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德育)模拟试卷1(共139题)_第1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德育)模拟试卷1(共139题)_第2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德育)模拟试卷1(共139题)_第3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德育)模拟试卷1(共139题)_第4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德育)模拟试卷1(共139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德育)模拟试卷1(共5套)(共139题)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德育)模拟试卷第1套一、简答题(本题共9题,每题1.0分,共9分。)1、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途径主要有哪些?标准答案:(1)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社会实践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4)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6)班主任工作。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运用说服教育法要注意哪些要求?标准答案:(1)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简述我国德育的组成部分及其之间的关系。标准答案:我国的学校德育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以形成高尚的品德;政治教育,即引导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坚持共产党领导,逐步形成爱憎分明的政治态度和立场;思想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上述三者中,道德品质是基础。尤其是中小学德育,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基本道德品质。但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有所偏废。我们应使三者相互促进,以发挥它们在培养学生品德中的最佳整体功能。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是什么?标准答案: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有三点:一是德育目标,它决定德育内容;二是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它决定了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三是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它决定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选择德育内容还应考虑文化传统的作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标准答案:(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贯彻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标准答案:(1)建立健全的学生集体。(2)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3)加强个别教育,并通过个别教育影响集体,增强集体的生机和活力。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作为教师,怎样贯彻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标准答案:(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2)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3)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应坚定不渝地认真执行。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简述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标准答案:(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辩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3)教育者要提高攀自裁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我国德育应坚持哪些基本原则?标准答案:我国德育的主要原则有:(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7)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8)知行统一原则。(9)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二、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2题,每题1.0分,共12分。)10、开学时接任一个新班没几天,阎老师无意中发现不少男生头发很长。过去他遇到这种情况时,常常是当面指出,但效果往往不佳。现在,阎老师琢磨用什么办法劝告他们,帮助他们真正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终于,阎老师想出了一种合适而又有效的教育方法。在一天中午,阎老师特意去了理发店,把自己不长的头发又精心地理了一次。下午上课前,阎老师不露声色地来到班里,召集全班同学开了个五分钟交流会。阎老师首先问:“看谁最先发现班中有哪些新变化?包括我和你们。”当学生发现并说出老师理发了,阎老师话锋一转:“现在,我很想知道老师理发之后,你们的感觉怎样?这样好吗?"于是阎老师听到了一片赞扬声。最后,阎老师说:“有位名家说的好:‘真心诚意地赞美别人一句,就能让人多活20分钟!’因此,我感谢同学们今天对我真心诚意地夸奖!”5分钟交流会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阎老师没点一个留长发的男生姓名。第二天阎老师再去上课时,欣喜地发现那几个男生的长发变短了,有的还剪成了小平头。阎老师既不点名批评又能纠错,这样一个高招包含了哪些德育方法?试用教育学基本原理分析这些教育方式、教育技巧的意义。标准答案:(1)案例中阎老师采用的德育方法有: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和品德评价法。(2)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在上述案例中,阎老师采用的德育方法具有以下方面的重要意义:①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由于榜样能把社会真实的思想、政治和法纪、道德关系表现得更直接、更亲切、更典型,因而,能给人以极大的影响、感染和激励;运用榜样示范法符合青少年学生爱好学习、善于模仿、崇拜英雄、追求上进的年龄特点,也符合人的认识由生动直观到抽象的发展规律。阎老师在看到班上有不少男同学留长发时,没有严加指责,而是去把自己的头发整理了一番,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了典范。这更能对学生起到教育的效果,比直接指出要好得多。②陶冶教育法。它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案例中,阎老师首先自己理发,以自己的品德作为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陶冶,以感化学生,促进学生思想转变,积极进取。③品德评价法。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阎老师通过学生对自己理发效果进行评价,得到大多数学生的公认,而让学生受到教育的傲法更是具有新意,让人耳目一新。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某校五年级有个叫小林的学生,一天放学路上,他顺手把一个矮个子同学的帽子摘下来挂在路边的树上,急得那个小同学直哭,他却扬长而去。同班同学小力刚好路过,看到情况后,他帮小同学把帽子取下来还给他。后来班主任老师知道后,没有简单地处理这件事,而是开了一次班会。班会上老师把问题交给大家讨论。大家都认为小力主动帮助同学,他的行为是好的,值得学习;小林的行为是不好的,应该批评。经过这次后,小林改正了这个错误,不再随意欺侮小同学,还在老师的指导下帮同学做了一些好事。你认为这位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什么德育原则,运用了什么德育方法?标准答案:这位老师的做法主要体现了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德育方法主要是运用了榜样示范法和说服教育法。案例中的班主任老师针对小林欺侮矮个子同学而小力积极主动帮助矮个子同学的现象,通过班会形式,实现了对班集体的教育和对小林的个体教育。在班会上,得到大家认可、赞赏的小力就成为班主任老师实施德育的榜样。通过班会的讨论,对小林实行了说服教育。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在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老师问“谁是最可爱的人呢?”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是不是最可爱的人啊?”老师说:“你热爱劳动,乐于助人,你是可爱的人,如果你能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上课积极发言,那么你也是最可爱的人。”该教师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标准答案:该教师主要运用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和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1)该教师在教《谁是最可爱的人》中面对着学生“老师,我是不是最可爱的人啊?"这一提问的回答,体现出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并且借此机会表扬了学生的优点,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这一德育方式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并自觉履行,做到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习相结合的德育原则。