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单元学案-人教新课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1C/35/wKhkFmaw-A6AOOOuAAFfMSTQQNI699.jpg)
![2021-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单元学案-人教新课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1C/35/wKhkFmaw-A6AOOOuAAFfMSTQQNI6992.jpg)
![2021-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单元学案-人教新课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1C/35/wKhkFmaw-A6AOOOuAAFfMSTQQNI6993.jpg)
![2021-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单元学案-人教新课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1C/35/wKhkFmaw-A6AOOOuAAFfMSTQQNI6994.jpg)
![2021-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单元学案-人教新课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1C/35/wKhkFmaw-A6AOOOuAAFfMSTQQNI69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单元学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师寄语:一个人若是没有确定航行的目标,任何风向对他都不是顺风。——(法)蒙田学习目标:1、理解并识记“倔强、寂寥、诅咒、碌碌终生、可望不可即、绝处逢生”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的主旨。3、品味诗歌凝炼、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4、帮助学生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学习过程:资料袋:了解作者: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中国作协理事、四川作协副主席,作品出版20种。字词积累1、给加点的字注音。寂寥()扒窃()玷污()诅咒()洗濯()缀连()莹莹()船舶()蜕()倔强()2、解释下列词语海天相吻:浪子回头:碌碌终生:绝处逢生:可望不可即:诵读感知3、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欣赏。4、学生诵读: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5、通过朗读课文,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文中哪些词语最能表现文章的主题?理解探究6、小组内合作,试着分析本诗歌的结构。合作释疑7、这首诗意蕴丰富,蕴涵了深刻的哲理,你是否都读懂了呢?请细读诗歌,勾画出自己不懂得地方,并在小组内交流。请组长将交流会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在纸上,然后全班交流。8、理想是一种看不见也摸不到的东西,本诗中作者是用什么形象来表达理想的意义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拓展迁移9、品读课文语言,仿照第一节诗,写几句话。10、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你应该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重温经典11、积累关于“理想”的名言警句。课堂小结12、通过本文的学习,你的收获是……当堂达标阅读下面两节诗,回答问题: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
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
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
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
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13、这两节诗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它有什么表达效果?14、“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为什么说是“可厌”的?15、“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作者为什么说是“可笑”的?16、“大写的人”是指怎样的人?结合你身边的生活,列举出你所知道的“大写的人”的名字,并简要说说其事迹。
参考答案:1-4、略5、要点: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6、总:第l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分:第2、3两节
“理想的历史意义”。
第4、5、6、7节
“理想的人格意义”。
第8、9、10、11节
“理想的人生意义”。
总:第12节,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7、略8、比喻: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而又生动形象,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意象:诗歌中的具体形象。9、示例: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10、略11、①、理想是需要的,是我们前进的方向,现实有了理想的指导才有前途;反过来,也必须从现实的努力中才能实现理想。——周恩来②、一个人若是没有确定航行的目标,任何风向对他都不是顺风。—(法)蒙田③、我们如果没有理想,我们的头脑将陷入昏沉;我们如果不从事劳动,我们的理想又怎样实现?——陈毅④、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人。——屠格涅夫⑤、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⑥、理想并不能够被现实征服,希望的火花在黑暗的天空闪耀。——巴金⑦、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罗曼·罗兰12、略13、对比,突出强调理想对于人生的重要。14、吃老本,躺在功劳簿上争夺名利,当然令人讨厌。15、凡是只会怨天尤人,诅咒眼前的环境,当然可笑。16、指崇高伟大,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周恩来,从小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终于成了一个对中国革命有巨大贡献的伟大政治家。《行道树》学案设计人:朱衍芹审核人:李因娥教师寄语: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运用对比突出主旨的写作手法。2、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3、朗读课文,揣摩并体会形象化的语言。学习过程:1、走近作者:张晓风,台湾著名女散文家,1941年生于浙江金华。