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校联合体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六校联合体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六校联合体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六校联合体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六校联合体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校联合体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内较早用“错位"理论研究小说的是孙绍振,他凭借着自身的艺术直觉,对文学作品进行直接的感性体悟和理性升华,提出了不但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又有一定独创性的“错位”理论。孙绍振认为:“情节产生于人物心理距离的扩大,性格也依赖于人物心理拉开距离的趋势,而环境则是把人物心理打出常轨,构成拉开距离的条件。在一定限度内,人物心理(感知、情感、语言、动机、行为等)拉开的距离越大,其艺术感染力越强。"小说中人物自我感知错位表现为“心口”错位,人物的相互感知错位表现为“心心错位"。如果人物只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来采取行动,而对自己的行为是否与环境氛围一致则缺乏自觉意识,又会形成人物与氛围的感知错位。

孙绍振对“错位”理论做了一个逻辑性的概括:“小说的情感系统是一个(多方位的)动态系统,一个方位的‘错位’,引起了另一个方位的‘错位’,这个层次的调节又引起了另一个关键的‘错位’。在表层上好容易达到了平衡,在深层结构上又因拉开了距离而失衡,在深度上达到统一了,可在表层又因心口误差(错位),使情感系统远离了平衡态。这种远离平衡态的、复合的、多维的立体的情感系统的每一个方位、每一个层次的错位,都要引起全部系统的一切方位的反馈和调节。粗浅地说,在一定条件下,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多维情感结构,各种情感在性质和量度分化的程度与小说的审美价值成正比,各种情感错位差距越大,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就越强,情感错位的距离越小,艺术感染力越弱。"

(摘编自上官文坤《论〈红楼梦〉的“错位”叙述及意蕴》)

材料二:

对《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评价之困难,脂评曾经以一连串的“说不得"来感叹。不过,日前有人发文对作为暖男的贾宝玉大加笔伐,认为贾宝玉“对世间女子尽心爱恋呵护,可除了‘有心’之外,他的爱浮于表面,能量极低,甚至反而给女孩子们带来灾难”。类似这样的判断其实是深刻地反映出该论者不理解当时社会语境,也缺乏对曹雪芹独特艺术匠心的体会。

《红楼梦》围绕着贾府这样的贵族之家展开贾宝玉等人的故事,传统社会中无往而不在的礼法制度,那种主奴有序、男女有别的等级秩序,也在贾府众人的日常生活中有全面体现。虽然不少学者把《红楼梦》归入才子佳人小说的谱系中,但以贾宝玉为中心的恋爱故事与传统才子佳人小说的貌合神离,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复杂的。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突出了贾母听才子佳人故事时的一番反驳。贾母据以反驳的,是她对一个大家族的环境及受环境制约的才子佳人的认识,认为双方既不可能、也没机会相遇,即便相遇,佳人也不可能马上想到终身大事。贾母看到了这种故事的虚假、污秽,以及对礼教规矩的破坏,并严正声明这样的事自己家里不可能有,这样的故事也不会让自家小孩子听,其实正表现出作者认识现实的清醒眼光。

那么,贾宝玉和林黛玉等人为何有可能相遇,并且发生了那么复杂的情感纠葛?长辈为何就不知道了?难道这是以老祖宗为代表的长辈们的“灯下黑"吗?是老祖宗一时犯糊涂吗?其实不然。因为作者是通过把人物年龄低幼化的艺术设计策略,来为他们找到了一片生存空间。据周绍良先生的实际推算,全书展开的大半部分中,贾宝玉应该是十二三岁的年龄,林黛玉是十一二岁的年龄。也正由于人物年龄小,所以尽管在小说中,已经写到了他们为了真挚的爱而在甜蜜又痛苦中煎熬,但在旁人看来,这样的争吵只是儿戏。就像凤姐说的:“也没见你们两个人有些什么可拌的,三日好了,两日恼了,越大越成了孩子了。”在这里,凤姐是完全把他们作为孩子来看待的,把他们的行为视为孩子之间的顽皮和喜怒无常,根本没朝恋爱这方面去想,其他家长也没朝这方面去想。

也许,作者有意要在贾宝玉等人的身上尝试一种年龄错位的笔法,所以,当他还在七八岁时,也就是《红楼梦》的第五回,作者就安排他神游太虚幻境,并在警幻仙子的引领中,与一位鲜艳妩媚如宝钗、风流袅娜如黛玉的兼美结为人生的爱侣,从而在象征的意义上完成了成熟。换言之,在儿童的躯壳内,贾宝玉,还有大观园其他女子的心灵,以一种秘密的方式在逾越常规地发展,以表现作者对情感的理想性吁求的一面。

正是从现实语境与艺术策略的相生相克中,我们才发现了作者塑造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的全面复杂性和深刻性。而有些读者把一顿无形的板子打在他头上,让自己和贾政一类的家长来对贾宝玉形成两面夹攻之态势,由不得要让作者发一声“谁解其中味"的浩叹了。

(摘编自詹丹《要立足于历史语境和艺术策略来评价贾宝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情节产生于人物心理距离的扩大,因此人物心理拉开的距离越大,其艺术感染力越强。

B.孙绍振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小说的各种情感错位差距往往与它的艺术感染力成正比。

C.在具体的小说文本中,小说情感结构是多维的,“情感”错位往往是一种复合式结构。

D.如果贾宝玉和林黛玉一直“心心相印"无矛盾,可能就无法拉开人物的心理距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及了“错位”,而“错位"理论其实只是一种小说研究的策略。

B.读者理解了当时社会语境,领会了作者的艺术策略,就能对人物作出深刻的判断。

C.《红楼梦》中贾母听才子佳人故事时的一番反驳,表现出了她认识现实的清醒眼光。

D.读者误读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往往是忽略了现实语境与艺术策略的相生相克。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一项是()

A.《阿Q正传》中,阿Q直到临死前还在遗憾判决书上代表死刑的圆圈画得不够圆。

B.《琵琶行》中,白居易因听了琵琶女自诉身世而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受。

C.元妃省亲时,身处于鲜花着锦、富丽堂皇的大观园中,始终泪流不止,心情哀苦。

D.“三打白骨精"能让读者记忆深刻,原因在于拉开了唐僧师徒三人间的心理距离。

4.请结合材料一,提取“错位”理论的信息要点。

5.“作者有意要在贾宝玉等人的身上尝试一种年龄错位的笔法”,这种笔法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祝福(节选)

鲁迅

(一)

她不是鲁镇人。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说是自己母家的邻舍,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但看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试工期内,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所以第三天就定局,每月工钱五百文。

