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知识要点国际经济法_第1页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知识要点国际经济法_第2页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知识要点国际经济法_第3页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知识要点国际经济法_第4页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知识要点国际经济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知识要点:国际经济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国际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国际经济法,是泛指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换句话说,它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国际经济交往中所发生的国际经济关系,在每一特定历史阶段,往往形成某种相对稳定的格局、结构或模式,通常称之为国际经济秩序。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变迁,取决于国际社会种类成员间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对比。国际经济秩序与国际经济法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国际经济法,就其广义的内涵而言,是各国统治阶级在国际经济交往方面协调意志或个别意志的表现。国际经济法是巩固现存经济秩序的重要工具,也是促进变革旧国际经济秩序、建立新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一、萌芽阶段的国际经济法(一)罗得法某些商事法规或商事习惯法,实质上就是国际经济法的最初萌芽。长年实践积累形成的商务习惯常为本地的商务法庭断案时所援引合用,并且逐渐被汇辑为法典,这就是传说中的“罗得法”。(三)中世纪的国际性商事法典这些特设的商务法庭依据求同存异的商业习惯或共同的行为规范所作出的判决,往往被编纂为各种商事习惯法法典,成为日后解决同类案件的依据。其中影响最大、颇负盛名的是大约编纂于13世纪的《康索拉多海商法典》。该法典与其他海事商法法典其共同特点则在于它们都不单一国家的国内立法,而都是用来调整国际商务关系的国际习惯法,在不同程序上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二、发展阶段的国际经济法从17世纪到20世纪40年代以前,数百年间,用以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条约、国际习惯和国内立法,大量出现,日益完备。(一)双边国际商务条约在各国之间大量的双边商务条约相继出现以后,由于其中许多重要条款基本相同或相似,这些条款及其所体现的国际经济贸易惯例,就逐渐形成为用以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法的一般规则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国际行为准则。(三)多边国际商务专题公约其中影响较大的,如1883年签订的《关于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第二节国际经济法涵义一、狭义说:国际经济法是国际公法的新分支持此类观点的重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施瓦曾伯格、日本的金泽良雄以及法国的卡罗等人。二、广义说: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跨国)经济关系的国际法、国内法的边沿性综合体它所调整的对象,不仅仅限于国家政府互相之间、国际组织互相之间以及国家政府与国际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并且涉及大量的分属于不同国家的个人之间、法人之间、个人与法人之间以及他们与异国政府或国际组织之间的各种经济关系。在国际经济法发挥调整作用的过程中,在国际经济关系领域里享受法定权利和承担法定义务的主体,即国际经济法的主体,不仅涉及从事跨越国境的经济交往的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并且涉及从事此种经济交往的一切自然人和法人。