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盐城市射阳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学年盐城市射阳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学年盐城市射阳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学年盐城市射阳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学年盐城市射阳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年盐城市射阳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07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们把莫扎特和贝多芬放一起比较下他们音乐的不同特色。在音乐史或有关音乐评述的文章中这样的比较屡见不鲜,许多人爱把他们进行对比,这确实是―种有意思的现象。比如柴可夫斯基这样对比:“莫扎特不像贝多芬那样掌握得深刻,他的气势没有那样宽广……他的音乐中没有主观性的悲剧成分,而这在贝多芬的音乐中是表现得那么强劲的。”丰子恺这样说:“贝多芬……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实在是这英雄心的表现。在莫扎特,音乐是音的建筑,其存在的意义仅在于音乐美。至于贝多芬,则音乐是他的伟大的灵魂的表征,故更有光辉。即莫扎特的音乐是感觉的艺术,贝多芬的音乐则是灵魂的艺术。”《音乐的故事》的作者保罗·贝克说:“人们有时把莫扎特和贝多芬称作音乐界的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前者注重结构的完美,后者则喜欢气势的恢宏。有时也把莫扎特和贝多芬比作歌德和席勒,前者的作品纯朴自然,而后者的作品感情浓烈、内涵丰富。”很少有人拿莫扎特和其他音乐家对比。拿莫扎特和贝多芬对比,说明他们两人地位旗鼓相当,也说明拿二者对比的人的心目中对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态度以及对艺术人生的态度。我更愿意从这一点来对比莫扎特和贝多芬,即他们面对人生苦难的态度及其在音乐中的表现。之所以选择人生苦难这一点来作为比较基点,是因为这是他们两人共有的,无论是人生还是艺术,都是他们共有的磨难,也是他们共有的财富。疾病、贫穷、孤独、嫉妒、倾轧……如黑蝙蝠的影子一样紧紧跟随他们。谁会比他们更悲惨呢只不过,贝多芬比莫扎特多了耳聋的悲惨,莫扎特比贝多芬多了早逝的悲惨。而且,同样生活在维也纳,莫扎特要贫寒得多,贝多芬虽有过贫穷的童年,但到维也纳不久就得到宫廷顾问官勃朗宁夫人的资助。同样死在维也纳,莫扎特的葬礼比起贝多芬由维也纳政府出面举办的2万人参加的葬礼,显得凄凉万分,他没钱买墓地,他到底埋在哪里也无人说得清。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如此深重的苦难,表现在他们的音乐中是那样不同。傅雷说莫扎特的音乐“从来不透露他的痛苦消息,非但没有愤怒与反抗的呼号,连挣扎的气息都找不到……音乐史家都说莫扎特的作品反映的不是他的生活,而是他的灵魂。是的,他从来不把艺术作为反抗的工具,作为受难的证人,而只借来表现他的忍耐与天使般的温柔。”他评价说:“没有一个作曲家的音乐比莫扎特的更近于‘天籁’了。”一个“天使”,一个“天籁”,傅雷特意用了这样两个词来形容莫扎特的音乐,这是他对莫扎特的独特理解。这不是那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式的恬淡,不是“闲云不作雨,故傍青山飞”式的超然,不是“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式的喜悦……莫扎特对痛苦和苦难不是视而不见的回避和如禅家般的超脱,而是把它嚼碎化为肥料重新撤进土地,不是让它再长出带刺的仙人掌,而是让它开出芬芳美丽的鲜花。贝多芬和莫扎特不同,他对于苦难的反抗之心很强烈,这明晰地刻印在他的行为轨迹和乐思中。当得知自己患病将致耳聋的消息后,他痛苦地诉说:“这一类的病是无药可治的。我得过着凄凉的生活,避免我一切心爱的人物,尤其是在这个如此可怜、自私的世界上!”