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5_第1页
塑料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5_第2页
塑料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5_第3页
塑料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5_第4页
塑料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汇报人:李欢任2024-08-012024-2025塑料回收行业发展报告contents目录定义或者分类特点产业链发展历程政治环境商业模式政治环境contents目录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发展驱动因素行业壁垒行业风险行业现状行业痛点问题及解决方案行业发展趋势前景机遇与挑战竞争格局代表性企业01塑料回收定义定义塑料回收是近年来再生资源研究的重点,主要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等回收方式。塑料回收是指将消费后废旧塑料回收利用,从废塑料回收的历史进程看,已经从人工回收,到机械回收,再到热转化,进而到化学反应及复杂化学反应的进化过程。目前根据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的分类标准,塑料循环利用技术分为四类回收,分别是物理法、化学法、降级回收和能量回收。物理法:通过对塑料进行改性再生,使再生塑料性能达到相关应用场景要求。该工艺特点是环境污染较少,经济效益较优,分离设备较多,分离技术较复杂,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塑料循环利用的最佳途径。降级回收、熔融再生:将塑料直接熔融塑化得到的再生塑料,其性质不稳定,仅能降级利用。化学法:将塑料通过接枝、共聚、热裂解等化学反应改变原生塑料分子结构,所制成的再生塑料拥有较好的抗冲击、耐热、抗老化等性能。然而,该工艺技术复杂,且化学法回收中需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在分离去杂过程中有污染环境的风险。能量回收:通过焚烧塑料回收热能。该工艺较为复杂,设备投资较大+新在环境污染隐患,综合成本较高。塑料回收定义02产业链制造商、零售商、专业回收商、社区回收点上游中游产业链010203塑料再生利用通过废塑料回收、清洗、分拣,后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重新制成塑料原料,应用到纺织、食品饮料包装、家居建材等领域,是塑料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之一,为解决塑料污染等环保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塑料再生利用业主要分为前端塑料回收、中端塑料再生和后端再生塑料利用三个环节:其中前端包括专业回收商和社区回收点等;中端参与者包括运营商、设备商等;后端再生塑料利用环节参与者众多,包括各品类塑料制品的制造商。制造商、零售商、专业回收商、社区回收点塑料回收、孰料再生、再生塑料利用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包装、家居建材塑料回收、孰料再生、再生塑料利用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包装、家居建材下游03发展历程04政治环境描述生态环境部:《“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到2025年,塑料污染治理机制运行能够更加有效,地方、部门和企业责任能够有效落实,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利用、未端处理全链条治理成效更加显著,白色污染得到有效抑制。政策也要求加强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和清运,加大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和提升塑料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中共中央:《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明确了中国碳排放量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同时也明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工作原则;提出了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等五方面主要目标,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生态环境部:《废塑料污染控制技术规范》:技术发展较快的形势,以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推动行业规范有序发展为目标,适应废塑料再生行业发展需求,明确化学再生污染控制要求。针对当前化学再生利用技并对废塑料化学再生提出了污染防治要求。部门:政策文件:主要内容#主要写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政治环境1政治环境1生态环境部《“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到2025年,塑料污染治理机制运行能够更加有效,地方、部门和企业责任能够有效落实,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利用、未端处理全链条治理成效更加显著,白色污染得到有效抑制。政策也要求加强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和清运,加大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和提升塑料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中共中央《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明确了中国碳排放量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同时也明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工作原则;提出了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等五方面主要目标,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生态环境部《废塑料污染控制技术规范》:技术发展较快的形势,以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推动行业规范有序发展为目标,适应废塑料再生行业发展需求,明确化学再生污染控制要求。针对当前化学再生利用技并对废塑料化学再生提出了污染防治要求。《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主要再生资源利用率达到75%,2020年国内目标回收2300万吨废塑料(相较于2015年提升500万吨)。