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册课时巩固提升检测4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册课时巩固提升检测4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册课时巩固提升检测4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册课时巩固提升检测4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册课时巩固提升检测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趋势/祛除模拟/模板认识/标识B.勤俭/信笺提防/提问累计/硕果累累C.尽管/尽力攒钱/錾金是否/击缶D.当前/恰当努力/弓弩弘扬/弦外之音解析:选B。A项,qū,mó/mú,shi/zhì;B项,jiǎn/jiān,dī/tí,lěi/léi;C项,jǐn/jìn,zǎn/zàn,fǒu;D项,dānɡ/dànɡ,nǔ,hónɡ/xi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捡拾挑三捡四仍然战火频仍B.节能开源截流尚未礼尚往来C.随即若即若离妥帖补贴家用D.提倡猖狂进攻和谐合盘托出解析:选C。A项,“挑三捡四”应为“挑三拣四”;B项,“开源截流”应为“开源节流”;D项,“合盘托出”应为“和盘托出”。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中美峰会的顺利举行,使一些媒体和专家似乎“猛然间”意识到:将美国和中国往一起拉的力量,一点也不小于让这两个国家分道扬镳的力量。B.据悉,杭州房价名列前茅,新房均价达25840/平方米,创历史最高,北京以22310元/平方米紧随其后,上海19168元/平方米位列第三。C.江苏慈善家陈光标近几年持续向社会或个人捐钱捐物,不仅一个人坚持不懈地做公益,而且还引领社会力量做慈善,确实无可厚非。D.这支新组建的少年足球队有20名队员,每天的训练抓得很紧,但上场对垒到底会怎样,还不得而知,我们将刮目相看。解析:选A。分道扬镳:指分道而行,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奔各的前程或各干各的事。用于此处符合语境。B.名列前茅:指名次排在前面。褒义词,用于此处不合语境。C.无可厚非:指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不合语境。D.刮目相看: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拭目以待”。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慈善文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需要一代人为此付出努力,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希望社会各界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心慈善②政府要完善捐赠监督机制,让捐赠者放心③广大群众也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④媒体和舆论也要积极引导,肯定捐赠者的善行⑤精心呵护慈善文化这株幼苗的成长⑥期待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文化尽早“破题”A.①②④③⑤⑥ B.⑥①②④③⑤C.①⑤②④③⑥ D.⑥②③④①⑤解析:选B。这段话的中心是谈慈善文化的破题,因此第⑥句放在最前面,紧接着第①句,为总说。接着从三个角度进行分述:政府②、媒体④、广大群众③。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中国古时的城镇化:最早的“城里人”是什么人?倪方六“城镇化”近年来似乎成了一个热词。所谓“城镇化”,亦即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说白了就是“农村人”转为“城里人”的一个历史进程。中国作为世界上传统的农业大国,城镇化其实一直在进行之中。中国最早的“城里人”出现在何时?上查三代,现代的“城里人”大多是农村人。中国最早一批“城里人”出现于何时?学术界较主流的观点为,城里人的诞生时间与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发生时间基本一致。由于商品交易形成,出现了不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商人,“城”“乡”首现分离,由此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波原始城镇化运动,即学术界所说的“城市革命”。中国最早的一批“城里人”是商人。早期商人都是“有身份”的人,只有贵族才有用剩余物品参与交易的可能。由此可以推断,中国第一批“城里人”的出现,不会晚于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代,距今至少4000年。根据对《史记》等史料记载的分析,当时应该有过多轮原始城镇化运动,其中最著名的一场城镇化运动,应该是由夏禹主导的。他把全国划分为徐、冀、兖、青、扬、荆、豫、梁、雍等九个“州”级行政区。“九州”中的每一州都应该建有一个地区性中心城市。商朝因祖上分封于“商”这个地方而得名,商朝的人善于交易,其灭夏前在财富上的原始积累,就是通过用“绣”这种纺织品与夏做粮食贸易完成的。商建立后,做生意已成为商朝人的社会职业,“商人”概念因此而来。古代第一轮城镇化高潮是在哪个时期?进入东周后的春秋战国时期,国民生产和经济都得到了极大发展,社会变化剧烈,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由于周王室衰微,诸侯各自为政,大兴土木,构筑城池,“都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城镇数量剧增,古代中国的城镇化运动,因此迎来了第一个高峰。这期间,城镇化运动开展得最好的,应该是齐国。齐国都城临淄规模很大,有几十万常住人口。当时的临淄十分富有殷实,“GDP”应该远高于其他诸侯国城市。临淄城里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更为有趣的是,那时齐国已有球迷一族,临淄因此被国际足联认定为人类足球发源地。据《史记》《战国策》诸史书记载,齐国至少有大小城镇81个,以每城万户、每户5口人来算,平均每座城镇有5万常住人口,并不逊于现代县城规模,可见齐国城镇化程度之高。中国古人如何“农转非”?在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对城镇化进程同样有很大的影响。古代原则上是限制“农转非”的,这与人头税的收取和提倡农耕的“重农抑商”思想有直接关系。然而,古代的户籍制度同样浇不灭古代农村人进城的热情,特别是在饥荒年间,由于城里赈济及时,农民纷纷背井离乡,跑到城里谋生,于是形成“流民”云集的情况。怎么处置这些没有户口的“流民”?各朝采取的措施并不一样。南宋朝廷一般是分别对待,积极救助,疏堵并用。一方面为“流民”建立临时户籍档案,发给其相当于现代的“暂住证”一样的“收执”,作为领取福利(钱、米等)的凭证,“流民”离开时销毁“收执”。另一方面接收“投资移民”,有钱有条件的“流民”可转为“坊郭户”。因宋代户籍划分和变更登记三年进行一次,当时一般三年办一次“农转非”。据《宋会要辑稿•食货》记载,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户部曾上奏:“西北流寓之人候合当造簿年分推排施行。”一批“西北流寓之人”遂被划分户口等级,“农转非”成为“坊郭户”。