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5_第1页
能源互联网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5_第2页
能源互联网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5_第3页
能源互联网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5_第4页
能源互联网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汇报人:王丽刚2024-08-012024-2025能源互联网行业发展报告contents目录定义或者分类特点产业链发展历程政治环境商业模式政治环境contents目录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发展驱动因素行业壁垒行业风险行业现状行业痛点问题及解决方案行业发展趋势前景机遇与挑战竞争格局代表性企业01能源互联网定义定义能源互联网是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以配电网为基础,以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电源接入为主,实现信息技术与能源基础设施融合,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基础设施实施广域优化协调控制,实现冷、热、气、水、电等多种能源优化互补,提高用能效率的智能能源管控系统。能源互联网通过构建多能协同的能源网络,信息融合的能源系统,开放共享的能源市场,支撑经济社会绿色、高效、协调发展,支撑能源革命。能源互联网可以分为三个层级:物理基础、实现手段与价值实现。能源互联网定义02产业链03发展历程04政治环境描述工信部:《“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到2025年,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为2030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国家能源局:《关于能源领域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加强能源监管领域数据汇集,进一步完善“互联网+监管”系统风险预警模型,形成风险预警线索推送、处置和反馈机制,提升能源监管智能化水平。工信部:《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用3年时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低碳、算力规模与数字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格局。能效水平稳步提升,电能利用效率(PUE)逐步降低,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逐步提高。政治环境1政治环境1工信部《“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到2025年,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为2030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国家能源局《关于能源领域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加强能源监管领域数据汇集,进一步完善“互联网+监管”系统风险预警模型,形成风险预警线索推送、处置和反馈机制,提升能源监管智能化水平。工信部《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用3年时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低碳、算力规模与数字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格局。能效水平稳步提升,电能利用效率(PUE)逐步降低,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逐步提高。《国家电网公司能源互联网规划》到2025年基本建成,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电能占终端消费比重30%,跨省输入能够达到3亿千瓦。积极促进电源侧多能互补,提高资源大规模跨区配置水平,提升配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积极推动微电网发展;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构建电网智慧运营体系。政治环境2《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智能调节能力,加强源网荷储衔接,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提升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国家能源局、国家矿山安监局牵头建立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专班,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中煤科工集团组成,协助负责智能化煤矿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专家库。《关于建立健全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对加快形成有利于清洁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机制、全面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着力推动清洁能源消纳模式创新方面,都提出鼓励推动电储能建设和参与,以促进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05商业模式06经济环境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几度赶超世界各国,一跃而上,成为GDP总量仅次于美国的唯一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赶超我国人口基数大,改革开放后人才竞争激烈,大学生就业情况一直困扰着我国发展过程中。