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阳广播电视大学
教案
课程名称:心理学
授课班级: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本专科
授课时间:2017年秋季
12月9日星期三丽:13:30——16:300
总学时:72_净分:3
课程注册人数:课程性麻:选修
授课教师:夏淑芬
教务处制
教案填写说明与要求
1.对表中所列的各项内容认真填写。
2.备课应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充分钻研教材的根基上,
广泛收集其它有关参考资料,明确教学的有关要求,填好教案
首页的各项内容。
3.理论课一般以每次上课为一讲,实践课可以以一个工程
为一讲,每一讲均需按教案格式填写有关内容。
4.上课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在上交时另附多媒体课件。
第二次课第六章至第十、十二章、考试说明
标题:语言、情绪、动机、能力、人格、心理安康、期末考试辅导
本次面辅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语言的概念和语言获得理论与阶段;情绪
的概念、种类和表现,凯农的丘脑情绪理论、阿诺德关于情绪的认知一评
估说;情绪表达的基本途径,情绪调节的概念和情绪调节的策略;动机
的概念与特点,动机与需要、行为、工作效率的的关系;驱力与诱因的概
念,动机认知理论的基本思想,动机的激发;能力的概念和种类,能力
的开展与个体差异,影响能力的因素;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人格的
概念、特性、构造和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人格理论的基本理论;心理
安康的概念、描述性标准;期末考试的大致范围、重难点梳理和考试题型。
教学重点、难点:
1.语言的概念和语言获得理论与阶段。
2.情绪的概念、种类和表现,凯农的丘脑情绪理论、阿诺德关于情绪的认知一评估说。
3.情绪表达的基本途径,情绪调节的概念和情绪调节的策略。
4.动机的概念与特点,动机与需要、行为、工作效率的的关系。
5.驱力与诱因的概念,动机认知理论的基本思想,动机的激发。
6.能力的概念和种类,能力的开展与个体差异,影响能力的因素。
7.期末考试的大致范围、重难点梳理和考试题型。
思考或作业: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指导意义
2.什么是工作动机的双因素理论并阐述若何使用该理论以鼓励员工的工作动机。
3.非言语情绪表达方式有哪些
4.能力的种类有哪些说明各种能力的特点与作用。
5.有关能力或智力的主要理论有哪些其主要观点和理论价值是什么
6.遗传、环境与教育对能力开展各起到什么作用若何发挥主观因素在能力开展中的作用
7.各人格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关于人格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
第六章语言
第一节语言的一般概念
一、语言的含义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人类文明和个体智慧的开展过程中,语言都发挥
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语言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漫长的社会生产和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高度构
造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元素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
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可以说,语言是人类的共有特征,是人类与动物相
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心理学与语言学的穿插学科叫做心理语言学。该学科主要研究语言活动中的心理过
程,它涉及人类个体若何掌握和运用语言系统以及为了掌握和运用这个系统应具有什么
知识和能力。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问题包括语言的知觉和理解,语言的产生,语言的获得,
语言的神经生理机制,各种语言缺陷,语言和思维、情绪以及个性的关系等等。这些问
题的解决对学习、思维和儿童心理开展领域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语言的特征
语言种类繁多,从外表上看,各种语言间的差异很大,它们发音不同,语法规则也
不同。但是在这些外表差异之下,所有语言都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一〕语言的构造性
语言的构造性是指每一种语言都是受规则支配的,说同一种语言的人都是以一样的
语言规则而不是随机的方式来说话的。语言具有多个层次,最底层是一套音位,音位之
上还有语素、词和句子。在每个层次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组合规则。因此我们说,语言
是由音位、语素、词和句子等按照一定规则组成的系统。随意组织的音位、语素或词通
常是没有意义的。当然,不同语言可能遵循着不同的规则。例如,汉语中的“我吃饭〃
符合汉语语法,能表达一个确定的意义,但在日语中要表达同样的意义,就得把词序改
成“我饭吃〃。
〔二〕语言的产生性
语言的产生性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指人类具有无限的、创造性的产生语言
的能力。虽然我们对一种语言的使用是受限制的——我们必须使用特定的符号系统和遵
循特定的规则,但是通过一种语言中有限的语音和词汇,我们可以创造出无限个有意义
的句子和短语,这些句子或短语也许是我们以前从未听说过的。语言的产生性的另一方
面是同样的观点或思想可以用各种语言来表达。虽然不同语言可能在容易度和清晰度上
有很大区别,但是每种语言似乎都具备表达任何观点的能力。可以用汉语表达的思想,
同样也可以通过英语、法语或荷兰语来表达。
〔三〕语言的意义性
一种语言中的每一个词都具有某种意义,词通过各种不同组合所产生的句子可以表
达更为复杂的意义。词和意义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这使得用同一种语言的人都知道哪
些词指的是世界上的哪些事物、事件和情境。例如,在汉语中,“眼睛〃用来指代视觉器
官,而英语则用“eyes"来表示一样的意思。不能传达任何意义的语言都不是正常的语
言。有一种叫做威尔尼克失语症的语言障碍,患有这种障碍的人说话很流畅,但是说出
来的话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主要是因为其脑内负责分析语言意义的脑区受到了损伤。
〔四〕语言的社会性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作为人们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而服务于社会的。语言
交流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因此一个人说话的内容,通常要受到别人的影响。此外,语言
