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真题重组卷(哈尔滨专用) (解析版)_第1页
2020年中考真题重组卷(哈尔滨专用) (解析版)_第2页
2020年中考真题重组卷(哈尔滨专用) (解析版)_第3页
2020年中考真题重组卷(哈尔滨专用) (解析版)_第4页
2020年中考真题重组卷(哈尔滨专用) (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冲刺2020年中考精选真题重组卷

哈尔滨卷01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L(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收敛(lion)炽痛(zhi)嶙峋(lin)

B.翩然(pion)牟取(m6u)归省(shSng)

C.束缚(su)梦寐(mei)诘问(ji6)

D.鄙夷(bi)拮据(ju)冗杂(rdng)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常用字的正确读音。A项“炽”读“chi”:B项“省”读“xing”;C项“束”读作

“shii"。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因地制宜隐性埋名花枝招展

B、风尘苦旋义愤填膺张皇失措

C、肃然起敬油光可鉴涕泗横流

D、吹毛求疵怡然自得相安无是

【答案】A

【解析】B挑衅(xin),C嗤笑(chi),D酷肖(xido)(,故选A。

3、(3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诵读经典”很重要。将“重要”改为“必要”。

B.在世乒赛上,中国队曩括并包揽了所有项目的金牌。删掉“曩括并”或“并包揽”。

C.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每个人都应作为江河卫士。将“作为”改为“成为”。

D.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解决问题并深入研究。将“解决问题”和“深入研究”调换位置。

【答案】A

【解析】A项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属于残缺主语。去掉“通过”或“使”即可。

4、(3分)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020松北三模)

A.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代表作《桃花源记》。“记”是古代一种散文文体,大多是游

记,用来记叙旅途见闻或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风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

1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分

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阴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故“汉阴”指“汉水(古河名)的南面”,阳指水的北面或山的南面,故“河

阳”指“黄河的北面

D.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一一孙行者一一弼马温一一齐天大圣一一孙

悟空一一斗战胜佛。其中“齐天大圣”是自封的。

【答案】D

【解析】孙悟空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一一孙悟空一一弼马温一一齐天大圣一一孙行者一

斗战胜佛。

5、(3分)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一位顾客到某品牌专卖店购买相机,他对店里的相机都不满意。售货员小李说:“仓

库里有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如果您想看看,我让人尽快送来。”顾客说:“我只能等半个小时于是

小李给仓库送货员小张打电话说:

A.“小张,你赶紧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几台来,有顾客要看.你快点,别耽误了我卖

货,影响了我的收入。”

B.“小张,现在店里的旧型号相机卖得不好,你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几台来。你别着急,路

上注意安全。”

C.“小张,你务必在半小时之内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几台来。耽误了卖货,老板扣你工资,

别说我没提醒你。”

D.“小张,请你在半小时之内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几台来,有顾客等着看。辛苦你了,

谢谢!”

【答案】D

【解析】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得体性。A.“你快点,别耽误了我卖货,影响了我的收入”语气过于

强硬。B.“你别着急”不符合题干“顾客说:'我只能等半个小时的语境。C.“务必”“耽误了卖货,老

板扣你工资,别说我没提醒你”语气过于强硬。故选D。

6.、(3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同样,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得意的时候看他

做什么,落魄的时候看他不做什么,。

A.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在放纵和坚守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

2

B.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在坚守和放纵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

C.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在放纵和坚守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

D.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在坚守和放纵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

【答案】C

【解析】根据语境填空题要注意两点:(1)认真读文,抓思路,理文脉,仔细推敲语句间的呼应与衔

接。(2)明确要填充的内容,句式,使语意连贯。解答时首先要弄清叙述的对象。从一空前的“一个人能

坏到什么程度”一句可断定答案为“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排除AB两项。从第三个空前的“一个人

能坏到什么程度”“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的两句可断定答案为“在放纵和坚守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

的品性”,注意这里面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样就排除掉了D项。所以答案为C项。

7、(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1)零落成泥碾作尘,(陆游《卜算•子•咏梅》)