(2)该教师通过对个别学生进行的德育去影响集体,无形之中也对每位学生提出了道德的要求:热爱劳动、乐于助人、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上课积极发言。(3)该教师不仅指出了学生平时的优秀表现,强化了学生已有的良好行为,同时又比较委婉地指出了学生还存在不足的地方,引导学生克服消极因素,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韩国人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养成教育,强调“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通过设置“道德训练教室”,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训练。仅礼节教育方面就具体包括:(1)个人生活礼节,如坐、立、走的姿势,与人谈话时的语调、眼神及面部表情,接递物品时的举止。(2)家庭生活礼节,如对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亲戚邻里的礼节。(3)学校生活礼节,如对老师、前辈、同窗的礼节,上学、放学时的见面礼、告别礼。(4)社会生活的礼节,如在社会交往中的鞠躬礼、举手礼、注目礼、对拜礼以及各种称谓。(5)国家生活礼节,如国旗、国歌的礼节等。谈谈阅读这段材料之后,你认为对我国如何抓好中小学生的道德行为的教育有哪些启示?标准答案:(1)韩国养成教育的做法应给予肯定,德育要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2)品德行为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3)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脱节;知与行分离,重视德育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教育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这就要求我国加强对学生德育行为的训练,注重运用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知行统一。(4)案例给我们的启示如下:进行德育应从日常行为规范抓起,从实际出发,要重视训练和强化。这样,才不会导致德育与实际的脱节。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小王是班上出了名的“调皮鬼”,上课不专心,课后追逐打闹,乱花钱,无节制,甚至回家的钱都向老师借,老师找他谈话后他答应改过,但并无实际行动。假如你是小王的老师,将如何运用有关德育规律的知识来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标准答案:(1)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因此,既要提高小王的道德认识,又要重视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培养。(2)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教师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提升小王的思想品德修养。(3)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思想内部的转化的问题,教师应注重对小王道德自觉性的培养。(4)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长期性和反复性的过程,教师要长期不懈,坚持长期抓,反复抓。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某中学初二(3)班的许多学生,在一次考试后因成绩不理想而情绪低落,教室里失去了往日的欢快和活泼。班主任为缓解这种气氛,便带领学生去溜冰。学生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站起来,丝毫没有沮丧和气馁。班主任就借机告诉学生:“学会溜冰尚且需要经过无数次的摔倒才能成功,更何况复杂艰苦的学习呢?"于是学生们放下心理包袱,又信心十足地投入到学习中。请结合德育理论分析此案例。标准答案:(1)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利用一次溜冰活动对学生进行了道德教育。(2)从德育内容上看,教师进行的是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他告诉学生这样一个人生道理:学习一定会有失败,但失败是成功之母。(3)从德育原则来看,该教师遵循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该原则强调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4)从德育方法来看,该教师采用了实践锻炼法。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并通过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品德和风尚。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某初中一男生学习成绩不错,性格比较内向。有一天上课,班主任无意间发现他向一个女生传纸条,班主任当场抓住了“证据”,把纸条上的话语念给了全班同学听,同学们听后都哈哈大笑。根据纸条的内容,班主任认定该男生写情书、早恋,违反了纪律,因而当众责骂了这个男生。男孩当场羞愧难当,事后男孩的情绪一直很低落,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没过多久,男孩适应不了这种生活就休学了。请根据有关德育原理分析这一案例。标准答案:(1)案例中的班主任违反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中学生心理内部的矛盾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案例中的班主任却没有采取合适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矛盾,反而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2)这位班主任没有认识到德育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品德相统一的规律。一方面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要以知识为基础;另一方面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将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在教育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偏向,小能只抓住其中一个方面。随着生理的发展、心理的成熟,中学生都会产生青春期的萌动情愫,这个时候教师要进行止面引导,让学生掌握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知识,正确对待男女生之间的交往。因此,向学生传授知以和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应该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下面是一位实习教师的教学日志,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小黎是初中二年级的一位女生,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她个性很特别,在班上,她与同学的关系不太融洽,甚至有点紧张。开学初曾与一男同学打架,对班主任的批评教育反应强烈,存在明显的抵触情绪。有一次晚自修课上,她戴耳机听音乐,被值日班干部提醒并记下名字,她当众撕掉记录本并辱骂班干部。同学们基本上对她敬而远之,避免与她发生正面冲突。表面上她与同学们相安无事,实际上她特别渴望别人对她的认同和欣赏。可是她又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能真诚地与人交流,时时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在班级里她没有真正要好的朋友。在学习上,她几乎丧失了兴趣。老师上课时,她表现出爱理不理的样子,有时连课本都不愿打开,甚至有时自顾自地写东西、做小动作等;做作业完全凭心情,心情好就做,心情不好就不做。她读的书大多是离奇古怪的故事书。她常常通过写日记、看小说的方式逃避现实,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课根本就听不进去,整天在混日子,学校像座监狱把人关在里面。而我需要自由……”小黎的表现跟她的生活经历有关。我在实习期间尝试努力去改变她,但收效甚微。对小黎,我感到力不从心……17、如果你是小黎的班主任,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来转化她?标准答案:首先通过谈话法和家访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小黎进行教育;其次在德育过程中要抓住她身上的“闪光点”,不断鼓励小黎树立自信,并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鼓励她参与。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她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其团结合作意识,培养小黎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8、根据小黎的特点,对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应遵循哪些德育原则?标准答案:根据小黎的特点,埘她进行思想晶德教育时应遵循的德育原则有:因材施教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长善救失)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知行统一原则。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张老师走进教室后,发现地上有一些碎纸片。“是哪个同学撕的废纸?”老师一问,同学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在陈伟的身上。“老师,是陈伟撕的。”“不是我!”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张老师看在眼里,什么都明白了。这时张老师完全可以通过几个同学的证明把陈伟拉出来,当着同学的面狠狠地批评一顿,说他不能自觉保护环境,为班级丢分,使我们这个“优秀班级”荣誉受损。