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没问她姓什么,但中人是卫家山人,既说是邻居,那大概也就姓卫了。她不很爱说话,别人问了才回答,答的也不多。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日子很快的过去了,她的做工却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新年才过,她从河边淘米回来时,忽而失了色,说刚才远远地看见一个男人在对岸徘徊,很像夫家的堂伯,恐怕是正为寻她而来的。四婶很惊疑,打听底细,她又不说。四叔一知道,就皱一皱眉,道:

“这不好。恐怕她是逃出来的。”

她诚然是逃出来的,不多久,这推想就证实了。

此后大约十几天,大家正已渐渐忘却了先前的事,卫老婆子忽而带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进来了,说那是祥林嫂的婆婆。那女人虽是山里人模样,然而应酬很从容,说话也能干,寒暄之后,就赔罪,说她特来叫她的儿媳回家去,因为开春事务忙,而家中只有老的和小的,人手不够了。

“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可说呢。"四叔说。

于是算清了工钱,一共一千七百五十文,她全存在主人家,一文也还没有用,便都交给她的婆婆。那女人又取了衣服,道过谢,出去了。其时已经是正午。

“阿呀,米呢?祥林嫂不是去淘米的么?……”好一会,四婶这才惊叫起来。她大约有些饿,记得午饭了。

于是大家分头寻淘箩。她先到厨下,次到堂前,后到卧房,全不见淘箩的影子。四叔踱出门外,也不见,直到河边,才见平平正正的放在岸上,旁边还有一株菜。

看见的人报告说,河里面上午就泊了一只白篷船,篷是全盖起来的,不知道什么人在里面,但事前也没有人去理会他。待到祥林嫂出来淘米,刚刚要跪下去,那船里便突然跳出两个男人来,像是山里人,一个抱住她,一个帮着,拖进船去了。祥林嫂还哭喊了几声,此后便再没有什么声息,大约给用什么堵住了罢。接着就走上两个女人来,一个不认识,一个就是卫婆子。窥探舱里,不很分明,她像是捆了躺在船板上。

“可恶!然而……。"四叔说。

这一天是四婶自己煮午饭;他们的儿子阿牛烧火。

……

于是祥林嫂事件便告终结,不久也就忘却了。

(二)

新正将尽,卫老婆子来拜年了,已经喝得醉醺醺的,自说因为回了一趟卫家山的娘家,住下几天,所以来得迟了。她们问答之间,自然就谈到祥林嫂。

“她么?”卫老婆子高兴的说,“现在是交了好运了。她婆婆来抓她回去的时候,是早已许给了贺家墺的贺老六的,所以回家之后不几天,也就装在花轿里抬去了。"

“阿呀,这样的婆婆!……”四婶惊奇的说。

“阿呀,我的太太!你真是大户人家的太太的话。我们山里人,小户人家,这算得什么?她有小叔子,也得娶老婆,不嫁了她,那有这一注钱来做聘礼?她的婆婆倒是精明强干的女人呵,很有打算,所以就将她嫁到里山去。倘许给本村人,财礼就不多;惟独肯嫁进深山野墺里去的女人少,所以她就到手了八十千。现在第二个儿子的媳妇也娶进了,财礼只花了五十,除去办喜事的费用,还剩十多千。吓,你看,这多么好打算?……"

“祥林嫂竟肯依?……”

“这有什么依不依。——闹是谁也总要闹一闹的;只要用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抬到男家,捺上花冠,拜堂,关上房门,就完事了。可是祥林嫂真出格,听说那时实在闹得利害,大家还都说大约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呢。太太,我们见得多了:回头人出嫁,哭喊的也有,说要寻死觅活的也有,抬到男家闹得拜不成天地的也有,连花烛都砸了的也有。祥林嫂可是异乎寻常,他们说她一路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墺,喉咙已经全哑了。拉出轿来,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的擒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阿呀,阿弥陀佛,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用了两把香灰,包上两块红布还止不住血呢。直到七手八脚的将她和男人反关在新房里,还是骂,阿呀呀,这真是……。"她摇一摇头,顺下眼睛,不说了。

“后来怎么样呢?”四婶还问。

“听说第二天也没有起来。"她抬起眼来说。

“后来呢?”

“后来?——起来了。她到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男的,新年就两岁了。我在娘家这几天,就有人到贺家墺去,回来说看见他们娘儿俩,母亲也胖,儿子也胖;上头又没有婆婆;男人所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唉唉,她真是交了好运了。"

从此之后,四婶也就不再提起祥林嫂。

(三)

但有一年的秋季,大约是得到祥林嫂好运的消息之后的又过了两个新年,她竟又站在四叔家的堂前了。桌上放着一个荸荠式的圆篮,檐下一个小铺盖。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而且仍然是卫老婆子领着,显出慈悲模样,絮絮的对四婶说:

“……这实在是叫作‘天有不测风云’,她的男人是坚实人,谁知道年纪青青,就会断送在伤寒上?本来已经好了的,吃了一碗冷饭,复发了。幸亏有儿子;她又能做,打柴摘茶养蚕都来得,本来还可以守着,谁知道那孩子又会给狼衔去的呢?春天快完了,村上倒反来了狼,谁料到?现在她只剩了一个光身了。大伯来收屋,又赶她。她真是走投无路了,只她来求老主人。好在她现在已经再没有什么牵挂,太太家里又凑巧要换人,所以我就领她来。——我想,熟门熟路,比生手实在好得多……”。

文本二:

当鲁迅构思《祝福》时,他的视野没有局限在乌石头坟邻的一人一事,而是由她联想到更多母亲的不幸命运:她们都是“遭了狼"的,她们痛苦的内心世界息息相通,因此,她们的悲惨身世可以而且应该在艺术的构思中“会师”。于是,《祝福》的题材诞生了。

但是,对于短篇小说来说,绝不意味着将一切与素材有关的材料,尽量大量地涉取到材料中去。恰恰相反,短篇小说的艺术构思要求作者在动笔前“多看看”,正是为了在下笔时尽量“少写些”,即:通过比较鉴别,权衡轻重,选取最有价值的极少量材料,而舍弃比较次要的大量材料,从而构成极为凝练的题材。四处“打眼’,得不到“开掘"的“深”。舍不得割爱,力求把有关的材料不分主次地塞进材料中去,正是短篇小说的大忌!

