的到来具有很大的推动力。
故答案为:①汉武帝时期,以儒家文化为治国思想,德刑兼用,任用贤才,重视文化发展,这一独特的政治背景推动了汉乐府诗歌的发展。②这一事例说明比较有活力的社会政治对诗歌高潮的到来具有很大的推动力。
【答案】6.D
7.C
8.①当伍原不知该往哪里走而陷入听天由命的绝望时,看到了那如豆的一小点儿光,燃起希望。②当伍原靠近灯光发现老乡认为能顺利完成任务时,却发现老乡听不见也不会说,陷入新的困境。③当伍原苦于没有好的方法让这个聋哑老乡明白自己身份,不知如何摆脱窘境,疲惫至极甚至绝望大哭时,老乡忽然用手摸他的头、帽子、脸颊来确认其身份,最终帮他指路。
9.①茹志鹃在这篇小说中跳过了“革命的宏大叙事”,没有描写某次大的战役宏大的战争场面,而是选择了一个迷路的战士伍原的经历来写。②在抗战的大背景下,伍原个人的这次经历就是“杯水微澜”,但他身上的责任感和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又是那个时代许多共产党人和八路军战士所共同具备的优秀品质。③伍原和老乡的沟通虽然充满曲折,但问题最终得以圆满解决。这样的事情在整个时代中虽然不起眼,但也以小见大地反映了战争年代让人感动的军民鱼水情。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中国现当代小说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看清文脉,并认真品味关键性语言。
(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重要情节和分析情节作用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故事的结局;周围的环境也可能对人物的命运造成影响,进而影响事件的结局。
(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重要情节和分析情节作用的能力。答题时一般从内容、结构和艺术效果等角度分析。内容上一般为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等;结构上一般为为后面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下伏笔,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照应前文或标题,和文中的某情节形成对比等;效果上一般为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情节陡转,产生戏剧性效果、引人深思等。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筛选答案时,要仔细审题,确定筛选标准、范围;一般来讲,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往往就是筛选的重点;在筛选的基础上,对主旨或共性的东西加以提炼概括。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这让伍原手足无措、无计可施"错,伍原虽然绝望,但还是尽力想办法让老乡知道自己的身份,如“捉住老乡的一只手。把它贴到自己帽子上,想让他明白。这不是国民党的大盖帽,这是八路军的帽子”。
故答案为:D。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纯粹和单一"错,这里应该是让人物形象更为真实,也更加立体而丰富。
故答案为:C。
8.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重要情节和分析情节作用的能力。
由“没有,一切与人有关的迹象都没有”“但是,往哪里走呢"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这一点儿如豆的光……小如绿豆似的光"可知,当伍原绝望时,看到了那如豆的一小点儿光,燃起希望。
由“我到底找到老乡啦!”“伍原绝望了,这个人不但听不见,还不会说话"可知,当伍原发现老乡听不见也不会说,陷入新的困境。
由“不知如何才能摆脱这一窘境……伍原伏在老乡身上,大哭了起来”“老乡……一手直指东北方向,然后做了个正步走的姿势,一双眼睛急切地盯着伍原"可知,当伍原在窘境中,大哭绝望时,老乡确认身份,最终帮他指路。
故答案为:①当伍原不知该往哪里走而陷入听天由命的绝望时,看到了那如豆的一小点儿光,燃起希望。②当伍原靠近灯光发现老乡认为能顺利完成任务时,却发现老乡听不见也不会说,陷入新的困境。③当伍原苦于没有好的方法让这个聋哑老乡明白自己身份,不知如何摆脱窘境,疲惫至极甚至绝望大哭时,老乡忽然用手摸他的头、帽子、脸颊来确认其身份,最终帮他指路。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情节方面:紧扣“跳过革命的宏大叙事”概括小说情节。本文没有表现战争场面,而是叙述了迷路的八路军战士伍原,为了把档案和掉队战友的消息及时送到部队,在没有一点路标痕迹的情况下,始终坚定不移地前行的故事。在抗战的大背景下,伍原个人的这次经历就是“杯水微澜"。
人物方面:伍原在一次次波折中,始终不忘自己身上的责任。伍原这一个人的形象代表着当时许多战士的形象:具有责任感和对革命的坚定信念。
手法与主题方面:以一个战士伍原迷路的小事,写“老乡”虽然既听不见又不会说话,但内心明亮,当他知道了伍原的身份,最终给伍原提供了帮助,表现了老乡对革命事业的支持,反映了战争年代让人感动的军民鱼水情。
