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
生物试题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选题
1.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关系的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分别指的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B.春节前后,杭州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③和④
C.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⑥
D.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昆虫的雄虫主要是通过控制⑤来影响种群数量的
【答案】B
【分析】种群的特征主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
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
出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
影响种群数量的,分析一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间接判定出该种群的发展趋势。
分析题图:①③使种群密度降低.①③是死亡率和迁出率;②④使种群密度上升,②④
是出生率和迁入率,⑤通过影响①使种群数量减少,通过影响②使种群数量增多,则⑤
是年龄组成,①是死亡率,②是出生率,③是迁出率,④是迁入率,⑥是性别比例,它
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详解】A、根据试题分析,①是死亡率,②是出生率,③是迁出率,④是迁入率,A
错误;
B、春节前后,某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③迁出率和④迁入率,B正确;
C、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⑤是年龄组成,C错误;
D、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昆虫的雄虫主要是通过控制⑥性别比例,进而影响种群的数
量,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种群的特征,要求识记种群的几种数量特征,掌握各数
量特征之间的关系,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
2.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定量的标记过的斜纹夜
蛾,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标记个体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
诱捕灯间距(m)
A.若标记总量为N,回收率为a,则斜纹夜蛾的种群密度为N/a
B.诱捕距离加大,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上升
C.该研究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无关
D.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种群的年龄结构
【答案】D
【分析】种群密度是指某个种群在单位空间或面积内的个体数量。标志重捕法常用来估
算动物的种群密度,公式为“种群密度(数量)/释放总数=重新捕获数/标记数”。
【详解】A、根据公式可知种群密度=重新捕获数x释放总数小标记数,即重新捕获数/a,
根据题干信息无法获知第二次诱捕的斜纹夜蛾总数,故无法得出种群密度,A错误;
B、据图可知,随诱捕距离的加大,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下降,B错误;
C、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诱捕灯间距和灯的高度,结果说明杀虫灯的杀虫
效果与灯的密度和灯的高度有关,C错误;
D、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减少斜纹夜蛾成虫的数量,增加幼虫比例,从而改变
种群年龄结构,D正确。
故选D。
3.下图甲表示某鱼类种群出生率、死亡率和净补充量(出生率、死亡率之差)与种群
密度的关系,图乙表示该种群净补充量与种群密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试卷第2页,共45页
▲出生率先亡率
ar
/彳二二一净补充里
0E球密度
甲
A.a代表出生率,b代表死亡率
B.E点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稳定型
C.G点对应图甲中E点,此时种内斗争最激烈
D.为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捕捞后应使鱼类种群数量维持在F点
【答案】B
【分析】分析图甲,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种群的净补充量先增大后降低,该种群为S
型增长曲线,a代表出生率,b代表死亡率,E点时种群密度达到最大;分析图乙:种
群的净补充量先增大后降低,该种群为S型增长曲线,F点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此
时种群数量为K/2。
【详解】A、根据试题分析:图1中曲线a代表出生率,曲线b代表死亡率,二者的差
值是净补充量,A正确;
B、E点净补充量为0,此时种群数量最大,E点之前,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
数量一直在增加,为增长型种群,B错误;
C、G点之前,净补充量大于0,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加,G点净补充量等于0,此时种群
数量达到最大值,对应图甲中E点,此时种内斗争最激烈,C正确;
D、分析图乙可知,F点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为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捕捞后应使鱼类
种群数量维持在F点,D正确。
故选B«
4.东北“神兽”傻独子,是中国东北林区最常见的野生动物之一。抱子经济价值较高,
是猎人们最爱猎捕的野生动物之一,滥捕导致野生狗子数量急剧减少。我国于2000年
8月1日发布:任何猎捕狗子的行为都是违法的,严禁猎捕、买卖、食用野生狗子。对
东北某林区一犯子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其中法前一年种群数量/当年
种群数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种群数量表现为“S”型增长,口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
B.ti时种群内泡子的个数量体最多,此后泡子数量越来越少
C.t2时种群内犯子数量达到K值,此后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
D.t3时种群内泡子个体数量少于t2,个体的生存压力较t2时刻小
