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孙权劝学》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孙权劝学》是一篇极其简略但又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文言短文故事主体只有两
个部分,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文章
主要通过对话的方式,表现人物,推进故事对话言简义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
人物寥寥数语,就表现出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和性格。在情节的安排
上,亦别具风格。吕蒙学习的起因是“孙权劝学”,学习的过程略去,学习的结
果是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通过“论议”“结友”来表现孙权善劝、吕蒙勤
学和学有所成。直接描写、侧面衬托、留白再塑、繁简结合等手法的巧妙运用,
让这一篇小短文既充满了情趣,又不乏理趣。
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借助工具书与课文注释疏通浅显文言文文意的能力,本课
的主题与学习有关,易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联系实际选准切入点,引
导学生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在读中质疑,圈点勾画,通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神
态、心理,进而感知文本思想内容,提升学生的感悟与理解能力。
教学设想:简短,教材注释比较丰富,学生理解起来不会有文意上的困难。
但是,因其短小,它的文学价值也往往容易被忽略,如何感受到它的文学魅力,
需要在深入解读后,通过生动的教学形式带领学生一道走进文本,品析欣赏。短
文里藏有的多个“三”,这些“三”包含了文章结构、人物形象、艺术手法、文
化背景等多项内容,于是,以找三作为设计的总构思,以“文章里的三一一趣学
文言故事”作为教学的主要环节,丰富课堂,以期短文深教,教出层次,教出深
意。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及“吴下
阿蒙”、“刮目相待”两个成语。
2.在朗读的基础上,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正确翻译课文;理解文意,品味人物
对话,评说人物特点。
3.赏析写人记事的手法。
教学重点: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
指导学生了解孙权劝学故事的内容,理解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并能够从中获
得启迪。
2.分析人物对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仅寥寥数语,就使人
感受到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态。
3.在把握课文中的文言文实词的基础上,理解文中语气词和称谓语的含义。
指导学生重点掌握‘‘邪""耳"“乎''等语气词的用法,以及''卿”“孤”
“阿蒙”“大兄”等称谓语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语气词和称谓语的含义,积累古代文化知识。
课前准备:
准备古汉语字典,不明白的地方查工具书初步解决。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积累词语,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
翻译。为下一步把握人物形象,为发现探究文中的''三”做准备。
教学方法:诵读、品析
一、朗读积累
他学习之后令谁刮目相待了?鲁肃,查字典,【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
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不仅如此,三国
时赫赫有名的关羽也惜败在他手下,学习,让一员武将如虎添翼,所向披靡,学
习这么好,我们赶快动起来,先从积累这两成语开始。记下来,写在书上。我们
来读文章,读中学会积累,PPT出示成语之后提醒,书读千遍其义自现,学文言
文,读是不二法门。PPT出示成语
要求:读准读顺读通读懂
(一)读准读顺
反馈指导:范读课文,正音断句
1.师范读,生听读,注意正音断句。
2.生试读,生评议,师随机纠正。
3.指名读无标点课文,要读音准确,断句正确。(PPT显示无标点课文)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
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
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4.同桌互读,互相订正
5.男生齐读一遍,女生齐读一遍,互评
6.齐读课文(PPT显示课文朗读节奏)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
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读通读懂
反馈指导:
1.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关注下列词语的用法,做好笔记: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一词多义
当:
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
当涂掌事(动词:正)
见: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古今异义
辞
古义:推脱。(蒙辞以军中多务)
今义:美好的词语。
治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及
古义:到了……的时候。(及鲁肃过寻阳)
今义:以及。
过
古义:至L(及鲁肃过寻阳)
今义:经过。
更
古义: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今义:更加。
但
古义:只。(但当涉猎)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博士
古义:当时掌管经学的学官。(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今义:学位名称。
往事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就
古义:从事(文中)
今义:就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译读课文,圈点勾画疑问之处,小组讨论解决或
全班共同解决。(参照课后练习五的翻译提示)
PPT显示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留一一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替一一用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
调一一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补一一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删一一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3.自己译读,同座译读,质疑解难
4.齐读翻译(PPT出示译文)
译5.积累词语(PPT出示要求)
方法:自己圈出,落实意义和用法,教师点拨强调,整理成字词卡片积累。
实词:谓当涂涉猎见就过
虚词:以岂但若乃及即更何遂
人称:卿孤孰
古今异义:博士往事
语气词:邪耳乎
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二、演读品析
要求:读真、读美
(一)品析语言感悟人物
找寻文中独特的“三”组合并作分析,感受文章写人记事的美妙手法
方法:教师示例,学生独立寻找,教师巡视点拨,学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文中的“三”组合有以下一些内容:
反馈指导:
1.三个层次分段落
这三个层次是:PPT显示
初……/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
2.三个情节读故事
根据情节把文章分成三个部分,这就是事件的三个阶段,即:孙权劝学,吕
蒙就学,鲁肃赞学。
3.三个人物证长进
PPT显示有关人物介绍的资料
穿插人物介绍:孙权、吕蒙、鲁肃
简析三个人物(孙权、鲁肃、吕蒙)对吕蒙学习并成功的证明作用
孙权: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劝他读书,对吕蒙满是关心与厚望,正因为有
孙权的善于劝说,才有了吕蒙的“就学”及学有所成。
鲁肃:鲁肃“与蒙论议”,一句“非复吴下阿蒙!”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
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鲁肃地位高于吕蒙,且学识丰富,由他说出
此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非同一般。
吕蒙:吕蒙语言中的自信,以及此后战败关羽,接替鲁肃职务都是明证。
4.三句话语见形象
要求:体会文中人物的语气语调,感受说话人的心理
方法:以读促析,能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心理,感知人物形象
反馈指导: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表现出孙权对吕蒙要求
严格,同时
严厉中又可见深切关心,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大有所益”
这一句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但又说得语
重心长,言辞恳切;尤其是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读来让
人感动
孙权是善劝的他对吕蒙既严格要求,又殷切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
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不失人主身份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为吕蒙的进步
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出鲁肃是个忠厚长兄,这句话流露出他重视学
问、善于欣赏他人、对年轻将领的亲切赞美之情。
5.三次态度显性格
(1)蒙辞以军中多务。
用军务繁重来推脱,这里折射出吕蒙之前不读书只尚武的性格和成长经历
(2)蒙乃始就学。
在孙权的教育和指点之后,吕蒙无可推辞并知错能改,这是他实现自我转变
的重要一环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这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可以看出吕蒙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充满
自信我们仿佛能听到他那坦诚豪爽的笑声
小结:
吕蒙的三次态度的作用:
(1)让文气有起伏;(2)丰满了人物形象;(3)三次态度就是事件发展的三个阶段,
也是他成长的三个阶段(拒学就学成学);(4)比衬出其他的人物形象
6.三处留白见波澜
要求:根据文字展开适当的联想,揣摩作者这样安排情节和详略的意图
方法:说读结合、讨论交流
反馈指导:
(1)蒙辞以军中多务……
会以怎样的说来“辞”?扣紧文意想象、设计人物的表情语言来表达。
(2)蒙乃始就学……
他如何勤学?设想他的勤学惜光阴。
(3)肃遂拜蒙母……
为什么要交代这个环节?删去了会怎样?鲁肃会对蒙母说些什么呢?
前两个留白是略写,而最后一个则是扩充出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吗?的最
后一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似乎多余,然而,细细揣摩,就可以感受到它
的意味深长了,足见鲁肃的器重,是对吕蒙的称赏和赞许,才会以友相称,关系
更加密切,深厚。从情节的角度讲,鲁肃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通过他“拜蒙
母”,看得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二人情投意合,侧面衬托
出吕蒙富有学识;更重要的是,这一情节传达出古代对读书的另一个角度的理解:
一个人因为读书而有丰厚的学问,会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敬,更使自己的父母也
得到尊敬,既而甚至可以提高自己家族的社会地位及威望,这一情节深化了选文
的中心,在表现孙权劝学的效果和吕蒙学习的成果上,也都是很重要的一个补笔。
过渡:除了以上的“三”,还有一些“三”也不能忽视如:
7.三个称呼显亲密
“卿”,是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第一次出现是孙权称呼吕蒙,“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现出孙权对吕蒙真切的关心和殷切的期望,既郑重,又亲
切。第二次出现是鲁肃“与蒙论议”后很吃惊地喊出的“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
阿蒙!”,表现出鲁肃对吕蒙的认可、赞扬,是对人物的敬称。
“阿蒙”,是吕蒙的小名,阿是词头,多用于亲属称呼或名字的前面。
“大兄”,面对鲁肃的吃惊和赞叹,吕蒙巧妙接应“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对
话中有同僚间的调侃趣味,更显两人志同道合的兄弟般的情谊
8.三种语气表态度
指导朗读:人物语言,尤其是语言中流露出的语气语调,能够揭示人物心理、
情感和性格。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邪”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联系
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中“耳”表示限止语气,“罢了”说得语重心长,
言辞恳切,传达出孙权对吕蒙的关心、爱护。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乎”表示感叹,可译为“啊”此句一出,吕
蒙自得、自豪、”书中多阅历,胸中有沟壑”的自信如在眼前。
(二)演读课文,熟读成诵
指导朗读:能够生动地读出人物的语气语调,通过朗读表现出丰满的人物形
象;努力做到熟读成诵
方法:同座位配合演读;全班男女生配合演读;全班诵读。
三、诵读明理PPT显示
要求:读透读明
1.与《诫子书》比较阅读,找出异同点。孙权劝学,孔明诫子,目的不同,一
则见往事,一则要接世;内容不一,劝学就学赞学,对话串连文章,修养君子之行,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以学广才,珍惜时光,经世致用,议论为主;对象不同,一是
君对臣,本可下命令,但只是现身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产管理室管理办法
- 神州车司机管理办法
- 浙江残疾车管理办法
- 河北省协议管理办法
- 省干部保健管理办法
- 鸡舍水质管理办法
- 物业区块化管理办法
- 灵石县财政管理办法
- 高校订餐管理办法
- 电厂操作票管理办法
- 剖宫产术的解剖
- 采掘电钳工题库全套及答案全案(高级)
- VDA6.3:2023 汽车核心工具自我评估测试题库真题 (含答案)
- ks-s3002sr2腔全自动清洗机规格书megpie
- 2022年泰顺县特殊教育岗位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GB/T 28955-2012道路车辆全流式机油滤清器滤芯尺寸
- GA/T 852.1-2009娱乐服务场所治安管理信息规范第1部分:娱乐服务场所分类代码
- 建设项目办理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技术方案
- 历年托福词汇题汇总440题有答案
- 10kV中压开关柜知识培训课件
- 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治疗合并出血多学科专家共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