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中教学质量监测(一)七年级历史科试题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60分)1.将“589年”和“杨坚”这两个历史要素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得到准确的历史信息是()A.隋朝的建立 B.开通大运河C.开创科举制 D.隋朝的统一【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589年,隋朝皇帝杨坚灭亡陈,统一全国,D项正确;581年隋朝的建立,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制,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2.隋朝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表明运河的直接作用是A.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B.有利于边疆经济开发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D.加速了隋王朝灭亡【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隋朝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结合所学知识,含义是:往北可以通道河北经营渔业,往南可以通到扬州(古时扬州亦称江都)经营运输,它的利用价值是很广的!这表明运河的直接作用是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C选项符合题意;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是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根本原因,A选项不符合题意;有利于边疆经济开发与材料无关,B选项不符合题意;加速了隋王朝的灭亡与材料无关,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隋朝大运河的作用,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3.唐太宗在《帝范》中明确指出:“国之匡辅,必待忠良,任使得其人,天下自治。”对此,他采取的措施是()A.重视人才,任用贤能 B.裁撤冗官,整顿吏治C.废除苛捐杂税,减轻农民负担 D.合并州县,考核官员【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国之匡辅,必待忠良,任使得人,天下自治。”可知,该材料是说治理国家,必须有忠臣良将辅佐,皇帝要选贤任能,人尽其才,统治才会稳固,对此他采取措施是重视人才,任用贤能,唐太宗任重用被称为“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作宰相,重用敢于直言进谏的魏征。根据题意,A项正确;而BCD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4.一代女皇武则天为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她在科举制方面的“创新”是()A.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B.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C.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创立殿试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一代女皇武则天为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她在科举制方面的‘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学生,所以D符合题意;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的是隋文帝,所以A不符合题意;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是唐太宗时期,所以B不符合题意;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是隋炀帝统治时期,所以C不符合题意。故选D。5.学习唐朝历史后,有同学认为唐朝的社会风气显示出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精神风貌。下列文物能支撑这位同学观点的是()①②③④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唐朝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社会充满活力。唐朝与边疆各民族及世界上很多国家交往频繁,相互影响,唐朝的社会风气显示出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精神风貌,唐三彩、骑马仕女泥俑能够体现出这些特点中,A项正确;②是辽朝文物遗存,④是北宋时期的文物遗存,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6.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被称为“诗圣”的是()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苏轼【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的“诗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圣指的是我国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尽坎坷。他的诗风淳朴厚重,许多诗作都反映了战争和政治的腐败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而他本人被称为“诗圣”。因此C符合题意;李白的诗歌飘逸洒脱,充满了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因此李白被称为诗仙,A排除;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B排除;苏轼是词人,D排除。故选择C。7.唐朝诗人王建在《凉州行》中写道:“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诗歌反映了当时的唐朝A.民族之间的交融 B.商业贸易的繁荣 C.对外交往的频繁 D.农业技术的发达【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蕃指的是吐蕃,吐蕃人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是现在藏族人的祖先,他们学习唐朝文化。“洛阳家家学胡乐”体现了汉族学习少数民族文化,所以体现了民族融合更进一步,故选A;BCD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8.唐朝对外贸易发达,在各国的物产中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A.日本 B.新罗 C.印度 D.波斯【答案】B【解析】【详解】在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中,新罗人最多,新罗在各国的物产中居唐朝进口首位。故选B。9.下列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标志着唐朝由盛而衰的事件是()A.陈胜吴广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李自成起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安史之乱是唐代玄宗末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B项正确;A项是秦末农民起义,排除A项;黄巢起义是唐朝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但不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排除C项;D项是在明朝,排除D项。故选B。10.在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是一个战争频繁、列国分治的乱世。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五代”的五个政权都分布在长江流域B.“十国”都南方地区C.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D.五代十国时期南北方经济停滞不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907年,唐朝灭亡,进行五代十国,它是唐末以来落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但其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C项正确;“五代”的五个政权都分布在黄河流域,“十国”大部分在南方地区,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有所发展,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11.