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商丘一高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十月月考高二语文试卷注意事项: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1.请将所有试题包括单项选择题1-6题、12-15题的答案涂写到答题卡对应位置。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本人的姓名、考场号、考生号和座位号填在答题卷相应位置。3.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东突”——历史与现实长期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一批民族分裂分子想通过暴力恐怖的手段,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也称“东土耳其斯坦”),我们称之为“东突”恐怖分子。突厥是历史上的一个游牧民族,曾在中亚一带建立了东、西两个突厥汗国。8世纪中叶,东、西两个突厥汗国相继灭亡,其后裔融入到了其他民族之中。西突厥的两个部落迁到小亚细亚半岛定居,他们的后代建立了辉煌一时的奥特曼伊斯兰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其废墟上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11世纪以后,有的史籍上提到的“突厥”已不限定于原先的突厥人,而是对一切操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诸民族的共称。与这一概念相关的“突厥斯坦”是一个地名,在锡尔河边,原来是泛指中亚古突厥人的发祥地。19世纪末有人主张把生活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至阿尔泰山脉之间的所有操突厥语的民族组成一个统一的“突厥帝国”,进而有的人把新疆称为“东突厥斯坦”,以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19世纪中期,阿富汗人哲马丁鲁提出了联合所有伊斯兰教国家,创立统一的伊斯兰政治实体的主张,这是泛伊斯兰主义传播的开始。在沙俄统治下受泛斯拉夫主义压迫的鞑靼人,为了独立,主张建立统一的突厥帝国,于是泛突厥主义运动也开始兴起了。受这两种思潮的影响,20世纪初,新疆开始出现鼓吹建立“政教合一的东突厥斯坦”的分裂势力,并于30年代初在喀什建立了“东突厥斯坦回教共和国”。这个政权仅存在了三个月,但它成为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的开始,新疆的民族分裂主义一直承袭至今。“东突”分子目前主要有两个活动中心,一个在西方,另一个在中亚。受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东突”分裂势力开始建立恐怖组织,使用爆炸、暗杀、纵火、投毒、袭击等手段,在境内外策划和实施了一系列血腥恐怖的暴力事件。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2001年,“东突”恐怖势力仅在新疆境内,就制造了200多起暴力事件。造成160多人丧生,440多人受伤。尽管“东突”恐怖势力组织比较分散,并受到相关各国的打击和压制,但它已成为威胁我国社会治安、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的潜在力量。我们要借国际反恐的形势,不遗余力地铲除这些恐怖分子和分裂势力.1.下列对“东突”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突”是“东突厥斯坦”或“东土耳其斯坦”民族分裂势力的简称。B.“东突”分裂势力的目标是在新疆建立“东突厥斯坦”,从而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C.“东突”分裂分子都是历史上东突厥汗国的突厥人分散到各地的后裔。D.“东突”分裂分子目前主要的活动中心在国外:一个在西方,另一个在中亚。2.下列对“东突”分裂势力产生及猖獗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突”分裂分子都信奉伊斯兰教,他们受泛伊斯兰主义思潮的影响,主张建立统一的伊斯兰政治实体。B.“东突”分裂分子属于阿尔泰语系中的突厥语族,受泛突厥主义思潮的影响,主张建立统一的突厥帝国。C.受到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影响,“东突”分裂势力已经向恐怖组织方向发展。D.“东突”分裂势力产生的最直接的根源,是这些操阿尔泰语系的突厥人受到了泛斯拉夫主义的广泛压迫。3.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鞑靼人和突厥人都是属于阿尔泰语系中突厥语族的民族。B.在历史上突厥人曾建立过从博斯普鲁斯到阿尔泰山脉之间地域辽阔的“突厥帝国”。C.30年代初新疆民族分裂势力在喀什建立的“东突厥斯坦回教共和国”是属于政教合一的国家。D.只要“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两种思潮和“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依然存在,新疆民族分裂势力是不会根除的。二、古诗文阅读(3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陈情表李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门衰祚薄祚薄:福分浅薄B.