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家乡传统文化调查报告范文_第1页
蒙城家乡传统文化调查报告范文_第2页
蒙城家乡传统文化调查报告范文_第3页
蒙城家乡传统文化调查报告范文_第4页
蒙城家乡传统文化调查报告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蒙城家乡传统文化调查报告范文----商汤故都坛城镇

一、地理环境

坛城镇位于安徽省蒙城县北部,西与涡阳县为邻,北与濉溪县接壤,东与本县许疃镇相连,西南与本县小涧镇、南与本县漆园街道相接。坛城有4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其历史文化内涵源远流长、底蕴丰厚,是蒙城古老文明的摇篮,在中华民族历史中有着灿烂的一页。建国以来,坛城一直是乡镇政府驻地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目前下辖3个社区居委会、17个村委会,人口8万,面积148平方千米,耕地13.5万亩。

古老的北淝河绕北冡山和商汤故都城而过,坛城山青水秀,风光宜人,是淮北地区为数不多、有着四千年的历史文化名镇。有汤都故城、北冡故城、古城墙、北蒙山、商汤王皇宫,汤王社火台,汤王与天下诸侯会盟的饮马泉,汤王马蹄石、降龙石、斩恶龙时遗留的卧龙岗、商王七十二孤堆,庄子故宅、庄子读书处、讲学台子、庄子求学路线图,檀道济行辕遗址、檀公井、唱筹量沙台,曹操观兵台,仙人桥,黑龙潭,王常墓,鲁王任柱故居,龙山文化遗址等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胜保护区、名胜古迹40余处。

1997年,蒙城县第二届庄子学术研讨会后,来自国内外二百余名专家、学者,亲临坛城,进行了实地考查,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吕济民同志挥毫题写了“北冡山”三个大字并镌刻在北冡山石崖之上。

二、历史沿革

夏商时期,为商汤初都,名景亳(宋罗泌《路史》云:北冡,蒙字尔,即景亳,汤都,今亳之蒙城。)商都西迁后,于此地建冡国(此处出土的商代甲骨文辞中有“冡侯”等字),此即蒙城称“蒙”的源头。

春秋战国时期,北冡为冡国都城。春秋后期,冡国被宋国所灭,并先后被宋国、楚国等诸侯国占据,成为最早灭亡的古方国之一。公元前369年,庄子出生于此地,而此时北冡属楚。战国末期,北冡亦楚国,楚在此地置蒙县。

秦汉时期,秦统一六国后,沿袭楚国设置,此地为蒙县。西汉初划楚蒙县为二,分县西北境为梁国蒙县,分县东南为沛郡山桑县。东汉时,此地为横野大将军山桑侯王常的食邑。

魏晋时期,此地为山桑县。汉献帝建安十四年(209)曹操伐吴,路经山桑,于今坛城西小山子南筑观兵台。

南朝时,此地为山桑县,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宋将檀道济北伐,魏将长孙道之、叔孙建围宋军于山桑城内,檀道济命士兵唱筹量沙,智退魏军(人们为纪念檀道济,称此城为檀公城,简称檀城,后演化为坛城)。北魏天安二年(457),北魏伐宋,废山桑,于涡河之滨置涡州,治所涡阳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隋文帝置淝水县,治所在今坛城芮集。隋大业七年(611),隋炀帝废淝水县,恢复山桑县。

唐天宝元年(742),唐玄宗改山桑县为“蒙城县”,治所迁至涡河南今址,延续至今。

民国初年设坛城村,上世纪三十年代设坛城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坛城是我党最早建立的根据地之一。1949年设坛城区,辖坛城、芮集、张集、范集、郭店五乡。1958年改为坛城公社。1975恢复坛城区。1992年撤坛城区、坛城乡、芮集乡建制坛城镇。2006年撤范集镇,整体并入坛城镇。

三、名人轶事

坛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群星灿烂,英雄人物史不绝书,这里只能略作介绍。

1、商汤王

生卒年不详,姓子,名汤,原名履,又称武汤、成汤、商汤、天乙、天乙汤。汤是契的十四代孙,商部落首领,灭夏而建商。商族兴起于黄河下游,今河南、安徽、山东一带,其部落始祖为母系氏族时期的契。传说契的母亲简狄洗澡,忽然发现燕子下了个蛋,她吃了蛋以后便怀孕生契。所以古代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