因此,国际经济法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调整国际(跨国)经济关系的国际公约、条约、协定以及属于公法性质的各种国际惯例,它还理应涉及用以调整一切跨越国境的经济关系的国际私法、国际商法和国际商务惯例,以及各国民商法和经济法的涉外部分。持此类观点的重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杰塞普、斯泰纳、杰克逊、洛文费尔德以及日本的樱井雅夫等人。第三节国际经济法的范围及其与相邻法律部门的交错一、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的联系与区别大体说来,用以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公法规范,属于国际经济法范畴;用以调整国际政治关系以及其他非经济关系的国际公法规范,不属于国际经济法范畴。二、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的联系与区别国际私法中涉及经济方面的冲突规范是国际经济法的渊源,国际私法中与经济无关的冲突规范并非国际经济法的渊源。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假如国家以及各国政府间组织不以主权实体的身份,而以非主权实体的身份,即一般私法法人的身份,从事超越一国国界的经济交往或经贸活动,它们才也许成为国际私法关系上的主体。假如单从调整的对象方面看,国际经济法所调整的对象范围,远比国际私法狭窄;从总体上看,国际经济法所调整的对象的范围,又远比国际私法广泛得多。四、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商务惯例的联系和区别国际商务惯例当然也是国际经济法这一边沿性综合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换句话说,它既不属于国际公法范畴,也不属于国际私法(冲突法)或各国经济法的范畴,却自成一类。其独特之处在于:第一,它的确立,并非基于国家的立法或国家间的缔约。第二,它对于特定当事人具有的法律上的约束力,并非来源于国家主权或其他强制力,而是来源于当事人各方的共同协议和自愿选择,假如没有当事人的合意采用,它就毫无约束力可言。第三,当事人在订立协议时,对于某一项现在的国际商务惯例,只要各方合意议定,就既可以全盘采用,也可以有所增删,悉听自便。第四,国际商务惯例对于特定当事人的约束力,虽然并非来源于国家主权或其他强制权力,但是,这种约束力的实行或兑现,却往往必须借助于国家的主权或其他强制权。第二章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指的是贯串于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类法律规范之中的重要精神和指导思想,是这些法律规范的基础和核心。二、经济主权原则的基本内容及其形成过程经济主权原则是国际经济法中的首要基本规范。1974年12月12日,联合国大会第29届会议通过了《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经济主权原则的重要内容体现在《宪章》第2条:“每个国家对本国的财富、自然资源以及所有经济活动,都享有并且可以自由行使完整的、永久的主权,其中涉及占有、使用和处置的权利。”国家经济主权原则的具体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各国对境内的一切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二)各国对境内的外国投资以及跨国公司的活动享有管理监督权(三)各国对境内的外国资产有权收归国有或征用第三节公平互利原则二、公平互利原则的初步实践一例:非互惠的普遍优惠待遇为了加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消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鸿沟,发达国家应当尽也许在国际经济合作的领域内给予发展中国家普遍优惠的、不规定互惠的和不加以歧视的待遇。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实行“非互惠的普惠待遇”,是公平互利原则的一种具体运用和初步体现。第四节全球合作原则全球合作的基本目的:实行世界经济结构改革,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经济新秩序,使全球所有国家都实现更普遍的繁荣,所有民族都达成更高的生活水平。全球合作的基本范围:合作是多领域、多层次和全方位的。全球合作的首要途径:所有国家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并且作为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有权充足地和切实有效地参与解决世界性经济、财政、货币问题的国际决策,从而公平地分享由此而来的各种利益。