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曾有这样一个国家,居住着两种人:蓝种人和红种人。虽然这两种人有很多相同的价值观念,但是他们对公共政策的评价不同:前者喜欢小的、圆形的和色彩浓深的政策,而后者却喜欢高的、矩形的和色彩浅淡的政策。由于意识形态上的不同,红种人和蓝种人政治上一直是有分歧的,但是双方都看重理由和证据,因此都委托专家给他们提供建议。他们都雇佣同种人做专家,让专家顾问立论、讨论和辩论,以找到政策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法。民众只是从精英提供的选项中进行选择。这是约翰·扎勒在《公共舆论》一书中所讲的“紫土地的寓言"故事,借此类比简化了的美国社会,目的是分析公众、专家和公共舆论之间关系和运行机制。

扎勒在《公共舆论》里发展了一个综合模型,用以阐明大众舆论的形成和变动机制。作为译者之一,我愿为读者分享一些书中的观点,以及对此书的理解和点滴感想。

中国有句古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有了专家,其实国家的治理是不需要“民众"话语参与的,从而也不存在谁主导公共舆论的问题,公共舆论也不复存在。但是,还有句话叫“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说明,对于公共事务,还是很难不让民众参与的。这样问题就变成了公共舆论是如何形成的,民众的意见和观点从哪里来。既然这样,那么有没有谁主导舆论呢?

我们先来看看公众的观点或者意见的形成问题。根据扎勒的理论和模型,民众其实是很少独立思考的,虽然他们的观点受到自己的意识形态影响,但他们最终还是会在专家或者精英们提供的备选项中做出选择。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民众的观点是受到获取民意的专家们的“操纵"的,手段之一就是措辞用语提示民众关注不同的问题。我们可以看下面这个例子:

让受访者回答三个和阿拉斯加石油勘探有关的问题中的一个。

第一个提问:石油勘探——直接提问法

您赞同还是反对在阿拉斯加的联邦所有的土地上进行新油田勘探?

第二个提问:石油勘探——依靠外来石油提问法

近日,有很多人谈论关于在阿拉斯加的联邦所有的土地上进行石油勘探。有的人反对这种勘探行为,他们认为阿拉斯加的土地应该为子孙后代保留。您的意见如何?

第三个提问:石油勘探——经济成本提问法

近日,有很多人谈论关于在阿拉斯加的联邦所有的土地上进行石油勘探。有的人反对这种勘探行为。其他人则支持勘探,他们认为如果不使用这些石油,那么人们就会因为油价上升而利益受损,甚至因此失去工作。您的意见如何?

对这三种提问方式,受访者的回答不同。在回答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时,人们对于在阿拉斯加进行石油勘探和环境保护对经济造成的影响,没有表示出什么关心。但是,当问题以第三种形式提出时,整体支持勘探石油的人数比例开始上升,这在工人中尤是如此。这样,如果人们从前两个问题中得出结论,认为美国人对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成本漠不关心,这样的想法就是错误的。事实是很少有人想到这一点,除非是问题提问方式给他们这种联想。

在扎勒的书里,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表明民意调查中民意受到“操纵”的事情。所以,我们说民意常常很难说是“真实的民意"。但是,根据扎勒的论证,虽然民众对公共事务的观点变动不居,但是就如“紫土地的寓言”里所说的,民众通常与和他们具有共同意识形态的专家的意见保持一致。

既然专家意见通过媒体的传播达到公众,从而提供了公众意见的可选项,那么,是否专家就可以主导公共舆论了呢?虽然表面上看来,专家可以主导舆论,而实际上是很难的。因为,最重要的就是专家本身具有意识形态多元性,这种多元性导致他们之间的竞争。就像紫土地上的人们一样,蓝种人和红种人都有自己的专家,他们都从自己的偏好来研究政策问题和解决方案。但是,因为科学知识作为基础可以超越意识形态,又可以为不同意识形态的专家们找到共同的平台对话。就像我们熟知的学术界,学者们有激励机制来探索“真知”,这种真知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获得超越意识形态的共同基准。这样,以知识为基础,即使价值观很极端的专家们也可能在科学知识面前达成一致。

到这里,我们知道,公众的舆论其实反映的还是专家们的意见。问题是——正如在本书最后,扎勒问道:如果只有专家能够进行政治辩论,为什么还要把公众搅进来呢?为什么不让政府政策只反映专家意见呢?扎勒给出三个理由:第一,人们有权力解决他们感觉应该解决的争论;第二,政治参与本身的价值,它使参与者变得高贵并实现自我。但是这两个原因在扎勒看来都不具有吸引力,因为公众经常会做出道德上出格或者技术上愚蠢的决定。所以扎勒给出了第三个理由:在没有制衡的时候,政府会偏离正道,会变得专横跋扈或者更加邪恶。

(摘编自陈心想《公众、专家和舆论——读扎勒<公共舆论>》)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扎勒的理论,民众很少独立思考,他们的观点来自媒体传播出的专家或者精英们提供的备选项。

B.专家们会在某种程度上通过“措辞用语提示民众关注不同的问题”等一系列手段“操纵"民众的观点。

C.民众对公共事务的观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通常会与和其具有共同意识形态的专家的意见保持一致。

D.在现实生活中,专家很难主导舆论,因为专家本身具有意识形态多元性,而这会导致他们之间的竞争。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紫土地寓言中对红蓝两种人想法与行为的设定,看似绝对但呈现了美国公众舆论的现状。

B.专家意见通过媒体的传播达到公众,因此媒体在引导舆论方面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C.不同意识形态的专家,甚至价值观非常极端的专家,都能在科学知识面前达成一致。

D.拥有解决争论的权力和参与政治本身的价值,使参与者感到自己变得高贵并实现自我。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措辞用语影响他人选择的一项是()

A.旅游资讯或旅行攻略,能让人在旅行时获得更好的体验。旅行前,你是否愿意下载旅行APP?

B.使用优惠券购物可以让消费者得到更多的实惠,你是否赞同商家发放优惠券刺激消费?

C.文创产品让文物摆脱了展示柜中的呆板形象,创意迭出,持续“圈粉”,你是否有购买意愿?

D.在对“限制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的调查中,人们的观点各不相同,你的观点是什么?