听臣微志听:准许C.具以表闻闻:听说D.形影相吊吊:安慰5.下列各句中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②臣具以表闻③猥以微贱,当侍东宫④优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⑤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⑦是以区区不敢废远⑧谨拜表以闻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①⑤⑦D.②④⑥6.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李密的《陈情表》中的“情“可以作如下注解:情况(事实);衷情(孝情、忠情);情理(忠孝之道)。B.在文中,李密表达了自己对祖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并没有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C.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李密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谢辞。D.《陈情表》本于宗法人伦之至常,措辞委婉,无一字虚言藻饰,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向为人所传诵。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2)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岁暮①[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释】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9.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5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逝者如斯夫,《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表达爱惜时光的句子是,或植杖而耘耔。同样是爱惜时间,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这样表达:,。(2)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若夫乘天地之正,,以游无穷者。三、文学类阅读11.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5)题。园缘老编辑朱慨然的家在古双巷的尾端,再过去几十步,就是雨湖,水光波影一直通到小巷中来。他家进门是一个极小的院子,一堵花墙,把前后隔成两半。花墙正中有一个六角形的门,门两侧上方嵌两个漏窗;门楣上置一块汉隶小匾,上书“置足园”。园子长约五十步,宽仅二十步许。前面是幽静的庭院,后面是三间小瓦屋。庭院的东北角,叠几块玲珑山石;庭中植几丛花木,红绿相映;西侧贴墙筑半廊,与一个半亭相连,亭墙上凿出一个扇形窗,伸颈可餐雨湖秀色。亭子旁边耸几竿瘦竹,一如郑板桥之画意。庭园虽仅可置足,却似唐人绝句与宋人小令,堪可咀嚼。这园子是他的挚友胡令行设计的,而远在湘南山地的令行却于几日前溘然长逝了。在大学里,他们读的是中文系,同班,且穷。朱慨然喜欢写些小说、诗歌。令行则在课余苦研园林建筑,把一本明人撰著的《园治》读得滚瓜烂熟,又经实地考察,积累了许多经验。毕业后,朱慨然到书局当编辑,令行在一个营造厂做了技师。当朱慨然东凑西借,买下这个又小又破的园子时,令行喜得眉飞色舞。他苦思冥想,精心算计,用极少的钱置办了砖、瓦、木、石,和请来的两个工匠一起将园子修葺一新,又亲自携锄到荒野,挖来几竿瘦竹几株花草,植在园中。两人坐在半亭里,推敲出“置足园”这个雅名。令行论及造园得失,妙语惊人:“私家园林往往地甚局促,常于无可奈何之处,以无可奈何之笔化险为夷,使全局顿生光彩。”他慨叹:“我平生最大的愿望,是设计一个自己的园林。为豪门大户造园,受其制约,俗不可耐。我颇想回老家去,一是照顾老人,二是倘遇机缘,能置办一座园林也难说。”过了两年,令行真的飘然而去。朱慨然间或收到令行信札,说他在家乡教小学,因为此地太缺少师资。学生很尊重他。说他父母相继辞世,自己仍是孑然一身。十多年过去了。“置足园”犹在,而斯人去矣。朱慨然不胜唏嘘。稍觉慰藉的是去年得令行一信,说已有了一处很好的园林,名“适园”,还附了一篇颇有文采的散文《适园小记》。文中写道:“吾园择山水佳胜之处为之,最可怡其性情,适其意趣。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水一桥,皆顺其自然,无斧凿雕琢之迹,得流霞凝岚之妙,天设地造,物我俱忘,遂名之为‘适园’。”园中的种种景状,四时及晴雨中的变化,何处是湖,何处有山,何处立寺,何处飞桥......皆细细描绘。慨然奇怪,此等规模之园林,该花多少银钱?他决意去令行家乡一走。一路车船劳顿,朱慨然终于来到湖南的令行老家。他打听“适园”在何处,竟无人知。阳光下闪着一个很大的湖,湖心有一小洲,一条柳堤如绸带从岸边飘到洲上。湖的彼岸,有一座不高的山,绿云间露出古寺的一角红檐。他寻到那一拱板桥,跨过溪流,果然有一片泥墙茅顶的屋舍,围在竹篱中,木板门上方有一横额,上书四个隶字:得育小学,是令行的手笔。朱慨然走进了学校。闻说是令行的老友来访,几个年轻老师——是令行的学生,热情地接待了他。他知道了令行的许多情况。令行是累死的。拖着一个患痨病的身子,教学上又一点不肯马虎,从早到晚,上课、备课,忙得有滋有味。每月的收入,除留一点生活费外,全用来为穷苦学生购买书籍、文具。