还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开展变化而变化。中国古代的语言是文言文,现代则通行白话文,
这种语言习惯的变化与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密不可分的。
三、语言的功能
语言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形成和开展的重要标志,它的基本功能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保存和传授社会历史经历的功能〔二〕交流和表达的功能〔三〕思维功能
第二节语言的构造与理解
一、语言的构造
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层次构造。对语言的构造进展分析,有助于更好的理
解大量的语言现象和讨论语言问题。语言的基本语音单元被称为音位,音位之上可分
为语素、单词、短语和句子。
〔一〕音位: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一个音位表示了语言中被知觉
为一样的一类声音。
〔二〕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语义构成单位,是词的构成要素,因此也称词素。例如,“电脑"
这个词汇有两个语素:“电"和"脑〃。有一种语素既能单独成词,又能与其他语素联合
构成词语,被称为自由语素。如‘'好"既可以独立成词,也可以同别的语素组成如“好
人"、"美好"、"好运"等词,因此它是自由语素。还有一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但能
作为构词成份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被称为黏着语素,如汉语中的“之乎者也"等。
〔三〕词: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四〕句子:句子是独立表达对比完整语义的语言构造单位。
三、句子的理解
句子是人们日常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是按照语言的一套规则把词汇或短语组合
起来而形成的。句子的理解是在字词理解的根基上,通过对组成句子的各成分的句法分
析和语义分析,获得句子语义的过程。研究发现,影响句子理解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句子的类型
〔二〕词序
词序是表达词的语法意义的手段。在不同语言中,词序是不完全一样的。汉语的基
本词序是主-谓-宾,这种对比固定的词序为句子的理解提供了线索。例如,当听到句子
“我看书''时,人们总把'‘我〃当成施动者,“书"是“我〃的行动对象。人们有了这种
词序的知识,就不会把这句话理解为“书看我〃了。
〔三〕语境和语义
语境对于句子的理解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语境提供了各种背景知识,因而能够更加
迅速和准确的理解语言。在口语或书面语言中,常有一些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含义的歧
义句,但只要联系语境,也能够明确句子的含义。例如,英文句子"Shecan'tbear
chiIdrensoshenevertaIksaboutthem”就包含两种含义,一种是"她不能生小孩,
所以也从不谈论孩子〃;另一种是“她不能忍受孩子,所以也从不谈论这个话题〃。如
果孤立的看这个句子,我们是无法知道其确切含义的,但是如果结合语境,比方前文提
到“她有两个很淘气的孩子〃,我们就能判断句子所指的应该是第二种含义了。研究发
现,只要有语境存在,人们就意识不到句子的歧义性,此时人们对歧义句的反响速度与
非歧义句是一样的。
四、语篇的理解
语篇是比句子更大的语言单位,通常是指由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
体。语篇的理解是语言理解的最高水平。它是在理解字词、句子等根基上,运用推理、
整合等方式提醒话语意义的过程。语篇的理解会受到如下一些因素的影响。
〔一〕推理:推理是指对语篇中没有明确出现的信息的激活和编码过程。
〔二〕图式: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
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也有人把图式看做是有组织的知识单元。
第三节语言的产生与获得
一、语言产生的概念
语言产生也叫语言的表达,是指人们通过语言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来或写出来的
过程。语言的生成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种形式。口语的生成是指说话者将头脑中
要传达的意义转变为声音,这些声音由具有句法构造的语音序列构成,能让听话者听到。
书面语言的生成是指人们利用文字来表达思想情感的过程,即通常所说的写作过程。一
般来说,口语的生成有对话情景来支持,通常无严格的句法需要,完成的非常快。而书
面语言的生成要求无语法错误,详略得当,字斟句酌,因而进展得较慢。
语言活动是受目标指引的一种活动。人们通常是出于交际或交流思想的需要,才会
说话或写作。当你需要向某人请教数学题的解决方法时,当你希望与别人交流工作的经
历时,或者当你希望与某人建设朋友关系时,都会产生说话或写作的欲望。因此可以说,
人的语言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动机支配下产生的,目的和动机不同,语言表达的内容和方
式也就不同。
语言活动又是受认知系统直接支配和调节的活动。语言的产生不仅取决于说话者的
说话目的与动机,而且取决于说话者对情境的分析与对听话者的了解。所谓“见什么人
说什么话〃,“到一种场合说一种话"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比方,如果有人问你:“最近
若何样〃你的答复是和询问者的身份以及你对问题的理解分不开的。如果询问者只是一
般的同事关系,那么这种询问可能仅仅是出于客套,你可能也就随口答复:“还可以〃;
如果询问者是你非常亲密的朋友,这种询问就很可能是出于真正的关心,你的答复就有
可能更加的具体而详细了。
二、语言产生的过程
语言的理解是从句子的表层构造到深层构造的过程,语言的产生则相反,是从深层
构造到表层构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构建阶段
语言活动是一种受到目标指引的活动,人们表达自己的思想一般是为了影响别人,
到达一定目的。所以在该阶段,讲话者会根据要到达的目确实定要表达的思想,并从记
忆和环境中选择信息,准备构建想要说的话。这种构建通常是借助于某种心理符号而非
语言来进展的,构建过程受当前任务和情境等客观因素以及动机和情绪等主观因素的共
同影响,同时还涉及许多其他非语言的认知过程。例如,同样是一把“椅子〃,我们可
以将其称为家具、餐椅、太师椅等,具体选择哪个名词来指代这一物体,则取决于我们
所处的语境和当前的任务情境等因素。构建的结果是形成前语言信息。在后面的阶段,
这种前语言信息才会被转化成具体的语言形式。
〔二〕转换阶段
在该阶段,讲话者会运用规则将思想转换成句法、词汇和语音等不同层次的语言构
造。首先要选择句子的句法构造,即产生句子的总体句法框架,这种整体框架能够引导
和限定词汇和词法的形式和选择。接下来,讲话者要确定与句法框架相匹配的语调。语
调代表了句子的整体韵律特征,说明了说话者是要提出问题还是做一个陈述。在安排了
句子的整体韵律特征后,讲话者就要开场寻找适宜的词汇来填充句子框架了。首先是把
