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联盟校2025届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肇庆联盟校2025届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肇庆联盟校2025届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肇庆联盟校2025届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肇庆联盟校2025届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肇庆联盟校2025届高考历史三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这一观点认为五四运动A.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D.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2.1933年,毛泽东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讲话中指出,经济问题的核心就是“关心群众的痛痒,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该讲话意在A.强调巩固红色革命政权 B.倡导打破经济孤立局面C.重申纠正党的工作作风 D.提出推动工作重心转移3.英国人威尔斯在他的《世界简史》中写道:“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据此判断该历史时期是A.春秋战国 B.汉唐 C.明清 D.近代时期4.下表为4932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统计。据此可知苏联428—429年五年计划规定的指标4932年工业中4.52.43.5农业中4.844.76.4零售商品流转额中7594400国民收入中447.393A.社会主义建设急躁冒进 B.各经济部门之间实现基本平衡C.斯大林模式已基本确立 D.提前完成了一五计划各项目标5.随着罗马市民与外国人之间的交往不断加强,罗马社会矛盾不断出现,原有市民法不能保护外国人的权益。为此,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置了最高外事裁判官,创立了一套专门调整罗马市民与外国人之间关系的万民法。这表明罗马万民法A.具有较强的时代适应性 B.司法实践日趋灵活多样C.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适用于境内的所有居民6.元杂剧是在前代戏曲艺术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融合了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艺术,它是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成熟文学剧本。与传统诗词歌赋相比,元杂剧的突出特点是A.流传范围广B.反映社会生活C.更富观赏性D.体现文化融合7.阅读下表。据此可以推知,秦汉至隋唐时期A.北方农业经济的衰落B.南方农耕技术更先进C.南方地区得到开发D.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8.如图是1955年创作的漫画《苏联专家来的时候和走的时候》。该漫画主要反映了A.中国工业化建设在苏联援助下成就突出B.旧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善C.一五计划完成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基础D.新中国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9.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会着手创办北京协和医学院。该学院全部采用英文教学,按照美国优秀医学院的标准,为教师提供世界水准的丰厚工资和福利保障。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创建A.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B.有助于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C.有利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D.改善了中国社会的医疗卫生状况10.新政时期,罗斯福政府通过缓慢的通货膨胀或政府的积极经济干预,以实现经济复兴和充分就业;通过社会保障及收人再分配改革资本主义的结构;通过创办政府事业或公共工程修正从前的自由企业体制;通过福利政策建立一个更为公正的社会。这体现了A.美国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改变 B.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D.阶级斗争是新政的根本推动力11.雅典名将阿里斯提德是马拉松战役的指挥官,战功显赫,曾担任首席执政官,办事公正,人称“正义”,这一美名后来却变成了招人嫉恨的根源。公元前483年,公民大会决定进行陶片放逐表决。投票结果,阿里斯提德被流放。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A.公民有较高的政治素养 B.公民有效监督国家公职人员C.多数人的意志具有绝对权威 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12.《唐律》《宋刑律》均规定“亲亲可以相隐”,指可以袒护、隐瞒亲人的罪行。但谋反叛逆等重大涉及社会安全问题和杀人、重伤等重大刑事案件,则不准“隐”。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司法A.重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B.体现内儒外法的治国理念C.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意义 D.德治法治互补的治理模式13.公元前5—前4世纪中叶,希腊盛行对城邦守护神的崇拜,每个城市都在中心地区或最高的地方修建神庙祭神,能否参加祭祀成为公民权的一种标志。古希腊人的海滩、山岭、城墙、路旁埋葬的英雄骸骨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所神庙。古希腊对城邦的神化A.成为甄别公民身份的主要标志 B.反映了理性主义发展受到压制C.促进了抽象化神灵形象的出现 D.目的在于塑造公民的爱国精神14.东汉建立伊始,令刘秀深感不安并急于解决的是A.国困民穷 B.王国坐大 C.豪强膨胀 D.宰相擅权15.北宋中期,造成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的重要原因是A.垦荒造田 B.榷场贸易 C.修筑长城 D.官俸兵饷16.汉昭帝始元六年,有诏书使丞相、御史与所举贤良、文学语,问民间所疾苦。文学对曰:“……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娃就本者寡,趋末者众。”据此可知,“文学”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A.罢行盐铁官营B.实施重农抑商C.抑末利重仁义D.注重勤俭节约17.下表反映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概况。表中年平均生产增长率的变化促使各国时期美国英国法国1963年~1973年1.9%3.8%4.6%1974年~1979年-0.1%0.8%2.7%A.加大力度干预经济 B.扩大工业生产以减少失业C.极力稳定商品价格 D.重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18.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在“从君主到民主”的历史转型中,哪个事件可以作为开端()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19.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该现象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庶人食力,工商食官”B.