4.小明运用思维导图整理了本文思路,其梳理不恰当的一项是()

A.AB.BC.CD.D

5.在全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我们面临着许多公共舆论事件,作为公民应如何参与公共舆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D2.A

3.D4.C

5.①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警惕被舆论“操控”。

②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超越意识形态带来的束缚。

③积极参与公共事务讨论,行使解决争论的权利,认识政治参与的价值。

④理性参与公共舆论讨论,不要做出道德上出格或者技术上愚蠢的决定。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因为专家本身具有意识形态多元性,而这会导致他们之间的竞争"错,原因表述不全面,专家很难主导舆论的原因很多,根据“最重要的就是专家本身具有意识形态多元性”,可知这只是“最重要"的原因。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B.“因此媒体在引导舆论方面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错,强加因果,根据“既然专家意见通过媒体的传播达到公众"公众的舆论其实反映的还是专家们的意见”,可知二者不成因果关系;并且“媒体扮演重要角色"于文无据。

C.“都能在科学知识面前达成一致”错,说法绝对,根据“即使价值观很极端的专家们也可能在科学知识面前达成一致”,可知是“可能”达成一致。

D.“使参与者感到自己变得高贵并实现自我"错,曲解文意,是“它使参与者变得高贵并实现自我”。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ABC中“是否愿意"是否赞同”“是否有意愿"等问法有倾向性措辞。

D.直接提问,没有倾向性措辞。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C.“解决问题”错,公众舆论的来源、专家“主导公众舆论"的现状、公众舆论的意义等内容,属于“分析问题”。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①由“民众的观点是受到获取民意的专家们的‘操纵’的"等内容,可得出启示: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警惕被舆论“操纵”。

②由“民众通常与和他们具有共同意识形态的专家的意见保持一致"这种真知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获得超越意识形态的共同基准”等内容,可得出启示: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超越意识形态带来的束缚。

③由“政治参与本身的价值,它使参与者变得高贵并实现自我"等内容,可得出启示:积极参与公共事务讨论,行使解决争论的权利,认识政治参与的价值。

④由“因为公众经常会做出道德上出格或者技术上愚蠢的决定”,可得出启示:理性参与公共舆论讨论,不要做出道德上出格或者技术上愚蠢的决定。

(二)现代文阅读1I(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桥冥思

漆宇勤

在一座小桥上坐着就好,喧闹已经与我们有了距离。古老的石板稍带凉意,但阳光很好,温暖得让人欲睡欲梦,让人想在这太阳下回到四百年前,或更远,五百年前。

一个小家小姓,在横亘于道路前方的河流上架一座桥梁,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动起这个念头。此时这个小姓氏刚刚由外地落户到赣西萍乡不久,人丁尚不兴旺。操持着小买卖的人家对道路交通的便利有着天生的敏感,看着由县城经驿道去往州府的旅途一出城就被泉江河阻隔,下定决心为世间添一座桥梁。

此时是明代万历年间(1572年~1620年),此前的过河之处其实也有,但仅是简易的木桥,春水一涨,山洪一发,桥便没了。这一次,修桥的人想一劳永逸,修成石桥。

但事实上似乎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石桥现在依旧叫四百年前的那个名字:流江桥。但万历年间的桥面早已在岁月的长河里湮没。桥毁于水,桥毁于战……时间远比石头更残酷、更坚韧、更绵长。幸好,人类的坚韧绵延也并不缺少。于是,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毁掉了的流江桥又两次由漆姓族人出资重修。

风吹过来,我攥紧了一百年前的老族谱,生怕一不小心就落入河水,就像落入河水的那些石头桥面一样。我怀想着先人的光辉,其实也在思考,发宏大誓愿公益修桥的人似乎并非没有私心。族谱上说,修桥用掉了白银八斤,桥成后第二年,长年焦虑于没有子嗣的倡修者漆东江,新添了一个儿子,正好八斤重,一两都不差。

走过流江桥,我放下族谱,往更开阔的地方行去。然后我不得不承认,并不是只有我的祖先留下了一座让后人怀想的桥梁。流江桥之外,更多的桥梁也是由民间一家一户、一村一姓,以虔诚的心态修成。

你可以想象,那时的一个村子当然不是现在的行政村,而是某姓人家在山坡下、水流边聚居而成的一个小小自然村落;那时的桥梁当然不是现在下水入地无所不能的机械施工,而是先得采石头,或最少先得伐木头。资金不足,牵头的乡绅便到附近募化;水文资料不足,动工之前总得先将良辰吉日选了又选。在纯人力的时代,要在湍急的河水里施工,想象一下都觉得神秘而困难重重。于是,那些关于桥梁的民间传说,几乎在南方的每个城市地方文史资料中都屡见不鲜。

沿着流江桥横跨的泉江河往上,溯河之源是萍水。在萍水河上,我依次数过那些有名有姓的老石桥:萍实桥、亨泰桥、通济桥、香溪桥、善州桥、赤山桥、栗江桥等等。这些老桥,至今当地的人们依旧耳熟能详。这些老桥,在我逐一抚摸过后,几乎都能发现某些人名在石头之上留下的温度。史料说,始建于宋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的通济桥最早是由当时的知县倡修,此后先后三次被毁,第一次由李姓出资重修,第二次由姚、黄两族募资重建,第三次则是由姚惠中、姚汝发、施瑞九、叶青波等人牵头募捐重建……

想想真是奇怪,为什么这些老桥,这些艰难留存下来的历史见证者,大多数都是由民间捐建的呢?即使在现在,一座桥梁的修筑,也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与时间。在几百上千年前修筑一座中小型的桥梁,也算是一项重大工程了。要启动这么一项重大工程,恐怕并不仅仅是“修桥补路功德无量"的意识能够驱动的。

我继续沿着河走,沿着一座一座古老的桥梁走。我发现有的老桥干脆就留着某个倡修者的名姓作为桥名。我认真默读着这些陌生而平凡的名字。我发现,这么多的人愿意通过修桥这种公益事业来体现自己在这人世间的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这么多的人愿意通过倡导发起某种公共事务来证明自己在这乡村里的责任感和付出感。乡间的秩序,乡间的浩大工程,就这样在有意无意间被维系和推动。

我似乎忘记说了,还有一种桥,浮桥。如果你看旧照片、旧文字、旧影片,就会发现浮桥真是一个承载着很多人乡愁记忆的东西。假如再遇见一段沧桑的经历,浮桥给人带来的人生颠沛流离之感就更强了。

在我所居住的这座小城,曾经就有一座浮桥,名字似乎就叫浏市浮桥。我一直没有踏上过这座“桥”,但在本土文人的文字里一次次抚摩了这座桥所附着的记忆。通过那些文字,我仿佛看见了浮桥上挑着担子的村民,看见了浮桥上背着孩子的小夫妻,听见了桥畔水流的哗哗声,听见了桥头商贩的叫卖声。

然后,这些身影和声音都渐渐淡去——在最近一轮“渡改桥"的工程中,浮桥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被一座崭新的钢筋混凝土跨河大桥取代。

就此,我又看到了一些文字。有人伤怀,有人赞赏,莫衷一是。我发现,同样的情况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对旧物的伤逝与对新物的赞美,总难得到统一。或许,所有的评论都是得一忘二吧。但是,得一忘二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你所看到的和你所评论的,都是遵从着自己的想法,那么无论正向或反向的文字,就都是现实与内心的一座桥梁,抵达你隐蔽在暗处的一个居所。

