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濮阳第一某中学高一(上)第一次质检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1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濮阳第一某中学高一(上)第一次质检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2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濮阳第一某中学高一(上)第一次质检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3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濮阳第一某中学高一(上)第一次质检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4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濮阳第一某中学高一(上)第一次质检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濮阳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上)第一次质检

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诗和词,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来诗词并称。有评论家对诗词的风格进

行了高度概括,即“诗庄词媚”,这个说法影响深远,堪称经典之论。

“诗庄词媚”,所谓“诗庄”,是说诗歌大都庄肃严整;“词媚”,是指词相对婉约媚气。那么

“诗庄词媚”之说产生的原因何在呢?

实际上,“诗庄词媚”的风格取决于诗词的格式、用途和历史原因。

近体诗发展以来,人们在写诗时.,必须遵从严格的平仄和字数要求,写出来的诗也就带有严格的

格式和韵律。词则不然。词是音乐性的歌曲,是当时被人们传唱的流行歌曲,词牌也是多种多样,

所以并没有固定的平仄和字致要求。如此看来,诗工整,词自由,格式上的差异构成了“诗庄词

媚”说法的一部分。

唐代科举取士的过程中,需要考诗赋,这也决定了作诗的严肃性。才子文人们需凭一手好的诗作

来获取官位,内容上自然也不能放松要求,多是追求功业、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而

落榜失意的人写诗,就是为了感慨身世,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了。曹操曾说:“歌以咏志。”

诗作也确实是人们言志的一种常用手段。《尚书•尧典》中有记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

律和声。”而词一直被人们称为不登大雅之堂之声,它一般用于娱乐场所的助兴。词中的女性形

象也占了很大部分,包括符号化的美女、思妇,甚至女强人等等。题材上,词以言情为主,欧阳

炯《花间集序》中写:“不无清绝之辞,用助妖烧之态。”可见,“用助妖燃之态”的词自然不

能脱离“媚”这一形容词了。

在我国古典文学的传统中,诗歌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从《诗经》开始,人们便强调“思

无邪”“发乎情,止乎礼义”等需严格遵守的戒条,孔子、荀子等儒家巨匠也阐释过“诗言志”

这一中心命题。经过几千年儒家思想的洗礼,诗歌始终遵循着“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

化,移风俗”的目的,起着教化作用。相对而言,词就不受任何的限制,并没有历史的规定和局

限,一直以通俗文学、娱乐大众的身份存在并流传,正如张炎《词源》云:“簸弄风月,陶写性

情,词婉于诗。”

人们说“诗庄词媚”,这对诗词的风格来讲固然是个大方向,但历史上也存在着诗“媚”词“庄”

的现象。现在我们常讲一篇文章或一句话很有诗意,便是揭示出了诗也有美的一面,也有“媚”

的一面。诗也存在着很多男女情爱之作,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名句。此外,诗歌自身的

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特性,也充分体现出诗歌的美感。另一方面,自古以来词的题材和体

裁多种多样,其中不乏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词派,《念奴娇•大江东去》和《江城子•密州出猎》

等名篇,都体现了庞大的气势和远大的抱负,这又是词“庄”的重要体现。

中国的诗词作为最美的体裁传达了人类的美好情怀与精神境界,二者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可谓“并

蒂花开一树香”。它们不仅成为中华文化永远的经典,而且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永恒遗存。

(摘编自于溟跃《也谈“诗庄词媚”》)材料二:

从起源上看,唐诗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诗歌的创作传统,主张对现实生活进行朴素真实的反映,

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语言通俗自然,风格清新。

而词,起初是一种音乐文学,是合乐的歌词,原来整齐的格律诗体已不再适应多变的曲调形式,

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重为活泼的词。由于词在晚唐、五代、宋初多是酒席宴前娱宾遣兴之

作,内容以表现男女情爱为主,吟唱风花雪月以娱人娱己,故有“词为小道、艳科”之说,这也

与整个社会的享乐习气有关。

从题材上看,诗多表达政治共有的情感。有表达国家兴亡、民生疾苦的,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等诗句;有表达胸怀抱负、宦海沉浮的,如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

人回”、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等诗句。总的来说,唐诗中除了刘禹锡等

采取了民歌的内容外,都比较庄正严肃。反观词,其在题材内容上则常常以描写男女情爱、离别

愁怨为主。如柳永的《雨霖铃》就是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情人的惜别之作,倾吐深深的离愁时,

也抒发了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受压抑的愤懑,更加关注词人自身的感情投射。因此,古人认为诗

是庄正肃穆、质朴厚重的,而词是柔媚清丽,纤细轻佻的,诗往往流露出一种忧患意识或是言志

倾向,而词则经常带有一股脂粉气,不如诗歌那般大气,词的语言相比于诗显得更精美典雅、轻

灵细巧。

直到苏轼出现,才打破这种局面。苏轼的词在内容和题材上大胆尝试、不断扩大,来呈现词人的

战争观、家国观、人生观,而不再局限于闺阁之内,逐渐改变了婉媚之气独主词坛的局面。

(摘编自晏靖《小议“诗庄词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人用“诗庄词媚”高度概括了我国古代诗词风格,“诗庄词媚”这个说法堪称经典之

论。

B.古代的文人通过参加科举考试,用一手好的诗作来获取官位,曹操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C.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我国“诗教”的传统由来己久,而词相对来说不受限制、束缚。

D.唐诗中也有别于庄正严肃风格的诗歌,如刘禹锡等人在创作诗歌时采取了民歌的内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两句