朱慨然听得双手发颤,心上寒飕飕的。“令行不是有一座‘适园’吗?”“先生生前说,无园者可以有园,天地万物皆属此园。顺乎自然,以三尺微躯为社会效力,即是赏心乐事。”朱慨然觉得自己已找到了令行的“适园”。(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朱慨然所见到的适园的山石草木,小桥流水皆得自然之趣,毫无斧凿之痕,充分体现了胡令行造园技艺的高超。B.小说把胡令行设计的置足园比作唐人绝句与宋人小令,表现了这座园子的小巧精致,韵味十足。C.小说以朱慨然为线索,通过他的心理及情感变化,推动情节发展,使小说悬念迭生,波澜起伏,回环跌宕。D.小说构思巧妙,行文中多处埋下伏笔,为揭开适园的“真相”做好铺垫,使小说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E.这篇小说语言典雅凝炼,隽永而富有诗意,与小说中所记之人、所述之事、所绘之景相得益彰。(2)请分析文中画线语句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3)小说为什么用很多笔墨写“置足园”?(4分)(4)小说结尾说“朱慨然觉得自己已找到了令行的‘适园’”。根据文意解释句中“适园”含义。(4分)(5)小说中的胡令行是怎样一个人?你如何评价这个人物?(6分)第Ⅱ卷(80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迤逦磐鼓籽耙叨陪礼对B.庇祐赉发羸弱碎琼乱玉C.靡途轻飏台隍钟鸣鼎食D.雕甍央浼矫厉矫首暇观1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私立学校虽然缺乏教学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公办学校学习,可以在亦步亦趋的基础上,渐渐走出自己的路来。B.她酷爱读书,希望能去图书馆工作,近水楼台,可以尽兴地浏览各类书刊,增长见识。C.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实现了渴望飞翔但又插翅难飞的中国人千年来的梦想。D.我和同学一直保持中距离,不偏不倚,不太疏远,也不太靠近,这样有利于彼此相处。1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3分)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B.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C.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D.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任何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①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②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③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④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⑤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⑥从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A.②③①④⑤⑥B.②③⑥④①⑤C.③①⑤②④⑥D.③④②①⑥⑤16.仿照下面一段话的句式,选择一个具体对象,展开联想,写一段话表达你对生活的思考。(4分)示例:梅,一片玉瓣,是一滴生命;剥落了生命,你召来了燕语和莺啼。仿写:17.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内容,不得多于18个字(含标点符号)。(4分)曹雪芹如一个丹青妙手,同施耐庵在《水浒传》中重点塑造了宋江、林冲、武松和李逵等108个好汉的形象一样,在《红楼梦》中重点描写了400多个人物。据徐恭时统计,《红楼梦》人物合计有975个,其中有姓名称谓的732个,无姓名称谓的243个。这些人物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同生活中的真人没有什么两样。五、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60分)一只小老鼠总是愁眉苦脸,因为它非常害怕猫。天神很同情它的遭遇,便施法把它变成了一只猫。老鼠变的猫又非常害怕狗,天神就把它变成狗,但它又开始害怕老虎,天神就让它做老虎,但它又整天担心会遇上猎人。最后天神只好又把它变回老鼠,并且说:“不论我怎么做都帮不了你,因为你拥有的只是老鼠胆。”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高二语文十月月考答案1.C(历史上突厥分成东、西突厥,且后来提到突厥又不仅限于突厥人)2.D(文章说到是受到两种思潮的影响,而不是受到泛斯拉夫主义的广泛压迫。)3.B(文章中没有提到这一点,而只是有人建议这么做。)5.解题分析①因为②用③凭④用⑤因为⑥用⑦无意义⑧来8.答: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试题解析】本题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本诗,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明确注释中点明时局背景,还要做到知人论世,根据平时所学习的杜甫的诗歌,了解杜甫的终生志向,然后进行综合思考,才能不遗漏要点。