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考点考频
考纲要求命题分析
考占考频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一)化学1.题型:主要以选择题为
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与科技、文5年12考主,有时也在非选择题中考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社会查电子式、结构简式的书
化的区别与联系。(二)物质写。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的组成、分5年4考2.考查角度:生活中化学问
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类和变化题、现代科技、文言文信息、
的概念。经典史籍中的材料等;物质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俗称、性质和用途、反应
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本质、物质的变化、获取的
5.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方法、反应的基本原理等;
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化学与环境、能源、生命等
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内容。
(三)分散
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5年3考3.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创
系与胶体
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新意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
判断元素的化合价。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6.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电4.命题展望:通常会以新情
子式、分子式、结构式和结境、文字描述、图片素材为
构简式等表示方法。载体,考查:
7.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1)生活、生产中与化学有
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关的热点。
区别。⑵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答
生活中化学问题。
(3)传统文化中与化学有关
的实验及原理等。
(4)化学与环境、能源、生
命、材料等学科的内容,特
别是新材料、新技术、新成
果中的化学知识。
必惬烟牌-自主排查三
出联宾知、体系建构
胴罐海4定向自查
易错点辨析
(1)晶体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造光电池和光导纤维。()
提示:义。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而非晶体硅。
(2)pH小于7的降雨统称为酸雨。()
提示:X。正常雨水因溶解CO2而呈酸性,只有p*5.6的降雨才称为酸雨。
(3)“熬胆矶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涉及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提示:X。题给变化中涉及置换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
⑷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提示:Xo如。2与。3都由氧元素组成,但。2与。3混合后形成混合物。
(5)离子化合物均属于电解质,共价化合物均属于非电解质。()
提示:X。离子化合物均是电解质,但某些共价化合物也属于电解质,如HCK
H2so八A1CL等。
(6)煤的干储属于化学变化,铁、铝被浓硝酸常温下钝化属于物理变化。()
提示:义。煤的干馅发生了化学变化,铁、铝的钝化过程是在其表面形成了一层
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7)可将NaOH溶液滴到FeCk饱和溶液中制备Fe(0H)3胶体。()
提示:XoNaOH溶液滴到FeCh饱和溶液中得到Fe(0H)3沉淀而非Fe(0H)3胶体。
(8)向Fe(0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出现的现象是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
溶解。()
提示:Vo向Fe(0H)3胶体中滴加稀硫酸时,先发生胶体的聚沉生成Fe(0H)3沉淀,
然后发生中和反应使Fe(0H)3溶解。
。命题点诊断。
命题点-化学与传统文化
1.锌的冶炼: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火法”冶炼锌:“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
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煨红,……冷淀,毁罐取
出,……,即倭铅也”(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泥罐中掺有煤炭)。其冶
炼Zn的方程式为ZnC03+2C当n+3cot。
2.《汉书》中“高奴县有消水可燃”,这里的“消水”指的是石油。
3.《新修本草》中“(青矶)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瑶璃……烧之赤
色……”中青矶的主要成分是FeS04・7H2O。
4.《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
是K2c。3。
5.《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CCL
6.《神农本草经》中“水银……熔化(加热)还复为丹”里的“丹”是蒯。
