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生物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人体剧烈运动时,不会出现的是()A.机体产生热量显著增多 B.血浆中乳酸水平持续升高C.脑干呼吸中枢兴奋增强 D.肌细胞中ATP水平相对稳定2.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美的三位科学家,理由是他们发现了“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机制”。这些研究对于许多疾病来说至关重要,例如,在肿瘤中,氧气调节机制被用来刺激血管的形成和重塑代谢,以有效地增殖癌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进入组织细胞需要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B.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相同C.血管的形成与细胞分化有关,该过程通常不会产生新的蛋白质D.通过调节氧感知机制,可用于癌症等疾病的治疗3.下图是采用CRISPR技术对某生物基因进行编辑的过程,该过程中用sgRNA可指引核酸内切酶Cas9结合到特定的位点进行切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定点编辑前需要设计与靶基因全部序列完全配对的sgRNAB.图中sgRNA1的碱基序列和sgRNA2碱基序列相同或互补C.根据破坏B基因后生物体的功能变化,可推测B基因的功能D.被编辑后的B基因不能进行转录4.下列有关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B.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需要外来能量的输入5.一个生态养殖大棚里,一半沙土一半水域,水底养着虾蟹,水面漂浮着无土栽培的蔬菜,漂浮蔬菜和黄瓜生长所需的肥料来自虾蟹的排泄、排遗物,沙土中种了一种特殊辣椒起驱虫作用。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养殖大棚中的生物群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特殊辣椒驱虫导致该害虫种群密度降低属于生物防治C.蔬菜从虾蟹的排泄物中获得养分,所以蔬菜属于分解者D.该生态系统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维持其相对稳定6.mRNA的某个碱基被氧化会导致核糖体在该碱基处的移动停止,受损的mRNA就会在细胞中累积,易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而神经细胞中的质控因子能切碎mRNA,解救卡住的核糖体。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可根据合成的多肽链长度来判断mRNA是否被氧化B.质控因子可能是RNA水解酶,其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C.控制质控因子合成的基因突变可能会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D.mRNA通常会结合多个核糖体,产生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条肽链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探究环境因素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1)D1蛋白位于叶绿体的______上,参与水的分解,产物用于_____反应中CO2的还原。(2)研究高温对小麦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机制,测定D1蛋白含量、D1蛋白基因表达量和D1蛋白分解基因表达量,结果如图。组别及处理方法:CK:水、25℃;H:水、36℃;P:黄体酮、25℃;P+H:黄体酮、36℃①据图甲、乙的CK组和H组分析:高温下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____,推测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②据图丙、丁结果进一步推测高温引起H组D1蛋白含量变化的原因是:D1蛋白能可逆性转化成中转形式D1蛋白,进而避免被分解。依据是CK组D1蛋白合成量与分解量大致相同,而H组D1蛋白合成量___________分解量。(3)进一步研究黄体酮对高温下小麦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机制,结果如图中P、P+H组所示。①图甲表明黄体酮能_____________高温对光合作用的抑制。②据图乙、丙、丁推测,黄体酮作用的分子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回答下列(一)、(二)小题:(一)回答以菊花茎段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的有关问题:(1)在配制MS培养基时,通常先将各种药品配制成浓度为配方5~10倍的__________,这样配制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A.便于低温保存B.延长使用时间C.降低称量误差D.减少杂菌污染)。从培养基的作用看,在MS培养基中定量添加BA和NAA后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培养基。(2)从自然界中获取的菊花茎段,须先用70%乙醇等进行消毒,最后用__________进行清洗。将茎段插入培养基的过程须在______中的酒精灯火焰旁进行,以保证无菌环境。(3)从带芽的茎段上长出丛状苗_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经历脱分化,长出的丛状苗需__________后,再转入培养基中继续培养。(4)实验中选用BA和NAA而不用植物中存在的天然激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腺病毒能引起人呼吸系统不适等症状,但致死率低。研究发现该病毒可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陈薇等科学家研发了以人5型腺病毒(Ad5)为载体的重组新冠疫苗,这是国内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生产过程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在制备人肾上皮细胞系(293细胞)时,发现培养一段时间,细胞铺满培养瓶后不再分裂,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出现此现象后,需用__________处理,得到细胞悬液,再进行__________培养,以获得更多的293细胞。(2)新冠病毒为R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不能直接拼接到质粒上,因此在制备以上疫苗时需先通过___________过程获得相应的DNA。构建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可使用双酶切法,使之产生__________的粘性末端,以提高目的基因与质粒重组的成功率。据图可知需将___________导入293细胞,从而获得转基因腺病毒。(3)检测转基因腺病毒携带的目的基因是否在人体细胞内表达,可检测细胞内是否含有相应的__________或抗原分子,若检测抗原分子可用__________技术获得特异性探针。9.(10分)人体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健康人在饭后血糖浓度升高,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使胰岛素分泌增多,胰岛素通过____等作用效应,促使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反过来又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叫做____。(2)研究表明,在人体血管壁等处存在着感受血糖浓度变化的感受器,血糖调节的神经中枢在下丘脑。请用文字和箭头,补充完整血糖升高后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使血糖恢复正常的概念模型:血糖浓度升高→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____→血糖浓度恢复正常。(3)人体内产生了图中的抗体1或抗体2,血糖浓度都可能出现异常。若要通过前后对照实验诊断某患者的血糖浓度异常是由抗体1还是抗体2引起的,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10.(10分)2020年初,武汉出现了不明原因的肺炎,经检测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NCP)引起的。科研人员正在加紧研制生产NCP的疫苗和探索相应抗体的制备。回答有关的问题:(1)科研人员提出用康复者血清治疗新冠型肺炎,是因为康复者血清中存在_______(填“抗原”或“抗体”),但该方法存在缺陷,如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2)针对血清治疗存在的缺陷,研究者从治愈患者捐献的血液中提取浆细胞,然后用_______诱导该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发生融合。几经努力,最终生产出单克隆抗体,此种方法生产的抗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点。(3)科研人员还设想将控制无限增殖的基因(记作X基因)转入人的浆细胞,构建出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系。用PCR技术扩增X基因的前提是需要知道______。若在浆细胞中的染色体DNA上检测到X基因,但该浆细胞死亡或不能增殖,则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光呼吸是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有光照和高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发生的生化过程,过程中消耗了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1)图中的Rubisco存在于真核细胞的________(具体场所),1分子RuBP与O2结合,形成1分子“C-C-C”和1分子“C-C”,“C-C-C”还原时需要提供的光反应产物是________,“C-C”________(“参与”或“未参与”)RuBP的再生.(2)大气中CO2/O2值升高时,光反应速率将________。离开卡尔文循环的糖,在叶绿体内可与________相互转化。(3)将某健壮植株放置于密闭小室中,在适宜光照和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直至小室内的O2浓度达到平衡。此时,O2浓度将比密闭前要________,RuBP的含量比密闭前要________,后者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