但张老师平静地把目光投向全班同学,说:“谁扔的纸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要自觉地保持班级的环境卫生,哪一个同学愿意把纸片捡干净?”张老师话音刚落,几乎全班同学都把手举了起来。张老师又说:“大家这么爱集体,关心班级,老师很感动,你们愿意做好事的精神真值得老师学习。这么多同学举手,该让谁来做呢?”这时陈伟连忙站起来大声说,“老师,让我去捡吧!”张老师笑着对他点头说:“好!”他马上把地上的纸片捡得干干净净。张老师用赞许的目光看看陈伟,说:“陈伟为了班级环境卫生不怕脏,一个人把纸片捡干净,为班级做了好事,给大家做出了榜样。我们每个人都要养成自觉保持卫生的好习惯。”下课后,陈伟就来到张老师身边,低着头说:“老师,纸片是我扔的,以后我再也不随地乱扔东西了。”张老师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19、张老师进行了哪些方面的道德教育?标准答案:张老师主要进行了集体主义教育和劳动教育。张老师说“谁扔的纸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要自觉地保持班级的环境卫生。”这反映了张老师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把保持班级的环境卫生作为每一个人的事。张老师表扬陈伟:“陈伟为了班级的环境卫生不怕脏,一个人把纸片捡干净,为班级做了好事。”对全体学生进行了劳动教育。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张老师采用了什么德育方法?标准答案:张教师主要采用了品德评价法、榜样示范法、品德修养指导法。当几乎全班同学都举手愿意捡纸片时,张老师说:“大家这么爱集体,关心班级,老师很感动,你们愿意做好事的精神真值得老师学习。”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了肯定的评价并给予激励,使用了品德评价法。当陈伟把纸片捡干净后,张老师在全班面前对他进行了表扬,让大家向他学习,使用了榜样示范法。张老师明知是陈伟扔的纸片,但故意装作不知,通过让陈伟自已捡纸片,指导陈伟进行自我品德反省,最后陈伟主动找张老师承认了错误,实现了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使用了品德修养指导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这些教育方法符合什么德育原则?标准答案:这些教育方法符合的德育原则有:①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张老师没有把陈伟拉出来狠狠地批评一顿,而是调动陈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②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张老师尊重陈伟的人格,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与信赖结合起来,使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③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畲原则。张老师对陈伟进行德育中注意依靠学生集体,在全班同学都愿意去捡纸片的大环境下,通过集钵对陈伟进行教育,充分发挥了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作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论述题(本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分。)22、试述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与联系。标准答案:(1)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联系:品德形成属于人的发展过程,德育过程是对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调节与控制。德育只有遵循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品德形成与发展。(2)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统一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依据学生特点,以适当的方式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将相应的社会规范转化为学生的品德,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而品德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影响这一过程的有生理的、社会的、主观的和实践的等因素。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3、试述我国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标准答案:(1)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①中小学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未得到落实。②德育目标脱离实际且杂乱无序。③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脱节。④知与行分离,重视德育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教育和道德行为的养成。⑤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2)我国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趋势:①落实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位置。②确立符合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的德育目标。③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德育方式,改进德育内容。④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方法和形式。⑤坚持知和行统一,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⑥因地制宜开展德育活动。(3)国内学校德育改革的思路有:①实现由约束性德育向发展性德育转变。②实现由单向灌输德育向双向互动德育转变。③实现由单一德育模式向多样化和个性化德育模式转变。④实现由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转变。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广大教师在德育实践中总结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四句话,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标准答案:(1)德育是由道德认知教育、道德情感教育、道德行为教育、道德意志教育组成的有机教育整体。在德育中,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整体。(2)道德认知教育、道德情感教育、道德行为教育以及道德意志教育无论哪一方面的工作开展得不好,都将影响其他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德育工作只有晓之以理,以知引人;动之以情,以情感人;导之以行,以行练人,并且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体谅模式的特色是什么?对我国的学校德育改革有什么启示?标准答案:(1)体谅模式的特色在于:①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在解决特定的人际一社会问题时的各种可能的反应。②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在解决特定的人际一社会问题时可能遭到的种种困难,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关心。③它提供了一系列可能的反应,教师能够根据它们指导学生围绕大家提出的行动方针进行讲座或角色扮演。(2)我国的一些学校正在开展这方面的试验和研究,体谅模式对于我国学校德育的改革有一定启示:①如果把“学会关心”视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这个总的教育目的应当分解成层层推进的目标体系:从培养学生对他人需要、目的、利益的敏感性,到培养较为丰富的人际意识,直到培养比人际意识更为复杂的社会意识。②目标体系应当通过一套精心设计的、内容逼真的、包含人际-社会问题情;境的教材体现出来。③应当与各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使用,大量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文字创作、小组讨论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6、试述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规律。标准答案:(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学生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这几个因素简称为知、情、意、行。这四个要素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2)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情,即道德情感,足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它伴随品德认识而产生、发展并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做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解决思想道德问题、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做出的行为反应,是人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外部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3)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德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7、请针对我国中小学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德育过程为什么是教育者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标准答案:(1)目前我国德育工作在现实的教育效果、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上都存在问题,对青少年学生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不强。