(2),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虽乘奔御风,(郦道元《三峡》)

(4),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万里赴戎机,(《木兰诗》)

(6)岑参《臼歌送武判官归》中写在中军营里设置酒宴,用有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来增排

苍凉悲壮豪气的诗句是:

【答案】(1)只有香如故(2)树木丛生(3)不以疾也(4)了却君王天下事

(5)关山度若飞(6)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二、阅读(45分)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8T0题(8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

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

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

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

有不战,战必胜矣。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郭:(2)去:

3

9.(4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2)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0.(2分)本文中,孟子认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8、(1)外城(2)离开

9、(1)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

(2)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10、人和。

【解析】

8.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去”“郭”都与

今义不同,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

9.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

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城”“池”“助”“至”“顺”,还要注意双重否定句式。

翻译后要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10.本文是所学课文,本问题是学习中老师重点讲解的问题,根据所学所记,从“天时不如地利,地

利不如人和”一句中即可理解本文强调的是“人和”。

(二)阅读《古琴音韵》,回答11-14题(10分)

古琴音韵

①中国古琴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在所有的弹拨乐器中,古琴是唯一能够点状出音,同时又能制造出

大量线状音迹的乐器,因此显得弥足珍贵。

②古琴之外的其他弹拔乐器一般都是点状出音,即每弹一次出一音,因而音与音之间会有明显的间隙,

不连贯。这使它们在表现音乐的强度和力度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在表现深邃、悠远的意境方面,有着

明显的欠缺。然而古琴却没有这样的缺憾。古琴的有效弦长特别长,振幅大,振动时间久,所以古琴在演

奏中会出现独有的“走手音”。“走手音”的特点之一,就是它所造就的线状音迹能让声音产生游动感。这

可以使琴音显得绵延而深远。

③“走手音”的另外一个特点也能使琴音显得绵延而深远。这个特点就是它可以使古琴的琴音产生逐

渐弱化的听觉效果。它的渐弱效果是靠琴弦的振动强度逐渐减弱而产生的,从听琴者的角度来说,音色渐

弱迎合了人的心理变化趋势,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激发出人们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钟子期就是先被命

4

伯牙的古琴曲《高山流水》所吸引感染,后来才与俞伯牙成为知音的。

④古琴之所以能营造出独特的幽深效果,也与该乐器自身的音城有关。多数乐器的音城取向是向中高

音区发展,而古琴是往低音区和超低音区发展。这往往能给听琴者低沉、悠远的感受。

⑤古琴的“走手音”和自身的音域特点使它有了独特的音韵。人们在欣赏古琴演奏时,会感觉琴音绵

长不绝,深邃悠远,会情随音动,觉得幽深的情思索绕心底,经久不散。

(选文有改动)

11.(3分)古琴在演奏中为什么会出现独有的“走手音”?

12.(2分)“走手音”的特点是什么?

13.(2分)分别指出下面两句话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里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1)中国古琴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

(2)多数乐器的音域取向是向中高音区发展,而古琴是往低音区和超低音区发展。()

14.(3分)有人听了古琴演奏,会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受。请在文中找到最能合理贴切地

解释这种感受的语句并抄写下来。

【答案】11、古琴的有效弦长特别长,振幅大,振动时间久。

12、①它所造就的线状音迹能让声音产生游动感。②可以使古琴的琴音产生逐渐弱化的听觉效果。

13、(1)列数字;(2)作比较

14、古琴是往低音区和超低音区发展这往往能给听琴者低沉、悠远的感受。古琴的“走手音”和自身

的音域特点使它有了独特的高韵。人们在欣赏古琴演奏时,会感觉琴音编长不绝。深邃悠远,会情随音动,

觉得幽深的情思素统心底,经久不散。

【解析】

1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读全文后,根据题干要求找到答案区域,提取相关句子作答即可。如

