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所谓文学景观,指的是具有文学属性和文学功能的自然或人文景观。自然和人文景观历来备受欢迎,而文学景观在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当代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学界既有学者从宏观层面探讨文学景观的理论建构,也有不少学者从微观层面具体分析一地一城的文学景观或者一个朝代一种文体中出现的文学景观,而文学景观与古典文学之间的关系则鲜有论及。文学景观的生成离不开古典文学。从形成因素考察,一个文学景观的生成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名篇效应、名人效应和叠加效应,当然也存在两种或三种效应的综合体。所谓名篇效应,指文学景观的生成是依托一两篇著名的文学作品而名闻天下。比如南昌的滕王阁因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而人尽皆知。名人效应,指文学景观的生成是因为著名文学家的名气而蜚声中外,正如明代袁中道说:“名人托迹之地,江山千载犹香”。比如眉山的三苏祠,是历代文人雅士游赏之地,凭吊之所;又如,惠州西湖本名丰湖,后因苏轼贬惠州时所写的《赠昙秀》诗称其为西湖,之后才盛传其名。而叠加效应,指文学景观在生成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又不断被后人题咏,最终形成了闻名遐迩的文学景观。面对文学景观,是文学的元素首先激发了观赏者丰富的历史与地理的想象,唤醒了他们曾经的记忆,鼓荡起他们心中的情感,中国境内著名的文学景观无不具有这样的功能。比如岳阳楼,先由唐代诗人李白赋诗《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后定名,继之为杜甫的《登岳阳楼》,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明代袁中道的《游岳阳楼记》等,岳阳楼的大名历久弥新。还有一些文学景观是名人名篇的综合效应,或其他两至三种效应的综合体现,情况较为复杂。比如宣城的敬亭山本来声名不显,后因谢朓的《游敬亭山诗》以及李白在《独坐敬亭山》诗中提到“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而著称。由此可见,古典文学作品的流传催生了文学景观的形成并不断丰富文学景观的内涵。文学创作与文学景观之间关系密切,正如尤侗所言:“山水文章,各有时运。山水藉文章以显,文章亦凭山水以传。”文人通过自己的书写将景观展现在世人面前,同时在后人的追慕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文学作品,再现了景观的面貌和发展、演变。这些文学作品因文学景观的存在而代代相传,并逐渐凝固为一座城市或一个地方的集体记忆,而这一集体记忆又唤醒了对该城该地文脉的传承与发展,故文学作品不断得以传播,在古今读者和游人中形成广泛的影响。高建新在《文学景观的生成及其条件》中说:“文学景观是审美的记忆、情感的记忆。”文学景观呈现一定的美感特征,蕴含着前人的情感体验,而由文学景观唤起的记忆又往往再借助文学来表达。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云:“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孟浩然与诸子游览岘山,拜谒羊公碑,这些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让其感慨万千,遂写下这一首著名的诗歌。很多古代诗人在登临岘山这一文学景观的时候,也留下相关诗篇,如张九龄《登襄阳岘山》、李白《岘山怀古》、曾巩《初发襄阳携家夜登岘山置酒》、李曾伯《登岘山用刘清步韵》、陈与义《游岘山次韵三首》等。故从某种意义上说,的确是文学景观促进了古典文学的传承与传播。对文学景观进行保护与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学景观的丰富内涵可以激发作家创作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学景观往往包括多层文化隐喻,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分布各地的文学景观,可以激发游人、作家对自然风光、人文胜迹、文学经典的热爱,从而不断创造新的作品以传承文脉,同时也激发了民族情怀与家国情怀,尤其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可以更好地增强文化自信。