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在职(同等学力)考研西医综合真题试卷
(总分:32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70,分数:140.00)
1.不受醛固酮控制的是
(分数:2.00)
A.钠离子
B.氯离,子
C.水
D.钾离子
E.钙离子4
解析:解析:醛固酮是调节机体细胞外液量和Na、K,平衡的重要激素。促进远曲小管对Na.、Cl
一、水的重吸收,同时促进K-分泌。
2.细胞兴奋的标志是
(分数:2.00)
A.反射活动
B.动作电位V
C.分泌活动
D.收缩力
E.张力
解析:解析:兴奋性是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这是生理学对兴奋性的最早的定义。反射活
动是神经调节的最基本方式。在近代生理学中,兴奋性被理解为组织或细胞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收缩和分泌是细胞兴奋以后产生的结果。张力是物质的机械特性。
3.静息电位等于
(分数:2.00)
A.钠离子的平衡电位
B.钾离子的平衡电位J
C.氯离子的平衡电位
D.钙离子的平衡电位
E.镁离子的平衡电位
解析:解析:细胞静息时,膜主要允许K'通过,细胞内K-浓度高,沿化学梯度向外扩散,K,带的正
电荷使膜外电位升高,形成的电场阻碍K-向外扩散。当化学梯度的驱动力与电场的阻力相等时,没有K
.的跨膜净移动,此时的跨膜电位不再改变,即是静息电位。接近于K-的平衡电位。
4.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的是
(分数:2.00)
A.氧气
B.钾离子
C.氯离子
D.脂肪酸
E.葡萄糖V
解析:解析:葡萄糖、氨基酸在小肠细胞的吸收属于继发性主动重吸收(与Na.的重吸收相关联),继发
性主动转运所需的能量是其他溶质顺电化学梯度转运时释放的。
5.以神经调节为主的生理过程
(分数:2.00)
A.体重稳定
B.减压反射7
C.胃液分泌
D.肾血流量稳定
E.血糖稳定
解析:解析:减压反射指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当动脉血压升高时,这一反射过程引起的
效应是使血压下降,故称减压反射。所以减压反射是神经调节。
6.胸内负压形成的主要机理是
(分数:2.00)
A.两层胸膜紧贴在一起运动
B.胸廓扩大缩小运动
C.肺弹性回缩V
D.肺内大气压的变化
E.呼吸肌舒缩活动
解析:解析:胸内压即胸腔内的压力。正常情况下(平静呼吸),胸内压力总是低于大气压,故称胸内负
压。平静呼气末胸膜腔内压约为-3^5mmlIg,吸气末约为一5^lOmmHgo胸内压=大气压(肺内压)一
肺回缩力,肺内压约等于大气压,这时胸内压=一肺回缩力,故胸内负压是肺的回缩力造成的。
7.导致呼吸停止的切断部位在
(分数:2.00)
A.脊髓胸腰段之间
B.脊髓延髓之间J
C.延髓脑桥之间
D.脑桥中脑之间
E.上下丘之间
解析:解析:动物实验中,在脊髓与延髓之间横切,则呼吸运动停止。
8.经典的激素分泌方式是
(分数:2.00)
A.远距分泌V
B.旁分泌
C.神经分泌
D.自分泌
E.腔分泌
解析:解析:经典概念认为,激素通过血流将所携带的调节信息递送至机体远处的靶细胞,实现长距细胞
通讯,因此内分泌也称远距分泌或血分泌。
9.输血的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分数:2.00)
A.溶血反应7
B.寒战、高热
C.头痛、胸闷
D.腰背酸痛
E.呼吸困难
解析:解析:溶血反应为输血最严重的并发症。多由误输ABO血型不合所致。典型的症状为病人输入十几
毫升血型不合的血后,立即出现沿输血静脉的红肿及疼痛,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头痛、胸
闷、心率加快乃至血压下降、休克,随之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溶血性黄疸。溶血反应严重者可因免疫复合物
在肾小球沉积,或因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低血压引起肾血流减少而继发少尿、无尿及急性肾衰
竭。所以选A。
10.对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
A.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B.降低肺的顺应性-J
C.维持大小肺泡稳定
D.防止肺不张
E.防止肺水肿
解析:解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能降低表面张力,从而降低弹性回缩力和弹性阻力,增加肺的顺应性,对
于降低吸气阻力和减少吸气做功,有重要的生理意义。维持肺泡内压力与小肺泡大致相等,不至于过度膨
胀。防止了液体渗入肺泡,使肺泡保持相对干燥。
11.只经过一次突触传递即可完成的生理过程
(分数:2.00)
A.肌紧张
B.屈肌反射
C.对侧伸肌反射
D.翻正反射
E.腱反射J
解析:解析: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如膝反射、跟腱反射。腱反射为单突触反
射,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进入脊髓后,直达前角与前角运动神经元构成突触。反射的潜伏期短,只够一次
突触接替的时间延搁,故腱反射是单突触反射。
12.跨膜转运需要细胞消耗能量的是
(分数:2.00)
A.氧气内流
B.钾离子外流
C.氯离子内流
D.钠离子内流
E.氨基酸内流V
解析:解析:氧气跨膜是单纯扩散,钾离子外流和钠离子内流以及氯离子内流都是顺浓度差的通道介导的
易化扩散。与经通道转运不同的是,经载体的转运有被动转运(经载体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两种方式,后
者可再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两种形式。氨基酸出入一般细胞是载体介导的易化犷散,而
在小肠和肾脏是通过继发性主动转运进入细胞的,间接消耗钠泵的能量。
13.影响细胞内外水分布的是
(分数:2.00)
A.血压
B.组织液压
C.血浆晶体渗透压V
D.血浆胶体渗透压
E.对水的通透性
解析:解析:由于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晶体物质绝大部分不易透过细胞膜,所以细胞外液的晶体渗透压对于
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极为重要;另外,在生理情况下,由于血浆蛋白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所以血浆胶
体渗透压虽小,但对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
14.胆盐吸收部位
(分数:2.00)
A.回肠V
B.胃
C.空肠
D.结肠
E.十二指肠
解析:解析:回肠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心。
15.正常人体的主要储能物质
(分数:2.00)
A.糖
B.脂肪J
C.蛋白质
D.氨基酸
E.甘油三酯