(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桥毁于水,桥毁于战……人类的坚韧绵延也并不缺少”,这几句话旨在强调桥给人带来的历史沧桑感。

B.“族谱"承载着先人的荣耀,代表了一种精神传承;引述族谱中修桥添子的故事,表明公益修桥和私心并不冲突。

C.“我似乎忘记说了,还有一种桥,浮桥”一句,表明作者重点想写的是石桥,而浮桥是偶然想到的,补写一笔。

D.作者认为,“对旧物的伤逝与对新物的赞美,总难得到统一”,是因为还没能搭建好现实与内心的那座桥梁。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族中先人修建流江桥写起,又列举其他众多桥梁的修建情况,选材上点面结合,有详有略。

B.文中引述的文史资料,详实而具体,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而且还给人以丰富厚重的历史感。

C.本文语言风格呈现出平实自然、简洁明快的特点,与文章中描写的江南水乡、自然村落的氛围协调一致。

D.文章中有两处改用第二人称,增加了内容的客观性,又有助于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引起情感共鸣。

8.本文在行文思路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9.本文的题目“小桥冥思”中的“冥"是“深刻、深沉”之意,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作者由小桥产生了哪些深沉的思考和深刻的认识。

【答案】6.B7.D

8.①借助时间回溯,由眼前桥追忆历史上桥倡建、重修;②借助空间转换,由流江桥溯流而上,写到更多老桥;③借助桥梁材质的变化,由石桥写到浮桥。④由桥及人,由小桥联想到修桥人。⑤由实入虚,由作为实物的桥梁,写到桥梁负载的文化意义。

9.①思考:自己的先辈为何要修桥?认识:这是一种公德心,也是为自己积德;②思考:老桥为何大多由民间捐建?认识:这是平凡民众对公益事业的责任感,对社会价值和生存意义的追寻;③思考:拆旧桥建新桥为何众说纷纭?认识:桥梁既见证了历史沧桑,承载着乡愁记忆,也代表着交通便利,每个人的感受不同,但都是一种情感的真实流露。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这几句话旨在强调桥给人带来的历史沧桑感"错误,应为旨在强调石桥抵不过岁月漫长。

C.“表明作者重点想写的是石桥,而浮桥是偶然想到的,补写一笔”错误。题目中的小桥包括石桥和浮桥,作者说“似乎”,表明不是真的忘记,而是有意这样安排的,浮桥引发了作者另一个层面的思考,所以单独列出。

D.“是因为还没能搭建好现实与内心的那座桥梁”错误,强加因果,前后句不存在因果关系。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增加了内容的客观性"错误,第二人称不能增强文章内容的客观性。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让人想在这太阳下回到四百年前,或更远,五百年前”,借助时间回溯,由眼前稍带凉意的古老的石板追忆历史上桥的倡建、重修;

借助空间转换,先写四百年前的流江桥,由流江桥溯流而上,写了萍水河上的萍实桥、亨泰桥、通济桥、香溪桥、善州桥、赤山桥、栗江桥等等,写到更多老桥;

借助桥梁材质的变化,“修桥的人想一劳永逸,修成石桥"曾经就有一座浮桥,名字似乎就叫浏市浮桥”,由石桥写到浮桥。

由桥及人,沿着桥梁走,发现有的老桥留着某个倡修者的名姓作为桥名,“这么多的人愿意通过修桥这种公益事业来体现自己在这人世间的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这么多的人愿意通过倡导发起某种公共事务来证明自己在这乡村里的责任感和付出感”,由小桥联想到修桥人。

由实入虚,“浮桥真是一个承载着很多人乡愁记忆的东西。假如再遇见一段沧桑的经历,浮桥给人带来的人生颠沛流离之感就更强了”,由作为实物的桥梁,写到桥梁负载的文化意义,承载着很多人的乡愁,也带来了人生颠沛流离之感。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者的思考和认识的能力。

思考:“我怀想着先人的光辉,其实也在思考,发宏大誓愿公益修桥的人似乎并非没有私心”,自己的先辈为何要修桥?认识:“族谱上说,修桥用掉了白银八斤,桥成后第二年,长年焦虑于没有子嗣的倡修者漆东江,新添了一个儿子,正好八斤重,一两都不差”,这是一种公德心,也是为自己积德;

思考:“想想真是奇怪,为什么这些老桥,这些艰难留存下来的历史见证者,大多数都是由民间捐建的呢”,老桥为何大多由民间捐建?认识:“这么多的人愿意通过修桥这种公益事业来体现自己在这人世间的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这么多的人愿意通过倡导发起某种公共事务来证明自己在这乡村里的责任感和付出感”,这是平凡民众对公益事业的责任感,对社会价值和生存意义的追寻;

思考:“浮桥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被一座崭新的钢筋混凝土跨河大桥取代。就此,我又看到了一些文字。有人伤怀,有人赞赏,莫衷一是”,拆旧桥建新桥为何众说纷纭?认识:“就会发现浮桥真是一个承载着很多人乡愁记忆的东西。假如再遇见一段沧桑的经历,浮桥给人带来的人生颠沛流离之感就更强了”,桥梁既见证了历史沧桑,承载着乡愁记忆,也代表着交通便利,“只要你所看到的和你所评论的,都是遵从着自己的想法,那么无论正向或反向的文字,就都是现实与内心的一座桥梁,抵达你隐蔽在暗处的一个居所”,每个人的感受不同,但都是一种情感的真实流露。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唐武德中,太宗围王世充于东都,窦建德率众来救。太宗守武牢以拒之。建德阵汜水东,弥亘数里。诸将皆有惧色。太宗将数骑登高以望之,曰:“贼起山东,未见大敌。今渡险而嚣,是军无政令;逼城而阵者,有轻我之心也。我按兵不动,待彼气衰,阵久卒饥,必将自退,退而击之,何往不克!”建德列阵,自卯至午时,卒饥倦列坐,又争饮水。太宗曰:“可击矣。"命骑将建旗列阵,自武牢乘高入南山,循谷而东,以掩贼背。建德遽率其师却,止东原,未及整列,太宗轻骑击之,所向披靡。程咬金等众骑缠幡而入,直突出贼阵后,齐张旗帜,表里俱备,贼众大溃,生擒建德。

(节选自《百战奇略·后战》,有删改)

材料二:

太宗曰:“《司马法》言,‘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此亦攻守一道乎?”靖曰:“有国有家者,曷尝不讲乎攻守也。夫攻者,不仅攻其城、击其阵而已,必有攻其心之术焉。守者,不止完其壁、坚其阵而已,必也守吾气而有待焉。孙武所谓‘先为不可胜’者,知己者也;‘以待敌之可胜’者,知彼者也。"太宗曰:“《孙子》言三军可夺气之妙,‘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如何?”靖曰:“夫含生禀血①,鼓作斗争,虽死不省者,气使然也。故用兵之法,必是察吾士众,激吾胜气,乃可以击敌焉。吴起四机②,以气机为上,无他道也,能使人人自斗,则其锐莫当。所谓朝气锐者,非限时刻而言也,举一日时刻为喻也。凡三鼓而敌不衰不竭,则安能必使之惰归哉。盖学者徒诵空文而为敌所诱苟悟夺之之理则兵可任矣。"