要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注重方法的变革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德育工作应注重“以德育人”。“以德育人”就是要求德育工作者不仅仅在口头上要求学生有思想道德,更重要的是要用行动把什么是道德展示出来。(2)德育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①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②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③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德育)模拟试卷第2套一、填空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__________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FORMTEXT标准答案:受教育者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思想品德四要素中,__________是关键。FORMTEXT标准答案:道德行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在德育过程中起__________。FORMTEXT标准答案:主导作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__________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FORMTEXT标准答案:受教育者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__________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FORMTEXT标准答案:自我评价能力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通过__________渗透德育。FORMTEXT标准答案:各科教学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__________。FORMTEXT标准答案:择业辅导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我们把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称为__________。FORMTEXT标准答案:德育原则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有导向性原则、__________、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FORMTEXT标准答案:疏导原则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__________原则,FORMTEXT标准答案:因材施教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我国班主任老师总结出的德育经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__________”。FORMTEXT标准答案:导之以行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陶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艺术熏陶等FORMTEXT标准答案:人格感化环境陶冶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___课与其他学科敦学。FORMTEXT标准答案:思想品德(政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是__________法。FORMTEXT标准答案:榜样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__________的示范和学生中的好榜样。FORMTEXT标准答案:教育者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润物细无声”体现的德育方法是__________。FORMTEXT标准答案:陶冶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陶冶法是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对学生的品德进行培养,其产生的作用方式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FORMTEXT标准答案:潜移默化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8、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课外校外活动、__________等是我国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FORMTEXT标准答案:社会实践活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9、道德教育的__________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FORMTEXT标准答案:认知模式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__________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FORMTEXT标准答案:德育方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在德育的认知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作__________。FORMTEXT标准答案:道德两难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德育模式的三种形式:认知模式、__________和社会模仿模式。FORMTEXT标准答案:体谅模式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3、一般说来,认知模式重__________,体谅模式重情感,社会模仿模式重行为。FORMTEXT标准答案:认知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认知模式是由瑞士学者__________提出的。FORMTEXT标准答案:皮亚杰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体谅模式把__________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FORMTEXT标准答案:道德情感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二、简答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26、简述德育的意义。标准答案:(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德育)模拟试卷第3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7题,每题1.0分,共17分。)1、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A、陶冶法B、锻炼法C、榜样法D、说服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对陶冶法的概念理解与把握。2、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A、关键B、基础C、内容D、途径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社会活动与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3、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4、既是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学校德育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形式的是()A、社会实践B、教学C、课外活动D、班主任工作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教学是实施德育的最基本形式,也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题干体现的是榜样示范法。6、榜样示范法是德育方法中很重要的一种,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体现了榜样的作用。7、通过课堂教学、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觉悟的德育方法是()A、自我教育法B、说服教育法C、情感陶冶法D、实际锻炼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课堂教学、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的方法属于语言性说服教育。其次,说服法还包括事实性说服,比如:参观、调查、访问。8、利用校园文化去影响学生的方法是()A、榜样示范法B、说服教育法C、品德评价法D、陶冶教育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陶冶教育法的方式主要有环境陶冶、情感陶冶、人格陶冶、艺术陶冶等。9、儿童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是有规律性的,大致是从自我中心发展到“他律”,再从“他律”发展到()A、自我调控B、自我监督C、自律D、自我疏导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由他律到自律,是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增强的过程。