7.《梦溪笔谈・器用》中“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的“剂
钢”是指铁的合金。
命题点二物质变化的判断
1.同位素原子间的相互转化丕属王(填“属于”或“不属于")化学变化,因为
化学变化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
2.存在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HC1
溶于水,熔融氯化钠的电离等是物理变化。
3.金属导电、吸附、胶体聚沉等属于物理变化;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煤
的气化(液化)等属于化学变化。
命题点三胶体的制备及性质
1.写出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FeCh+BMO^Fe(OH)3(胶
体)+3HCL
2.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最简便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3.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带有相同电荷。
4.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但能透过滤纸。
:【自我反思•知不足】》
是否掌握
知识点学习索引
是否
(一)化学与传统
(-)
文化
(二)物质变化的
(二)
判断
(三)胶体的制备
(三)
与性质
关能力•融会贯通工
(一)化学与科技、文化、社会
研磨典例
角度—化学与传统文化
【典例1】(2020•全国HI卷)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
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J,青
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0H)2・2CuC0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
B.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
C.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
D.CU(0H)2-C11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0H)2・2CUC03
:【命题解读•解题指导】»
考查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情境载体《千里江山图》颜料
(1)明确Cu(OH)2-CuC03受热易分解,一定条件下可与酸反应。
问题关键
⑵明确Cu(OH)2-CuC03性质稳定,不易被氧化。
【解析】选C。由于Cu(0H)2・CuC()3和Cu(0H)2・2CuC03在一定温度下能够分解,
所以,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A正确;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中铜
均为最高价,还原性很弱,所以不会被空气氧化,B正确;孔雀石、蓝铜矿主要成分
均为碱式碳酸盐,一定条件下可与酸反应,C错误;由于铜的质量分数CU(0H)2>
CuC03,所以Cu(0H)2・CuC0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03,D正确。
名师解疑惑》巧解传统文化试题的思维流程
挖掘关键字词,排除无效信息,找到对解题有
读题
I价值的信息
结合题目中问题或选项分析试题考查的知识
点,联想中学化学知识体系中“知识块”和“化
学原理”,找准解题的方向
、整合
在知识和方法准备充分的基础上,针对题目要
求,进行分析筛选
角度二化学与生活
【典例2】(2019•全国卷HI)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
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
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解析】选C。高纯度的硅用作光电转化材料,如光感电池,A正确;铝合金材料
质量轻、硬度大、耐腐蚀,广泛用于制造高铁车体等,B正确;活性炭具有很强的
吸附性,能去除异味,但不能杀菌消毒,C错误;碘酒是一种常见药品,它可以使菌
体蛋白质变性,能杀死细菌、真菌等,因此常用于皮肤外用消毒,D正确。
理鲍超虹解答化学与生活试题的三大注意点
(1)回归基础:挖掘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达到化学源于基础文化知识,高
考回归基础的目的。
⑵联系热点: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有意识地积累有关热点素材。
(3)掌握原理:熟记常见的化学工业原理,能够从原料利用率、循环利用、节能减
排、绿色环保等角度对化工生产流程及方案进行正确分析与评价。
角度化学与STSE
【典例】(2020•绵阳模拟)化学是材料、能源、环境、信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
重要基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造矢量发动机使用含铢(Re)合金材料,合金是纯净物
c3
B.“人造太阳”的核燃料是笊、僦,出、J互为同位素
C.在人体中检测出了“微塑料”,说明白色污染危害严重
D.制造芯片的工艺中,用氢氟酸腐蚀硅是化学变化
【解析】选A。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形成的混
合物为合金,故含铢(Re)合金材料是混合物,A错误;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间互
23
为同位素,故rH、H互为同位素,B正确;白色污染是聚乙烯等废塑料形成的污
染,在人体中检测出了“微塑料”,说明白色污染危害严重,C正确;HF能和硅反
应生成SiE和乩,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D正确。
【延伸变式】硅和二氧化硅都能与氢氟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硅和
二氧化硅都具有两性,该说法正确吗?