“两年来我躲避着一切交际,因为我不可能与人说话:我聋了。”当然,贝多芬以坚强的意志战胜了苦难,他经过激烈的内心冲突,以起伏跌宕的姿态勾勒了自己的行为曲线。他的音乐里,听得到明确的主观意图,棱角鲜明的性格,抽象的哲学意义,史诗般宏大叙事的胸怀。他把苦难演绎得极其充分,不是渲染宣泄它,而是重视超拔它,以此反弹于乐思中乃至对传统音乐创作规范的突破上。因此,即使在苦难的深渊也有对欢乐的讴歌,如第九交响乐末乐章的《欢乐颂》,就有排山倒海的力量。那力量,是大众的,是你我都有的。贝多芬和莫扎特在生活经历上有那样多共同点,但在音乐表现上却是那样不同,其中一个原因,是莫扎特短暂的一生都沉浸在音乐中,音乐融化了他,他自己也化为了音乐;而贝多芬从小就喜爱哲学和文学,年轻时爱读莎士比亚、莱辛、歌德的作品,曾专门拜访过歌德,把自己根据歌德的诗谱写的康塔塔总谱献给了歌德,还到波恩大学听哲学课,他比莫扎特吸收了更多营养。贝多芬说:“一切灾难都带来几分善。”在这一点上,贝多芬和莫扎特是一致的。他们的音乐在这一交叉点上汇合。所以,我们在贝多芬的某些音乐中听到莫扎特的影子,不会感到奇怪。傅雷说:“假如贝多芬给我们的是战斗的勇气,那么莫扎特给我们的是无限的信心。”莫扎特和贝多芬是双子星座。莫扎特在室内乐、交响乐、协奏曲和歌剧几个方面全方位出击,贝多芬以横空出世的交响乐震响世界,将器乐理想发挥到那个时代的极致,挥舞着时代大旗。在世界上所有的音乐家中,没有谁比他们两人更适合于我们中国人了。他们两人的音乐也是抚慰和激励世界所有人的艺术,至今拥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摘编自肖复兴《音乐欣赏十五讲》)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莫扎特和贝多芬经常被放一起比较,既说明两人在音乐史上的地位相当,也与他们的音乐特色、对艺术人生的态度给人带来的启示有关。B.柴可夫斯基、保罗·贝克都说到贝多芬的音乐有气势和强烈情感;丰子恺认为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艺术,在这点上比莫扎特的音乐更有光辉。C.在维也纳,莫扎特的生活比贝多芬更贫寒、凄凉,他不像贝多芬有人资助,直到去世都很拮据,因此他的音乐没有反抗之声,有的是忍耐。D.交响乐在贝多芬的音乐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体现他的艺术追求,代表他的世界性成就,器乐理想在贝多芬那里发挥到了一个时代的极致。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丰子恺与傅雷在对莫扎特音乐的理解上有所不同,傅雷对莫扎特的音乐有独特的认识。B.贝多芬的音乐与文学、哲学有密切联系,他的音乐有为诗歌谱曲的,有体现哲学意义的。C.《欢乐颂》里欢乐的讴歌,体现了贝多芬对耳聋等厄运痛苦的超越,因此具有巨大力量。D.贝多芬的音乐更符合大众的欣赏需求,比莫扎特的音乐更贴近日常,离我们的生活更近。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本观点的一项是()(3分)A.艺术若是最美的花朵,生活就是开花的树木。(傅雷《傅雷家书》B.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礼记》)C.必须有某种精神气候,某种才干才能发展。(丹纳《艺术哲学》)D.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4.傅雷用“天使”“天籁”形容莫扎特的音乐,为了证明这样评价是恰当的,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请简要说明。(4分)5.作者将莫扎特和贝多芬进行比较时,主要阐述了哪些观点请结合文本概括。(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看花的姿态迟子建我是白先勇先生的读者。他的《永远的尹雪艳》和《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在我眼里就像两棵灿烂的花树。尹雪艳是株梅花,而且是雪光中的,极端的娇艳,又极端的朴素,香气淡淡,久经回味;金大班呢,是一簇夜来香,香气扑鼻,那在月夜下闪烁的花朵,恰如多情的眼,在半梦半醒间,温暖着迷茫的人。