很好地诠释了“诗庄词媚”的风格。

B.诗歌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也往往用来展现诗人的志向抱负,这意味着诗歌在表现

诗人精神境界方面要优于词。

C.词在题材内容上以描写男女情爱、离别愁怨为主,经常带有一股脂粉气,其语言相比于

诗显得精美典雅、轻灵细巧。

D.苏轼的词在内容和题材上大胆尝试,使词不再表现闺阁之情,他突破了词婉约的特质,

变婉媚之气为豪放之风。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诗庄词嵋”观点的一项是

A.画有诗人之笔,有词人之笔。高山大河,诗人之笔也;烟波云岫,词人之笔也。

B.词中的豪放词不乏“庄”,而诗中的宫体诗也不乏“媚”。

C.诗词同源,都是“缘情而发”的文体,二者抒情特征相同。

D.诗词最明显的差过于形式,诗的句式是整齐的,而词的句式有长有短。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欧阳修用诗句“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来抒发自己被贬后仍对前途充满信心

的个人情志,又用词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来写女子的闺怨之情。请结合

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清风拂面

孙春平

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小理发棚,简易得没法再简易。四根竹竿做桩,四片灰白布充墙。

小棚里有四个人,理发员是个高高瘦瘦的中年汉子,罩着白褂。他很健谈,手忙嘴不停,此

时正跟理发的那位老者聊得欢。坐在靠边的凳上排队的便是我和另一位小伙子。棚子虽简陋,可

理发员却想得周到,竹竿上挂了几本新杂志。我漫不经心地翻着一本《婚姻与家庭》。我旁边那

位是个音乐爱好者,他东张张,西望望,嘴里却一刻不停地吹着口哨。

突然,口哨独奏戛然而止。我奇怪地从杂志上抬起眼睛,只见独奏者陡地站起身,竟在这比

床铺大不了多少的棚子里踱起步来,踱到理发员身后,又蹲下身去扣鞋上的卡子。可那鞋卡并没

有松,只见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票,然后

站起身,把手插进裤袋……

那是一张50元的票子。棚子里好一阵没进别人,而我自己坐在这里没见地上有票子,况且

站在棚子里不断活动的只有那理发员,显然,钱一定是他刚才掏东西时带出来的,而现在却进了

别人的裤袋。

小伙子坐回座位,理发员回过头,淡淡地笑了笑,说:“就这么屁股大的地方,坐乏了,连

直直腰、遛遛腿的地方都没有。”

“行啊,也不是在这里长住过日子。”小伙子胡乱应了一句,口哨又响起来。

我该怎么力、?要不要马上把他“揪”出来,还是躲得远一点?

“喂,你们二位,谁先来呀?”老者已在对着挂在简易“墙”上的镜子“相面”了。理发员

抖着围巾,转身问我们。

小伙子慌忙站起身,拔步却往外走:“哎,你理吧,我有点急事,得走。”他对我说。

走?便宜你!我一把拉住他:“喂,你有事就先理嘛,我不忙。”先稳住他,至于下一步,

我还得好好想一想。

理发师傅笑着向我点点头,那有节奏的“嚓嚓”一声很快伴着两个人的谈话又响起来:“要

个啥发型啊?”

“你看着来吧。”

理发师傅转身抓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小伙子,工作啦,还是念书呢?”

“俺是临时工,正给热电厂撅屁股挖地沟呢。”

“甭愁,临时工也照样出息人。有句老话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当年诸葛亮未出

隆中时,其实也是个待业青年,一直待到二十七岁,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汉朝还有个韩信,

当待业青年时,受辱胯下都不在乎,后来为汉高祖打天下立下了大功。人生就怕没个志气,对不?”

我惊羡理发师傅的博识和引经据典的能力,我无心再看书,便也加入了谈话:“师傅,您没

少读书呢。”

“倒是爱翻翻,下乡那几年,几本闲书都让我翻零碎了。唉,没赶上好时候,等熬回了城,

都快三十了。”

“回城没分配工作呀?“

“分了,在纺织厂,干保全。在厂里的时候,一车间男工女工的头发,差不多都归我‘保全'。

这几年,厂里放长假,咱总得找个挣饭吃的营生吧,就把业余变成专业啦。可厂里那些工友们还

常大老远地跑来找我,剪完头10元20元的一扔就走人。我知道工友们的心意,可那钱咱能接吗,

凡是到这儿来剪头的,不是蹬三轮就是守摊儿的。大家还想着我,还记得我的这点手艺,咱就知

足啦。”

说话间,棚门口跑进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怀里抱着饭盒,进门就喊:“爸,快吃饭吧。我

妈说,面条一放就打团了。”

我翻腕看表,哟,快两点了,忙说:“师傅,您还是先吃饭吧。”

“不忙,不忙,这小伙子有急事呢。”

“我等等,中。”小伙子“表态”了。

“你们年轻人的时间金贵。”师傅手中的剪刀仍在“嚓嚓”地响,又对站在旁边的姑娘吩咐:

“把饭盒先放凳子上,拿着扇子给这位大哥扇扇,你看他出了多少汗。”

真的,小伙子怎么出了那么多的汗,顺着脸颊和脖颈儿往下流。天是热,可也没热到这个程

度啊。

姑娘撅撅嘴,执拗地端着饭盒:“我妈今天腿又痛得厉害,强撑着做了饭就又躺回床上去了。

她说今儿午后要下雨,叫你早点收摊儿呢。”

“等你这位大哥剪完我就回去。”师傅又自言自语地说,“她妈在冷冻厂,那个厂也是活不

起的样子了。本来开工资都难,偏又得了个风湿性关节炎,刮风下雨的,比天气预报都灵。”

起风了,杨树叶儿又轻轻地唱起来,可小棚子里仍是闷热。姑娘站在身旁,不情愿地正对着

那位小伙子一下一下地扇。

此时,再看那小伙子,端坐椅上,双目紧闭,是在安然领受父女二人对他尽心尽意的服务,

还是在内心对自己做着谴责?