9.答: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映,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试题解析】一般认为,“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句子-段落-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借代和用典都是修辞手法。用典是引用的一种,也叫稽古。本题中的修辞手法还有“对偶(仗)”;还有“双关”手法,如“岁暮”表面指的是时序岁末,深层指作者已进入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有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晚唐。描写手法中有虚实结合,如“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朝廷谁请缨”是作者的想象,是虚写;“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是眼下情景,是实写。表现手法中有对比,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江湖之士的作者“敢爱死”对比;作者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自己的言行反差的对比;“鼓角动江城”暗含战争前后对比;诗歌开头“远为客”与结尾“寂寞壮心惊”思想感情对比,等等。【诗歌翻译】时已近年关,作客在异乡;边境前线处,敌我动刀枪。警报频频传,吐蕃犯我疆;军鼓与号角,江城雷声响。前方将与士,日夜血成行;朝廷大官员,可效终军装?国难当头际,敢以性命当;【补充注释】①岁暮句——这年十二月作者客居梓州。②雪岭——即西山,在成都西面,因终年积雪得名。③江城——指梓州城(今四川三台县),梓州滨临涪江。④请缨——将士自告奋勇请命杀敌,语本《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报效无门路,壮士空悲伤!【解析】公元763年为唐代宗广德元年,这一年杜甫52岁。这一年,他先是在梓州,听说官军大胜叛军,便写下了著名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喜悦之下便欲还都,不久又想东下吴楚。其间曾经到阆州(今四川阆中)。在这儿,他听到了吐蕃攻破松、维、保三州,成都告警。作者那年在梓州,感于国防空虚,朝中无人,自己虽有壮志,不被重用,于是忧国家的杜甫写下了这首抒发感慨的《岁暮》诗。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既反对非正义的对外战争,也坚决主张抵抗外来的侵略。首联交待诗人客居他乡,在岁暮之际,听到了边境传来的外族入侵的消息。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的诗人,是多么希望国家安定,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呀。可是内忧尚未完全平息,外患又接踵而至。所以首联看似平淡的叙述语气中,却包含了忧国忧民的诗人多么沉重的心境!“岁暮远为客”,首句带给我们一种凄凉之意:岁尾年末,不能跟家人团聚,还是漂泊异乡。边隅还用兵,一个“还”字,多少无奈忧愤尽含其中。颔联紧承首联,具体写吐蕃兵势的浩大,以“烟尘”和“鼓角”来借代战争,战争的烽烟笼罩了雪岭,鼓角声声也震动了江城,一个“犯”字,一个“动”,示敌人来犯的气势,写出了诗人听到外敌入侵后内心受到的强烈冲击,把诗人心系国家百姓的那份真挚情感含蕴其中烟尘”。颈联先写战争给人们带来灾难,天天在流血,真是惨不忍睹,再发出自己的忧叹“朝廷谁请缨”,这里用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影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 传统制造业技术职位展望
- 二零二五年度航空航天材料试验委托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收购合同环保验收与评估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养老院专业保洁及消毒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个人二手房购房合同与产权过户指导书
- 航空行业助理的职位介绍
- 汽车行业财务预测分析工作总结
- 二零二五年度产品责任纠纷民事答辩状范文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木材市场树木买卖协议3篇
- 第八章《运动和力》达标测试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民办幼儿园务工作计划
- 2025年华侨港澳台生联招考试高考地理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临床导尿术流程图
-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全文)
- 《阻燃材料与技术》课件全套 颜龙 第1讲 绪论 -第11讲 阻燃性能测试方法及分析技术
- (正式版)JBT 5300-2024 工业用阀门材料 选用指南
- 抖音品牌视觉识别手册
- 虚位移原理PPT
- 中石化ERP系统操作手册
- 混凝土损伤模型综述_本构模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