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第1课时地域差异与陆地地域分异规律(教师版)_第1页
5.2第1课时地域差异与陆地地域分异规律(教师版)_第2页
5.2第1课时地域差异与陆地地域分异规律(教师版)_第3页
5.2第1课时地域差异与陆地地域分异规律(教师版)_第4页
5.2第1课时地域差异与陆地地域分异规律(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域差异与陆地地域分异规律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举例说明、分析地域差异产生的原因。(综合思维)2.结合图表资料,掌握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特点与表现。(综合思维)学习任务目标一:阅读教材,了解地域差异、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理解陆地地域分异规律。[情境]阅读教材P.86—P.88“地域差异”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图文内容。任务1:参考教材图512,填写下图中序号代表的自然带名称。参考答案:①温带落叶阔叶林;②温带落叶阔叶林;③亚热带常绿硬叶林;④温带荒漠;⑤热带雨林。任务2:在图5.7中画出东经20°经线,在非洲从赤道出发,沿该经线依次向南、向北行进,自然景观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参考答案:有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变化,继续向北还有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寒带苔原带的变化。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任务3:在图5.7中画出北纬50°纬线,从欧洲西海岸出发,沿该纬线向东行进,自然景观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参考答案:有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的变化。在同一纬度地带内,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少。任务4:结合教材内容及任务1、任务2,完成下表。参考答案:陆地地域分异规律陆地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分析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特别要关注纬度位置的差异。(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分析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特别要关注海陆位置的差异。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赤道到两极(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经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1.判断正误.(1)沿海地区降水量一定多于内陆地区。()【答案】×【解析】降水量多少受多种因素影响,一般来说,沿海地区的降水量大于内陆地区,但部分沿海地区受寒流、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降水偏少;内陆地区受地形、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有可能降水量大于沿海地区。(2)热量差异是地域分异规律的唯一影响因素。()【答案】×【解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水分。(3)诗句“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描述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解析】从塞北到江南的变化属于随纬度变化的方向发生的更替,不同纬度接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从而引起植被等地表景观出现差异,表现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4)从北京到敦煌沿途观察到的自然地带逐渐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过渡为温带草原带,再过渡到温带荒漠带。()【答案】×【解析】北京所处的自然地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读陆地不同植被类型与纬度、干燥度关系示意图(图中不同号码表示不同的植被类型)和某植被类型手绘景观图,完成下面两题。2.决定一个地区植被类型的根本因素是()A.纬度不同造成的热量差异B.距海远近不同造成的水分差异C.各地区水分和土壤差异D.水分和热量及二者的配合状况【答案】D【解析】水分和热量及二者的配合状况差异是决定一个地区植被类型的根本因素,D正确。3.景观图中植被类型在图1中的序号和名称是()A.④热带雨林B.①热带稀树草原C.⑨常绿阔叶林D.⑩落叶阔叶林【答案】A【解析】图2中,植被高大茂密,植被群落垂直分层明显,符合热带雨林的植被特征,雨林位于热带,降水丰富,干燥度最小,对应图1中④,A正确。目标二:结合资料,理解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情境1]我国气象部门规定的“入秋日”是指日均温连续5天小于或等于22℃时的一天。由于我国自南向北跨纬度近50°,加上地形等因素影响,各地入秋时间差异很大(见图5114)。另外,由于各地植被类型不同,秋天的景色也不相同。任务1:我国入秋时间在地域上有哪些特征?参考答案:可以看出整体上由南向北呈现出越来越早的趋势,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进入秋季也较早。西北内陆晚于同纬度其他地区。东部季风区沿海晚于内陆。任务2:下列分别是新疆喀纳斯、内蒙古呼伦贝尔、吉林长白山、四川九寨沟、云南香格里拉、西藏林芝地区的秋色照片,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秋色"差异?参考答案:由于各地所处位置不同、气候等要素不同,导致自然带不同,“秋色”有差异。任务3:如果要到这些地方去拍摄秋景,请分别选择合适的时间。参考答案:根据入秋时间等值线推算,新疆喀纳斯选择8月中下旬、其他地区选择8月中上旬。[情境2]种子是农业的“芯”。我国要实现农业现化化,种子是基础。保护老种子是我国的当务之急。老种子是指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和人为选样形成的品种。对当地环境有良好的造应性,具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产品质量好,但产量低。近年来,我国老种子受到商业种子严重冲击,品种大量减少。宝山石头城位于全沙江峡谷中。因城市居民聚居在一块独立蘑菇状岩石上而得名。当地村民用原始生产方式种值了较多的老种子品种。下图示意石头位置及其梯田风貌。任务1:站在农民稳步增收的角度,保护老种子品种有哪些措施?参考答案:拓展老种子产品市场,与东部大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建立稳定的供销合作关系;制定政策,加大补贴,鼓励老种子品种种植;加大种子选育,提高老种子产品产量;加强宣传,树立品牌意识等。任务2:有人建议,宝山石头城村民应该放弃老种子品种,改种产量更高的商业种子。你如何看待该观点?参考答案:商业种子产量高,可增加经济收入:商业种子易获取,储存成本低;商业种子能提供多样化饮食选择。因此,可以改种商业种子。老种子适应性强,产品质量高,口感好;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不建议改种商业种子。读景观图(图1)和世界局部地图(图2),回答1~2题。图1图21.图2中的点与图1中的景观匹配正确的是()A.a—①B.b—②C.c—③D.d—④【答案】D【解析】图1中①表示热带雨林景观,分布于热带雨林气候区;②表示针叶林景观,分布于大陆性气候区;③表示荒漠景观,分布于沙漠气候区;④所示为企鹅,一般生活在冰原气候区。图2中a位于北美洲的大陆性气候区,b位于北美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区,c位于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区,d位于南极洲的冰原气候区。图1中的景观与图2中的点正确匹配应该是a—②,b—③,c—①,d—④。2.c—b—a—d的景观变化,体现了()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非地带性现象D.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D【解析】c—b—a—d的景观变化,明显地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我国西北地区多为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广阔,但水资源相对贫乏,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下图是西北某地地下水埋藏深度等值线(单位:米)及该地部分植物与地下水深度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得出()A.地下水埋藏深度越浅柽柳植被覆盖率越高B.胡杨的植被覆盖率和地下水埋藏深度呈正相关C.当地下水埋藏深度为3~4米时,梭梭树的成活率高于柽柳D.当地下水埋藏深度大于9米时,梭梭树的成活率高于沙拐枣【答案】C【解析】阅读材料,观察图中信息可知,柽柳在12米深度时,植被覆盖率逐渐上升,但是深度高于2米后,覆盖率下降,到5米时无覆盖率,故A错误;胡杨的植被覆盖率在2—4米时植被覆盖率上升,深度4米后,覆盖率下降,故B错误:图中显示当地下水深度3—4米时,梭梭树的的覆盖率在逐渐上升,证明其存活率较高,而柽柳在地下水34米深度区间内,逐渐下降,存活率较低,且曲线的覆盖率低于梭梭树,故C正确;当地下水埋藏深度大于9米时,梭梭树的植被覆盖率降低,且低于沙拐枣的植被覆盖率,因此梭梭树成活率低于沙拐枣,故D错误。故选C。4.甲、乙两地适合种植的固沙植物分别是()A.柽柳、胡杨B.胡杨、梭梭树C.梭梭树、沙拐枣D.柽柳、沙拐枣【答案】D【解析】阅读材料,观察图中信息,根据地下水深度等值线,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