“秋七月,初税田”C.“除井田,民得卖买”D.“昼出耘田夜绩麻”20.1938年,日军计划兵分两路,一路从华北平原沿平汉线南下,一路溯长江西上,合攻武汉。但华北抗日力量的壮大使日军从华北抽调兵力组成北集团的计划落空,被迫将主力分作两路,一路沿长江两岸进攻武汉,一路沿大别山北麓西进策应。日军作战计划的改变说明A.敌后战场的发展打乱了日本的军事部署B.正面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C.中国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已进入相持阶段D.苏联红军的东进配合了中国人民的抗战21.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盖欲为良史者,当慎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以人也。尽其天而不益以人,虽未能至,苟允知之,亦足以称著书者之心术矣”。这反映了章学诚主张的史学家之“德”应A.尊重史实,客观求是B.追求成为“良史者”C.立足建立天人间联系D.描述历史事件的全貌22.《后汉书·顺帝纪》记载的一道诏书中说:“间者以来,吏政不勤,故灾咎屡臻,盗贼多有。退省所由,皆以选举不实,官非其人,是以天心未得,人情多怨。”这反映了当时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B.皇帝勤政重视吏治C.天人观念影响政治 D.九品中正制的混乱23.法家思想对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影响深远。下列各项属于法家思想的是A.天行有常,人道有为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24.孔子不仅懂得当时现行的礼,他还注重礼的沿革和本源。“礼”最重大的是祭,推究祭的心理根据,是人类的孝悌之心,推广孝悌之心就是“仁”。由此可推知,孔子主张A.统治者应发扬祖先崇拜以维护统治B.百姓应接受现实维护政治秩序C.把“仁”的精神注入“礼”的躯壳D.把诸子百家学说融进儒家思想25.“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该观点意在强调A.以契约来限制官吏职权 B.官吏行使权力需受人民监督C.人民有权随时撤换官吏 D.个人意志可凌驾于公权之上26.“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孙文:《<民报>发刊词》)。”为避免重蹈西方覆辙,文章作者觉得必须实行A.民主主义 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27.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其主要结果是A.封建等级制形成 B.等级君主制形成C.君主专制形成 D.民主制度形成28.如图是1950年创作的漫画《和平签名》,该漫画反映了此时期(注:图中上方条幅文字:在中国争取二万万和平签名;左下方黑旗上文字:我们要战争;)A.中国人民捍卫新生国家的决心 B.北平和平谈判的历史进程C.帝国主义残余被和平力量清除 D.国民党失去大陆仓皇出逃29.1979年,国家对农副产品收购牌价提高了21.19%,全国征购粮食基数减少到700亿斤,减少了55亿斤,并且规定水稻地区口粮不足400斤、杂粮地区口粮不足300斤的一律免购。这反映了当时政府A.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B.大力推行包产到户C.给予农民政策优惠 D.积极应对农业困境30.下面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形势图。对该形势图解读正确的是,当时中国A.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B.民族意识的初步觉醒C.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形成 D.民主革命的迅速发展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科举与文官选拔材料一科举始于隋唐时期,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士子自幼习诵儒学经典,皆以科考为目标。到了清代,科举考试内容仍以四书五经为主。19世纪中后期,工矿企业大量出现,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逐步发展。20世纪初,清政府增设外务部、商部、学部、度支部、法部、邮传部等新机构。1905年,清政府颁布谕令,规定自次年起停止科举取士制度。1915年,民国政府公布了《文官高等考试令》等法令。材料二19世纪,英国政府除了国防、财政、税收、社会治安等传统事务外,还要管理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新事务。当时国王、贵族仍主导着文官的任用,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低下。曾任驻华领事馆翻译的密迪乐提出,英国应该采用中国科举制公开竞争的原则,面向全体国民,实行考试录用官员的制度。1850-1870年间,许多杂志介绍中国科举制的选官程序和方法。1855年,英国开始实行文官考试制度,确立考试竞争和择优录用原则。1870年,英国完成了文官制度的改革,实现了从直接任命官职到公开竞争、考试录用的重大转变。1.列举隋唐之前中国的选官、授爵制度。2.19世纪以来,英国借鉴科举考试制度进行文官选拔制度的改革;20世纪初,中国废除科举取士,推行新式教育体制。试评析这一现象。32.思想启蒙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为辛亥革命补上理念一课。虽然人们把“启蒙运动”的桂冠赠与了它,但它与欧洲启蒙运动,无论是思想谱系还是前因后果,都有着完全不同的DNA,无法相提并论。中国新文化运动,肇远因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承近因于辛亥革命,从一开始就以民族主义为前提,以救亡为己任。所以当我们追溯那段历史时,不难发现,亡国灭种的阴影,一直盘桓在知识分子的心头,也成了新文化运动一个转贯穿始终的主要话题——叶曙明《重返五四现场》(1)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肇远因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承近因于辛亥革命”?(2)既然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无论是思想谱系还是前因后果,都有着完全不同的DNA”,为何它还会赢得“启蒙运动”的桂冠?(3)你是否同意“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为辛亥革命补上理念一课”?简要说明理由。33.极端的年代然而,正踩在“短促二十世纪”尽头的这个世界,与当年起点时刻之间的比较,并不是一道“孰多孰少”的历史计算题。因为两者之间,有着极大的“质的不同”其一,这个世界再也不以欧洲为其中心。在它的春秋去来之间,欧洲已然日渐衰败。第二项变迁的意义,则较第一项为重大。在1914年至20世纪90年代之间,世界已经逐渐演变成一个单一的运作单位。……而旧有以领土国家政治为界定的“国家经济”,却一落而为跨国性作业的复杂体。——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问题:(1)你是如何理解二十世纪“这个世界再也不以欧洲为其中心”?(2)“在1914年至20世纪90年代之间,世界已经逐渐演变成一个单一的运作单位。”你认同该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据材料“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社会的主导力量开始发生改变,B正确;国民大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排除A;五四运动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的说法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C;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北洋军阀统治下并未建立起民主秩序,排除D。2、A【解析】