文学景观不仅仅是空间层面的存在,更是时间层面的、可对话的、可传承的,故而随着文本的不断经典化,文学景观逐渐成为该地的地域象征和文化符号。(摘编自李惠玲《文学景观与古典文学的双向互动》)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具有文学属性和文学功能的自然或人文景观,在当代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B.尤侗说的“文章亦凭山水以传”,说明了文学景观的生成是离不开古典文学。C.岘山诗篇的创作传承某种程度上证明了文学景观促进了古典文学的传承与传播。D.对文学景观进行保护与进一步研究有重大意义,这样可以更好地增强文化自信。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目前学界多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文学景观,本文则关注文学景观和古典文学的关系。B.叠加效应是指先生成文学景观,在后人的不断题咏下形成闻名遐迩的文学景观的效应。C.无名的敬亭山因谢朓和李白的诗而著称,可以视为名人效应和叠加效应等的综合体现。D.文学作品凝固成集体记忆时,它就能不断得以传播并在读者和游人中形成广泛的影响。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说明“叠加效应”的一项是(3分)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因张继的千古绝唱《枫桥夜泊》,成为姑苏的象征之一。B.沈园因陆游、唐婉美丽而悲惨的爱情故事独具浪漫色彩,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前来寻觅爱情的足迹。C.崔颢写出《黄鹤楼》之后,吸引着李白、贾岛、陆游等诗人不断歌咏,这些诗篇使黄鹤楼誉满神州。D.李白的《蜀道难》以浪漫主义笔法描绘蜀道雄奇,如今已成风景名胜的古蜀道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游。4.下列关于文学景观和古典文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学景观与古典文学共生共长,而且两者相互推动。B.文学景观因古典文学作品的流传而催生且不断丰富内涵。C.文学作品可再现景观,这让它因文学景观的存在而代代相传。D.古典文学使文学景观成为某地的地域象征、文化符号。5.在多种效应的综合作用下,杭州和扬州以城市之态成为独特的文学景观,激发了观赏者丰富的想象,唤醒了他们曾经的记忆,鼓荡起他们心中的情感。请在柳永的《望海潮》和姜夔的《扬州慢》中任选一首,分析词中的“想象”“记忆”和“情感”。(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林园师傅杜卫东我和妻到一家饭馆就餐。①一进大堂,见左手的圆桌旁有位客人,身材敦实,留着花白相间的板寸,脑袋不大,形状椭圆,像一个刚刚从土里刨出的大号马铃薯。一扭头,两道眉毛漆黑而浓密,鞋刷一般。见我直勾勾地看他,他友善地一笑,露出两颗略显凸起的门牙——哟,这简直就是记忆中的林园师傅!瞬间,记忆的闸门被打开,尘封多年的往事像洪水一样呼啸而至。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初中毕业分配到北京第一机床厂重型铸造车间当工人,林园师傅是车间副主任。后来,我被车间抽调去搞宣传。印象中,林园师傅总是穿一身半新的劳动布工作服,在车间四处转悠,面孔严肃,双手倒抄在背后,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往往夹着一块桃酥,趁人不备,会咬上一口。当然,他完全有资格这样做,他是八级工,月入108元,相当于我们徒工的七倍。他不仅手头宽裕,身上的光环也极为耀眼,作为一名老工匠,林师傅被提拔为统领近千人的车间副主任。因为长期奋战在生产第一线,他落下一身毛病,一有饥饿感胃就难受,所以,不时需要用桃酥垫吧一下。关于林师傅,车间流传着许多他的趣闻。有一次,几个师兄弟恶搞,趁他不在办公室。从他的三屉桌里摸出了一盒“大前门”,撕开烟封,将里面的香烟替换成八分钱一盒的“大生产”,然后重新粘好烟封,放了回去。第二天上午,工段长以上级别的干部开会。林师傅打开那盒烟,抽出一支点燃,吸了一口,轻轻吐出烟雾,眉峰渐渐蹙起。