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支付服务数据安全要求GBT 42015-2022》详细解读_第1页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支付服务数据安全要求GBT 42015-2022》详细解读_第2页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支付服务数据安全要求GBT 42015-2022》详细解读_第3页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支付服务数据安全要求GBT 42015-2022》详细解读_第4页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支付服务数据安全要求GBT 42015-2022》详细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支付服务数据安全要求GB/T42015-2022》详细解读contents目录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缩略语5概述5.1网络支付服务业务组成5.2网络支付服务数据范围6基本要求contents目录7数据收集7.1收集个人信息7.2App系统权限申请7.3告知同意8数据存储和传输9数据使用和加工9.1数据展示9.2数据访问contents目录9.3数据加工10数据提供和公开10.1数据提供10.2数据公开11数据删除12数据出境13个人信息主体权利contents目录14网络支付服务典型场景数据安全要求14.1通过生物特征实现支付、身份认证14.2对账14.3支付风险控制14.4支付口令安全附录A(资料性)网络支付服务数据处理活动及安全风险contents目录附录B(资料性)网络支付服务重要数据识别参考规则及数据分类示例附录C(资料性)网络支付服务常见扩展业务功能的个人信息收集范围及使用要求附录D(资料性)网络支付服务App相关系统权限申请范围及使用要求参考文献011范围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包括但不限于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等提供网络支付服务的组织。相关技术系统和平台涉及网络支付服务的数据处理、存储和传输等技术系统和平台。适用对象确保网络支付服务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安全属性。数据安全基本要求包括数据分类、访问控制、加密传输、安全审计等方面的要求。数据安全保护措施要求建立并实施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数据安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涵盖内容010203适用范围限定仅适用于网络支付服务数据的安全要求,不涉及其他类型的数据安全。适用于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在中国境内运营的服务,对于境外服务提供者,如在中国境内提供网络支付服务,也应遵循本标准的要求。02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22239-2019该标准主要提供了信息安全技术的基础框架和原则,为网络支付服务数据安全要求提供了理论支撑。GB/T25069-2020此标准详细阐述了信息安全技术中的术语定义,为理解和实施网络支付服务数据安全要求提供了统一的语境。主要引用文件辅助引用文件GB/TXXXXX-XXXX涉及网络支付服务中数据加密、解密及相关安全技术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方法。GB/TYYYYY-YYYY针对网络支付服务中的用户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安全机制,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指导和操作建议。注以上列举的引用文件仅为示例,实际引用文件可能因标准更新或具体应用场景而有所不同。在实施过程中,应参考最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确保网络支付服务数据安全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同时,各相关方应密切关注标准动态,及时调整和完善自身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033术语和定义网络支付服务指依托公共网络或专用网络在收付款人之间转移货币资金的行为,包括货币汇兑、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指提供网络支付服务的非银行支付机构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络支付服务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数据处于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的状态,以及具备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数据安全指一旦泄露、非法提供或滥用可能危害人身和财产安全,极易导致个人名誉、身心健康受到损害或歧视性待遇等的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交易信息、账户信息、身份信息、隐私信息等。敏感数据数据安全确保数据在传输、存储和处理过程中不被未授权访问或泄露。保密性保证数据在传输、存储和处理过程中不被篡改或损坏。完整性确保授权用户能够在需要时访问和使用数据。可用性安全要求加密技术通过对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的技术,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访问控制指防止对任何资源进行未授权的访问,从而使计算机系统在合法的范围内使用。其他相关术语044缩略语常见缩略语解释DSS数据安全标准,是指在网络支付服务中,为保护数据而制定的一系列安全规范和要求。PII个人身份信息,是指能够唯一标识一个人身份的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等。PCIDSS支付卡行业数据安全标准,是一个全球性的安全标准,旨在保护持卡人数据的安全。CDE敏感数据元素,是指在网络支付服务中需要特别保护的数据,如信用卡号、密码等。缩略语在标准中的应用DSS在标准中作为核心框架,为网络支付服务的数据安全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要求。PII的保护是标准中的重要内容,要求网络支付服务必须采取严格措施保护用户的个人身份信息。PCIDSS作为参考标准,为网络支付服务的数据安全提供了行业认可的基准。