根据材料中“1933年”可以判断出这一时期处于国共对峙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对人民生活的重视,有利于政权红色革命政权,A正确;打破经济孤立局面主要和大生产运动有关,B排除;材料与纠正党风无关,C排除;当时的工作重心仍然是在农村,D排除。故选A。3、B【解析】试题分析:结合题目中“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可以得出当时的欧洲是处于思想控制之下,而此时的中国思想开明,文化繁荣;结合题目提供的时间信息和兼收并蓄的文化特征,最符合的是中国古代的汉朝和唐朝,故B项正确;A项西方文化也比较开放繁荣;C项中国思想严格控制;D项中国向西方学习。所以答案选B。考点:·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唐朝繁荣的思想文化·唐朝繁荣的思想文化4、A【解析】

据材料数据可知,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农业所占的比例428年只占4.8,五年计划的指标也只有44.7,而到4932年却达到了6.4,这明显是急躁冒劲的表现,故A选项正确;材料看不出各部门之间的基本平衡,并且不符合史实,故B选项错误;斯大林模式于4936年建立,故C选项错误;材料的时间是一五计划时间,但看不出提前完成一五计划目标的内容,故D选项错误。5、A【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与外国人交往的增加,罗马创立专门调整罗马市民与外国人之间关系的万民法,这表明万民法具有较强的“时代”适应性,A项符合题意;“司法实践的灵活多样”在材料里没有体现,B选项错误;万民法并不能保障人人平等的实现,C选项错误;万民法适用于境内的所有自由民而非所有居民,D选项错误。6、C【解析】从材料“融合了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艺术”“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成熟文学剧本”中可以看出,元杂剧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增加了元杂剧的观赏性,故C项正确,D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流传范围广和反映社会生活,故AB项排除。7、C【解析】

