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及生物圈-_第1页
专题03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及生物圈-_第2页
专题03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及生物圈-_第3页
专题03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及生物圈-_第4页
专题03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及生物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3: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及生物圈一、单选题1.有一种鸟,其习性是在远离人类活动的区域生活。例如有一片原始森林(如图2一6甲),在周围没有人类活动时,这种鸟可以在该森林中自由自在地生活。有关部门为发展生态旅游,在该森林内开辟一条如图Z一6乙所示的观光小路。对这一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从生态角度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这种鸟的活动范围将更大,数量会更多B.

因为小路宽度很小,该鸟的生存空间没有变化C.

该鸟的生存空间将缩小,可能威胁到它的生存D.

旅游开发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鸟类的减少或消失不会影响当地的环境,所以无需考虑2.下列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的是()A.

森林生态系统B.

淡水生态系统C.

草原生态系统D.

海洋生态系统3.在一片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段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这里构成了一个(

)A.

种群B.

群落C.

食物网D.

生态系统4.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

温度、食物B.

温度、光照C.

湿度、温度D.

光照、食物5.如图所示,A代表的是一种鹰在一个群落中的情况,那么B可能代表的是(

)A.

该种鹰的天敌的一个种群B.

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C.

与鹰存在互利共生关系的一个种群D.

群落中生产者数量变化的情况6.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

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B.

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C.

该生态系统中有机物最终来源于生产者D.

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7.据报道:今年漩门湾湿地公园又迎来一批新“客人”三只小白额雁。这也是首次有白额雁来玉环越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白额雁的到来能增强湿地公园自动调节能力B.

白额雁及其栖息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群落C.

三只白额雁数量太少所以不能成为一个种群D.

白额雁在湿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8.甲和乙是某生态系统中的两个种群,它们两者间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中两种生物之间存在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B.

从图中可以反映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C.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捕食乙D.

从图中可以发现甲的数量会超过乙数量的最大值9.学习了《重要的碱》这一课后,小科在老师的指导下采集了校园内种植的玉兰树叶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叶脉书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叶脉属于输导组织B.

玉兰属于双子叶植物C.

校园内所有的玉兰树是一个群落D.

制作书签的过程中需要用NaOH腐蚀叶肉10.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A.

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B.

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C.

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D.

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11.一段时期内当某一生物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则该种群的生物数量将(

)A.

逐渐上升

B.

逐渐下降

C.

不会变化

D.

不断下降后再回升12.下列哪项是由于食物链受到破坏而造成水稻减产()A.

连续干旱B.

化肥使用不当C.

大量捕杀青蛙,使害虫因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D.

酸雨的危害13.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说法错误的是()A.

图中的虫和鸟属于消费者B.

植物的枯枝落叶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C.

若消灭所有的虫更有利于原有生态平衡的维持

D.

作为生态系统尚缺少阳光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二、填空题14.“金华北山”位于浙江中部,植衩繁茂,物种丰富。某同学对“金华北山”的部分物种进行了调查,并画出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简图(箭头表示捕食关系)。图中甲~庚表示不同的物种。请回答:(1)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含的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和________。(2)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金华北山”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更________(填“强”或“弱”)。(3)该图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15.实施的西部大开发,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1)从生态因素分析,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2)近来北京等地频繁出现“沙尘暴”和“泥雨”,其原因与我国西部地区缺乏森林植被有关.因为森林植被在________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3)西部矿产的开发可采用细菌冶金的方法.例如用硫杆菌就可直接把硫化铜氧化成铜盐,再用废铁置换出铜.请写出废铁置换出铜盐中的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方法比用燃烧硫化铜的方法产生铜的优点是________.16.“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自从用上沼气,村民做饭便告别了传统的“烟熏火燎”,一座8﹣10立方米的沼气池,一年的产气量达320﹣350立方米,相当于给每户沼气池用户节约800元左右的能源经费.在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中,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放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用于照明和做饭,沼渣可以做肥料.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在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________.(2)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甲烷细菌等在________条件下,将动物粪便及玉米秸秆发酵形成的.(3)如果工厂排放的有害物质如铅、汞等进入此生态系统,可以通过________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4)在此生态系统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一条________.17.如图所示为人工改造后的某地溪流,原来湍急的流水变得平缓,蜿蜒不平的河道变得平坦,自然河岸被垂直的混凝土堤坝所替代。结果飞溅的水花大大减少,石缝和泥洞大量消失,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削减。​​(1)从溪流生态系统的组成看,水中的溶解氧属于________成分。按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特征分,溪流中的鱼类属于________。(2)人工改造后的溪流,水体自净能力大大下降。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及生态平衡的知识分析,其本质原因是________。18.观察森林植物的分层现象,并回答问题:①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___。因其长的高低错落,这样在群落中出现分层现象,请分析图中所标字母代表的层: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②天然森林的形成要经历近千年,但在形成森林之前,最早在沙丘上出现的植物是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19.“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见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咒)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104米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l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所示:

捕获

标记

雌性

雄性

初捕

32只

32只

14只

18只

重捕

36只

4只

18只

18只(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数量(N)的计算公式:________。(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

________

只/104米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_______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雌性/雄性)为

________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________

。四、解答题20.下面表格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动物右边格中相应的√表示被此动物捕食的生物),请据表分析回答:植物食植昆虫食虫昆虫蛙鼠蛇鹰食植昆虫√食虫昆虫√蛙√√鼠√蛇√√鹰√√(1)该生态系统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2)蛇和鹰的关系是________。(3)要使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________。21.台州是“中国大棚葡萄之乡”。近年来,果农在农技部门指导帮助下,在葡萄架下种植比较耐阴的豆科类、叶菜类等经济作物,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葡萄园中所有的生物构成________(选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2)在葡萄架下种植耐阴的豆科类、叶菜类等作物可以提高________利用率。(3)钾肥能促进糖类的合成与运输,提高葡萄品质,在匍萄开花后要注意补充钾肥。下列属于钾肥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KCl②CO(NH2)2③NH4HCO3(4)如图表示大棚内某段时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t1~t2时段内二氧化碳浓度逐渐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22.下图是一副叶和根对话的漫画图,仔细分析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叶进行光合作用为茎和根提供________,同时释放氧气。(2)如果茎中的________“罢工”,则根吸收的________和________无法运输到叶。23.蝗虫嚼食绿色植物的茎和叶,我国北方部分地区曾发生大面积蝗灾,国家农业部强调要科学治蝗。新疆某地区利用饲养的鸭子来吃蝗虫,既达到了治蝗的效果,又保护了生态环境。根据以上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生态系统成分分析,鸭子属于________。(2)下列有关治蝗的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A.蝗虫是生态系统中的成员,只要不造成灾难,不必将其完全消灭B.应积极推行生物治蝗、生态治蝗C.治蝗的最佳时间是蝗虫大批繁殖,但未起飞成灾前D.要喷洒大量农药,使蝗虫灭绝24.宁被水库源头生态湿地——皎口湿地,是宁波第一个在水库源头建成的大型复合生态湿地,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创新性人工湿地类型。在湿地的最东边,有一片水杉林,过了水杉林是一片再力花,再往前可以看到水生鸢尾、睡莲等20多种水生植物。上述植物具有净化水中有害物质的功能。(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这片湿地的水杉林等植物是________。(2)再力花的种子播种之后需要保持土壤湿润、控制温度等,这有利于种子的________。(3)睡莲和绿藻都是水生植物,但是前者属于双子叶植物,请说一说双子叶植物具有哪些特点。(至少列举出两点)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C分析:由于该鸟习性是在远离人类活动的区域生活,在林中开辟小路,使小路两侧区域的鸟无法生活,大大缩小了生活空间,从而可能威胁到它的生存。2.D分析: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靠这种紧密的联系构成一个更大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生物圈.在生物圈中,由于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别很大,生物种类也是千差万别,因此,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据此解答.解答:解:A、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A不符合题意;B、淡水生态系统是指由淡水生物群落及淡水水域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分为静水的和流动水的两种类型.前者指淡水湖泊、池塘和水库等;后者指河流、溪流和水渠等.具有易被破坏、难以恢复的特征,B不符合题意C、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植物种类较少,C不符合题意;D、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海洋的面积约3.62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生态系统是生物圈里最大的生态系统,主要植物是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D符合题意.故选:D.3.D分析: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解答:在一片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段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这些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故答案为D.4.D分析: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森林中自下而上分别有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对于植物来讲,阳光对植物生理和分布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照;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动物也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与动物的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关。解答:引起森林群落中国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光照、食物,因为光照影响植物的分布和分层,为动物则直接或间接地依赖植物而生存,不同层次的植物为不同的动物提供食物因而动物因食性的不同而分层。故答案为:D5.B分析:当麻雀数量大量减少时,蝗虫因天敌减少,蝗虫的数量增加;当地的牧民大量捕猎狼后,野兔的天敌减少,野兔的数量将会大增,草的数量因野兔的数量增多而减少,与牛羊争食牧草,加速了草场的退化。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某种动物数量的变化,会对其他生物产生影响。解答: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种群数量。A表示一种鹰,从A曲线、B曲线的变化看,鹰种群数量增多的同时B的数量减少,A减少的同时B的数量增多,且开始时B的数量多于A。可据此现象,判断出B为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6.B分析:本题考查食物链及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关系。解答:A.2表示的只是被刺激消费者同化的能量,还有未被利用的能量,故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A正确;B.1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其远远小于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故B错误;C.生态系统的的有机物来源于生产者,C正确;D.因为能量只能从被捕食者流向捕食者,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且不可逆转;故答案为B.7.A分析: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为主要成分。