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文言文阅读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讲课件重难点:1.文言实词;2.文言虚词;3.文言断句;4.古代文化常识;5.概括分析文本;6.翻译句子。学生在做阅读题时,常常会出现轻阅读,重做题的问题。其实,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一样,都需要整体阅读,把我大意。当学生把文言文文本读懂,读透后,做题的正确率就会大大提升。这就是整体阅读的效果。文言文阅读其实很简单,掌握如下内容便会深有体会。考点1文
言
实
词【例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节选自苏轼《前赤壁赋》)(乙)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举酒属客(劝人饮酒、劝请)
羽化而登仙(飞升成仙)B.倚歌而和之(和谐)
山川相缪(“缭”,盘绕)C.知不可乎骤得(突然)
而卒莫消长也(终究)D.相与枕藉乎舟中(共同,一起)
洗盏更酌(更替)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和:伴奏,伴和。句意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C.骤:一下子,很轻易的。句意为:知道这些不能轻易的实现。D.更:再,重新。句意为:洗净酒杯重新斟酒。故选A。方法突破双重代入,多角度推断词义1、双重代入,结合语境判断词义。双重代入,即将选项中给出的实词含义代入语句中,再把该语句代入相关语段中,然后看翻译是否通顺,以此判断实词含义的正误。2、多维推断,找准方法确定词义。(1)联想迁移法。①课内知识迁移法。对于某些词义不明的文言实词,考生要回忆其在哪些已经学过的课文中出现过,是什么意思,哪个意思贴近语境,由此推断其在此处的舍义。②双音联想法。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试题中出现的单音词,可以通过联想双音词来推断。③成语联想法。成语中保留了很多文言词义,可以借助比较熟悉的成语中的有关词语的含义来推断其在文言文中的词义。(2)互文见义法。古人常在并列短语、对偶句、排比句的对应位置使用同义词或反义词,只要知道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就可以推断出另一个词的含义。(3)成分分析法。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作用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这种方法叫“成分分析法”。(4)音形替代法。在某个句子中,如果按照词语的本义或引申义都解释不通,就可以从通假字方面入手,得出词语的意思。方法突破【例2】下列加点的词语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彼童子之师
B.哀吾生之须臾C.望美人兮天一方 D.老大嫁作商人妇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童子:古义,此处指小孩子;今义,未成年人,范围大于“小孩”。句意:那些孩子们的老师。B.须臾:古今同义,片刻,时间短暂。句意: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C.美人:古义,有才德的人,句中指贤明的君主;今义,外貌美丽的女子。句意:眺望贤明的君主啊,却在天的另一方。D.老大:古义,年纪大了;今义,排行第一。句意:年纪大了嫁给商人做媳妇。故选B。方法突破掌握古今异义的四技巧1、关注单双音节词语。文言实词以单音节词为主,而现代汉语中的实词多是复音词(主要以双音节词为主)。文盲文中有时连用的两个单音节实词,在现代汉语中变成了一个双音节实词,如果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解释,就会出现错误。2、看词语的词义是否转移。即使所给词语古今都是一个词,也要看其含义是否相同。3、看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鄙”,意思是“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在古代汉语中是表示自谦的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卑鄙”的意思为“(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是贬义词。代入分析。即可以根据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的特点,对双音节词中的单个词分别进行解释,然后把这两个词的最恰当的意义合并起来,放在语句中看是否符合语境要求。【例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距关,毋内诸侯 B.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C.批大郤,导大窾 D.杀人如不能举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通假字的能力。A.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句意: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B.