占琴在演奏中会出现独有的“走手音”的原因,可直接提取第2段“然而古琴却没有这样的缺憾。占琴的

有效弦长特别长,振幅大,振动时间久,所以古琴在演奏中会出现独有的“走手音"。”一句作为答案。

12.筛选信息有三个原则:带着题目,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筛选出相关的

语言材料,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快速浏览全文,验证答案。如可直接提取第2段“‘走手

音’的特点之一,就是它所造就的线状音迹能让声音产生游动感”,第3段“这个特点就是它可以使古琴的

5

琴音产生逐渐弱化的听觉效果”作为答案。

13.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1)“3000多年”明显是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古琴有着悠久的历

史。(2)“多数乐器的音域取向是向中高音区发展,而古琴是往低音区和超低音区发展”一句,把多数乐器

的音域取向与古琴的音域取向作比较,说明古琴“能营造出独特的幽深效果”。所以此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

明方法。

14.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根据题干要求找到关键句提取即可。如

写“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受的语句可直接提取文章第4段“而古琴是往低音区和超低音区发展。这

往往能给听琴者低沉、悠远的感受”,第5段“人们在欣赏古琴演奏时,会感觉琴音绵长不绝,深邃悠远,

会情随音动,觉得幽深的情思索绕心底,经久不散”等句作为答案。

(三)阅读,《父亲的“城池”》回答15T9题(14分)

父亲的“城池”

①我大学毕业留在了三十里外的省城,其他兄弟几个则继承了母亲经商的天分,在县城营生,都已经

与种地不相干了。我们有了足够的力量尽孝,劳碌了一辈子的母亲被各家抢着邀请,心安理得地享受赡养。

但父亲一直拒绝我们的供奉,仿佛我们拿给他的吃穿用品,是偷来的抢来的。此外,他也不愿意和我们多

交流。滩河中的卵石被父亲一块块地挖出,堆砌在河滩地的四周一,圈起了一座“城池”。日晒雨淋,寒暑易

节,他始终把自己圈在里面,像绣花一样走针引线。几乎到他去世,父亲都在努力表明他是在靠他的土地

生活。

②不仅如此,父亲还想努力表明他在种地养活着我们。地里的油菜碾成了菜油,玉米长成了棒子。他

满城奔走,挨门挨户给我们送来他的“劳动成果”,放下东西后擦把汗,便转身扬长而去……

③和父亲一样的还有大哥。我家祖辈在山里务农,随着时代变迁我们搬进了城。搬家时,大哥留在了

山上,不想进城。他的想法与父亲一样:城里有什么好,城里有地种?大哥偶尔探望父亲,父亲便像过节

一样,和他说笑不停,当然,说的都是扬穗拔节,春种秋收的事。

④但父亲的脊背在一夜之间塌陷了。三年前的春夏之交,大哥骑着摩托车去乡里买化肥,因之前抢收

麦子劳累过度,昏沉之中连人带车栽下了悬崖。大哥去世之后,父亲花白的头发变成雪白。他更长时间地

把自己圈在“城池”里加倍劳作,固守着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

⑤时间长了我们都很担心。初秋的一天,天气炎热,我们放下手里的事物,约好一起到“城池”看父

亲。但当我们靠近“城池”时,他竟像发现了异族的入侵,朝我们暴怒地吼道“滚得远远的!”我们全都停

步侍立。父亲竟如此对待我们!强烈的刺激,使我的头脑清醒起来,我的心中济菖海生。随后我们第一次

真切地观察到了父亲在“城池”中形单影只躬耕劳作的情形,我的心中涌起丝丝搴草。父亲的“城池”近

在眼前,作为子女,我们却都从未走进去过,我的心中搴邕更落了。父亲依然自顾自地在“城池”中劳作,

而站立在“城地”之外的我们却相视默然。我,不搴顾年。

6

⑥不多久,父亲便病倒了。城市要发展,河滩要整治,父亲似有所闻,所以临终前他念叨着“河滩地……”

⑦一年过去了,昨夜幽梦,父亲飘忽在他的“城池”里,汗流泱背地将堆砌的卵石一块块地移除,举

止笨拙,但往来不绝……我们蹑步而前,他竟然对大家.灿灿地笑了……

(选文有改动)

【注】①滩(sul)河,水名,发源于安徽,流入江苏。②不寒而栗,天气不寒冷而身体发抖。

15.(5分)分析文中父母亲的心理。

(1)(3分)母亲“心安理得地享受赡养”,母亲应该是怎么想的?