CDE的识别和保护是标准中的关键环节,要求网络支付服务必须对敏感数据元素进行特别处理,以确保其安全性。055概述随着网络支付的普及,支付服务数据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亟需制定相关标准来规范行业。背景为了保障网络支付服务的数据安全,提高网络支付的安全性,制定本标准。目的5.1标准制定的背景和目的5.2标准的适用范围和对象适用对象包括但不限于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清算机构等提供网络支付服务的组织。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提供网络支付服务的机构及参与网络支付的相关方。网络支付服务指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等渠道,为用户提供资金转移和清算服务的活动。数据安全5.3术语和定义指保护数据不被未经授权的访问、泄露、破坏或更改的一系列措施。0102VS本标准包括网络支付服务数据安全的总体要求、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等方面。内容概述本标准规定了网络支付服务的数据安全保护要求,包括数据的分类、存储、传输、处理和使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以及相关的管理要求。同时,还涉及对数据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和处置等方面的内容。总体结构5.4标准的总体结构和内容概述065.1网络支付服务业务组成风险管理通过风险评估、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风险,确保网络支付服务的安全性。支付处理包括支付请求的接收、验证、处理和结算等功能,确保支付流程的顺畅进行。账户管理提供用户账户的创建、查询、充值、提现等管理功能,保障用户资金的安全与便捷性。5.1.1业务功能包括用户身份信息、账户信息、交易信息等,是网络支付服务的基础数据。用户数据记录每一笔交易的详细信息,如交易时间、金额、双方账户等,用于后续的结算和查询。交易数据涉及用户行为分析、交易风险评估等数据,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风险。风险控制数据5.1.2业务涉及的数据类型5.1.3业务数据流用户通过网络支付平台发起支付请求,平台接收并处理该请求。用户发起支付请求网络支付平台对接收到的支付请求进行验证、处理,并与相关金融机构进行交互,完成支付结算。平台处理支付请求网络支付平台将支付结果返回给用户,并提供相应的查询和管理功能。返回支付结果与电子商务平台的关系网络支付服务是电子商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电子商务交易提供便捷、安全的支付解决方案。与金融机构的关系网络支付平台需要与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实现支付结算功能,并确保资金的安全与合规性。与监管机构的关系网络支付服务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接受监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5.1.4与其他业务的关系075.2网络支付服务数据范围在网络支付业务过程中产生、采集、加工、使用、存储、传输、删除、归档和备份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户数据、交易数据、业务数据等。网络支付服务数据指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在提供网络支付服务过程中收集、使用的关于用户的信息,如用户身份信息、账户信息、支付信息等。用户数据5.2.1网络支付服务数据定义可分为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等。按照数据类型划分可分为一般数据、重要数据、核心数据等,不同级别的数据应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按照数据重要性划分5.2.2网络支付服务数据分类包括用户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等能够识别用户身份的信息。用户身份信息包括用户在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处开立的账户信息,如账户余额、账户交易记录等。用户账户信息包括用户通过网络支付服务进行支付的相关信息,如支付金额、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用户支付信息5.2.3网络支付服务数据包含内容5.2.4网络支付服务数据安全要求数据保密性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应采取加密等措施,确保数据在传输、存储等过程中的保密性,防止数据泄露。数据完整性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应采取校验等措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防止数据被篡改或伪造。数据可用性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应采取备份、恢复等措施,确保数据的可用性和可靠性,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086基本要求应采取技术措施,如哈希算法,确保用户数据的完整性,防止数据在传输或存储过程中被篡改。数据完整性校验应建立数据恢复机制,以防止数据损坏或丢失,确保用户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数据恢复机制6.1保护用户数据的完整性6.2确保用户数据的机密性访问控制应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泄露用户数据。数据加密应采用符合行业标准的加密算法,对用户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机密性。防止拒绝服务攻击应采取技术措施,如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防御系统,防止恶意攻击导致用户数据服务不可用。数据备份与恢复应定期备份用户数据,并制定灾难恢复计划,以确保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迅速恢复数据服务。6.3保证用户数据的可用性日志记录应建立完善的日志记录系统,记录用户数据的访问、修改和删除等操作,以便在必要时进行审计和追溯。016.4确保用户数据的可追溯性数据留痕应采取技术措施,确保用户数据在传输、存储和处理过程中留下可追溯的痕迹,以便于事后分析和调查。