10、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模仿模式D、说服教育模式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与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11、致力于发展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是()A、道德认知发展模式B、价值澄清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D、体谅模式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等人创建的一种德育模式。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是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一致性。12、柯尔伯格认为,一切文化中儿童的道德发展都经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固有顺序。其中人际间的协调或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属于()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柯尔伯格道德发展=三个水平分别是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以及后习俗水平,六个阶段分别是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维护权威和秩序的定向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普遍道德定向阶段。其中,习俗水平的“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属于第三个阶段。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个德育模式所强调的()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D、社会模仿模式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以一系列的人际与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与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14、德育认知模式非常注重()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认知D、道德行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德育的认知模式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强调按道德认知能力发展的要求进行学校道德教育,选择内容和方法。15、组织活动属于()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使其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16、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A、事实说服B、理论说服C、直接说服D、间接说服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说服教育法是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方法,它包括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说服的方式和运用事实进行说理教育的方式。17、为达到德育目的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是()A、德育原则B、德育途径C、德育方法D、德育模式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题干是对德育方法的内涵的阐述。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3题,每题1.0分,共13分。)18、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包括的方面有()标准答案:A,C,D,E知识点解析:德育内容是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礼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B项中的知识教育属于智育。19、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它具有的特点是()标准答案:A,B,C,D,E知识点解析:德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和继承性的特点。20、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态度定势与自我认知是内部因素和条件。21、选择德育内容的基本依据有()标准答案:A,B,C,D,E知识点解析:德育内容的选择依据有:一是德育目标,它决定德育内容;二是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三是德育所面对的只寸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决定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选择德育内容还应考虑文化传统的作用。22、德育对智、体、美诸育的促进功能,就其共性来看主要有()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选项D属于智育范畴,选项E属于体育范畴。23、贯彻德育的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标准答案:A,B,D知识点解析:贯彻疏导原则的要求是:①讲明道理,疏通思想。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C项属于德育知行统一原则应遵循的要求,E项是贯彻德育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的要求。24、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标准答案:A,B,C,D,E知识点解析: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我同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等。25、认知模式的特征有()标准答案:A,C,D知识点解析:BE为体谅模式特征,认知模式重“知”。26、德育教育的体谅模式的特征有()标准答案:A,B,D,E知识点解析: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刖是认知模式的特征。27、说服法运用时应注意的要求有()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说服法重在以理服人,E是锻炼法要求。28、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主要有()标准答案:A,C,D知识点解析:教师素质属于个人因素,不是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29、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要求是()标准答案:A,C,D,E知识点解析: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是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30、榜样法是以他人的()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标准答案:A,C,D知识点解析:题干考查榜样法的定义。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德育)模拟试卷第4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题1.0分,共30分。)1、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统一的过程。A、个体与环境B、个体与社会C、个体与教育D、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统一的过程。2、“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规律。A、智育过程B、心理辅导C、德育过程D、美育过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3、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受教育者B、教育者C、德育内容D、德育方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4、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属于()A、道德情感B、道德认识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5、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A、途径B、归宿C、出发点D、关键环节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6、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基础性的要素是()A、知B、情C、意D、行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7、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有()A、受教育者、教育者、德育环境、德育内容B、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C、教育目标、教育环境、德育内容、德育方法D、受教育者、教育者、德育目标、德育内容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德育过程的结构是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8、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是()A、道德认识B、道德方法C、道德意志D、道德品质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道德认识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9、学生从道德上理解道德规范并不难,但是要真正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须经过道德实践的亲身体验,其中转化的“催化剂”是()A、道德动机B、道德评价C、积极的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习惯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通过道德教育,学生基本上都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但要内化为自觉的道德要求并转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还需要积极的道德情感的激发。