夏朝末年,商族逐渐强大,眼见夏桀暴虐,失去民心,汤决心灭夏。桀担心汤势力壮大而威胁自已,便招汤入夏都,囚禁在夏台。商族送桀以重金,并贿赂桀的亲信,使汤获释归商。汤的妻子有个陪嫁奴隶,名叫伊尹,汤差使他在厨房干活。伊尹很有才能,为了让汤发现自已,有时故意把菜做得很可口,有时或咸或淡。有一次,汤就此事责问他,他就乘机向汤谈论了自已对治理国政的见解。汤大为惊奇,知道他是一个贤才,就免除他奴隶的身份,任为右相。自此,在伊尹的谋划下,汤积极准备灭夏。他历数夏桀的暴虐无道,号召夏的附属小国背弃桀,归附商。对不听劝告者,就出兵讨伐,以剪除桀的羽翼。商汤越战越强。夏桀陷于孤立的境地。

不久商汤一举攻灭了夏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定都亳(今坛城)。因成汤在景山之上与东方诸侯会盟,故坛城最早称景亳,是汤的初都。汤王迁都后,于此地建诸侯国——冡国,此即蒙城称蒙的由来。汤为部落首领17年,建商后称王13年,病死。成汤王是仁义之君,后世流传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如网开三面、桑林祈雨等。

2、庄子

(约前369年—前286年)

名周,字子休。战国时宋国蒙人。他曾做过蒙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的楷模。庄子生活的年代,诸侯混战,争霸天下,他不愿与其同流合污,便辞官隐居。楚威王厚礼聘他为楚相,遭其拒绝。庄子家贫,曾借粟于监河侯,也曾麻衣布鞋见魏王。他虽然生活贫困,但精神自由,是寂寞一生的大文豪、大哲学家。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说,“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他继承、发展了老子的学说,是先秦道家的集大成者。庄子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他追求绝对的思想自由,创立了相对主义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转化的,提出齐生死、等万物的论断。他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为世界最高的本体,并认为“道”是无所不在的。庄子不相信鬼和“巫术”,否认世界有神的主宰。庄子还有不少谈论养生之道的言论,强调灵魂安恬为养生的关键。庄子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文学、美学、自然科学等方面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庄子》一书,10万余言,大都是寓言故事。鲁迅评价庄子散文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它那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创造性的寓言,辛辣的讽刺,逼真的描绘,灵活的句式,丰富的词汇,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是很少能与之伦比的。庄子是中国的语言大师,不少语言作为成语流传至今。唐天宝元年(742),唐玄宗诏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为《南华真经》。宋、元皆有加封。

3、王常(?—36)

字颜卿,豫州颍川郡舞阳人。著名武将,东汉初创期协臣之一。王常初为绿林军部将、下江军头领。王莽统治末期,王常为报弟仇,逃亡江夏郡。加入王匡、王凤领导的绿林军,为偏将。地皇三年(公元22年),为下江军首领。同年末,下江军和刘演(刘秀之兄)的陵军联合击败新朝军。更始元年(23)二月,拥戴刘玄即位即更始帝,被任命为廷尉,封知命侯。同年六月,随刘秀在昆明(今河南平顶山市叶县)之战中大败新朝军主力。更始二年(24)二月,更始帝迁都长安,王常行南阳太守事,被封为邓王,食邑八县,赐刘姓。建武二年(26),光武帝刘秀任命其为左相,封山桑候,后又被任命为汉忠将军。建武七年(31),被任命为横野大将军,讨伐割据荆州的邓奉、董祈,平定北方的河间郡。建武十二年(36)去世,谥号节侯。史载王常死后葬于坛城。民国廿四年(1935),县长刘治堂立“汉山桑侯王常墓”碑。

4、檀道济(?—436)

