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海南省重点名校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海南省重点名校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海南省重点名校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海南省重点名校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海南省重点名校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海南省重点名校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同学以《1899年的上海》为主题,创设了下列场景,其中可能被老师否决的是A.很多市民到商务印书馆购买新书 B.报童们在租界内兜售《申报》C.新式学堂师生讨论近代数理知识 D.知县在县衙公堂阅读《民报》2.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最能支持该论断的是A.妇女对城邦事务没有表决权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C.雅典民主政治以成年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D.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3.战国时期,秦国“对新取得地方之人民,恐其反复,故令徙之他处,而以赦免之罪人迁实新地”。秦昭襄王晚期将“迁”纳入律令体系,使其稳定化与制度化,成为刑罚的一种。秦国这些举措主要是为了A.扩大王朝统治疆域 B.瓦解地方反抗势力C.巩固宗法血缘体系 D.适应集权政治发展4.“北京天安门己经成为中国的—个象征。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它是一个特殊的见证者。”但它没有见证的是:A.1900年西方列强的野蛮 B.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典礼C.1919年中国人民的觉醒 D.1949年共和国的成立典礼5.1978年在湖北随县战国一号墓出土的曾侯乙编钟可以作为研究周公制礼作乐的①实物史料②转手史料③直接证据④间接证据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6.英国首相卡拉汉在1976年说:“我们以前认为可以通过花钱来解决衰退,可以通过降税和政府消费来增加就业。我可以诚实地告诉你,这个选择已不存在。”这反映了A.自由放任政策符合英国的现实 B.资本主义国家取消对经济的干预C.经济滞胀导致凯恩斯主义失灵 D.政府将提高税收和开支应对危机7.西方学者弗雷德里克·马特尔在其所著的《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中认为,世界文化大战已经爆发,这是通过文化与信息的传播来赢取新的地区影响力而展开的战争。作者意在说明A.美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影响减弱B.文化竞争背后所隐藏的政治角逐C.世界在多极化下矛盾趋向于缓和D.文化碰撞引发新的地区矛盾冲突8.16、17世纪儒家文化西传的主要载体是A.“四书五经”西译本 B.孔子传记 C.《利玛窦中国札记》 D.《风俗论》9.“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正是近现代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和世界市场日益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从而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世界市场与世界历史相互推动B.工业革命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形成C.世界历史的出现是历史的倒退D.世界历史始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0.秦汉时期负责社会基层征税和调解纠纷的是A.县令 B.三老 C.啬夫 D.里长11.在西周分封的过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诸侯在治理诸侯国过程中“启以商政,疆以周索”,要实行文王“德明慎行”的方针,广求商代哲王的保民方法。材料表明分封制A.有利于稳定政局,镇抚各族B.阻碍了西周势力的拓展C.导致了诸侯独立,王权衰弱D.不利文化的交流和认同12.“(这一时期)人们不再简单去观察事物,然后下断言。人类自身本性成了怀疑对象,思想被拉回到自身,人类开始‘反思’。”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强调理性思考和判断 B.人文主义精神出现C.神学思想得到了根除 D.理性主义思想成熟13.《全球通史》中记载:“19世纪末期的美国福特公司采取了某种大规模生产技术,即制造标准的、可以互换的零件,然后以最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这种大规模的生产技术A.推动了工厂制度的基本建立B.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C.适应了垄断组织的集中生产D.反映了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14.如图是美国学生学习图。这样的画面应该最早出现于A.手工工场时期 B.工业革命时期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15.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说:“释氏云,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这是那释氏也窥见得这些道理。”这位思想家所表达的是A.理为万物源 B.先气后理说 C.禅宗唯心论 D.格物致知法16.玛奇(牧师)著有《量子神学》一书,力图用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量子力学”来阐释神学。他们常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在西方,科学和宗教已经融为一体B.某些宗教观念影响到了科学领域C.科学观点也被引入到宗教领域D.宗教面临着来自科学的威胁17.1947年12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委员会上指出:“现存战争的主要地点已经不是在解放区内进行,而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内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说明当时A.国共力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时机成熟C.国民党的全面进攻遭到失败D.人民解放军战略战术有所调整18.清人秦荣先《上海县竹枝词》写道:廿三五月雨麻花,大旱农夫苦踏车。直唤娇娘帮出力,汗淫粉颊赛红霞。这里的“踏车”A.推动交通工具的近代化B.利用水力提高了农田抗早能力C.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D.表明灌溉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19.阅读《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图。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图①A—B点人口增长主要因为国内相对和平与“一五”计划推动②C点高峰的出现是由于国民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③国家动乱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导致D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④E—F点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方针政策的调整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20.