人体细胞剧烈运动时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此时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但也会进行有氧呼吸。同时剧烈运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刺激机体产热量升高。该题综合性考查了运动时涉及到的各种调节,识记无氧呼吸过程、ATP的转化机制是本题的解题关键。【详解】A、剧烈运动时,细胞进行大量的呼吸作用,释放出大量的热能,机体产热量显著增加,A正确;B、人体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乳酸,但乳酸进入血浆中会被缓冲物质中和,其含量不会持续升高,B错误;C、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剧烈运动时会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此时呼吸中枢兴奋增强,C正确;D、ATP和ADP的相互转换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中,细胞中ATP的水平会维持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B。2、D【解析】

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H],同时合成少量ATP,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H],同时合成少量ATP,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H]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合成大量ATP,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基因表达的产物是蛋白质。【详解】A、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A错误;B、有氧呼吸可分为三个阶段,氧气和[H]结合生成水的过程发生在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内膜,而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B错误;C、血管的形成与细胞分化有关,该过程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会产生新的蛋白质,C错误;D、根据题意,氧气调节机制可被用来刺激血管形成和重塑代谢,以有效地增殖癌细胞,因此人们可以干预癌细胞的氧调节机制,进行癌症的治疗,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运输方式、有氧呼吸过程和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识记所学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3、C【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sgRNA可指引核酸内切酶Cas9结合到特定位点进行切割,使B基因中的基因Ⅱ被切除,连接基因Ⅰ和基因Ⅲ,形成新的基因B。【详解】A、sgRNA可指引核酸内切酶Cas9结合到特定位点进行切割,因此基因定点编辑前需要设计与被切割基因的两端碱基序列配对的sgRNA,A错误;B、图中sgRNA1的碱基序列和sgRNA2碱基序列分别与基因Ⅱ两端的碱基序列配对,B错误;C、根据破坏B基因后生物体的功能变化,可推测B基因的功能,C正确;D、被编辑后的B基因仍能进行转录,D错误;故选C。4、C【解析】