02097数据收集合法性原则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收集个人信息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信息收集的合法性。正当性原则收集个人信息应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经过用户明确同意。必要性原则只收集实现服务所必需的最少个人信息,避免过度收集。7.1收集原则7.2收集方法通过技术手段,如日志记录、数据分析等方式收集用户使用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个人信息。间接收集通过与用户直接交互,如填写表单、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直接收集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用于识别用户身份的基本信息。基本信息支付信息设备信息包括银行卡号、账户余额、交易记录等与支付相关的信息。包括设备型号、操作系统版本、IP地址等与用户使用设备相关的信息。7.3收集内容告知义务在收集个人信息前,应向用户明确告知收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获得用户的明确同意。安全保障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收集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篡改或滥用。合规性审查定期对数据收集行为进行合规性审查,确保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7.4注意事项107.1收集个人信息最小必要原则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收集个人信息应遵循最小必要原则,即仅收集实现服务所必需的最少个人信息。公开透明原则收集个人信息时,应向用户明确告知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获得用户的明确同意。7.1.1收集原则用户注册在服务使用过程中,可能需要收集用户的交易信息、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以完成支付操作。服务使用安全验证为确保账户安全,可能需收集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如指纹、面部识别)进行身份验证。在提供网络支付服务前,需收集用户的身份信息、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进行注册。7.1.2收集场景线上收集通过网站、APP等线上渠道收集用户主动填写的个人信息,或使用Cookie等技术手段收集用户的浏览、使用习惯等信息。线下收集在实体店面或业务办理点等线下场景中,通过纸质表格或电子设备等方式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7.1.3收集方法7.1.4注意事项隐私政策在收集个人信息前,应向用户展示隐私政策,明确告知信息的收集、使用、共享和保护情况。定期审查定期对收集的个人信息进行审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风险。权限申请在收集敏感信息(如位置、相机、麦克风等)前,应向用户申请相应的权限,并明确告知申请权限的目的和使用范围。数据加密收集的个人信息应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数据的安全性。117.2App系统权限申请最小权限原则App应只申请实现业务功能所必需的系统权限,避免过度申请权限,减少用户隐私泄露风险。用户知情原则动态申请原则权限申请原则App在申请系统权限前,应向用户明确告知申请权限的目的、使用范围及可能带来的风险,确保用户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做出决策。App应在需要使用相关权限时动态向用户申请,避免在App安装或首次启动时一次性申请所有权限,提高用户体验。权限梳理App开发者应对业务功能进行梳理,明确需要申请的系统权限列表及申请理由。权限申请流程权限告知在App首次启动或用户首次使用相关功能前,通过弹窗、页面提示等方式向用户告知所需权限及申请理由。权限申请在用户同意授权后,App通过系统提供的接口动态申请所需权限。若用户拒绝授权,App应提供相应的引导或说明,避免影响用户正常使用。权限管理要求权限列表维护App开发者应定期更新并维护所需系统权限列表,确保与业务功能保持一致。权限使用监控权限撤销机制App应建立权限使用监控机制,对已授权权限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权限的合规使用。当用户不再需要使用某项已授权权限时,App应提供便捷的权限撤销功能,确保用户能够自主管理自身隐私权限。127.3告知同意告知义务明确告知内容网络支付服务机构应向用户明确告知数据收集的目的、方式、范围及数据的使用、共享和存储情况。隐私政策公示机构应制定并公示隐私政策,确保用户了解并同意其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方式。同意要求用户应有权随时撤回其同意,机构应提供便捷的撤回方式,并尊重用户的撤回决定。同意的撤回用户的同意应以明确、可知的方式表达,例如通过点击“同意”按钮或签署相关协议。明确同意方式敏感信息处理对于涉及用户敏感信息的情况,机构应获得用户的明确同意,并采取额外的保护措施。未成年人的数据处理对于未成年人的数据,机构应获得其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并确保数据的合法、正当使用。特殊情况处理监管机构监督相关监管机构应对机构的告知同意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其合规性。法律责任承担若机构违反告知同意要求,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罚款、赔偿等。监管与法律责任138数据存储和传输8.1数据存储安全要求010203加密存储应采用加密技术对敏感数据进行存储,确保即使数据被非法获取,也无法被轻易解密。访问控制应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敏感数据。数据备份与恢复应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并能快速恢复数据。传输协议安全应使用安全的传输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如HTTPS、SFTP等,避免使用不安全的协议如HTTP、FTP等。传输监控与日志记录应对数据传输进行实时监控,并记录传输日志,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问题。