(节选自包忠文《鲁迅小说的艺术》,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祥林嫂被大家提及又被忘却的现象,意在表明祥林嫂只是他们的工具和谈资。

B.作者叙写大伯收屋、赶走祥林嫂的行为,有力批判了族权对个体的摧残和压迫。

C.卫老婆子反复说祥林嫂“交了好运”,表达了她对祥林嫂生活状况的羡慕之情。

D.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并非一个人的全部经历,而是众多人物悲惨身世的大“会师”。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祥林嫂两次出场,都写了“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的打扮,通过冷色调的描写突出了祥林嫂的凄苦遭遇及清冷形象。

B.作者塑造的四叔形象,极具个性化,“皱了皱眉”“可恶!然而……"这些既体现了其“老监生”的身份,也表达了他对祥林嫂的嫌弃。

C.选文两次提及祥林嫂“胖"的细节,刻画了命运悲惨的祥林嫂在相对安定境况下的状态,体现其要求低、易满足的形象特征。

D.选文叙事视角富有变化,有“我”讲述的祥林嫂的故事,也有卫老婆子讲述的祥林嫂的故事,体现了作者在叙事艺术上的独具匠心。

8.删去文本一中的第(二)部分,似乎不影响文章的整体性,作者为何要写这部分内容,试从叙事结构的角度分析其用意?

9.文本二认为,短篇小说的构思需要“选取最有价值的极少量材料”,以便“‘开掘’的‘深’”。请说说文本一选取的“最有价值的材料"是什么?作者“开掘”了哪些“深"意?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雍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

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节选自司马迁《太史公自序》)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存亡国A继B绝世C补弊D起废E王F道之G大者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斯,这、此,与《谏太宗十思疏》“斯亦伐根以求木茂”的“斯"字意思相同。

B.“莫近于《春秋》”的“于"与《六国论》“其势弱于秦”的“于"意义相同。

C.所以,原因,和《谏逐客书》“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的“所以"意思不同。

D.君,像君主,名词作状语,与《阿房宫赋》“辇来于秦”的“辇"用法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以十分自信的口吻表示自己要做周公、孔子之后的第三人,以论载史实的方式“绍明世”,“继《春秋》"。

B.司马迁认为,孔子知道他的意见不会被采用,他的主张无法推行,于是褒贬二百多年间的历史,作为天下人行动的标准。

C.司马迁介绍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内容、特点和作用,他认为《春秋》的艺术成就比其它五经高。

D.司马迁对孔子的《春秋》给予高度评价,实际上是在暗示自己创作《史记》的目的,提醒世人注意《史记》的作用。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4.司马迁认为“《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材料中哪些内容可以支持他的观点?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形容①

司空图

绝伫灵素,少回清真。

如觅水影,如写阳春。

风云变态,花草精神。

海之波澜,山之嶙峋。

俱似大道,妙契同尘。

离形得似,庶几斯人②。

【注】①《二十四诗品》是唐代诗人司空图创作的一部古代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专著,形式上由二十四首四言诗组成,因此又名“诗品二十四则”,《形容》为其中第二十品。②斯人,擅长形容的诗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绝伫灵素,少回清真”两句是说诗人要极力专注凝神,才能把事物写得清新逼真。

B.“如觅水影"这一句是说诗人若要将事物形容得活灵活现,就要到水影中苦苦寻觅。

C.“如写阳春”这一句是说高妙的诗人写春天,要写出的应是春意盎然的神韵与意态。

D.“俱似大道,妙契同尘"两句是说生动的形容都合于大道,微妙地与尘世融合共生。

16.“离形得似”意为不求貌同,但求神似。诗句“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如何体现这一特点?请加以说明。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杜牧描写的阿房宫中,似有绿云朵朵,原来是宫人在“_”,而宫人泼弃的“脂水"竟然使“_”,足见阿房宫里美人之多。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的要求和弘扬“九德”,并且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_,_”,那么管理好这个国家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了。

(3)杜甫用“心迹喜双清”表现品格之美,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用“_"一句表明自己是一个光明坦荡、内外如一的大丈夫;王昌龄用“一片冰心在玉壶”自况,张孝祥用“_"一句表明自己心地纯洁、肝胆照人的品质。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恐”正在成为当下年轻人中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提起“社恐”,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北欧,比如芬兰人在寒冷的公交车站排队,每人精准相隔两米。北欧人的“社恐”本质上是自我独立意识,A_________________。与北欧不同,日本社会中的“社恐"则更多源于社会压力,是被动的。老一辈人上班谨小慎微,下班后还要跟各种人打交道:①健谈的邻居、话痨的司机、热情的商场店员……②各种社交场合,每个人要花大力气“读空气”③,努力维护和谐的气氛。这些场景直接触发日本年轻人的疲惫和恐惧。他们主动为自己贴上“社恐"标签,从大量社交生活中抽身,独来独往。

中国“社恐”流行的原因则具有综合性,一方面是个人独立意识的增加,另一方面是社会环境变化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亲密度下降。与父母一辈拼命赚钱、重视家庭相比,年轻人更注重个人幸福。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充满活力,同时也更加具有竞争性——④工作中的压力和激烈的攀比竞争,不少年轻人感到疲惫,越来越多的人从传统社交场合抽身。

虽然“社恐"是一种个体的自由选择,但在各种社交网络和媒体都鼓励“关注自我”的同时,年轻人也应该B_____________,把自己从心灵“内卷"当中拯救出来,体验真实而丰富的人生。

18.下列有关文中标点符号用法和效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处冒号表解释说明,对前文“打交道”的对象进行具体的阐述。

B.②处省略号表列举的省略,表明社交的对象很多,突出了社交活动之多。

C.③处引号表特殊含义,“读空气"指根据现场的气氛和状况来采取合适言行。

D.④处破折号表语意的转折,从中国充满活力的正面论述转向不利一面。

19.请在文中横线处按要求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予以修改。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立春东风回暖早”,雪雨过后,春的跫音就已经响起。积雪加速融化,溪流不断充盈,原野的萧索在悄悄隐匿,空气不断擦拭着清新。太阳的脸庞一天比一天鲜活,奶油般的光泽一天比一天饱和。雨水的身段已不再那么生硬,开始飘起来、舞起来,平添了几许婀娜。山上那些瘦削的枝条呢,越来越柔软起来,每一棵树都在向新一轮葱茏发起冲刺。

是的,草木都在萌动,而抢占先机的还是柳树。古人说“甲”,道出了春风和杨柳之间的柔意。“乙”,风的亲和与柳的轻盈已揽在一起,真有惬意欢畅之感。“丙”,春风轻轻拂过,一挂挂的枝条上便开始晃悠起淡黄色的逗点。“丁”,的确,春天与柳树是互相成就的,柳树更是对得起春天的,它们率先吐出叶蕾,迅速铺陈开来,在河堤上、池塘边笼住了一团团的轻烟。就这样,柳树早早发笔,画出了春日盎然的第一幅清亮的写意。