(2)(2分)从第②段划线句能看出父亲当时是怎样想的?

16.(2分)为什么大哥来时,“父亲便像过节一样,和他说笑不停”?

17.(3分)第⑤段中的加点词语说明“我”当时心中有所感悟,那么当时“我”感悟到了什么?请写

出你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答出合理的三点即可)

18.(2分)结尾的梦境,其实反映的是我们子女的愿望,那么我们的愿望是什么呢?

19.(2分)文章题目中“城池”一词既指,又指o

【答案】15.(1)母亲认为,子女条件都很好,又有孝心,而自己劳碌了一辈子,到了晚年接受子女

的赡养,合情合理。(2)父亲想要努力表明他在种地养活家人。

16.父亲和大哥有样的想法,父亲和大哥有共同话题。(父亲和大哥互相理解,更亲近。)

17.答案示例:“我”感受到了父亲对我们的强烈不满,意识到父亲和我们之间有很深的隔阂;“我”

深刻地体会到了父亲的辛劳与寂寞,意识到我们以前对父亲的关注关心不够;“我”意识到了,我们从未走

进父亲的内心世界,了解父亲的内心需求,给予父亲精神上的关怀;“我”终于明白,作为子女,我们没有

尽到应尽的责任。

18.我们希望父亲打开(拆掉或开放)他的“城池”,希望他允许我们接近,接受我们。

19.父亲用卵石圈起的河滩地;父亲固守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

【解析】

15.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了解。仔细阅读文章,找到语句的位置,第一句,根据具体的情节内容,

即“我们有了足够的力量尽孝,劳碌了一辈子的母亲被各家抢着邀请”理解父母对儿子孝心的信任。第二

7

句,阅读前段即第一段文字,从中即可找到答案即“父亲都在努力表明他是在靠他的土地生活

16.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内容,找到语句的位置,根据具体的情节内容即“大哥留在了

山匕不想进城。他的想法与父亲一样”可以理解父亲与大哥一样习惯于乡下的生活,彼此有共同的话题,

所以两人相谈甚欢。

17.阅读所示文段,了解内容,根据作者所叙述的父亲不愿意“我们”进入他的“城池”来理解两代

人的隔阂,从这个方面来理解“我”心中的“寒意”,体会“我”对父亲平时关心理解不够而产生的愧疚之

情。

18.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仔细阅读最后一段的描写内容,从“他竟然对大家灿灿地笑了”一句来

理解“我”希望父亲能够接近,接受我们的心情。

19.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阅读全文,抓住“城池”一词,梳理内容,找到作者提及“城

池”的有关语句,即可理解“城池”表面指父亲圈起的河滩地,实指父亲的生活观念。

(四)阅读《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和修养》,回答20-23题(12分)

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和修养

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和修养。

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苏轼政治失意,兄弟分离,正是豁达的情怀让他将所有的抑郁惆怅融化在了清

风明月之中,从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与解放。从容淡定,能让我们在困境中超然忘我,使我们的精神得到

升华,让我们的人生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从容淡定是一种修养。庄子说:“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从容淡定,表现为“八

风吹不动”。所谓八风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风吹不动”意思是说:无论顺境还是

逆境,称赞还是诽谤,都能泰然处之。

怎样才能做到从容淡定?中华民族的先贤志士为我们做出了诠释。正因为有远大的理想,诸葛亮才能

做到淡泊宁静;正因为有豁达的胸襟,范仲淹才能做到宠辱不惊;正因为有深厚的爱国情怀,文天祥才能

从容面对生死。

做到从容淡定,还.需要有专注的精神。面对军阀混战,社会变革,新旧文化激烈交锋的现实,著名学

者胡适先生说:“这个世界乱纷纷,先把自己铸炼成器。”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的做的。他排除干扰,

从容淡定,潜心治学,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使自己成为一位文化巨匠。

(选文有改动)

20.(3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1.(2分)请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论证方法。)

(1)苏轼政治失意,兄弟分离,正是豁达的情怀让他将所有的抑郁惆怅融化在了清风明月之中,

从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与解放。()

8

(2)庄子说:“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

22.(3分)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

23.(4分)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从容淡定?