解析:解析:三大能源物质在人体内供能的作用不同,糖类是主要的能源,其中肝糖原用于维持血糖,肌
糖原用于提供肌肉活动的能量;脂肪是能源物质在体内最主要的储存形式;蛋白质仅在长期饥饿、极度消
耗时才分解供能。
16.自律性最高的细胞是
(分数:2.00)
A.窦房结细胞V
B.心房肌细胞
C.房室交界细胞
D.浦氏细胞
E.心室肌细胞
解析:解析:心肌的自律性来源于特殊传导系统的自律细胞,其中窦房结细胞的自律性最高,称为起搏细
胞,是正常的起搏点。
17.不释放乙酰胆碱的是
(分数:2.00)
A.交感节前纤维
B.交感节后纤维J
C.副交感节前纤维
D.副交感节后纤维
E.运动神经纤维
解析:解析:在外周,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纤维、所有自主神经节前纤维、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除
少数释放肽类或喋吟类递质的纤维外)、少数交感节后纤维(支配温热性汗腺的纤维和支配骨骼肌血管的交
感舒血管纤维)都属于胆碱能纤维。在外周,多数交感节后纤维(除支配汗腺和骨骼肌血管的交感胆碱能纤
维外)释放的递质是NE,尚未发现以E为递质的神经纤维,以NE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肾上腺素能纤
维。
18.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产生过程中,突触后膜主要通透性增大的离子是
(分数:2.00)
A.Na*V
B.K,
C.Cl-
D.Ca2,
-
E.HC03
解析:解析:突触前膜兴奋并释放兴奋性递质,兴奋性递质通过突触间隙弥散至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上
的相应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对Na"和K设,尤其是Na,2通透性升高,导致Na,2内流和K12外流,
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的局部电位,即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19.修复DNA双螺旋结构变性的主要方式
(分数:2.00)
A.错配修复
B.核甘酸切除修复V
C.碱基切除修复
D.重组修复
E.直接修复
解析:解析:DNA损伤的类型决定切除修复的具体方式。①碱基切除修复:DNA糖甘酶特异识别DNA中发
生改变的碱基,例如,胞喀咤脱氨基产生的U,通过水解被除去。接着,AP核酸内切酶迅速识别这个丢失
碱基的裸露位点,在其5'端切断磷酸二酯键,再由磷酸二酯酶切除脱氧核糖磷酸残基。最后,由DNA聚
合酶和连接酶将缺口修复。②核甘酸切除修复:核昔酸切除修复可以修复DNA双螺旋中发生的几乎所有大
型损伤。一个巨大的多酶复合物(例如大肠埃希菌的UvrABC)搜寻DNA中发生变性的损伤部位,而不是某
种特殊的碱基改变,并在其两侧切断DNA,由解旋酶清除包括损伤部位在内的DNA片段,最后DNA聚合酶
和连接酶修补缺口。③重组修复:有时DNA双螺旋的两条链在同一部位均受到损伤,这种DNA分子没有模
板链(携带正确的遗传信息)用于修复。对于这种罕见的DNA损伤,细胞可以利用含有正常拷贝的第二个
DNA分子进行重组修复,通过这个正常拷贝提供正确的遗传信息重组修复是复制后修复,因为它出现于
复制后。参与大肠埃希菌DNA重组修复的酶主要是RecA和RecBC等。④DNA倾向差错合成:在特殊情况
下(如紫外线辐射),大肠杆菌DNA可能出现倾向差错(elTor—prone)合成,DNA聚合酶IV和V可以使DNA
复制体通过未经修复的损伤部位进行复制,其特征和消除差错(error-free)的DNA修复系统正好相反,
复制将产生许多差错。⑤SOS应答:从大肠埃希菌到真核生物,细胞有一种紧急应答(SOS)机制,一旦DNA
受到严重损伤,这一机制能诱导多个基因表达,合成多种参与修复DNA损伤的酶和蛋白因子,例如大肠埃
希菌的RecA和RecBCD»
20.细菌DNA聚合酶I活性主要是
(分数:2.00)
A.合成前导链
B.合成后随链
C.合成前导链和后随链
D.合成引物
E.切除引物V
解析:解析:大肠埃希菌主要有3种DNA聚合酶:DNA聚合酶I(polI),DNA聚合酶H(polII)和DNA聚
合酶IH(polin)。pol1分子为单一多肽链,3个结构域的活性依次为(从N端到C端):5'-3'外切酶,
3'-5'外切酶和DNA聚合酶。其中,5'-3'外切酶活性用于去除RNA引物,3'~5'外切酶活性具有校正功
能,聚合酶活性在DNA损伤修复中用于填补缺口(短单链区)。枯草杆菌蛋白酶可以将pol1水解为两个片
段,大片段叫作Klenow片段,具有3'~5'外切酶和DNA聚合酶活性。除了5'—3'外切酶活性以外,pol
I还有一项其他两个DNA聚合酶没有的功能一一在体外利用DNA分子一条链切口产生的3,-0H作为引物
进行复制,新的DNA链取代原来的同源链,后者被polI的5'-3'外切酶降解,这一反应叫做切口平
移。切口平移是重要的核酸技术,用于标记DNA片段。polII兼有3'-5'外切酶和DNA聚合酶活性,主要
功能是参与DNA损伤修复。polII可以利用受到损伤(如嗑噬共价交联)来不及修复的DNA链作为模板合成
DNA。只有polIH符合大肠埃希菌体内:DNA复制的要求,所以polIH是真正的复制酶。
21.转录起点在基因碱基序列中的编号为
(分数:2.00)
A.+10
B.+1J
C.0
D.—1
E.—10
解析:解析:转录起点是转录合成RNA的第一个碱基,其碱基编号为+1。有的启动子的转录起点不是固定
的,可能出现于相邻的2〜3个碱基。转录起点前面(5’方向)的DNA序列称为上游,碱基编号依次为一
1,-2,-3…转录起点后面(3'方向)的序列称为下游,碱基编号为+2,+3…细菌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结
合并起始转录的位点,一般具有以下4个基本特征:有转录起点,一10序列,一35序列,在一10和一
35序列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22.仃因子识别结合
(分数:2.00)
A.增强子
B.启动子V
C.隔离子
D.顺反子
E.复制子
解析:解析:RNA转录过程由DNA指导的RNA聚合酶催化。大肠埃希菌的RNA聚合酶由五个亚基组成,可
用a2pp'。表示,称为全酶。。亚基能识别转录模板和转录的起始点,。亚基识别启动子,促进转录起
始。a286'部分称为核心酶,能催化核甘酸以3',5'一磷酸二酯键聚合成RNA。
23.E.coli乳糖操纵子中阻遏蛋白的结合位点称为
(分数:2.00)
A.阻遏基因
B.操纵基因J
C.调节基因
D.结构基因
E.诱导基因
解析:解析:调节基因lacI位于lac操纵子上游附近,是独立的转录单位,其表达产物是阻遏蛋白,结
合于操纵基因。
24.带羟基侧链的天然氨基酸种类数目是
(分数:2.00)
A.5
B.3,
C.1
D.7
E.6
解析:解析:酪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带有羟基侧链。
25.黄三酮用于
(分数:2.00)
A.核酸定性
B.定性或者定量检测氨基酸V
C.脂肪定性
D.RNA定性
E.DNA定性
解析:解析:苛三酮可以和氨基酸的。一氨基以及。一竣基反应,生成特征性紫色化合物。Pro属于亚
氨基酸,与苗三酮的反应产物呈黄色。利用这一特性,可进行微量氨基酸的定性(或定量)分析。