南方的亩产不断增加,面积也增加了,可以看出南方逐渐得到了开发,C正确;从材料中看出隋唐时期北方的亩产和面积较魏晋南北朝都有增加,看不出盛极而衰,A错误;虽然南北方的亩数相当,体现不出耕作技术先进,B错误;古代中国经济重心最终实现南移是在南宋;D错误。点睛:本题难度较大,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要搞清楚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从唐中后期开始,到南宋时期基本完成.在这之前,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为南移做准备。【详解】8、A【解析】

由漫画信息可知,苏联专家来的时候该地一片荒凉,苏联专家走的时候该地工厂林立。这反映出中国工业化建设在苏联援助下成就突出,故A正确;B项错在“根本改善”;一五计划完成是在1957年,故C错误;漫画主旨不是反映的外交政策,故D错误。9、C【解析】

材料体现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创建是“全部采用英文教学,按照美国优秀医学院的标准,为教师提供世界水准的丰厚工资和福利保障”,故C符合题意;A、B与材料无关;D说法绝对。【点睛】材料中的关键词是“该学院全部采用英文教学,按照美国优秀医学院的标准”,考查的是学生读取材料的能力。10、C【解析】

罗斯福政府采取各种干预措施应对经济危机,意图复兴经济和建立更为公正的社会,体现了国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即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故选C;罗斯福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生产资料所有制没有发生变化,排除A;B项与题意主旨无关,排除;罗斯福新政不是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推动新政,排除D。故选C。11、C【解析】

根据“公民大会决定进行陶片放逐表决。投票结果,阿里斯提德被流放”并结合所学可得知,雅典直接的民主体现了公民集体的意志,反映出多数人的意志具有绝对权威,这也是雅典民主体制弊端的体现,C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公民的素质如何,排除A项;材料中的现象不属于监督,排除B项;阿里斯提德被流放是雅典民主政治弊端的体现,并不是政府不被信任的表现,排除D项。12、A【解析】

涉及社会安全和杀人、重伤的重大刑事案件不适用“亲亲可以相隐”的原则,说明古代司法重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故选A;中国古代的治国理念主要是外儒内法,排除B;强调家庭伦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D项题意无法体现,排除。故选A。13、D【解析】

据材料“能否参加祭祀成为公民权的一种标志”“英雄骸骨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所神庙”可知,古希腊对城邦的神化有助于增强公民对城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目的在于塑造公民的爱国精神,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强调甄别公民的标志,故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理性主义,并且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故B选项错误;抽象化神灵形象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故C选项错误。14、A【解析】

西汉末年朝政腐败,王莽夺权后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刘秀经过十几年的战斗,最终于25年称帝,建立东汉,由于连年征战刘秀急于获得安定的环境,采取了不少措施来安定民生,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答案为A;王国问题是西汉时期的,B错误;豪强势力膨胀也是令刘秀不安的问题,但是建国初期巩固政权需要豪强地主的帮助,所以不是急于解决的,C错误;当时东汉刚建立,还不存在宰相擅权,D错误。15、D【解析】

北宋中期,由于冗官冗兵的增多,需要大量的官俸和兵饷,造成政府财政入不敷出,答案为D;AB都能增加政府收入,排除;根据所学可知,宋没有大量修筑长城,不是财政入不敷出的原因,C错误。16、A【解析】

根据材料“文学认为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可知文学认为的解决措施是罢行盐铁官营,故答案为A选项。重农抑商政策在材料中未体现,B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重利而非重仁义,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勤俭节约,D选项排除。17、D【解析】

相比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变得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促使各国采取减少干预、重视市场调节的政策,D项正确;1970年代西方各国经济的滞胀表明,扩大工业生产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需要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AB两项错误;单纯稳定商品价格并不能解决滞胀问题,C项错误。18、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査辛亥革命。该历史事件使“帝王专制史”转变为“民主政治史”,说明了该历史事件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民主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封建帝制,并试图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共和制。D选项符合题意;鸦片战争是英国对中国发动的非正义侵略战争,A选项排除;太平天国运动属于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斗争,B选项排除;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非正义侵略战争,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选项排除。故答案为D。19、A【解析】