小伙子理完发,站起身,红头涨脸地摸出2元钱,往师傅手里一寒,连声“谢谢”者没说,

便匆匆跑出去了。我急了,跳起来要追出去,可胳膊却被师傅紧紧地拖住了。

“师傅。不能让他跑了!”

“他忙哩。”

“您不知道……”

“我知道,知道。”师傅笑呵呵地拍拍我肩头,硬拉我坐下。

“他——”我要喊出来了。

师傅对我笑着摇摇手,然后抬起一只脚,指给我看。原来在他脚下,正踩着小伙子刚才捡去

的那张50元的票子。

“唉,人哪,谁没从年轻时过过,知道错了,就中啦!”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描写小理发棚简易得不能再简易,但理发师傅却在竹竿上挂了新杂志让顾客打

发时间,可见他是个周到细致、为顾客着想的人。

B.理发师傅不愿意接受工友们理发时多给自己的钱,这不仅表现了理发师傅的自尊自爱,

也表现了作者对这些小人物悲惨命运的同情。

C.“起风了,杨树叶儿又轻轻地唱起来,可小棚子里仍是闷热。”天气的变化没有给小理

发棚带来凉爽,这暗示了理发棚里气氛沉闷。

D.小说围绕“捡钱”事件,以小理发棚为场景,通过对理发师傅、小伙子人物形象的塑造,

含蓄地表现了理发师傅的善意和小伙子的转变。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票……”,

动作细致传神,表现了小伙子的机警灵活。

B.“就这么屁股大的地方,坐乏了,连直直腰、遛遛腿的地方都没有”,暗示理发师傅己

察觉小伙子捡钱的动作,设置巧妙。

C.小说叙写理发师傅女儿送饭情节,主要是为了突出妻子的善良,也表现了理发师傅夫妻

互相关心、和睦相处,丰富了作品内容。

D.小说中的“我”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参与者、见证者,“我”的情绪波动让读者身

临其境,使故事更富真实性。

8.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伙子的心理变化过程.

9.小说题目“清风拂面”有哪些含意?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

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颛异焉。玄谓太祖日:“天下将乱,非

命世之才不能涉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迂顿丘令,

征拜议郎。十四年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辛未,令日:“自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

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

县官勿绝縻,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十五年春,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

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欲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

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十六年,公至孟津。

天子命公置旄头,宫殿设钟虚。是年!木,令日:“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

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

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又曰:“夫刑,百姓之命也,而军中典狱者或

非其人,而任以三军死生之事,吾甚惧之。其选明达法理者,使持典刑。”于是置理曹掾属。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

/

B.自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

/

C.自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

/

D.自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

/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阳何颤异焉”中“异”与《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中“异”含义相同。

B.“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中“济”与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直挂云帆济沧海”中

“济”含义不同。

C.迁,古代的官职调动,一般指升级,包括升级、降级、转调三种。文中的“迁”即升级。

D.乙未,干支组合之一,古人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文中为纪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与众不同。他年少时能随机应变,机智敏锐,但放浪形骸,因此桥玄、何顺等认为他

非同常人。

B.曹操重视人才。他认为如今天下尚未平定,正是需要贤才的时候,执政者应该去寻访贤才,

唯才是举。

C.曹操仁爱士兵。他下令官府要慰问救济无基业、难以维持生活的战死士兵家庭,不得停止

供应食粮。

D.曹操重视军法。他认为把将士的生死大权委任给不通晓法律的人是可怕的,因此设置理曹

掾属之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

②尔其佐我明察卑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14.对“有行”和“上进”的关系,曹操的观点是什么?他举了哪些例子去证明的?请用现代

汉语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5.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

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

酝酿气氛。

B.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拆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

吞几云梦!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C.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

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但从整体看来,与全诗联系不紧。

D.尾联“戎马”,采用借代手法,指战争。诗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抒写了

诗人的家国之痛,意境深远,余韵无穷,体现了诗人一贯的忧国忧民的大襟怀。至此,伟大

诗人的形象突出了,作品的主题也得到了深化。

16.整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杜甫《登高》中,“”写诗人因病戒

酒,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浇愁;苏轼《念

奴娇•赤壁怀古》中,“”写词人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表达自己的情感。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片一开篇,就用“

的历史事实,告诫朝廷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鲁莽从事。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9

(4)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了《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表明他对贤才的渴慕,这几句是:

o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站在景明楼上,凭栏,无意间望见堤上湖岸连绵的柳色。快步出楼下桥,细看柳树,粗粗胖胖