10、有些学生虽然知道道德规范,也愿意遵守,但却受个人欲望的支配,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干出了违反道德规范的事。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A、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B、缺乏良好的情感C、道德意志薄弱D、没有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题干中学生不能抗拒诱惑因素,做出违反道德规范的事,正是道德意志薄弱的表现。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教师时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B、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移。C、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主要放在调节学盎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D、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德育对象千差万别,德育目标、任务、职责多种多样,这突出体现了德育工作者劳动的()A、示范性特点B、主体性特点C、复杂性特点D、连续性特点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叫作()A、道德行为标准B、德育内容C、思想教育D、德育目标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此题考查德育目标的定义。14、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属于()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的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1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16、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的影响功能即指()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题干所述为德育社会性功能。17、德育的基础内容()A、教会学生做人B、提高学生成绩C、热爱共产党D、热爱祖国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德育的基础内容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18、我国中小学德育的总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A、共产主义接班B、社会主义建设者C、好公民D、好儿量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我国中小学德育的总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好公民。19、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A、共产主义教育B、集体主义教育C、爱国主义教育D、社会主义教育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教育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也即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20、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作用。A、导向和动力B、关键C、基础D、物质基础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导向和动力作用。21、我国商、周时期的奴隶社会重视“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主要是德育内容。A、礼B、射C、御D、书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礼,指的是包括政冶、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属于德育的内容。22、“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这句话体现了德育的()A、社会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文化功能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题干的描述出自赫尔巴特,体现了德育的教育性功能。23、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这是()A、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原则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C、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D、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题干中的描述是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24、马卡连柯提出的“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电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A、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导向性原则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马卡连柯提出的“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25、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德育的实施顺序要依据具体情况,可以有多种开端和顺序。26、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是遵循()而提出来的。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德育过程是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据此提出了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2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遵循的德育原则是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因材施敦原则是教育者存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8、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一原则是()A、导向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的一贯性原则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这里主要体现了德育的疏导原则。29、德育过程要“反复抓,抓反复”所依据的德育规律是()A、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B、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规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这里主要体现了德育过程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点。30、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对各方面的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控制,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从而共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地发展的教育原则是()A、知行统一原则B、教育的一致性原则C、通过集体教育的原则D、正面说服教育原则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即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德育)模拟试卷第5套一、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1、各科教学是德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这是因为()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实施德育的基本方法之一是说服法,以下属于说服法的是()标准答案:A,B,C,D,E知识点解析: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方法。运用语言进行说服和运用事实进行说服都属于说服法。3、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包括()标准答案:A,B,E知识点解析: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包括三种类型:①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如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劳动、自我服务性劳动。②开展勤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