就业问题挑战促进社会就业公平问题需持续关注并及时解决,个人需提前做好职业规划、人生规划。公平就业关注经济环境07社会环境关注就业公平与提前规划促进社会就业公平问题需持续关注并及时解决,对于个人来说提前做好职业规划、人生规划也是人生发展的重中之重。政治体系与法治化进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系日趋完善,法治化进程也逐步趋近完美,市场经济体系也在不断蓬勃发展。总体发展稳中向好我国总体发展稳中向好,宏观环境稳定繁荣,对于青年人来说,也是机遇无限的时代。就业问题与人才竞争我国人口基数大,就业问题一直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人才竞争激烈,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情况、失业人士困扰国家发展。当前的环境下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赶超世界各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几度赶超世界各国,一跃而上,成为GDP总量仅次于美国的唯一一个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与人才竞争我国人口基数大,就业问题一直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人才竞争激烈,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情况、失业人士困扰国家发展。关注就业公平与提前规划促进社会就业公平问题需持续关注并及时解决,对于个人来说提前做好职业规划、人生规划也是人生发展的重中之重。08技术环境技术驱动技术环境的发展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是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创新动力技术环境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为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人才需求技术环境的发展促进了人才的需求和流动,为行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机遇。团队建设技术环境的发展要求企业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合作与交流技术环境的发展促进了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行业的整体发展。技术环境010203040509发展驱动因素10行业壁垒11行业风险12行业现状市场情况描述行业现状从能源互联网相关基金的分布情况来看,近7年题目中包含“综合能源系统”的基金资助最多,高达39项;题目中包含“消纳”的基金资助次之,有33项;其次分别题目中包含“能源互联网”.“源网”、“多能源”和“冷热电”的基金。同时,近7年能源互联网相关基金的数量合计为230项,超过了智能电网和微电网基金的资助数量。行业现状01市场份额变化近年来我国能源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12月,我国能源互联网行业共计注册66843家企业。能源互联网相关企业数量从2019年底的39174家增加到2020年底的66843家,迅速增长70.6%。从2014年到2020年,能源互联网上市企业数量呈逐渐递增的趋势。2017年国家能源局公布的首批55个“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撬动了市场对能源互联网企业的进一步投资;当前碳达峰、碳中和进入方案制定阶段,政策酝酿期是最好的投资时点。能源互联网产业通过IPO、再融资、发行绿色债券、绿色信托、碳中和主题基金等方式获得资本助力,2020年上市企业数量增加到332家。行业现状02市场情况2020年能源互联网企业的分布呈现出以区域协同发展特大都市群为中心的辐射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区域。2020年长三角四省企业共10275家,京津冀注册企业数量超过3500家。截至2020年12月,能源互联网相关研究机构增至9921家。与2019年底相比,2020年能源互联网相关研究机构共增加了5459家。2020年能源互联网相关研究机构由广东省居首,四川川省、北京市位居二、三位。江苏省、福建省、山东省、浙江省、湖南省、海南省研究机构较多,均在百家以上。行业现状能源智慧中枢在双碳进程中作用日益凸显能源工业互联网以网络为基础、平台为中枢、数据为要素、安全为保障。其平台又被称为能源“大脑”,能够汇聚能源生产、安全、经济、消费等数据,构建可感、可知、可视、可控的数据资源体系,支撑不同能源设备、系统、场站、企业、区域间实时安全感知与协同交互的应用场景,以及常态化平台运营管理、数据共享交易和生态链协同等活动。国家级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专项工程由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等15家能源国有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的中能融合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平台的功能定位聚焦两个主要方面:通过能源工控安全态势感知和能源大数据应用服务,一方面发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用,为能源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推动能源行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01我国能源互联网市场规模超万亿能源互联网并不是“能源”与“互联网”的简单叠加,而是能源产业的传统企业与新参与者共同利用信息通信、大数据、物联网、新能源等技术让互联网平台与能源专业服务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增量价值。