26.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
(分数:2.00)
A.所有原子在空间的位置V
B.局部的空间结构
C.特征性氨基酸序列形成的折叠模式
D.每个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E.亚基在空间的相对位置
解析:解析:蛋白质分子有4个严格的结构层次: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如果细分
的话,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之间还有两个亚层次: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一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氨基酸
残基的排列顺序。一级结构是决定蛋白质分子的三维(空间)结构和生物学活性的基础。二级结构是指多肽
链局部的空间结构,即多肽链一部分骨架的折叠方式和主链原子的空间位置,不包括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
象。三级结构是指整条多肽链的三维结构,包括骨架和氨基酸侧链在内的所有原子的空间位置。四级结构
是指在多个亚基组成的蛋白质分子中,亚基的种类、数目、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及其相互作用(缔合),但不
包括每个亚基本身的构象。并非所有的蛋白质都有四级结构。稳定四级结构的作用力与稳定三级结构的没
有本质上的区别。
27.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分数:2.00)
A.酶浓度
B.米氏常数J
C.温度
D.pH
E.离子强度
解析:解析:米氏常数(K1)在数值上等于酶促反应的速率达到最大值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单位:mol/
Do米氏常数是酶蛋白本身的特征性常数,K..值与酶的浓度无关,但随温度、plk离子强度的变化而改
变。K„值越小,酶对底物的亲和力就越大,所以酶对最适底物的K,值最小(亲和力最大)。转换数是酶
的催化常数(符号:Kcat),其定义为:在一定条件下,每秒钟每个酶分子转换底物的分子数,或者每秒钟
每微摩尔酶转换底物的微摩尔数。通常利用。Kcat/K„的比值,作为酶的催化效率的参数。
28.米氏常数(K.)的数值
(分数:2.00)
A.等于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的底物浓度
B.等于底物浓度达到最大值一半时的反应速度
C.等于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一半时的底物浓度V
D.增加时酶对底物的亲和力增加
E.减小时酶促反应的速度变慢
解析:解析:当V=K/2时,K.=[S],即K.表示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S]。K.为酶
的特征性常数,单位为mmol/L。
29.酶蛋白质子转移的机制
(分数:2.00)
A.蛋白酶解激活
B.可逆共价修饰
C.别构调节
D.一般酸碱催化4
E.静电效应
解析:解析:一般酸(碱)是能够提供(结合)质子的任何物质。许多酶必须有酸(碱)作为质子供体(受体),
这就是一般酸碱催化。
30.属于第二信使的是
(分数:2.00)
A.NO
B.IP3J
C.ADP
D.cGTP
E.eGDP
解析:解析:常见的第二信使有cAMP,cGMP,DAG(二酰基甘油),IP-(1,4,5一肌醇三磷酸)和Ca
'。第二信使能够改变蛋白质的活性,调节许多代谢反应,包括糖代谢、脂肪代谢、代谢产物的分泌等。
另外,第二信使能够通过调控基因表达,调节细胞的增生、分化和存活。
31.兼有受体和蛋白激酶活性的是
(分数:2.00)
A.胰岛素受体4
B.肾上腺素受体
C.干扰素受体
D.EPO受体
E.G蛋白偶联受体
解析:解析:酶偶联受体主要包括:受体Tyr激酶(RTK)、受体鸟甘酸环化酶、受体Tyr磷酸酶、受体
Ser/Thr激酶和结合Tyr激酶的受体。从其名称可以看出,前4种均兼有受体和酶两个功能,最后一种
只有受体功能,但能结合并激活胞内Tyr激酶。受体酪氨酸激酶(RTK)是绝大多数生长因子的受体。根据
结构特征,RTK分为6种类型: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②胰岛素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一1受体。③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④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⑤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⑥血管内
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32.G蛋白分子特性
(分数:2.00)
A.由3个亚基组成
B.有7个跨膜a一螺旋7
C.有1个跨膜a—螺旋
D.有丝(苏)氨酸蛋白激酶活性
E.有酪氨酸激酶活性
解析:解析:所有的G蛋白偶联受体属于一个七螺旋受体超家族,其结构特点是含有7个跨膜仅一螺旋。
酶偶联受体只有一个跨膜a-螺旋,与配体结合被激活后,多数受体本身表现某种酶促活性,但有的受
体只能激活细胞内的某种酶。
33.符合P肾上腺素受体特征的是
(分数:2.00)
A.由3个亚基组成
B.丝(苏)氨酸蛋白激酶活性
C.酪氨酸激酶活性
D.腺甘酸环化酶活性
E.G蛋白偶联受体J
解析:解析:P肾上腺素受体是典型的G蛋白偶联受体,其信号传递过程如下:①肾上腺素结合于受
体;②Gs活化,GDP被GTP取代,Gs解离成Ga—GTP和GBR二聚体;③Ga—GTP结合并激活腺甘酸环化
酶;④腺甘酸环化酶产生cAMP;⑤cAMP结合于无活性的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PKA)的调节亚基,导致
PKA的催化亚基被激活;⑥PKA磷酸化靶蛋白特异位点Ser/Thr,产生细胞应答。
34.核酸分子的基本结构(组成)单位是
(分数:2.00)
A.核昔酸J
B.碱基
C.核糖
D.核昔
E.脱氧核糖核甘
解析:解析:核酸分子是多聚核昔酸,其基本的结构单位是核甘酸。核昔酸包括3个组成部分:碱基、戊
糖和磷酸。碱基分为两种类型:噂吟和嚓嚏。喋吟包括腺噤吟(A)和鸟喋吟(G)。喀嚏包括胸腺喀咤(T)、
胞喀咤(C)和尿喀咤(U)。
35.连接DNA单位的共价键是
(分数:2.00)
A.氢键
B.离子键V
C.二硫键
D.肽键
E.磷酸二酯键
解析:解析:核酸中的一个个核甘酸单位通过3',5'•磷酸二酉旨键相互连接,形成无分支的多聚核甘酸
大分子,其骨架由核糖(或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组成。
36.真核DNA复制合成引物酶
(分数:2.00)
A.引发酶
B.pol«V
C.polB
D.poly
E.pol8
解析:解析:哺乳动物细胞有5种DNA聚合酶:pola,pol3,poly,pol8,pole.其中,pol
a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引物,而pol8负责细胞核DNA链的延伸。PolB和pole可能参与DNA损伤修
