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10_第1页
2016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10_第2页
2016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10_第3页
2016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10_第4页
2016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仿真演练(八)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5·南京二模)下图为某河流径流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①径流、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①河网调蓄B.①蒸发蒸腾、②河网调蓄、③地表调蓄、④径流C.①河网调蓄、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径流D.①蒸发蒸腾、②地表调蓄、③河网调蓄、④径流2.近年来图中河流含沙量变小,最可能的原因是()A.修建水库 B.植被覆盖率下降C.降水强度增大 D.上游河道采砂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蒸发和蒸腾的水汽与冠层截流和土壤调蓄、地下调蓄都有关,因此①为蒸发蒸腾作用;降水经植物冠层截流后,一部分经地表植被影响形成坡面径流,还有一部下渗,并通过土壤调蓄形成壤中流,因此②为地表调蓄,地表、土壤、地下调蓄后的水源汇入河流,最终形成河流径流,故③为河网调蓄,④为径流。第2题,修建水库会导致部分泥沙在库区淤积,使下游河流含沙量减少,A项正确;植被覆盖率下降,河流含沙量会增加,因此B项错误;降水强度增大,河流含沙量会增加,C项错误;上游河道采砂会造成流水对河道底部冲刷加剧,河流含沙量应增加,D项错误。答案:1.D2.A(2015·合肥质检)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下图是全球多年平均水循环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假设水循环总量为100单位。完成3~4题。3.遵循全球水的动态平衡规律,图中陆地降水量和入海径流量单位数分别是()A.7913 B.798C.2113 D.2184.a,b为水循环主要环节,则()①环节a不断地向海洋输送泥沙②环节a主要动力源自太阳辐射③环节b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④环节b可以输送水汽和热量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解析:第3题,图中向上的箭头表示蒸发,向下的箭头表示降水。根据蒸发量的数值可知,蒸发量大的应为海洋,而海洋蒸发的水汽大部分会在海洋上空形成降水,故陆地降水量数值为21,海洋降水量数值为79;陆地蒸发量为13,遵循水的动态平衡规律,可知陆地入海径流量应为8。第4题,根据分析可知,a为大气水汽输送环节,b为陆地径流输送环节。大气水汽输送不可携带泥沙;大气水汽输送是由空气水平运动完成的,空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陆地径流输送雕塑了地表形态;大气水汽输送的是水汽和热量,陆地径流输送的是水和其他物。答案:3.D4.C(2015·郑州一模)右图为我国新疆沙拉依灭勒河某年河流流量变化过程图,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读图,完成5~6题。5.该年河流汛期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A.湖泊水 B.冰川融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 D.地下水6.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冬季降雪量过大 B.春季气温过低C.夏季降水异常偏多 D.夏季冰川融水量过大解析:第5题,该河径流量较小,汛期出现在春季,最可能为季节性积雪融水。第6题,冬季降雪量大,春季融雪量大,从而导致春季洪峰流量偏大。答案:5.C6.A(2015·衡水三模)下图是北美马更些河流域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回答7~8题。7.图示区域年降水量()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由东北向西南递减C.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D.由西北向东南递减8.马更些河()A.以雨水补给为主 B.有明显的凌汛C.结冰期短 D.含沙量大解析:第7题,依据图中经纬线可确定方位,图示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其垂直方向就是年降水量分布递变方向。根据年等降水量线上数值可判断,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第8题,图中河流上游有多座3000米以上的高山,且流域纬度高,年降水量基本在400答案:7.C8.B(2015·嘉兴二模)右图为南美洲部分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9.图中南赤道暖流越过赤道向西北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大陆轮廓 B.地转偏向力C.东北信风 D.赤道低压带解析:该洋流基本沿海岸线流动,故大陆轮廓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答案:A(2015·黄冈质检)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10~11题。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洋流常年受东北信风吹拂B.②是逆时针洋流系统的组成部分C.此时北半球为冬季D.③洋流是西南季风吹拂形成的11.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Q地因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B.P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C.M海域多海雾,对航运造成不利影响D.K海域的渔场是由于上升流而形成解析:第10题,根据图中信息和洋流分布及成因规律可知,①洋流常年受西风吹拂;②是顺时针洋流系统的组成部分;③洋流为顺时针,此时北半球为夏季,是受西南季风的吹拂形成的。第11题,Q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P地因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K海域的渔场是由于沿岸有寒暖流交汇而形成的;而M海域因寒暖流交汇,易形成雾,对航运不利。答案:10.D11.C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2015·成都二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32分)材料一洞庭湖位置图。材料二洞庭湖湖面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距平值变化图。(1)说出图示地区主要的水循环类型,并简述其过程。(10分)(2)据材料二,说出洞庭湖湖面降水的日变化规律,并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10分)(3)分析洞庭湖面积减小对环境的不利影响。(12分)解析:第(1)题,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参与海陆间的大循环。太平洋水汽蒸发,随东南季风输送到该区域形成降水,再以地表径流的形式流回太平洋。第(2)题,白天湖泊气温低,气流下沉,降水少;夜间湖泊气温高,气流上升,易形成降水。第(3)题,湖泊面积缩小,调蓄洪水的功能减弱,面积缩小自净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答案:(1)海陆间循环。太平洋海面蒸发的水汽,随东南季风被输送到该地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汇入长江,最后流回太平洋。(2)夜晚降水量大于白天。原因:夜晚湖面气温高于陆地,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白天湖面气温低于陆地,空气下沉,降水少。(3)①湖泊调蓄水量能力减弱(或湖泊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减弱),洪涝(旱涝)灾害频繁;②湖泊水量减少,自净能力减弱,水质下降(水污染加剧);③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④湖泊减小,调节气候能力下降。13.(2015·唐山质检)下图为两地区某月等温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4分)(1)甲、乙两图所示季节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甲图中等温线在海洋和陆地上都发生了弯曲,请分析其影响因素。(6分)(3)在甲、乙两图中各有一洋流,用“→”标出其运动方向,并标明洋流的名称。(8分)(4)分析甲图中洋流对沿岸气候和乙图中洋流对海洋资源的影响。(6分)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断出,甲图中陆地为北美洲局部,乙图中陆地为南美洲局部。甲、乙两图中陆地等温线都向高纬凸出,因此图中所示地区都处于夏季。第(2)题,甲图和乙图中等温线弯曲分别是受洋流和地形的影响。第(3)题,等温线的指向即洋流的流向,这两股洋流都是寒流,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寒流和秘鲁寒流。第(4)题,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秘鲁寒流是上升补偿流,使流经海区渔业资源丰富,形成渔场。答案:(1)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夏季(2)海洋上是受洋流(寒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