八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六十年代中期就以散文成名,1977年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人称其文章“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评价甚高。积累词语:2、能读会写:(1)、堕(duò)落:①(思想、行为)往坏里变;②沦落、流落。堕,落、掉(2)、点缀(zhuì):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3)、深沉:沉着持重;思想感情不外露。(4)、繁弦急管: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弦,指弦乐器。管,指管乐器。(5)、红灯绿酒: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6)、贪婪(lán):①贪得无厌(含贬义);②不知满足。(7)、冉冉(rǎn):慢慢地。(8)、烟囱(cōng)(9)、苦熬(áo)(10)、给予(jǐyǔ)(11)、牙龈(yín)(12)、雏(chú)形整体感知:3、听范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4、感知行道树的形象:请以课文为依据,用行道树的口吻说一句话,作一个自我介绍。(提示:可以从生活环境、生活状态、心理状态等方面介绍。)我是的树。共诉心声:5、自由朗读课文,把你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用笔圈点、勾画出来,并美美地读一读。体会写法:6、找出文中的两组对比:(1)行道树与森林同伴的对比。(2)行道树与城市之夜中人们生活的对比。拓展延伸7、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行道树的自白表现出来的。但有人说是在发牢骚,你怎么看?8、如果用心观察,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有着许许多多像行道树一样默默奉献、用生命之绿来点缀社会的人,他们为人类带来了什么?面对他们,你最想说什么?课堂小结:9、通过学习本文,你有哪些收获?当堂达标10、根据拼音写汉字。这无疑是一种duòluò________。(2)我们苦áo________着。(3)牙yín________咬得酸痛。(4)早已习惯于wūzhuó________了。(5)只是一种悲凉的点zhuì。11、语段点将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①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②,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1)、给加粗的字注音。烟囱________________给予________________(2)、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3)、结合上下文,你怎样理解“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的含义?答:煤
很古很古以前,有一棵美丽的树。从来没有谁忍心伤害她。但有一天,浪从很远的地方冲过来,山坡陷下去了,可怜的她被埋在了地底下。好黑,好冷……几亿年过去了,她突然感到了一阵温暖。啊,重见天日了。但,当她的双眸看到自己的身体时,她惊呆了,自己成了一块乌黑的煤,没有了昔日的风采。过了些时候,她走了,步子很轻,嘴角挂着微笑。一盆火在熊熊燃烧。她很安静,不时放出几只黑色的蝴蝶。那一定是她上亿年的梦想被灼痛的样子,不过,她似乎无悔。煤,是美丽的树以另一种方式活着。课下小练笔:12、以“路灯”(或行道树旁边的物体,如花草、白云……)为标题,运用本课所学的表达方法,仿写一篇短文。参考答案:1-6略7、决非发牢骚,而是借行道树之口发出强烈的呼唤。呼唤社会上能够出现更多的奉献者,为社会造福,为人类造福,也呼唤人们要尊重奉献者的辛劳,更加珍惜并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8、a、清洁工清扫街道,为我们送来清爽;b、解放军驻守边疆,使我们幸福安宁;c、白衣天使救死扶伤,让人们恢复健康;d、人民教师勤勤恳恳,传递人类文明;e、运动健儿奋力拼搏,为我们带来感动;f、航天员飞上太空,为人类积累航天经验。9、略10、(1)、堕落(2)、熬(3)、龈(4)、污浊(5)、缀11、(1)、cōngjǐ(2)、但因为(3)、这一句前面说“充满车辆与城市”,车辆、烟囱不断制造烟尘,污染城市。城市居民早已麻木不仁,早已习惯于污染了,他们并不珍惜清新。树木地感觉是非常鲜明的,在他们看来,城市充满烟尘,实在令人悲凉,一行绿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12、路灯(仿写行道树)我们是一列路灯,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没有华丽的衣着,我们唯一的装饰,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但我们并没有抱怨世界的不公,我们无怨无悔,因为这种命运使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黑暗中发出光亮,不必在风雪中傲立于路边,我们愿意在这里做一列路灯。有人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我们认为也惟有这种痛苦把深沉给予我们。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就工作了,发出光亮。而我们却在寂静里,在黑暗里,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而我们仍然发出光亮,为行路的人们照亮夜行的方向,为无家可归的人们带去温暖,为整个城市照亮夜间晚上或许有人下晚班的人们在匆匆地迎着光亮回家,或许有些人在有说有笑的散步。是的,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立在城市的风尘里,我们是一列没有华丽衣着的路灯,但我们是一列快乐的路灯。《第一次真好》学案设计人:朱衍芹黄琳琳审核人:李因娥教师寄语:生命中有许多第一次,有益的第一次,我们要积极去尝试;不可预料的第一次,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有害的、消极的第一次,我们要主动地避免。学习目标:1、
积累字词,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2、
加强散文领悟的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散文主旨的能力。3、
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4、
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的经验。学习过程整体感知:读课文,画出文中的你认为重要的生字词并识记。2、第一次关注城市烟尘中的行道树,让我们感慨万千。在《第一次真好》中,作者又列举了哪些“第一次”的经历?品读欣赏:3、品读课文,分析作者认为“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4、这样一个关于人生的主题,作者却用平常的生活小事来表现,这种写法叫做什么?5、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语句,读出来并赏析。合作探究:6、文中说到"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为什么说是"风情画"而不是"风景画"?"风景"和"风情"的区别在什么地方?拓展迁移:7、小组内每人讲述一件自己的“第一次”,看谁讲的“第一次”最感人、最精彩,选出代表在全班讲述。(要求:口齿清楚,条理清楚,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感情。)
8、什么样的第一次不能尝试?为什么?