提示:不正确。硅、二氧化硅除能与氢氟酸反应外,与其他强酸如H2so4、HNO3等
都不反应。
I”纳整件
1.传统文化中的化学知识的思考角度
(1)传统文化中的物质变化与反应类型。如成语“火上浇油”(主要是化学变
化)、“百炼成钢”(主要是化学变化),古诗词“千锤万凿出深山”(主要是物理
变化),滴水穿石、落汤螃蟹等。
(2)传统文化中的物质组成。如《本草经集注》中“强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
石也”,“硝石”指KNQ;如《汉书》中“高奴县有消水可燃”,“消水”的主
要成分是石油等。
(3)传统文化中的实验操作。如《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的叙述;如明代
《本草纲目》记载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
次……价值数倍也”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
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操作中“渍”和“绞”分别表示浸取、过滤。
(4)传统文化中的物质性质与用途。如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有关“强水”条
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强水指的是硝酸。
2.传统文化中的化学知识类试题解题关键
(1)经典史籍中的化学成就,体现了化学的久远与魅力。解决此类问题要认真读
题,认真阅读题干中的文字信息,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回答。如《本草衍义》中对
精制砒霜过程的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
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中“置火上”“器覆
之”“烟上飞”“凝结”等明确指明了“升华”的操作特点等。
(2)根据古典文籍中的材料,考查有关物质的名称、成分、基本的物理性质和化
学性质,古代化学成就及相关化学史,体现化学学科素养,反映化学最本质的特
征。如古代的陶瓷文化、冶金文化、古代的本草医药和炼丹术、古代酿酒制醋、
四大发明等,体现了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研究能力。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在平时
训练中注意记录和多积累。
I胸雷巩固拓展
1.(2020•洛阳模拟)“中国名片”“中国制造”中航天、军事、天文、医学等
领域的发展受到世界瞩目,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港珠澳大桥路面使用的沥青可以通过石油分储得到
B.“玉兔二号”月球车的帆板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C.“歼-20”飞机上大量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D.抗击新冠肺炎过程中用到的“84”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Ca(C10)2
【解析】选A。沥青是石油分馅得到的产物,故A正确;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是硅,
不是二氧化硅,故B错误;碳纤维是单质,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错
误;“84”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NaClO,故D错误。
2.(2020•哈尔滨模拟)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在人体内水解为氨基酸和甘油等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吸收
B.丝绸的主要成分是天然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高铁车厢大部分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材料具有质量轻、抗腐蚀能力强等优点
D.中秋节吃月饼,为防止月饼富脂变质,常在包装袋中加入生石灰
【解析】选C。蛋白质在人体内水解为氨基酸,不能水解为甘油,A错误;丝绸的
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高铁车厢大部分材料是铝合金,
铝合金材料具有质量轻、抗腐蚀能力强等优点,C正确;中秋节吃月饼,为防止月
饼富脂变质,常在包装袋中加入还原铁粉,D错误。
【加固训练】
1.(2020•西安模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
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一,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集中深埋废旧电池B.远海排放工业污水
C.减少冶炼含硫矿物D.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
【解析】选C。废旧电池中含有的重金属Cd、Ni等,深埋处理,会导致土壤污染
等,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不能深埋处理,A项错误;工业污水一定要治理达到
标准后再排放,B项错误;含硫矿物在冶炼过程中会产生S02,SO2的排放会污染空
气,引发酸雨等问题,因此减少冶炼含硫矿物有利于环境保护,C项正确;一次性
木筷的大量使用,对保护森林资源不利,D项错误。
2.(2020•潍坊模拟)我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下列有关古代文献的说法,错误的
是()
A.明朝的《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
(指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该段文字记载了白酒(烧酒)的制造过程中
采用了蒸储的方法来分离和提纯
B.“曾青(胆矶)得铁化为铜”,"石胆……能化铁为铜”都是指铜可以采用湿
法冶炼
C.清初《泉州府志》物产条载:“初,人不知盖泥法,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
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该段文字记载了蔗糖的分离提纯采用了
黄泥来吸附红糖中的色素
D.晋代葛洪的《抱朴子》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是指加热
时丹砂(HgS)熔化成液态,冷却时重新结晶为HgS晶体。
【解析】选D。白酒的烧制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为蒸馆操作,故A正确;曾
青得铁化为铜,能化铁为铜都应发生置换反应,应为湿法炼铜,故B正确;黄泥具
有吸附作用,可除去杂质,故C正确;丹砂烧之成水银,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汞和二
氧化硫,不是熔化,故D错误。
(二)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变化
研磨典例
角度一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典例1】(2020•全国I卷)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此
乙酸、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QL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对于上述化学药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H3CH20H能与水互溶
B.NaCl。通过氧化灭活病毒
C.过氧乙酸相对分子质量为76
D.氯仿的化学名称是四氯化碳
【解析】选D。CH3cH20H是乙醇,含有羟基,羟基为亲水基,所以能与水互溶,故A
正确;次氯酸钠消毒杀菌最主要的作用方式是通过它的水解形成次氯酸,次氯酸
的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病原微生物,故B正确;过氧乙
酸化学式为CH3C000H,相对分子质量为76,故C正确;氯仿是三氯甲烷,故D错误。
角度二物质的变化
【典例2](2020•天津模拟)改革开放以来,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我
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下列过程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C.新能源汽D.运载“嫦
A.太阳能分解B.开采可燃
车燃料电池娥四号”的
水制取氢气冰获取燃料
供电火箭发射
*HjOH1
供即上
H-OO:
【解析】选B。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有新的物质产生,发生的是化学变化,A
不符合题意;从海底开采可燃冰获取燃料,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物理变
化,B符合题意;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供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有新物质产生,
发生的是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运载“嫦娥四号”的火箭发射,化学能转化为
热能、机械能,发生化学反应,有新的物质产生,D不符合题意。
名师解疑惑》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
厂(没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
-(只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
(
判T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
断
方T同时有化学键断裂和形成,
法
)T新元素生成)~I,、
:化学物理变化)
T新原子生成)~~1----------------
UI纳整介4素养提升
1.依据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分子:一些非金属单质、气态氢化物、气态
氧化物.酸.大多数有机物等
微
观
构——原子: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硅).