梅花不管多么经得起风霜,它终有花容不再的时候;夜来香呢,它也终归有寂灭的一天。可是白先勇先生用那枝生花妙笔,让尹雪艳和金大班这两个花树般的人物,获得了地久天长的绚丽。四月底,青岛的春天正热闹着,白先勇先生来到了中国海洋大学。我刚好在那里给人文学院的学生讲《额尔古纳河右岸》,得以相识。白先生初来青岛,可他似乎并没特别的兴致看风景,他喜欢待在屋子里。王蒙先生请他出来参加活动时,他才会下楼。天凉时,他披着一件人字呢大衣;天暖时,则是一件中式便服。他闲闲的,淡淡的,似乎与春天有着某种隔膜。我曾经看过白先生的《树犹如此》,是怀念他的同性朋友土国祥的,与得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文章中,他多次写到花和树。王国祥离去了,白先生家花园中的一棵高大的意大利柏树也随之枯死,花园荒芜了。那株青烟般消失的树,在花园中留下一个巨大的缺口,这道缺口,被白先生形容为“一道女娲炼石也无法弥补的天裂”,其内心的苍凉之情,可想而知。我想白先生一定是因为看了太多繁华的“春”,胸中弥漫着旧时光中花朵的沉香,才会在春光中如此的超然、安详。但他还是爱花的。海大校园中的樱花开得正盛,那天我们去报告厅,路过一树又一树的樱花,他一再驻足观赏,叹息着“太美了,太美了”,他看花的眼神是怜惜的。三月三,大家到崂山的太清宫去,在一处殿门前,逢着一丛朝霞般鲜润的花朵。我看了一眼,便说:“这是芍药。”白先生走过去,大叫:“不是芍药,是牡丹啊!芍药和牡丹虽然在花朵上相近,但叶片却是不一样的。我仔细一看,哦,确实是牡丹。白先勇先生自从将汤显祖的《牡丹亭》搬上昆曲舞台后,对牡丹可谓情有独钟。对于即将要去北京参加青春版《牡丹亭》百场演出的白先生来说,这丛牡丹,无疑是老天为他写就的福音书啊。那丛牡丹姿态灼灼,开得恰到好处,飘洒,浓艳,馥郁,莲蓬勃勃的,没有一朵呈凋敝之态,白先生啧啧惊叹,连称:“不得了,不得了!”我对他说,将来第一百零一场的《牡丹亭》,去哈尔滨演出吧,那儿的市民爱好音乐。白先生笑着说,抗战时,他父亲(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打到了东北,可是蒋介石不让打!他说自己没有去过哈尔滨,当然希望有一天能带着《牡丹亭》到那里演出。今年的哈尔滨酷热难当。这个时候,我会放下笔来“歇伏”,以读书为主。好书是可以带来清凉的。我从书架上将郑愁予先生赠送的三本诗集取下。去年十一月我在香港浸会大学时,郑愁予先生刚好由耶鲁大学到香港大学讲学。愁予先生的诗歌,韵律优美,婉约惆怅,在中国港台影响极大。他与白先勇先生一样,根扎在中国台湾,后来到美国发展,执教于名校。愁予先生爱酒,他和他夫人梅芳请我去兰桂坊,我感受到他爱酒之切。在那家俄罗斯人开的酒吧,他披着大衣在零下三十多度的环境中品尝威士忌。愁予先生喝酒之后谈笑风生,出口就是诗,他的热情能把一个冰冷的人都点燃。近午夜时,愁予先生举着杯,邀我到阳台看海。与其说是看海,不如说是赏月,那晚上的月亮实在太明了。海上月光飞舞,好像海上生了一片白桦林。愁予先生无限感怀,轻轻地哼起歌来。那低沉而忧郁的歌儿在月色中回旋,宛如夜鸟的翅膀轻触着花树。愁予先生的诗歌意象绮丽,他有一首诗的名字就叫“寂寞的人坐着看花”,读这首诗的时候,我忽然联想起了白先勇先生,想起他看花时那顾眷的神色。他们俩,虽然年过古稀,但他们身上那种美好的情感,从他们看花的姿态上,可以充分感受得到。有一天,聂华苓老师来电,我跟她聊起白先勇和郑愁予,他们都是她的老朋友了,我说:“他们与我们这代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是风雅的人!”聂华苓叫道:“很对很对!”是啊,我们这一代人,传统文化的根基浅,缺乏琴棋书画的浸染,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也不够深刻。为什么我们可以写出好看的作品,却难写出有大品格的作品我想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底蕴还不足,境界还不够深远。我们看花,是用眼睛;而他们看花,用的则是寂寞、沧桑的心。看花姿态的不同,作品所呈现的气象就大不一样了。我想到愁予先生的几句诗:我们常常去寺庙常常去无人的海滩常常去上坟献野花给好听的名字(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描写了白先勇和郑愁予两位作家与花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懂得爱怜、顾眷、欣赏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白先勇、郑愁予的赞美、崇敬与钦羡,以及对当今文化创作与文化审美的思考。