他用食指和拇指缓缓转动着纸烟,一脸疑惑。当他不经意间看到“大生产”的烟标时,“噗”的一口吐出余烟。表情凝重地拉了一下身旁的车间主任,说:“我还琢磨呢,怎么抽着味儿不对?原来,烟被换了。”他把没抽完的半支烟在鞋底摁灭,一脸严肃地感慨道:“看来,这烟厂的管理水平实在堪忧!”想了想,又一脸困惑地叨咕:“不对呀,两个烟厂生产的烟,怎么能够调包呢?啧啧,怪了。”令人忍俊不禁的事儿当然不止这一桩。林师傅没上过学,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扫盲班摘的文盲帽子。可巧,那一次车间主任外出开会,由林师傅替代他做年终总结。讲稿是由我执笔的。我的字迹工整,林师傅认我的字问题不大,但千算万算,没想到在另一个细节上出了岔子。为了增强效果,我在讲稿上作了个别提示,比如“此处要加重语气”“此处应有掌声”,没想到,林师傅照本宣科。当他一本正经地读出这样的提示语时,席地而坐的几百名工友一愣,开始没有缓过神儿,继而,笑声和掌声差点把屋顶掀起来,其效果,为历年年终总结最佳。林师傅也为自己剑走偏锋而取得的意外效果暗自得意,证据是,这之后,他一度把桃酥换成了稻香村的萨其马,价位提升了至少两个档。后来,机缘巧合,刚刚恢复业务的中国青年出版社要调我去当编辑。于我,这是一次命运的华丽转身,可是车间主任不放。②那是一个很倔的小,大家背后都叫他“掌柜的”,在车间说话一言九鼎。他不但不同意我的调离申请,还一生气,“发配”我到班组当了一名翻砂工。难忘那个阳光灿烂的上午,车间里吊车轰鸣,铁水迸溅,林师傅倒背着双手走到我身旁。只不过,他没有夹着桃酥或者萨其马,而是手一扬,变出了一张《北京日报》。他指着副刊上的一首诗《老支书的闹表》,问我:“这是你写的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林师傅笑了,无数皱纹在他的脸上扩散,像是一朵绽放的秋菊。“杜——”他不叫我“小杜”,而是单音节一个“杜”,尾音有点上扬,还略微带点颤音。“啧啧,有出息。师傅别的不懂,但有一个道理,师傅心里明镜儿一样:是金子就会发光。”这之后,我在《北京日报》和《工人日报》又发表过几首诗歌,林师傅总是在第一时间把报纸送到正在干活的我手中。在车间搞宣传时,我曾和林师傅一组,参加了一次干部下车间劳动,任务是把刚从火车上卸下来的一车皮沙子运到车间一角。林师傅干活极不惜力,他脖子上缠着一条蓝毛巾,推起装满沙子的小车,躬身一溜小跑,不时用毛巾擦一擦脑门沁出的热汗,全然没有一位八级老工匠的傲娇。累了,我们两人就躺在铁道旁的沙堆上休息。③那是一个秋天的夜晚,夜凉如水,有枯叶随风落下。偶尔,铁道旁的草丛里会传出几声秋虫的鸣叫。一轮明月挂在夜空,月辉如银,好像为大地铺了一层白霜。他点燃一支“大前门”,悠悠吐出一片烟雾,叫了一声“杜——”然后问我:“你说,这天得有多大呀?”我觉得,这个问题从一个儿嘴里提出,有点违和,便微微一笑,未置可否。林师傅似乎也不期待我回答,自顾自道:“你想过没有?前推一百年,后延一百年,这天还是这天,一点也不会变,可人呢,却换了好几茬。”我没有搭话,暗想,这儿是想表达天地无垠、人生短暂的感慨吗?后来,我终于调动成功,临走前专门去向林师傅告别。④坐在三屉桌后的林师傅依然一脸严肃,他抽出一支“大前门”,破天荒地让了让我,我说不会,他眉字间露出一缕欣慰说:“不会,好。坏毛病,别学。”然后打火点燃,深吸一口,待烟雾消弭于无形,开始鼓励我,言语中,颇有几分预言得以实现的自得。末了,破例送我到车间门口。我走出很远了,他还向我招手,暮色中,他就像一棵虬曲盘结的老树。从此,我们天各一方,各自为生活忙碌。原以为,他已淡出我的世界,没想到,他一直占据着我心房的一角,一有契机,便会现身与我相遇。“先生,里边请。”服务员见我站着愣神,走过来招呼。经过那位老人身边时,我又认真打量了他一番——嘁,活脱脱一个林师傅!只是,那时我二十出头,他已年近花甲,而今如果健在,他该是百岁老人了。而眼前的“林师傅”精神矍铄,充其量不过六旬。我打给工友,确认林师傅已经在十几年前离世,一阵唏嘘,不禁又想起了那个星月交辉的秋夜。……林园师傅,你可认同徒弟迟到的解读?天道不变,岁月长流。(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偶遇的一位食客的长相,就让“我”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可见林园师傅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大前门”香烟被调包成“大生产”香烟,林园师傅故作糊涂,不深入追究,只是出于对年轻人的关爱。C.林园师傅将桃酥换成更贵的萨其马,是他对自己剑走偏锋、做了被认为是历年最佳年终总结的自我奖赏。