南朝宋将,祖籍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县),出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自幼父母双亡,哥哥、姐姐带大。元兴三年(404),随两个兄长投奔刘裕,先后任辅国参军、南阳太守,后又被封吴兴县(今属浙江湖州)五等候。东晋末,刘裕攻后秦,建立南朝宋政权。檀道济为镇北将军,领兖州刺史。元嘉八年(431),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派檀道济北上伐魏,激战于寿张(今山东东平县境内),历经数战,击败魏军,收复寿张。因战线太长,军中粮草消耗殆尽,檀道济决定率兵南退。当时有一投降的士兵向魏将报告了檀道济因缺乏粮草而退兵的秘密。

魏军得此消息后,即刻全力追击檀道济率领的宋军,并把退到山桑城(今坛城)的宋军团团围住,伺机一举歼灭。足智多谋的檀道济心生一计;让1000多名士兵,在北冡山西南角筑土台,用沙子伪装成粮袋,以斛量沙,并高声喊唱着筹码,来来往往,迷惑魏军;又让士兵用芦席囤起许多沙子伪装成“粮囤”,上面撒些谷物,诱鸟儿觅食。檀道济和士兵们装作无事的样子,乘车在城中巡视。魏军探马看见城中粮屯林立,听到宋兵唱筹量沙声不断,飞鸟在粮仓上飞舞觅食,立即向魏军汇报,魏将虽不疑降兵口供有诈,但也深知檀道济有勇有谋,故不敢贸然攻城,后又惧宋援兵支援,便将围城之兵北退,山桑城解围。

“唱筹量沙,智退魏兵”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战例。人们为了纪念檀道济,便把山桑城改为“檀公城”。把位于北冡山西南角的唱筹量沙之高地称为“量沙台”。

5、任柱(1833—1866)

名化邦,坛城集南三里后任庄人,捻军领袖,太平天国封为鲁王。任柱叔父任乾,贩卖私盐,交友甚广。惟与蒙城雉河集张乐行厚。咸丰三年(1853),张乐行结捻起义,任乾与任柱响应,纵横宿州、蒙城。咸丰七年(1857年,捻军与太平军联合,受太平天国封号,蓄发易旗,协同作战。任柱、任乾随太平军大战三河尖,攻占正阳关,屡有战功,洪秀全封任柱为鲁王,赐名化邦。

咸丰九年(1859)四月,任乾在任集附近毕圩,遭徐州提督傅振邦和凤台团练苗沛霖联合围攻,壮烈牺牲。任柱召集任乾旧部回淮南,留任云清,张建中,母占鳌等守护家乡檀城。咸丰十年(1860)二月,张建中、母占鳌叛变,夜放吊桥,放蒙城团练丁叶兰、王橙源入城。苗沛霖趁机抢占檀城,大肆烧杀,檀城、芮集几天内孑遗无存。

同治三年(1864)三月,张乐行与清剿捻大臣僧格林沁大战于雉河集,张被擒身亡,重要首领全部殉难。六月,张宗禹、任柱攻回雉河集。七月,天京沦陷。赖文光、任柱入豫南,僧格林沁奉命围剿,赖文光、任柱四败僧格林沁。十一月,张宗禹、任柱等共拥赖文光为首领,沿用太平天国年号,整编部队,开始新的抗清活动。

同治四年四月,捻军将僧格林沁军诱至山东,于菏泽高楼寨设伏,将清军分割围歼,任柱斩杀僧格林沁,清庭震怒。七月,曾国藩为剿捻钦差大臣,屡战屡败,曾叹曰:“群贼之宗,以任柱之军最为悍。”同治五年十一月,李鸿章接署剿捻钦差大臣。

同治六年(1867)十一月十二日,捻军在濉县遭刘铭传重兵围攻,一日三战三败,损失惨重,失掉战争主动权。任柱、赖文光血战拼杀,冲出重围、南下。刘铭传紧追不舍,捻军被包围在江苏赣榆。赖文光先被击败,后突围。刘铭传等六股清军死死围住任柱。任柱要挽回败局,“分股相距无却意。”刘铭传急于抢功,拼命“督马步大呼,因势冲杀,枪炮如雨。”任柱所向披靡,然清军退而复围。任柱与众部“舍死与官军抗战,久战不决。”忽然,阵中一人大呼“任柱中枪毙矣!”飞马入敌阵。捻军大惊,遂人奔。