的树身上树皮纹路,各不相同;有的沟黑棱灰,似知了乱爬,形同蝉虫出洞;有的棱突暴张,白

皮外露,势若;有的形如游人,或走或站或坐。从眼前的一棵柳,到堤两边的临水柳,再到环昆

明湖的无数柳,它们已与颐和园的山水楼台亭榭,。

一阵劲风,呼啸万寿山林,卷起昆明湖水,叫湖水翻腾,也使我思绪空灵。我想起了杭州西湖苏

堤柳,想起遍生天山南北的左公柳,想起古文中的五棵柳……在我心里,棵棵柳树,行行柳荫,

都是公在百姓,利在天下,贵在品德。眼前,这西堤的柳,扎根泥土,抵浪护堤,出尽全力;这

天下的柳,纵然乱风卷丝,仍身正干直。

远山的玉峰宝塔,近处的西堤之桥,脚下的漫漫长堤,响动的南水北调一渠清流,古树发新芽的

满眼绿柳,让我生出万千感慨:造塔的人,造桥的人,造堤的人,造福百姓的人,历史无名还有

名。西堤柳、苏堤柳、左公柳,生长在祖国山河的柳,不仅长在边关要塞的地方,而且长在京城

闹市,都是中华民族的风骨树!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注视犬牙交错万马奔腾如胶似漆

B.凝视纵横交错万马奔腾融为一体

C.凝视犬牙交错千军万马融为一体

D.注视纵横交错千军万马如胶似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西堤柳、苏堤柳、左公柳,生长在祖国山河的柳,不仅长在京城闹市,而且长在边关要

塞,都是中华民族的风骨树!

B.西堤柳、苏堤柳、左公柳,生长在祖国山河的柳,不仅长在边关要塞,而且长在京城闹

市,都是中华民族的风骨树!

C.西堤柳、苏堤柳、左公柳,生长在祖国山河的柳,不论长在京城闹市,还是长在边关要

塞,都是中华民族的风骨树!

D.西堤柳、苏堤柳、左公柳,生长在祖国山河的柳,不论长在边关要塞,还是长在京城闹

市,都是中华民族的风骨树!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1.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空间站是载人空间站的简称,它在距离地面400〜500千米高度的近地轨道上长期运行,可供

人居住,和载人飞船都属于载人航天器。既然载人飞船可以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人类的

飞天梦,①?首先,载人飞船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被设计成了一种体积小、运行

时间较短、一次性使用的返回式载人航天器。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②,

在这种环境中能够生产出新材料.、新产品,培育出地球上没有的新物种。为了利用太空的微

重力环境资源,科学家们研制出了新的航天器一一空间站。③______,能够携带较大的试验

设备,而且其太阳能电池翼更大,电力系统能够满足大型设备及大规模空间实验的需要。同

时,空间站支持长期太空飞行,允许航天员在太空中进行长时间的空间实验,探索更多未知。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文字,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15个字。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勤奋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努力到无能为

力,拼搏到感动自己”,类似的励志标语也经常出现在毕业班里,提醒学生不能在勤奋拼搏

的年华选择安逸。可学习中的一些现象令人困惑,有的学生埋头题海整日刷题,成绩却不尽

如人意;有的学生一味用搜题软件帮助自己答题,却忽略对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有的学生

将劳逸结合当作懒散的理由,反而嘲讽那些成绩暂时不够理想却坚持勤奋学习的同学……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的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勤奋学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答案和解析

1~5.【答案】B、C、A、、

【解析】(1)B.“曹操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错,原文只是引用曹操的诗句来说明诗具有言志的

功能,并不是说曹操参加科举,用一手好的诗作来获取官位。

故选:Bo

(2)A.“这两句很好地诠释了‘诗庄词媚’的风格”错,“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体现的是诗的“媚”,依据材料一“另一方面,自古以来词的题材和体裁多种多样,其中不乏以

苏轼为代表的豪放词派,《念奴娇•大江东去》和《江城子♦密州出猎》等名篇,都体现了庞大的

气势和远大的抱负,这又是词‘庄’的重要体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体现

的是词的“庄”。

B.“这意味着诗歌在表现诗人精神境界方面要优于词”错,材料一是“中国的诗词作为最美的体

裁传达了人类的美好情怀与精神境界,二者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可谓'并蒂花开一树香'”。

C.正确。

D.依据材料二“直到苏轼出现,才打破这种局面。苏轼的词在内容和题材上大胆尝试、不断扩大,

来呈现词人的战争观、家国观、人生观,而不再局限于闺阁之内,逐渐改变了婉媚之气独主词坛

的局面”,“使词不再表现闺阁之情”错,原文是说苏轼让词“不再局限于闺阁之内”,并非词

不再表现闺阁之情了。

故选:Co

(3)A.高山大河,质朴厚重,用来比喻诗之“庄”;烟波云岫,轻灵细巧,用来比喻词之柔媚。

B.此句说明词“庄”诗“媚”,与“诗庄词媚”的观点相反。

C.此句说明诗与词的共同点一都具有抒情功能。

D.此句提到以句式区分诗词,属于外部形式上区分,不能支持“诗庄词媚”的观点。

故选:Ao

(4)依据材料一“诗和词,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来诗词并称。有评论

家对诗词的风格进行了高度概括,即‘诗庄词媚',这个说法影响深远,堪称经典之论”,文章

首先提出本文论点,即诗词大体呈现出“诗庄词媚”的风格。依据材料一“实际上,'诗庄词媚'

的风格取决于诗词的格式、用途和历史原因”,然后从诗词的格式、用途和历史影响三个方面分

析了“诗庄词媚”产生的原因。依据材料一“人们说‘诗庄词媚',这对诗词的风格来讲固然是

个大方向,但历史上也存在着诗‘媚'词'庄’的现象”,接着又指出历史上也存在着诗“媚”

词“庄”的现象,显示论证的严密性。依据材料一“它们不仅成为中华文化永远的经典,而且也

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永恒遗存”,最后总结全文,强调诗词都是中华文化的经典,都是令人叹为观