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的民主制中,社会中的个人不再与政治国家、公共领域和共同体相互分离、疏远和孤立,社会的政治制度就是人民自己的作品、表达和决定。马克思对未来民主制度的设想意在A.使国家制度的人民变为人民的国家制度B.为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找到了正确方向C.把无产阶级的政治自由作为目标D.阐明工人阶级是国家管理的主体21.宋代人对海外的地理概念比前人更加清晰,专门记载海外情况的著作就有好几部,其中对非洲的记述比前代更为广博,如北非的默伽国(今摩洛哥)、勿斯里国(今埃及)、东非的层拨国(今桑给巴尔)、中理国(今索马里)等。据此可知,宋代A.世界性的市场经济开始形成 B.海外贸易的繁荣C.商帮兴起促进了市场国际化 D.重商主义的盛行22.文艺复兴时期,有些学者认为人类文化在古代世界已经达到顶点,而后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和蛮族的入侵而衰亡,人类进入千年黑暗愚昧的时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种认识的价值在于A.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B.准确描述了文明演进的过程C.掀起了文化复古浪潮D.推动了思想解放与社会转型23.如图中的雕塑所反映的国家及政体是A.雅典民主制B.罗马共和制C.罗马帝制D.法兰克封建制24.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它最可能出自谁的手笔A.洋务运动京师大学堂学生 B.清末就读于同文馆的学生C.民国初年北京大学的学生 D.“文革”时期参与串联的学生25.《论语·子路》记载了这样一段对话:楚国令尹叶公对孔子说:“我的邻里有个名叫躬的正直人,他的父亲偷了羊,他就去告发。”孔子说:“我的邻里的正直人与此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这表明孔子A.反对法家的法治主张 B.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C.认为法治存在地域性 D.主张以仁政代替法治26.1844年,大臣耆英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这表明耆英主张A.对外妥协以换取和平局面B.全面学习西方国家外交礼仪C.废除天朝上国的外交规制D.对外交往应变革“夷夏”礼仪27.顾炎武认为:“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由此可见,顾炎武①主张逐级分权②强调“经世致用”的价值③提出“循天下之公”④反对君主专制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8.《全球通史》中说:“明朝的这些远航为何是为某些未知的但肯定是非商业方面的原因而进行的……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这种导致中西远航反差的根源是A.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 B.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思想C.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 D.经济结构方面存在差异29.据史料记载,1348年,一场致命的瘟疫使占欧洲人口三分之一的人死去,并引起了人们对上帝及其人生问题的反思。这一“反思”导致A.近代医学体系逐渐建立B.封建王权被彻底推翻C.信仰上帝被人们所抛弃D.人对自身幸福的重视30.阅读下列表格,导致这种历史现象出现的时间是A.1870B.1919C.1922D.1945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商鞅变法中的富国强兵思想及其实践对秦国乃至后世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然列国环伺,时相侵凌,非有富强之国力,则亦无以自存。商子曰:“国之所以重,主之所以尊者,力也。”……务力之方在使民致身于农战之二事,而此外与二者无益或有害者皆在抑止之列。……几乎欲举一国之学术文化而摧毁扫荡之,使政治社会成为一斯巴达之战斗团体,此则其独到之见解,亘千古而鲜匹者也。——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材料二商鞅的改革措施,可以使一个国家在短时间内富强,但如果把它作为长期国策,则注定将这个国家引向灾难……秦始皇时代,秦施行的仍然是商鞅当年的基本国策,它使秦国最终统一了天下,却没能使秦朝逃过“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短命怪圈。——聂作平《秦国是怎样崛起的?——重读商鞅变法》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的富国强兵思想在实践中所产生的影响。后来,秦朝的短命与商鞅变法又有什么关系?32.材料美日在整个远东地区特别是中国,展开了争夺,两国不但围绕满洲的权益在辛亥革命后展开了数轮角逐,还在战后巴黎和会上以山东问题为焦点进行了激烈交锋。随着美日角逐日趋激烈,日、美两国的军费预算如脱缰野马,直线上升,甚至超过了战时水平。“世界新闻纸上多见日美战争将起的记载”,太平洋的空气骤然紧张。尽管日本和美国的经济都迅速发展,但它们也难以承受急剧膨胀的军费负担。日本工商业对美国依赖很深,美国也不愿意失掉日本这个重要的贸易伙伴。当时美国人民的一般心理是反战的,他们关心日本的对华侵略,更关心远东的和平。日本一般民众承受着巨大的军费负担,也对和平抱有极大希望。美国在谋求海上优势的同时希望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确立以美国为主导的战后远东新秩序,因此提议召开华盛顿会议。——摘编自刘笑盈《美日在华争夺与华盛顿会议的召开》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华盛顿会议召开的美日因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华盛顿会议的影响。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04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在英、俄两国人极力争夺该线工程师位置的情况下,詹天佑最终受命出任总工程师,并组织起一批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经勘测,该线沿途“险工艰为他处所未有"。但其线经济价值甚大。一些西方人讥讽说:“中国人能够修筑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出世”!他们等待着中国人在经费和技术上陷入僵局时向他们求教:詹天佑顶着压力,与筑路员工一起,战胜天险,又快又省地建成了这条世人属目的铁路。而且为以后的筑路事业培养了一批中国工程技术人才:1909年7月4日,京张铁路全线铺通,全部工程比原计划提前两年,质量优异,节余白银28万余两。1909年,詹天佑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为正式会员,他是加入此会的第一位中国工程师,成为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与工程师。----摘编自岳麓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据材料,概括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面临的困难。(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京张铁路建成的重大意义。留给了我们哪些精神遗产?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试题分析:A项中的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B项中的《申报》成立于1972年;C项中的近代数理知识在洋务运动时期开办的新式学堂里就有了。因此ABC都是正确的。D项《民报》是在1905年创立的。因此D项错误。故选D。考点:近代传媒的发展等点评:近代中国随着列强的侵略的不断地加深和工业革命的进展,一些近代新事物传入中国。近代的印刷业、近代的传媒和近代的科学知识逐渐的在中国的发展。发展虽然缓慢,但是毕竟推动了中国的进步。另外需要知道的是,近代的这些东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无法发挥其应该起到的作用。2、C【解析】