【答案】20.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和修养。

21.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22.这个世界很混乱,我们不要为其所扰,应先致力于把自己做到铸造锤炼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23.做到从容淡定,需要有远大的目标,深厚的情怀,豁达的胸襟和专注的精神。

【解析】

20.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首先对文章进行层次的划分,找到文章论述从几个方面着眼,然后

概括段意,根据段意概括中心。注意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以及文章的靠头和结尾的句子,从这些

段落或语句中提取关键的词语作答。

21.议论文主要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m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对比

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

明论点;归纳论证,也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演绎论证,也叫“理

论论证”,它是根据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结合原文分析使用。

22.句子主要有情感句、哲理句、意蕴句、修辞句接样句等,分析含义首先要抓住句子中的词语,然

后在结合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同时要注意句子的类型。

2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首先对文章进行层次的划分,找到文章论述从儿个方面着眼,然后

概括段意,根据段意概括中心。注意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以及文章的靠头和结尾的句子,从这些

段落或语句中提取关犍的词语作答。

三、作文(50分)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

痴迷,就是深深的迷恋。

徜徉书海,醉心音乐,欣赏比赛,学习技能……痴迷其中的那份快乐难以割舍,痴迷其中的那份执著

不易改变。

因为这份痴迷,生活有了更多的色彩;因为这份痴迷,世界多了进步的动力。

请以“不变的是那份痴迷”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9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给材料作文

美丽的大森林是百鸟共同的家园。这天,乌鸦飞到森林南面,发现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它决定在此

安家。不久,又飞来一只猫头鹰,它对正在忙碌的乌鸦霸道地说:“喂,这是我早看中的地盘,你赶快离开!”

为此,它们争吵到百鸟之王面前,百鸟之王平静地听完它们的叙述,对乌鸦说:“森林这么大,可以栖息的

大树有很多,你救礼让一下又何妨?大家相处,贵在礼让。”接着,它又对猫头鹰说:“你也要自律一些,

对待别人不能那么粗暴,大家和谐相处,不好吗?”从此以后,大森林中很少再听到争吵声,鸟儿们礼让、

自律,逐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大森林便一直鸟语花香,和乐安宁。

这个故事至少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礼让是人应具备的美德;要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答案】参考例文

不变的是那份痴迷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大概是对痴迷爱情的典型描绘了。而这些人,往往被称作“情

痴”。

当三毛与荷西定情撒哈拉时,我们赞许她是个勇敢且不畏艰苦的女人,但却不能说她是个“情痴”。

而当荷西亡去,三毛“居则九曲回肠,出则若有所失”时,我们感慨她对荷西深沉的爱,但却不能说

她是个“情痴

最终三毛因抑郁而自杀后,众人莫衷一是。其中有这样一种说法:三毛因不忍荷西的离去而自杀。此

时人们称她作“情痴”。

10

爱一个人一定要以生命作代价吗?非得像梁祝一样化蝶、双宿双飞,才能阐释“痴迷爱情”吗?

有一位音乐家,因家族精神病遗传不幸死去。葬礼上,他的妻子始终挂着淡淡的微笑;独居生活间,

邻居也从未见她掉过一滴泪。于是谣言四起:

“她不爱他,他的财富是她唯一的迷恋。”

“她是个寡情的人,对任何人都只有少得可怜的感情。”

直到她死去,她也没有对此作过任何解释。可是,她的日记毫不留情地扇了众人一个大大的耳光。那

是她情感生活的真实写照:

“好好活着,就是他在爱我,让我无忧无虑:好好活着,就是我在爱他,让他感觉到我的快乐。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