止的永恒遗存。

(5)依据材料一“有评论家对诗词的风格进行了高度概括,即‘诗庄词媚’,这个说法影响深远,

堪称经典之论”“‘诗庄词媚',所谓'诗庄',是说诗歌大都庄肃严整;‘词媚’,是指词相

对婉约媚气”,欧阳修用诗句抒发个人情志,用词句写闺怨之情,这符合我国古典文学“诗庄词

媚”的整体风格。依据材料二“从起源上看,唐诗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诗歌的创作传统,主张

对现实生活进行朴素真实的反映”“从题材上看,诗多表达政治共有的情感……因此,古人认为

诗是庄正肃穆、质朴厚重的……诗往往流露出一种忧患意识或是言志倾向”,诗是人们言志的一

种常用手段,诗多表达政治共有的情感,往往流露出一种忧患意识或言志倾向。依据材料二“而

词,起初是一种音乐文学,是合乐的歌词,原来整齐的格律诗体已不再适应多变的曲调形式,于

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重为活泼的词。由于词在晚唐、五代、宋初多是酒席宴前娱宾遣兴之作,

内容以表现男女情爱为主,吟唱风花雪月以娱人娱己,故有'词为小道、艳科’之说,这也与整

个社会的享乐习气有关”“反观词,其在题材内容上则常常以描写男女情爱、离别愁怨为主……

而词是柔媚清丽,纤细轻佻的……而词则经常带有一股脂粉气,不如诗歌那般大气,词的语言相

比于诗显得更精美典雅、轻灵细巧”,而词以言情为主,词中女性形象占很大部分。而词以描写

男女情爱、离别愁怨为主。欧阳修用诗和词表现自己截然不同的情感,这与诗词的风格有很大关

系。

答案:

(1)B

(2)C

(3)A

(4)文章首先提出本文论点,即诗词大体呈现出“诗庄词媚”的风格;然后从诗词的格式、用途

和历史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诗庄词媚”产生的原因;接着又指出历史上也存在着诗“媚”词

“庄”的现象,显示论证的严密性;最后总结全文,强调诗词都是中华文化的经典,都是令人叹

为观止的永恒遗存。

(5)欧阳修用诗句抒发个人情志,用词句写闺怨之情,这符合我国古典文学“诗庄词媚”的整体

风格。诗是人们言志的一种常用手段,而词以言情为主,词中女性形象占很大部分。诗多表达政

治共有的情感,往往流露出一种忧患意识或言志倾向,而词以描写男女情爱、离别愁怨为主。欧

阳修用诗和词表现自己截然不同的情感,这与诗词的风格有很大关系。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

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

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

应比较。解答时要认真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重要概念的分析理解能力,注意结合句子和文段意思,仔细辨别分析,

认真推敲。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

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

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

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阅读社会科学类非连续性复合文本,首先,应梳理文本的结构,辨析清楚文本一共由几部分组成;

其次,要根据材料的出处,从标题要素入手,整体把握各则材料的大致内容;最后,聚焦图表中

的数据、报告中的结论、评论中的观点等关键信息,多元组合,整体把握非连续性文本的核心要

义。有些文段没有明显中心句,必须对几个互有关联的句子进行意义整合,进而明确文本的主要

观点。

6~9•【答案】B、C、①捡钱之前,吹着口哨,悠闲无聊;②捡钱时,装模作样,兴奋紧张;③

捡钱后,对话心不在焉,内心慌乱;④了解理发师傅的家境后,决定放钱,内心悔悟。、①指自

然界的风和小姑娘用扇子扇的风,给人带来凉爽。②指理发师傅的言行让小伙子醒悟,改正错误。

③理发师傅对小伙子的包容、爱护,小伙子的知错能改,像清风一样使“我”舒畅。④故事蕴含

的人性光辉,像清风一样使读者愉悦。

【解析】

1.【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

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

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解答】

B.“表现了作者对这些小人物悲惨命运的同情”不当,“悲惨命运”用词过当,只是表现他们

生活不易。

故选B。

2.【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

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

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解答】

C.”主要是为了突出妻子的善良”错误,主要是表现这一家人的互相关心、和睦幸福。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变化的分析能力。心理描写就是就是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通

过文字描绘出来。通常心理描写的方法有三种:一种是让人物自己倾吐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一

种是由作者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客观的分析描述;三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展现人

物的心理。梳理小伙子的心理变化过程可按照捡钱之前、捡钱时、捡钱后、了解理发师傅的家境

后这个过程来梳理。捡钱之前可结合“我旁边那位是个音乐爱好者,他东张张,西望望,嘴里却

一刻不停地吹着口哨”概括出“吹着口哨,悠闲无聊";捡钱时可结合“只见独奏者陡地站起身,

竟在这比床铺大不了多少的棚子里踱起步来,踱到理发员身后,又蹲下身去扣鞋上的卡子”“只

见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栗,然后站起身,

把手插进裤袋”可概括出“装模作样,兴奋紧张”;捡钱后结合“'行啊,也不是在这里长住过

日子。’小伙子胡乱应了一句,口哨又响起来”“小伙子慌忙站起身,拔步却往外走:'哎,你

理吧,我有点急事,得走'”概括出“对话心不在焉,内心慌乱”;了解理发师傅的家境后结合

“此时,再看那小伙子,端坐椅上,双目紧闭,是在安然领受父女二人对他尽心尽意的服务,还

是在内心对自己做着谴责”“小伙子理完发,站起身,红头涨脸地摸出2元钱,往师傅手里一塞,

连声‘谢谢’都没说,便匆匆跑出去了”可概括出“决定放钱,内心悔悟”。

4.本题考查标题含义的能力。答题时,应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从表层含义和深

层含义分析作答。答题时,可联系标题常用的双关、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从小说的文章主旨、