解答:A: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小白额雁的到来增加了湿地公园的物种多样性,因此会增强湿地公园自动调节能力。故A正确;B: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内上的分布各物种的种群集合,不包括栖息环境。故B错误;C: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物同种生的所有个体,与个体数量多少无关。故C错误;D:生产者在生物学分类上主要是各种绿色植物,也包括化能合成细菌与光合细菌,它们都是自养生物,白额雁属于消费者。故D错误。故答案为:A8.D分析:(1)图中甲乙曲线表示的种群个体数量有规律的波动着,甲的数量影响着乙的数量,乙的数量又反过来影响甲的数量,种群间存在着捕食的关系;(2)种群个体数量先增大的一方往往是被捕食的对象,位于食物链的前面;(3)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4)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进行传递,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所以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数量极少。解答:A.图中两种生物之间存在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从曲线中甲乙生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两种生物之间存在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说法正确,A错误;B.从图中可以反映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当某一种生物大量繁殖后,以这种生物为食物的生物数量也大量增加抑制了生物的过度繁殖,达到一种新的平衡,说法正确,B错误;C.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捕食乙,图中曲线反映乙生物个体数量先于甲生物增多,甲接着增多,可以确定甲捕食乙,说法正确,C错误;D.从图中可以发现甲的数量会超过乙数量的最大值,甲捕食乙,从生态系统能量传递角度看,乙将能量传递给甲,传递的量只有乙的10%-20%,所以甲的数量不会超过乙的数量,说法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9.C分析:(1)植物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2)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两片子叶,无胚乳,叶脉多为网状脉。(3)群落亦称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内上的分布各物种的种群集合。(4)从制作书签过程分析解答。解答:A、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里面具有导管和筛管,导管可以把水分和无机盐输送到植物的茎、叶等器官;筛管可以把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输送到根部,因此叶脉属于属于输导组织,A不符合题意;B、玉兰的种子有两片子叶,属于双子叶植物,B不符合题意;C、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内上的分布各物种的种群集合,因此校园内所有的玉兰树并不是一个群落,C符合题意;D、利用氢氧化钠将树叶中果胶质腐蚀掉,性质变稳定可保存长久,因此制作书签的过程中需要用NaOH腐蚀叶肉,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0.B分析: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解答:解: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是集群分布,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故A错误;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是指种群密度,为种群的数量特征,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故B正确;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是指空间特征中的随机分布,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故C错误;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属于均匀分布,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故D错误.故选:B.11.A分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解答:种群的数量变化取决于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一段时间内,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该种群的生物数量将逐渐上升。12.C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解答:解:A、连续干旱不是由于食物链受到破坏而造成水稻减产,是天气因素,A错误.B、化肥使用不当不是由于食物链受到破坏而造成水稻减产,是环境因素,B错误.C、在食物链“水稻→害虫→青蛙”中,如果大量捕捉青蛙,以至农作物的害虫大量繁殖,破坏而造成农作物减产,导致生态平衡失调,C正确.D、酸雨的危害不是由于食物链受到破坏而造成水稻减产,D错误.故选:C13.C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常常有许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并不是相互孤立地存在着。由于一种消费者常常不是只吃一种食物,而同一种食物又常常被多种消费者吃掉。这样,一个生态系统内的这许多条食物链就自然地相互交织在一起,从而构成了复杂的食物网。解答:A:虫是食草动物,直接以植物为食,鸟是食肉动物,间接以植物为食,都属于消费者,A正确;B、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可把动植物遗体和粪便中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B正确;C、若消灭所有的虫,将产生近期或远期效应,使生态平衡失调或破坏.C错误;D、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以说图中尚缺少阳光等非生物成分.D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14.(1)非生物物质和能量(2)强(3)5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成分的作用。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食物链是吃与被吃的关系(捕食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解答:(1)图中甲植物是生产者,各种动物是消费者,因此作为完整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中还包含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生态系统的物种类越丰富,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因此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金华北山”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强;(3)图中总有五条食物链。故答案为:(1)非生物物质和能量;(2)强;(3)5。15.(1)水(2)防风固沙(3)Fe+CuSO4=FeSO4+Cu;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分析:(1)生态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态环境中水的重要性;(2)森林的作用:1.可以产生大量的氧气,同时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净化空气,成为地球的“肺”;2.可以防止风暴的袭击;3.可以通过树木的根,可防止水土的流失;4.可以吸收大量的灰尘;5.可以美化环境.(3)传统冶铜和细菌冶铜方法的比较.