D.林园师傅赞扬“我”有出息,“总是第一时间把报纸送到正在干活的我手中”,可以看出他对知识的尊重。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处写眼前那位不知名的食客,自然引出回忆,结尾再次写食客,首尾呼应,结构圆融。B.②处既有典雅的成语,也有贴近生活的口语,还有幽默的俏皮话,语言生动风趣,亦庄亦谐。C.③处描写了夜色冰凉、枯叶纷飞、秋虫嘶鸣、明月低垂的凄凉哀婉的画面,为后文人物的感慨作铺垫。D.④处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选取典型细节,将林园师傅的形象刻画得立体丰满。8.为什么林园师傅“一直占据着我心房的一角”?请结合全文作简要概括。(5分)9.文章倒数第二段省略号部分,既是“我”对林园师傅秋夜感慨的解读,又是对文章主旨的进一步升华。请结合你对全文的理解,为作者补齐这段文字。(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皇宋处士唐异,字子正,人之秀也。之才之艺,揭乎清名。西京故留台李公建中,时谓善画,为士大夫之所尚。而子正之笔,实左右焉。江东林君复神于墨妙,一见而叹曰:“唐公之笔,老而弥壮!”东宫故谕德崔公遵度,时谓善琴,为士大夫之所重。而子正之音,尝唱和焉。高平范仲淹师其弦歌尝贻之书曰崔公既没琴不在兹乎!处士二妙之外,嗜于风雅,探幽索奇,不知其老之将至。一日以集相示,俾为序焉。嘻!诗之为意也,范围乎一气,出入乎万物,卷舒变化,其体甚大。故夫喜焉如春,悲焉如秋,徘徊如云,峥嵘如山,高乎如日星,远乎如神仙。上以德于君,下以风于民,不然,何以动天地而感鬼神哉!而诗家者流,厥情非一。失志之人其辞苦,得意之人其辞逸,乐天之人其辞达,规闵之人其辞怒。如孟东野之清苦,薛许昌之英逸,白乐天之明达,罗江东之愤怒,此皆与时消息,不失其正者也。五代以还,斯文大剥,悲哀为主,风流不归。吟咏性情而不顾其分,风赋比兴而不观其时。故有非穷途而悲,非乱世而怨。观乎处士之作也,孑然弗伦,洗然无尘。意必以淳,语必以真。无虚美,无苟怨。骚雅之际,此无愧焉。览之者有以知诗道之艰,国风之正也。(节选自范仲淹《唐异诗序》)材料二:吾谓作诗者,亦必先有诗之基焉。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有胸襟,然后能载其性情智慧聪明才辨以出。千古诗人推杜甫,其诗随所遇之人之境之事之物,无处不发其思君王、忧祸乱、悲时日、念友朋、吊古人、怀远道。凡欢愉幽愁离合今昔之感,一一触类而起,因遇得题,因题达情,因情敷句,皆因甫有其胸襟以为基,如星宿之海,万源从出,如钻燧之火,无处不发,如肥土沃壤,时雨一过,天矫百物,随类而兴,生意各别,而无不具足。(节选自叶婪《原诗·内篇上》)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3分)高平A范仲淹师B其弦歌C尝贻之D书曰E崔公F既没G琴H不在兹乎。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足(3分)A.厥,指他的、他们的,与《六国论》“思厥先祖父”中的“厥”词义相同。B.息,指滋长、增长,与《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中的“息”词义不同。C.苟,指随便的、草率的,与《离骚》“苟余情其信芳”中的“苟”词义相同。D.因,指因为,由于,与《孔雀东南飞》“于今无会因”中的“因”词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异擅长绘画,与当时著名画家李建中不相上下,同时还精于操琴,赢得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普遍推崇。B.范仲淹认为,诗歌创作因作家的失志、得意、乐天、遭遇不幸等不同境遇,而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风格。C.范仲淹认为唐异诗作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他的作品体现出诗歌创作的艰难和雅正的诗风。D.杜甫诗中思念君王、忧虑祸乱、悲悯时世、想念朋友、凭吊古人等内容,都是由他丰富的经历生发的。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江东林君复神于墨妙,一见而叹曰:“唐公之笔,老而弥壮!”(4分)(2)上以德于君,下以风于民,不然,何以动天地而感鬼神哉!(4分)14.