思想情感、作者的观点立场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起风了,杨树叶儿又轻轻地唱起来,可小棚

子里仍是闷热。姑娘站在身旁,不情愿地正对着那位小伙子一下一下地扇”,可知指自然界的风

和小姑娘用扇子扇的风,给人带来凉爽;“甭愁,临时工也照样出息人。有句老话说'将相本无

种,男儿当自强'.当年诸葛亮未出隆中时,其实也是个待业青年,一直待到二十七岁,未出茅

庐,先定三分天下……”指理发师傅的言行让小伙子醒悟,改正错误;“师傅对我笑着摇摇手,

然后抬起一只脚,指给我看。原来在他脚下,正踩着小伙子刚才捡去的那张50元的票子”,可知

理发师傅对小伙子的包容、爱护,小伙子的知错能改,像清风一样使“我”舒畅;主旨上故事蕴

含的人性光辉,像清风一样使读者愉悦。

10~14.【答案】B、D、A、、

【解析】(1)句意:最近儿年来,军队多次远征,有时还遇到瘟疫,官兵多有死亡,不能再回家

乡,夫妻难以团聚,百姓流离失所,这难道是仁爱之人乐意看到的吗?是不得已才这样做。

“自顷已来”为时间状语,单独成句,其后要断开,排除C、D;“家室”是一个词,指妻子,

不能断开,排除A。

故选:Bo

(2)D.“文中为纪年”错,“是年乙未”意思是“这年的乙未日”,据此可知文中为纪日。

故选:D。

(3)A.“他年少时能随机应变,机智敏锐,但放浪形骸,因此桥玄、何顺等认为他非同常人”错

误,因果关系错。根据原文“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

惟梁国桥玄、南阳何歌异焉”可知,曹操年少之时放浪形骸,因此不为当时人们所重视,但是桥

玄、何歌等认为他非同常人。

故选:Ao

(4)①若:假如,如果;何以:宾语前置句,“以何”,凭什么;霸:称霸。译文:假如一定是

廉洁之士然后才能被任用,那么齐桓公凭什么称霸天下呢?

②其:一定。佐:帮。卑陋:出身低微。唯才是举:宾语前置句。得:能够。译文:各位一定要

帮我明察举荐出身低微的有才之士,只要有才就举荐,使我能够重用他们。

(5)原文为“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意思是“有德行之士,未必能

够努力上进;努力上进之士,未必都能有德行”。

根据原文“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可知,举了陈平和苏秦的

例子。

答案:

(1)B

(2)D

(3)A

(4)①假如一定是廉洁之士然后才能被任用,那么齐桓公凭什么称霸天下呢?

②各位一定要帮我明察举荐出身低微的有才之士,只要有才就举荐,使我能够重用他们。

(5)曹操认为,有德行之士,未必能够努力上进;努力上进之士,未必都能有德行。

举了陈平和苏秦的例子.

参考译文:

太祖武皇帝,是沛国谯县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是西汉相国曹参的后代。太祖年少时就机智

敏锐,遇事会随机应变,但放浪形骸,意气用事,不从事正当的职业,所以当时的人都不认为他

有才能;只有梁国人桥玄、南阳人何颛认为他非同常人。桥玄对太祖说:“天下将大乱,没有治

国安邦的才能不能拯救天下,能使天下安定的,大概就是你吧!"太祖二十岁时,被推举为孝廉,

做了郎官,后又任洛阳北部尉,升任为顿丘县令,又被召入朝廷做议郎。建安十四年三月,曹公

进军到了谯县,制造快船,训练水军。八月二十四日,曹公下令说:“最近几年来,军队多次远

征,有时还遇到瘟疫,官兵多有死亡,不能再回家乡,夫妻难以团聚,百姓流离失所,这难道是

仁爱之人乐意看到的吗?是不得已才这样做。特此命令:凡是战死士兵家中没有产业,难以维持

生活的,官府不得停止供应食粮,官吏必须慰问救济他们,这才符合我的心意。”建安十五年春

天,又颁布命令:“自古以来,凡是开国和中兴的君主,谁不是得到贤人君子和他们共治天下呢!

君主想要得到贤才,竟然连闾巷都不走出,这难道是侥幸碰上的吗?是高高在上的执政者不去寻

访罢了。如今天下还未平定,正是急需贤才的时候。假如一定是廉洁之士然后才能被任用,那么

齐桓公凭什么称霸天下呢?难道现在天下就真没有像吕尚那样富有才华却穿着破衣服在渭水边垂

钓的人吗?各位一定要帮我明察举荐出身低微的有才之士,只要有才就举荐,使我能够重用他们。”

建安十六年,曹公到达孟津。汉献帝命曹公出行时设置和皇帝一样的先驱骑兵,宫殿中摆设刻着

猛兽的钟磐大架。这年的乙未日(十二月十九日),曹公下令说:“有德行之士,未必能够努力

上进;努力上进之士,未必都能有德行。陈平难道有德行吗?苏秦难道守信用吗?但陈平奠定了

汉朝的基业,苏秦却辅佐弱小的燕国渡过难关。由此而论,才智之士即使有缺,点,难道就应该

废弃吗?各级官府要仔细考虑,弄清这一点,那么,有才能的人就不致被遗漏,官员就能不荒废

工作了。”又说:“刑罚,有关百姓的生命,如果军队中主管刑狱的官员有不称职的,却把三军

将士的生死大权委任给他,我非常害怕。应该选用通晓法律的人,让他主持刑罚。”因此又设置

理曹掾属之职。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

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

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

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

的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结合

具体要求概要作答。

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

名词。“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

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15~16.【答案】C、

【解析】(1)C.“但从整体看来,与全诗联系不紧”错误。这两句写他的孤苦悲惨处境,由此可

推知前两句是借写远景象征性地、比拟性地暗示国势的动荡不安。体现了诗人将自己的命运、国

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此处身世之悲,到后两句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