加密传输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应采用加密技术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8.2数据传输安全要求8.3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合规性要求定期安全审计应定期对数据存储和传输系统进行安全审计,确保其安全性持续有效。通过安全认证数据存储和传输系统应通过相关安全认证,如ISO27001、等保三级等,证明其安全性得到认可。遵守法律法规数据存储和传输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如《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149数据使用和加工01数据使用原则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明确数据使用目的、范围、方式等,并确保数据使用的合规性。9.1数据使用02数据使用授权在获取用户授权后方可使用其数据,且应确保用户授权的真实性、有效性。03数据使用记录应记录数据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时间、使用人员、使用目的等,以便后续追溯和审计。9.2数据加工数据加工流程应制定明确的数据加工流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整合等环节,并确保流程的可控性和可重复性。数据加工安全在数据加工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以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同时,应定期对加工后的数据进行安全审计和风险评估,确保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加工定义指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转换、整合等操作,以得到符合特定需求的数据集。030201风险识别应识别数据使用和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如数据泄露、数据篡改、数据丢失等,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风险评估定期对数据使用和加工进行风险评估,评估风险的大小、发生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以便及时调整风险控制策略。风险应对在发生风险事件时,应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如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数据恢复等,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和影响。同时,应对风险事件进行总结和分析,不断完善风险控制措施和提高应对能力。9.3数据使用加工的风险控制159.1数据展示准确性确保所展示的数据内容准确,避免因数据错误导致误解或误导。清晰性数据展示应简洁明了,便于用户快速理解数据含义。一致性在相同场景下,数据展示的格式、单位等应保持一致,以便用户进行比对和分析。数据展示原则数据脱敏处理敏感信息隐藏对于涉及用户隐私的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应进行部分隐藏或替换处理。01数据模糊化对于需要保护的具体数值型数据,可采用数据模糊化技术,如范围化、分桶等,以降低数据敏感度。02匿名化处理对于非必要展示的个人信息,可进行匿名化处理,以保护用户隐私。03数据可视化图表选择根据数据类型和展示需求,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交互设计提供数据可视化的交互功能,如数据筛选、排序、放大缩小等,以便用户更好地探索和分析数据。配色方案采用合理的配色方案,确保图表的可读性和美观性,同时考虑色盲等特殊情况。169.2数据访问访问策略应制定明确的访问控制策略,规定不同用户或角色对数据的访问权限和访问方式。权限管理应建立权限管理机制,对用户或角色进行授权,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或角色才能访问敏感数据。访问日志应记录数据访问日志,包括访问时间、访问主体、访问对象、访问方式等信息,以便进行安全审计和追溯。0203019.2.1访问控制应采取技术措施,确保数据在传输、存储、处理过程中不被篡改、破坏或丢失。数据完整性保护9.2.2数据操作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保密性。数据加密对于需要共享或外发的数据,应进行脱敏处理,去除或替换其中的敏感信息,以防止数据泄露。数据脱敏实时监控应建立数据访问实时监控机制,对数据访问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访问行为。应急响应计划应制定应急响应计划,明确在数据访问过程中发生安全事件时的应急处理流程和措施。安全事件处置一旦发生安全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计划,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置,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9.2.3监控与应急响应179.3数据加工网络支付服务机构应对敏感数据进行脱敏处理,确保在开发、测试、数据分析等场景中不泄露原始敏感数据。数据脱敏处理数据加密转换数据匿名化处理在数据加工过程中,应采用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转换,以保证数据在加工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对于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应进行匿名化处理,使得处理后的数据无法识别出特定个人。9.3.1数据加工活动安全要求9.3.2数据加工环境安全要求安全审计机制应建立安全审计机制,对数据加工环境中的操作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置安全事件。访问控制策略应制定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数据加工环境。数据备份与恢复应定期对数据加工环境中的数据进行备份,并制定数据恢复计划,以确保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恢复数据。010203输入验证与过滤应对输入到数据加工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验证和过滤,防止恶意数据的注入和攻击。数据加工逻辑安全应确保数据加工逻辑的正确性和安全性,避免出现数据损坏、丢失或泄露的情况。输出数据安全应对数据加工后的输出数据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输出数据不包含敏感信息,并满足业务需求和安全要求。