材料中对诗人创作诗歌提出了哪些要求?(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澧州觐省①杜甫佳士欣相识,慈颜②望远游。甘从投辖饮③,肯作置书邮④。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湖南冬不雪,吾病得淹留。【注】①觐省:指探望双亲。②慈颜:指父母的容颜。③投辖饮:《汉书·陈遵传》记载,“遵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④置书邮:传递信件、文书的驿使。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次句从父母的期望着笔,表现了殷六志在四方、理想高远的人生追求。B.颔联下句借一“肯”字,形象刻画出诗人意欲托人传递书信时的微妙心理。C.颈联由高鸟暮云、寒蝉碧树构成的晚秋之景,渲染出一种浓重的送别氛围。D.尾联交代了诗人因病淹留长沙而不得归乡的情状,与上文的请托形成呼应。16.本诗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小明在写作以保家卫国为主题的征文时,引用陆游《书愤》中“▲,▲”两句,描绘壮怀激烈的战斗场面,抒发克敌制胜的豪迈之情。(2)在《离骚》中,屈原赋予香木香草象征意义,借“▲,▲”两句来表示自己早晚勤勉修德,让自己拥有坚贞的品德。(3)李白的《蜀道难》中,“▲,▲”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蜀道山岭之高,与李白《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有异曲同工之妙。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大家用完饭一般会说“吃完了”,而陕西话与河南话则可能会说“吃毕了”或“吃毕咧”。普通话里大多将“完”“毕”连用,或单取“完”字,很少搭配使用“毕”字,但①。《史记·项羽本纪》记载:“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这里“毕”表示“完成”,“寿毕"即“祝酒完成”。而杜牧挥洒自如写下的《阿房宫赋》里,亦有“六王毕,四海一”之句为证。由此可见,陕西、河南的朋友真是开口就有“古人之风”。古语是别于今语的存在,方言对标的则是普通话。②,证明其具备的强大生命力。只要我们留心一瞥,就会发现今天口耳之间的古语确实很多。古语的方言不仅有趣,还很美,甚至能够打破各地方言的刻板印象。“沾衣欲湿杏花雨”的江南烟雨之感,在活泼可爱的四川朋友口里,③。如此诗意的叫法,实则来自《诗经·采薇》所说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飞飞”即“霏霏”,就是描述毛毛雨之细小的情状。此外,还有类似“纸飞飞儿”的说法,指碎纸或小纸片。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吃毕咧”的“咧”与《荷花淀》中“小华哩”的“哩”都是地方方言,但意思不同。B.“寿毕”中“毕”字在古语中“完成”的意思一直沿用至今,如:礼毕、锋芒毕露。C.“挥洒自如”应改为“洋洋洒洒”,两者虽意思相近,但是“挥洒自如”不能作状语。D.“口耳之间”的“间”读jiān,和《祝福》中“眼珠间或一轮”中“间”的读音不同。20.有些方言词语表现力极强,使用得当往往有奇效。李白《蜀道难》中开头“噫吁嚱”三个字就是蜀地方言,请分析其效果。(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鲜花献英烈,哀思祭忠魂。今天的盛世中国,是无数英雄烈士用血肉筑成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①清明节,我们祭奠烈士,②就是要在抚今追昔中铭记革命先烈事迹,③弘扬革命英烈精神,继承革命先烈遗志,④更加坚定地向未来进发。⑤在今天,我们通过传承革命传统、弘扬红色基因,⑥是给他们的最好缅怀。⑦革命英烈已离我们远去,⑧但他们身上彰显出来了不畏强敌、不惧牺牲、舍身取义的伟大精神永远不朽。我们要在学习弘扬烈士精神中接受洗礼,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成为激励在新长征路上奋力拼搏的强心剂和助推器。未来之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够如期实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他们信仰的理想正在实现,他们开创的事业正在继续,他们书写的历史必将由我们继续书写下去。”