21.文中加点的四个“在”,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原野的萧索在悄悄隐匿。

B.每一棵树都在向新一轮葱茏发起冲刺。

C.草木都在萌动。

D.风亲和与柳的轻盈已揽在一起。

22.将下列诗句分别放到文中画横线处的恰当位置,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柳树得春风,一低复一昂。

②柳无春光不精神,春无柳色减三分。

③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④柳枝无极软,春风随意来

A.甲①;乙③;丙②;丁④。

B.甲④;乙①;丙③;丁②。

C.甲①;乙④;丙②;丁③。

D.甲④;乙③;丙①;丁②。

23.简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表达效果。

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Ⅰ中提到了“与父母一辈拼命赚钱、重视家庭相比,年轻人更重视个人幸福”。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内较早用“错位"理论研究小说的是孙绍振,他凭借着自身的艺术直觉,对文学作品进行直接的感性体悟和理性升华,提出了不但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又有一定独创性的“错位”理论。孙绍振认为:“情节产生于人物心理距离的扩大,性格也依赖于人物心理拉开距离的趋势,而环境则是把人物心理打出常轨,构成拉开距离的条件。在一定限度内,人物心理(感知、情感、语言、动机、行为等)拉开的距离越大,其艺术感染力越强。"小说中人物自我感知错位表现为“心口”错位,人物的相互感知错位表现为“心心错位"。如果人物只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来采取行动,而对自己的行为是否与环境氛围一致则缺乏自觉意识,又会形成人物与氛围的感知错位。

孙绍振对“错位”理论做了一个逻辑性的概括:“小说的情感系统是一个(多方位的)动态系统,一个方位的‘错位’,引起了另一个方位的‘错位’,这个层次的调节又引起了另一个关键的‘错位’。在表层上好容易达到了平衡,在深层结构上又因拉开了距离而失衡,在深度上达到统一了,可在表层又因心口误差(错位),使情感系统远离了平衡态。这种远离平衡态的、复合的、多维的立体的情感系统的每一个方位、每一个层次的错位,都要引起全部系统的一切方位的反馈和调节。粗浅地说,在一定条件下,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多维情感结构,各种情感在性质和量度分化的程度与小说的审美价值成正比,各种情感错位差距越大,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就越强,情感错位的距离越小,艺术感染力越弱。"

(摘编自上官文坤《论〈红楼梦〉的“错位”叙述及意蕴》)

材料二:

对《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评价之困难,脂评曾经以一连串的“说不得"来感叹。不过,日前有人发文对作为暖男的贾宝玉大加笔伐,认为贾宝玉“对世间女子尽心爱恋呵护,可除了‘有心’之外,他的爱浮于表面,能量极低,甚至反而给女孩子们带来灾难”。类似这样的判断其实是深刻地反映出该论者不理解当时社会语境,也缺乏对曹雪芹独特艺术匠心的体会。

《红楼梦》围绕着贾府这样的贵族之家展开贾宝玉等人的故事,传统社会中无往而不在的礼法制度,那种主奴有序、男女有别的等级秩序,也在贾府众人的日常生活中有全面体现。虽然不少学者把《红楼梦》归入才子佳人小说的谱系中,但以贾宝玉为中心的恋爱故事与传统才子佳人小说的貌合神离,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复杂的。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突出了贾母听才子佳人故事时的一番反驳。贾母据以反驳的,是她对一个大家族的环境及受环境制约的才子佳人的认识,认为双方既不可能、也没机会相遇,即便相遇,佳人也不可能马上想到终身大事。贾母看到了这种故事的虚假、污秽,以及对礼教规矩的破坏,并严正声明这样的事自己家里不可能有,这样的故事也不会让自家小孩子听,其实正表现出作者认识现实的清醒眼光。

那么,贾宝玉和林黛玉等人为何有可能相遇,并且发生了那么复杂的情感纠葛?长辈为何就不知道了?难道这是以老祖宗为代表的长辈们的“灯下黑"吗?是老祖宗一时犯糊涂吗?其实不然。因为作者是通过把人物年龄低幼化的艺术设计策略,来为他们找到了一片生存空间。据周绍良先生的实际推算,全书展开的大半部分中,贾宝玉应该是十二三岁的年龄,林黛玉是十一二岁的年龄。也正由于人物年龄小,所以尽管在小说中,已经写到了他们为了真挚的爱而在甜蜜又痛苦中煎熬,但在旁人看来,这样的争吵只是儿戏。就像凤姐说的:“也没见你们两个人有些什么可拌的,三日好了,两日恼了,越大越成了孩子了。”在这里,凤姐是完全把他们作为孩子来看待的,把他们的行为视为孩子之间的顽皮和喜怒无常,根本没朝恋爱这方面去想,其他家长也没朝这方面去想。

也许,作者有意要在贾宝玉等人的身上尝试一种年龄错位的笔法,所以,当他还在七八岁时,也就是《红楼梦》的第五回,作者就安排他神游太虚幻境,并在警幻仙子的引领中,与一位鲜艳妩媚如宝钗、风流袅娜如黛玉的兼美结为人生的爱侣,从而在象征的意义上完成了成熟。换言之,在儿童的躯壳内,贾宝玉,还有大观园其他女子的心灵,以一种秘密的方式在逾越常规地发展,以表现作者对情感的理想性吁求的一面。

正是从现实语境与艺术策略的相生相克中,我们才发现了作者塑造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的全面复杂性和深刻性。而有些读者把一顿无形的板子打在他头上,让自己和贾政一类的家长来对贾宝玉形成两面夹攻之态势,由不得要让作者发一声“谁解其中味"的浩叹了。

(摘编自詹丹《要立足于历史语境和艺术策略来评价贾宝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情节产生于人物心理距离的扩大,因此人物心理拉开的距离越大,其艺术感染力越强。

B.孙绍振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小说的各种情感错位差距往往与它的艺术感染力成正比。

C.在具体的小说文本中,小说情感结构是多维的,“情感”错位往往是一种复合式结构。

D.如果贾宝玉和林黛玉一直“心心相印"无矛盾,可能就无法拉开人物的心理距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及了“错位”,而“错位"理论其实只是一种小说研究的策略。