复。PolY负责线粒体DNA复制。
37.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活化氨基酸的是
(分数:2.00)
A.氨基酰一tRNA聚合酶
B.氨基酰一IRNA合成酶V
C.氨基酰一tRNA水解酶
D.氨基酰一tRNA活化酶
E.氨基酰一tRNA激酶
解析:解析:氨基酸必须活化才能成为体内蛋白质合成的底物,氨基酰tRNA合成酶(ARS)催化这一反应,
最终生成氨基酰tRNA«ARS对氨基酸和tRNA均有较高的专一性,反应分两步进行:①ARS催化氨基酸和
ATP反应,生成氨基酰一AMP一酶复合物,产生焦磷酸。②氨基酸从氨基酰一AMP一酶复合物转移到
tRNA,与tRNA的3'末端AMP中核糖的3'-OH形成酯键,生成氨基酰tRNA,并释放AMP和ARS。有的
ARS直接将氨基酸连接于3'—011,有的ARS先将氨基酸连接于2'—0H,再转移到3'—011。氨基酸和
tRNA之间形成的酯键是高能键,能量来自ATP水解。反应产生的焦磷酸水解成磷酸,也释放能量。每个
氨基酸分子活化需要消耗两个高能磷酸键,使反应不可逆。
38.催化肽键形成的肽酰转移酶是
(分数:2.00)
A.细胞质中的蛋白质
B.核糖体大亚基中的蛋白质
C.核糖体小亚基中的蛋白质
D.RNA一蛋白质复合物
E.核糖体大亚基rRNAJ
解析:解析:成肽是转肽酶催化的肽键形成过程,数种大亚基rRNA组成转肽酶。结合于核蛋白体A位的
氨基酰一tRNA使氨基酸臂部分弯折,使该氨基酸在空间上接近P位。P位的起始氨基酰一tRNA(或延长中
的肽酰一tRNA)由酶催化,将氨基酰基(或延长中的肽酰基)从tRNA转移,与A位下一氨基酸a一氨基形
成肽键连接,即成肽反应在A位上进行。多肽链延伸阶段有延伸因子(EF)参与,催化肽键形成的肽酰转移
酶不是蛋白质,而是核糖体大亚基rRNA。
39.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坏死组织,释放大量溶酶体酶
(分数:2.00)
A.液化性坏V
B.凝固性坏死
C.干性坏疽
D.干酪性肉芽肿
E.湿性坏疽
解析:解析:凝固性坏死:蛋白质凝固,保持其轮廓残影,最常见,常见部位为:心肌、肝、肾、脾:干
酪性坏死(彻底的凝固性坏死,原有结构彻底消失)见于结核病。液化性坏死:坏死组织因酶性分解而变成
液态。常见部位为:脑、脊髓;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醵解性脂肪坏死和乳房脂肪细胞破裂;巨噬细胞和异
物巨细胞吞噬反应引起的外伤性脂肪坏死也属之。坏疽:与外界大气相通部位的大范围坏死,并因腐败菌
生长而继发腐败。干性坏疽:四肢;湿性坏疽:肠管、胆囊、子宫、肺;气性坏疽:小而狭深的开放性伤
口。
40.未成熟畸胎瘤恶性成分
(分数:2.00)
A.原始神经上皮V
B.鳞状上皮
C.皮脂腺
D.汗腺
E.胰腺组织
解析:解析:成熟畸胎瘤由三个胚层的各种成熟组织构成。以表皮和附件组成的单胚层畸胎瘤称为皮样囊
肿。以甲状腺组织为主的单胚层畸胎瘤则称为卵巢甲状腺肿。未成熟畸胎瘤:在与成熟畸胎瘤相似的组织
结构背景上,可见未成熟神经组织组成的原始神经管和菊形团(最常见),偶见神经母细胞瘤的成分,此
外,常见未成熟的骨或软骨组织。
41.浆液性囊腺癌(卵巢)携带的基因是
(分数:2.00)
A.APC
B.WT—1
C.RB
D.P16
E.BRCA—1
解析:解析:BRCA-I见于乳腺癌和卵巢癌。APC见于结肠癌。NT—I见于肾母细胞瘤。RB见于视网膜母
细胞瘤。P16见于恶性黑色素瘤。
42..三阴性乳腺癌是指
(分数:2.00)
A.ER(-)sPR㈠、HER2(―)V
B.ER㈠、PR㈠、EGFR(—)
C.ER㈠、PR(•)、P53(—)
D.ER㈠、PR㈠、P16(-)
E.ER㈠、PR㈠、RB(-)
解析:解析:三阴性乳腺癌是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都是阴
性的乳腺癌,它对内分泌治疗无效,对化疗和放疗敏感。
43.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
(分数:2.00)
A.滤泡状腺癌
B.乳头状癌J
C.未分化癌
D.髓样癌
E.滤泡状腺癌与髓样癌的混合癌
解析:解析: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乳头状癌,乳头状癌约占成人甲状腺癌的60%和儿童甲状腺
癌的全部。
44.肝细胞线粒体肿大,内质网扩张见于
(分数:2.00)
A.细胞水肿V
B.脂肪变性
C.嗜酸样变性
D.凋亡小体
E.再生的肝细胞
解析:解析: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细胞的能量供应不足,使细胞膜上的钠泵受损,致细胞内水分含量增
多,称为细胞水肿。肝细胞线粒体肿大,内质网扩张见于肝细胞水肿。
45.鳞癌组织学特点是
(分数:2.00)
A.核分裂象多见J
B.常有一个蒂与正常组织相连
C.多见于肠道、乳腺、甲状腺、卵巢等处
D.向体表或腔面生长
E.与原来正常组织相似
解析:解析:鳞癌:①常发生在鳞状上皮被覆的部位,如皮肤、口腔、唇、食管、喉、子宫颈、阴道、阴
茎等处。有些部位如支气管、膀胱等,也可以发生鳞状上皮化生,在此基础上发生鳞状细胞癌。②大体
±:常呈菜花状,也可形成溃疡。③镜下:分化好的鳞状细胞癌,癌巢中央可出现层状角化物,称为角化
珠或癌珠;细胞间可见细胞间桥。分化较差的鳞状细胞癌无角化珠形成,细胞间桥少或无。
46.高血压会引起
(分数:2.00)
A.颗粒性固缩肾J
B.大红肾
C.大白肾
D.瘢痕肾
E.不规则肾
解析:解析:慢性肾炎的大体改变被称为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以区别于高血压时的原发性颗粒性固缩
肾。
47.病毒性肺炎具有诊断价值的组织学特点是
(分数:2.00)
A.肺间质中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
B.肺泡腔内浆液渗出
C.肺泡上皮细胞增生
D.胞浆内和胞核内出现包涵体J
E.细支气管上皮增生
解析:解析:支原体肺炎或病毒性肺炎常由肺支原体或病毒引起。炎症主要累及肺间质,以淋巴细胞、单
核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可见肺泡上皮增生。病毒包涵体是诊断病毒性肺炎的重要组织学依据。病毒包
涵体呈圆形或椭圆形,约红细胞大小,其周围常有一清晰的透明晕,其在细胞内出现的位置常因感染病毒
的种类不同而异,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感染时,病毒包涵体出现于上皮细胞的核内并呈嗜
碱性;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时,出现于胞质内(嗜酸);麻疹肺炎时则胞核和胞质内均可见到。
48.类风湿关节炎的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RF)属于
(分数:2.00)
A.IgG
B.IgMV
C.IgA
D.IgD
E.IgE
解析:解析:类风湿因子(RF):是一种自身抗体,可分为IgM型RF、IgG型RF和IgA型RF。在常规临床
工作中测得的为IgM型RF,其数量与本病的活动性和严重性呈比例。
49.不会梗死的器官是
(分数:2.00)
A.心
B.肾
C.脾
D.肺
E.胃J