根据材料“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的民主制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民主范围仅局限在成年男性公民,因此C选项最能支持该论断,符合题意;妇女对城邦事务没有表决权、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属于雅典民主范围局限性的表现之一,不符合最能支持该论断的条件,AB选项排除;陶片放逐法是在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确立的,当时雅典民主政治尚未进入黄金时期,D选项排除。3、D【解析】

秦国“对新取得地方之人民,恐其反复,故令徙之他处,而以赦免之罪人迁实新地”主要是为了瓦解这些新占领地区的宗法血缘关系,瓦解这些地区的反抗势力,从而达到加强对地方统治的目的,而将“迁”入刑的根本原因是集权社会的基本成型,只有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君主才可以通过律令体系直接支配每一个人,才可以通过包括刑罚在内的各种方式使他们成为迁移的对象,故选D项;这些迁移的地区都属于秦国统治区域,与扩大王朝统治疆域无关,排除A;B项不是最主要目的,排除;秦国这些举揹利于削弱地方宗法血缘体系,而不是“巩固”,排除C。【点睛】本题考查秦汉“以迁入刑”的目的,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4、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12年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选项B符合题意,为正确选项;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攻入北京城,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1919年五四运动首先在北京开始,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1949年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准确记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概括。5、C【解析】

根据所学,出土的曾侯乙编钟属于一手实物史料,编钟是一种乐器,因此可以作为周公制礼作乐的间接证据,故①④C项正确;它不属于转手史料,它与周公制作礼乐没有直接联系,不能作为直接证据,排除ABD项。6、C【解析】