(节选自《李卫公问对》,有删改)

【注】①含生禀血:指有生命者。②四机:吴起认为作战有气机、地机、事机和力机四种胜利条件。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盖学者A徒诵B空文C而敌D所诱E苟悟夺之F之理G则兵H可任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阵,文中指排好队形,与《滕王阁序》中“雁阵惊寒”中的“阵"字意思相同。

B.山东,多指崤山以东地区,与《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中的“山东"意思相同。

C.靡,文中指倒下,与《促织》中“探石发穴,靡计不施”中的“靡"字意思不同。

D.鼓,指击鼓进攻,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令赵王鼓瑟”中的“鼓"字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率军围攻王世充,窦建德率兵来援救,被唐军在武牢阻截,窦建德诸将看见唐军绵延横贯数里,都面生惧色。

B.窦建德在遭受唐军袭击后,率领军队向后撤退,遭到李世民轻骑兵攻打,又被程咬金率骑兵突击后方,最后被活捉。

C.李靖认为,进攻一定要有瓦解敌人军心的方法,防守一定要保持我方旺盛的士气,这才是知己知彼的攻守之术。

D.唐太宗汜水之战的胜利,完美印证了《孙子兵法》中“避开敌人最初的锐气,等待敌人懈怠思归而攻打”战略的正确性。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命骑将建旗列阵,自武牢乘高入南山,循谷而东,以掩贼背。

(2)所谓朝气锐者,非限时刻而言也,举一日时刻为喻也。

14.汜水之战前,唐太宗登高而望,认为自己必将打败窦建德,原因是什么?

【答案】10.CEG

11.A12.A

13.(1)(唐太宗)命令骑兵将领树立军旗列好军阵,从武牢登高而上进入南山,沿着山谷向东行军,趁敌不备袭击敌军背后。

(2)(《孙子兵法》)所说的早上士气猛锐,并不是限定于一日之中某个时间来说的,是拿一天中的时间来作为比喻。

14.①窦军队伍喧嚣,说明其没有严格号令。②窦军迫近敌人城前而布列营阵,这说明其轻敌。③太宗预料到窦建德列阵过久会士卒饥疲,必将自行退走,乘其后退而出兵追击,定可获胜。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学习兵法的人只晓得背诵书本上空洞的条文,最后必被敌人所欺骗诱惑。如果能领悟剥夺敌人士气的道理,那么就能够让他领兵作战了。

“学者徒诵空文"主谓宾结构完整,其后C处断开;

“而为敌所诱”是被动句,表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其后E处断开;

“苟……则……"是假设分句,意为“如果,那么”,分句中间G处断开。

故选CE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错误。动词,列队;名词,行列、队伍。句意:迫近我们城前而布列营阵。/成行的大雁因寒气而发出的惊叫。

B.正确。

C.正确。“靡计不施"中的“靡”意为没有。句意:唐军所向之处,敌军无不瓦解溃散。/挖石头,掏大洞,没有什么办法不用的。

D.正确。“令赵王鼓瑟"中的“鼓”意为弹奏。句意:已经三次击鼓进攻,但敌人的士气依然是不衰竭。/令赵王弹瑟。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窦建德诸将看见唐军绵延横贯数里,都面生惧色"错,原文“建德阵汜水东,弥亘数里。诸将皆有惧色”意为:窦建德在汜水东边列阵,军队绵延数里。唐军诸将见了,面有惧色。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乘”,登上;“东”,向东行军;“掩”,袭击。

(2)“所谓”,所说的;“限”,限定;“喻”,比喻。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由原文“今渡险而嚣,是军无政令"可知,窦军队伍喧嚣,说明其没有严格号令。

②由原文“逼城而阵者,有轻我之心也”可知,窦军迫近敌人城前而布列营阵,这说明其轻敌。

③由原文“待彼气衰,阵久卒饥,必将自退,退而击之,何往不克"可知,太宗预料到窦建德列阵过久会士卒饥疲,必将自行退走,乘其后退而出兵追击,定可获胜。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唐高祖武德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在东都洛阳围攻王世充,窦建德率领众人来援救。李世民扼守武牢以阻截窦建德军。窦建德在汜水以东布阵,军队绵延横贯数里,唐军将领看见都面有惧色。李世民率数名骑兵登上高冈眺望敌阵,说:“窦建德从崤山以东地区起兵,尚未遇到过强大对手。如今他们越过险要地带而喧闹不止,这说明其军队没有严格的号令;迫近我们城前而布列营阵,这说明其有轻视我军的心理。我们按兵不动,等待他们士气衰落,他们列阵过久而士卒饥疲,一定将会自行退走,我们乘其后退而出兵追击,哪有不胜之理!”窦建德军摆开阵势,从卯时直到中午时分,士卒们饥饿疲倦,坐在队列里,又互相争夺饮水。李世民说:“现在可以出击了。"(唐太宗)命令骑兵将领树立军旗列好军阵,从武牢登高而上进入南山,沿着山谷向东行军,趁敌不备袭击敌军背后。窦建德急忙率领其军向后撤退,刚刚退到东山坡处,还未来得及整顿好队伍,李世民已率领轻骑兵冲杀过来。唐军所向之处,敌军无不瓦解溃散。唐军大将程咬金等所率骑兵卷起军旗冲进敌阵,径直突击敌军阵后,再一齐展开旗帜,内外奋击,敌军大败,活捉了窦建德。

材料二:

唐太宗问:“《司马法》说,‘国家即使强大,喜欢发动战争就一定灭亡;天下即使太平,忘记会有战争则一定有危险。’这也是攻守统一的道理吗?”李靖回答说:“凡是有国有家的人(统治者),怎么能不讲求攻守之道呢?所谓进攻,不仅仅是指攻击敌人的城池和军阵,还一定要拥有瓦解敌人军心的方法。所谓防守,也不是仅仅指使城池的守备完善,使营阵的防守巩固,还一定要保持我方旺盛的士气,来等待时机破敌。孙武所说的‘先制造自己不会被敌人战胜的条件’(保有我方士气),这即是了解自己;‘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瓦解敌人军心),这即是了解对方。"唐太宗问:“《孙子兵法》中讲到瓦解敌军士气的办法是,‘敌人早上初至士气旺盛;陈兵至中午,则人力困倦士气怠惰;待至日暮人心思归。善于用兵的一定先避开敌人初来时的锐气,而等到敌人懈怠思归时再去打击它。’此种讲法如何?”李靖回答:“一切有生命的生灵,(为了自己的存活)鼓舞振作,进行斗争,至死也不顾惜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气’使它这样的。所以用兵的方法,必须先考察我军官兵,激发起敢打必胜之仗的勇气,这样才能够去进击敌人。吴起所讲的气机、地机、事机、力机等‘四机’,‘气机’是首要的,没有别的道理,它能让每个士兵都自己敢于战斗,那么他就勇往直前,不可阻挡。(《孙子兵法》)所说的早上士气猛锐,并不是限定于一日之中某个时间来说的,是拿一天中的时间来作为比喻。已经三次击鼓进攻,但敌人的士气依然是不衰竭,又如何能一定使敌人懈怠思归呢?学习兵法的人只晓得背诵书本上空洞的条文,最后必被敌人所欺骗诱惑。如果能领悟剥夺敌人士气的道理,那么就能够让他领兵作战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谢人惠千叶牡丹