成二氧化硅.所有金属单质、稀有气体
—离子:大多数盐、强碱.低价金属的氧化物等
用按照元素[I金属单层]
物
非金属单质।
质_®__U
按组
成物按化合物的性质整;,法盐,
-----------I氧化物等1
质的
福
种类
宏按物
观质的
组访
成
4®®H气溶胶I
混
合
物HMSHUS
2.“三储”,,四色”,,七解,,,,十八化”的辨析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三储蒸储、分储干储
显色反应、颜色反应、
四色焰色反应
指示剂变色反应
七解溶解、潮解分解、裂解、水解、电解、降解
熔化、汽
十八氧化、氢化、风化、钝化、皂化、歧化、催化、硫化、酯化、
化、液化、
化硝化、裂化、卤化、油脂硬化
酸化、升华
t滋雷融4巩固拓展
1.(2020•武汉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照条件下甲烷与少量氯气反应不可能生成三氯甲烷
B.乙焕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最多可得三种产物
C.煤的液化是化学变化,煤经过液化可得到液态燃料油
D.石油的裂化产物中含有不饱和慌,可使酸性高锌酸钾溶液褪色
【解析】选A。在光照下,甲烷中的4个H能被氯气中的C1连续取代,生成一氯
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和HC1五种物质,与氯气和甲烷的量无关,A
错误;乙烘与氯化氢按1:1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烯,乙块与氯化氢按1:2发
生加成反应生成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即乙快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
最多可得三种产物,B正确;煤液化是把固体煤炭通过化学加工过程,使其转化成
为液体燃料,故煤的液化是化学变化,煤经过液化可得到液态燃料油,C正确;石
油的裂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长链烧断裂为相
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短链烧的过程,该过程有乙烯等不饱和烧产生,可
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D正确。
2.(2020•北京模拟)下列我国科技成果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B.“深海勇士”号c.以“煤”代
A.厨余污油裂D.用“天眼”接收
潜水艇用锂电池供“油”生产低碳烯
化为航空燃油宇宙中的射电信号
能煌
【解析】选D。厨余污油通过热裂解等技术得到一种长链脂肪酸的单烷基酯,该
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不选A;电池放电时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属于化学变化,
故不选B;煤制烯烧,属于化学变化,故不选C;用“天眼”接收宇宙中的射电信号,
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
【加固训练】
1.(2020•银川模拟)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有红褐胶体遇强电解
A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过量硫酸溶液
色沉淀质聚沉
有沉淀X可能是H2s气
B溶有SO?的BaCh溶液中通入气体X
产生体
铜丝由
C将灼烧至红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乙醇被还原
里变红
该溶液中存在
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稀NaOH溶液并加热,试纸变
D
将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蓝NH+
【解析】选B。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过量硫酸溶液,先有沉淀产生,后沉淀溶
解,A错误;SO2+2H2S——2H20+3SI,B正确;乙醇变成乙醛是氧化反应,C错误;氨气
在水中溶解度大,应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的浓NaOH溶液并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
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能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才说明溶液中有侵
根离子,D错误。
2.(2020•郑州模拟)下列有关“造纸术、指南针、黑火药及印刷术”的相关说
法正确的是()
A.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指南针由天然磁石制成,磁石的主要成分是FeA
C.黑火药爆炸反应为2KN03+3C+S—K2S+N2t+3C02t,其中氧化剂只有KN03
D.活字印刷使用的胶泥由AI2O3、Si02>CaO等组成,它们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解析】选A。宣纸的主要成分为天然纤维素,纤维素为多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故A正确;天然磁石的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故B错误;反应2KN03+3C+S—K2S
+N2f+3C02f中,N、S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C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