这是对革命先烈的深情告慰,也是对我们莫大的激励和鞭策。21.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B.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C.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D.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22.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四处表达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四、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在中国语言中,“清”与“浊”相对,原本指水纯净没有杂质。先贤们从水的“清”中,引申出了许多其他事物的“清”,从自然事物的“清”引申出了人文精神和社会政治意义的“清”。崇清尚洁,至今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观念,成为我们的审美取向、道德追求和社会风尚。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得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高二语文答案1.B【答案解析】“文章亦凭山水以传”表述的是文学作品凭借文学景观来传承,而非“文学景观的生成离不开古典文学”。2.D【答案解析】由原文第三段“这些文学作品因文学景观的存在而代代相传,……在古今读者和游人中形成广泛的影响。”可知,有多种原因让它得以传播并在读者和游人中形成广泛的影响,选项说法绝对。3.C【答案解析】A、D为名篇效应,B为名人效应。4.D【答案解析】由原文最后一段“故而随着文本的不断经典化,文学景观逐渐成为该地的地域象征和文化符号。”可知。文本的经典化不能等同于古典文学。5.如选《望海潮》可答:①记忆:“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表明诗人根据前人的记载吟咏已知杭州的美名。成为文学景观的名城唤醒了诗人的记忆。②想象:“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体现诗人突破时空的丰富想象,城中秋天桂花飘香,西湖夏天荷花十里。(答“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也可,想象将来回到朝廷夸耀杭州之美。)③情感:全词描写了杭州美丽的自然风景和人民和平宁静富庶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喜爱向往之情和对执政者的赞美。如选《扬州慢》可答:①记忆:“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等表明扬州自古繁华,美名远扬,诗人早有耳闻。成为文学景观的名城唤醒了诗人的记忆。②想象:“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难赋深情”体现诗人的想象,如果才华横溢的杜牧重游故地也会震惊,难以表达对扬州遭劫的悲痛。③情感:全词描写了被金兵洗劫后的扬州萧条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山河破碎的悲痛和忧国忧民之情。(评分参考:每点2分,对诗句的默写不作要求,言之成理即可。)6.B【答案解析】“故作糊涂,不深入追究,只是出于对年轻人的关爱”,于文无据。7.C【答案解析】“凄凉哀婉”错。8.①林园师傅个性鲜明:严肃、憨直可爱、内心丰富。②林园师傅有爱岗敬业的精神。③林园师傅爱才惜才,鼓励我成长。(评分参考:答出任意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9.①是啊,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历史长河是永恒的。②但像师傅您一样认真工作,努力奉献的普通劳动者,是永远值得被铭记。③我们虽不完美,但历史永远是由一代一代并不完美的普通人所推动的。(评分参考:每点2分,第一点为“解读”,扣上文“天地无垠、人生短暂”;第二点为“主旨”,扣“一直占据着我心房”;第三点为“升华”,扣下文“天道不变”。