“希”,通“稀”,稀疏,这里指鼓瑟的声音已接近尾声。句意: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身来。C.郤,同“隙”;空隙。句意: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故选D。方法突破多管齐下,辨别真假1、代入语境,分析字义。某个字如果按其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都解释不通时,就要考虑是否存在通假字。2、把握字音,确定通假现象。通假字与本字具有或同音或双声或叠韵的关系。因此,判断通假现象可以从字音的角度分析。参考字形,定准通“谁”。通假字和本字,像一对李生兄弟,相像才能“通假”。考点2文
言
虚
词【例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容春堂记(明)归有光①兵溪先生为令清漳之上,与监郡者不合,例得移官,即拂衣以归。占园田于县之西小虞浦,去县治二里所。盖自太湖东,吴淞江蜿蜒入海,江之南北,散为诸浦如百足,而小虞浦最近县,乘舟往来,一日可数十回。园有堂,启北牖,□马鞍山如在檐际。间植四时之花木,而户外清水绿畴如画,故先生名其堂曰容春。其谓春于天地之间,虽阴山雪岭,幽崖寒谷,无所不之,而独若此堂可以容之者。诚以四时之景物,山水之名胜,必于宽闲寂寞之地;而金马玉堂,紫扉黄阁,不能兼而有也。②昔孔子与其门人,讲道于沂水之滨。当春之时,相与鼓瑟而歌,悠然自适。天下之乐,无以易于此矣。夫子使二三子言志,乃皆舍目前之近,而驰心于冠冕佩玉之间。曾点①独能当此时而道此景,故夫子喟然叹之。盖以春者众人之所同,而能知之者惟点也。③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渊明可以语此矣。先生属余为堂记,因遂书之。④余之曾大父,与兵溪之考思南公,成化甲午,同举于乡。是岁,王文恪公为举首。而曾大父终城武令,思南公至郡太守。余与兵溪同年生,而兵溪先举于乡者九年。庚戌岁,同试南宫。兵溪就官广平,甫三载,已倦游,而余至今犹系六馆之籍②。故为此记,非独以两家世契,与兵溪相知之厚,而于人生出处之际,盖有感云。[注]①曾点(生卒年不详),字皙,又称曾皙,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子学生。②指设馆授徒,靠教书吃饭。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且 B.然 C.盖 D.则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根据上文“园有堂,启北牖”,意思是:园中有个大屋子,向北开了窗户。打开窗户,就能看到窗外的马鞍山,因此,方框处应该填写具有顺承关系的虚词。A.“且”,表并列,并且。B.“然”,表转折,然而。C.“盖”表推测,大概。D.“则”,表顺承,可译为“就”“于是”等。故选D。方法突破推断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6个技巧”1、语境推断法。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意义和用法,要理解其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必须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即联系具体的语境来确定。2、交换理解法。文盲虚词有时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查,即给出两个句子,其中一个句子选自课内文章,让考生判断两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考生可以将其中一句能确定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两个句子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就是相同的,反之,则不同。3、对称分析法。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4、句位分析法。有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因而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应从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与前后句的关系、搭配习惯及使用规律等方面入手。5、语法切入法。即通过分析句中的语法结构去理解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标志确认法。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考生抓住这些标志词能迅速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点3
文
言
断