课堂小结:9、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当堂检测10、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雏形(
)
丰硕(
)
稀疏(
)
霎时(
)
孵鸟(
)
姊妹(
)
柚子(
)沉甸甸(
)
结实累累(
)
玲珑剔透(
)
1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玲珑剔透:具体而微:不可磨灭:回味无穷:12、填空:《第一次真好》节选自周素珊的,作者通过若干次“第一次”的描述,表达了的感悟。13、为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A、,。:,??B、!!,,??C、,。:,,。D、!!:,??14、对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②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③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A、比喻、比喻、排比B、比喻、拟人、排比C、夸张、拟人、排比D、比喻、夸张、排比课下小练笔:15、选择你认为最精彩的“第一次”,写一段300字左右的短文。参考答案:1、略2、第一次看见结实累累的柚子树,第一次看见十姊妹孵出小鸟来,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3、让学生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然后作答。可用书中的原话如:“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值得你低回品味”“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等回答4、以小见大5、略6、“风情”这里指风土人情,柚子树生长在南国,作者所见的柚子树,旁边又有人家,这景色很见南国风土人情。7、略8、有的“第一次”是坏事,当然不能尝试,如第一次吸毒,就绝对不能尝试,一试就毁了自己。课文讲的“第一次”,不言而喻,都指好事,都是利于自身健康成长的第一次。9-11、略12、《无言歌》“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13、A14、B15、略《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学案设计人:朱衍芹王军审核人李因娥教师寄语:在厄运中满怀希望,在好运中不忘忧虑,这样便能泰然担待祸福。——贺拉斯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文中的字词。2、了解寓言的特点,准确理解、概括寓意。3、体会寓意,培养应对财富和不幸的审美心态和坚韧意志。教学重难点:抓住关键情节,揣摩寓意,并联系生活体验进一步加深对寓言得失相依的哲理美的理解。学习过程资料袋:1、寓言的基本常识: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的启示。寓言故事一般是简短的,比喻性的,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等。2、了解作者: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字词积累:3、预习课文,把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写在下面。整体感知4、《白兔和月亮》这则寓言的主题词是“得失之患”,在情节发展中有两处转折,请学生加以概括。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个什么道理?5、《落难的王子》这则寓言讲的是应该如何对待苦难的道理,作者假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落难王子的人生感悟是什么?合作探究6、(1)“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示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寓言中这样提到人类,含有什么意味?7、《落难的王子》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否可以概括为“只有遭遇厄运才能坚强起来”?拓展迁移8、这两则寓言,一则写好事变成了坏事,一则写坏事变成了好事。人生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好事、坏事是经常会遇到的,怎样看待好事、坏事,这两则寓言很有启发。请结合自身经历,也选取同课文一样的两个角度的事例,谈谈你是如何应对的。达标检测9、给加点的字注音。嬉戏()风韵()厄()运泯灭()禀告()抢劫()闲适()皎洁()险象迭()生心旷神怡()10、找出下列词语中有错误的一组()A、慷慨——灌溉皎洁——狡猾抢劫——胆怯B、地窖——窘迫拐杖——特别善长——禀告C、泯灭——流氓嬉戏——戏耍玲珑——伶俐11、判断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句是()A、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的启示。B、《落难的王子》以一位王子的亲身经历讲述人没有不能承受的苦难。C、《白兔和月亮》中的白兔被作者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D、《白兔和月亮》讲述的是如何面对巨大的财富,应以平常心坦然面对突然降临的财富。类文赏析《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直译译文: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他的马无缘无故逃跑到胡人住地。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老人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大腿。人们都前来慰问他。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为一件福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战。边塞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这个人惟独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12、读过此文后,你有什么感想?参考答案:1-3、略4、这则寓言有两处转折: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属于白兔,是一个转折(此前,白兔是心旷神怡地赏月;此后,却紧张不安心痛如割);最后白兔请求诸神之王撤销决定,是又一个转折。前一个转折,前后构成鲜明的对比,后一个转折给人留下一个启迪。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个道理,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令她紧张不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所以她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放弃对月亮的所有权。5、落难王子的人生感悟是“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6、这句话的意思说人类的慧心已泯。白兔的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所有权。人类慧心已泯,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的。可见,这话对人类有讽刺意味。7、说“才能”意味着只有遭遇厄运,才能战胜脆弱,别无他法了,这个规律不能成立。寓言的内容不是说,为了坚强起来必须寻找厄运,而是说,既然厄运落到头上,那也不必倒下,应该顽强地挑战命运。厄运是坏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厄运可以使人坚强起来。8、略9、略10、B11、B12、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要坦然面对生活。《我的信念》学案设计人:朱衍芹王军审核人李因娥教师寄语:宁静致远,淡泊名利。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奉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吧!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2、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3、学习本文质朴又富于哲理的语言。