5.下列各项中,关于“商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早期商人都是“有身份”的人,只有贵族才有用剩余物品参与交易的可能。中国最早的一批“城里人”是商人。B.商朝的人善于交易,商建立后,做生意已成为商朝人的社会职业,“商人”的概念因此而来。C.商人是随着商品交易形成而出现的,他们不直接从事生产劳动。中国最早的商人的出现,不会晚于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代。D.春秋战国时期,国民生产和经济都得到了极大发展,社会变化剧烈,城镇数量剧增,城里人越来越多。商人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解析:选D。“商人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于文无据。6.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城镇化”,亦即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说白了就是“农村人”转为“城里人”的一个历史进程。B.齐国城镇化程度很高,因为当时的齐国都城规模很大,有几十万常住人口,十分富有殷实,城里文体活动丰富多彩。C.由于周王室衰微,诸侯各自为政,大兴土木,构筑城池,城镇数量剧增,因此迎来了古代中国城镇化运动的第一个高峰。D.学术界较主流的观点为,城里人的诞生时间与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发生时间基本一致。解析:选B。前后不能形成因果关系。7.下列关于中国古人“农转非”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古代饥荒年间,城里赈济及时,农民纷纷背井离乡,跑到城里谋生,于是形成“流民”云集的情况。这些流民“农转非”,在城里居住下来。B.古代原则上是限制“农转非”的,这与人头税的收取和提倡农耕的“重农抑商”思想有直接关系。C.宋代户籍划分和变更登记三年进行一次,一般三年办一次“农转非”。“流民”被划分户口等级,有的“农转非”成为“坊郭户”。D.对于城里的“流民”,南宋朝廷一般是分别对待,积极救助,疏堵并用。有钱有条件的“流民”可转为“坊郭户”。解析:选A。“这些流民‘农转非’,在城里居住下来”错误,并不是全部流民都能“农转非”。三、语言表达8.有关研究调查机构共同进行了“中美两国高中生使用电脑功能”的调查,根据表格信息,回答问题。中美高中生使用电脑的情况(%)使用情况中国美国上网收集查询有关学习的信息9.136.2上网看娱乐新闻13.221.6用电脑打字、写文章、聊天13.961.6使用电脑或游戏机的学习软件学习8.517.8利用网上讲座学习1.811.5看网络小说或漫画11.214.7(1)与美国高中生相比较,中国高中生使用电脑的主要情况是什么?请简要分析。(不得出现具体数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上表情况,对高中生的网络学习提出一点建议。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采用图表分析的形式,旨在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表文转换能力。图表分析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来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提取、挖掘其中隐含的信息,进而根据材料进行深入探讨。其特点在于将抽象的数据通过图形和表格转成直观的信息,以展示某种变化,进行相关比较,总结发展趋势,提出合理化建议等。解答此类题,首先应该看懂图表,总结图表中传递出来的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上对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作深入地思考。答案:(1)中国高中生电脑使用率普遍比美国高中生电脑使用率低。其中使用电脑主要进行娱乐,而利用网上讲座进行学习的功能最低。(2)(示例1)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的时间,充分利用网络,提高学习效率。(示例2)更有效地利用网上讲座学习的平台,拓展学习的范围。9.城市升级持续进行,城乡大地发生巨变,勾起城市几代人对过往历史的追思。有感于此,《城市日报》开展题为“寻找城市记忆”的活动,面向社会征集老照片、老故事,然后编辑成册。现在请你为册子撰写一段卷首语以吸引读者,要求:主题突出,语言鲜明生动,连贯得体,至少用到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卷首语,顾名思义,就是一本书籍或杂志中由编者放在正文前面的文字,主要用来阐述正文的主要内容和旨义,即导读。这里的导读内容要体现“老照片”“老故事”的“老”的特质,要向读者发出共同分享照片记录的“城市记忆”的呼吁。答案:(示例1)找寻旧照片,拂开历史的浮尘,领略当年的风采;讲述老故事,打开历史的话匣,找寻城市的记忆。让你我共同分享老照片,寻找曾经的记忆。(示例2)一张照片,一段故事;一组照片,一段历史。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见证了城市某些重要但已被遗忘了的记忆,您愿意和我们共同分享回味吗?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9月28日是孔子诞辰,教育部正在规划将教师节由9月10日改至这一天。网络问卷调查显示,这项规划得到了近七成网友的支持。孔子是“万世师表”,他与弟子们其乐融融,留下了“孔颜之乐”的佳话。这让我想起了今年教师节的一个情境。教师节当天,我给同学们上课之前说:“今天是教师节——”同学们回应道:“祝老师快乐!”我说:“教师节应该是‘同学们快乐’。”想想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老师的能够快乐起来吗?当今时代,老师和学生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授受关系,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具有主体性地位,其主体地位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过程,它表现在我们教育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教师作为一项职业,是通过教书育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社会价值的,学生则是这种价值的体现与反映。正因如此,我才要说,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对文段进行总体的分析,注意语意的前后关系,①阐释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后面是“当老师的能够快乐起来吗?”前面应该是“如果学生不快乐”的语意;②前面是“不仅”,②处应是递进的语意,后面又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所以此处应是“教师和学生应该相互依存”这样的语意;③应该是承接前文教师讲的话即“同学们快乐”。答案:①如果同学们不快乐②更是相依相促的互动关系③教师节应该是“同学们快乐”11.植树节到来之际,请你给每位社区居民发送一条短信,倡议他们认捐、认种、认养花草,共同美化家园,美化家乡。要求:至少运用一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