句【例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县是不朽矣。用“/”给文中加框的部分断句。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具是不朽矣答案: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具是不朽矣;解析:解答此类题,可先根据标志性词语和结构特点将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抓住句中的动词寻找主语、宾语,以此断句;最后再根据对文段的理解来破解难点。本题中,可以先根据文言虚词来断句,“悲夫”前后要断开。“于”为介词,后面的“法”“才”为引出的对象,“乃”不能跟在“于”后,所以“乃”前都应断开。再从文段意思来看,“其文”是“足尽于才”的主语,所以“其文”前应断开。从句子结构的对称来看,“而伸其才”和“而就法”对应,所以“而就法”后应断开。“以子相之诗”后面可断可不断。方法突破文言断句的四个步骤第一步,理解大意。句不离段,段不离文,考生要正确断句,既要全面理解、透彻分析文章内容,还要通过把握上下文以及词句本身的内容大致了解语句的意思,以此判定语句停顿点的位置。第二步,先易后难,找标志性词语。先找标志性词语进行断句,然后再重点突破比较难的部分。要注意的是不能将专有名词从中间断开,如人名、官职名、地名等。第三步,分析语法,注意文言语句特殊结构。一个完整的句子结构为:(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在文言文中,一般情况下,主语的定语前面如果有状语,这个状语前面要停顿;如果没有状语,主语的定语前面要停顿;如果主语前面没有状语或定语,主语前面要停顿。宾语后面如果没有后置定语,宾语后面要停顿;宾语后面如果有后置定语,后置定语后面要停顿。另外还可以从并列、假设、条件、递进、转折等句式的角度判定断点。第四步,通读检验。断句结束后,要通读语句,检验语句是否连贯,看看有没有表达不完整或错误的地方。【例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杨昭俭,字仲宝,京兆长安人。曾祖嗣复,唐门下侍郎、平章事、吏部尚书。祖授,唐刑部尚书。父景,梁左谏议大夫。昭俭少敏俊,后唐长兴中,登进士第。解褐成德军节度推官。历镇、魏掌书记,拜左拾遗、直史馆,与中书舍人张昭远等同修《明宗实录》。书成,迁殿中侍御史。天福初,改礼部员外郎。晋祖命宰相冯道为契丹册礼使,以昭俭为介,授职方员外郎,旋加虞部郎中,俄以本官知制诰。不逾月三拜命,时人荣之。又为荆南高从诲生辰国信使,赐金紫。使回,拜中书舍人,又为翰林学士。时骄将张彦泽镇泾原,暴杀从事张式,朝廷不加罪。昭俭与刑部郎中李涛、谏议大夫郑受益抗疏论列,请置之法,疏奏不报。会有诏令朝臣转对,或上封奏,亦许以不时条奏。昭俭复上疏曰:“天子君临四海日有万机懋建诤臣弥缝其阙今则谏臣虽设言路不通药石之论不达于圣聪而邪佞之徒取容于左右。御史台纪纲之府,弹纠之司,衔冤者固当昭雪,为蠹者难免放流。陛下临御以来,宽仁太甚,徒置两司,殆如虚器。遂令节使慢侮朝章,屠害幕吏,始诉冤于丹阙,反执送于本藩。苟安跋扈之心,莫恤冤抑之苦。愿回睿断,诛彦泽以谢军吏。”由是权臣忌之。会请告洛阳,不赴晋祖丧,为有司所纠,停官。未几,起为河南少尹,改秘书少监,寻复中书舍人。时河决数郡,大发丁夫,以本部帅董其役,既而塞之。晋少主喜,诏立碑记其事。昭俭表谏曰:“陛下刻石纪功,不若降哀痛之诏;搞翰颂美,不若颁罪己之文。”言甚切至,少主嗟赏之,卒罢其事。周世宗爱其才,复召入翰林为学士。后改御史中丞,多振举台宪故事。未几,以鞫狱之失,出为行军司马。开宝二年,入为太子詹事,以眼疾求退。六年,以工部尚书致仕。太宗即位,加礼部尚书。太平兴国二年,卒,年七十六。昭俭美风仪,善谈名理,事晋有直声。然利口喜讥訾,执政大臣惧其构谤,多曲徇其意。(节选自《宋史·杨昭俭传》)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子君临四海/日有万机懋建/诤臣弥缝其阙/今则谏臣/虽设言路/不通药石之论/不达于圣聪/而邪佞之徒取容于左右B.天子君临四海/日有万机/懋建诤臣/弥缝其阙/今则谏臣虽设/言路不通/药石之论不达于圣聪/而邪佞之徒取容于左右C.天子君临四海/日有万机懋建/诤臣弥缝其阙/今则谏臣虽设/言路不通/药石之论不达于圣聪/而邪佞之徒/取容于左右D.天子君临四海/日有万机/懋建诤臣/弥缝其阙/今则谏臣/虽设言路/不通药石之论/不达于圣聪/而邪佞之徒/取容于左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子大意是:天子统治天下,日理万机,设直言谏诤大臣,弥补政治的缺失。当今则是谏诤的大臣虽然设立,而向朝廷进言的道路不通畅,药石般谏议的话不能传到圣上的耳中,而奸邪谄媚之徒在左右讨好。从句法上看“日有万机”,“日”主语,“有”谓语,“万机”宾语,本句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前后断开,排除选项AC;“言路不通”,“言路”是主语,“不通”谓语,本句为主谓结构,单独成句,排除D。故选B。方法突破两步排除法,判定正确断句项第一步,分组。找出选项中断句停顿点的不同之处,将四个选项两两分组。相同点多者为一组。第二步,排除。先排除一组:根据第一步的分组,将两组进行比对分析,排除有明显错误的一组。再排除一项:在剩余的两个选项中,依据所掌握的知识排除错误选项。考点4古
代
文
化
常