B.读者理解了当时的社会语境,领会了作者的艺术策略,就能对人物作出深刻的判断。

C.《红楼梦》中贾母听才子佳人故事时的一番反驳,表现出了她认识现实的清醒眼光。

D.读者误读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往往是忽略了现实语境与艺术策略的相生相克。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阿Q正传》中,阿Q直到临死前还在遗憾判决书上代表死刑的圆圈画得不够圆。

B.《琵琶行》中,白居易因听了琵琶女自诉身世而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受。

C.元妃省亲时,身处于鲜花着锦、富丽堂皇的大观园中,始终泪流不止,心情哀苦。

D.“三打白骨精"能让读者记忆深刻,原因在于拉开了唐僧师徒三人间心理距离。

4.请结合材料一,提取“错位”理论的信息要点。

5.“作者有意要在贾宝玉等人的身上尝试一种年龄错位的笔法”,这种笔法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A2.D

3.B4.①拉开距离/错位差距②情感系统失衡/远离平衡③反馈和调节④审美价值/艺术感染力

5.①该笔法有利于拉开人物心理距离,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②使人物在儿童的躯壳内逾越常规地发展,进而表现作者对情感理想性的吁求。③有利于展现人物形象的复杂性、深刻性。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人物心理拉开的距离越大,其艺术感染力越强”错。根据原文“在一定限度内,人物心理(感知、情感、语言、动机、行为等等)拉开的距离越大,其艺术感染力越强”,可见应该是“在一定限度内”,人物心理拉开的距离越大,其艺术感染力越强。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错位’理论其实只是一种小说研究的策略"错,材料二“也许,作者有意要在贾宝玉等人的身上尝试一种年龄错位的笔法”,可见“错位"理论不仅仅是用来研究小说的,小说作者也会有意无意地运用该理论进行创作。

B.“就能对人物作出深刻的判断”表述过于绝对。原文“类似这样的判断其实是深刻地反映出该论者不理解当时社会语境,也缺乏对曹雪芹独特艺术匠心的体会”,对作品人物的误解源于读者不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不领会作者的艺术策略,但不能由此反推理解了这些“就能对人物作出深刻的判断”。因为要深刻理解人物需要的因素很多。

C.“表现出了她认识现实的清醒眼光"张冠李戴,原文“其实正表现出作者认识现实的清醒眼光”,可见表现出的是作者认识现实的清醒眼光,而不是贾母。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白居易的《长恨歌》是诗歌不是小说,不能支撑材料一观点。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根据“在一定限度内,人物心理(感知、情感、语言、动机、行为等)拉开的距离越大,其艺术感染力越强"可得出:拉开距离/错位差距;

②根据“小说的情感系统是一个(多方位的)动态系统……使情感系统远离了平衡态”可得出:情感系统失衡/远离平衡;

③根据“这种远离平衡态的、复合的、多维的立体的情感系统的每一个方位、每一个层次的错位,都要引起全部系统的一切方位的反馈和调节"可得出:反馈和调节;

④根据“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多维情感结构,各种情感在性质和量度分化的程度与小说的审美价值成正比,各种情感错位差距越大,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就越强,情感错位的距离越小,艺术感染力越弱”可得出:审美价值/艺术感染力。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结合“在一定限度内,人物心理(感知、情感、语言、动机、行为等等)拉开的距离越大,其艺术感染力越强"可分析概括出,该笔法有利于拉开人物心理距离,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结合“作者是通过把人物年龄低幼化的艺术设计策略,来为他们找到了一片生存空间”“在儿童的躯壳内,贾宝玉,还有大观园其他女子的心灵,以一种秘密的方式在逾越常规的发展,以表现作者对情感的理想性需求的一面"可分析概括出,该笔法为贾宝玉等人找到了一片生存空间,让他们的心灵在儿童的躯壳内逾越常规的发展,进而表现作者对情感理想性的吁求。

结合“正是从现实语境与艺术策略的相生相克中,我们才发现了作者塑造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的全面复杂性和深刻性”可分析概括出,有利于展现人物形象的复杂性、深刻性。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祝福(节选)

鲁迅

(一)

她不是鲁镇人。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说是自己母家的邻舍,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但看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试工期内,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所以第三天就定局,每月工钱五百文。

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没问她姓什么,但中人是卫家山人,既说是邻居,那大概也就姓卫了。她不很爱说话,别人问了才回答,答的也不多。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日子很快的过去了,她的做工却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新年才过,她从河边淘米回来时,忽而失了色,说刚才远远地看见一个男人在对岸徘徊,很像夫家的堂伯,恐怕是正为寻她而来的。四婶很惊疑,打听底细,她又不说。四叔一知道,就皱一皱眉,道:

“这不好。恐怕她是逃出来的。"

她诚然是逃出来的,不多久,这推想就证实了。

此后大约十几天,大家正已渐渐忘却了先前的事,卫老婆子忽而带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进来了,说那是祥林嫂的婆婆。那女人虽是山里人模样,然而应酬很从容,说话也能干,寒暄之后,就赔罪,说她特来叫她的儿媳回家去,因为开春事务忙,而家中只有老的和小的,人手不够了。

“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可说呢。”四叔说。

于是算清了工钱,一共一千七百五十文,她全存在主人家,一文也还没有用,便都交给她的婆婆。那女人又取了衣服,道过谢,出去了。其时已经是正午。

“阿呀,米呢?祥林嫂不是去淘米的么?……"好一会,四婶这才惊叫起来。她大约有些饿,记得午饭了。

于是大家分头寻淘箩。她先到厨下,次到堂前,后到卧房,全不见淘箩的影子。四叔踱出门外,也不见,直到河边,才见平平正正的放在岸上,旁边还有一株菜。

看见的人报告说,河里面上午就泊了一只白篷船,篷是全盖起来的,不知道什么人在里面,但事前也没有人去理会他。待到祥林嫂出来淘米,刚刚要跪下去,那船里便突然跳出两个男人来,像是山里人,一个抱住她,一个帮着,拖进船去了。祥林嫂还哭喊了几声,此后便再没有什么声息,大约给用什么堵住了罢。接着就走上两个女人来,一个不认识,一个就是卫婆子。窥探舱里,不很分明,她像是捆了躺在船板上。

“可恶!然而……。”四叔说。

这一天是四婶自己煮午饭;他们的儿子阿牛烧火。

……

于是祥林嫂事件便告终结,不久也就忘却了。

(二)

新正将尽,卫老婆子来拜年了,已经喝得醉醺醺的,自说因为回了一趟卫家山的娘家,住下几天,所以来得迟了。她们问答之间,自然就谈到祥林嫂。

“她么?"卫老婆子高兴的说,“现在是交了好运了。她婆婆来抓她回去的时候,是早已许给了贺家墺的贺老六的,所以回家之后不几天,也就装在花轿里抬去了。”

