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_第1页
3.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_第2页
3.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选择题1新文化运动前期倡导民主与科学,后期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促使新文化运动发生这一转变的因素不包括()。A.辛亥革命的失败B.五四运动C.李大钊的大力宣传D.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解析:显然辛亥革命的失败和新文化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没有直接关系,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是马克思主义,两者甚至还有相抵触的地方。故选A项。答案:A2右边文字内容创作的背景是()。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B.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D.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解析:从图片文字的时间“民国7年”可以推断出是1918年,那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并逐渐在中国传播开来。故A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从时间上都不符合题意。答案:A31918年11月,李大钊为宣传十月革命而发表了()。①《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②《庶民的胜利》③《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④《我的马克思主义观》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热情歌颂十月革命,并号召中国人民向十月革命学习,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42019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纪念日。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中,在《新青年》上指出“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注:指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联系起来”的文章是()。A.《庶民的胜利》 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敬告青年》解析:A、B、C三项中所述是李大钊在十月革命后为宣传马克思主义而作的文章,其中1919年5月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结合题意,材料所指的文章即是《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故选C项。答案:C5《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起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斯(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希(什)维克主义;这里是阐明社会主义的理论,那里是叙述劳动运动的历史;蓬蓬勃勃,一唱百和,社会主义在今日的中国,仿佛有‘雄鸡一鸣天下晓’的情景。”文中所说的“一年”是指()。A.1915年 B.1917年 C.1920年 D.1924年解析: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成为主流思想,因此文中的一年应是指1920年。答案:C6关于工读互助团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主要想打破“劳力”与“劳心”的差别,实现社会的改造B.主要在北京进行试点C.最终目的是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社会理想D.其失败根源是经济困难和意见不合解析:经济困难和意见不合是其失败的直接原因,并非根源。根源是当时的中国不具备建立工读互助团所设计的理想社会的条件。故选D项。答案:D7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是()。①进步知识分子起了推动作用②马克思主义宣传与工人运动相结合③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展开斗争④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通过写文章、成立社团、创办刊物、论战等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故①③正确;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积极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②正确;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④正确。答案:D8五四爱国运动后,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化,主要原因在于其成员()。A.对文学革命的理念不同B.对中国传统礼教认识不同C.对科学与民主观念的宣传方式不同D.对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态度不同解析:五四爱国运动后,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化,其表现是李大钊和胡适掀起了问题与主义的论战。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坚决宣传马克思主义,而胡适主张少谈些“主义”,鼓吹改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9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最重要的影响是()。A.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成立B.各地出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C.陈独秀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解析: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就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所以最重要的影响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答案:D二、非选择题10社会的进步往往以思想的解放与观念的进步为先导。观察下图:请完成:(1)上述五组图片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在思想解放方面各起了怎样的作用?(2)在向西方学习方面它们体现了怎样的趋势?(3)五组图片体现的共同历史主题是什么?从图5看,近代中国对这一历史主题在思想领域的探索结果如何?参考答案:(1)图1:“睁眼看世界”;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图2:维新变法运动前后大量介绍西学;起到思想启蒙作用,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图3:民主共和国方案的确立;促进辛亥革命的发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图4、5:新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