B.文中说白先生“闲闲的,淡淡的,似乎与春天有着某种隔膜”,是由于经历人事的沧桑,白先勇先生.在热闹的春面前有几分安详与寂寞,但他并没有因此失去对美好事物的热爱C.文章题为“看花的姿态”,正文多处写花,结尾引用郑愁予的诗句“献花”,结构紧凑,首尾呼应,浑然一体。以郑愁予的诗句为结尾,含蓄而有韵味。D、文章写郑愁予先生浓遐重彩,形神毕备,展现出先生对花的怜惜,对美的热爱。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文语言清丽素雅,娓娓道来,展现出女性作家内心感受细腻的一面。B.自然界的花朵终将枯萎,但优秀文学作品中的生命会拥有永恒的生命力。文中多用对比夸张、侧面描写手法,由花及人,卒章显志,主题突出。C.作者巧妙过渡,“今年的哈尔滨酷热难当。这个时候,我会放下笔来‘歇伏’,以读书为主。好书是可以带来清凉的”,承接上文的哈尔滨,通过“读书”这一动作,引出下文的郑愁予先生,过渡自然。D.作者用“叹息”“大叫”“连称”寥寥数语,将白先勇先生的爱花姿态展现得淋漓尽致。8.作者在第三段中说“我想白先生一定是因为看了太多繁华的‘春’,胸中弥漫着旧时光中花朵的沉香,才会在春光中如此的超然、安详”,你怎样理解这句话(4分)9.文中实写和虚写了哪些“花”﹖它们各有怎样的特点?请联系原文分条概括。(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涂宗浚尝四为县令,并著贤声。后召拜御史,风裁凛然,所至急民疾苦。万历二十九年,升大理寺侍丞,继擢大理寺右少卿、左右少卿。三十四年,升都察院企都御史,巡抚延绥①,屡立边功。修学宫,创书院,建文塔,改武庠。又创镇志,俱称不朽。修“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并撰《镇北台记》。寻握兵部尚书。当是时也,鞑虏先是虏王撦力克死,素囊与卜失兔争立,忠顺夫人三娘子又与五路台吉等构兵,大同巡抚汪可受遂告急,奉旨促宗浚赴任。宗浚闻,特疏起用大将军王威。三十九年,至镇定营,制练火器。擢副将戴延春、贺世贤、张总等官,虏谋探而畏之。四十年,三娘子数遣使邀求分外增赏,宗浚不之答,故传演火器示之。虏惧,奉命受封。四十二年,加宗浚太子太保。特疏辞不许辞本兵疏凡十一上,四十三年,乃得请以病归籍。天启元年六月,东事急,言者交章言宗浚熟边事,可大用。至新城,病大作,饬家人办衣棉等物为殡具携之以行。抵京师,病剧。时命侍儿进所佩剑,摩挲之,叹曰:病至此,负国多矣!陛见日已不能成礼,受事未几卒。(节选自《山西提学副使南居益为沈藩王重刻涂宗浚<续韦斋易义虚熠>做叙》,有删改)材料二:涂宗浚家世贫,父某,攻木为神像以自活。宗浚习其业,尝随父居僧寺,日雕镂,夜读书,无膏油,乃执书坐佛膝上,就神灯吟哦,误触琉璃堕地碎,僧怒詈之。宗浚拂衣归,就其里蔡氏学,蔡氏辄衣食之。及宗浚为大司马予告归,亲扫蔡氏之墓,岁时致祭,必恸哭,每过读书之鸭湖庙,必欷歔不忍去。先是,其祖苦贫,尝拾遗金约重十五镒,待之道左。数日无至者,乃密藏之。越三岁,偶于肆中闻客谈遗金事,就问之,信,遂举以还客。久之,乃生宗浚焉当宗浚为御史时,朝鲜为关白②侵暴,来乞师,朝议不允。乃抗疏曰:“朝鲜我属国也,急而求救不应,失远人心,且非春秋救灾恤患之义。”大学士张文端韪其议,赞从之,朝鲜以安。(节选自[清]蒋士铨《涂宗浚轶事》,有删改[注]①延绥:军镇名,明九边之一。②关白:日本古代职官,太政大臣,这里指日本。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特疏A辞B不许C辞D本兵E疏F凡十一G上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寻,指不久,与《归去来兮辞》中“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的“寻”意思不同。B.创,指编撰,与《张中丞传后叙》中“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的“创”意思相同。C.去,指离开,与《逍遥游》中“去以六月息者也”的“去”意思相同。D.越,指经过,与《登泰山记》中“越长城之限”的“越”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涂宗浚有心报国,抱病进京。