9.3.3数据加工过程安全要求1810数据提供和公开数据提供的要求根据《信息安全技术网络支付服务数据安全要求GB/T42015-2022》,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在提供数据时,应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在向第三方提供数据时,必须经过严格的脱敏处理,并确保接收方有足够的安全保障措施。此外,提供者还需与接收方通过合同等方式约定双方的数据安全保护责任。数据公开的限制标准明确指出,不应将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作为唯一的个人身份认证方式或支付方式。同时,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不得随意公开用户数据,尤其是个人敏感信息,如银行卡绑定信息、个人身份鉴别信息等。在必须公开的情况下,应采取适当的技术手段保护用户隐私,如数据脱敏、匿名化等。10数据提供和公开与第三方合作的数据安全在与第三方风险控制服务商等合作时,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应仅提供经过去标识化处理后的数据。这意味着在合作过程中,用户的敏感信息需要被有效保护,防止数据泄露或被滥用。10数据提供和公开“用户数据的保护:标准强调了对用户数据的保护。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需要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防止用户数据遭到未经授权的访问、泄露、篡改或丢失。同时,提供者还应避免滥用用户数据进行自动化决策,以免给用户权益造成损失。总的来说,《信息安全技术网络支付服务数据安全要求GB/T42015-2022》在数据提供和公开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旨在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需要遵循这些要求,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10数据提供和公开1910.1数据提供个人数据包括用户姓名、身份证件号码、联系方式等用于识别个人身份的信息。支付数据涉及用户支付账户、交易记录、支付金额等支付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业务数据除个人数据和支付数据外,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在业务运营过程中收集、产生的其他数据,如商户信息、商品或服务信息等。10.1.1数据提供范围10.1.2数据提供方式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应通过安全的API接口向数据接收方提供数据,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API接口在必要时,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可通过安全的文件传输方式,如SFTP等,向数据接收方提供批量数据。文件传输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应提供安全的查询服务,允许数据接收方在授权范围内查询所需数据。查询服务安全性在数据提供过程中,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准确性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应确保所提供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因数据错误导致的数据安全风险。完整性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应确保所提供数据的完整性,不得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对数据进行篡改或删除。及时性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应按照约定的时间周期及时提供数据,确保数据接收方能够及时获取所需数据。10.1.3数据提供要求2010.2数据公开数据公开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确保数据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合法合规数据公开应以满足业务需求为前提,遵循最小必要原则,避免过度披露信息。最小必要原则对于涉及个人隐私或敏感信息的数据,应进行脱敏处理后再公开,以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数据脱敏处理数据公开原则禁止公开数据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国家安全等高度敏感信息的数据,严禁对外公开。可公开数据不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国家安全等敏感信息的数据,如政策文件、公共服务信息等。需审批数据涉及一定敏感性的数据,在公开前需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如部分统计数据、调查报告等。数据公开范围主动公开政府部门或相关机构主动将数据通过官方网站、新闻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公众公开。依申请公开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政府部门或相关机构依法向其提供所需数据。数据公开方式建立健全数据公开监督机制,对数据公开工作进行全面监督,确保数据公开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安全性。监督机制对于违反数据公开规定的行为,应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确保数据公开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责任追究数据公开监督与责任2111数据删除数据删除的必要性随着网络支付服务的持续运营,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其中包括用户的个人信息、交易记录等。这些数据在完成其使命或达到法定保存期限后,应及时进行删除,以避免数据泄露或被滥用。11数据删除数据删除的流程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应建立数据删除的流程,包括确定删除数据的范围、制定删除计划、执行删除操作、验证删除效果等环节。同时,应确保删除操作的可追溯性,以便在必要时进行审计。