原来,任柱军中五营头目潘贵升,被刘铭传用三万两白银、五品顶戴收买,已偷偷降清。是时,乘任柱不备,“施枪洞其腰肋”,大呼报功。

任柱牺牲后,二子大保、二保于乱军中走失,下落不明。妻朱氏,携女逃往雉河集娘家躲藏,幸免于难,活到七十余岁,善终。女嫁戴姓,生子名戴东,其后人,无考。

鲁王任柱生于晚清时期,是一位项羽之俦的英雄虎将、威震四海的捻军统帅。他的战斗一生,沉重地打击了腐朽的封建王朝和帝国列强,为人民解的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的光辉业绩,将永远铭记在捻军的战斗历史上。他是蒙城人民的骄傲,将永远活在坛城人民的心中。

6、任乾

(?—1859)清咸丰年间蒙城坛城集南后任庄人。贩私盐,广交友,与雉河集张乐行交往深厚。他暗结捻党,常率弟任坤及侄子任柱等,劫富济贫。

清咸丰二年(1852),张乐行起义,任乾响应,领蓝旗、与任柱、刘三娘杀坛城大财主邓廷芳,开仓放粮,力量很快壮大,有众八百人。

咸丰三年九月,知县刘瀛阶率团练攻涡北各捻圩。任乾、刘三娘率坛城、芮集、小涧捻众与刘激战。一败刘于丁家沟,二败刘于小涧集。咸丰六年,在双涧集北,又与蒙城团练张淑勋部对阵,斩杀张淑勋。

咸丰七年,随张乐行南征,与任柱同为蓝旗总旗主韩奇峰部将。后又大战三河尖,攻占正阳关,坚守半年,有战功。十二月,随张乐行与太平军联合,转战淮南战场。咸丰八年,与任柱、张龙守凤阳、临淮关。后张龙叛变,任乾乘机回家乡,继续抗清。

咸丰九年四月,任乾守毕圩时,粮绝圩破,壮烈牺牲。

7、刘三娘(?—1860)

娘家在蒙城北十五里葛店西刘庄,嫁于坛城李营庄。丈夫早亡,独自抚养四子成人。有力气,通武术,热心为乡邻排忧解难,好打抱不平。

清咸丰二年(1852年,与任乾共谋起义,提钢铡,杀坛城官盐店老板田白,遂与任乾在坛城树捻旗,筑圩与官军对抗,劫富抗粮,保卫家乡。咸丰三年九月,与知县刘瀛阶在丁家沟激战,铡劈团练头陆同和。

咸丰七年,坚守坛城圩,率捻民保家护乡。咸丰十年二月初一夜,清军围攻坛城圩,刘三娘力战不能突围,壮烈牺牲,四子同时遇难。今刘三娘墓尚存。

四、历史传说

1、断腿石马

传说汤王与诸侯在景山会盟之后,各路诸侯都要回国了。一个诸侯的坐骑,咬断缰绳走失,这诸侯很着急。汤王知道了,亲到御马监,选一匹较好的马送给他,又说“一旦找到您的良骥,立即送还。”

诸侯走后,臣下奏报,城东南野地里,发现那诸侯的坐骑,吃禾苗,践踏庄稼,已有数百亩庄稼被踏坏,但谁也逮不住它。汤王就亲到东城,指挥士兵擒马,并传令:只能生擒,不能伤马。但此马性如烈火,奔跑如飞,踢伤了很多士兵,也围不住它。庄稼被踏坏的更多了,汤王只好下令:为保民田,不论死伤,定要降服烈马。士兵拼命向前,终于把马围住,在搏斗中,士兵打断了马的一条前腿。之后,汤王就派使者,拉着粮食和马匹到诸侯国致歉,并说明了打伤马的原因。人们感汤王仁德,后来,不知哪个时代,雕了一个断腿石马,卧于城东南地里,可惜石马在“文革”时期被毁。

又传那诸侯的马是神马,走失后,日吃禾苗千亩,踏坏庄稼无数,无人能降服。汤王即祈求上天降马保民。天帝即命五斗星君到下界降马。五斗星君用神鞭打断马的前腿,于是马就饿死在田野里,后来化为断腿石马。