“阿呀,这样的婆婆!……"四婶惊奇的说。

“阿呀,我的太太!你真是大户人家的太太的话。我们山里人,小户人家,这算得什么?她有小叔子,也得娶老婆,不嫁了她,那有这一注钱来做聘礼?她的婆婆倒是精明强干的女人呵,很有打算,所以就将她嫁到里山去。倘许给本村人,财礼就不多;惟独肯嫁进深山野墺里去的女人少,所以她就到手了八十千。现在第二个儿子的媳妇也娶进了,财礼只花了五十,除去办喜事的费用,还剩十多千。吓,你看,这多么好打算?……”

“祥林嫂竟肯依?……"

“这有什么依不依。——闹是谁也总要闹一闹的;只要用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抬到男家,捺上花冠,拜堂,关上房门,就完事了。可是祥林嫂真出格,听说那时实在闹得利害,大家还都说大约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呢。太太,我们见得多了:回头人出嫁,哭喊的也有,说要寻死觅活的也有,抬到男家闹得拜不成天地的也有,连花烛都砸了的也有。祥林嫂可是异乎寻常,他们说她一路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墺,喉咙已经全哑了。拉出轿来,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的擒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阿呀,阿弥陀佛,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用了两把香灰,包上两块红布还止不住血呢。直到七手八脚的将她和男人反关在新房里,还是骂,阿呀呀,这真是……。”她摇一摇头,顺下眼睛,不说了。

“后来怎么样呢?"四婶还问。

“听说第二天也没有起来。”她抬起眼来说。

“后来呢?"

“后来?——起来了。她到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男的,新年就两岁了。我在娘家这几天,就有人到贺家墺去,回来说看见他们娘儿俩,母亲也胖,儿子也胖;上头又没有婆婆;男人所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唉唉,她真是交了好运了。”

从此之后,四婶也就不再提起祥林嫂。

(三)

但有一年的秋季,大约是得到祥林嫂好运的消息之后的又过了两个新年,她竟又站在四叔家的堂前了。桌上放着一个荸荠式的圆篮,檐下一个小铺盖。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而且仍然是卫老婆子领着,显出慈悲模样,絮絮的对四婶说:

“……这实在是叫作‘天有不测风云’,她的男人是坚实人,谁知道年纪青青,就会断送在伤寒上?本来已经好了的,吃了一碗冷饭,复发了。幸亏有儿子;她又能做,打柴摘茶养蚕都来得,本来还可以守着,谁知道那孩子又会给狼衔去的呢?春天快完了,村上倒反来了狼,谁料到?现在她只剩了一个光身了。大伯来收屋,又赶她。她真是走投无路了,只她来求老主人。好在她现在已经再没有什么牵挂,太太家里又凑巧要换人,所以我就领她来。——我想,熟门熟路,比生手实在好得多……"。

文本二:

当鲁迅构思《祝福》时,他的视野没有局限在乌石头坟邻的一人一事,而是由她联想到更多母亲的不幸命运:她们都是“遭了狼”的,她们痛苦的内心世界息息相通,因此,她们的悲惨身世可以而且应该在艺术的构思中“会师"。于是,《祝福》的题材诞生了。

但是,对于短篇小说来说,绝不意味着将一切与素材有关的材料,尽量大量地涉取到材料中去。恰恰相反,短篇小说的艺术构思要求作者在动笔前“多看看”,正是为了在下笔时尽量“少写些”,即:通过比较鉴别,权衡轻重,选取最有价值的极少量材料,而舍弃比较次要的大量材料,从而构成极为凝练的题材。四处“打眼’,得不到“开掘”的“深"。舍不得割爱,力求把有关的材料不分主次地塞进材料中去,正是短篇小说的大忌!

(节选自包忠文《鲁迅小说的艺术》,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祥林嫂被大家提及又被忘却的现象,意在表明祥林嫂只是他们的工具和谈资。

B.作者叙写大伯收屋、赶走祥林嫂的行为,有力批判了族权对个体的摧残和压迫。

C.卫老婆子反复说祥林嫂“交了好运”,表达了她对祥林嫂生活状况羡慕之情。

D.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并非一个人的全部经历,而是众多人物悲惨身世的大“会师"。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祥林嫂两次出场,都写了“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的打扮,通过冷色调的描写突出了祥林嫂的凄苦遭遇及清冷形象。

B.作者塑造的四叔形象,极具个性化,“皱了皱眉"可恶!然而……”这些既体现了其“老监生"的身份,也表达了他对祥林嫂的嫌弃。

C.选文两次提及祥林嫂“胖”的细节,刻画了命运悲惨的祥林嫂在相对安定境况下的状态,体现其要求低、易满足的形象特征。

D.选文叙事视角富有变化,有“我"讲述的祥林嫂的故事,也有卫老婆子讲述的祥林嫂的故事,体现了作者在叙事艺术上的独具匠心。

8.删去文本一中的第(二)部分,似乎不影响文章的整体性,作者为何要写这部分内容,试从叙事结构的角度分析其用意?

9.文本二认为,短篇小说的构思需要“选取最有价值的极少量材料”,以便“‘开掘’的‘深’"。请说说文本一选取的“最有价值的材料”是什么?作者“开掘"了哪些“深”意?

【答案】6.C7.B

8.回答了上文祥林嫂出逃和绑回的原因。照应下文祥林嫂再到鲁镇的内容(为下文祥林嫂再到鲁镇做铺垫)。串联祥林嫂两次出场时外在形象的变化。答出“结构有波澜,情节更曲折"酌情给分。

9.最有价值的材料:逼婚再嫁。

深意:人物命运悲惨;人性冷漠无情;山民野蛮落后;礼教戕害百姓。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羡慕之情”错,卫老婆子只是觉得像祥林嫂这样的寡妇再婚还能遇到像贺老六这样的人,运气不错。实际上她是嫁到没人愿意去的深山里,卫老婆子不会羡慕。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皱了皱眉"可恶!然而……”这些表情和语言无法体现出其“老监生"的身份;“对祥林嫂的嫌弃”以偏概全,“可恶"是针对祥林嫂的婆婆把她抢回去说的。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情节结构特点,分析重要情节作用的能力。

情节上,这部分通过卫老婆子的话交代了祥林嫂被逼再嫁的事情,证实了上文四叔说“恐怕她是逃出来的”,也交代了为何祥林嫂会被人绑回去,也就是回答了上文祥林嫂出逃和绑回的原因。