全球合作的中心环节:在于开展南北合作。一、全球合作原则的中心环节:南北合作当代国际社会各类成员之间,存在着许多对矛盾与合作的关系。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东西关系”,通常指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南北关系”,通常是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南南关系”,通常指发展中国家互相之间的关系;“北北关系”,通常指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南北关系是全世界政治经济关系中的重要矛盾。南北矛盾实质是发达国家凭借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垄断地位和绝对优势,继续控制和盘剥发展中国家,力图维护国际经济旧秩序;而历史上长期积贫积弱的发展中国家,不愿继续忍受发达国家的控制和剥削,起而抗争,维护本国的民族经济权益,力图变革国际经济旧秩序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二、南北合作原则的初步实践一例:《洛美协定》《洛美协定》的全称是《欧洲经济共同体——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国家)洛美协定》。简称《洛美协定》或《洛美公约》。它在当前的南北关系中,是最大的经济贸易集团,缔约成员国已达80个。1975年2月,在西非国家多哥的首都洛美,签订了贸易和经济协定,有效期5年。通称第一个《洛美协定》。1979年10月在多哥洛美签订的《洛美协定》,通称第二个《洛美协定》,有效期仍为5年。1984年12月在多哥洛美签订的《洛美协定》,通称第三个《洛美协定》,有效期也是5年。1989年12月在多哥洛美签订的《洛美协定》,通称第四个《洛美协定》,有效期延长一倍,即2023。综观上述四个《洛美协定》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互利使用关系是有生命力的。但也应当看到:迄今为止,《洛美协定》式的南北合作,仍然远未能从主线上改变南北双方之间很不平等、很不公平的经济关系。三、全球合作的新兴模式和强大趋势:南南合作南南合作与南北合作,都是全球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两者的共同点。但南南合作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内在实质及实践效应,却与南北合作有重大的差异。简言之,第三世界各国独立以来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力量的增强,乃是发展南南合作的良好经济基础。第五节有约必守原则这里所阐述的“有约必守”原则,就涉及“条约必须遵守”以及“协议(契约)必须遵守”这两重涵义。一、有约必守原则的基本内容就国家间的条约而言,“有约必守”指的是当事国一旦参与签订双边经济条约或多边经济条约,就在享受该项条约赋予的国际经济权利的同时,也受到该条约和国际法的约束,必须信守条约的规定,实践自己作为缔约国的诺言,履行自己的国际经济义务。否则,不履行条约所课予自己一方的国际义务,就意味着侵害了他方缔约国的国际权利,构成了国际侵权行为或国际不法行为,就要承担由此引起的国家责任。有约必守原则已被正式载入国际公约:《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就自然人、法人互相间或他们与国家之间的协议(契约)而言,“有约必守”指的是有关各方当事人一旦达成协议,依法订立协议,它就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非依法律或当事人重新协议,不得单方面擅自改变。任何一方无合法因素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协议义务时,对方有权请求履行或解除协议;并有权就不履行或迟延履行所导致的损失规定补偿。在近现在各国民商立法中,普遍都有这一类基本条款规定。二、有约必守原则的限制对有约必守原则的限制,重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协议或条约必须是合法、有效的。.就协议而言,违法协议和缺少其他必备条件的协议,都是自始无效的。.就条约而言,要贯彻有约必守原则,其前提条件也在于条约自身必须是合法、有效的。(二)协议或条约往往受“情势变迁”的制约一般认为,上述条文可作如下解释:第一,条文以否认式、悲观性的措词,规定了合用“情势变迁”的狭小范围,即在一般情况下“不得”援引它作为理由规定废约或退约,“除非”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援用这个理由。第二,实现这种例外,必须同时具有许多要件,即:.发生情势变迁的时间必须是在缔约之后。.