言之成理即可,若答案明显不是“补写”,可酌情扣分。)10.CEG。11.C【答案解析】“苟余情其信芳”中“苟”是如果、只要的意思。12.A【答案解析】“唐异……赢得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普遍推崇”错误。原文“西京故留台李公建中,时谓善画,为士大夫之所尚”可知,当时士大夫们推崇的是李建中。13.(1)江东的林君复精于绘画,一见到唐异的画就赞叹道:“唐公的笔力,越来越雄健了!”(评分参考:“神于墨妙”、“弥”、“壮”各1分,语句通顺1分)(2)它对上可用来赞美君主之德,对下可以用来教化民众,不这样的话,凭什么能使天地鬼神感动呢!(评分参考:“德”、“风”、“何以”、使动各1分)14.①要重视诗歌创作的意义,上以德于君,下以风于民。②表达上要有真情实感,无虚美,无苟怨。③诗人创作要有胸襟。参考译文:材料一我朝处士唐异,字子正,是特别优异的人才。他的才华和技艺,彰显出他的清高名声。原西京留台李建中,时人认为他擅长绘画,为士大夫所推崇。而子正的画技,实际上与他不相上下。江东的林君复精于绘画,一见到唐异的画就赞叹道:“唐公的笔力,越来越雄健了!”原东宫谕德崔遵度,当时人们称赞他擅长弹琴,为士大夫所敬重。而子正弹琴,曾经与他一起唱和。高平人范仲淹向他学习琴艺,曾经给他写信说:“崔公已经去世,最高的琴艺难道不在你这里吗?”处士除了擅长绘画和操琴之外,还喜欢写诗,追寻诗歌幽深奇妙之境界,(乐在其中)不知道衰老即将到来。有一天,他拿诗集给我看,让我写一篇序文。啊!诗歌所涵盖的内容,包含整个宇宙,出入于万物之间,卷舒变化,它的体系非常庞大。因此,诗歌有时像春天般充满喜悦,有时像秋日般充满悲伤,像云朵般缥缈不定,像山峰般高耸峥嵘,它有时高远如日月星辰,有时深邃如神仙幽境。它对上可用来赞美君主之德,对下可以用来教化民众,不这样的话,凭什么能使天地鬼神感动呢!然而,诗家众多,他们的情感并非一致。不得志的人诗句苦涩,得志的人诗句飘逸,乐观的人诗句通达,遭遇不幸的人诗句愤怒。像孟东野(孟郊)的诗风清苦,薛许昌(薛能)的诗风英逸,白乐天(白居易)的诗风明达,罗江东(罗隐)的诗风愤怒,他们的诗风随着他们的感情的变化而变化这些都随着,或消亡,或生息,但不失诗歌正道。自从五代以来,文坛凋敝,诗歌以悲哀为主,不再有传统的诗风。(诗人)吟咏性情而不顾及自己的身份,运用风赋比兴的手法不考虑时代的变化。所以有的诗并非在穷途末路时却表现出悲哀,并非在乱世时却表现出怨恨。看看(唐异)处士的作品,他孑然独立,与众不同,他的作品一尘不染。他的诗歌情意必以淳正为本,语言必以真实为准。没有虚假的赞美,不随意抒发怨恨之情。将他的诗歌置于骚雅之间,也无愧于这一传统。读者可以通过他的作品了解到诗歌创作道路的艰难和国风的正统性。材料二我认为作诗的人,也首先必须具备创作诗歌的根基。创作诗歌的根基,就是诗人的胸襟。有了胸襟,以后才能通过诗歌把诗人的性情、智慧、聪明、才辨表现出来。自古以来,最受推崇的是杜甫,他的诗歌随着遇到的人、境、事、物的不同,没有一处不抒发出他思念君王、忧虑祸乱、悲悯时世、想念朋友、凭吊古人、怀念远古大道的情思。大凡欢愉、幽愁、离合、今昔的感触,全都由类似的事物触发而兴起,因遇到的事物而得到写作的主题,因主题而传达自己的情意,因情意而敷写诗句,这些都是因为杜甫有胸襟并把它作为根基,就像黄河之源,万条河流都从这里流出,就像钻燧木取火,无处不发生火光,就像肥沃的土壤,一场时雨过后,万物萌发,各类植物茂盛,生机勃勃,各有特色,无不充盈。15.A【答案解析】“表现了殷六志在四方、理想高远的人生追求”错误,“慈颜望远游”的意思是:父母慈祥的面容望向远方游子。此句是从对面落笔,借父母双亲思子,表达殷六的思归之切。16.①对结识佳士的欣喜。②对蔡五好客重情的感念。③对自己因病归家不得的惆怅。=4\*GB3④对故乡与亲朋的思念。=5\*GB3⑤对殷六归家探亲的艳羡。(评分参考:每点2分,答满三点给6分。)17.(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2)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3)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18.①在古语中使用较多/在古语中不是这样②古语能够活在方言里③可能被叫做“雨飞飞儿”19.B【答案解析】锋芒毕露中的“毕”意思是“完全”,“寿毕”中的“毕”的意思是“完成”,两者不同。20.①表示惊叹之情,②突出蜀道之高险,③以蜀地方言开篇更能吸引读者,=4\*GB3④奠定全诗雄浑的情感基调。