卫老婆子说了祥林嫂是嫁到了没人去的“深山野墺里”,表面上看她“交了好运”,“母亲也胖,儿子也胖;上头又没有婆婆;男人所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但也潜藏着危机,这就照应了下文祥林嫂再到鲁镇的内容(为下文祥林嫂再到鲁镇做铺垫)。

在第(一)部分中祥林嫂的外貌是“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第(三)部分是“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而第(二)部分则串联祥林嫂两次出场时外在形象的变化。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主要情节,探究文本主题的能力。

“最有价值的材料”应该是对于人物的命运起着关键作用的材料,对于祥林嫂来说,让她的命运再次发生转变,把她往绝路上逼的情节就是——逼婚再嫁。

深意:

人物命运悲惨。祥林嫂本是童养媳,结婚后第一个丈夫去世,命运坎坷;然而婆婆为了给小儿子娶媳妇,绑着祥林嫂把她嫁进深山里去,致使她再次遭受命运重创,第二任丈夫去世,儿子被狼吃了。

人性冷漠无情。祥林嫂是个寡妇,本来就受到别人的非议,受到像四叔这样的人的厌恶;祥林嫂受封建礼教束缚不愿改嫁,而她的婆婆不顾她的意愿和感受,逼迫她再嫁;后来她的丈夫和儿子先后死去,命运的悲惨并没有换来人们的同情,人们只把她的故事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没人真正同情她,体现了人性的冷漠无情。

山民野蛮落后。祥林嫂不愿改嫁,结果被“用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拜天地的时候也是被人强摁着“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的擒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可见山民的野蛮落后。

礼教戕害百姓。祥林嫂不愿改嫁是受封建“夫权"的毒害;而她的婆婆能够逼她改嫁,是在行使“族权”;四叔等人之所以如此厌恶她,压迫她,是出于封建“政权";祥林嫂害怕地狱是因为“神权”。总之,祥林嫂逼婚再嫁,揭示了封建礼教害人的本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雍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

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节选自司马迁《太史公自序》)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存亡国A继B绝世C补弊D起废E王F道之G大者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斯,这、此,与《谏太宗十思疏》“斯亦伐根以求木茂"的“斯”字意思相同。

B.“莫近于《春秋》"的“于”与《六国论》“其势弱于秦"的“于”意义相同。

C.所以,原因,和《谏逐客书》“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的“所以”意思不同。

D.君,像君主,名词作状语,与《阿房宫赋》“辇来于秦"的“辇”用法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以十分自信的口吻表示自己要做周公、孔子之后的第三人,以论载史实的方式“绍明世”,“继《春秋》”。

B.司马迁认为,孔子知道他意见不会被采用,他的主张无法推行,于是褒贬二百多年间的历史,作为天下人行动的标准。

C.司马迁介绍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内容、特点和作用,他认为《春秋》的艺术成就比其它五经高。

D.司马迁对孔子的《春秋》给予高度评价,实际上是在暗示自己创作《史记》的目的,提醒世人注意《史记》的作用。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4.司马迁认为“《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材料中哪些内容可以支持他的观点?请简要概括。

【答案】10.ACE

11.D12.C

13.(1)礼的作用是在坏事发生前就加以禁止,法的作用是在坏事发生后加以处置;法起的作用是比较容易看得见的,而礼起的防患作用就难以被人们所理解。”

(2)假如我们凭借着这样大的国家,而自取下策(降低身份)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14.①《春秋》阐明治世之道(王道),辨明为人处事的法则(人事)。②《春秋》拨正一个混乱的社会,使其回归正道,切近有效。③不通晓《春秋》,君臣父子都将承受天下最大的罪名。(或阐明君臣父子之道)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存录已经灭亡的国家,延续已经断绝的世系,补救弊端,重振已经荒废的事业,这些都是王道的重要内容。

“存亡国"与“继绝世”结构一致,各自断开,在AC处断句;

“补弊起废"结构一致,中间不断开;“王道之大者”是判断句,主语前E处断开。

故选ACE。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句意:他的意思就在这里吧。/这也如同挖断树根却想要树木长得茂盛。

B.正确。都是介词,“比"。句意:没有比《春秋》更为切近有效的了。/他们的国势比秦国弱。

C.正确。……的原因/用来……。句意:观察他们之所以如此。/这绝不是用来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啊。

D.错误。“名词作状语”错,“君”,名作动,像君王/“辇”,名词作状语,坐辇车。句意:而做国君的不像国君,大臣们就会犯上作乱。/乘坐辇车来到秦国。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他认为《春秋》的艺术成就比其它五经高"错,原文“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是就内容和意义而言的,与“艺术成就"无关。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未然之前”,坏事发生前;“施”,施行,处置;“知”,知道,了解。

(2)“苟”,假如;“天下之大”,定语后置。“大天下”,“故事”,旧例,旧事;“是”,这。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根据“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可知,《春秋》阐明治世之道(王道),辨明为人处事的法则(人事)。

②根据“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可知,《春秋》拨正一个混乱的社会,使其回归正道,切近有效。

③根据“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可知,不通晓《春秋》,君臣父子都将承受天下最大的罪名。(或阐明君臣父子之道)

参考译文:

太史公说:“先父曾说过:‘自从周公死后五百年而诞生了孔子。孔子死后至今也已五百年了,应该是到了有人能继承圣明世代的事业,修正《易传》,续写《春秋》,探求《诗经》《尚书》《仪礼》《乐经》的本原的时候了。’他的意思就在这里吧!他的意思就在这里吧!我怎么敢推辞呢!”

上大夫壶遂说:“当初孔子为什么写《春秋》呢"太史公说:“我听董仲舒先生说:‘周朝的制度衰落废弛,孔子担任鲁国司寇,诸侯忌恨他,大夫们压制他。孔子知道自己的意见不会被采用,自己的主张无法推行,于是褒贬二百四十二年之间的历史,作为天下人行动的标准,贬责天子,斥责诸侯,声讨大夫,只是为了阐明王道罢了。’孔子说:‘我想与其将我的观点用空话记载下来,不如表现在具体事件中使之更为深刻明显。’《春秋》,对上阐明三王的治世之道,对下辨明为人处事的纲纪,辨别疑难事物,弄清是非界限,确定犹豫不决的问题,褒善抑恶,推崇贤人,鄙薄不肖,存录已经灭亡的国家,延续已经断绝的世系,补救弊端,重振已经荒废的事业,这些都是王道的重要内容。《易经》显示天地、阴阳、四季、五行的规律,所以长于变化;《礼》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长于引导人们的行为;《尚书》记载古代帝王的事迹,所以长于指导政事;《诗经》记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所以长于教化;《乐经》使人乐在其中,所以长于调和性情;《春秋》明辨是非,所以长于治理百姓。因此《礼》用来节制人们的言行,《乐经》用来启发和合美好的情感,《尚书》用来记述史实,《诗经》用来表达思想感情,《易经》用来表现事物的变化,《春秋》用来阐明天下的义理。治理乱世使之归于正轨,没有比《春秋》更为切近有效的了。《春秋》一书字数万余,所要说明的旨意有几千条。万事万物的成败聚散都在《春秋》之中。《春秋》一书中,记载臣子杀死君主的有三十六起,国家灭亡的有五十二个,诸侯亡命逃走无法保全其封地权力的不可胜数。观察他们之所以如此,都因失去了王道之本。所以《易经》上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所以说:‘臣下杀害国君,儿子杀死父亲,这不是一朝一夕的缘故,是逐步发展很长时间了。’”