【宋代】苏辙

东风催趁百花新,不出门庭一老人。

天女要知摩诘病,银瓶满送洛阳春。

可怜最后开千叶,细数余芳尚一旬。

更待游人归去尽,试将童冠浴湖滨。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展开想象,东风与天女都知情识趣,不仅催开百花,还特地送来了满城春光。

B.诗人此时垂垂老矣,体弱多病,已不出门庭,与春天盛开的百花形成了鲜明对比。

C.“可怜”意为可惜,诗人满心期待的牡丹,最后只有叶片开放,让诗人无比失落。

D.全诗语言简洁、明快,诗人通过写自己面对春光的内心感受,给人以启示和感悟。

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5.C16.①赞美春光。洛阳满城春光,仿佛是天女用银瓶送来,虽然牡丹只开了千片叶子,但也期待着剩下十多天的花期。

②感叹流年。诗人年老多病,只能在家静静欣赏春光,等待游人离去后再去湖滨洗涤童年时的帽子,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年华的追忆。

③渴望美好。诗人以牡丹喻生命中的美好,对牡丹绽放抱有期待,其实是诗人对生命中的美好、生机与活力有渴望。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可惜"只有叶片开放,让诗人无比失落”错,此句意思是,可惜的是这株牡丹绽放的是最后的芳姿,花期只剩下一旬。表达了对牡丹的怜惜之情。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①赞美春光。“东风催趁百花新"天女要知摩诘病,银瓶满送洛阳春”诗人展开想象,东风与天女都知情识趣,不仅催开百花,还特地送来了满城春光,表达对洛阳春光的喜爱与赞美。

②感叹流年。“不出门庭一老人"摩诘病”描摹诗人的现状,诗人此时垂垂老矣,体弱多病,已不出门庭,只能在家静静欣赏春光,“更待游人归去尽,试将童冠浴湖滨"只能等待游人离去后再去湖滨洗涤童年时的帽子,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年华的追忆。

③渴望美好。“可怜最后开千叶,细数余芳尚一旬”虽然牡丹只开了千片叶子,但也期待着剩下十多天的花期。以牡丹喻生命中的美好,对牡丹的怜惜之外,还有对牡丹绽放的期待,表达诗人对生命中的美好、生机与活力的渴望。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赋闲五年后被起用,客居临安等候召见时曾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间接暗示了自己的百无聊赖。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对后世文人影响很大,他们创作的诗文往往化用该篇中的文句,如周舍的“贵使容吾膝”化用的是“________”,柳宗元“岩上无心云相逐”化用的是“________"。

(3)在古代文人笔下,月和水这两种事物常常关联在一起,如“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①.矮纸斜行闲作草②.晴窗细乳戏分茶③.审容膝之易安④.云无心以出岫⑤.春江潮水连海平⑥.海上明月共潮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波心荡,冷月无声/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有:“矮"斜”“乳"岫”“潮"荡”“眉"羌”。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像“山高月小"三潭印月”“月出东山"……①。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②:山原来是这个样子的呀。因此,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苇坑虽不像洞庭湖那样气派,但月亮倒映在水面上的时候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最高兴的是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整个夏天,我玩劲十足,毫无倦意,可以说是③。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下列句子中的“什么”与文中第一段“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中的“什么”,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

B.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

C.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D.“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清白什么!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书。”

20.下列句子填入括号中,使文段语句通顺连贯,最恰当的一项是()

A.像苏东坡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B.像杜甫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C.像张若虚说“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D.像王勃说“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答案】18.①不可胜数/不胜枚举②恍然大悟/豁然开朗③乐此不疲/乐在其中19.B20.A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语境前面是列举,表示这样的诗文很多,可用:不可胜数/不胜枚举。不可胜数/不胜枚举:形容非常多。

②“山原来是这个样子的呀"表示突然明白醒悟之意,可用:恍然大悟/豁然开朗。恍然大悟:对某一事物突然明白、突然醒悟。豁然开朗:由狭窄幽暗一变为宽阔明亮,比喻顿时通达领悟。

③“我玩劲十足,毫无倦意”可见对所做之事有兴趣、很喜欢,可用:乐此不疲/乐在其中。乐此不疲:指对一事情产生兴趣,沉溺其中,不觉得疲倦、劳累。乐在其中: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文段中的“什么"虚指,表示不肯定的事物。

A.用作(统指)代词:所有、全部、一切。

B.虚指代词,表示不肯定的事物。

C.疑问代词,表示询问。

D.疑问代词,表示否定。

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

语境说“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也就是诗中不能出现“山"的意象,而四个选项只有A项“月出于东山之上”出现“山"的意象。

故选A。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体验:好不容易有了属于自己的时光,开启电脑,美美地看着影片,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哦,原来是没开字幕。A,看着画面底部一行行的白字浮现在屏幕上,终于舒服了。

为什么中国观众似乎格外需要字幕,网络上流传较广的一个观点是,相对于其他语言,汉语B。没有字幕,我们可能会把“妈已经走十年了”听成“蚂蚁竞走十年了”,把“好自为之”听成“耗子围之"。①这其实也体现了字幕对于影视作品传播所发挥的一大作用——降低语言门槛。②早在60年代,香港影视剧中粤语对白就配上了中英字幕,这样做不仅为不谙粤语的内地观众扫除了观看障碍,更方便了影片的海外发行。③中国疆域辽阔,因此字幕更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桥梁作用。

随着字幕的普及,人们惊喜地发现,字幕还带来了一些起初C——比如在上班的时候,即使影片是静音,你也可以借助字幕,愉快地摸鱼;对于非母语人群来说,他们也可以在字幕的帮助下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文中第二段中划线的句子一共有三处逻辑错误,请结合文段简要说明。

【答案】21.A.于是点击/打开字幕(开关)B.有更多同音异义现象C.没有想到的好处

22.①论据无法推出观点:“这”如果代指前面列举的同音异义语言现象,那么这些现象无法推出字幕的作用是降低语言门槛的结论。②递进关系错乱:段落中心是谈论中国观众需要字幕,因此递进关系弄颠倒了。③因果关系不成立:疆域辽阔这个原因不能推出字幕是文化桥梁这一结果。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能力。

