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潜江市物理初一上册期中测试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湖北省潜江市物理初一上册期中测试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湖北省潜江市物理初一上册期中测试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湖北省潜江市物理初一上册期中测试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湖北省潜江市物理初一上册期中测试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潜江市物理初一上册期中测试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B.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热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对物体做了功答案:A关于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中有电流时,导体才有电阻B.导体电阻的大小取决于通过它的电流大小C.导体中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电阻也为零D.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答案:D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尖金属体B.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发生了短路C.用电器着火时,应立即用水扑灭D.家庭电路中,大功率用电器需使用三孔插座答案:D关于电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多少的物理量B.用电器消耗的电能越多,它的电功率就越大C.用电器消耗电能所用的时间越少,电功率就越大D.用电器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越多,电功率就越大答案:D关于磁体、磁场和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B.磁场的方向就是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C.条形磁铁外部的磁感线从北极出发进入南极D.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4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答案:AD解析:A选项,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是声音产生的基本原理,故A正确;B选项,“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因为不同人的音色不同,故B错误;C选项,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而不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D选项,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这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D正确。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物体通过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C.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D.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答案:BD解析:A选项,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和色散形成的,而不是光的反射,故A错误;B选项,物体通过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这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故B正确;C选项,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是小于入射角的,而不是大于入射角,故C错误;D选项,红、绿、蓝三种色光被称为光的三原色,它们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故D正确。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答案:A解析:A选项,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故A正确;B选项,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C选项,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不一定不变,例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内能是增加的,故C错误;D选项,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D错误。注意:此题原答案中只选择了A,但按照题目要求“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这里可能存在题目设置的问题。在实际情况下,只有A选项是完全正确的。下列关于电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B.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C.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D.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就越大答案:ABD解析:A选项,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这是电流形成的基本原理,故A正确;B选项,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这是验电器能够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原因,故B正确;C选项,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在电源外部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但在电源内部是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故C错误;D选项,根据欧姆定律I=U/R,当导体的电阻R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U越大,通过该导体的电流I就越大,故D正确。三、填空题(每题3分)题目: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______。答案:机械运动题目:在量筒中装有50mL的水,将一物体放入其中,水面升高到70mL处,则该物体的体积为______mL。答案:20题目:在测量中,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______;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请写出一种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答案: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题目: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测量时要由______的一端开始量起,刻度尺的刻度线要______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面______,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答案:零刻度;紧贴;垂直;准确值;估计值题目:使用托盘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_____处,调节横梁右端的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如果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端调节(选填“左”或“右”)。答案:水平;零刻度线;平衡螺母;右四、解答题(每题8分)题目1:(8分)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小明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等器材进行实验。(1)组装器材时,将凸透镜和光屏分别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它们的中心位置,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2)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当蜡烛距离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cm。(3)小明将蜡烛移至距凸透镜25cm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成像特点制成的。答案:(1)同一高度(2)7.5

(3)缩小;照相机

题目2:(8分)

小明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使用的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1A”)、开关、导线若干以及定值电阻R₁(5Ω)、R₂(10Ω)、R₃(15Ω)、R₄(20Ω)。(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2)实验中,小明通过改变电路中电阻的大小,分别测出了电阻R₁、R₂、R₃两端的电压和对应的电流值,他根据测得的数据判断: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请指出他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错误:__________。(3)改正错误后,小明继续进行实验,当选用定值电阻R₄进行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的示数始终无法达到2V,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且元件均完好,请你帮他找出原因:__________。答案:(1)见详解(连接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注意正负接线柱,以及滑动变阻器“一上一下”接入电路,保证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阻变小,电流变大)

(2)没有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

题目3:(8分)

小明家新买了一台电热水器,其额定电压为220V,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为2000W,求:(1)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少?(2)电热水器正常工作1h消耗的电能是多少kW·h?答案:(1)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2)电热水器正常工作1h消耗的电能:W=五、综合题(每题10分)题目1:(10分)

小明同学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将待测物体与砝码放反了,且未移动游码,此时天平平衡。已知所用砝码的质量为50g,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对应的刻度是2g,则物体的实际质量是多少?答案:物体的实际质量为48g。解析: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正确的操作应该是左物右码。但本题中物体和砝码放反了,且未移动游码。根据天平的平衡原理,左盘质量等于右盘质量加游码示数。由于游码未动,示数为2g,但实际上这2g应该加到左盘的物体上,而不是右盘的砝码上。因此,物体的真实质量应为砝码质量减去游码示数,即50g-2g=48g。题目2:(10分)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同学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一块较厚的玻璃板(P、Q两个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刻度尺、白纸和笔进行实验。(1)实验时,小明应在____(选填“P”或“Q”)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2)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为了验证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小明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答案:(1)P

(2)不变

(3)将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测量蜡烛B到玻璃板以及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比较。解析:(1)由于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都会成像,为了减小误差,应让物体靠近玻璃板的P面,并在P侧观察像。(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无论物体离平面镜多远,像的大小都不变。(3)为了验证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需要测量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并进行比较。具体操作是:将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确保它们完全重合(这样说明像和物体大小相等且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分别测量蜡烛B到玻璃板以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