“所以掌握政权的国君不可以不知晓《春秋》,否则眼前有进谗言的小人却视而不见,身后有奸贼却不知道。做人臣的不可以不知晓《春秋》,否则处理日常事务不知道恰当的办法,遇到意外的事变而不知道变通。作为国君或父亲不通晓《春秋》的要义,一定会蒙受首恶的名声。作为大臣或儿子不通晓《春秋》的要义,一定会陷入到篡位弑父的法网中,落得该死的罪名。其实他们都以为自己在干好事,只是因为不懂礼义,受到舆论随意的谴责也不敢辩驳。由于不通晓礼义的要旨,以至于做国君的不像国君,做大臣的不像大臣,做父亲的不像父亲,做儿子的不像儿子。而做国君的不像国君,大臣们就会犯上作乱;做大臣的不像大臣,就会获罪被杀;做父亲的不像父亲,就是没有伦理道德;做儿子的不像儿子,就是不孝敬父母。这四种行为,是天下最大的过错。把天下最大的过错加在这些人身上,他们也只能接受而不敢推辞。所以《春秋》这部书,是礼义的根本法则。礼的作用是在坏事发生前就加以禁止,法的作用是在坏事发生后加以处置;法起的作用是比较容易看得见的,而礼起的防患作用就难以被人们所理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形容①

司空图

绝伫灵素,少回清真。

如觅水影,如写阳春。

风云变态,花草精神。

海之波澜,山之嶙峋。

俱似大道,妙契同尘。

离形得似,庶几斯人②。

【注】①《二十四诗品》是唐代诗人司空图创作的一部古代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专著,形式上由二十四首四言诗组成,因此又名“诗品二十四则”,《形容》为其中第二十品。②斯人,擅长形容的诗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绝伫灵素,少回清真"两句是说诗人要极力专注凝神,才能把事物写得清新逼真。

B.“如觅水影”这一句是说诗人若要将事物形容得活灵活现,就要到水影中苦苦寻觅。

C.“如写阳春"这一句是说高妙的诗人写春天,要写出的应是春意盎然的神韵与意态。

D.“俱似大道,妙契同尘”两句是说生动的形容都合于大道,微妙地与尘世融合共生。

16.“离形得似"意为不求貌同,但求神似。诗句“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如何体现这一特点?请加以说明。

【答案】15.B16.①写风写云要表现出风云变幻的意态;写花草树木,要写你从花草树木中发现的生机与精神(独特的个性)。②写大海不是要写大海的外形,要写出大海的波澜变化;写山要突出的是山的嶙峋奇绝。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和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

B.“就要到水影中苦苦寻觅"错,前四句意思是说凝神专注,积蓄纯洁感情,反映景象,就会清新逼真。像刻画水中的倒影,如描写艳阳的芳春。可见,这里是使用比喻修辞,并非实写。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鉴赏诗歌写作特色的能力。

五至八句写风云变化而多姿,花草繁茂而有神。大海波涛汹涌,高山险峻奇绝。点明了自然风物的特点,然后九、十句说明如何创作,即要求:这些都要写得符合大道,微妙地与尘世万物融合共存。最后总结成为善于形容的诗人的条件:能够不拘形貌做到神似。那么风云的精神在于变幻莫测,花草树木的神韵在于生机勃勃、富有活力,大海的魅力在于波涛汹涌浩渺无边,山石的个性在于高耸陡峭、雄奇伟岸。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杜牧描写的阿房宫中,似有绿云朵朵,原来是宫人在“_”,而宫人泼弃的“脂水"竟然使“_”,足见阿房宫里美人之多。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的要求和弘扬“九德”,并且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_,_”,那么管理好这个国家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了。

(3)杜甫用“心迹喜双清”表现品格之美,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用“_"一句表明自己是一个光明坦荡、内外如一的大丈夫;王昌龄用“一片冰心在玉壶”自况,张孝祥用“_"一句表明自己心地纯洁、肝胆照人的品质。

【答案】①.梳晓鬟也②.渭流涨腻③.简能而任之④.择善而从之⑤.表里俱澄澈⑥.肝肺皆冰雪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字词有:“鬟”“涨腻"简”“善"俱澄澈”“肺"。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恐”正在成为当下年轻人中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提起“社恐”,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北欧,比如芬兰人在寒冷的公交车站排队,每人精准相隔两米。北欧人的“社恐”本质上是自我独立意识,A_________________。与北欧不同,日本社会中的“社恐"则更多源于社会压力,是被动的。老一辈人上班谨小慎微,下班后还要跟各种人打交道:①健谈的邻居、话痨的司机、热情的商场店员……②各种社交场合,每个人要花大力气“读空气”③,努力维护和谐的气氛。这些场景直接触发日本年轻人的疲惫和恐惧。他们主动为自己贴上“社恐"标签,从大量社交生活中抽身,独来独往。

中国“社恐”流行的原因则具有综合性,一方面是个人独立意识的增加,另一方面是社会环境变化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亲密度下降。与父母一辈拼命赚钱、重视家庭相比,年轻人更注重个人幸福。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充满活力,同时也更加具有竞争性——④工作中的压力和激烈的攀比竞争,不少年轻人感到疲惫,越来越多的人从传统社交场合抽身。

虽然“社恐"是一种个体的自由选择,但在各种社交网络和媒体都鼓励“关注自我”的同时,年轻人也应该B_____________,把自己从心灵“内卷"当中拯救出来,体验真实而丰富的人生。

18.下列有关文中标点符号用法和效果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处冒号表解释说明,对前文“打交道”对象进行具体的阐述。

B.②处省略号表列举的省略,表明社交的对象很多,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