情势变迁的限度必须是主线性的。.情势变迁的实况必须是当事国所未预见的。.情势变迁的结果必须是丧失了当事国当初批准接受该条约拘束的必要基础或基本前提。.情势变迁的影响必须是势将主线改变依据该条约尚待履行的义务的范围或限度。.情势变迁的因素必须不是出于该当事国自身的违约行为。.“情势变迁”原则合用的对象必须不是边界条约或边界条款.第三章国际货品买卖法第一节国际货品买卖法概说二、国际货品买卖的法律国际货品买卖的法律,重要涉及三部分:1.国际贸易惯例;2.各国有关国际货品买卖的国内立法及其冲突规范;3.国际货品买卖公约。第二节国际货品买卖协议二、国际货品买卖协议的订立(一)协议的成立要件1.实质要件(1)关于发价A.发价的含义:发价是一方当事人以进行国际货品买卖为目的,向另一方当事人发出的愿按一定条件和他订立协议的意思表达。在外贸实践中,发价亦称“报价”、“发盘”、“开盘”。作此意思表达的人是发价人,对方是被发价人。B.发价的构成:“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的订立协议的建议,假如十分拟定并且表白发价人在得到接受时承受约束的意旨,即构成发价”。可见一项发价的构成,必须具有三个条件:一是应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二是建议的内容必须十分拟定,以便对方考虑。三则必须表白发价人在其发价一旦得到接受就将受其约束,亦即发价人与被发价人之间将按发价内容成立协议,发价人应允承担卖方或买方的所有义务。C.发价的效力:发价于到达发价人时生效。D.发价的撤回和撤消:发价在送达被发价人之间,尚未发生效力,发价人可以随时把它撤回,便发价不发生效力;即使是不可撤消的发价,也可以撤回。但如有下列两种情况之一,发价不得撤消:一、发价写明接受发价的期限或以其他方式表达发价是不可撤消的;二、被发价人有理由信赖该项发价是不可撤消的,并且被发价人已本着对该项发价的依赖行事。(2)关于接受A.接受的含义:接受是被发价人作出的批准发价的意思表达;这意思,有时也以某种行为来表达。但沉默或不行动自身不等于接受。B.接受的效力:被发价人表达了接受的意思,是发价人、被发价人之间已达成协议,协议即告成立。这便是接受的效力。C.逾期的接受:接受没有在应到达的时间内到达,是为逾期的接受,亦即迟到的接受。前已提及,逾期的接受无效;但有例外:其一为倘若发价人在收到接受函电时,毫不迟延地用口头成书面告知被发价人说,接受虽已逾期,但他仍视之为有效的接受,则接受即为有效,可以订立协议,迟到的接受实际到达之时,即为协议成立时。另一为假如载有逾期接受的信件或其他书面文献表白,依照它寄发时的情况,只要传递正常,它本应是可以在期限内到达的,则此项逾期接受应被认为具有接受的效力,除非发价人毫不迟延地用口头或书面告知被发价人:他认为他的发价已经失效,从而不能因该接受而订立协议。(4)“第三方规定”问题所谓“第三方规定”的问题,也就是权利担保问题。第四章国际货币金融法(重点内容:1.各国家对自己货币的安排;2.国际贷款。)第一节国际货币金融法概说第一部分涉及国际货币法律制度。第二部分涉及国际资金融通的法律问题。第三部分涉及对跨国银行的法律管制。第二节国际货币法律制度一、各国涉外货币法律制度(一)各国货币性质的拟定.拟定本国货币为完全可兑换的货币。.拟定本国货币为部分可兑换的货币。.拟定本国货币为不可兑换的货币。(二)各国制度的选择.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二、国际货币体系(三)金融资助.基金组织的贷款基金组织只对各会员国政府贷款,贷款的额度与该会员国缴纳的份额成正比,贷款重要用于解决该会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目前,基金组织重要向各会员国提供以下几类贷款:(1)普通贷款(2)出口波动补偿贷款(3)缓冲库存贷款(4)中期贷款(5)扩大资金贷款(6)结构性调整贷款(7)追加结构性调整贷款.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1)特别提款权的概念(2)特别提款权的使用(3)特别提款权的定值第四节国际贷款的法律问题一、国际定期贷款二、欧洲货币贷款欧洲贷币贷款是指在贷款货币发行国以外国家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发放的一种国际商业贷款。三、国际银团贷款四、项目贷款目前,国际上一般都采用有限追索权的项目贷款方式。这种项目贷款方式牵涉到诸多当事人,从当事人签订的各种协议的层次来分,重要采用以下三种形式:.双层次结构项目贷款双层次结构项目贷款的当事人涉及:(1)贷款人。(2)项目主办人。(3)项目公司。主办人与贷款人或项目公司签订以下三种担保协议,由主办人向贷款人提供担保:(1)竣工担保协议。(2)投资协议。(3)购买协议。第五节国际证券发行与流通的法律制度一、国际证券概述国际证券种类繁多,各国对国际证券范围的界定也不尽相同,重要有国际股票和国际债券两大类:(一)国际股票(二)国际债券二、国际证券发行的方式.国际证券的私募发行.国际证券的公募发行第六节国际租赁的法律与实务一、融资性租赁融资性租赁是国际租赁业务中使用最多、最基本的形式。