与“陈桥兵变”和“杯酒释兵权”这两个故事有关的历史人物是()A.杨坚 B.李渊 C.朱温 D.赵匡胤【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称皇帝,建立北宋,定都开封。为了巩固统治,宋太祖按宰相赵普的建议,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他首先利用设酒宴的手段,解除石守信等统军大将的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D项正确;杨坚是隋朝开国皇帝,李渊是唐朝开国皇帝,朱温是五代十国后梁的开国皇帝,与“陈桥兵变”和“杯酒释兵权”这两个故事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12.针对唐朝中后期宰相“事无不统”的教训,为了进一步分割宰相权力,宋太祖采取的创新措施是A.分化事权 B.废除丞相 C.设置转运使 D.颁布“推恩令”【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宋太祖为了进一步分割宰相权力,采取了分化事权的办法,设立丞相多人,副丞相若干,故A符合题意;朱元璋废除丞相,故B不符合题意;设置转运使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控制,故C不符合题意;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3.《中国通史》中记载:“提倡文人政治,严禁武人干政,其目在痛纠唐末五代武人乱国的弊病。”该材料反映出宋朝的政治特点是A.藩镇割据B.宦官专权C.武将专权D.重文轻武【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和材料可知,五代十国史历史的演变是各地方军事力量较量的结果,北宋统治者为了避免历史的重演,吸取唐末武将藩镇割据的教训,因此改变统治策略,削弱武将对军队的调度指挥权。重用文官,体现出重文轻武政策。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4.宋、西夏、辽是多民族纷争和融合的时代。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示了各民族风俗的丰富多彩,并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不息【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信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示了各民族风俗的丰富多彩,并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在我国北方。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割据分裂局面的汉族政权。西夏是由党项族建立的政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由此判断我国古代辽、宋、夏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就是民族政权并立;出现辽、北宋、西夏三个主要政权并立的局面。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5.如图所示反映的内容是()A.契丹建国 B.女真族的崛起C.党项族的勃兴 D.南宋的建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115年,女真族首领阿骨打定都会宁,建立金,女真族崛起了,B项正确;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李元昊建立西夏,赵构建立南宋,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16.“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歌曲《精忠报国》反映了我国古代著名将领岳飞的戎马一生,下列关于岳飞的表述,错误的是()A.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B.岳飞被视为抗金英雄,被后人尊崇和怀念。C.岳飞取得郾城大捷后,达成澶渊之盟 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答案】C【解析】【详解】南宋时期,岳飞抗金,取得郾城大捷,澶渊之盟是北宋时期与辽签订的,C符合题意;ABD项内容都与岳飞的相关史实相符,排除。故选择C。17.文旅融合唤醒城市记忆。下列城市名片可以唤醒南宋都城记忆的是()A.秦俑故乡,丝路源头 B.繁华汴水,精彩开封C.六朝古都,金陵风韵 D.千古宋城,梦回临安【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北宋灭亡后,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千古宋城,梦回临安,反映的就是南宋都城临安的记忆,因此D项符合题意;A项秦俑故乡,丝路源头反映的是秦朝都城咸阳和西汉都城长安,排除;B项繁华汴水,精彩开封反映的是北宋都城开封,排除;C项六朝古都,金陵风韵反映的是南朝都城建康(南京),排除。故选D。18.下面是南宋地方官就江南经济发展情况向朝廷作的汇报,情况属实的是①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②南方的丝织业超过北方③南宋的海船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④中国商船已远达非洲东海岸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题文的南宋时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那时的水稻产量已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南方的丝织业超过北方。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中国的商船足迹远可以到达非洲东海岸。①②③④说法属实,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了解宋朝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19.《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材料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A.秦隋宋 B.秦隋元 C.秦元明 D.隋元明【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完成统一。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结束了辽宋夏金的分裂时期。581年杨坚篡北周,建立隋朝,并于589年灭南朝陈,统一中国,长达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结束,隋朝时期开始。宋没有统一全国,明朝材料没涉及到,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人教版七年级上·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20.关于如图人物主要事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统一蒙古地区,建立蒙古政权 B.建立元朝,实现全国统一C.灭掉西夏和金 D.招募军士,展开抗元斗争【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中人物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带领蒙古部落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蒙古帝国,制定法律,创造文字,制定政治制度,促进了蒙古地区的发展,故A正确;建立元朝的是忽必烈,故排除B;成吉思汗在灭亡西夏后就去世了,灭金的是窝阔台汗,故排除C;成吉思汗在位时元朝还没建立,故排除D。故选择A。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有3小题,21小题11分,22小题14分,23小题15分,共40分)21.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个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1)材料一中“朕”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当时唐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材料二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2)材料二中的“契丹”和“拓跋”分别建立了什么政权?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续资治通鉴长编》(3)材料三中的“大宋皇帝”指谁?材料三涉及的合约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4)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古代的民族关系对我们当今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答案】(1)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或:唐太宗被尊奉为“天可汗”;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等)。