(评分参考:每点1分)21.D【答案解析】皆为比喻。22.③改为“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弘扬革命英烈精神”,即两句调换顺序。⑤改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⑥改为“给他们最好的缅怀”。⑧改为“但他们身上彰显出来的不畏强敌、不惧牺牲、舍身取义的伟大精神永远不朽”。即把“了”改成“的”。23.请参看作文评分细则。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高二语文作文评分细则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在中国语言中,“清”与“浊”相对,原本指水纯净没有杂质。先贤们从水的“清”中,引申出了许多其他事物的“清”,从自然事物的“清”引申出了人文精神和社会政治意义的“清”。崇清尚洁,至今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观念,成为我们的审美取向、道德追求和社会风尚。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得少于800字。【题目解读】此为材料作文题,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清”字丰富的含义及其深远影响作为材料,引导考生进行思考。第二部分是写作指向。“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强调考生可从自己的阅读积累、生活经验出发,深入理解题意,表达“我”从材料中获得的启示,写出真情实感与个性思考。第三部分是具体要求,其中的“选准角度”明确提示学生写作不必面面俱到,可以选取某一个方面的联想构思作文。本题立意角度比较灵活多样,重在激发考生的发散性思维,倡导个性化写作,培养健康向上的情怀。材料中共三句话,前两句提出了“清”的四层含义:第一层是水之“清”,即清澈纯净无杂质;第二层是其他事物之“清”,如空气之清新,鲜花之清香,山之清秀,玉之清透,环境之清洁,生活之清闲等;第三层是人文精神之“清”,如《氓》中弃妇之清醒,《离骚》中屈原之清高,《石灰吟》中于谦之清白,包拯海瑞的清廉,嵇康李白的清逸等;第四层是社会层面之“清”,如人际关系清爽,社会政治清明,国家海清河晏,风清气正等。材料中第三句话引导考生从不同层面思考其影响和意义,有鲜明的情感倾向。【评分参考】一、作文评价整体要求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文风端正强调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章能显现青年人的品德修养、奋斗精神与责任担当。文脉清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合同3篇
- 2024年事业单位招聘合同(网络安全与信息技术)3篇
- 2024年度事故车买卖行业联盟建设与合作合同3篇
- 2024年柴油运输安全合同
- 2024年度商铺租赁合同(含公共区域使用规则)3篇
- 2024外地务工人员就业保障与职业发展劳动合同3篇
- 2024年度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旅游服务合同2篇
- 2024年度旅游服务合同:某旅行社与某企业关于员工旅游服务的合同3篇
- 2024年度化工企业物流服务合同6篇
- 2024年标准采购合同中英版本详尽条款一
- JT∕T 795-2023 事故汽车修复技术规范
- 趣识古文字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吉林师范大学
- 幼儿园健康领域《脸上的表情》课件
- 二年级乘除法口算题计算练习大全2000题(可直接打印)
- 格兰气吸精量播种机
- 2024年马原试题及完整答案(历年真题)
- 天津在津居住情况承诺书
- 舞台搭建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
- MOOC 信息安全-复旦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入团积极分子考试题库答案
- 共情传播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探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