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层次清晰关联紧密。

故选:Co

(2)颔联”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

浮。写登岳阳楼所见,用凝练的语言,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和宏伟壮丽的形象真实

地描画出来,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表达诗人对洞庭湖浩瀚无边、雄奇壮阔景色的赞美。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没有得到亲朋故I日一字音信,年老体弱之身只剩一叶孤舟。这

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表现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抒

写出诗人眼睁睁看着国家离散而又无可奈何,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的凄伤。

答案:

(DC

(2)①对洞庭湖浩瀚无边、雄奇壮阔景色的赞美。结合颔联分析。②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

怀才不遇的感伤。结合颈联分析。③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结合尾联分析。

译文:

很早听过闻名遐迩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

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关山以北

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赏析: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有一点是很清楚的,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这是在叙

事写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感情。但这毕竟是过去的向往,登上了岳阳楼,其感情似乎

应当是高兴。因为多年的向往实现了,一定高兴。但仔细品味,句中又见不到高兴的字眼,抽不

出如愿以偿的情思。联系下文更是如此。实际上在这两句中“昔”与“今”之间,是一段漫长的

时间距离,作者把这段距离拉开,没有用简单的“喜”“悲”之词来填充它,而是留给读者去想

象、回味。古人说“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这里就是无字处。“昔”与“今”之间,天在变,

地在变,国在变,人也在变。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人民的深重灾难,杜甫个人的悲惨遭

遇,这一切都凝聚在一起,凝聚在杜甫的心头,并随着诗人-起登上了岳阳楼。他高兴不起来。应

当说“今上岳阳楼”是向往了多年不得登,如今才算是登上来了,这是一声长叹,长叹的内里是

一团忧国忧民、伤时伤世的感慨。这一声长叹,就像那咏叹调的引子,开启了下面一个个乐章。

这里还要注意到一个“水”字,题目是“登岳阳楼”,头一句却先写洞庭湖,第二句才写岳阳楼,

而且是“洞庭水”不是洞庭湖。这个“水”字显然是要突出的,这是抓住了洞庭风光的主要特点,

说明了下文主要是在“水”上做文章。

颔联“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这两句紧扣上联的“水”字,虽没出现水字,却是专门

写洞庭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

而吴地则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向了西边、南边。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

东南伸展,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为两块。“诉”字用的很好,有动态感。

仿佛湖水在延伸,大地被切割开。后一句“乾坤”就是天地,包括天地万物。“乾坤日夜浮”是

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四面眺望,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洞庭水,仿佛整个天地万物都被湖水漂浮

起来,仿佛天地万物都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水上浮动漂游。“浮”字也有动态感。使人想到整个

苍穹都被湖水托住的一个半球,而万物的运动,都是湖水荡动的结果。这两句都是写洞庭水,境

界宏阔。一是极写水面的宽阔,二是极写水的力量。能够割裂大地,能够浮动乾坤,这是极写它

的力量。而被割裂、被浮动东西之庞大,则显示出湖水的宽阔。这不是简单的夸张手法,这里有

个视觉、感觉和想象的问题。由于地球是圆的,人的视觉是有限的,面对茫茫的湖水可能看不到

岸边,即使看到了,远远望去也只是一条线,这就造成了湖水无限大,而远地十分狭小的感觉。

诗人准确、真实地抓住了这视觉和感觉上的错觉,就把湖水描写成了四际无垠,仿佛大地四处都

是水乡泽国,这是视觉感觉的真实。但诗人又借助想象,把本来看不到的吴楚大地和整个乾坤四

际,也融进了这个视觉和感觉的画面。从而构成了一个想象的吴地楚地被裂开,整个乾坤被浮动

的广阔无垠的画面。这就是借助想象而形成的意象。这是将想象中的更广阔的景象纳进了视觉画

面的结果。这是说“吴楚东南加,乾坤日夜浮”是视觉错觉加上想象的产物,这是一个很成功的

宏观意象。它的主要特点是境界广阔、气魄宏大。像这样大的宏观意象、气魄在中国古代诗歌中

是很少见的。如孟浩然也有咏叹洞庭湖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但没有杜诗境界更

为高远。这两句是写景,但不能看成是纯写景,写景中渗透着诗人的胸怀。”吴楚东南拆,乾坤

日夜浮”透露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无一字”指的是没有一点

消息,一点音信。“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断绝,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

方上的情况,即整个国家的情况。这对一个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诗人来说,是

一种被社会忘记的孤独感,他在精神上无疑是很痛苦的。“孤舟”是指诗人全家挤在一条小船上

飘泊度日,消息断绝,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其精神上、生活上的惨苦可以想见。理解这两句应