根据材料“1976年……以前认为可以通过花钱来解决衰退,可以通过降税和政府消费来增加就业……这个选择已不存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年西方爆发世界新经济危机,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困境,经济滞胀导致凯恩斯主义失灵,故选C项;“自由放任政策”是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西方普遍采取的经济政策,排除A项;“取消对经济的干预”,表述绝对,凯恩斯主义失灵后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排除B项;各国纷纷通过减少干预来缓解经济危机,排除D项。7、B【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世界文化大战已经爆发,赢取新的地区影响力,突出体现了世界文化冲突和争取新的地区影响力的关系,这反映了文化竞争背后所隐藏的政治角逐。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是从一般性的世界文化角度分析问题,并未涉及美国的影响力,且美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影响并未减弱;C选项错误,材料的重点是文化冲突,而不是世界在多极化下矛盾趋向于缓和;D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世界文化冲突和争取新的地区影响力的关系,不是强调文化碰撞引发地区冲突。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8、A【解析】

16、17世纪中国处于明清时期,中学西渐仍然是儒家思想,“四书五经”西译本成为重要的载体,A正确;《孔子传记》和《风俗论》不属于主要载体,B和D错误;C是西学东渐产物。9、B【解析】

由材料信息“正是近现代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和世界市场日益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从而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可知,工业革命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形成,故B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世界市场与世界历史相互推动,故A错误;世界历史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故C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错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世界还没有打破相互孤立的状态,没有形成世界性的历史。10、C【解析】

根据所学秦朝“乡置啬夫,职掌听讼、收取赋税”,可知啬夫是秦汉基层社会中负责征税和调解纠纷的群体,C正确;县令不直接负责基层社会,排除A;三老掌管教化,排除B;里长负责户口赋役,不负责调节纠纷,排除D。11、A【解析】

“启以商政,疆以周索”的意思是说要遵从旧典,管束商臣民,拥戴周王室。“保民”说明要从民本思想出发,体现出分封制目的是为了稳定统治,故A项正确。分封制促进了西周疆域发展,故B项错误。诸侯独立,王权衰弱是分封制后期的影响,故C项错误。分封制有利于文化交流和发展,故D项错误。12、B【解析】

材料“人类自身本性成了怀疑对象,思想被拉回到自身,人类开始‘反思’”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关注自身、反思自己,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的本质,B正确;AD反映的是启蒙思想,排除;C错在“根除”的表述上,排除。故选B。13、C【解析】

根据“制造标准的……零件”、“以最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生产技术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使用了垄断组织的集中生产,故选C项;推动工厂制度基本建立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故排除A项;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是工业革命,而不是材料中的生产技术,故排除B项;根据“19世纪末”可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所以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的说法有误,故排除D项。14、D【解析】

图片反映美国学生利用计算机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故D符合题意;ABC时期计算机尚未发明,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5、A【解析】

据所学可知,材料表述的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思想,他认为理是万物的本源。A正确;朱熹认为理在先,气在后,B错误;朱熹是理学家,不是禅宗唯心论者,C错误;格物致知指的是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材料未体现,D错误。故选A。16、A【解析】试题分析: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一个犹太裔家庭里,自称幼年时虔诚信仰深受宗教影响。根据“量子力学来阐释神学”“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可知科学观点也被引入到宗教领域;“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可知某些宗教观念影响到了科学领域,故BCD说法正确。题干不能说明科学和宗教已经融为一体,故选A。考点: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论和量子论•科学与宗教的关系17、D【解析】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拉开了战略进攻序幕,毛泽东的讲话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表的,D正确;三大战役后国共两党的力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排除A;此时战略决战时机尚未成熟,排除B;国民党进攻遭到全面失败是在1946年,排除C。18、D【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详解】根据材料“廿三五月雨麻花,大旱农夫苦踏车”可见是指灌溉工具翻车,依靠人力,故排除A和B,选择D。材料中不能获取C选项的信息,故排除。【点睛】古代中国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朝代三国曹魏唐朝宋朝明清灌溉工具翻车筒车利用水力灌溉高转筒车利用水力灌溉风力水车利用风力灌溉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时期的漕渠、白渠、龙首渠19、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图中曲线信息显示建国初期,伴随“一五”计划的开展城市人口缓慢增长;1960年前后中国城市人口增长达到第一次高峰,这是由于工业大跃进运动造成的;1965年城市人口增幅跌入谷底,但此时文革尚未开始,国家总体安定没有陷入动乱;1975年,城市人口开始快速增长,这是由于政策调整所致,所以②③两项说法错误,①④两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和史实,故答案选D。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20、A【解析】据材料中“社会中的个人不再与政治国家、公共领域和共同体相互分离、疏远和孤立”“社会的政治制度就是人民自己的作品、表达和决定”可知强调的是“人民当家作主”“主权在民”,也就是国家的制度由人民自己决定,也就是人民的国家制度,故A项正确;材料中马克思强调的是未来国家制度的建立,而不是革命斗争的方向,故B项排除;“无产阶级的政治自由”在材料中无体现,故C项排除;“工人阶级”的阐释不合题旨,材料是对国家制度建设设想的叙述,故D项排除。21、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宋代海外贸易盛况空前,对海外情况的熟悉程度也随之提高,故答案为B项;世界性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排除A项;C项发生于明清时期,晚于题干中的时间“宋代”,排除;封建社会的中国厉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22、B【解析】