【答案】B
【分析】分析图示其纵坐标3=前一年种群数量/当年种群数量,若这个比值小于1,则
说明种群中个体数量在增加,反之,则是下降;该图示表示的种群中个体的数量先增后
减。
【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该种群数量表现为先增后减,不属于“S”型增长,A错误;
B、h时种群中个体数量还在增加,过了这个点,种群中个体的数量在下降,故此时种
群内独子的个数量体最多,此后狗子数量越来越少,B正确;
C、t2时种群内独子数量一直在下降,数量并没有达到K值,此后胞子数量一直在下降,
C错误;
D、ti时种群内狗子的个体数量最多,此后匏子数量越来越少,也就是L之后犯子数量
随时间一直在减少,因此t3时种群数量少于t2,但生存压力并不只来自于种群数量本身,
还与环境有关,由题中信息可知,个体生存压力主要来源于人类的猎捕等,因此t3时个
体生存压力大于t2时,D错误。
故选B。
【点睛】正确读懂题干中信息,理解图标中纵坐标表示的意义,是本题最大的“陷阱”。
5.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了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4个锥
形瓶分别置于相同且适宜环境条件中进行培养,均获得“S”形增长曲线。下列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
起始酵母菌教起始酵母菌数起始裨毋赭数起始解母菌数
(10x10*个)(5x1伊个)(5X102个)(10xl(F个)
试卷第4页,共45页
B.酵母菌的数量达到K值以后可能会下降
c.锥形瓶11和in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相同
D.锥形瓶W最先达到K值,I最后达到K值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培养液的体积不同,起始酵母菌数不同,因此
4个锥形瓶内的种群到达K值的时间不同。IV号锥形瓶内的环境阻力最大,因为锥形瓶
内培养液体体积最少,起始酵母菌数最多,因此最先达到K值;由于有毒物质积累,
锥形瓶IV内的种群数量也最先开始下降。
【详解】A、用血细胞计数板采用抽样检测法,可估算锥形瓶中酵母菌数量,A错误;
B、酵母菌的数量达到K值以后,;由于有毒物质积累,种群数量可能会下降,B正确;
C、锥形瓶HI中培养液多于锥形瓶II中的培养液,表明锥形瓶III中的K值大于H中,C
错误;
D、锥形瓶IV最先达到K值,III最后达到K值,D错误。
故选B。
6.某研究小组用血细胞计数板来计数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下图是该小组
所用的血细胞计数板。某同学将培养到第5天的培养液稀释10倍后,统计五个中方格
中酵母菌的数量,平均值为N。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数室
计中方格
大
小方格400个
血细胞计数板正面大方格
大方格(25个中方格)
A.计数时若将压在中方格边上的酵母菌都算在内,会使计数结果偏大
B.本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以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C.培养到第5天时,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密度为25NX105个/mL
D.若培养到第7天培养液中酵母菌活菌数开始减少,可能与代谢产物积累有关
【答案】B
【分析】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种群数量先逐渐增加后相对稳定,呈“S”型增
长;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会减少,同时酵母菌的代谢产物积累,
改变培养液的理化性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酵母菌的生长与繁殖。
【详解】A、计数时应将中方格内、相邻两边及顶点处的酵母菌计数在内,若将压在中
方格边上的酵母菌都算在内,会使计数结果偏大,A正确:
B、本实验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每天的数据形成自身前后对照即可.,B错误;
C、培养到第5天时,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密度为(Nx25xlO)/(O.lxlO-3)=25NxlO5
个/mL,C正确:
D、若培养到第7天培养液中酵母菌活菌数开始减少,可能与营养物质消耗和代谢产物
积累有关,D正确。
故选Bo
7.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如图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
(如曲线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曲线乙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E点后种群中衰老个体的数量将基本维持稳
定
B.图中C点时,环境阻力最小,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若曲线乙表示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通过镜检统计的结果比实际值低,因为其中
有死亡的酵母菌个体
D.K值具有物种特异性,所以田鼠的种群增长曲线在不同环境下总是相同的
【答案】A
【分析】据图分析,甲表示J型曲线,乙代表S型曲线。曲线中的两个关键点:C点时,
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它意味着种群的繁殖力最强;E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这时种
群增长率最小,它意味着出生率与死亡率或迁入率与迁出率接近于等值。
【详解】A、若曲线乙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率为零,
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种群中衰老个体数量将基本维持稳定,A正确;
B、图中的C点增长速率最大,但是环境阻力不是最小。图中乙曲线上,时间越早,种
群的数量越少,环境阻力越小,B错误;
C、若曲线乙表示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通过镜检观察统计的结果比实际值低,可能是
试卷第6页,共45页
在取样时没有振荡试管,酵母菌分布不均匀所致,C错误;
D、不同生存环境条件,环境容纳量不同,D错误。
故选Ao
8.某草原,狐和兔数量变化呈现周期性的波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tL1JJ
012345678
时间/天
A.据图分析,狐和兔的数量变化受种群内部生物因素的影响
B.狐和兔数量变化相互制约,是循环因果关系
C.狐捕食兔的种间关系客观上促进了兔的发展和进化
D.若兔逃避狐捕食能力提高,两种群数量变化仍符合该曲线模型
【答案】A
【分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首先明确的是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