2、蹄印子石和马蹄印地

相传汤王的坐骑成神驹,能日行千里。汤王十分喜爱,每次出京城北门征战或狩猎归来,总要在城门外稍作休息,给马饮一桶水,吃些精料,然后进城,后来马也养成习惯,每从北门归来,只要看到城廊,定长嘶三声,加快步伐。城门吏卒听到马嘶,就知道汤王回来了,赶忙进城通报,百官出迎。马饮水吃料时,接足的是一块方石,久而久之,方石上踏出了马蹄印子。后虽历经沧桑,此石仍在北廊城外原地方。后来人们称这里为马蹄印地(在今坛城北七里西朱庄)。今马蹄印子石犹在,已移至北冡山上。

3、卧龙岗和锁龙骨

坛城北冡山山西北隅有一土岭,传说叫卧龙岗。因何卧龙岗呢?汤王时期,有七年大旱,五谷无收,百草枯黄,黎民百姓苦不堪言。汤王忧心如焚,亲于景山桑林筑坛祈雨。但仍万里无云,烈日炎热。大巫师烤龟甲占卜,说旱龙作怪。汤王即祈祷,求上天降旱龙。一天风起云涌,电闪雷鸣,暴雨如注。雨过天晴,但见景山山西北脚,降下一条受伤的龙,鳞片带血,足爪皆伤,被锁在一块巨石上。京都市民皆到景山西坡远观,汤王也到山上观看。汤王命臣传话:“上天既不斩旱龙,臣民们也不要伤害它,让它受天罚吧!”后来旱龙死了,汤王命百姓把它埋了起来,成为一个长长的土岭,后人称为卧龙岗。

上世纪九十年代山西建轮窑厂,取卧龙岗的土烧砖,岗土烧尽,窑老板又让挖地三尺,继续取土,居然挖出了锁龙石!锁链捆石的“十”字花痕迹清晰可见,真是奇中之奇!

4、庄子度妻

庄子是北冡人,晚年常在山上静坐。一天上山,就没有再下来。家人与乡邻遍寻了几天,也无踪影。有人说:“庄公成仙了!”这话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开了。庄子家人都疑疑惑惑,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也不敢出殡。庄子妻田氏,先难过了一阵子,后来也就平静了。每天操理好家务,就在草堂闭目静坐,晚上翻阅庄子的简书。田氏比庄子年轻得多,三年过去了,有个不三不四的人,趁庄子家人都下田了,到庄家,劝田氏改嫁,被田氏赶出门去。那人甚觉没趣,恼恨田氏,就到处传小话:“田氏要改嫁了!她亲口求我替她找人家。”这消息也是不胫而走。

庄子果真成仙了,受仙师指点,回家度妻。庄子回乡听了谣言,就三变形貌,调戏田氏,都被田氏骂出门。庄子这才复本像回家。夫妻草堂叙话。庄子说:“我不告外出三年,你操家安贫,真是难为你了!”

田氏说:“妻一向受君熏陶,已对人生有所感悟。自君走后,妻每日诵君简书,也在悟道呢!”庄子这才明白,仙师为何叫他度妻。问道:“悟到道了吗?”田氏说:“道无形,怎能轻易得到?凝神取静罢了。”庄子说:“静有乐境,哪像世事纷纷?”田氏说:“妻戚亦乐,子休休乎?”庄子说:“子休何休?妻何戚?休戚一也。”二人相视而笑。

夫妻心神已通,庄子戏问道:“我真的死了,你能守我多久?”田氏微笑着说:“守君百年。”庄子说:“是假话。”田氏说:“五十年。”庄子说:“还是假话。”田氏说:“十年。”庄子说:“太久了。”田氏:“三年。”

庄子说:“你已守我三年了。我死之后,你等我坟头土干,即可长随仙人!”说着,堂前忽起一阵清风,庄子不见了,唯衣冠坠地。田氏恍然大悟,仰天高叫:“夫君慢走,要等为妻!”遂叫来家人,吩咐不必哭泣,准备棺木,敛庄子衣冠。葬毕,田氏焚香沐浴,拿了扇子,到庄子坟前扇起来。艳阳当头,大汗淋漓。家人不解其意,只是苦劝她回家,她也不听,仍是不停地扇。乡里传为奇事。第三天,坟头土干了,田氏也忽然不见了。