解析:解析:梗死的病理变化可分为贫血性梗死(心、肾、脾)和出血性梗死(肺、肠)。
50.不会坏疽的器官是
(分数:2.00)
A.胃7
B.四肢
C.肠管
D.胆囊
E.子宫
解析:解析:坏疽:局部组织大块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干性坏疽:四肢;湿性坏疽:肠管、胆囊、子
宫、肺;气性坏疽:小而狭深的开放性伤口。
51.出血性梗死的器官是
(分数:2.00)
A.心
B.肾
C.脾
D.肺J
E.胃
解析:解析:梗死的病理变化可分为贫血性梗死(心、肾、脾)和出血性梗死(肺、肠)。
52.肝性脑病患者前驱期最早出现的异常是
(分数:2.00)
A.行为异常
B.性格改变J
C.定向力障碍
D.肌张力增高
E.脑电图异常
解析:解析:肝性脑病分期有助于早期诊断、预后估计及疗效判断。一期(前驱期):焦虑、欣快激动、淡
漠、睡眠倒错、健忘等轻度精神异常,可有扑翼样震颤(门apringtremor)。此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易被
忽略。二期(昏迷前期):嗜睡、行为异常(如衣冠不整或随地大小便)、言语不清、书写障碍及定向力障
碍。有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阵挛及Babinski征阳性等神经体征,有扑翼样震颤。三期(昏睡
期):昏睡,但可唤醒,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有扑翼样震颤,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常
阳性。四期(昏迷期):昏迷,不能唤醒。由于患者不能合作,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浅昏迷时,腱反射和
肌张力仍亢进;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
53.渗出性胸水的特点是
(分数:2.00)
A.透明清亮
B.静置不凝固
C.比重小于1.016~1,018
D.粘蛋白试验(Rivalta试验)阴性
E.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增高J
解析:解析:渗出液多混浊,静置可自凝,比重>1.018,粘蛋白定性试验阳性,乳酸脱氢酶(LDH)含量
增高,大于200U/L,且胸水/血清LDH比值大于0.6。
54.II度烧伤是
(分数:2.00)
A.浆液性炎V
B.纤维素性炎
C.化脓性炎
D.出血性炎
E.化脓
解析:解析:(1)浆液性炎:浆液性炎以血清渗出为主,常发生于黏膜、浆膜和疏松结缔组织。可引起体
腔积液和组织水肿。(2)纤维素性炎:纤维素性炎以纤维蛋白渗出为主,常发生于黏膜、浆膜和肺组织。
发生于黏膜者渗出的纤维蛋白。坏死组织和白细胞共同形成伪膜(白喉)。浆膜的纤维素性炎可引起体腔纤
维素性粘连(绒毛心),进而发生纤维性粘连。(3)化脓性炎:化脓性炎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伴有不
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可分为表面化脓和积脓、蜂窝织炎和脓肿。(4)出血性炎:出血性炎渗出
物中含有大量红细胞。常见于流行性出血热和鼠疫等。浅H度烧伤:伤及表皮的生发层、真皮乳头层。局
部红肿明显,大小不一的水疱形成,内含淡黄色澄清液体,属浆液性炎。
55.仅见于血管内溶血的化验结果是
(分数:2.00)
A.血网织红细胞增高
B.血清总胆红素增高
C.尿胆原强阳性
D.尿Rous试验阳性4
E.尿胆红素阴性
解析:解析:(1)高胆红素血症(游离胆红素升高)、粪胆原排出增多、尿胆原排出增多均提示血管外溶血
RBC破坏。(2)血红蛋白血症、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血清游离Hbf,血红蛋白尿、含铁血黄素尿均提示血
管内溶血RBC破坏。有红细胞破坏增加的检查证据包括:①血红蛋白下降;②高胆红素血症(未结合胆红
素升高);③尿胆原强阳性;④血清结合珠蛋白减低或消失;⑤若为血管内溶血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
高,血清中出现高铁血红素白蛋白,尿血红蛋白可阳性,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即尿.Rous试验阳
性);⑥红细胞寿命缩短,最具有诊断价值。
56.黏液脓血便的检查方式是
(分数:2.00)
A.直肠指诊V
B.B超
C.CT
D.MRI
E.X线
解析:解析:直肠指诊是简单而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对及早发现肛管、直肠癌意义重大。据统计70%
左右的直肠癌可在直肠指诊时被发现,而85%的直肠癌延误诊断病例是由于未作直肠指诊引起。
57.妊娠期甲亢最好选用
(分数:2.00)
A.131I治疗
B.手术治疗
C.口服甲筑咪唾
D.口服丙硫氧嗜噬-1
E.口服普蔡洛尔
解析:解析: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常用药物为硫胭类和咪陛类,前者常用甲硫氧嗜嚏(MTU)和丙硫氧喀
咤(ITU),后者有甲硫咪啜(MM,他巴哇)和卡比马哇(CMZ,甲亢平)。抗甲状腺药物适应证:①症状较轻,
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者。②20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③年老体弱或合并严重肝、肾或心脏病而不宜手术
者。④术前准备。⑤甲状腺次全切除后复发,不适于131I治疗者。⑥作为131I治疗的辅助治疗。⑦妊娠
妇女可谨慎使用。
58.属于内分泌疾病的定位诊断的是
(分数:2.00)
A.同位素扫描J
B.兴奋试验
C.抑制试验
D.细胞染色体鉴定
E.免疫学鉴定
解析:解析:完整的内分泌病诊断应包括功能诊断、定位诊断和病因诊断。(1)功能诊断:①临床典型症
状和体征。②实验室资料。包括代谢紊乱证据,激素分泌异常证据,内分泌动态功能试验,放射性同位素
检查,细胞学检查和骨密度测定。(2)病理诊断:①内分泌腺同位素扫描。②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
和MRI。③B型超声波检查。④细胞学检查。⑤静脉导管检查。(3)病因诊断。
59.不需要使用预防性抗生素的是
(分数:2.00)
A.甲状腺手术V
B.感染病灶手术
C.肠道手术
D.需植入人工制品的手术
E.脏器移植术
解析:解析: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①涉及感染病灶或切口接近感染区域的手术。②肠道手术。③操作时
间长的大手术。④污染的创伤,清创时间较长或难以彻底清创者。⑤癌肿手术和血管手术以及需植入人工
制品的手术或脏器移植术。
60.拇指示指麻木、肱二头肌反射消失提示受损的是
(分数:2.00)
A.颈髓1〜2节
B.颈髓3〜4节
C.颈髓5~6节V
D.颈髓6~7节
E.颈髓5〜6节
解析:解析:肱二头肌反射中枢为颈髓5—6节。
61.下列哪种情况下,不出现脊柱圆弧形后凸
(分数:2.00)
A.类风湿脊柱炎
B.青年性驼背
C.佝偻病
D.姿势性驼背
E.脊柱结核V
解析:解析:脊柱结核不出现脊柱圆弧形后凸。
62.上肢刀伤剩皮肤两厘米的处理