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内容词填入句法框架,然后才参加功能词〔如冠词、连词和介词〕
和词缀。语言方案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把句子表述为音段,即在将内容词、功能词和词缀
填充到句子框架后,讲话者要根据语音规则形成音位表征。此时,完整的语言方案就形
成了。比方,要表达这样一个句子“你今天出席那个会议吗"时,我们首先要确定的是
句子的句法构造是主-谓-宾,其次要明确语调是疑问语气,然后再寻找适宜的词汇填充
句子,先将“你"、“今天"、”出席〃、“会议〃等内容词填入句子框架,再将“那个〃,
“吗”等功能词参加。最后再对整个句子进展音位表征。
〔三〕执行阶段
在这一阶段,大脑要支配发音器官的肌肉,把音位表征转换为实际要说的声音。考
察人们的自然话语时,研究者发现,讲话者的语言并不总是非常流畅的,有时会出现犹
豫和停顿。特别是对于没有准备的语言,当讲话者从一个观点向另一个观点转移是会出
现不流畅和停顿的现象。
研究发现,人们的流畅说话和停顿是交替出现的,表现出流畅和停顿的周期性特点。
这可能意味着,制定语言方案和执行语言方案是交替进展的:我们先说出想要表达的一
局部内容,然后停下来执行下一局部内容,然后再把它说出来。由于短时记忆的限制,
讲话者每次产生和执行的方案不能太长、太复杂。
三、语言获得的阶段
语言的获得和开展是人类个体开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事件。婴儿由一个生物学上的
个体转换为社会中的一员,语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儿童语言的获得是一个从简单
到复杂的建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前语言运动的发音阶段〔二〕语言的早期开展阶段
四、语言获得的理论
对于儿童若何获得语言能力这个复杂的问题,心理学上有很多不同的解释,这些解
释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理论强调后天的学习是儿童习得语言的决定因素,另一类
则强调个体具有获得语言的先天因素。
〔一〕后天学习论
这类学说强调后天学习的作用,认为语言获得是后天模仿、学习强化和纠正的结果。
以巴甫洛夫提出的条件反射学说为根基的语言获得理论认为,儿童语言的形成和开展,
归根结底是条件联系系统的形成和开展。其中包括词与相应的参照物之间建设联系,也
包括语言各成分之间建设的联系。这些联系都是在成人的影响下经过学习与强化逐渐建
设起来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语言的开展是可以采用常见的学习原理来解释的,
婴儿学习说话的方式,与鸽子学习啄键和老鼠学习按压杠杆没有本质的不同。当婴儿与
成人相互作用时,婴儿的言语行为[如叫“妈妈"〕如果得到听话人的奖赏〔赞许、微
笑〕,他就会再次出现这种言语反响;如果收到听话人的惩罚〔气愤、漠视〕,他就会回
避这种言语反响。通过这种强化方式,儿童就能逐渐掌握成人世界的通用语言。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从观察学习的角度阐述了语言获得的过
程。按照该理论,婴儿的语言行为是以父母〔或其他亲人〕为楷模,向他们模仿学习而
来的。婴儿模仿父母,父母适时的给予奖励,从而产生社会强化作用,最终学到成人使
用的语言。
相关研究确实发现了支持后天学习理论的证据。比方,出生后3-7个月间的婴儿,
如果由父母亲自养育,则咿呀语的反响较多,出生后没有父母照顾一直留在孤儿院的婴
儿,出现这种咿呀语的反响就对比少。此外,研究还发现,儿童在3岁前听到父母说过
的话越多,孩子掌握的词汇量也就越大。这些都说明后天的强化是影响婴儿初期语言学
习的重要因素。
但是,有些语言获得现象却是后天学习论无法解释的。这似乎说明,语言的开展在
某种程度上是不受外部学习条件影响的。因此,仅用后天的强化理论是难以对儿童语言
的获得规律做出完善的解释的。
〔二〕先天因素说
与后天学习理论截然不同,心理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个体语言的获得,主要是
由个体的先天因素决定的。他提出了一个语言能力获得的公式:
最初的语言材料---语言获得装置----语法能力
乔姆斯基提出,人类生来具有一种能够对语言符号进展加工的装置,叫做“语言获
得装置〃〔LAD〕。LAD存储于人类的认知构造中,就如同眼睛能看见事物和耳朵能听见
声音一样,LAD对语言的获得不需要刻意的教诲,就能自动吸收。有了这样一个装置,
当个体发育到某种程度的时候,只需要少量的语言刺激,个体就能充分利用、自行变通,
说出各种最基本的语句。乔姆斯基还指出,人类的语言分为两个层次:语言表现和语
言能力。语言能力是天生的,由LAD获取,语言表现是以前者为根基在后天的环境中学
习的。由于有了先天的语言能力,我们才能够学会所听到的任何一种语言的特定语法。
乔姆斯基曾经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行为主义的语言开展观类似于向罐子里注水,
而他把语言开展看作是“帮助鲜花按其自身的方式生长'',他认为,语言的开展与性成
熟一样,只要给予足够的养料,它就会在儿童身上发生。对先天因素说的支持证据主要
来自两方面:一是不同种族的儿童的语言学习几乎都经过一样的历程,儿童在没有刻意
指导的情况下就能掌握复杂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二是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大脑
某些部位的损伤或病变会导致语言能力的丧失,这说明在我们学习语言之前,某些与语
言密切相关的脑构造就已经存在了。
先天因素说也有局限,关于儿童头脑中的语言习得机制及普遍语法的存在性受到很
多研究者的质疑。在人类的几种重要语言中,英语、汉语、日语、俄语等语法构造极不
一样,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儿童只需学一种语法就可以具备表达另一种语言的能力。
总之,我们不得不成认先天因素在语言获得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也不应因此而忽略
后天的学习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意义。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语言与人类的很多其他特
征一样,是先天和后夭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七章情绪
第一节情绪的概述
情绪的神经机制:大量研究说明,情绪是由大脑的神经元回路所控制的,由这些回路
整合加工情绪的信息,产生情绪行为。它包括前额皮层、杏仁核、海马、前部扣带回、
复测纹状体等。
一、什么是情绪
〔一〕情绪的性质
情绪是由生理唤起、认知解释、主观感觉和行为表达这四局部组成的过程。生理唤起
是指情绪产生的生理反响,不同情绪的生理反响模式是不一样的,如满意时心跳节律正
常,恐惧或愤怒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呼吸频率增加甚至出现间歇或停顿;认知解释
就是对时间和感觉的解释;主观感觉是个体对不同情绪的自我感受;情绪的外部表现通
常称为表情,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让我们用恐惧这种情绪来说明情绪
的四个组成局部,因为人们对恐惧的研究最为详细,
假设有一条狗狂叫不止,你被这气势汹汹的狗给吓坏了。恐惧反响的生理组成局部会