到京城时,病情加重,仍然抚摩佩剑,感叹自己辜负国家,到觐见皇帝时己不能完成礼仪。接受职务不久就去世了。B.涂宗浚曾随父在寺院学习雕刻,白天雕刻,晚上读书,没有灯油,就拿书坐在佛像膝上,靠近油灯诵读,后来因不慎将油灯碰碎在地上而被赶回家。C.涂宗浚跟随蔡氏学习,蔡氏给他衣服穿,给他饭吃。涂宗浚告老回乡后,每年到蔡氏坟墓祭奠,一定痛哭,每次经过读书的鸭湖庙时,便长叹不止。D.朝鲜在被侵犯时,向大明求援,没有得到允许。涂宗浚上书力争,认为作为藩属国的朝鲜遇到危急时向我们求救,朝廷不答应将会失去远人之心。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偶于肆中闻客谈遗金事,就问之,信,遂举以还客。(3分)(2)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3分)14.大同告急,涂宗浚采取了哪些措施安定边境,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小题。王庶山水虞集蜀人偏爱蜀江山,图画苍茫咫尺间。驷马桥边车盖合,百花潭上钓舟闲。亦知杜甫贫能赋,应叹扬雄老不还。花重锦官难得见,杜鹃啼处雨斑斑。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题目“王庶山水”和“蜀人偏爱蜀江山”可以推断王庶是一名画家,而且是蜀地人。B.“咫尺间”的画面有胜景、马车、钓者等,且不失苍茫之感,可见王庶绘画技艺高超。C.从“亦知”可见,颈联运用了典故,是指杜甫对扬雄到老都不能回乡而感到叹息一事。D.“花重锦官”化用杜甫的《春夜喜雨》,既说明杜甫曾居蜀地,又体现出精巧的构思。16.请简要分析结句“杜鹃啼处雨斑斑”的妙处。(6分)(三)理解性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1)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而北望故都,又“”,视线常被遮断。(2)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中,“,”两句写出了女子一方面想梳妆保持自己的美丽姿容,但又伤心于美好容颜无人欣赏而懒得打扮的矛盾。(3)在《苏幕遮·燎沉香》中,一“呼”字写出了小鸟欢快的叫声,一“窥”写出了小鸟东张西望的神态的两句“,。”三、语言文字运用(22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乡村的鸟儿一年四季无不欢歌,而三春鸟儿的歌声更婉转、清脆。在早春的田野上,你会听到一声声清丽的鸟鸣:“黄虫儿黄虫儿哥哥哩!……”黄虫儿的叫声真好听,音色是嫩黄的,仿佛柳树刚刚吐出来的新芽。“黄虫儿”也叫黄鹂,是古诗词中的常客。村里人说,“黄虫儿”就是宋仁宗,身边总有个保驾的忠良臣“铁棒槌”,它浑身黢[qū]黑,黄虫儿飞到哪里,它也飞到哪里,一个主儿,一个保镖,总是如影随行。黄虫儿不但喜欢唱美声,巢也筑得鬼斧神工。它们衔来毛发细草,盘结成一个圆圆的球形,用丝绳儿把球巢吊起来,非常精美。还有水鸪鸪(斑鸠),它和鸽子都属鸠鸽科,但没有鸽子的王者气质。鸽子挺着胸盟,在屋脊[jí]上、地上信步,有龙章凤姿的威仪。水鸪鸪的叫声浑厚、柔软、圆润,既然不像黄鹂那么清丽,但伴着沥沥浙浙的雨声,那么显得柔和温润,甚至都达到温文不俗了。它的叫声顺着瓦拢流淌,顺着屋脊宣发,从这一家到那一家……是所谓的如应如响,是所谓的此起彼伏,是所谓的阳开而阴翕。18.对文段中加点的内容理解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影随行”和“鬼斧神工”写法正确,无错别字。B.“黄虫儿”和“铁棒槌”中的引号作用相同,都表示强调。C.“骏黑”和“屋脊”中加点字的读音标注正确。D.“阴翕”中“翕”表示合、聚的意思。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志于道”,这意味着儒家教育核心宗旨是培养能够践行儒学“大道”的人才,意味着品质的优秀要优先于知识的拥有。但是,①,要真正体现“道”.的精神,必须借助于具体的德行。于是,孔子推导出,在“志于道”的基础上,②。所谓“德”,就是“道”的具体化,仁、义、忠、信、礼、智、廉等,就是“德”的具体呈现。“据于德”固然重要,但这中间还有一个优先顺序问题。