数据删除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数据删除时,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应注意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避免误删或泄露重要数据。此外,对于涉及法律诉讼或争议的数据,应妥善保存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数据删除与备份的关系:在进行数据删除前,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应做好数据备份工作,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同时,应建立完善的备份恢复机制,确保在必要时能够及时恢复被删除的数据。总的来说,数据删除是网络支付服务数据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删除流程和机制,确保数据的合规性、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同时,应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共同维护网络支付服务的数据安全。11数据删除2212数据出境数据出境指网络支付服务中的数据通过网络等途径传输至境外,包括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等。出境条件数据出境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且必须经过相关部门审批。数据出境的定义出境数据应进行脱敏处理,去除或替换掉敏感信息,以确保个人隐私不受侵犯。数据脱敏处理出境数据应采用可靠的加密技术进行传输,以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数据加密传输数据接收方应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且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护接收的数据。数据接收方要求数据出境的安全要求010203国家相关部门负责对数据出境活动进行监管,确保数据出境行为合法合规。监管部门违反数据出境相关规定的,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罚款、吊销许可证等措施。法律责任数据出境的监管与追责加强与数据接收方的沟通与协作,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可控。定期进行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和自查,及时发现和整改潜在的安全隐患。建立完善的数据出境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出境的流程、责任人和审批程序。企业应对数据出境的策略建议2313个人信息主体权利个人信息主体有权知晓其个人信息被收集、使用、共享、转让等情况。个人信息主体有权选择是否提供其个人信息,以及个人信息被使用的范围和方式。个人信息主体发现其个人信息不准确或不完整的,有权要求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更正。在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双方约定的条件下,个人信息主体有权要求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删除其个人信息。权利内容知情权选择权更正权删除权权利保障措施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应建立便捷的投诉和举报机制,确保个人信息主体的权利得到及时保障。建立投诉和举报机制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应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和培训,防止员工非法获取、泄露、出售或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应接受社会监督,对于公众提出的质疑和批评,应积极回应并改进。加强内部管理和培训网络支付服务提供者应定期对个人信息保护情况进行自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定期自查和评估01020403接受社会监督2414网络支付服务典型场景数据安全要求涉及用户在电商平台选择商品、下单、支付等流程中的数据安全。网络购物支付用户通过网络支付平台进行资金转账、汇款等操作的数据安全。转账汇款服务用户通过网络支付平台缴纳水、电、煤气等公共服务费用的数据安全。公共服务缴费网络支付服务场景概述所有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必须进行加密处理,以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窃取。数据加密传输确保网络支付服务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防止数据被篡改或伪造。数据完整性保护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机制,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和操作相关数据。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数据安全要求风险防范措施定期安全检测对网络支付系统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测,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风险监测和预警数据备份和恢复建立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实时监测网络支付服务中的异常行为,及时发出预警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在发生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及时恢复数据。2514.1通过生物特征实现支付、身份认证定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算法,对人体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进行识别,以实现身份认证或支付等功能。