发出警报,这一警报同时通过植物性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向全身播送。结果你的内脏
各系统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响,你胃部的血液会被排空〔所以在害怕或紧张时我们会觉得
腹部有抽紧的感觉〕,我们面部的血管会收缩〔所以害怕会让人脸色白〕。
情绪的第二个组成局部是对事件和感觉的解释,在解释的过程中,你会有意识或无意
识地认识到情况很不安全,并会因此而感到害怕。实际上,你对不安全情况想得越多,
你就会变得越害怕,随后这些想法会把你的主观感觉和生理唤起提升到新的高度。
情绪的"感觉"组成局部有两个来源。一是脑对身体唤起状态的感觉;另一个则是有
关过去相似情况下身体状态的记忆。所以当你碰到-条乱叫的狗时,你的大脑也许会回
忆以前碰到恶狗时的感受。
最后情绪还能产生行为。当碰到恶狗以后,你可能会做出''或战或逃〃的反响,会做
出恐惧的面部表情,还会哭,会大喊大叫。愤怒的反响往往会引发不由自主的动作,不
如挥舞拳头,或伸出中指。由于在这些情况下情绪会引发和引导我们的行为,所以情绪
可以作为动机发挥作用。
〔二〕情绪的功能
1.适应功能。情绪是有机体适应存在和开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人们通过各种情绪,了
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与状况,适应社会的需要,求得更好的存在与开展。
2.动机功能。情绪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局部。它能够鼓
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正确状态,
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同时情绪对于生理内驱力也具有放大信号的作用,
成为驱使人们行为的强大动力。
3.组织功能。情绪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与发生、开展过程。对
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情绪的组
织功能还表现在行为上,当处于积极情绪时则易于承受美的事物,反之则易悲观失望,
甚至产生攻击行为。
4.信号功能。情绪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主要通过情绪
的外部表现,基表情来实现。情绪的适应功能也正是通过信号交流作用来实现的。
二、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1.什么是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
的动力性、冲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这些特征的变化幅度又具有两极性,如情绪
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级;机动性有冲动与平静两极;强度有强、弱两极;还有紧张
和轻松两极。
2.情绪的维度理论。人们对情绪的维度有着各种不同的看法,下面主要介绍两种理论:
三维理论和思维理论。三维度理论的提出者主要有:19世纪末,冯特认为情绪主要有三
个维度组成,即愉快一不愉快;冲动一平静;紧张一松弛。他的理论为情绪的唯独理论
奠定了根基。20世纪50年代,施洛伯格根据面部表情的研究提出,情绪的维度又愉快
一不愉快、注意一拒绝、和激活水平三个维度,到60年代末,普拉切克提出,情绪具有
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三个维度,并用一个倒锥体来说明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四维度
理论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伊扎德提出,他认为情绪有愉快度、紧张度、冲动度和确信度
等四个维度。情绪维度确实定对情绪测量有重要意义,通过它才能对情绪体验作出较为
准确的评估。
三、情绪的种类
人类有多少种情绪呢如果你到字典里查一查的话,可以找到500多个与情绪有关的词
语。不过大多数专家认为,基本情绪的数目并不多。常被人们提到的有埃克曼列表,
在他的情绪列表中主要七种情绪,即愤怒、厌恶、恐惧、快乐、悲伤、轻蔑和惊讶。这
些情绪基于人们能识别的面部表情。而罗伯特.普鲁特奇科则认为有八种情绪这一结论来
自对大量情绪词语评分的数学分析。
埃克曼列表和罗伯特.普鲁特奇科列表非常相似。在埃克曼、普鲁特奇科和其他认为
基本情绪只有几种的心理学家看来,人类的许多情绪是基本情绪复杂混合的结果。
在不同的文化中,情绪表达的背景和强度,即所谓的表达规则,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男性和女性在情绪上也有一些差异,不仅有生理根基,在一些情绪中还取决于文化因素。
如在美国,男孩或男人表现出主导、愤怒或攻击行为,那么他会得到社会的奖励,但是,
假设果他表现出脆弱,如哭泣、沮丧悲伤那么就会受到社会成见的惩罚。与此同时,女
性被惩罚和鼓励的情绪表达刚好相反。
总之,无论在什么文化中,不同性别的情绪表达有所不同,但我们不能得出某一性别比
另一性别更加情绪化的理论。
〔二)情绪状态的分类:心境、激情和应激
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景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其中对
比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等三种。
1.心境。心境〔mood〕是指人对比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他不是
关乎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脸对待一切事物。
心境的持续时间有很大的差异。一种心境的持续时间依赖于引起心境的客观刺激的性质。
以及与人的人格特征有一定的关系。
心境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生活中的顺境和逆境、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人际
关系是否融洽、个人的身体安康状况以及自然环境的改变等。心境对人的工作、生活、
学习、安康有很大的影响。人的世界观、理想和信念决定着心境的基本倾向,对心境
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这种状态通常是由对
个人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引起的。激情状态往往伴随着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变化,
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激情状态,也能够有意识的调节和控制它,因此,我们要善于控制
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可以到达
这个目的。
3.应激。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响。人们在遇到某种意
外不安全或面临某种突然事变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情绪体验就是应激状态。应激状态