识【例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汉武帝征和元年。上居建章宫,见一男子带剑入中龙华门,疑其异人,命收之。男子捐剑走,逐之弗获。上怒,斩门候。巫蛊始起。久之,方士及诸神巫多聚京师,率皆左道惑众。女巫往来宫中,教美人度厄,每屋辄埋木人祭祀之。因妒忌恚詈,更相告讦,以为祝诅上,无道。上怒,所杀后宫延及大臣,死者数百人。上心既以为疑,尝昼寝,梦木人数千持杖欲击上,上惊寤,因是体不平。江充自以与太子及卫皇后有隙,见上年老,恐晏驾后为太子所诛,因是为奸,言上疾祟在巫蛊。于是上以为使者,治巫蛊狱。充先治后宫希幸夫人,以次及皇后、太子宫,掘地纵横,太子、皇后无复施床处。充云:“于太子宫得木人尤多,又有帛书,所言不道;当奏闻。”太子惧,问少傅石德。德惧为师傅并诛,因谓太子曰:“前丞相父子、两公主及卫氏皆坐此,今巫与使者掘地得征验不知巫置之邪将实有也无以自明可矫以节收捕充等系狱穷治其奸诈。且上疾在甘泉,皇后及家吏请问皆不报;上存亡未可知,太子将不念秦扶苏事邪?”太子曰:“吾人子,安得擅诛?不如归谢,幸得无罪。”太子将往之甘泉,而江充持太子甚急;太子计不知所出,遂从石德计。太子出武库兵,发长乐宫卫卒。长安扰乱,言太子反。上曰:“太子必惧,又忿充等,故有此变。”乃使使召太子。使者不敢进,归报云:“太子反已成,欲斩臣,臣逃归。”上大怒。赐丞相玺书曰:“捕斩反者,自有赏罚。”太子驱凡数万众,逢丞相军,合战五日,死者数万人。庚寅,太子兵败,亡,藏匿泉鸠里。八月辛亥,吏围捕太子。太子自度不得脱,即入室距户自经。(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巫蛊之祸》)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和,是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使用的年号,而年号也正是汉武帝首创的。B.方士,古代自称能访仙炼丹以求长生不老的人,也指掌王城四方采地的狱讼。文中指后者。C.幸,皇帝亲临为幸,也特指皇帝对女子宠爱,“希幸”指很少受到宠幸。D.少傅,在文中指辅导太子之官,与太子少师、太子少保称“东宫三少”。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文中指后者”错误,本文中的“方士”根据语境应指从事求仙炼丹等活动的人。故选B。方法突破解答古代文化知识题的两个步骤第一步,通读选项,排除明显错误。古代文化知识题的四个选项中,通常会有一个错误选项,考生通过分析选项表述或联系教材中的知识即能判断正误。第二步,分析推断,最终确定答案。对一些不好判断的古代文化知识,考生可以通过分析语境和拆分词语来判断选项是否正确,具体方法如下:①联系教材,注意知识的迁移。从近几年的考情看,高考考查的古代文化知识大多与教材有关,有的直接在课文中出现过,考生要对课文中出现过的古代文化知识准确识记。做题时遇到不好判断的知识,可以回想一下其是否在课文中出现过,看看其在选文中的意义是否与在课文中的意义相同。②分析语境,判断选项解说正误。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要注重把握具体语境,从相关背景、语句意思等来判断选项所给的解释是否符合语境,上下文的意思是否贯通。③拆分词语,把握词语整体意思。虽然古代文化知识的意思未必就是构成这个词语的各个语素意思的叠加,但从这个词语中各个语素的意思能够初步判断这个词语整体的意思。考点5概括分析文本【例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临菑人主父偃上书。其辞曰:“《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昔秦皇帝并吞战国,务胜不休,欲攻匈奴。李斯谏曰:‘不可。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轻兵深入,粮食必绝;踵粮以行,重不及事。得其地不足以为利也,得其民不可调而守也。’秦皇帝不听,遂使蒙恬将兵攻胡,暴兵露师十有余年,死者不可胜数,终不能逾河而北。是岂人众不足,兵革不备哉?其势不可也。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女子纺绩不足于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路死者相望,盖天下始畔秦也。及至高皇帝定天下,略地于边,闻匈奴聚于代谷之外而欲击之。御史成进谏曰:‘不可。夫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影。今以陛下盛德攻匈奴,臣窃危之。’高帝不听,遂北至于代谷,果有平城之围。高皇帝盖悔之甚,乃使刘敬往结和亲之约,然后天下忘干戈之事。夫匈奴难得而制,非一世也。行盗侵驱,所以为业也,天性固然。上及虞夏殷周固弗程督禽兽畜之不属为人夫上不观虞夏殷周之统而下循近世之失此臣之所大忧百姓之所疾苦也。”严安上书曰:“昔秦王意广心逸,欲威海外,使蒙恬将兵以北攻胡,又使尉屠睢将楼船之士以攻越。当是时,秦祸北构于胡,南挂于越,宿兵于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行十余年,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天下大畔,灭世绝祀,穷兵之祸也。故周失之弱,秦失之强,不变之患也。今徇南夷,朝夜郎,降羌、僰,略薉州,建城邑,深入匈奴,燔其龙城,议者美之。此人臣之利,非天下之长策也。”书奏,天子召见,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皆拜为郎中。(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父偃认为,从进攻匈奴的历史来看,匈奴蒙昧野蛮、迁徙流动性非常强,一时难以制服。B.李斯、成进等谏臣都认为,盲目进攻也会使得民不聊生、社会动荡,造成内忧外患的后果。C.汉高帝也曾率军向北到达代谷攻打匈奴,结果平城被围,只得派刘敬前往缔结和亲的盟约。D.严安认为周朝和秦朝的灭亡都因不改变国策而造成,以此来劝谏皇帝要为国做出长远规划。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民不聊生、社会动荡”错误。