解答:(1)从生态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考虑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首先解决的应该是缺水的问题;(2)针对题中缺乏森林出现的“沙尘暴”和“泥雨”,与森林的防风固沙作用有关;(3)硫杆菌就可直接把硫化铜氧化成铜盐,铜盐指CuSO4,铁置换CuSO4中的Cu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该方法比用燃烧硫化铜的方法产生铜的优点是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故答案为:(1)水;(2)防风固沙;(3)Fe+CuSO4=FeSO4+Cu;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16.(1)生产者(2)无氧(3)食物链(4)3;玉米→猪→人分析:(1)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没有了生产者,也就没有了能量,消费者、分解者就不能获得有机物和氧气.因此在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生产者.(2)有害物质如铅、汞沿着食物链传递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即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据此解答.解答:解:(1)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没有了生产者,也就没有了能量来源,消费者、分解者就不能获得有机物和氧气.因此在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生产者;(2)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甲烷细菌等在无氧条件下,将动物粪便及玉米秸秆发酵形成的;(3)有害物质如铅、汞沿着食物链传递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即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4)此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有:玉米→人;玉米→猪→人;玉米→鸡→人,一共有3条食物链.故答案为:(1)生产者;(2)无氧;(3)食物链;(4)3;玉米→猪→人.17.(1)非生物;消费者(2)溪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导致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降低分析:(1)生态系统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根据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特征可将生物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越多,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反之越小。解答:(1)从溪流生态系统的组成看,水中的溶解氧属于非生物成分。按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特征分,溪流中的鱼类属于消费者;(2)人工改造后的溪流,生物的种类减少,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减弱,水体自净能力大大下降。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及生态平衡的知识分析,其本质原因是溪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导致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降低。故答案为:(1)非生物,消费者;(2)溪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导致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降低18.植物;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年生草本植物(或先锋植物)分析:根据群落的结构知识解题。群落的结构主要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体现的是垂直结构,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体现的是水平结构;据图可知,A是乔木层、B是灌木层、C是草本层。解答:解:①在生物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生物是绿色植物,因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将太阳光能固定下来,并储存在有机物中,供自身和其它生物生命活动之需要;因绿色植物长的高低错落,这样在群落中出现分层现象,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据图可知,A是乔木层、B是灌木层、C是草本层;②天然森林的形成要经历近千年,但在形成森林之前,最早在沙丘上出现的植物是对环境要求不高的先锋植物或一年生草本植;故答案为:植物、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一年生草本植物(或先锋植物)。三、实验探究题19.(1)N=Mn/m(2)144;高(3)8/9(或32/36)(4)2.5:1分析: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计算种群数量时利用公式计算若将该地段种群个体总数记作N,其中标志数为M,重捕个体数为n,重捕中标志个体数为m,假定总数中标志个体的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志个体的比例相同,则N=Mn/m。解答:(1)标志重捕法的前提是,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据此可写出公式M/N=m/n,因此N=Mn/m。(2)该草地中布氏田鼠的平均密度为32×36÷4÷2=144只/hm2。再捕的田鼠中已经被捕的比例少了,故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比实际的高。(3)根据两次捕获的田鼠中雌雄个体数可得种群中性别比例为(雌性/雄性)=(14+18)÷(18+18)=32:36=8:9。(4)由于平均每100m2有3.6个洞口,则1hm2有360个洞,洞口数/田鼠数=360÷144=2.5:1.故答案为:(1)N=Mn/m(2)144

高(3)8:9(4)2.5:1四、解答题20.(1)4(2)竞争和捕食(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分析:根据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解题。解答:解:(1)根据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可知,食物链有:植物→食植昆虫→食虫昆虫→娃→蛇→鹰、植物→食植昆虫→娃→蛇→鹰、植物→鼠→蛇→鹰、植物→鼠→鹰,共4条食物链;(2)通过分析可知,鹰吃蛇,同时蛇和鹰都以鼠为食,故两者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3)通过对表格分析可知,表格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故要使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故答案为:(1)4;(2)竞争和捕食;(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21.(1)群落(2)土地(或“能量”、“空间”、“阳光”等合理均可)(3)①(4)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或“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大于释放速率”)分析: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内上的分布各物种的种群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合理密植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肥料是指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解答:(1)葡萄园中所有的生物,有多种生物,所以构成群落;(2)在葡萄架下种植耐阴的豆科类、叶菜类等作物,可以利用不同植物对光照的需求不同,合理的利用阳光,且不同的植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