的产生与人面临的情景及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估有关。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一系列生
物性反响,如肌肉紧张度、血压、心率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应激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
致疾病的防御机制之一。
第二节情绪的外部表现
与情绪有关的外部表现,叫做表情。这种外部表现是可以观察到的某些行为特征。
一、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facialexpression)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表
现出来的各种情绪状态。
人的眼睛是最善于传情的,不同的眼神可以表达人的不同情绪。例如,快乐时眉开眼
笑,惊奇时双目凝视,气愤时怒目而视等等。眼睛不仅能传达感情,而且可以交流思想。
人们之间往往有许多事情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观察人的眼神可以
了解他(她)内心的思想和愿望,推知他的态度:赘成还是反对、承受还是拒绝、喜欢还
是不喜欢等。可见眼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语言交流手段。口部肌肉的变化也是表现情
绪的重要线索。艾克曼的实验证明,人脸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的表情作用。林传鼎的
实验研究说明:口部肌肉对表达喜悦、怨恨等情绪比眼部肌肉重要;而眼部肌肉对表达
如忧愁、惊骇等情绪则比口部肌肉重要。面部表情的识别通常是通过向被试呈现各种面
部表情的照片,让她们判断是何种情绪。吉特、布拉克和莫托夫斯基等人研究了区分不
同情绪的表情照片的难度差异,结果发现:容易识别的是快乐、痛苦;较难识别的是恐惧、
悲哀;最难识别的是疑心、怜悯。达尔文在《人类和动物的情绪表情》一书中认为,不
同的面部表情是天生的、固有的,并能为全人类所理解。他的观点得到了一些研究者的
有力支持。
二、姿态表情
姿态表情可以分为身体表情和手势表情两种。身体表情是表达情绪的方式之一。人在
不同的情绪状态下,身体姿态会发生不同的情绪变化。
手势常常是表达情绪的一种重要形式。手势通常和言语一起使用,也可以单独用来表达
情感、思想,或作出指示,在无法用言语沟通的情况下,单凭手势就可以表达开场或停
顿、前进或后退等思想。心理学研究说明:手势表情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他不仅存在个
别差异,而且存在民族或团体差异。后者表现了传统习惯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同一手势
在不同的民族用来表达不同的情绪。
三、语调表情
除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外,语音、语调表情也是表达情绪的重要形式。言语是人们沟
通的重要工具,同时语音的上下、强弱、抑扬顿挫等,也是表达说话者情绪的重要手段。
总之,面部表情、语调表情和姿态表情等,构成了人类非语言交往形式,心理学家和语
言学家称之为“体语〃。人们之间除了使用语言沟通到达相互了解之外,还可以通过由
面部、身体姿势、手势以及语调等构成的体语,来表达个人的。
专栏一:想了解你当前的情绪吗
在某个时刻或是情景下,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强烈的情绪体验:或异常快乐或十分消
极。也许我们都会沉醉于恋爱的甜蜜中,曾为获奖而兴奋,曾为某人的去世而悲伤,为
不经意伤害了某人而懊恼。我们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历着一些程度较轻的情绪反响:
享受友谊的快乐,欣赏电影的愉悦,因弄坏借来的东西而为难。尽管这些情感性质不同,
但它们都带便情绪。
表情在情绪活动中具有独特作用,是情绪本身不可分割的发生机制,也是传递情绪信
息的外在表现。如有的人遇到伤心、悲哀的事就捶胸顿足、呼天抢地,遇到快乐的事就
手舞足蹈。你现在是什么表情呢,想根据你当前的表情了解你的情绪状况吗
第三节情绪的理论
一、早期理论
〔一〕詹姆士一兰格理论
詹姆士•兰格理论或许是引起心理学家们长期争议的最著名的理论。它促进了当代理
论和大量研究的产生。他们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内容一样的理论,詹姆士是
最主要和最清楚的阐述者。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产物,后人称他们的理
论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其基本观点是: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响,而生理反响进
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詹姆士•兰格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在情绪产生
中的作用,这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是他们片面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无视了中
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因而引发很大的争议。美国生理学家坎农反对并提出自
己的了理论。
〔二〕坎农一巴德学说
坎农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由外界刺激引
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
向上传至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如血
压增高、心跳加速、瞳孔放大、内分泌增多和肌肉紧张等。情绪体脸与生理变化是同时
产生的,他们都受丘脑的控制。坎农的情绪学说得到巴德的支持和开展,故后人称坎农
的情绪理论为坎农一巴德情绪学说。
二、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
〔一〕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说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情绪的评定一兴奋说,这种理论认为刺
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的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与
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一评估一情绪。
阿诺德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与皮下组织协同作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
情绪行为的最重要条件。他提出的情绪产生的理论模式是:作为引起情绪的外界刺激作