在孔子看来,在“德”的各种要素中,“仁”处于核心的地位,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是“德”的本质属性最直观也最具体的反映,“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所以,“据于德”,优先是必须“依于仁”。当然,人才培养不能托之以空言,③,否则依然是空中楼阁、画饼充饥。孔子认为,这个具体的载体与对象就是“六艺”。基于这样的认识,孔子提出了教育载体对象上要做到“游于艺”,将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作为具体的学习对象。至此,孔子向人们展示了自己完整的教育理念,为造就健全人格、完善品行的人才规划了一张充满希望的路线图。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22.请根据选文,完成下面的结构导图,依次填写出①~③的内容。(3分)23.选择下列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A.然尚恨有阙者(遗憾)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所矣(几)B.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竟然)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勉励)C.此矢所以志也(作标记)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长)D.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谋划)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确定)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新,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可以错”,但“要坚决地试”。创新是对未知的探索,试错是创新的必由之路,然而在创新的过程中,试错是越多就越好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1.C2.D3.C4.①引用古诗,列举中国古代诗歌体现诗人对待苦难的方式,与莫扎特音乐体现的他对待苦难的态度进行直观比较,突出不同。②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证明莫扎特的音乐是“美丽的鲜花”,有“天使般的温柔”,是自然而然的(苦难“嚼碎”化为艺术“肥料”)。5.①他们都经历人生苦难,他们面对苦难的态度都在音乐中得到艺术的表现。②莫扎特把自己的痛苦化为温柔的音符,他的音乐抚慰人心、给人信心;贝多芬以坚强的意志与苦难斗争,他的音乐具有超拔苦难的强烈意义。③莫扎特将自己与音乐相融,贝多芬吸收了文学等元素,这是他们音乐表现上不同的原因之一。④他们都是世界最伟大的音乐家,他们的音乐都给人带来力量,具有永恒价值。(任意答3点满分)解析:【Ⅰ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C.“莫扎特的生活比贝多芬更贫寒、凄凉……因此他的音乐没有反抗之声,有的是忍耐”错误。“莫扎特要贫寒得多”和“从来不透露他的痛苦消息,非但没有愤怒与反抗的呼号,连挣扎的气息都找不到”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故选C。【2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D.“比莫扎特的音乐更贴近日常”错误。文章中“那力量,是大众的,是你我都有的”这只是对第九交响乐末乐章的《欢乐颂》的评价,并不能得出“贝多芬的音乐更符合大众的欣赏需求,比莫扎特的音乐更贴近日常,离我们的生活更近”的结论。故选D。【3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本文的观点主要是表达音乐的意义。C.不适合。主要强调时代精神对艺术创造的作用。故选C。