有关“碳循环”,考生可以从以下一方面把握:(1)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碳酸盐和二氧化碳;(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含碳有机物;(3)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4)碳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5)碳循环过程为:无机环境中的碳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中的碳通过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燃烧进入无机环境。【详解】A、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A正确;B、物质循环具有反复性,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B正确;C、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流动,C错误;D、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如通过生物呼吸散失的热能不能再被利用,所以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需要外来能量的输入,D正确。故选C。5、C【解析】

根据题意,该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人的作用是关键的,不仅需要太阳光能,还需要人为的能量输入才能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是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功能,该生态系统中蔬菜和黄瓜是生产者,据此分析。【详解】A.该生态养殖大棚中的生物群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正确;B.特殊辣椒具有驱虫作用是因为辣椒能释放某种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特殊辣椒驱虫导致该害虫种群密度降低属于生物防治,B正确;C.蔬菜属于生产者,C错误;D.能量的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故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D正确。6、B【解析】

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而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详解】A、mRNA的某个碱基被氧化会导致核糖体在该碱基处的移动停止,即导致多肽链的长度变短,因此可根据合成多肽链的长度来判断mRNA是否被氧化,A正确;B、质控因子能切碎mRNA,可能是RNA水解酶,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B错误;C、根据题干信息“神经细胞中的质控因子能切碎mRNA,解救卡住的核糖体”可知,控制质控因子合成的基因突变,质控因子无法正常合成,可能会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C正确;D、正常的mRNA通常会结合多个核糖体(多聚核糖体)同时进行翻译,因为模板相同,因此能产生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条肽链,D正确;故选B。【点睛】紧扣题干信息“mRNA的某个碱基被氧化会导致核糖体在该碱基处的移动停止”、“神经细胞中的质控因子能切碎mRNA,解救卡住的核糖体,否则受损的mRNA就会在细胞中累积,进而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答题。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类囊体薄膜暗降低D1蛋白含量降低大于解除促进D1蛋白合成、促进转化为中转形式的D1蛋白、促进D1蛋白周转图中显示D1蛋白基因表达量(D1蛋白合成量)P+H组多于H组;D1蛋白分解基因表达量P+H组与H组大致相同;但是D1蛋白含量P+H组少于H组【解析】

1.图甲中,H组与P+H组相比,P+H组光合速率比H组高,表明黄体酮能缓解高温对光合作用的抑制。2.图乙中,H组与P+H组相比,P+H组(使用黄体酮)的D1蛋白含量比H组低,图丙中,使用黄体酮的组D1蛋白表达量却比未使用的组高(P组比CK组高,P+H组比H组高),图丁中使用黄体酮的组与未使用组D1蛋白分解基因的表达量基本相同(CK组与P组基本相同,H组与P+H组基本相同)。【详解】(1)根据D1参与水的分解可知,该蛋白位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产物有【H】、ATP,用于暗反应中CO2的还原。(2)研究高温对小麦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机制,测定D1蛋白含量、D1蛋白基因表达量和D1蛋白分解基因表达量,分析图示结果可知:①据图甲、乙的CK组为水、25℃处理,H组为水、36℃处理,结果CK组光合作用速率比H组高,说明高温下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结合图乙分析:图乙中H组的D1蛋白含量比CK组下降,推测可能与D1蛋白含量下降有关。②据图丙、丁结果进一步推测,高温引起H组D1蛋白含量变化的原因是:D1蛋白能可逆性转化成中转形式D1蛋白,进而避免被分解。依据是CK组D1蛋白合成量与分解量均为1,大致相同,而H组D1蛋白合成量为3,而分解量为1.5,合成量大于分解量。(3)进一步研究黄体酮对高温下小麦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机制,P组的处理是黄体酮、25℃,P+H组的处理是黄体酮、36℃,分析图示结果可知:①图甲中,H组与P+H组相比,P+H组光合速率比H组高,表明黄体酮能解除高温对光合作用的抑制。②依据各图的结果分析可知:图中显示D1蛋白基因表达量(D1蛋白合成量)P+H组多于H组;D1蛋白分解基因表达量P+H组与H组大致相同;但是D1蛋白含量P+H组少于H组说明D1蛋白可能发生了转化,故推测黄体酮作用的分子机制是促进D1蛋白合成、促进转化为中转形式的D1蛋白、促进D1蛋白周转。【点睛】本题结合直方图,考查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表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8、母液C发芽(生芽)无菌水超净台不需要分株BA和NAA是人工合成激素,植物没有相关分解酶,作用时间长,效果明显接触抑制胰蛋白酶传代逆转录不同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和辅助质粒mRNA单克隆抗体制备【解析】