由原文“李斯谏曰:‘不可。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得其地不足以为利也,得其民不可调而守也’”“御史成进谏曰:‘不可。夫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影。今以陛下盛德攻匈奴,臣窃危之’”可知,李斯、成进都没有提及“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等“内忧”之事。故选B。方法突破解答概括分析文本内容题1、整体阅读,把握时间节点。-般来说,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首先会简要介绍人物的姓名、字号、籍贯、成长和学习的经历等。然后选取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典型片段连綴成文,这些片段一般都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的,每一个时间节点的出现,紧随其后的一般都是传主职位的变更、传主在这个职位上所做的事情(比如上书言事、对待同僚的态度及做法、为百姓做的事等),考生通过对时间节点的把握,可以更好地梳理文本中与传主相关的事件。最后,介绍传主的享年,有的文章还加以评论。2、筛选品评语言,确定人物品格。古代人物传记中,会有朝廷、百姓以及传主的同僚等对其的评价。考生在梳理传主的事件时,应注重对传主品格的分析和把握。考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对事件本身的把握,比如道过传主自身和身份的错位体现的品格(传主特定的身份。地位决定传主应该做的事情中所体现的传主品格以及传主做的不符合自己身份、地位的事情所体现的品格等);二是文中对传主品评的语言以及传主对自我定位的语言等。方法突破3、比照原文,准确定位。本考点主要以四选一的形式进行考查,四个选项基本按照行文顺序设置,一般先对人物品格进行概括,然后举事例印证分析,事例部分往往是对文段中重要语句的翻译或概括。因此考生在答题时,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叙述部分相对应的语句,再结合上下文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切记不可凭印象做判断。4、细致比照,正确抉择。将选项表述与原文内容进行比照,重点关注人物与事件是否一致,时间有没有颠倒,地点有没有混淆,有没有故意拔高或降低对人物或事件的评价,选项中对关键词或关键句的理解是否正确等。考点6
翻
译
句
子【例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惧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答案:(1)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诸位知道的确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2)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为”,给;“溃围”,冲破重围;“刈”,砍倒;“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判断句。(2)“纵”,即使;“怜”,怜爱;“王”,使动,让……做王;“籍”,项羽的字;“独”,难道。方法突破文言文翻译技巧一、把握翻译的标准、原则1、翻译的基本标准是“信、达、雅”。“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不误解、不遗漏、不增译。“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无语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雅”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业务员工作总结(15篇)
- 2024年指导性规划服务协议细则解读版B版
- 2024年低聚木糖合作协议书
- 2024年度药品补充供应商业公司医院合作合同版
- 办公室文秘年终总结10篇
- 2024江西省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家庭版哑铃教学课程设计
- 寝室楼电梯课程设计
- 升学宴致辞稿(集合15篇)
- 2024年新能源汽车生产与销售的特许经营合同
- 2023年山东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信息技术试卷试题(答案详解)
- 医师定期考核医师调离申请表
-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方案
- 数学思想与方法期末考试范围答案全
- 道路客运站服务管理规范课件
- 初中地理情境教学课件
- 政治经济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宁波大学
- 抗肿瘤药物医嘱评价表
- 博士论文的写作
- 19G522-1 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
- 医疗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