政治环境2《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建立健全塑料制品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以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为导向,增加使用符合质量控制标准和用途管制要求的再生塑料。《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1、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鼓励地方建立再生资源区域交易中心;2、加强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废金属、废玻璃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升资源产出率和回收利用率。《“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1、实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废旧轮胎、废旧手机、废旧动力电池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规范管理,提升行业规范化水平,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亚集聚;2、统筹推进废旧物资回收网点与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两网融合”。放宽废旧物资回收车辆进城、进小区限制并规范管理,积极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协同。05商业模式06经济环境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几度赶超世界各国,一跃而上,成为GDP总量仅次于美国的唯一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赶超我国人口基数大,改革开放后人才竞争激烈,大学生就业情况一直困扰着我国发展过程中。就业问题挑战促进社会就业公平问题需持续关注并及时解决,个人需提前做好职业规划、人生规划。公平就业关注经济环境07社会环境关注就业公平与提前规划促进社会就业公平问题需持续关注并及时解决,对于个人来说提前做好职业规划、人生规划也是人生发展的重中之重。政治体系与法治化进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系日趋完善,法治化进程也逐步趋近完美,市场经济体系也在不断蓬勃发展。总体发展稳中向好我国总体发展稳中向好,宏观环境稳定繁荣,对于青年人来说,也是机遇无限的时代。就业问题与人才竞争我国人口基数大,就业问题一直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人才竞争激烈,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情况、失业人士困扰国家发展。当前的环境下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赶超世界各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几度赶超世界各国,一跃而上,成为GDP总量仅次于美国的唯一一个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与人才竞争我国人口基数大,就业问题一直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人才竞争激烈,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情况、失业人士困扰国家发展。关注就业公平与提前规划促进社会就业公平问题需持续关注并及时解决,对于个人来说提前做好职业规划、人生规划也是人生发展的重中之重。08技术环境技术驱动技术环境的发展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是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创新动力技术环境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为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人才需求技术环境的发展促进了人才的需求和流动,为行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机遇。团队建设技术环境的发展要求企业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合作与交流技术环境的发展促进了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行业的整体发展。技术环境010203040509发展驱动因素10行业壁垒11行业风险12行业现状市场情况描述行业现状目前,物理回收利用是全球废塑料回收利用行业最主要的方式,我国废塑料回收利用行业也全部采用该方式,技术和市场都较为成熟。欧美废塑料化学回收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目前针对混合塑料废弃物,热解技术和气化技术已实现工业应用,热解装置产品主要以油品、蜡为主,规模普遍较小,为1~2万吨/年。近70年塑料产量复合增速超8%,难降解、高污染问题亟待解决1950年-2019年全球累计生产近83亿吨塑料,其中70%已废弃并残留在自然界中。塑料为石油的后端化工品,按照品类分为PET、PE(包括HDPE和LDPE)、PVC、PP、PS六大通用塑料,根据统计,从需求量来看2019年PET占比约为9%。塑料由于其使用便捷、性能好的特性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汽车、电子产品等领域,其中2019年有36%的塑料树脂应用于包装领域。行业现状01市场份额变化PS、PET塑料应用场景广泛,再生利用简便,据统计,2021年全球再生塑料产量为6401万吨,到2025年产量达到11697万吨,2020-2025年CAGR为127%。再生塑料价格上,参考2022年10月再生PS塑料均价,为8500元/吨;再生PET方面,假设非食品级再生PET和食品级再生PET的消费占比为8:2,参考2021年非食品级再生PET塑料均价4540元/吨,食品级再生PET价格按照当前15000元/吨,2023-2025年12000元/吨计算。到2025年,再生PS、PET市场规模合计将达到1203亿元。行业现状02市场情况我国的再生塑料行业拥有着最完整的产业链、最精细的行业分工、最丰富的行业经验、最完善的产品应用和最多样化的运行模式。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测算,2017~2019年,国内废塑料回收再生量持续稳步增长,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内废塑料回收再生量出现较大下滑约为1600万吨,2021年我国废塑料回收量达1900万吨,同比增加19%,回收率达到31%,是全球废塑料平均材料化回收率的近74倍,回收利用产能约占全球70%。产值方面,据统计,截至2021年我国塑料回收利用产值为1050亿元,同比增长39%。行业现状进口情况我国从来没有向其他国家输送过废塑料,本土处理率达100%。