后来,坛城地区就流传了一句俗话:“庄子戏妻——坟土不干扇子扇。”或许当年的谣言影响太大了,这俗话一直有两种说法。一说田氏不贞,庄子有意戏弄她,故这俗语流传到宋朝,就有了《庄子休鼓盆成大道》的评话。另一说,田氏真的成仙了。

5、檀道济量沙退敌兵

坛城集北头有座北冡山,山下有个“量沙台”,是坛城的一景。量沙台是咋来的呢?这里有一段巧妙的故事。

南北朝时期,南宋的皇帝刘义隆派兵攻打北魏,几次都遭到失败。后来又派一名大将叫檀道济,继续率兵攻打北魏。檀军勇猛善战,一连攻下了魏国的很多地方,一直打到山东的历城,使魏军闻风丧胆。正当檀道济节节胜利之时,后方的粮草供应不上了。沿途的百姓都逃避战火,远离家乡,也征不到粮草。他只好退兵固守在当时的谯郡山桑,也就是现在的坛城。魏军得知檀军缺粮,便调头追赶,一直追到山桑城下,把山桑城团团围住。但围而不攻,想等待城中粮尽,檀军不攻自破,一举活捉檀道济。

檀道济住在山桑城内,心里很不踏实,就登上北冡山察看敌阵。他见魏军围而不攻,便明白了魏军的计策,遂传令:“不准说城中粮草不足,若有泄漏消息者,就地处斩。”这天夜里,他又命令守城的兵卒严加防卫,其余官兵全力以赴运土到北冡山西南角一个土丘上,把土丘加高,筑成平台。天明又令兵卒数百人轮班背着装满沙土的粮袋,往来于平台上。管粮的军吏一边数筹码一边高声唱着:“五石……十石……”场地上人声嘈杂,尘土飞扬。不几天,平台上便堆成一个个粮囤形状,“粮囤”四周又用芦席围上,囤尖撒上一层粮食,引诱成群的麻雀飞来飞去。魏军大将孙叔建和孙道生听到城内连日唱筹,又看到屯粮处群雀乱飞,耸立着一座座“粮囤”,心里大吃一惊:城里怎么一下子冒出这么多粮食?他们深知檀道济足智多谋,疑惑情况有诈,魏军是退是围,一时犹豫不定。

檀道济又登上北冡山察看,见城外敌军仍没有动静,沉思了一会儿,便走下山来,回到卧室换上便服,由数百名将士簇拥着,乘车环城观景,形若无事。魏将见此情形,确信城里军粮充足,深怕上了檀道济“诱敌深入”的圈套。第二天一早,赶忙解围退兵。

檀道济量沙退敌兵的故事,从此就流传开了。

五、名胜古迹

1、檀公城(北冡故城)

宋罗泌《路史》载“商氏后,蒙。纪年盘庚自庵迁于北冡,曰殷墟。北冡,蒙字尔,即景亳,汤都。今亳之蒙城,汉之山桑。汤伐夏桀前,与天下诸侯盟于景山,景山即北冡山”。这段话大意是:“商代成立后汤王曾定都在蒙。到盘庚称帝的时候又从庵迁都到北冡,叫殷墟。(盘庚是汤王的第二十代玄孙,两者相距400余年)北冡故城就是今天的亳州蒙城,汉代称山桑,商汤王讨伐夏桀之前,在景山与天下诸侯结盟起事,景山就是北冡山”。从这段历史记载及对古城的实际考证证明:北冡故城就是商代都城。

故城因城内有北冡山而得名,北冡故城有城墙三道,外部南、西两面依淝河而筑,东西长8800米,南北长6400米,中城地势平均高出城外约3米,东西长880米,南北长1200米,内城比中城更高,环北冡山而筑,东西长580米,南北长460米。故城地势高而无旱涝之患。