(分数:2.00)
A.清创后,残端缝合
B.清创后,残端缝合,断肢保存,待二期再植
C.清创后,做前臂交叉皮瓣
D.包扎换药
E.立即行断肢再植术V
解析:解析:断肢再植的适应证:(1)全身情况良好,能耐受手术,是再植的必要条件。(2)肢体的条件
与受伤性质有关。①切割伤断面整齐污染较轻,重要组织挫伤轻,再植成活率高。②碾压伤如切除碾压部
分,可使断面变得整齐,患肢虽有所缩短,但再植成功率仍可较高。③撕脱伤损伤广泛,血管、神经、肌
腱从不同平面撕脱,成功率较低。
63.断肢再植因血管痉挛或栓塞所致易发生血管危象,其容易发生的时间是术后
(分数:2.00)
A.2小时内
B.4小时内
C.8小时内
D.12小时内
E.48小时内J
解析:解析:断肢再植术后48小时内易发生血管危象,因血管痉挛或栓塞所致。一旦发生应立即解开敷
料,解除压迫因素,用解痉药。
64.肾结核的临床表现是
(分数:2.00)
A.膀胱萎缩、对侧肾积水J
B.膀胱萎缩、同侧肾积水
C.膀胱扩张、同侧肾积水
D.膀胱扩张、对侧肾积水
E.膀胱正常、对侧肾积水
解析:解析:肾结核导致膀胱结核,膀胱结核病变或挛缩膀胱使对侧输尿管口狭窄或关闭不全,膀胱内压
升高,导致肾盂尿液梗阻或膀胱内尿液反流,引起对侧肾积水。
65.前尿道断裂的治疗首选
(分数:2.00)
A.会师修复
B.清除血肿
C.尿道端端吻合术-J
D.耻骨上膀胱造屡
E.尿道扩张
解析:解析:对球部尿道撕裂严重或断裂,会阴及阴囊有血肿及尿外渗者,应立即经会阴做尿道端端吻合
术,并引流血肿及尿外渗。术后应根据排尿情况适当做尿道扩张。
66.失血性休克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分数:2.00)
A.纠正射血减少
B.纠正有效循环血量不足V
C.纠正率过快
D.纠正冠脉供血不足
E.增加血管阻力
解析:解析:休克的主要措施是纠正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67.MODS最易损伤
(分数:2.00)
A.心脏
B.肺V
C.肝脏
D.肾脏
E.脾脏
解析:解析:多种致病因素可以导致肺等器官的损伤,严重时可以引起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
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和(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
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ALI/ARDS往往是MODS中最先出现的器官功能障
碍,在MODS的整个发病过程中居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地位。
68.鉴别腹股沟斜疝与直疝最有价值的临床表现是
(分数:2.00)
A.疝块的形状
B.疝块的位置
C.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增加腹压是否脱出J
D.是否容易嵌顿
E.发病年龄
解析:解析;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是否再发生可以鉴别腹股沟斜疝与直疝。
69.低血钙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分数:2.00)
A.手足抽搐
B.头痛V
C.肌肉兴奋性增高
D.口角麻木
E.腱反射亢进
解析:解析:低血钙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口角麻木,手足抽搐,腱反射亢进。
70.高渗性缺水的早期主要症状是
(分数:2.00)
A.幻觉
B.澹妄
C.恶心
D.口渴J
E.心悸
解析:解析:高渗性缺水的早期主要症状是口渴,随后有黏膜干燥、皮肤弹性减退、眼窝凹陷、尿量减
少、比重增高、体温上升等表现。分轻度:口渴,缺水占体重2〜4%;中度:严重口渴、口干、尿少、
尿比重高、皮肤弹性减退、烦躁,缺水占体重4〜6%。重度: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神志不清、躁动、昏
迷、高热,缺水占体重大于6%。
二、A2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
71.女性,45岁,经前乳房胀痛3年。查体:双乳房外上象限多发小结节感,未及肿物,双腋窝未及肿大
淋巴结。该患者的诊断考虑为
(分数:2.00)
A.乳腺结核
B.纤维腺瘤
C.乳腺癌
D.乳腺囊性增生症V
E.乳腺炎
解析:解析:乳腺囊性增生病也称慢性囊性乳腺病(简称乳腺病),是妇女多发病,常见于中年妇女。是乳
腺实质的良性增生,其病理形态复杂,增生可发生于腺管周围并伴有大小不等的囊肿形成;或腺管内表现
为不同程度的乳头状增生,伴乳管囊性扩张,也有发生于小叶实质者,主要为乳管及腺泡上皮增生。由于
本病的临床表现有时与乳腺癌有所混淆,因此正确认识本病十分重要。突出的表现是乳房胀痛和肿块,特
点是部分病人具有周期性。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往往在月经前疼痛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有时
整个月经周期都有疼痛。体检发现一侧或双侧乳腺有弥漫性增厚,可局限于乳腺的一部分,也可分散于整
个乳腺,肿块呈颗粒状、结节状或片状,大小不一,质韧而不硬,增厚区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不明显。少
数病人可有乳头溢液。本病病程较长,发展缓慢。
72.男性,75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余年,近1周咳嗽、喘憋加重,咳痰减少,嗜睡。既往吸烟40
年,每日20支。查体:T37.8%,P90次/分,R20次/分,BP150/90mmHg,口唇发维,两肺均可闻及
干湿啰音,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是需要机械通气,机械通气的绝对适应证
(分数:2.00)
A.呼吸停止J
B.张力性气胸
C.肺部感染
D.合并心衰
E.合并肾衰
解析:解析:当机体出现严重的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时,以人工辅助通气装置(呼吸机)来改善通气和
(或)换气功能,即为机械通气。呼吸衰竭时应用机械通气能维持必要的肺泡通气量,降低PaCOz;改善
肺的气体交换效能;使呼吸肌得以休息,有利于恢复呼吸肌功能。
73.男,28岁,患有垂体瘤3年,其引起的cushing综合征,不会出现
(分数:2.00)
A.血中儿茶酚胺增多V
B.满月脸
C.向心性肥胖
D.腹部紫纹
E.毛发增多
解析:解析:皮质醇增多症又称Cushing综合征,主要是由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过多导致肾上
腺皮质增生或者肾上腺皮质腺瘤,引起糖皮质激素过多所致。80%患者有高血压,同时有向心性肥胖、满
月脸、水牛背、皮肤紫纹、毛发增多、血糖增高等表现。24小时尿中17—羟和17一酮类固醇增多,地
塞米松抑制试验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兴奋试验有助于诊断。
74.男性,55岁,间断脸部发热,潮红,CT检查示肺癌,应该是哪种类型肺癌