A.前面说“没开字幕”,后面说“看着画面底部一行行的白字”,可见这里先点击打开字幕,应填:于是点击/打开字幕(开关)。

B.语境在说汉语与其它语言的不同,下文主要列举了读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现象,应填:有更多同音异义现象。

C.前面说字幕普及,后面举例说明字幕带来的好处,应填:没有想到的好处。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

“这其实也体现了字幕对于影视作品传播所发挥的一大作用——降低语言门槛"是观点,而“这”承前指代的是“同音异义语言现象”,这样论据与观点之间不匹配。

“不仅为不谙粤语的内地观众扫除了观看障碍,更方便了影片的海外发行”,对于字幕的作用而言,服务观众是最终目的,该句递进分句语序不当。

“中国疆域辽阔,因此字幕更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桥梁作用"强加因果,二者之间没有必然因果关系。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空谈,水之泡沫;实行,金之点滴。——中华谚语

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语》

语言替代不了行动,行动才是语言的最佳注释。——(美)约翰·C·马克斯威尔

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要处理好“言”与“行"的关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青年不空谈,做个行动派

言与行,常常联系在一起。人们常说“言行一致”“言行不一”,就可见言与行的紧密关系。“语言是叶子,行动才是果实。”言,往往是行的先导;行,往往是言的实践。新时代青年不空谈,做个行动派。

“行"在“言”前。行动前悄无声息,默默无闻,只有孺子牛的干劲,没有霸王的沽名钓誉,待正果修成,事物圆满之后才放出言论,或仍是一言不发,只留待他人评说。这一类喜行少言的人可谓是实干家,脚踏实地,认真处世,他们的“言"可算是一字千金,货真价实,他们的“行”更是难能可贵。

“讷于言,敏于行。"不是不说,而是让人谨慎说话,迅速地行动,可谓又“言”又“行"。志向明确,意志坚定,态度认真,行动踏实,坚持言行一致,言必出,行必果。可称之为说一不二,对自己的言论认真负责的行动者,与那些“大炮”们形成极鲜明的对比,真正践行“大丈夫之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人生准则。敦煌女儿樊锦诗曾言扎根敦煌,为保护敦煌文化努力一生;周恩来曾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们用行动用一生践行自己的诺言,他们“讷于言,敏于行”,言必出,行必果,他们的行动力无与伦比,他们是我们的精神领袖,值得我们一生追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几百年前,大诗人陆游便悟透了这个道理。作为新时代青年,我认为行便胜于言。一个伟人的成功并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写于纸上的。一个人的豪言壮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将其表现出来。大学生村官杨宁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地付出,不断地探索,她坚定地行动,一次次从失败中爬起来,带领乡亲走上致富之路;著名导弹技术专家沈忠芳,他力主研发,艰苦创业,隐姓埋名,为国铸剑六十载,为我国的远程防空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没有豪言壮语,甚至让人感觉默默无闻,可是却用行动,撑起了中国社会的一片天空。

新时代青年应做行动的巨人,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苏轼曾说过:“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不努力怎能成功?不行动怎能扬志?新时代青年不做佛系青年,不做躺平青年,不做长不大的“巨婴”,不用颓废代替进取,不用止步不前代替奋勇前行。

青年不空谈,做个行动派。讷于言,敏于行,脚踏实地,做好人生航船的舵手,用坚定的行动,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句将“空谈"与“实行”对举,凸显了“行"的重要性;第二句将“君子”用行动说话与小人的以舌说话进行对比,肯定了君子的做法;第三句强调“行"是对“言”的诠释。

作文题的核心概念是“言"和“行”,重点写二者的辩证关系。生活中言与行都很重要,二者密不可分,各有侧重,各有优点,写作时应突出“言"和“行”辩证统一的关系。“言"很重要,可是只说不做,一切都是空谈,我们不能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因此生活中,我们不能空谈,要脚踏实地去做事,做一个行动派。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言”和“行"是统一的,二者不能割裂,适当的“言”,支撑以切实的行动,则会事半功倍。当然,也可以谈“言行一致”,言与行不能背离。

提示语部分,对写作的对象和内容,都做了提示。要求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处理好“言”与“行"的关系。

对于“新时代的青年”个体的“言”,可能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对崇高道德的追求,对社会的责任担当,对国家的信仰承诺,对民族的认同热爱等;个体的“行”,就是为这些“言"的实现而付出的实际行动与努力奋斗,“言”是“行"的理论纲领,“行”是“言"的现实落地,言行一致,新时代的青年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乃至对整个全人类才有了担当,是“小我”对“大我"的爱的表达,新青年的身份体认在“言”与“行"的关系思辨中必须得以实现。当然,新青年的“言”还可以是行使某种话语权,对社会丑陋现象的针砭与挞伐,“行"就是从自身小我做起,以自身行动为社会做表率、立标杆。

对于国家,“言”可能是各种利国利民的政策法令,或者是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各种诺言,而“行"就是这些政策法令的落地、诺言的兑现,是“大我”对“小我"的爱的表达。行文时,要突显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身份意识,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和思考,不能仅仅堆叠证明材料,简单演绎文题。

立意:

1.能言善辩可以让行动更顺利。

2.讷于言,敏于行。

3.不能空谈,要做行动派。

4.言行一致,方得始终。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曾有这样一个国家,居住着两种人:蓝种人和红种人。虽然这两种人有很多相同的价值观念,但是他们对公共政策的评价不同:前者喜欢小的、圆形的和色彩浓深的政策,而后者却喜欢高的、矩形的和色彩浅淡的政策。由于意识形态上的不同,红种人和蓝种人政治上一直是有分歧的,但是双方都看重理由和证据,因此都委托专家给他们提供建议。他们都雇佣同种人做专家,让专家顾问立论、讨论和辩论,以找到政策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法。民众只是从精英提供的选项中进行选择。这是约翰·扎勒在《公共舆论》一书中所讲的“紫土地的寓言"故事,借此类比简化了的美国社会,目的是分析公众、专家和公共舆论之间关系和运行机制。

扎勒在《公共舆论》里发展了一个综合模型,用以阐明大众舆论的形成和变动机制。作为译者之一,我愿为读者分享一些书中的观点,以及对此书的理解和点滴感想。

中国有句古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有了专家,其实国家的治理是不需要“民众"话语参与的,从而也不存在谁主导公共舆论的问题,公共舆论也不复存在。但是,还有句话叫“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说明,对于公共事务,还是很难不让民众参与的。这样问题就变成了公共舆论是如何形成的,民众的意见和观点从哪里来。既然这样,那么有没有谁主导舆论呢?