用于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上送到丘脑,在更换神经元后,再送到大脑
皮层,在大脑皮层上刺激情景得到评估,形成一种特殊的态度。这种态度通过外导神经
将皮层的冲动传至丘脑的交感神经,将兴发奋放到血管或内脏所产生的变化使其获得感
觉。这种从外周来的反响信息,在大脑皮层中被评估,是纯粹的认识经历转化为被感受
到的情绪。这就是“评定一兴奋〃说。
〔二)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补充〕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两个
因素是必不可少的。第一,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唤醒水平,如心率加快、手出汗、胃
收缩、呼吸急促等;第二,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展认知性的唤醒。他们进展的
实验证明,人对生理反响的认知和了解决定了最后的情绪体验。这个结论并不否认生理
变化和环境因素对情绪产生的作用。
〔三)拉扎勒斯的认知一评价理论
拉扎勒斯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承受环境中的刺
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响。依据他的观点,情绪是个体对
环境事件直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响。。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的评价刺激事件与自
身的关系,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初评价是指人确认刺激事件
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程度;次评价是指人对自己反响行为的调节与
控制它主要涉及人们能否控制刺激事件,以及控制的程度,也就是一种控制的判断;再
评价是指人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响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实际上是一种反响行为。
三、情绪的动机一分化理论
该理论的主要以伊扎德为代表该理论以情绪为核心,以人格构造为根基,论述情绪的
性质与功能。伊扎德认为,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局部,是人格系统的核心动力。情绪
体脸是情绪系统与人格的其他系统相互作用的主要成分,对形成系统间的稳定和特定的
连结有重要作用。情绪特征主要来源与个体的生理构造;遗传是某种情绪的阈限特征和
强度水平的决定因素。
关于情绪的激活与调节,伊扎德提出了四个过程:生物遗传一内分泌激活过程、感
觉反响激活过程、情感谢活过程和认知激活过程,其中,生物遗传一内分泌系统是情绪
激活与调节过程的决定者。
第四节情绪的调节
一、什么是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情绪调节的分类主要有具体情
绪的调节、唤醒水平的调节、情绪成分的调节。情绪调节包括所有的正性和负性的情绪
调节。关于情绪调节,人们很容易想到对服刑情绪的调节,其实,正性情绪在某些情况
下也需要调节。当学生在学校里取得好成绩时,不能表现得过分快乐,以免影响其他同
学的情绪。
情绪调节是对自己情绪唤醒水平的调节。一般认为,主要是调节过高的唤醒水平和
强烈的情感体脸。其实,一些较低的情绪也需要调节。情绪调节既包括抑制、削弱和掩
盖过程,也包括维持和增强的过程。情绪调节不仅包括情绪系统的各个成分,也包括情
绪系统以外的认知和行为。情绪系统的调节主要是指调节情绪的生理反响、主观体脸和
行为表情,还有情绪风格的调节、动力性调节等。情绪调节的机制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制,
不需要个体的努力与有意识地操作。
专栏二:情绪管理小贴士
情绪失控的时候,很多负面情绪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我们需要对这些负面情
绪加以控制。对待愤怒的情绪,或是悲伤,焦急的情绪,都各自有不同的方法,不过,
有一个总的原则:对待强烈情绪的最好方法,还是要找到疏导感情的渠道。情绪得到了
适当的疏解,不再积压在心里,在平时工作生活的时候就不会总有一块石头压在心上了。
有很多种方式可以使用:
1.通过一些陶冶性情的艺术类兴趣爱好,就是琴棋书画之类的,唱歌也行。很多艺术
类的活动都能给人发泄感情的空间,不在乎做的多好,关键是既有兴趣,又能抒发情感。
2.身体锻炼方面的活动,比方健身,打球,舞蹈,深层放松,做按摩。想象着坏情绪
像球一样被打出去,或者随着汗水挥洒出去,会给人一种痛快的感觉。
3.身边一定要有三两个知心人,让你随时心情不好时都能够打或当面向他们分享自
己的烦恼。〔一般在心理咨询中辅导员也会让当事人把几个名字列出来,并讨论当事人对
名单中亲友的信任度〕。所谓“分享的快乐是加倍的快乐,分担的痛苦是减半的痛苦”。
4.通过记日记来理清思绪。一个必然规律是,写在纸上的越多,积压在心里的越少。
并且在写日记的过程中,人可以自己对过去发生的事总结经历,并更加客观地对待。有
时候在辅导过程中,心理学家还会让当事人总结出一些警句和座右铭,在关键的时候能
够自我鼓励。
5.给自己创造一个愉快的生活环境,比方放音乐,熏香,还有柔和的灯光等等,或者
将自己置身于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环境中,从生理上来舒缓紧张的神经。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知道什么样的生理,心理或外部因
素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在预测到自己会因为某事陷入情绪低谷时,就可以用上面说的那
些方式“打预防针〃。能及时告知周围的人,使他们支持和理解更好。
二、情绪调节的特征与类型
〔一〕情绪调节的特征
情绪调节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主要有:情绪调节的恒定性、情绪调节的登记组织
性和情绪调节的个体和文化差异等。
情绪调节的恒定性是指维持适度的情绪体验和表达。适度的反响性是对消极或积极
情绪反响程度的控制,情绪调节也可能是调高情绪的过程。等级组织是情绪控制系统的
一个关键特征。对于任何一个特定的情景来说,可能有不同种类的、有效地调节反响环
路,这些环路是按等级组织起来的。情绪调节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个体和文化差异,其
构造是按个体维度来组织的。还受到个性构造中的文化标准的影响。个体文化差异和特
定的情绪调节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的。
〔二〕情绪调节的类型
从情绪调节过程的来源来分类,可以分为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内部调节来源于个体
内部,如个体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调节;外部调节来源于个体以外的环境,如
人际的、社会的、文化的以及自然的等方面的调节。根据情绪的不同特点可分为修正调
节、维持调节和增强调节。修正调节主要是指对负性情绪所进展的调整与修正;维持调
节主要是人们主动的维持自己有益的正情绪;增强调节是对情绪进展积极的干预。情绪