目前,中国还处于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初级阶段。传统能源生产商与输配服务提供商仍然主导市场格局,积极利用改革政策导入前的空档期加紧竞争新业务的能力建设,保留和拓展优质能源用户基数。而新能源供应商和跨界企业,则正通过尚未互联互通的、局域性的能源网,如智能油气管网、智能电网、智能微网等在能源服务市场摸索、建设、运营新的商业模式。随着改革降低能源行业进入壁垒、局域多种能源互补网络的经济性得到商业化验证,以及更广泛的物联网基础设施加快部署,中国的能源互联网试验将在某些区域率先取得成果,其建设运营模式也将趋于成熟并值得推广。随之而来的将是更多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被纳入有效的能源交易,能源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形式也开始变得多样化。在第一阶段的经济规模形成后,随着售电和配电市场的竞争性改革,需求侧管理成为坚实的业务增长支柱。0213行业痛点行业痛点010203随着网络不断的扩大,攻击面也在不断扩展,受益于5G等网络技术的发展,到2025年,物联网设备接入量可能将达到250亿,这些海量的联网设备将引入大量的黑客攻击,导致企业数据出现泄漏,由此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数十亿美元。在5G时代,关键的安全挑战包括网络功能虚拟化、密集化与物理安全、监管与CNI、数据存储与隐私保护、供应链与运营等。伴随海量设备的接入和物与物的广泛连接,在5G时代,无论是能源互联网,还是其他类型的产业互联网,其安全性都比3G和4G时代更加紧迫。网络安全问题随着新能源并网量的激增,新能源工控安全也面临着新挑战。如,网络边界防护不完善、风电集控中心到风电场远程调度未使用电力专网、通过互联网使用远程通讯软件来远程控制风机、控制区和非控制区之间未进行逻辑隔离、风电场服务器未进行加固防护等。传统火电装机量虽然大,但设备相对集中于几大厂家。新能源控制厂家涉及更多,对工控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工程安全问题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覆盖面、应用面、互联与连通性,以及能源对于社会运行发展的关键性,将导致泛在电力物联网逐步成为网络战的重点目标。另外,泛在电力物联网中终端部署量增多,部署位置广泛,终端的智能化程度提高,为保证通信效率,终端的通信协议相对简单,终端生产商较多在生产研发过程中进行安全控制难度加大,这些因素都使得泛在电力物联网的网络安全“暴露面”急剧扩大。泛在店里物联网安全问题14问题及解决方案15行业发展趋势前景行业发展趋势前景描述特高压骨干网架建设是能源互联网的电网基础:建设“九纵九横”全球骨干网架,逐步实现国内互联、洲内互联和全球互联。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重点要加快亚欧非电网互联和美洲电网互联。总体分三个阶段实施:2035年完成洲内互联,亚欧非率先实现跨洲联网,全球形成“五横五纵”格局。2050年建成亚欧非和美洲主要联网通道,全球形成“七横七纵”格局。2070年建设北极能源通道,全球形成“九横九纵”格局。到2050年,骨干网架新增输电线路长度17万公里,累计投资3900亿美元。亚欧互联通道与“一带一路”路线契合。其中北横通道沿“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贯亚欧大陆,联接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德国、法国等国,长度1万公里,将中亚清洁能源通过特高压直流分别送至欧洲和中国,依托中国特高压交流同步电网,转送至东北亚负荷中心。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是能源互联网的电源基础:推动太阳能、风能、水能大规模开发,促进能源生产的清洁替代。围绕“一级一道”(北极和赤道),启动西亚和非洲太阳能发电、非洲东部和环北级地区风电、非洲和亚洲水电等大型清洁能源重点开发,重点开发17个水电基地、19个风电基地和13个太阳能基地。借助骨干网架广泛互联,实现清洁能源高效配置。通过“九纵九横”全球互联骨干网架广泛互联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和负荷中心,满足负荷中心发展需求,到2050年实现“一级一道”年电力外送规模达到12万亿千瓦时。借助骨干网架通道还可以实现全球能源的时差互补、季节互补和地域互补。亚欧非互联通道可实现中非水电和北非太阳能互补调节;美洲互联通道可以实现南美阿根廷风能与南美智利太阳能、巴西水能季节性互补调节。拉动绿色投资,加速产业升级: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拉动绿色投资超过35万亿。根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测算,2018-2050年骨干网架投资合计3900亿美元;全球能源互联网总投资约38万亿美元,其中电源投资约27万亿美元,电网投资约11万亿美元。发挥国内能源电力技术领先优势,加快技术、装备和管理“走出去”。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将带动大规模新能源、电力等相关产业技术、装备以及工程服务等领域的贸易合作和技术创新。能源互联网建设能够充分发挥我国在特高压、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和装备优势,加快技术、装备、管理全方位“走出去”,为国内经济打造新的增长点;同时也促进特高压柔性直流、特高压海底电缆、大容量储能、高效清洁发电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16机遇与挑战17竞争格局竞争格局2015年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发表题为《谋共同永续发展做合作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