(2)辽;西夏。(3)宋真宗;澶渊之盟。(4)民族融合推动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等。(或: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意思即可)(答出一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可知,这体现出开明的民族政策,这体现在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被尊奉为“天可汗”、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等。【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二“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可知,“契丹”和“拓跋”分别建立了辽、西夏。【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可知,1005年,大宋皇帝宋真宗与辽签定澶渊之盟。【小问4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民族融合推动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等。22.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历史时期之一,它不仅“和同为一家”,还“迎进来,也走出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唐·杜甫《忆昔》(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唐朝时期出现的另一盛世局面是什么?材料二(2)农业工具的创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是什么?材料三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等。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等传回日本。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他六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列举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材料四世界上与唐朝交往的国家或地区有七十多个。丝绸之路上和平的使团、商队络绎不绝。中国文化那时就传播到了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国家,同时唐代的舞蹈、音乐、绘画、食品、服装、宗教也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将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峰。(4)根据材料四,从范围、内容两个角度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5)综上所述,概括唐朝的社会特点。【答案】(1)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唐玄宗;贞观之治。(2)曲辕犁和筒车。(3)遣唐使来华和鉴真东渡;新罗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并引入中国的科技成就,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玄奘西行。(4)范围广泛,与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都有往来。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饮食、风俗等多个方面。(5)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实行了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流频繁;(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可知,这体现出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唐玄宗;唐朝时期出现的另一盛世局面是贞观之治。【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二示意图可知,分别是曲辕犁和筒车。【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三“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等。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等传回日本”可知,史实有,遣唐使来华和鉴真东渡,新罗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并引入中国的科技成就,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玄奘西行。【小问4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四“世界上与唐朝交往的国家或地区有七十多个。丝绸之路上和平的使团、商队络绎不绝。中国文化那时就传播到了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国家,同时唐代的舞蹈、音乐、绘画、食品、服装、宗教也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将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可知,这体现出,范围广泛,与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都有往来;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饮食、风俗等多个方面。【小问5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这些体现出,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实行了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流频繁。23.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宋时期,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请列举一例两宋时我国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材料二(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是令人吃惊的:它独特的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在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摘编自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两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材料三南宋的海外贸易超过北宋。宋高宗末年,市舶收入岁达二百万贯,是北宋治平年间入六十三万贯的两倍多。——据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戊胺项目评估报告
- 铝塑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炖汤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缝配件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城市清扫机械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 2025年右旋糖酐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鲜龙眼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中国铜银合金导线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网带式热风回火炉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中国透明编织袋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春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第七章老年人泌尿系统疾病
- 2025年中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省邮政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血透室停电停水应急预案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单元测试
- 《零售药店实务》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校园安全案例解析
- 《病理科(中心)建设与配置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