种类常见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包括指纹识别、面部识别、虹膜识别、声纹识别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概述生物特征支付与身份认证流程010203采集生物特征信息在支付或身份认证前,需要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如指纹、面部图像等。特征提取与存储通过算法对采集到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提取,并存储到安全可靠的数据库中。验证与匹配在用户进行支付或身份认证时,系统会对用户提供的生物特征信息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验证与匹配,以确认用户身份。便捷性用户无需携带额外的身份认证工具,如密码、钥匙等,只需提供自身的生物特征信息即可完成认证。安全性生物特征信息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相比传统的身份认证方式,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高效性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身份认证,提高支付和身份认证的效率。生物特征支付与身份认证的优势生物特征支付与身份认证的应用场景移动支付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使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完成支付操作。身份认证在需要验证用户身份的场合,如登录系统、访问敏感信息等,可以使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进行身份认证。金融服务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可以使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提高客户身份验证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金融风险。2614.2对账对账数据准备对账周期应根据业务实际情况设定,对账时点应确保双方数据的一致性。对账周期和时点对账方式可采取实时对账或定期对账方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网络支付服务机构应准备包括交易流水、交易状态、交易金额等信息的对账数据。对账流程和要求对于对账中出现的差异,应详细分析原因,如系统错误、数据传输问题等。差异原因分析建立完善的差异处理流程,包括差异核实、调整和处理等环节,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差异处理流程对账差异处理对账安全保障访问控制对对账系统的访问应进行严格的权限控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操作。数据加密对账过程中涉及的数据应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对账记录保存对账过程中的相关记录应妥善保存,以备后续查询和审计。对账监控和报警建立对账监控机制,对对账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报警,确保对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账记录和监控2714.3支付风险控制风险识别机制建立有效的风险识别机制,包括但不限于对交易行为、交易对手方、交易环境等因素的全面分析,以及时发现潜在风险。风险评估体系风险识别与评估构建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估,确定风险的大小、发生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0102风险控制措施交易限额管理根据用户身份、交易历史等因素,设定合理的交易限额,防止大额资金的不当流动。风险交易拦截通过实时监测交易行为,对疑似风险的交易进行拦截,并进行进一步核查。风险交易预警建立风险交易预警系统,对异常交易进行及时预警,以便相关人员迅速介入处理。VS制定明确的风险处置流程,包括风险报告、审核、处置等环节,确保风险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应急响应计划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计划,明确在突发风险事件下的应对措施和责任人,以保障支付系统的稳定运行。风险处置流程风险处置与应急响应建立全面的风险监控机制,对支付系统的各类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确保风险在可控范围内。风险监控机制定期生成风险报告,对支付系统的风险状况进行全面分析,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风险报告制度风险监控与报告2814.4支付口令安全支付口令的生成与存储存储安全支付口令在服务器端应以加密形式存储,防止口令泄露。生成方式支付口令应由系统随机生成或由用户自行设定,确保口令的复杂性和唯一性。传输安全支付口令在传输过程中应采用加密技术,确保口令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或篡改。验证机制系统应建立有效的口令验证机制,防止非法用户通过猜测或其他手段获取支付口令。支付口令的传输与验证支付口令的更新与找回口令更新系统应支持用户定期或不定期更换支付口令,以增强安全性。口令找回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系统应提供支付口令找回功能,方便用户在遗忘口令时能够找回。制定严格的支付口令安全策略,包括口令长度、复杂度、更换周期等要求。安全策略建立完善的支付口令管理体系,确保口令的生成、存储、传输、验证等各环节的安全性。同时,加强对用户的安全教育,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支付口令的安全策略与管理29附录A(资料性)网络支付服务数据处理活动及安全风险数据收集收集用户个人信息、交易信息等数据,用于提供服务和改进支付系统。数据存储将收集到的数据存储在安全可靠的数据库中,以备后续使用和分析。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分析和挖掘,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洞察。数据传输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将数据传输给相关方,以完成支付流程或提供其他服务。网络支付服务数据处理活动安全风险数据泄露风险由于技术漏洞或人为失误,可能导致用户数据被非法获取或泄露。数据篡改风险攻击者可能对数据进行篡改,导致数据失真或产生误导性信息。数据滥用风险内部人员或外部攻击者可能滥用用户数据,进行非法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