被氧化,所以KNO3和S都是氧化剂,故C错误;AI2O3为两性氧化物,SiOz为酸性氧
化物,故D错误。
(三)分散系与胶体
研磨典例
角度—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典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7•全国卷HDPM2.5是指微粒直径不大于2.5M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Fe(0H)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C.(2017•天津高考)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电泳
D.(2016•浙江高考)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Cu2\Cd2\
Hg"等重金属离子,其本质是纳米铁粉对重金属离子较强的物理吸附
【解析】选A。PM2.5是指微粒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A项正
确;Fe(0H)3胶体为红褐色,B项错误;血液透析利用的是胶体的渗析而不是电
泳,C项错误;铁粉与重金属离子发生置换反应,而不是物理吸附,D项错误。
角度二分散系的分离和提纯
【典例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提纯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向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过量饱和
碳酸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的水
B.皂化反应结束时,可加入食盐分离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
C.除去氢氧化铝胶体中的泥沙,可选择仪器:漏斗(带滤纸)、烧杯、玻璃棒
D.从食盐水中获得NaCl晶体,可选择仪器:生埸、玻璃棒、酒精灯、泥三角
【解析】选D。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饱和碳酸钠除去乙酸,还可以降低乙酸乙酯
的溶解度使之析出,然后分液即可,A项正确;食盐可降低高级脂肪酸钠在水中的
溶解度,B项正确;胶体可以透过滤纸,C项正确;蒸发需要蒸发皿,不需要出蜗,D
项错误。
题后反思2分散系的分离提纯方法
(1)溶液常用蒸发结晶和冷却结晶;
⑵胶体常用渗析和盐析;
(3)浊液中的悬浊液常用过滤,乳浊液常用分液。
□纳整介、
1.胶体区别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1-100nm)
稳定介稳不稳定
-溶液胶体7浊液
分散质微粒直径110°(nm)
分离提纯方法渗析过滤
2.胶体性质五个易错点
(1)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1~100nm),胶体
的特性是丁达尔效应;用渗析法除去胶体中混有的溶液,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
分胶体和溶液。
⑵胶体不带有电荷,但胶体粒子常带有电荷,但淀粉胶粒不带电荷。胶粒不带电
荷的胶体不能发生电泳。
(3)Fe(0H)3胶体粒子为Fe(0H)3的集合体,因此1molFe?♦完全水解得到的Fe(0H)3
胶体粒子少于1molo
⑷部分铝盐、铁盐如KAl(S0j・12HQ、FeCk・6H2。溶于水,AM、Fe"水解生成
A1(OH)3胶体、Fe(OH)3胶体,能吸附悬浮固体或色素形成沉淀而除杂,因此常用
作净水剂。
(5)胶体属于分散系,是混合物,而很多纳米级物质的微粒直径也是在1〜100nm,
但不属于胶体,属于纯净物,如纳米铜。
精练类题
1.(2020・合肥模拟)2020年全球爆发新冠肺炎,我国积极应对,精准施策阻止了
病毒蔓延。新冠病毒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以及
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新冠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75%
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乙醛和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下列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
A.因为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险业务居间合同书
- 合作经营公路运输合同
- 培训协议约定合同
- 劳保协议合同
- 明星代言合同协议
- 伐木工协议合同
- 铺装合同协议
- 回迁房二手房合同协议书
- 项目资金合同协议
- 污水池施工合同协议书
- (一模)桂林市、来宾市2025届高考第一次跨市联合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深圳市房产交易居间合同
- 2023年郑州轨道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耳部带状疱疹护理查房
- 成语故事-闻鸡起舞-课件
- 杭州市市属事业单位招聘真题2024
- 2025-2031年中国低空经济物流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车辆驾驶员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心理b证笔试试题及答案
- 玩具的创业计划书
- 第7课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