调节还可以分为原因调解和反响调节,良好调节与不良调节。
补充:良好情绪的培养
我们知道,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研究主要在生理调节、情绪体脸调节、表情动作
调节、认知调节和人际关系调节等方面;在情绪调解中还会存在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
情绪的激活阈限、情绪的易感性、情绪的唤醒水平等方面;良好的情绪调节能促进身心
的安康。那么,我们该若何让培养良好的情绪呢
一、安康情绪的标志
情绪安康与否有如下三个标志:第一,情绪的目的性明确,表达方式恰当;第二,情
绪反响适时、适度;第三,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
二、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
〔一〕要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1.适当的原因和对象引发与之相适应的情绪反
响;2.情绪反响与情景刺激相一致;3.情绪反响有一定的作用时间限定。
〔二〕抑制不良情绪:1.宣泄,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方式,把人的情绪体脸充分表
达出来。2.转移,是指从主观上努力把注意力从消极或不良情绪状态转移到其它事物上
的去的自我调节方法。3.自我抚慰是指找出符合情理的原因来为自己辩白和解脱。4.积
极的自我暗示,是指运用内部语言或书面语言以隐.含的方式来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
5.调整认知功能。运用艾利斯ABC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改变认知。6.安康生活调节法
三、保持和创造快乐情绪
知足常乐、增强自信心、创造快乐、多点宽容、多交朋友、自我鼓励以及幽默幽默。
专栏三:你想有好情绪吗
人生就是在苦乐年华中度过的,所以,现实生活虽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美好,但也不
是想的那么可怕。对同样的事,人可以产生不同的情绪,人的情绪的质量就是生活的质
量。所以,拥有好情绪的人,就拥有高质量的生活。我们要学会在生活中寻找和培养尽
可能多的好情绪,以此来改善和提高情感的质量。要有好的情绪,不放参照一下方法,
主动调适自己的心情:
〔1〕培维积极的思维方式。有位心理学专家说,“努力对别人感兴趣吧!这样你不但
会让对方快乐,而且能使你从消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积极的思维方式具有化腐朽为
神奇的效果,有关实验说明,那些在绝境中依旧积极乐观,甚至能够开玩笑的人,比那
些消极脆弱,只知道哭泣的人更容易摆脱困境。所以在困境中,微笑比哭泣更能解决问
题。
〔2〕加强体育锻炼。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情绪的稳定性远远高于那些缺乏锻炼
的人。一方面体育锻炼能够增加思维的敏捷性,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调整。另一
方面能够使人尽快摆脱烦恼包袱,转移注意力。喜欢长期呆在办公室的人,大多性格内
向,情绪压抑,长此以往,很容易诱发精神疾病。要想保持身心安康,体育锻炼是最正
确方式,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放松心情。
〔3〕注意饮食。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食物和情绪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比方碳水化
合物中,含有一种能够刺激大脑产生镇定和放松效果的化学物质,50克左右的碳水化合
物就能起到镇静作用。另外牛奶也具有镇定安神的作用,它含有可抑制神经兴奋的成分,
如苯甲二氮草,除此之外,大豆、谷类也具有明显的安神成效。所以专家建议,当人们
心烦意乱时不妨喝一杯牛奶,它很快就能帮你恢复平静。另外,在睡前喝牛奶具有促进
睡眠的效果。
〔4〕改变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对人的心情有很大影响,在婚礼和丧礼上你显然会有
两种截然相反的心情,尽管两种情况下,你都是一个旁观者。有人说颜色是人类精神的
“营养品〃,与维生素对身体的影响同样重要。当你暴躁不安时,要尽量防止红色;如
果你正沮丧消沉,就不要穿黑色或深蓝色的衣服,明快的颜色更容易使你走出阴霾;中
性颜色具有缓解焦虑紧张的作用,所以病房中多会采用柔和的颜色。改变环境不仅仅局
限于颜色,登山望远,观海远眺,也都是游目骋怀,放松身心的好方法。
拥有好情绪,就是快乐的保证,乐观的态度能指引我们更上一层楼。谁都希望自己多
一些快乐,少一份烦恼,挑剔和抱怨不是我们面对生活的态度,我们应该学会以快乐的
心去感受生活,并且把快乐当成是一种习惯,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并借助外界的力量,
依靠科学的方法,拥有一份平和、快乐的情绪,抚平心中的陈年旧伤,重拾生命的激情。
第八章动机
第一节动机的一般概念
一、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
〔一〕涵义——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
部动力。简单说,动机就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维持和调整功能
心理学家采用动机这一概念,基于这样5个目的:
1.把生物学和行为联系起来。作为一个生物有机体,你的体内有复杂的内部机制来调
节身体的机能从而帮助自己存在。剥夺的内部状态会刺激你的身体做出反响,此时你采
取行动来恢复身体的平衡状态。
2.解释行为的多样性。为什么在不同的时间内做同一件事情可能效果不一样呢为什么
几乎具有同样能力和知识水平的两个小孩在同一项竞赛中,一个完成得很好而另一个却
稍显逊色呢
当情景恒定〔如一样的能力、技能、经历和时机〕时,心理学家就会用动机这一概念
解释人们操作的差异。如你今天早些起床以便多学点东西,而你朋友却不是这样的话,
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描述成这是因为你的动机状态和你的朋友不同而已。
3.从公开的行动来推断内心的状态。心理学家和外行人一样都通过观察行为来推断引
起它的内部原因。人们总是用可能发生的原因来解释某种行为为什么会如此发生。
4.将责任感赋予行动。个人责任在法律、宗教和伦理学中是一个基本的概念。个人
责任假定内心的动机和能力控制人的行为。
当出现下面的情况时,人们是可以不负责任的:〔1〕没有成心导致负面结果的出现;〔2〕
外部力量足够大,能激发产生某些行为;〔3〕行为受到药物、酒精和强烈情绪的影响。
因此,动机理论必须能够区分导致行为产生的不同潜在原因。
5.解释逆境中的意志。心理学家研究动机的一个终极原因就是为了解释机体遇到困难
时为什么还要坚持把行为继续下去。动机使你就是筋疲力尽了也要按时工作和学习,动
机帮助你坚持比赛并能把你的能力发挥到极点,即使当意识到自己不会赢时仍然如此。
一、什么是动机
〔一〕动机的一般概念
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展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例:考研的动机:找一个好
工作,过上好生活、获得别人尊重、自我实现……
(二)动机与需要