我们先来看看公众的观点或者意见的形成问题。根据扎勒的理论和模型,民众其实是很少独立思考的,虽然他们的观点受到自己的意识形态影响,但他们最终还是会在专家或者精英们提供的备选项中做出选择。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民众的观点是受到获取民意的专家们的“操纵"的,手段之一就是措辞用语提示民众关注不同的问题。我们可以看下面这个例子:

让受访者回答三个和阿拉斯加石油勘探有关的问题中的一个。

第一个提问:石油勘探——直接提问法

您赞同还是反对在阿拉斯加的联邦所有的土地上进行新油田勘探?

第二个提问:石油勘探——依靠外来石油提问法

近日,有很多人谈论关于在阿拉斯加的联邦所有的土地上进行石油勘探。有的人反对这种勘探行为,他们认为阿拉斯加的土地应该为子孙后代保留。您的意见如何?

第三个提问:石油勘探——经济成本提问法

近日,有很多人谈论关于在阿拉斯加的联邦所有的土地上进行石油勘探。有的人反对这种勘探行为。其他人则支持勘探,他们认为如果不使用这些石油,那么人们就会因为油价上升而利益受损,甚至因此失去工作。您的意见如何?

对这三种提问方式,受访者的回答不同。在回答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时,人们对于在阿拉斯加进行石油勘探和环境保护对经济造成的影响,没有表示出什么关心。但是,当问题以第三种形式提出时,整体支持勘探石油的人数比例开始上升,这在工人中尤是如此。这样,如果人们从前两个问题中得出结论,认为美国人对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成本漠不关心,这样的想法就是错误的。事实是很少有人想到这一点,除非是问题提问方式给他们这种联想。

在扎勒的书里,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表明民意调查中民意受到“操纵”的事情。所以,我们说民意常常很难说是“真实的民意"。但是,根据扎勒的论证,虽然民众对公共事务的观点变动不居,但是就如“紫土地的寓言”里所说的,民众通常与和他们具有共同意识形态的专家的意见保持一致。

既然专家意见通过媒体的传播达到公众,从而提供了公众意见的可选项,那么,是否专家就可以主导公共舆论了呢?虽然表面上看来,专家可以主导舆论,而实际上是很难的。因为,最重要的就是专家本身具有意识形态多元性,这种多元性导致他们之间的竞争。就像紫土地上的人们一样,蓝种人和红种人都有自己的专家,他们都从自己的偏好来研究政策问题和解决方案。但是,因为科学知识作为基础可以超越意识形态,又可以为不同意识形态的专家们找到共同的平台对话。就像我们熟知的学术界,学者们有激励机制来探索“真知”,这种真知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获得超越意识形态的共同基准。这样,以知识为基础,即使价值观很极端的专家们也可能在科学知识面前达成一致。

到这里,我们知道,公众的舆论其实反映的还是专家们的意见。问题是——正如在本书最后,扎勒问道:如果只有专家能够进行政治辩论,为什么还要把公众搅进来呢?为什么不让政府政策只反映专家意见呢?扎勒给出三个理由:第一,人们有权力解决他们感觉应该解决的争论;第二,政治参与本身的价值,它使参与者变得高贵并实现自我。但是这两个原因在扎勒看来都不具有吸引力,因为公众经常会做出道德上出格或者技术上愚蠢的决定。所以扎勒给出了第三个理由:在没有制衡的时候,政府会偏离正道,会变得专横跋扈或者更加邪恶。

(摘编自陈心想《公众、专家和舆论——读扎勒<公共舆论>》)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扎勒的理论,民众很少独立思考,他们的观点来自媒体传播出的专家或者精英们提供的备选项。

B.专家们会在某种程度上通过“措辞用语提示民众关注不同的问题”等一系列手段“操纵"民众的观点。

C.民众对公共事务的观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通常会与和其具有共同意识形态的专家的意见保持一致。

D.在现实生活中,专家很难主导舆论,因为专家本身具有意识形态多元性,而这会导致他们之间的竞争。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一项是()

A.紫土地寓言中对红蓝两种人想法与行为的设定,看似绝对但呈现了美国公众舆论的现状。

B.专家意见通过媒体的传播达到公众,因此媒体在引导舆论方面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C.不同意识形态的专家,甚至价值观非常极端的专家,都能在科学知识面前达成一致。

D.拥有解决争论的权力和参与政治本身的价值,使参与者感到自己变得高贵并实现自我。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措辞用语影响他人选择的一项是()

A.旅游资讯或旅行攻略,能让人在旅行时获得更好的体验。旅行前,你是否愿意下载旅行APP?

B.使用优惠券购物可以让消费者得到更多的实惠,你是否赞同商家发放优惠券刺激消费?

C.文创产品让文物摆脱了展示柜中的呆板形象,创意迭出,持续“圈粉”,你是否有购买意愿?

D.在对“限制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的调查中,人们的观点各不相同,你的观点是什么?

4.小明运用思维导图整理了本文思路,其梳理不恰当的一项是()

A.AB.BC.CD.D

5.在全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我们面临着许多公共舆论事件,作为公民应如何参与公共舆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1I(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桥冥思

漆宇勤

在一座小桥上坐着就好,喧闹已经与我们有了距离。古老的石板稍带凉意,但阳光很好,温暖得让人欲睡欲梦,让人想在这太阳下回到四百年前,或更远,五百年前。

一个小家小姓,在横亘于道路前方的河流上架一座桥梁,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动起这个念头。此时这个小姓氏刚刚由外地落户到赣西萍乡不久,人丁尚不兴旺。操持着小买卖的人家对道路交通的便利有着天生的敏感,看着由县城经驿道去往州府的旅途一出城就被泉江河阻隔,下定决心为世间添一座桥梁。

此时是明代万历年间(1572年~1620年),此前的过河之处其实也有,但仅是简易的木桥,春水一涨,山洪一发,桥便没了。这一次,修桥的人想一劳永逸,修成石桥。

但事实上似乎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石桥现在依旧叫四百年前的那个名字:流江桥。但万历年间的桥面早已在岁月的长河里湮没。桥毁于水,桥毁于战……时间远比石头更残酷、更坚韧、更绵长。幸好,人类的坚韧绵延也并不缺少。于是,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毁掉了的流江桥又两次由漆姓族人出资重修。

风吹过来,我攥紧了一百年前的老族谱,生怕一不小心就落入河水,就像落入河水的那些石头桥面一样。我怀想着先人的光辉,其实也在思考,发宏大誓愿公益修桥的人似乎并非没有私心。族谱上说,修桥用掉了白银八斤,桥成后第二年,长年焦虑于没有子嗣的倡修者漆东江,新添了一个儿子,正好八斤重,一两都不差。

走过流江桥,我放下族谱,往更开阔的地方行去。然后我不得不承认,并不是只有我的祖先留下了一座让后人怀想的桥梁。流江桥之外,更多的桥梁也是由民间一家一户、一村一姓,以虔诚的心态修成。