故城的三道城墙皆为长方形,外城周长近30千米,中城约4千米,内城约2千米。三道城墙,历经沧桑,内、中二城墙仍历历在目,外城墙仅有有片段可寻。

殷商时期,由于青铜器的使用,生产力不断提高,奴隶制也随之发展,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部族与部族之间的争斗也因奴隶主的领地扩张而加剧,为防范外族侵略及努力的反抗,奴隶主纷纷在自己的领地内修城筑堡,以巩固其政权和统治。坛城地处平原,无险可守,故围北冡山筑城是有根据的。

由于奴隶主之间你争我夺,连年征战,东迁西移,居无定所,尤其是此地无险山可守城,无大河可运粮(古代交通不发达,只有利用河道运输),都城后来迁到河南的安阳,至今坛城群众中还流传着“拆坛城建汴梁,一夜坛城变汴梁”之说(汴梁实际系安阳之误)。古建筑学家考证,安阳古城与北冡故城的建筑结构极为相似,如出一辙。安阳的当地人也承认:安阳是从坛城搬迁而来。《史记》载:“五迁,无定所”。是说商朝五次迁都,居无定所。

故城遗址现在依然清晰可见,外城东到东马楼,西到西马楼,南到芮集,北到濉溪县白沙乡的徐集子,气势磅礴,无愧京畿。中城分四门八关,四门即东城门、西城门、南城门、北城门;八关是因为每段城墙有两个关口,计八个关口。城墙南段,东门在李集庄门口,西门在两淮公路之上,也是南门正门。城墙东段,北门位于原牛行街向东,南门位于原鱼行街向东,城墙北段,西门位于两淮公路,东门位于现在中学门前公路向北,城墙西段,北门位于西窑厂,南门位于孙刘庄西头(西门正门),这八关南北东西,正门偏门互相呼应。内城(又称紫禁城)是朝廷禁地,帝王理政起居之地,西冲北冡山前,向南到粮站门口,向东到合作社西院,向北到孙蔡庄,向西到山后根。南北两段城墙已毁,东西两段依然存在。

北冡故城分别于1982年10月、2015年2月、2019年6月,被蒙城县人民政府、亳州市人民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量沙台

量沙台又称唱筹量沙台,遗址位于北冢故城西南角。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宋国大将檀道济率兵伐魏,用修筑沙台代替粮堆的假象,迷惑敌人,以智取胜,当年修筑的沙台至今礽高出地面十余米。遗址蹭出土有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文物。经考古专家考证,量沙台下面为原始社会大汶口文化晚期人类部落遗址。1998年2月、2015年2月被蒙城县人民政府、亳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古墓群

位于中城外围的西北角和东南角。西北角的一处位于傅于村傅庄门前,传说是盘庚帝的墓葬之处,加上陪葬之墓,共有七十二座坟墓,古称“傅于七十二冢”。现在所能见到的还有十三座。其中一座1958年出土一次,当时只挖到该墓的东北角,墓门的上下坎全是青石条构成,自门向内测看去,为青砖建筑,向西南方向延伸,里面漆黑,无人敢向纵深走去。由于当时不够重视,洞口被埋掉,没有继续挖掘。东南角的一处,略呈东南西北方向的两座古墓葬,依然完好无损的保留着。

4、芮集孤堆

位于坛城中学院内,为汉山桑侯王常墓。孤堆地表出土有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文物。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在孤堆东侧挖出一条宽约3米的深沟,直达孤堆中心,但未进行正式挖掘。1995年,坛城中学建教学楼时,挖掘出土成套的陶筭。从出土文物分布情况判断,孤堆上层是墓,下面是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该遗址分别于1982年10月、2015年2月,被蒙城县人民政府、亳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北冡山

县级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城镇西北部,海拔五十四点四米,面积有五顷四(即占地540亩),清秀隽丽,形势雄伟,北冡故城因山而来,旧县志记载:“北冡山于故城之中,高七十丈,周三里许,峰峦耸秀,远视若芙蓉,蔚然壮观”。山上原有太山奶奶庙(也称上寺),山下有天王寺(也称下寺),上下寺之间有仙人桥,山西有量沙台、凤凰台、黑龙潭,山东有饮马泉、卧龙岗等坛城八景。