故答案为:①茹志鹃在这篇小说中跳过了“革命的宏大叙事”,没有描写某次大的战役宏大的战争场面,而是选择了一个迷路的战士伍原的经历来写。②在抗战的大背景下,伍原个人的这次经历就是“杯水微澜”,但他身上的责任感和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又是那个时代许多共产党人和八路军战士所共同具备的优秀品质。③伍原和老乡的沟通虽然充满曲折,但问题最终得以圆满解决。这样的事情在整个时代中虽然不起眼,但也以小见大地反映了战争年代让人感动的军民鱼水情。
【答案】10.ACF
11.D
12.B
13.①汲黯辞行以后,拜访大行令李息,说道:我被弃置到地方郡县,不能再参与朝廷议事了。
②皇上重用我已经到了极点!但是事情有先后,在长久的安定环境中革除弊政,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14.①擅长文学、忠于朝廷;②不畏强权、敢于上谏;③顾全大局,谅解宽容。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官职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一词多义的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3)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附参考译文】
材料一:
汉武帝因为淮阳郡地处楚地交通要冲,于是召来汲黯,任命他为淮阳太守。汲黯伏地辞谢,不肯接受印信,经汉武帝数次下诏强行授予,才接受这一职务。汲黯流着眼泪对汉武帝说:“我自以为老死无用,再也见不到陛下了,想不到陛下还会收用我。我时常患病,不能胜任一郡的繁重事务。愿意充当中郎之职,出入宫廷,为陛下弥补过失和提醒遗漏之事,这是我的心愿。”汉武帝说道:“你看不起淮阳吗?我现在把你召回来。只因淮阳的官吏与老百姓不和,我只想借重你的威望,你躺在床上处理郡事就行。"
汲黯辞行以后,拜访大行令李息,说道:“我被弃置到地方郡县,不能再参与朝廷议事了。御史大夫张汤,其智谋足以拒绝规劝,狡诈足以掩饰错误,专门说乖巧、奸佞的话,用词诡辩,不肯为天下正事发言,一心迎合主上的意思。凡是主上所不喜欢的,他就乘机诋毁;凡是主上所喜欢的,他就乘机称赞。他还爱制造事端,玩弄法律条文,心怀奸诈来左右主上的心意,依靠不法官吏来建立自己的威望。您身居九卿高位,如不早加揭露,恐怕会与张汤一同受到惩处。”李息因惧怕张汤的权势,始终未敢开口;等到张汤倒台时,汉武帝将李息一同治罪。
汉武帝给予汲黯诸侯国相的待遇,命其居守淮阳,汲黯十年后去世。汉武帝颁布诏书,下诏令将奸猾不法的官吏和百姓放逐到边疆地区。
材料二:
范公名讳仲淹,字希文。宋真宗大中禅符八年考中进士。宋仁宗天圣年间,丞相晏殊因其精通文献典籍举荐他,皇帝就让他以大理寺丞的身份担任秘阁校理的职务。因为上书言事违背章献太后意旨,被贬为河中府通判、陈州通判。过了很久,皇帝想起他的忠诚,就征召他,授予他右司谏一职。当时章献太后临朝听政,在冬至这天于前殿大会众臣,皇帝将要率领百官为太后祝寿祈福。有关官员已经做好了准备,范公呈上奏章称天子没有面向北方的道理,何况这样做还要形成后世看弱皇上而仰重太后的风气,这事情才止息没有进行下去。范公又上奏章请求太后把理政大权还给天子,没有得到答复。后来等到太后去世,奏事的人迎合皇上的心意,把太后当朝时的很多政事都拿来深入追究。唯独范公认为太后受先皇的委托,保护帮助天子,没有发现什么过错,应该忽略她的小过失,来保全她的大德。
庆历三年春天,皇帝召见范公让他担任枢密副使。到任几个月后,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宰相)。范公感叹说:“皇上重用我已经到了极点!但是事情有先后,在长久的安定环境中革除弊政,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不久,皇上再次给他手写的诏令,催促他分条陈述天下大事。言官于是就拿夸大其词的事情来中伤他,幸亏皇上明察他的忠心,没有听信这些话。后因生病的缘故请求前往邓州任职。驻守邓州三年,范公的病更重了,于是一病不起(而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有关官员已经做好了准备,范公呈上奏章称天子没有面向北方的道理,何况这样做还要形成后世看弱皇上而仰重太后的风气,这事情才止息没有进行下去。
“有司已具”是一个完整的主谓结构,其中“有司"作主语,“已”作状语,“具"是动词,作谓语。所以在A处断开。
“公上疏言天子无北面”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其中“公"作主语,“上疏言”作谓语,“天子无北面"作宾语。所以在C处断开。
“且开后世弱人主以强母后之渐”中“以"是连词,连接“后世弱人主”“强母后之渐"作“开”的宾语,所以在F处断开。
故答案为:ACF。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一词多义的能力。
A.错误。轻视、看不起。/微薄,少。句意:你看不起淮阳吗?/少少的家产就渐渐花光了。
B.正确。
C.正确。通“促”,催促。/通“取”,选取。句意:催促他分条陈述天下大事。/各有各的爱好。
D.正确。更加。/渐渐。句意:范公的病更重了。/苏武的伤口渐渐痊愈,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
故答案为:D。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否则忠臣们恐怕都会受到惩处"错误。原文“不早言之,公与之俱受其戮矣”意为“您身居九卿高位,如不早加揭露,恐怕会与张汤一同受到惩处”,指的是李息,不是“忠臣们”。
