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与朱元思书》名师课件_第1页
【天津】《与朱元思书》名师课件_第2页
【天津】《与朱元思书》名师课件_第3页
【天津】《与朱元思书》名师课件_第4页
【天津】《与朱元思书》名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朱元思书八年级语文主讲人杨宏天津市第十四中学导入本单元我们跟随郦道元欣赏了三峡的迤逦风光,在陶弘景的笔下,我们感受到了山川之美,与大文豪苏轼,享受了月夜的空明澄澈。今天,让我们再回到1500年前,同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一起走近富春江,去感受那里的奇山异水,去体察作者高雅的审美情趣。学习目标1.根据阅读提示和注释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2.抓住“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把握作者笔下景物的突出

特征。3.学习作者描绘景物的手法。4.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的高雅的审美情趣。作者简介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吴均通史学,曾私撰《齐春秋》,为梁武帝所恶,罢了他的官,焚烧了他的书稿。仕途遇阻,吴均不免心灰意冷,加之六朝时佛道思想盛行,受其影响,产生归隐之情。这在文章中也有所流露。吴均的书札以写景见长,“文体清拔有古气”,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三篇;诗歌亦清新流丽,时人称为“吴均体”。作者笔下的富春江《富春山居图》朗读课文,扫清障碍1.标注字音,圈画字形

tóngpiǎotuānmiǎolíng

桐庐缥碧急湍

轩邈

泠泠

yīng

yuānlúnzhuànlì

嘤嘤

鸢飞经纶

千转

戾天

kuīkē

窥谷横柯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2.读好停顿,体会韵律3.通假字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鸣,这里指蝉鸣。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4.词类活用

任意东西: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东或向西。

猛浪若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负势竞上:名词用作动词,向上。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望峰息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横柯上蔽: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在上边。5.一词多义

猿则百叫无绝(动词,停止)天下独绝(形容词,独一无二的,绝妙的)

一百许里(数词,十个十)猿则百叫无绝(数词,虚指,极言其多)

直视无碍(动词,没有)猿则百叫无绝(副词,不)6.特殊句式(省略句式)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主语省略,(船)从流飘荡,任意东西(2)急湍甚箭省略介词“于”,急湍甚(于)箭,意思是比箭还快(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省略主语“高山”,(高山)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初读文章,整体感知1.参照书下注解,自行翻译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乘着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水都是浅青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一望到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大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着江水的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自凭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叫声嘤嘤,和谐动听。蝉长久不断地鸣着,猿持续地啼叫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俗事政务的人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交错遮蔽,挡住了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2.有感情朗读文章,在朗读中整体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想象作者独立舟头,重读“从”“任”二字,以缓慢的语速、疏放的语气吟哦出顺流而下的自由陶醉之感。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二句,语速渐快,语气渐强,延长重读“望峰”“窥谷”,接着舒缓语速语气读“息心”“忘反”以表达惊羡忘俗之情。再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

快速浏览全文,课文的三个自然段分别写的是什么内容?三段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第1段,总说自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之美,点出其特征——“奇

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2段,写“异水”,即富春江水之美。

第3段,写“奇山”,包括富春江两岸的高山、泉水、草木、鸟兽,以及人在此景物中的感受。小结:第1段为总起,后两段分写水、山。1.自读课文,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里?

请同学们在书上圈划或做批注

2.第二段表现了“水”哪些方面的特点?“缥碧”“千丈”“游鱼细石”写出了水之清、水之深;“急湍”“猛浪”写出了水之急。精读文章,品析美景

3.表现水清、水深、水急时,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水皆缥碧”,而且“千丈见底”。水质清澈透明,所以千丈之深,仍能见底。正面描写出了水之清、水之深。不仅如此,“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连倏忽往来的游鱼、细小的石块,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是侧面描写,就进一步证明江水的清澈。②动静结合

“动”是指景物处于相对运动时的形态、神态和音响,“静”是指景物处于相对静止时的形态和神态。动静结合,是指为了营造美的意境,写出景色的神韵。用游鱼细石主要凸显其静态美,而“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则展现出另一种境界,富春江一百许里的水不都柔和明净似素女,也有奔腾湍急如猛士之时,令游览时而心平如镜,时而激情澎湃。③视角的变化前两句是俯视,后两句当是平视④修辞的运用使所状之景如在眼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湍急的江水超过离弦之箭,汹涌的浪又如飞驰的骏马,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把江水急速奔涌的状态表现了出来,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江水的变化。

4.第3段,写“奇山”,请同学们标划出来这一段中哪些语句是直接写山的?哪些语句是间接写山的?直接描写:从“夹岸高山”到“千百成峰”。间接描写:从“泉水激石”到“猿则百叫无绝”。5.作者是如何描写山之“奇”的?

①从人的感官角度看视觉:从“夹岸高山”到“千百成峰”。听觉:从“泉水激石”到“猿则百叫无绝”。

②从观察视角看

作者立足在船上,仰视远观,山景高而奇。

③从动静描写的角度看

“争”“指”“轩邈”写出了山的陡峭、险峻。山本来是静止的,这里却有了动感;山本无生命,却像有着无穷的争胜之心。泉水冲击在山岩上,美丽的鸟儿相互应和着,嘤嘤鸣叫,和谐动听。蝉是“千转不穷”,猿是“百叫无绝”。山间自然音响,既反衬山间的静寂,又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生命的欢乐律动,这真是一派万物欣荣、欢快自得的气象。④从炼字的角度看

写山本身,山势崎岖,富春江的两岸峻岭绵延,并且紧逼着江流,一个“夹”字的应用突出了山势特征。“寒树”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以人的心理感受写树木的浓密青翠,正显出炼字之妙。⑤从修辞的角度看

作者运用拟人、夸张、对偶,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之高、山之奇、山之声,为下文的感叹埋下伏笔。

3.怎样理解“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作者写下这两句的原因是什么?最后一句,景物色调又发生变化,由动返静,由明亮活跃转为晦暗沉寂:枝密林茂,幽暗不见天日。这里实际是写光影的变化,显示出富春江景物之多变,又是一个奇景。江本不宽,高山夹岸,山上的树长得几乎接了头,于是泛舟中流时便有一种如同在林荫大道上漫步的感受。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又是如何理解的?美丽的自然风景,往往有净化心灵的作用。陶醉在这样的美景中,追逐名利的人也会停息物欲之心,俗务缠身的人也会“窥谷忘反”。这两句话由景而生慨叹,反衬出景物之怡人。

课堂练习

面对这奇伟瑰丽、美妙和谐的山光水色,你的心情如何呢?可以结合课文中语句,来填一填、说一说:“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我感到

了!”总结1.学习写景的技巧。2.向作者学习,做纯粹的欣赏者,享受山水美景带来的心灵净化。3.学习作者高雅的审美情趣,善于欣赏自然之美。熟读成诵,体味真情课后作业1.背诵《与朱元思书》全文。2.落实《与朱元思书》的字词,做好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的分类整理3.吴均的《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