通常由一国出租人按另一国承租人的规定购买租赁物并出租给承租人使用,而租赁的维修和保养由承租人承担的一种租赁方式。二、经营性租赁经营性租赁,又称服务性租赁,这种租赁的出租人除提供租赁物外,还负责租赁物的维修和保养等服务。三、维修租赁维修租赁由融资性租赁与出租人提供多项服务相结合构成。四、综合租赁综合租赁是租赁与其他贸易方式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租赁形式。第七节对跨国银行的法律管制一、跨国银行的概念跨国银行分支机构的形式及重要特点如下:(一)代表处(二)经理处(三)分行(四)附属银行(五)联属银行(六)联营银行第五章国际税法第二节税收管辖权一、居民税收管辖权居民有自然人与法人之分。(一)自然人居民身份的拟定居所与居住期限相结合,是国际上最常用的拟定居民身份的方法。(二)法人居民身份的拟定.法人注册成立地标准.实际控制与管理中心所在地标准.总机构所在地标准二、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是征税国,即收入来源国用来针对非居民来自境内的所得。非居民在收入来源国的所得一般涉及四个方面,要对这些所得实行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必须一方面拟定它们的来源地,分述如下:(一)营业所得(二)投资所得(三)劳务所得(四)财产所得财产所得指转让各种财产的所得。第三节国际反复征税与重叠征税一、国际反复征税的概念国际反复征税是国际税收关系的焦点,一般指两个国家各自依据自己的税收管辖权按同一税种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在同一征税期限内同时征税。二、国际反复征税的消除或缓解(一)免税制(二)抵免制(三)扣除制(四)减税制同其他避免国际反复征税的方法相比较,减税制最为灵活。第四节国际避税与逃税一、国际避税与逃税的概念及方式跨国公司在国际避税和国际逃税方面就可以采用两个重要的手段:一是设立基地公司;另一是大搞转让定价。所谓基地公司,就是跨国公司在避税港设立的公司,其自身往往并不从事实际经营,而将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的投资、贸易、信贷、劳务、技术转让等所得归在它的名下,以达成不纳税或少纳税的目的。所谓转让定价,就是跨国公司在内部交易中运用各国税率高低不一和税收规定各异人为地抬价或压价以达成逃避税收的一种手段。第六章国际海事法第一节国际海事法概说一、国际海事法的概念国际海事法是调整国际(跨国)商业活动中海上运送关系及其他涉及船舶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际经济法的又一个重要分支。二、国际海事法的渊源国际海事法的渊源,是指国际海事法的规范形式。国际海事规范形式有:各国海事法、国际海事公约以及国际海事惯例。三、国际海事法的特点(一)国际海事法具有悠久的历史(二)国际海事法拥有独特的法律制度海难救助、共同海损、责任限制、船舶优先权等制度,就是国际海事法所独有的制度。(三)国际海事法所涉及的法律关系比较复杂(四)国际海事法有着明显的统一性第二节国际班轮运送协议一、国际班轮运送协议的涵义国际班轮运送协议是指船公司按照预先公布的固定的时间、航线、港口顺序和运费率,从事国际货品运送所订立的协议。二、提单(二)提单的种类.已装船提单与收货待运提单。这是以货品是否实际装船为分类标准的。.记名提单、指示提单与不记名提单。这是以提单上由托运人填写的收货人一栏中的昂首为分类标准的。.清洁提单与不清洁提单。这是以承运人在提单上是否对货品的外在状况进行不良批注为划分标准的。(三)提单的法律性质.提单是货品运送协议的证明.提单是承运人接管货品的证据.提单是据以提取货品的凭证三、有关提单的国际公约目前,管制提单的国际公约有三个,即《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以及《汉堡规则》。第五节船舶碰撞二、船舶碰撞的责任原则(一)过失碰撞.船员过失。.船东过失。.推定过失。(二)无过失碰撞,涉及:.不可避免的碰撞.因素不明的碰撞(三)过失碰撞的损害补偿制度.单方过失。.双方过失。三、损害补偿的计算方法从上例中看出,船舶碰撞事故发生的货品损坏的补偿,一般不涉及本船对本船所载货品的补偿。第六节海难救助一、海难救助的概念及其成立要件海难救助是指在海上或者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有遇险的船舶或其他财产进行救助而在被救助人与救助人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海难救助是海事法特有的制度,其核心是给予海难救助人救助报酬,借以鼓励人们积极参预救助行动。一般认为,海难救助法律关系的成立,也即如救助人请求被救助人支付海难救助报酬,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习惯上称之为“海难救助三原则”):.船舶或者货品及其他财产遭受了某种不能自救的海上危险。.