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来干扰超出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详解】A、据图分析,狐和兔的数量变化呈现周期性的波动,说明狐和兔种群之间的
关系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A错误;
B、兔种群数量增加会使狐数量增加(食物增多),兔减少,狐数量也会减少(食物不足),
符合循环因果关系,B正确;
C、狐和兔之间的种间关系是协同进化的结果,狐捕食兔的种间关系客观上促进了兔的
发展和进化,C正确;
D、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相互选择协同进化,随着猎物逃避捕食的能力提高,捕食者
的捕食能力也将进一步提高,两种群数量变化仍符合该曲线模型,D正确。
故选A。
9.凡是影响种群重要特征的因素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下列关于影响种群数量变
化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持续38℃高温可以引起蛆虫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说明高温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B.寒温带地区种子春季萌发成幼苗主要受气温上升的影响
C.蚊类等昆虫在冬季来临时死亡主要受水分不足的影响
D.非生物因素本身对种群数量具有反馈作用,可以通过反馈机制来调节种群数量
【答案】B
【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
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食物、流行性传染病等;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
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系,
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详解】A、温度对种群数量的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故高温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A错误;
B、寒温带地区的种子大多在春季萌发成幼苗,主要是受温度的影响,春季气温上升,
有利于种子萌发,B正确;
C、蚊类等昆虫在冬季来临时死亡主要受气温降低的影响,C错误;
D、非生物因素本身对种群数量无反馈作用,密度制约因素本身对种群数量具有反馈作
用,可以通过反馈机制来调节种群数量,D错误。
故选B。
10.生态位宽度表示被一个种群所利用的不同资源的总和。生态位重叠指在一个资源序
列上,两个物种利用相同等级资源而相互重叠的状况。物种生态位的宽度大小与生态位
的重叠指数有十分紧密的联系,相关研究数据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表1生态位宽度
树种名生态位宽度
西南红山茶(Camelliapitardii)0.6831
猫儿屎(Decaisneainsignis)0.5516
光叶琪桐(SophorajaponicaLinn.)0.5018
野桐(Mallotusjaponicus)0.3133
冬青(Ilexpurpurea)0.1121
赤杨叶(Alniphyllumfortunei)0.1429
华山松(Pinusarmandii)0.1429
表2生态位重叠指数
种名光叶琪桐西南红山茶猫儿屎野桐水杨叶冬青华山松
试卷第8页,共45页
光叶琪桐0.09240.05560.01270.01410.07170.0144
西南红山茶0.11280.08510.08001.10360.0162
猫儿屎0.09390.15220.09190.0000
野桐0.5940.09100.0000
赤杨II卜0.00000.0000
冬青0.0136
华山松
A.西南红山茶的生态位宽度最大,说明其竞争力强,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B.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与其它的物种之间往往具有较大的生态位重叠指数
C.生态位宽度排名前2位的西南红山茶、猫儿屎与其他物种之间的生态位均有重
叠
D.赤杨叶和华山松没有生态位重叠,不存在种间竞争
【答案】C
【分析】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
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生态位宽度表示被一个种群所利用的不同资源的总和。生态
位重叠指在一个资源序列上,两个物种利用相同等级资源而相互重叠的状况。
【详解】A、生态位是指•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
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西南红山茶的生态位宽度最大,说明其竞争力强,适应
环境的能力也越强,A正确;
B、自然界中环境资源有限,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与其它的物种之间往往具有较大的
生态位重叠指数,B正确;
C、由表2可知,猫儿屎与华山松生态位重叠指数为0,C错误;
D、赤杨叶和华山松没有生态位重叠,说明这两个物种不存在共用的资源,不存在种间
竞争,D正确。
故选Co
11.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了“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探
究活动,不同地块中获得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种群数量的单位为只)。下列有
关分析合理的是()
蚯蚓马陆蜘蛛鼠妇娱蚣线虫蜗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投标管理办法
- 打探水钻管理办法
- 新旧发票管理办法
- 弃婴收养管理办法
- 房屋经营管理办法
- 振风超市管理办法
- 报刊分拣管理办法
- 成都挂职管理办法
- 新疆垂钓管理办法
- 房间住宿管理办法
- 衡阳技师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真题2022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同步课时练习
- 张克非《公共关系学》(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 大学英语六级词汇(乱序版)CET
- 优质课一等奖初中安全教育《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校园暴力事件发生:模拟法庭》剧本
- GB/T 7631.14-1998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14部分:U组(热处理)
- GB/T 1844.4-2008塑料符号和缩略语第4部分:阻燃剂
- 2023年四川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
- 巷道设计与施工组织
- (完整版)门式脚手架施工方案
- 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查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