其实,人的大局部动机都是需要的动态表现,但需要处于静态时,便不成为动机。
需要化为动机取决于两个条件:①某一种需要必须成为个体的强烈愿望,迫切要求
得到满足。②客观上存在着满足这种需要的可能性。
动机与目的有联系,动机使人产生行动,最终是为了实现某一种目的。
需要T动机T行动T目的
T
二、动机与需要
〔一〕需要及其种类
1.内涵:——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不平衡。它表现
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如:
血液中水分的缺失会产生对水的需要。
2.种类:按起源: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按对象: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主要观点:1.需要的性质和强度决定动机的性质和强度,但动机和需要之间并非简单
的对应关系。2.人与生俱来的基本需要有七种。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需要。这类
需要与人的本能相联系,与人的安康状况有关,缺少它会引起疾病。包括生理需要、安
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另一类成长性需要。不受人的本能和直接欲望
所控制,以发挥自我潜能为动力,这类需要的满足会使人产生最大程度的快乐。包括认
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两类需要根据对人直接存在意义及生活意义的
大小,呈阶梯状排列。
3.需要具有层次性,人类的各种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彼此重叠的,是一个按
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
4.低级需要与高级需要的关系: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只有满足低级需要的根基
上,才出现高级需要。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并非是对立的,低级需要局部满足可产生高
级需要。每一时刻最占优势的需要支配着一个人的意识,成为组织行为的核心力量,已
经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行为的积极推动力量
5.个人需要的开展过程更多地像波浪式地演进,各种不同的需要的优势由一级演进
到另一级。如:尊重的需要在青少年时才产生。
例:学龄期前儿童:游戏学龄期儿童:做好学生
少年期:独立自主、自尊和受人尊重、被集体接纳、获得地位
青年期:友情、创新、升学、就业、自我完善等
评价:
优:1.看到了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的区别,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无绝对对立。2.成功
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如在企业管理上。
缺:1.认为几中需要与生俱来,模糊了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区别;2.以需要出现早
晚划分等级,未充分说明各种需要的内在联系。3.建设在人本主义的根基上,从抽象人
性根基出发,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可能建设在损害他人的根基上。
〔三〕动机与需要的关系:
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基和内在条件。许多生理的不平衡是可以自动校正的。如:安康
的个体能够保持体温在几度之内波动,这是由于体内有着自动控制体温的机制。在寒冷
条件下,身体外表的血管自动收缩,以保持血液的温度,并通过颤抖产生热量。而在炎
热的条件下,外周血管舒张,以使热量扩散,并通过排汗降温。在这些条件下,需要可
以引起有机体的自动调节机制活动,并未成为行动的动机。但是,当自动化的机制缺乏
以维持平衡状态时,有机体便被唤醒,并通过采取行动来恢复平衡。
三、动机与诱因
〔一)涵义——能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和刺激。
诱因是动机产生的外部条件。
〔二〕种类
正诱因——被个体趋向并承受以得到满足的诱因
负诱因——让个体逃离或躲避而得到满足的诱因
如:食物的色泽、芳香等是觅食的正诱因;而接近食物受到电击则是负诱因
四、动机与行为效率
〔一〕动机与行为
同一行为可有不同动机:同一动机产生不同行为。同一个人行为动机多种;良好动机
不一定良好结果。
〔二〕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
主要观点:①在一定强度范围内,动机越强,效果越好。②具体活动,动机强度与工
作效率之间是一种到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③各种活动
都存在一个最正确的动机水平,它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变化。较容易的任务中,效率随
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正确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第二节动机的理论
一、本能理论
詹姆斯:人的行为依赖于本能的指引,人有生物本能和社会本能。如“爱、同情”。
麦独孤: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根基的;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根源
泉和动力:本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版企业破产重整合同
- 2024年度无息个人婚礼筹备借款协议书下载3篇
- 2025年日喀则货运资格证模拟考试
- 2024年停薪留职期间员工社会保险及福利协议合同3篇
- 2025购房合同的范本 购房合同样本
- 2025年柳州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卷
- 洛阳理工学院《内科护理学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墓地环境优化协议3篇
- 汽车俱乐部喷泉建设合同
- 2024年度家电品牌全国巡回展销合同范本3篇
- 【MOOC】法理学-西南政法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辽宁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储能运维安全注意事项
- 2024蜀绣行业市场趋势分析报告
- 电力法律法规培训
- 北京交通大学《成本会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组”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课件】校园安全系列之警惕“死亡游戏”主题班会课件
- 化工企业冬季安全生产检查表格
- 2024年工程劳务分包联合协议
- 蜜雪冰城员工合同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