站在山顶,俯瞰全城,坛城八景尽收眼底,放眼远眺,向南可见蒙城的万佛塔,西南可望见涡河边毋集的白果树,小涧镇的灵山、双锁山、尖山等更是近在咫尺,西北可以看到涡阳县的石弓山,面朝东北方向,淮北的相山依稀可见。有诗赞曰:“暮倚攀登造极峰,北冡山巅望无穷。山岚默默千峦秀,崖璧幽幽万壑空。爱物生云飘细雨,降瘟平瘴阻台风。太山庙矗松林劲,啸傲冰霜万古同。”清朝雍正九年,蒙城县令高淑曾雪夜登山,题有《檀城夜雪》诗:“古城茅屋雪花莹,突兀奇峰望里明。披麾登临乘月色,追疑郎朗玉山行。”

6、坛城八景

即量沙台、八角井、饮马泉、上下寺、仙人桥、黑龙潭、凤凰头、卧龙岗的合称。有诗赞坛城八景:二寺三城尚未休,重重叠叠几千秋。青松劲接乌龙地,碧秀遍连彩凤头。饮马泉边天马卧,仙人桥上野人游。当年道济今何在,唯有檀风万古流。

量沙台

又称唱筹量沙台,遗址位于北冡故城之西南角,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宋国大将檀道济率兵伐魏,后粮草不济,困于北冡山,遂用修筑沙台代替粮堆的假象,迷惑敌人,以智取胜。山桑避免了一场战火,百姓避免了一场劫难,皆曰:“檀公活我”。后来,为了纪念这位爱国爱民的将领,便把山桑城改为檀公城,后演化为坛城至今,把唱筹量沙的高台称为“量沙台”。有诗曰:北冡山前列翠屏,绿树深处是檀城。量沙将士今何在,千里犹有道济名。八角井

位于北冡山巅,太山庙(上寺)门前,为八角琉璃井。山之巅峰,能有此井,时人称奇,谓之“天泉”。有诗赞曰:八角神井乃天泉,王母娘娘把水担。不慎踩踏砖一块,佚丽伶人入眼帘。

饮马泉

位于北冡山东坡下,水质清纯,源清流洁。相传,原是檀道济的饮马之地。有诗赞曰:太尉飞骑超云腾,咆哮如雷震敌营。东坂坑泉出琼露,天赐良泉退魏兵。

上下寺

上寺位于北冡山顶部,分前后两大段,东西石砌墙院,组成院落。下寺位于北冡山半腰东侧,分前后两栋大殿。前栋东侧是华祖殿,供奉医祖华佗,中间乃文昌宫,西为圣人殿,供奉先师孔子,后栋东侧是孙氏家族祠堂,中间是关帝庙,西侧为僧舍,下寺门前松柏参天,直插云霄,有诗赞曰:汤王门前自飞髯,历尽风霜不计年。非为好高非为傲,为使青色响人间。

仙人桥

位于北冡山上寺和下寺之间,仙人桥南头东侧有一面南北东西方向的太山影壁墙,仙人桥西南,有一“修太山万善同归”石碑,石碑和影壁墙一样,面南背东西方向,影壁墙和石碑平行着将仙人桥夹在中间,谓之“仙人桥二百(碑)单一孔”。有诗赞曰:桥放异彩夕照红,回乡渔翁收钓筒。叱牛过桥惊枝鸟,绕行南背望葱茏。

黑龙潭

位于北冡故城城西北角,中城以内,潭水清澈,草木肥嫩。有诗赞曰:西坳北墉绝壑深,命名黑龙欲惊魂。巡游胜远尤多险,梵宫可有不平人。

凤凰头

位于北冡故城内城西北,北冡山山嘴以南,乃北冡山山势自然形成,似凤凰昴首面向西北,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有诗赞曰:凤凰昂首西北鸣,惊天动地报晓声。翘翅朝阳放异彩,万姓黎民欢笑迎。

卧龙岗

位于北冡故城东北角,巨石在城河之中,恰似龙的鳞角,此地又名青龙岗。有诗曰:脚踩青石胜浮槎,卧龙岗上感物华。想是江郎惊梦幻,千秋遗恨笔生花。

六、北冡文史馆

坛城镇政府为讲好坛城故事,让人民群众记得住乡愁,增强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于2015年10月建起北冡文史馆,面积100平方米。由前言、蒙城溯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