据材料“文艺复兴时期,有些学者认为人类文化在古代世界已经达到项点,而后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和蛮族的入侵而衰亡,人类进入千年黑暗愚味的时代”表明这种认识的价值在准确描述了文明演进的过程,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抨击君主专制,A错误;材料“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来分析,没有掀起文化复古浪潮,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思想解放与社会转型,D错误。23、C【解析】

盖维斯·屋大维·奥古斯都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位元首,元首政制的创始人,实为罗马皇帝,故排除ABD,C符合题意。24、C【解析】材料信息“白话通神……古文讨厌”说明作者倡导白话文,而反对古文创作。结合史实可知,这种现象出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故C项正确;ABD三项重要变革运动都没有涉及文学改革,排除。点睛:材料“白话通神……古文讨厌”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点;从中分析出这次运动与文学改革有关,从四个选项中找出与文学改革有关的即可。25、B【解析】

材料“我的邻里的正直人与此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表明孔子强调家庭内部的伦理有序,子不能去告父,否则就有违伦理,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法家的思想,而是在讲儒家的理论,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体现法的地域差别,排除C项;仁政是孟子的主张,不会出现在《论语》里,排除D项。26、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耆英的意思是外国人的情况变化多端,没有一定的规律,所以我们要采取安抚、笼络的手法,对待他们当然要以诚为主,但也尤其要注意采取一定手段驾驭他们……还有些则要大度包容,不必深究计较才能把事情办好。本则材料是在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的言语,“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说明对外交往要变革礼仪,故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材料。所以答案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27、B【解析】

从“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等可知,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逐级分权,①④正确符合题意,B项正确;材料并未分析“经世致用”的价值,提出“循天下之公”的是王夫之,②③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ACD三项错误。28、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明朝时期中国远航是出于宣扬国威的政治目的,其根源是中国实行小农经济,封闭性较强;西方航海家远航是出于经济目的,这是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中西方结构的差异是导致中西航海反差的根源。D正确;自然地理条件、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思想、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是影响差异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源,ABC错误。故选D。29、D【解析】

一般认为近代医学兴起于文艺复兴以后,且近代医学体系的建立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A项;封建王权被彻底推翻明显与题意中的时间不符,故排除B项;基督教和上帝是欧洲的基本信仰,虽然人们开始反思上帝及人生问题,但并没有抛弃对上帝的信仰,而是在信仰上帝的同时开始重视人自身的幸福,故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1348年”是本题的关键信息。30、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不经公民同意,将大量德国的领土和人口,强行割让给波兰的现象出现在一战结束后,也就是1919年英法操纵的巴黎和会上,B项正确;1870年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取得了胜利,A项错误;1922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已经稳定下来,德国没有割让土地和人口,C项错误;1945年二战结束后,东普鲁士为苏联强占,D项错误。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指导思想:通过驱民农战、统一思想实现富强。背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频繁的形势;土地私有制出现,封建经济发展;法家思想得到传播。(2)影响:推动秦国迅速实现了富国强兵,并统一全国。但也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秦朝的速亡。关系:商鞅变法促进法家思想成为秦朝治国思想,也是秦朝短命的重要原因。【解析】

(1)指导思想,由材料“非有富强之国力,则亦无以自存”“务力之方在使民致身于农战之二事”“欲举一国之学术文化而摧毁扫荡之”等信息可知,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是通过驱民农战、统一思想实现富强。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