4、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学习她在事业上执著奋斗的精神。资料袋:回忆录是传记文的一种,是回忆性散文,用叙述、描写的方法,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生活。回忆录要求写真人真事,语言简明、平实。这篇回忆录以质朴、真诚的文字,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兴趣。爱好和情操,表现了一位科学家的性格特点和人格力量。学习过程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报酬 奢望估量尽量 纯粹蹂躏猝然2、解释下列词语。问心无愧:致力:专心致志:盛名:蹂躏:逆来顺受:自主理解3、本文以“我的信念”为题目,有什么含义?4、默读课文,请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理解探究5、怎样理解: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6、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合作释疑7、本文运用第一人称有何好处?8、默读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思考体会它的深意。(有些哲理性的语言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划出课文中自认为暂时难以理解其内涵的句子,然后交流。)拓展迁移9、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请给居里夫人写一段墓志铭。课堂小结10、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达标检测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考虑要不要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利益时,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当然,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被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在法国得到自由的代价。11、从选文看,居里夫人是怎样对待财富的?12、从选文看,居里夫人的最大愿望是什么?13、“我坚信我们是对的”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境界?
类文赏析悼念玛丽·居里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祥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上是罕见的。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参考答案:1、略2、略3、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的看法,即只有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具有自信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才能在科学研究中取得成就。信念的意思是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以“我的信念”为题,一方面划定了文章的写作范围,另一方面强调了文章的中心。4、坚韧不拔树立信心问心无愧尽己所能执着勤奋集中目标探讨真理献身科学生活简单保持安宁不图财富追求自由克制自己热爱生活沉醉科学5、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平的环境,自由的精神。6、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7、记叙的人称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以“我”的口吻展开叙述的是第一人称。“我”在文章中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次要人物,只是做陪衬,甚至只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本文中的“我”当然是主要人物,课文采用第一人称来写,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令读者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8、①生活对于任何人并非易事。②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③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④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9、略10、略11、对财富不感兴趣,抛弃了一笔财富,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12、在一个自由的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13、纯碎研究的观念。《<论语>十则》学案设计人:朱衍芹王军审核人李因娥教师寄语:“半部《论语》治天下”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2、解读各则语录,培养阅读理解浅易文言文的能力。3、评点《论语》十则内容,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重难点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3、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资料袋:1、孔子(公元前552或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2、《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课文中的第1至9则都属于这种体式;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课文中的第10则属于这种体式,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学习过程字词积累1、读准下列字音、并记住它们的意思。①论语(lún)②说(yuè):通“悦”,意思是愉快。③诲女(rǔ)知之乎:同“汝”,人称代词“你”。④是知(zhì)也:通“智”,聪明。⑤愠(yùn):生气,发怒。⑥三省(xǐng)吾身:察看,检查。⑦传(chuán)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⑧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⑨殆(dài):有害。⑩弘(hóng)毅:强毅。自主理解2、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试着翻译课文。3、从《<论语>十则》中我们应该学到些什么?理解探究4、用文中的话回答如何对待“贤”与“不贤”,我们应该怎样做?5、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样的人?合作释疑6、联系生活实际,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己所欲”时就要“施于人”吗?拓展迁移7、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8、把文中成语、格言和警句摘抄在笔记本上。课堂小结9、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的收获是……达标检测10、同学之间互相检查背诵,看谁背诵的最好。1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不亦乐乎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默而识之思而不学则殆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敏而好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13、用现代汉语准确的表述下列语句的意思。(1)、不耻下问(2)、默而识之(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绿城项目委托代建合同范本
-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同范本
- 办营业执照租房合同范本
- 2025年鼻解剖模型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物业管理合同协议书样本
- 王金制品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汽车零部件制造与采购合同
- “十三五”重点项目-纳米服装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节能专)
- 学校护士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 二零二四年度一次性医疗器械代理销售合同3篇
- 人工智能在化工生产安全中的应用
- 2023年6月浙江高考政治试卷真题解读及答案解析(课件)
- 销售部廉政培训课件
- 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1单元综合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 三年级计算题三位数乘一位数练习300题带答案
- 商务服务业的市场细分和定位策略
- 财政学论文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 2022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小学生必备古诗
-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单词默写表
- 幼儿剪纸-打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