故答案为: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过”,拜访;“与”,参与;“黯弃逐居郡”,被动句。
(2)“至”,极点;“革弊于久安”,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久安革弊”;“非朝夕可也”,判断句。
故答案为:①汲黯辞行以后,拜访大行令李息,说道:我被弃置到地方郡县,不能再参与朝廷议事了。
②皇上重用我已经到了极点!但是事情有先后,在长久的安定环境中革除弊政,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
“天圣中,晏丞相荐公文学,以大理寺丞为秘阁校理……久之,上记其忠,召拜右司谏”,范仲淹因其精通文献典籍而被丞相晏殊举荐,皇帝想起他的忠诚,就征召他,授予他右司谏一职,可见他擅长文学、忠于朝廷。
“以言事忤章献太后旨,通判河中府、陈州。”,范仲淹曾因为上书言事违背章献太后的旨意而被外放,可见他不畏强权、敢于上谏。
“及太后崩,言事者希旨,多求太后时事,欲深治之。公独以谓太后受托先帝,保佑圣躬,未见过失,宜掩其小故以全大德”,当太后去世后,面对大臣的重翻旧账,他又极力维护太后的声誉,可见他顾全大局,谅解宽容。
故答案为:①擅长文学、忠于朝廷;②不畏强权、敢于上谏;③顾全大局,谅解宽容。
【答案】15.C
16.①诗人以庭菊自况(答“喻君子"亦可),借庭菊因“移时晚”而“不堪摘”,感慨自己生不逢时;②借庭菊晚开不被采撷,难以“升中堂”,感慨自己迟迟不得重用;③借庭菊“空长大枝叶"感慨自己空有一身才华;④借庭菊“缠风霜”感慨自己如菊花傲霜雪的气概。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细琐’指人们采撷众芳所用的琐碎时间"不正确,从原诗意思看,“细琐”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人们所采撷的那些细碎琐屑的花(即“众芳")。
故答案为:C。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诗的前四句“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嫚开何益”意思是庭前的甘菊花因为移栽得晚,到重阳节时花蕊还是青的没有开花,不能摘来观赏。等到明天秋景萧瑟人们从酒醉中清醒了,你再开出些残花来有什么用呢?这四句作者“叹"甘菊生不逢时,即使开放也无人欣赏。
此后“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意思是篱笆边的野地里开了许多杂花,人们将这些细碎琐屑的花采了摆在中堂中观赏。作者“叹"众芳”被重视,而甘菊不被重视。而结合诗歌注释可知,作者看似感慨甘菊徒长枝叶,扎根不得所,被风霜侵蚀;从深层次来看,诗人在诗作中叹息庭前的甘菊生不逢时,实为叹息自己没有机会为国家平定叛乱尽一份绵薄之力。杜甫饱读诗书,有着高涨的爱国热情,却始终壮志难酬。诗人丰富的生命体验与磅礴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纵横交错,抽象的情感经验凝聚成菊花意象。“甘菊"有着极佳的药用价值,却不被人们所采摘,诗人满腹经纶,却得不到君王重用,落得“移时晚”的结局,诗人与菊花有着相似的命运,菊花内蕴为诗人心内之象的写照。作者实际是借甘菊“叹"自己的生不逢时、怀才不遇。
此外,根据诗歌尾联“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则可看到诗人对甘菊的其他丰富情感。一方面,从“念兹空长大枝叶"这句诗里,我们能看到诗人感叹甘菊空有一身好枝叶,这其实也是诗人在感慨自己空有一身才华。
但从“结根失所缠风霜”可看出,诗人看似慨叹菊花长的枝繁叶茂,却不能避免风雪寒霜的打击,实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菊花傲煞霜雪的气概,衬托出了菊花高层次、高品味的风格美。不论现实多么黑暗,政治多么腐朽,社会多么凋敝,杜甫决不在它面前闭上眼睛,而是大胆地予以揭露,表示自己的态度,指出解决的途径。菊花的文化寓意与诗人的高尚情操相得益彰,菊花的顽强执著精神与诗人永不磨灭的意志交相辉映,而菊花的审美意蕴也正与诗人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意志交相辉映。
故答案为:①诗人以庭菊自况(答“喻君子"亦可),借庭菊因“移时晚”而“不堪摘”,感慨自己生不逢时;②借庭菊晚开不被采撷,难以“升中堂”,感慨自己迟迟不得重用;③借庭菊“空长大枝叶"感慨自己空有一身才华;④借庭菊“缠风霜”感慨自己如菊花傲霜雪的气概。
17.【答案】(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3)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开放性默写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岫、荠、茱萸、鄜。
故答案为:(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和开放性默写三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答案】18.既然熬夜有害;虽然过度补觉并不可取