你可以想象,那时的一个村子当然不是现在的行政村,而是某姓人家在山坡下、水流边聚居而成的一个小小自然村落;那时的桥梁当然不是现在下水入地无所不能的机械施工,而是先得采石头,或最少先得伐木头。资金不足,牵头的乡绅便到附近募化;水文资料不足,动工之前总得先将良辰吉日选了又选。在纯人力的时代,要在湍急的河水里施工,想象一下都觉得神秘而困难重重。于是,那些关于桥梁的民间传说,几乎在南方的每个城市地方文史资料中都屡见不鲜。

沿着流江桥横跨的泉江河往上,溯河之源是萍水。在萍水河上,我依次数过那些有名有姓的老石桥:萍实桥、亨泰桥、通济桥、香溪桥、善州桥、赤山桥、栗江桥等等。这些老桥,至今当地的人们依旧耳熟能详。这些老桥,在我逐一抚摸过后,几乎都能发现某些人名在石头之上留下的温度。史料说,始建于宋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的通济桥最早是由当时的知县倡修,此后先后三次被毁,第一次由李姓出资重修,第二次由姚、黄两族募资重建,第三次则是由姚惠中、姚汝发、施瑞九、叶青波等人牵头募捐重建……

想想真是奇怪,为什么这些老桥,这些艰难留存下来的历史见证者,大多数都是由民间捐建的呢?即使在现在,一座桥梁的修筑,也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与时间。在几百上千年前修筑一座中小型的桥梁,也算是一项重大工程了。要启动这么一项重大工程,恐怕并不仅仅是“修桥补路功德无量”的意识能够驱动的。

我继续沿着河走,沿着一座一座古老的桥梁走。我发现有的老桥干脆就留着某个倡修者的名姓作为桥名。我认真默读着这些陌生而平凡的名字。我发现,这么多的人愿意通过修桥这种公益事业来体现自己在这人世间的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这么多的人愿意通过倡导发起某种公共事务来证明自己在这乡村里的责任感和付出感。乡间的秩序,乡间的浩大工程,就这样在有意无意间被维系和推动。

我似乎忘记说了,还有一种桥,浮桥。如果你看旧照片、旧文字、旧影片,就会发现浮桥真是一个承载着很多人乡愁记忆的东西。假如再遇见一段沧桑的经历,浮桥给人带来的人生颠沛流离之感就更强了。

在我所居住的这座小城,曾经就有一座浮桥,名字似乎就叫浏市浮桥。我一直没有踏上过这座“桥”,但在本土文人的文字里一次次抚摩了这座桥所附着的记忆。通过那些文字,我仿佛看见了浮桥上挑着担子的村民,看见了浮桥上背着孩子的小夫妻,听见了桥畔水流的哗哗声,听见了桥头商贩的叫卖声。

然后,这些身影和声音都渐渐淡去——在最近一轮“渡改桥”的工程中,浮桥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被一座崭新的钢筋混凝土跨河大桥取代。

就此,我又看到了一些文字。有人伤怀,有人赞赏,莫衷一是。我发现,同样的情况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对旧物的伤逝与对新物的赞美,总难得到统一。或许,所有的评论都是得一忘二吧。但是,得一忘二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你所看到的和你所评论的,都是遵从着自己的想法,那么无论正向或反向的文字,就都是现实与内心的一座桥梁,抵达你隐蔽在暗处的一个居所。

(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桥毁于水,桥毁于战……人类的坚韧绵延也并不缺少”,这几句话旨在强调桥给人带来的历史沧桑感。

B.“族谱”承载着先人的荣耀,代表了一种精神传承;引述族谱中修桥添子的故事,表明公益修桥和私心并不冲突。

C.“我似乎忘记说了,还有一种桥,浮桥"一句,表明作者重点想写的是石桥,而浮桥是偶然想到的,补写一笔。

D.作者认为,“对旧物的伤逝与对新物的赞美,总难得到统一”,是因为还没能搭建好现实与内心的那座桥梁。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族中先人修建的流江桥写起,又列举其他众多桥梁的修建情况,选材上点面结合,有详有略。

B.文中引述的文史资料,详实而具体,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而且还给人以丰富厚重的历史感。

C.本文语言风格呈现出平实自然、简洁明快特点,与文章中描写的江南水乡、自然村落的氛围协调一致。

D.文章中有两处改用第二人称,增加了内容的客观性,又有助于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引起情感共鸣。

8.本文在行文思路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9.本文的题目“小桥冥思"中的“冥”是“深刻、深沉"之意,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作者由小桥产生了哪些深沉的思考和深刻的认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唐武德中,太宗围王世充于东都,窦建德率众来救。太宗守武牢以拒之。建德阵汜水东,弥亘数里。诸将皆有惧色。太宗将数骑登高以望之,曰:“贼起山东,未见大敌。今渡险而嚣,是军无政令;逼城而阵者,有轻我之心也。我按兵不动,待彼气衰,阵久卒饥,必将自退,退而击之,何往不克!”建德列阵,自卯至午时,卒饥倦列坐,又争饮水。太宗曰:“可击矣。"命骑将建旗列阵,自武牢乘高入南山,循谷而东,以掩贼背。建德遽率其师却,止东原,未及整列,太宗轻骑击之,所向披靡。程咬金等众骑缠幡而入,直突出贼阵后,齐张旗帜,表里俱备,贼众大溃,生擒建德。

(节选自《百战奇略·后战》,有删改)

材料二:

太宗曰:“《司马法》言,‘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此亦攻守一道乎?”靖曰:“有国有家者,曷尝不讲乎攻守也。夫攻者,不仅攻其城、击其阵而已,必有攻其心之术焉。守者,不止完其壁、坚其阵而已,必也守吾气而有待焉。孙武所谓‘先为不可胜’者,知己者也;‘以待敌之可胜’者,知彼者也。"太宗曰:“《孙子》言三军可夺气之妙,‘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如何?”靖曰:“夫含生禀血①,鼓作斗争,虽死不省者,气使然也。故用兵之法,必是察吾士众,激吾胜气,乃可以击敌焉。吴起四机②,以气机为上,无他道也,能使人人自斗,则其锐莫当。所谓朝气锐者,非限时刻而言也,举一日时刻为喻也。凡三鼓而敌不衰不竭,则安能必使之惰归哉。盖学者徒诵空文而为敌所诱苟悟夺之之理则兵可任矣。"

(节选自《李卫公问对》,有删改)

【注】①含生禀血:指有生命者。②四机:吴起认为作战有气机、地机、事机和力机四种胜利条件。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盖学者A徒诵B空文C而为敌D所诱E苟悟夺之F之理G则兵H可任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阵,文中指排好队形,与《滕王阁序》中“雁阵惊寒”中的“阵"字意思相同。

B.山东,多指崤山以东地区,与《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中的“山东"意思相同。

C.靡,文中指倒下,与《促织》中“探石发穴,靡计不施”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