而且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还对全世界的废塑料进行处理,仅在2013年至2017年间,我国处置的进口废塑料就达3666万吨,为全球废塑料污染治理作出了巨大贡献。2018年“禁废”时代开始,进口废塑料再生市场几无流通。01塑料生产碳排放情况发展再生塑料是缓解塑料污染,实现碳减排的有效途径。塑料化学结构稳定,难以自然降解,其不当使用和处置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极大的资源浪费。部分废弃塑料在焚烧处理过程中释放大量有毒气体,产生大量粉尘和烟雾,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并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据统计,再生塑料在能量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上都远小于原生塑料,以PET为例,在一般情况下与生产原生PET相比,再生PET可减少58%的碳排放;根据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发表的《中国塑料的环境足迹评估》,每吨废塑料再生造粒仅排放0.6吨二氧化碳,再生塑料既减少了垃圾处置量,也提升了塑料制品的环境友好性。0213行业痛点14问题及解决方案问题及解决方案强化政策推动再生料使用尽管近年来我国有关政策法规密集出台,但多以意见和方案的形式提出,较法律法规在约束力、执行力方面仍较弱,且对于塑料制品中再生塑料的添加量并没有明确比例和强制要求,无法促进品牌商对再生塑料的需求。建议国家出台政策以某些塑料制品为切入点,明确再生料使用比例,培育国内再生料市场,从而拉动绿色高效回收利用技术的攻关速度和新型化学回收技术的产业化步伐。强化政策推动再生料使用尽管近年来我国有关政策法规密集出台,但多以意见和方案的形式提出,较法律法规在约束力、执行力方面仍较弱,且对于塑料制品中再生塑料的添加量并没有明确比例和强制要求,无法促进品牌商对再生塑料的需求。建议国家出台政策以某些塑料制品为切入点,明确再生料使用比例,培育国内再生料市场,从而拉动绿色高效回收利用技术的攻关速度和新型化学回收技术的产业化步伐。鼓励开展绿色高效回收利用技术攻关为最大化发挥废塑料回收利用的减污、降碳和节约能源的作用,建议加快开发规模化、低成本、高效率的回收分拣技术以及针对不同品质的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技术,以实现梯级回收的目标。针对较纯净的塑料废弃物开发环境友好、产品性能优异、可多次回收利用的物理回收技术,如高效萃取技术;针对低残值、混合塑料废弃物,开发绿色高效的新型化学回收系列技术,包括新型热解技术、废塑料中Cl、S、N等杂质脱除技术、定向转化且可回收的催化体系等,形成规模化、连续化、产品方案灵活以及环境友好的高效回收系列化技术,实现“废塑料回收-分拣-物理回收”和“废塑料回收-分拣-油化-炼化深加工”深度融合的废塑料回收利用体系,打通塑料循环利用技术闭环。15行业发展趋势前景行业发展趋势前景描述新型化学回收技术的产业化步伐加快:新形势下,国内外大型能源化工企业均在积极进行废塑料回收利用的研发和产业化布局。我国能源化工企业一方面应加速关键技术攻关,积极与行业领先企业合作,并加紧评估相关技术的规模化、可行性与经济性;另一方面,尽快选取1~2家小规模炼厂进行试点改造,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模式,同时强化规划布局,在主要城市型炼厂附近通过自建或者合作方式设立回收网点,确保性质和数量相对稳定的废塑料原料供应,建立“原料-产品-回收利用深加工-再生产品”全产业链模式,加快产业化步伐,使其作为物理回收的有效补充以及填埋和焚烧的替代方案,进一步提升我国塑料污染治理水平。工厂搬至东南亚地区:废塑料回收、分拣等上游产业劳动密集度高、产品附加值低,在原料进口被禁止以及近年来愈发严格的环保政策下,行业内小型企业难以生存,国内再生利用行业的原料来源面临巨大挑战。“一带一路”战略的确定,国内诸多废塑料企业将初加工(毛料和破碎料的初加工)工厂搬至东南亚地区,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创新驱动:伴随着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国内涌现出一批新型可推广、可复制的回收模式,包括投放智能回收机、整合回收人员、提供上门回收服务、提高分拣加工技术水平等方式。创新驱动改善了废塑料的回收方式,大量废塑料从生活垃圾中“分离”出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废塑料的回收效率。“白色污染”的治理压力:“白色污染”的治理压力,推动相关部门加快研究调整“限塑令”,尤其针对目前塑料使用量大面广的电商、快递、外卖行业,不仅要限制不可降解塑料包装的生产和使用,还要提高废塑料的回收率,缓解塑料餐盒、塑料包装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另外,《快递封装用品》《电子商务绿色包装材料技术和管理规范》《流通领域绿色包装通用规范》等系列标准相继制定出台,对胶带及塑料包装使用、回收提出了要求,有利于降低塑料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行业发展趋势前景新型化学回收技术的产业化步伐加快新形势下,国内外大型能源化工企业均在积极进行废塑料回收利用的研发和产业化布局。我国能源化工企业一方面应加速关键技术攻关,积极与行业领先企业合作,并加紧评估相关技术的规模化、可行性与经济性;另一方面,尽快选取1~2家小规模炼厂进行试点改造,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模式,同时强化规划布局,在主要城市型炼厂附近通过自建或者合作方式设立回收网点,确保性质和数量相对稳定的废塑料原料供应,建立“原料-产品-回收利用深加工-再生产品”全产业链模式,加快产业化步伐,使其作为物理回收的有效补充以及填埋和焚烧的替代方案,进一步提升我国塑料污染治理水平。工厂搬至东南亚地区废塑料回收、分拣等上游产业劳动密集度高、产品附加值低,在原料进口被禁止以及近年来愈发严格的环保政策下,行业内小型企业难以生存,国内再生利用行业的原料来源面临巨大挑战。“一带一路”战略的确定,国内诸多废塑料企业将初加工(毛料和破碎料的初加工)工厂搬至东南亚地区,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创新驱动伴随着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国内涌现出一批新型可推广、可复制的回收模式,包括投放智能回收机、整合回收人员、提供上门回收服务、提高分拣加工技术水平等方式。创新驱动改善了废塑料的回收方式,大量废塑料从生活垃圾中“分离”出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废塑料的回收效率。“白色污染”的治理压力“白色污染”的治理压力,推动相关部门加快研究调整“限塑令”,尤其针对目前塑料使用量大面广的电商、快递、外卖行业,不仅要限制不可降解塑料包装的生产和使用,还要提高废塑料的回收率,缓解塑料餐盒、塑料包装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另外,《快递封装用品》《电子商务绿色包装材料技术和管理规范》《流通领域绿色包装通用规范》等系列标准相继制定出台,对胶带及塑料包装使用、回收提出了要求,有利于降低塑料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16机遇与挑战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