19.①去掉“超标的"(解析:噪音都是超标的);⑤“加快”改为“减缓"(解析:不合逻辑,代谢减缓,能量供应才会减少);⑧“提不起精神”与“头晕乏力"对调位置(解析:“头晕乏力”与“提不起精神"是因果关系)。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逻辑;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2)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后文“那周末多睡觉补回来就可以了"说的是用“补觉”的方法弥补熬夜带来的伤害,可见,该句是承认熬夜有害的事实,用“既然"与后文的“那”形成关联词组,故可填“既然熬夜有害"。
B.根据后文“但分时段地补觉,可以帮助我们在不打乱生物钟的前提下,弥补睡眠不足带来的影响”,可知此处补写的句子应采用“虽然……"形式,以与后文“但……”构成表转折关系的复句;内容上,后文强调分时段补觉的好处与前文过度补觉的弊端形成对比,所以此处可填“虽然过度补觉并不可取"。
故答案为:既然熬夜有害;虽然过度补觉并不可取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超标的噪音”语义重复。“噪音"是指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所以噪音本身都是超标的。由此可知,“超标”和“噪音"存在语义重复的部分,所以去掉“超标的”。
⑤“新陈代谢加快"不合逻辑。代谢减缓,能量供应才会减少,所以把“加快”改为“减缓"。
⑧“出现提不起精神而头晕乏力的情况”语序不当。应该是头晕乏力,从而使人提不起精神。所以把“提不起精神"与“头晕乏力”对调位置。
故答案为:①去掉“超标的"(解析:噪音都是超标的);⑤“加快”改为“减缓"(解析:不合逻辑,代谢减缓,能量供应才会减少);⑧“提不起精神”与“头晕乏力"对调位置(解析:“头晕乏力”与“提不起精神"是因果关系)。
【答案】20.“先天不足”的引号表示着重强调,体现绘画形象与实际的生活形象相比有很多不足,只能把三维空间压缩在平面,把万端变化定格在瞬间。“死"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意思是绘画化世间事物的瞬间为永恒,不会消失,从而把因生命的消亡而恐惧和悲哀的人类解救出来。
21.为什么昙花一现的确会让人遗憾呢?因为人类总在追求永恒。
22.①“如”表示举例,列举出生动富有变化的生活形象云、海和雪花。②“如"的意思是好像,运用比喻把“生命”比作花、云、流水。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使用;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本题,一要积累、熟记常见标点符号的意义和用法,二要结合语句进行判断。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它的作用有表示停顿,表示语气,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标点符号分两大类:点号和标号。标号包括破折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引号、连接号、间隔号、着重号、专名号等,主要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及冒号等,主要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较为常见的有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借代等。解答本题,需仔细阅读文本,找到运用的修辞手法,再分析其表达效果。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依据合乎语境理解词语。
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根据语境“绘画形象与它所要占有的对象相比,无疑“先天不足”,生活形象是生动鲜活、千变万化的……绘画却只能把三维空间压缩在平面,把万端变化定格在瞬”,据此看出“先天不足"的引号表示着重强调,体现绘画形象与实际的生活形象相比有很多不足,只能把三维空间压缩在平面,把万端变化定格在瞬间。
根据语境“人类总在追求永恒,昙花一现的确让人遗憾。化瞬间为永恒者,唯有绘画与雕塑。也就是说,它们都能将稍纵即逝的变成永不消失的,从而把因生命的消亡而恐惧和悲哀的人类解救出来。……一旦变成绘画或雕塑,就不会再‘死’了”,可看出其中“死"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意思是绘画化世间事物的瞬间为永恒,不会消失,从而把因生命的消亡而恐惧和悲哀的人类解救出来。
故答案为:“先天不足”的引号表示着重强调,体现绘画形象与实际的生活形象相比有很多不足,只能把三维空间压缩在平面,把万端变化定格在瞬间。“死"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意思是绘画化世间事物的瞬间为永恒,不会消失,从而把因生命的消亡而恐惧和悲哀的人类解救出来。
2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题目要求使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改写画线的句子,以强调永恒的重要性。结合原句“人类总在追求永恒,昙花一现的确让人遗憾”,两分句的内容正好相反,一个强调“永恒”,一个强调短暂的“遗憾”。据此为突出“永恒”,可用设问的修辞将“昙花一现”的内容设计为上句,“追求永恒"的内容为下句,可改为:为什么昙花一现的确会让人遗憾呢?因为人类总在追求永恒。
故答案为:为什么昙花一现的确会让人遗憾呢?因为人类总在追求永恒。