(分数:2.00)
A.小细胞肺癌7
B.肺腺癌
C.肺鳞癌
D.肺腺样囊性癌
E.大细胞肺癌
解析:解析:小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I.C)包括燕麦细胞型、中间细胞型、复合燕麦细
胞型。癌细胞多为类圆形或菱形,胞浆少,类似淋巴细胞。燕麦细胞型和中间型可能起源于神经外胚层的
Kulchitsky细胞或嗜银细胞。细胞浆内含有神经内分泌颗粒,具有内分泌和化学受体功能,能分泌5—
羟色胺、儿茶酚胺、组胺、激肽等肽类物质,可引起类癌综合征(间断脸部发热,潮红等)。在其发生发展
的早期多已转移到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并由于其易侵犯血管,在诊断时大多已有肺外转移。
75.男,70岁。因心肌梗死来医院就诊。溶栓再通的表现不包括
(分数:2.00)
A.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B.心电图抬高的ST段于2小时内回降超过50%
C.血清CK-MB酶峰值提前出现(14小时内)
D.胸痛2小时内基本消失
E.心肌酶谱恢复正常7
解析:解析;间接判断血栓是否溶解:①心电图抬高的ST段于2小时内回降超过50%;②胸痛2小时内
基本消失;③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④血清CK-MB酶峰值提前出现(14小时内)等。
76.女性,48岁,右颈前结节无痛,随吞咽活动,B超示:低回声结节,伴点状强回声及短条样回声,考
虑
(分数:2.00)
A.甲状腺肿
B.甲状腺癌7
C.甲状腺结节
D.甲亢
E.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解析:解析:临床表现为单一的甲状腺结节,质地坚硬。B超检查甲状腺癌结节的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
可呈蟹足样改变。内部回声减低、不均质,可有砂粒样钙化,多见于乳头状癌,较少出现囊肿的图像。
77.男性,30岁,双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发热、盗汗、乏力4个月。淋巴结活检病理;淋巴结结构破坏,可
见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等多种反应性细胞及典型的Reed-Steinberg细胞(R-S细胞),符合本
病的化疗方案是
(分数:2.00)
A.M0PP
B.ABVDJ
C.VP
D.VDP
E.CP
解析:解析:ABVD方案对生育功能影响小,不引起继发性肿瘤,所以ABVD已替代M0PP方案成为HL的首
选方案。
78.男性,33岁,诊断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年。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下列哪项措施应特别强调
(分数:2.00)
A.减少负重J
B.理疗
C.非储体类抗炎剂
D.高压氧
E.扩血管药物
解析:解析: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特别强调减少负重。
79.女性,50岁,反复低热1年,伴四肢小关节肿痛。WBC8.0X109/L,HblOOg/L,ANA(—),
RFG)。经多种抗生素正规治疗无效,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其疼痛部位一般为
(分数:2.00)
A.对称性近端指间、掌指和腕关节持续性肿痛V
B.膝、髓和踝关节非对称,持续肿痛
C.膝关节单侧或双侧肿痛,休息后好转
D.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剧烈肿痛
E.胸锁关节肿痛
解析:解析:解析: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表现有晨僵(病变的关节在夜间或日间静止不动后出现较长时间
的僵硬,出现在95%以上的患者),痛与压痛(关节痛往往是最早的症状,最常出现的部位为腕、掌指关
节、近端指间关节,其次是足趾、膝、踝、肘、肩等关节。多呈对称性、持续性,时轻时重,疼痛的关节
伴有压痛),关节肿(常见的部位为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膝关节等,亦多呈对称性),关节畸形
(多见于较晚期患者),特殊关节,关节功能障碍。故选A。
80.女性,43岁。发热,盗汗3年,左下腹痛7天,疑生殖系结核,最可能发生的部位是
(分数:2.00)
A.输卵管J
B.卵巢
C.阴道
D.子宫
E.外阴
解析:解析:生殖系结核最常见于输卵管。
81.男性,55岁,诊断为间皮瘤。引起间皮瘤的最常见因素是
(分数:2.00)
A.苯并花
B.石棉V
C.石英
D.煤焦油
E.芥子气
解析:解析:已被确认的致人类肺癌的职业因素包括石棉、碑、铭、银、钺、煤焦油、芥子气、三氯甲
雁、氯甲甲雁、烟草的加热产物以及铀、镭等放射性物质衰变时产生的氨和氨子气,电离辐射和微波辐射
等。这些因素可使肺癌发生危险性增加3〜30倍。其中石棉是公认的致癌物质,接触者肺癌、胸膜和腹膜
间皮瘤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潜伏期可达20年或更久。接触石棉的吸烟者的肺癌死亡率为非接触吸烟者的
8倍。此外,铀暴露和肺癌发生之间也有很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小细胞肺癌,吸烟可明显加重这一危险。
82.女性,34岁,溃疡病穿孔行修补术后10天,体温38℃,黏液便4〜6次/天,伴有里急后重及尿频、
排尿困难,直肠指诊前壁有肿物。此病人应考虑是
(分数:2.00)
A.细菌性痢疾
B.肠道功能紊乱
C.膀胱炎
D.盆腔脓肿J
E.直肠癌
解析:解析:该病例的特点为溃疡病穿孔行修补术后出现体温升高,典型膀胱和直肠刺激症状,直肠前壁
触到肿物,提示有盆腔感染和脓肿形成。
83.男,34岁,2天前着凉后发热,体温38.9匕,伴呼吸困难,咳嗽,咳少量黄痰,腹泻两次。自服
“先锋霉素”无效。入院查体:嗜睡,口唇轻度发组,脉搏100次/分,呼吸28次/分,双肺叩清音,
双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心律齐,腹(一),血WBC12.3X108/L,中性87%,血气分析:pH7.35,
PaO257mmHg,PaCO231nlmHg,胸片示:左上肺前段、左下肺及右上肺前段、右中肺见斑片状阴影。最可
能的诊断是
(分数:2.00)
A.军团菌肺炎7
B.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C.ARDS
D.肺栓塞
E.支原体肺炎
解析:解析:病人特点:青年男性,受凉后2天起病,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血WBC及中
性粒细胞轻度升高,胸片可见多处斑片状阴影,可确定患者为肺炎。同时患者存在消化道症状,出现I型
呼衰,且头抱菌素抗感染治疗无效,此皆为军团菌肺炎的特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84.女性,30岁,无溃疡病史,因关节酸痛常服水杨酸制剂,6小时前突然大量呕血,血压100/