与前两句联系起来看,前两句是远望,随着湖水向四际望去,水天相接,联想到吴楚,联想到整

个乾坤。这两句近看,看到了孤舟,孤舟是近景中映入眼帘最能触动他的东西。于是使他联想到

自己的身世、遭遇和处境。可以说这两联都是由观景引出,只不过前两句以写观景所见为主,后

两句以写观望所见而引起的联想为主。这两联在内涵上也是一脉相通的。表面看起来毫无联系,

实际上是一脉相通的。既然这后两句是写他的孤苦悲惨处境,由此应推想到前两句也绝非是单单

写景,实际上前两句是借写远景象征性地、比拟性地暗示国势的动荡不安。这里包含着安史之乱

的后遗症:唐王朝的衰败,人民的痛苦,外族的侵扰,国家的四分五裂和社会的不安定,栋梁之

臣的缺乏等等,这一切都是杜甫飘泊中念念不忘的大事。正是由于诗人心中牵挂着国事民事,才

牵肠挂肚。所以当他看到广阔无垠洞庭湖水时,也会想到仿佛大地裂开了,乾坤在日夜不停地浮

动。从杜甫一贯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来看,他登上岳阳楼极目远眺,也必定会想到这些。可以

说没想到这些就不是杜甫。也正是由于诗人胸中翻腾着叫人牵肠挂肚的国事民事,所以就很自然

地勾起了自己不能再施展抱负的痛心。于是这孤舟飘泊,老弱多病,消息也听不到的可悲处境,

也就顺理成章地涌上心头。这两联中,上联境界极大,下联境界却很小,大小相映成趣,其间也

包孕着诗人的无限感慨。就景象来说,上联展现的是浩瀚的洞庭湖水,下联则画出了水面上的一

点孤舟。湖水动荡,孤舟飘浮,虽然大小悬殊,却统一在一幅画中。如果将洞庭湖水比作整个国

家,那么那一点孤舟就是诗人杜甫自己。这里是象征,这鲜明对照的谐调之中,既包含着诗人对

自己终身遭遇的痛心和不平,也体现了诗人将自己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诗人

站在岳阳楼上,望望湖水,看看孤舟,想到国家,想到自己,万种感慨,萦绕心头。“不阔则狭

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乾坤”与“孤舟”对比,阔大者更为浩渺,狭小者更显落寞。

尾联“戎马关山北。”“戎马”,就是战马、兵马,指战争。“关山”,泛指,并非专指那

道关,那座山。“关山北”,指打仗的地方。从诗人来说,从洞庭湖向长安望去,隔着一道道关,

一座座山,而战火就在北面燃烧。“戎马关山北”,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

不息,国家不得安宁。“凭轩涕泗流”是说杜甫倚靠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虽然隔着道道关

山,他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他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

于是他就禁不住伤心的老泪纵横了。这两句是两个景象:一个是西北长安附近的战火,一个是岳

阳楼上倚窗眺望的老诗人。两者构成了一幅画,前者是诗人心中想到的,后者是诗人自身实景。

长安与岳阳楼相距千里,但在诗人心中却没有这个距离。这真是身在洞庭,心在长安。孤舟虽小

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同时“戎马关山北”

一句,明确写出了诗人在登岳阳楼时心中想的是国家的不安宁。这就更可以说明了第二联绝非仅

仅是写景。第三联也决不只是写自己的孤苦无依。“凭轩涕泗流”一句中,则凝聚着诗人对国家

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无可奈何,感到万分压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显示出杜

甫晚年时的精神痛苦。精神痛苦主要是无可奈何。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

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思想感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诗歌,从不同角度分析,把

握作者的感情。

赏析诗歌思想情感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

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一一诗情”

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

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

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17.【答案】【小题1】潦倒新停浊酒杯,往往取酒还独倾,一尊还磬江月

【小题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小题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小题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解析】故答案为:

(1)潦倒新停浊酒杯往往取酒还独倾一尊还酹江月(重点字:潦、酹)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重点字:仓、皇)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重点字:摧)

(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重点字:衿)

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情境式默写题一般都涉及正确理解文意及句子内涵,因此平时

积累时要加强理解性记忆,弄清文章内容及句子内涵,切不可死记硬背。

《梦游天姥吟留别》名句辑录:

1.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2.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己暝。

3.熊咆龙吟饮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4.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5.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匐然中开。

6.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7.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8.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9.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18~20.【答案】B、C、

【解析】(1)凝视:聚精会神地看。着重指带着某种神情,长时间地聚精会神地看某一点,对象

是人或具体的静止的东西。注视:注意地看。着重指注意力和精神集中地看,也指从侧面或暗中

注意观察。结合语境“望见堤上湖岸连绵的柳色”以及后文提到“快步出楼下桥,细看柳树”,

写了柳树的各种姿态,可见“我”是长时间地聚精会神地看柳树,故选“凝视”。

纵横交错: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偏重指复杂而交叉点多。犬牙交错:比喻交界线很曲折,像狗

牙那样参差不齐。也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偏重指互有长短或界限不整齐。

结合语境“树身上树皮纹路”可知,树木由于风、温度、湿度及病虫害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会向

四周膨胀,原有的树皮就会不断开裂,长短大小参差不齐,形成各种纹路,故选“纵横交错”。

万马奔腾:形容声势浩大、场面热烈。表现的是一种气势。千军万马:形容雄壮的队伍和浩大的

声势。表达的是一种场面宏大,是在数量上的概念。结合语境“有的沟黑棱灰,似知了乱爬,形

同蝉虫出洞;有的棱突暴张,白皮外露”可知,写了树皮纹路的气势浩大,故选“万马奔腾”。

融为一体: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如胶似漆:像胶或漆一样粘在一

起,形容感情深厚,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结合语境“它们已与颐和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