2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①结合原文“生活形象是生动鲜活、千变万化的,如天边的云、远处的海、高原上飞舞的雪花、月光下的婆娑树影”,其中“如"表示举例,列举出生动富有变化的生活形象云、海和雪花。
②结合原文“生命如花、如云、如流水,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很可能只在某一瞬间”,其中“如"的意思是好像,运用比喻把“生命”比作花、云、流水。
故答案为:①“如"表示举例,列举出生动富有变化的生活形象云、海和雪花。②“如”的意思是好像,运用比喻把“生命"比作花、云、流水。
23.【答案】略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首先要解读材料的内容。
【题干分析】
材料只有一句话,其关键词有:“坚硬”、“柔软"、“和谐的自我”,其中造就和谐的自我的关键是“如何对待它们"。由这个题目中我们可以想到人的性格对自我的塑造,这是材料本身向我们展示的内容——“人的心中”,那么进一步思考,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造就和谐的自我,具体来说就是更好的处世或者塑造更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坚硬和柔软对应的也可以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或者是思考问题的维度和方式。其次,我们要根据以上探讨的实质,找到关键词句的深意:①从性格的角度,硬——性格的坚强,软——性格的柔韧,例如水,硬可以是“水滴石穿”,软可以是“上善若水”;②从处世的角度,硬——坚持原则,软——处事变通;③从思考方式的角度,硬——硬性的科学准则(理智),软——文学、艺术、情感(感性)。考生可以从中选取一个角度立意作文,作文时要辩证的取“坚硬"和“柔软”的长处,不要偏指一方。另外,还可以从纵向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比如选取一个角度,从历史谈到现实,重点在于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和意义、价值。
【立意提取】
软硬相合,自我谐和
坚硬的科学与柔软的人文
刚柔并济,内心和谐
【点评】
本题考查哲理类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哲理性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我们思想素质和思维品质的考查的过程。注意先需要找关键词和关键句,探究关键词的比喻义或象征意义,化虚为实或化实为虚,再把握材料全局,确立几个关键词之间的必然联系,联系现实,准确立意。从这三步骤入手,才能拨得云开见月明,通过作文审题立意,探讨人生、生命、自然、社会。
1/1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4高二下·信宜期中)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政治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关系"的概念是广义的,既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指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关系)。人是社会性的存在,而不是孤立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既需相互依靠,又有利害冲突。协调诸如此类的问题,便是政治的任务。既然中国文化不相信神而只相信人,那么在中国文化中头等重要的事,便自然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天人之际的人神关系了。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文化更重视政治的原因,也是为什么中国产生儒家哲学的原因。
中国文化这种重视政治、薄于宗教的特征,当然会给中国文学以很大影响。在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中,诗歌是最早与政治发生密切关系的文体。根据传统的文学观点,诗歌就其本质而言是抒发个人感情的,但因为个人是生活于群体之中的,而所谓政治也无非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因而诗歌与政治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毛诗大序》之所以一下子从诗歌的抒情功用谈到政治功用,便是作者的意识深处存在着上述思路之故。
类似中国诗歌与政治的这种密切关系,在其他诗歌传统中是非常罕见的,可以说是中国诗歌的基本特征之一。正如松浦友久指出的:“在比较诗学上,一般认为,‘诗与政治’的课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始于近代。但在中国诗史上,这却是自古以来诗学上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并且其中表现的‘诗与政治’的关联,综合包括理念与实践两个层次,而其传统又一直延续到今天——这都是无与类比的特殊情况。”
(摘编自邵毅平《诗歌:智慧的水珠》)
材料二:
诗歌与政治的关系,体现出某种带规律性的表征。中国诗史上的一些高潮期,也莫不有它独特的政治背景。战国时,楚面临强秦的威胁,进步爱国力量与腐朽卖国劳力的斗争,推动屈原的创作,而屈原所经历的高层政治体验,则赋予他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献身精神。建安时期,曹操政治集团以其进步的政治路线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式,把因党锢之祸被压抑冷落的士人,重新推向政治舞台,激起强烈的功业思想和英雄意识。“雅好慷慨”的建安诗歌,正是得力于这种正面推动。继唐诗而起的宋诗,发展到宋中叶,又出现一个繁荣的局面,而其时从仁宗朝庆历新政,一直到神宗朝三安石变法前后,王朝内部政治斗争的焦点,是要克服“累世因循末俗之弊”,挽救长期和平发展中潜伏的危机,诗歌界欧、王、苏、黄等大家,都是在一连串起伏动荡的政治变革中卷入得很深的人物。
考察诗歌高潮来自政治的推动力,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文学繁荣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作为中国封建时代正统文学样式——诗歌,它注定要与封建政治发生密切联系,政治影响诗人创作,可以有四种情况:(一)挤占了诗人创作的时间和精力;(二)给诗人以正面鼓舞或推动;(三)打击压抑,导致怨悱;(四)诗人被迫害致死,或彻底沉默。(一)和(四)两种情况只能使创作受损。(二)和(二)两种情况虽有分别,但对于某些诗人,又常常集于一身。如李白,杜甫之入宫廷,便是始而受激励,继而遭压抑。
一般说来,封建时代的士人,总是先由政治给予某种参与的机会,在参与中有所不适,才会引起怨悱,导致“长吟哦”的“起且僵"(崛起而后因顿),“起”往往在先,由政治直接给予拨动,“僵"伴随于后。“起”与“僵"或是单纯从某一侧面作用于诗歌创作,或是交糅在一起,产生更复杂的影响;或是比较直接地表现为正值,或是要经过创作活动的一番消化转换,才表现为积极有益的效应。能够给诗歌创作以强大推动的政治,不在于它有多么清明或稳定,而在于它要能强烈地牵动人心,让人不断地感奋起来,发之于吟咏。封建王朝初期,一般号称盛世,而文学人才可能尚未积累到最丰沛的程度,同时稳定和繁荣不免缓解了士人要求干政的迫切感,诗歌颂美居多,缺乏对政治的深刻卷入,艺术上也缺乏由深广内容带来的要求变革创新的推动力,封建王朝末世,往往陷入大动乱,斗争残酷,兵祸连年,文教停顿,人才短缺,士人对世乱恐惧回避。诗歌也相应衰敝,东汉末(灵帝期)、隋末、唐末的情况大体如此,一般性地排除了王朝开国期和衰乱期,再结合诗歌史上几个兴盛阶段来看,中国诗歌高潮,总是出现在社会政治比较有活力,能够吸引人才,并多方面推动士人为较高理想积极追求的时期,而盛唐则是演出了中国历史上这种时期的最为辉煌的一幕。
摘编自余恕诚《唐诗风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是中国文化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因为中国文化只相信人而不相信神。
B.诗歌和政治的本质决定诗歌与政治的关系,在中国,诗歌是最早与政治发生密切关系的文学体裁。
C.建安诗歌的繁荣跟曹操政治集团将因党锢之祸被压抑冷落的士人重新推向政治舞台有很大关系。
D.盛世王朝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士人很少干政,诗歌创作缺乏创新,无法形成高潮。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政治应最大程度地维护每个个体和集团的利益,因为政治的本质在于协调人际关系。
B.王安石、苏东坡等文学大家在诗歌创作上取得巨大成就跟他们的政治经历不无关系。
C.李白和杜甫进入宫廷都是先得到激励,后受到打压,其政治遭遇影响了两人的诗歌创作。
D.封建王朝末世往往天下大乱,这不仅对诗歌发展不利,对文化事业发展也是灾难。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元结主张诗歌应“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
B.唐代政治开明,吸纳了不少异族文化,实现了五代以来黄河流域经济文化的大整合,实现了南北文化统一,为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D.白居易在《策林·采诗》中建议:“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
4.两则材料都谈到了中国诗歌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但二者论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两则材料需要说明。
5.汉武帝时期,汉廷成立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采制诗歌的机构,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作的诗歌,并将其谱曲,在朝廷的重大活动或重要场合上演出,体现了大汉朝威武雄壮的气质和浓浓的文艺范。这也使得“乐府"成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请结合两则材料对这一历史现象加以分析。
【答案】1.D
2.A
3.C