70mmiIg,心率120次/分,出血原因最可能是
(分数:2.00)
A.胃、十二指肠溃疡
B.门脉高压症,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C.急性胃炎-J
D.胃癌
E.应激性溃疡
解析:解析:无溃疡病史,服水杨酸制剂,突然大量呕血应该是急性胃炎。
85.男,30岁,右上肺结核,初治用异烟朋、乙胺丁醇和链霉素治疗半年,停药三个月后复发,复治药物
直选用
(分数:2.00)
A.异烟肿+乙胺丁醇+链霉素
B.异烟肿+卡那霉素+毗嗪酰胺V
C.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
D.毗嗪酰胺+链霉素+卡那霉素
E.异烟明+对氨基水杨酸
解析:解析:本患者初治阶段不规范,常规总疗程应需12个月,但患者只用药6个月。由于初治化疗不
合理,细菌产生继发耐药性,所以复治必须选择联用敏感药物,并常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由于结核菌
对异烟肿耐药后常可恢复敏感性,所以复治时异烟朋仍为基本选择药物,其他可选用一些较少使用药物。
A项与初治阶段用药相同,所以复治时不宜选用。E项二种药物常为初治时选用.
86.女,60岁,患咳嗽咳痰已8〜9年。查体:可平卧,桶状胸,两肺少量湿啰音,剑突下可见收缩期搏
动,三尖瓣区可听到收缩期杂音,肝脾不大,下肢无浮肿。其诊断可能为
(分数:2.00)
A.慢性支气管炎
B.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C.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代偿期V
D.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右心衰竭
E.肺癌
解析:解析:本患者咳嗽咳痰已8〜9年,两肺有少量湿啰音,慢性支气管炎可以确定。患者查体有桶状
胸,考虑已存在肺气肿。剑突下可见收缩期搏动,三尖瓣区可听到收缩期杂音,为右心室扩大的临床征
象。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出现右心室扩大,应考虑已合并肺心病。但患者可平卧、肝脾不大、下肢无
浮肿,表明目前无右心功能衰竭,心功能属代偿期。
87.女,17岁,两周前感冒,一天来胸闷、气短、头晕,行走时出现眼前发黑。查体BP85/50mmHg,心
律不齐,心率36次/分、心电图为IH度房室传导阻滞、多源性室性心律,应选用的最佳治疗方案是
(分数:2.00)
A.阿托品静注
B.异丙基肾上腺素静点
C.利多卡因静点
D.多巴胺静点
E.立即植入心内膜起搏电极行临时心脏起搏J
解析:解析:患者心动过缓,并出现胸闷、头晕、眼前发黑等心脑组织缺氧的症状,血压偏低,心电图呈
现ni度房室传导阻滞、多源性室性心律。结合患者为年轻女性,两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其病因诊断最
大可能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并发重症心律失常。由于患者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律为多源性的室性心
律,其起搏点极为不稳定,随时有可能出现心脏骤停或心室纤颤。同时患者已经出现了心脑供血不足的临
床征象,血压低,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提高心室率,保持稳定的心律。选项A采用阿托品静注是一项正
确的措施,但它不能保证有效地、稳定地提高及保持心室率。选项B对一般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缓慢心
室率的患者是可以采用的。但本例在心率过缓的同时还伴有多源性室性心律,起搏点不稳定,应用异丙基
肾上腺素较容易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纤颤。在患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极慢时,不应首选利
多卡因,所以,选项C不是最佳选择。选项D采用多巴胺提高血压是合适的,但单纯提高血压并不能改善
患者心脑缺氧的症状,更不能解决心室率过缓的问题。对于本例患者最佳的治疗选择应是立即植入心内膜
起搏电极行临时心脏起搏,确保稳定的心室律和心室率。
88.男,60岁,有高血压5年,1周来咳嗽发热,今日被家人发现神志不清,送来急诊。检查:意识不
清,有癫痫样抽搐,肺内湿啰音,心率1101分,BP130/60mmHg,左侧巴宾斯基征可疑,WBC13-
13.5X10*/L,尿糖(++++),酮体(―")。此例昏迷最可能的原因是
(分数:2.00)
A.脑血管意外
B.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J
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D.感染中毒性脑病
E.低血糖
解析:解析:最可能的昏迷原因是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因为尿糖(+++),酮体阴性,所以不是糖
尿病酮症酸中毒,血压正常则不是感染中毒性休克,无明显限局体征,所以不是脑血管意外。
89.40岁,男,腹胀、纳差3个月,颈部有两个蜘蛛痣,肝肋下4厘米,质硬、腹水中等量,抽出淡红色
腹水少许,比重1.013。诊断可能是
(分数:2.00)
A.肝硬化
B.门静脉血栓形成
C.结核性腹膜炎
D.原发性肝癌J
E.胰源性腹水
解析:解析:中年男性,病程短,肝大且硬,出现血性腹水而比重不高,最可能诊断是原发性肝癌,而常
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故腹水呈血性而比重不高;肝硬化时肝一般缩小,门脉血栓形成可有肝大和腹水,
但肝不硬,不会出现血性腹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饮常识培训体系构建
- 口腔护理刷牙顺序规范
- 解除合伙协议协议书
- 足球发展框架协议书
- 食堂共管账户协议书
- 鲁南地质工程协议书
- 露天采矿承包协议书
- 购销合同变更协议书
- 防汛物质供货协议书
- 重庆股权转让协议书
- WS∕T 391-2024 CT检查操作规程
- JTG-T-F20-20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 低压电涌保护器(SPD) 第12部分:低压电源系统的电涌保护器选择和使用导则
- 《巴以冲突》课件
- (高清版)WST 442-2024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
- ISO-1183密度不确定度报告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一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调研试卷(含答案)
- 外科护理疑难病例个案
- 语文园地八 日积月累《大林寺桃花》(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如何搞好基层武装工作
- 铁路政治思想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