救助人的救助行为必须是自愿的,救助人并无法定义务进行救助。.救助须有效果,这是指船舶、货品或其他财产所有或部分得救。二、海难救助报酬原则及其例外《1989年救助公约》“特别补偿条款”规定,对有污染环境危险的船舶以及船上的财产进行救助,救助人可以按照下列标准得到被救助船东的特别补偿:(1)假如没有获救价值,或者虽有,按传统无效果无报酬原则计算的救助报酬少于本条的特别补偿,救助人至少有权获得相称于他消耗的救助费用的特别补偿。(2)假如救助人在保护环境方面有功绩,他还可获得相称于救助费用的30-100%的特别补偿;(3)假如因救助人的过失未能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救助人则丧失取得所有或部分补偿的权利。1990年劳氏救助协议格式也根据《1989年救助公约》,对于1980年劳氏救助协议格式进行了修订,规定了与该公约大体相同的特别补偿。三、海难救助法律关系(二)劳氏救助协议格式1990年劳氏救助协议的重要特点为:第一,规定了无效果、无报酬的原则,并对环境污损救助问题作出例外规定。第二,规定了救助报酬由经验丰富的伦敦仲裁人事后根据多种客观标准予以拟定。第三,规定了一套较完整的担保和执行仲裁裁决的程序。第七节共同海损共同海损是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船舶、货品和其他财产遭遇共同危险,为了共同安全,故意和合理地采用措施所直接导致的特殊牺牲、支付的特殊费用。海损的成立,必须满足如下条件:(一)船舶及货品必须处在共同危险情境中。(二)采用的措施必须是故意的、合理的。(三)所发生的损失必须是特殊的。三、共同海损损失的构成共同海损损失可分为两大类,即共同海损牺牲和共同海损费用。(一)共同海损牺牲共同海损牺牲是指船舶或货品所遭受的物质损害,它涉及:.船舶牺牲(1)起浮搁浅船舶所遭受的损坏。(2)船舶故意搁浅。(3)锚和锚链的牺牲。(4)将船用物料充作燃料。(5)为共同安全抛弃船舶属具、开舱、凿洞以及救火导致船舶的部分牺牲。.货品牺牲(1)抛弃货品。(2)为灭火致使货品损失。.运费牺牲(二)共同海损费用共同海损费用指具有共同海损性质的费用支出。涉及:.避难港费用。(1)驶往、驶离避难港口的费用;(2)避难港的港口费;(3)避难期间船员的工资、伙食以及所耗用的物料和燃料;(4)修理船舶所必需的在船上搬移或卸下货品、燃料或物料的费用。.救助费用。.代替费用。五、共同海损理算共同海损理算是指由专门机构认定共同海损是否成立以及假如成立,为拟定共同海损损失金额及受益方应分摊的金额而进行专业技术性较强的核算工作。第九节船舶优先权一、船舶优先权的涵义船舶优先权,是指以船舶为标的,以担保特定的债权为目的,特定的债权人通过司法程序扣押船舶以至变卖船舶,得以从变卖船舶的所得价款中依法汪程序优先受偿的权利。二、船舶优先权的特性(一)船舶优先权具有优先性其一般原则是:(1)有担保的债权优先于无担保的债权;(2)有担保的债权之间,船舶优先权优先于受抵押权、留置权担保的债权;(3)受同一种担保物权担保的债权之间,其受偿位序由法律规定。抵押权以登记先后为准,先登记的抵押权优先于其后登记的抵押权。(二)船舶优先权具有附着性(三)船舶优先权具有秘密性(四)船舶优先权具有法定性四、船舶优先权的标的船舶优先权的对象是船舶。这里所谓“船舶”,应理解为船舶自身的价值、运费、其他附属权益,但不涉及船舶的保险补偿金。五、船舶优先权的消灭有以下三种情形:.船舶优先权自产生之日起已满1年,优先权人仍未行使(指向法院提出申请,扣押船舶,主张优先受偿)。.船舶经法院强制出售。.船舶灭失。船舶优先权消灭,本来享有船舶优先权的债权就转化为普通债权,只是丧失了船舶优先权的优先受偿性。第十节海上保险四、海上保险的索赔与理赔(一)海上保险的索赔与理赔所谓推定全损,是指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后,认为实际全损已经不可避免,或者为避免发生实际全损所需支付的费用(如保险标的是货品则再加上继续将货品运抵目的地的费用)超过保险价值的,为推定全损。(二)代位求偿权与委付2.委付委付是指保险标的发生推定全损时,被保险人向保险人发出书面告知,将有关保险标的物的权利义务转让给保险人,由保险人按所有损失予以补偿的做法。委付如成立,须具有以下条件:(1)保险标的发生承保范围内的推定全损;(2)被保险人向保险人发出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委付告知,其中载明将保险标的物的权利义务转移给保险人的意愿;(3)保险人接受委付。委付一经保险人接受,不得撤回。委付成立后,其法律后果是:(1)保险人取得保险标的物的相关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2)保险人应按所有损失补偿被保险人。委付如未成立,其法律后果是:(1)如保险标的物未发生推定全损,只是发生了局部损失,或者被保险人在保险标的物发生推定全损时未及时发出委付告知,则保险人有权按局部损失补偿被保险人,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