题目要求答出不是铁农具产生的影响。A项是奴隶社会的现象,指奴隶主控制奴隶劳动和官府垄断工商业,因此A项不是铁农具使用带来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A。B项指初税亩,C项指废井田,私田出现,D项指牛耕出现,此三顼都是由铁农具的使用带来的影响。排除BCD。【点睛】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形成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模式,畜力代替人力,引发了中国古代第一次重大的农业动力革命,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封建生产关系产生发展。20、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汉会战发生于1938年,1937年秋洛川会议以后,八路军、新四军纷纷奔赴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敌后力量的发展壮大使中国人民的抗战形势得以扭转,日军的作战计划被迫不断调整,A项正确。从全面抗战开始到抗战相持阶段结束,正面战场一直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排除B项;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是在1938年武汉会战结束后,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苏联红军东进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A。21、A【解析】

材料“尽其天而不益以人,虽未能至,苟允知之”强调的是历史研究应该实事求是,尊重客观历史,而不是主观臆断,A选项符合题意;追求成为“良史者”是史学研究的目标,B选项排除;立足建立天人间联系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对历史事件全貌的描述,D选项排除。22、C【解析】

依据材料“是以天心未得,人情多怨”并结合汉代的儒家思想可知,这是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影响的结果。C正确;材料只提到了天人感应的影响,不能证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A排除;材料表明当时皇帝选官不实,导致的吏治问题,B排除;汉代实行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实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D排除。故选C。23、D【解析】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体现法家主张根据社会发展进行社会变革的思想,D符合题意;A是儒家代表荀子的思想,B是道家老子的思想,C是因循守旧思想,ABC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属于法家思想”,联系所学法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分析解答。24、C【解析】

孔子认为礼是最大的祭,认为祭的心理根据是人的孝悌之心,而孝悌之心与仁相关,由此可知,孔子将仁的精神注入礼的躯壳,C正确;A脱离题干主旨,排除;题干体现了孔子将礼和仁结合,未对百姓提出要求,排除B;诸子百家局面是战国时期,排除D。25、B【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卢梭的“人民主权说”,即官吏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权,也要接受人民的监督,B正确;材料强调“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故A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官吏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也可以撤换,C说法片面;D与材料无关。26、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体现了民生主义。所以答案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三民主义27、C【解析】试题分析:民族国家是指近代以来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独立运动建立起来的,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国民主体建立起来的国家,民族国家的形成为国家的政治制度提供了统一性框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经济基础,两者的结合促成了君主专制的形成。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大革命的曲折进行28、A【解析】

材料一方面反映新中国一方面要求实现和平的愿望,另一方面对威胁我国国家安全的行为要敢于反击,故A符合题意;北平和平谈判是1949年初,时间不符合题意,故B不符合题意;1950年,帝国主义残余依然存在,故C不符合题意;1949年4月,国民党失去大陆仓皇出逃,时间不符合,故D不符合题意。29、C【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国家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牌价,同时降低了征购粮食基数,又对口粮和杂粮不足地区进行了免购的规定,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反映了当时政府对农民政策的优惠,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产业结构调整,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土地的问题,B项错误;材料是对农民优惠,不是应对农业困境,D项错误。故选C。30、A【解析】

根据材料“山东”“廊坊”“天津”“八国联军入侵”,可知,此图反映的是义和团反击八国联军侵华的斗争,中外民族矛盾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故A正确;中国民族意识的初步觉醒是在鸦片战争后,不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选项与史实不符,B错误;国民革命开始于1924年,选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错误;义和团运动属于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不属于民主革命的范畴,故D错误。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2.19世纪以来,中英两国面临着不同的社会问题,英国借鉴科举考试制度进行文官选拔,中国则废除科举取士,推行新式教育。这些措施顺应了双方不同的现实需求,有利于社会发展,习中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例证。【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我国古代各朝代都有其独特的选官制度,例如商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战国时期的军功爵制,汉朝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2.要评述这一现象可从,中、英两国改变的原因和影响两个角度来分析。中国在19世纪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内纷纷开始主张学习西方,科举考试内容无法适应,因此科举制度逐渐被废除。而英国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政府职能不断扩大,需要大量人才,而英国的官僚制度无法满足现实需求,于是出现了借鉴中国科举制的呼声,最终完善了英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32、(1)民族危机因鸦片战争而凸显,因甲午战争而激化。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腐朽统治,但没有动摇封建专制制度的文化、思想基础。(2)与启蒙运动一样,新文化运动批判了现行的封建专制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