1、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最后长出完整植株(新植体)。2、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决定植物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特别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协同作用在组织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被称为“激素杠杆”。3、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4、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一)(1)MS培养基由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成分组成,也可将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成分分别配制成浓度为配方的5~10倍的母液,用时稀释,这样配制的主要优点是降低称量误差(即C)。MS培养基中定量添加BA和NAA后的培养基属于发芽培养基,MS培养基中定量添加NAA后的培养基属于生根培养基。(2)从自然界中获取的菊花茎段,须先用70%乙醇等进行消毒,再放入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然后用另一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最后在超净台中用无菌水清洗,将茎的切断培养在生芽培养基中。(3)从带芽的茎段上长出丛状苗不需要经历脱分化,长出的丛状苗需要分株后,再转入生根培养基中继续培养。(4)实验中使用的是人工合成的BA和NAA,是由于植物没有相关分解酶,作用时间长,效果明显。(二)(1)细胞铺满瓶壁时,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此时需要胰蛋白酶处理,得到细胞悬液,再进行传代培养,已获得更多的细胞。(2)新冠病毒是单链的RNA病毒,而质粒是双链的DNA,因此需要将RNA通过逆转录得到相应的DNA才能拼接到质粒上。构建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使用双酶切法产生不同的粘性末端,这样可以避免目的基因和质粒自身连接以及目的基因和质粒反向连接,提高目的基因与质粒重组的成功率。据图可知需将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和辅助质粒导入受体细胞293细胞内。(3)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因此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在人体细胞内表达,可检测细胞内是否含有相应的mRNA或抗原分子,检测抗原分子的方法是抗原-抗体杂交法,可用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获得特异性探针。【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9、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反馈调节下丘脑血糖平衡调节中枢→传出神经→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肝细胞、肌细胞等靶细胞先检测该患者餐后血糖浓度作为对照,然后给其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一段时间后检测血糖浓度(多日测量求平均值),并与注射前的血糖浓度进行比较。若血糖浓度能降低,则是抗体1引起的;若血糖浓度不降低,则是抗体2引起的【解析】

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正常人在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80-120mg/100mL。维持血糖浓度的正常水平,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协同作用。在内分泌系统中,胰岛素是现在已知的,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能提高血糖浓度的激素则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髓质激素等几种激素。在一般情况下,主要由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两类激素的作用,维持正常的血糖浓度水平。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可归结为胰岛素促进肝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摄取、贮存和利用葡萄糖,胰岛素还抑制氨基酸转化成葡萄糖;胰高血糖素,它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升高,还可使促进脂肪分解。胰腺中的胰岛是内分泌腺的一种,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详解】(1)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可归结为胰岛素促进肝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摄取、贮存和利用葡萄糖,胰岛素还抑制氨基酸转化成葡萄糖。胰岛素的作用效果使血糖下降,反过来又会减弱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叫做反馈调节。(2)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激素调节属于体液调节,是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通过体液的传送而发挥调节作用的一种调节方式。因此,完成血糖升高后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使血糖恢复正常的概念模型为:血糖浓度升高→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血糖平衡调节中枢→传出神经→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肝细胞、肌细胞等靶细胞→血糖浓度恢复正常。(3)抗体1与葡萄糖结合,抗体2与胰岛素结合,抗体2的存在使得胰岛素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使得血糖升高。人体内产生了图中的抗体1或抗体2,血糖浓度都可能出现异常。因此,先检测该患者餐后血糖浓度作为对照,然后给其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一段时间后检测血糖浓度(多日测量求平均值),并与注射前的血糖浓度进行比较。若血糖浓度能降低,则是抗体1引起的;若血糖浓度不降低,则是抗体2引起的。【点睛】本题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结合来考查血糖调节,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识图能力,且能设计实验验证某一假设。10、抗体血清成分复杂,对于是否会引起其他问题还存在不确定性角度二:需要的血清数量比较大(血清抗体含量少)角度三:血清抗体纯度低,特异性差灭活的病毒(聚乙二醇、PEG、离心、电激、振动等均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X基因的(一段)核苷酸序列X基因的插入破坏了浆细胞生命活动必需的某些基因角度二:X基因没有表达,所以不增殖【解析】

1、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2、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