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精练习题1_第1页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精练习题1_第2页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精练习题1_第3页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精练习题1_第4页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精练习题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一、选择题1.(2011·天水学业考)下列各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是()①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②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③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⑤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③2.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A.中国共产党成立B.中国国民党成立C.中华民国成立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2011·宜宾中考)右图“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布达拉宫广场飘扬”。符合这一史实的结论是()A.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B.1952年西藏和平解放C.1962年西藏完成民主改革D.1965年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4.一位美军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场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战争被我们称为()A.抗日战争B.解放战争C.抗美援朝D.镇压反革命5.抗美援朝战争中,视纪律重于生命,在烈火中永生的战斗英雄是()A.黄继光B.董存瑞C.邱少云D.罗盛教6.辽宁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信中的“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C.人民公社化D.“大跃进”运动7.(2012·泰安学业考)新中国成立时工业十分落后。然而,短短几年间新中国就生产出了第一批自己的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这主要得益于()A.推行了土地改革B.中共八大的召开C.实施了一五计划D.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贯彻8.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A.通过了《共同纲领》B.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C.完成了三大改造D.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9.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重要创举是()A.农业手工业合作化B.对民族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C.全行业公私合营D.保护富农经济10.1949年以来中国在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是()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11.(2012·扬州模拟)“全民大炼钢铁”“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与这样的事情相关联的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C.“文化大革命”D.三大改造12.下面图中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遵循了客观规律B.解放了思想C.违背了客观规律D.实现了农业合作化13.(2012·襄阳模拟)“2011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结果于2012年2月3日揭晓,朱光亚、刘金国、杨善洲等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假若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评选“感动中国”人物,下列人物你认为不应该评选谁()A.焦裕禄B.王进喜C.雷锋D.黄继光14.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从口号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一段真实的历史。“打倒一切”“造反有理”“停产闹革命”这类口号出现在()A.新中国成立初期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5.(2011·南昌中考)小敏同学准备作一个题为《我眼中的“文化大革命”》的发言,以下内容不适合出现在发言提纲中的是()A.民主法制遭到践踏B.国民经济破坏严重C.文化教育历经浩劫D.外交事业停滞不前二、非选择题16.九(1)班对新中国过渡时期和探索时期中国共产党关注“三农”的史实进行了一次探究学习。探究步骤如下,请你参与:步骤一:史料整理材料一材料二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1950年(%)1954年(%)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贫农中农85.545.292.191.4富农地主14.554.87.98.6材料三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河北抚宁县杜庄炼铁厂二号六点五立方公尺小高炉……13日的产量由过去的三吨多提高到七点五吨;在这一基础上,职工们又继续改进了操作方法,16日创造了七点九八吨的新记录。——1958年8月23日《人民日报》材料四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现在恐怕不能到处这样套。……有些地区,缺点和错误不止是三个指头。如果说这些地方的缺点和错误只是三个指头。成绩还有七个指头,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不能说服人的。……全国有一部分地区可以说缺点和错误是主要的,成绩不是主要的。——1962年初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步骤二:分类展示(1)请你根据史料呈现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步骤三:问题探究(2)图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哪一事件?结合材料二请你谈谈该事件完成的重要意义。(3)图二与材料三说明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有过哪些严重失误?(两点即可)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4)依据材料四,请你指出刘少奇讲话的基本态度。此前中共中央是如何纠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严重失误的?步骤四:感悟认识(5)结合以上问题的探究,请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答案解析1.【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政协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准备了条件。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误区警示】辨析《共同纲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1949年9月,由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2)1954年9月,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结束了《共同纲领》代替宪法的过渡状态,加强了人民民主,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2.【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3.【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辨析能力。图片再现了1951年人民解放军胜利进驻拉萨,西藏和平解放。4.【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根据题干时间“20世纪50年代”“美军”,判断该战争是抗美援朝战争。抗日战争发生在1937-1945年,属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解放战争发生于1946-1949年,属于20世纪40年代。镇压反革命是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斗争。5.【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6.【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故A项符合题意。7.【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并投产,新中国的汽车工业从此起步。8.【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B、C三项的时间分别是1949年、1950年、1956年。9.【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国家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拓展延伸】为什么中国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政策?通过赎买政策,进行公私合营,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民族资本家企业实行没收政策或打击镇压政策。这是由历史与现实条件决定的:(1)民族资本家历史上反帝反封建,支持中国革命。(2)他们拥护社会主义改造。(3)资本家有管理经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这样的人才。10.【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1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根据题干中的“大炼钢铁”“大办公共食堂”,可判断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有关。1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图中失实的图画和夸张的口号,是“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的表现,这种现象违背了客观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严重的影响。13.【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题干的关键信息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焦裕禄、王进喜、雷锋都属于这一时期。黄继光是抗美援朝时期涌现出来的英雄。故选D。14.【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文革小组”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全国出现了停课、停产“闹革命”的动乱局面。15.【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A、B、C三项是其表现。但这一期间,我国的外交事业仍取得重大成就。16.【解析】史料分别为图片史料:材料一;文字史料:材料三、四;表格史料:材料二。根据图一人们手中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可判断是土地改革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作用的表述回答第(2)题。图二和材料三所反映的失误造成了三年经济困难。材料四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根据材料四的时间“1962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提出“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从1962年开始,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解答,使我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勇于承认错误并且有能力改正自己的错误,使我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等。答案:(1)图片史料:材料一;文字史料:材料三、四;表格史料:材料二。(2)土地改革运动。意义:土地改革标志着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3)总路线、“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任答其二即可)。影响:造成了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