4.①材料一侧重于从文学体裁的角度,论述中国诗歌最早与政治发生密切关系的原因,和这种关系在诗歌传统中的独特性。②材料二侧重于列举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些高潮期来说明诗歌与政治的关系体现出的某种带规律性表征。
5.①汉武帝时期,以儒家文化为治国思想,德刑兼用,任用贤才,重视文化发展,这一独特的政治背景推动了汉乐府诗歌的发展。②这一事例说明比较有活力的社会政治对诗歌高潮的到来具有很大的推动力。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论点、论证方法;论据支撑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3)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4)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比较材料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士人很少干政”错误。原文说的是“同时稳定和繁荣不免缓解了士人要求干政的迫切感,诗歌颂美居多,缺乏对政治的深刻卷入”,士人要求干政的迫切感减弱,不等于很少干政。
故答案为:D。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的能力。
A.“政治应最大程度地维护每个个体和集团的利益”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一段可知,政治的本质决定了它的任务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并没有说政治应最大程度地维护每个个体和集团的利益。
故答案为:A。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的观点是诗歌与政治的密切关系。
A.此句强调主张诗歌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诗歌能济世劝俗,拾遗补阙。符合材料一观点。
B.此句强调唐朝开明的政治为唐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材料一观点。
C.此句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政,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统治者转。此句是强调以德治国。不符合材料一观点。
D.此句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能够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符合材料一观点。
故答案为:C。
4.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比较材料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在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中,诗歌是最早与政治发生密切关系的文体。根据传统的文学观点,诗歌就其本质而言是抒发个人感情的,但因为个人是生活于群体之中的,而所谓政治也无非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因而诗歌与政治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可知,材料一侧重于从文学体裁的角度,论述中国诗歌最早与政治发生密切关系的原因;根据材料一第三段“类似中国诗歌与政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大数据分析服务保密合同
- 2024年度物联网技术研发与应用于合同
- 卫生间用芳香除臭剂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04版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合同
- 2024年度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合同
- 2024年度物流配送合同:物流公司与电商企业之间的合作协议
- 2024年度健身服务合同服务内容与会员权益
- 2024年度技术研发合同标的为新型材料
- 2024年度企业合并财务顾问服务合同
- 2024年度养殖场品牌建设与宣传合同
- 高考评价体系测试试题及答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可复制)
- 第一单元 《项目二:探究计算机中数据表示-认识数据编码》说课课件 2023-2024学年沪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 学习交流杂物电梯新检验规程课件
- 装在套子里的人省赛一等奖
- 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总结分析报告
- Python实战之数据库应用和数据获取-教学大纲
- 爱天使圈降低针刺伤发生率课件
- qc提高隧洞初期支护钢拱架安装合格率
- 初中道德与法治2022版新课程标准测试卷及答案
- 大阳巧客电动四轮车常见故障处理方法之欧阳法创编
- (完整版)砖砌排水沟施工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