【4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①引用古诗,列举中国古代诗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闲云不作雨,故傍青山飞”,“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来体现中国诗人对待苦难的方式,与莫扎特音乐“他从来不把艺术作为反抗的工具,作为受难的证人,而只借来表现他的忍耐与天使般的温柔”体现的他对待苦难的态度进行直观比较,突出不同。②“莫扎特对痛苦和苦难不是视而不见的回避和如禅家般的超脱,而是把它嚼碎化为肥料重新撒进土地,不是让它再长出带刺的仙人掌,而是让它开出芬芳美丽的鲜花”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证明莫扎特的音乐是“美丽的鲜花”,有“天使般的温柔”,把苦难“嚼碎”化为艺术“肥料”。【5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章观点的能力。①“疾病、贫穷、孤独、嫉妒、倾轧……如黑蝙蝠的影子一样紧紧跟随他们”他们都经历人生苦难,“即他们面对人生苦难的态度及其在音乐中的表现。”他们面对苦难的态度都在音乐中得到艺术的表现。“如此深重的苦难,表现在他们的音乐中是那样不同”,“他从来不把艺术作为反抗的工具,作为受难的证人,而只借来表现他的忍耐与天使般的温柔。”莫扎特把自己的痛苦化为温柔的音符,他的音乐抚慰人心、给人信心;而“贝多芬和莫扎特不同,他对于苦难的反抗之心很强烈”贝多芬以坚强的意志与苦难斗争,他的音乐具有超拔苦难的强烈意义。“莫扎特短暂的一生都沉浸在音乐中,音乐融化了他,他自己也化为了音乐”莫扎特将自己与音乐相融,“贝多芬从小就喜爱哲学和文学,年轻时爱读莎士比亚、莱辛、歌德的作品,曾专门拜访过歌德”“他比莫扎特吸收了更多营养”贝多芬吸收了文学等元素,这是他们音乐表现上不同的原因之一。④“他们两人的音乐也是抚慰和激励世界所有人的艺术,至今拥有着经久不H的魅力。”他们都是世界最伟大的音乐家,他们的音乐都给人带来力量,具有永恒价值。6.D7.B8.①他经历了很多的人世沧桑,曾经品味过生活中众多的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美好的人性和美好的友情;也品尝过失去这些美好的痛苦,有一颗历经寂寞、沧桑的心;③但他内心里深藏着对舂天、对那些美好事物、对生活的热爱。9.实写的花:中国海洋大学校园中的樱花,开得茂盛;崂山太清宫的牡丹,鲜润,飘洒,浓艳,馥郁,蓬勃。虚写的花:白先勇笔下的尹雪艳像梅花,娇艳又补素,令人回味;金大班像夜来香,香气扑鼻、美丽多情:白先勇胸中弥漫着旧时光中花朵的沉香,超然,安详;郑愁予的歌声像夜鸟的翅膀轻触着花树,低沉忧郁,空灵回旋,花树美好,神圣。解析:【6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D.“形神毕备”错误,作者写郑愁予先生有“先生爱酒”“谈笑风生,出口就是诗”“是风雅的人”等,都是写其神,没有“形神毕备”。故选D。【7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由花及人”错误,文章主要写人,写人如何爱花,写人心中的花,作品中的花。不是由花及人。故选B。【9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实写的“花”是实实在在的大自然中的花;虚写的“花”既指两位先生作品中的花,也指他们内心的“花”,要分清实和虚。实写的花与虚写的花在文章中比较好找,实写的花主要在文章的第四段,写白先勇分别在海大校园中和崂山太清宫看到的樱花和牡丹,其特点可以从文章的描写性语句中进行概括,如樱花“开得正盛”、牡丹“朝霞股鲜润”“姿态灼灼,开得恰到好处,飘洒,浓艳,馥郁,蓬蓬勃勃的”等。虚写的花主要在第①段所提到的白先勇的文学作品中,同样也可以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概括,“尹雪艳是株梅花,而且是雪光中的,极端的娇艳,又极端的朴素,香气淡淡,久经回味;金大班呢,是一簇夜来香,香气扑鼻,那在月夜下闪烁的花朵,恰如多情的眼,在半梦半醒间,温暖着迷茫的人”,同样的,还有第三段的最后和第七段,提到了白先勇和郑愁予的心中的花和像夜鸟的翅膀轻触着花树的歌声。结合具体内容概括整合即可。10.BCE11B12.B13.(1)(他)偶然在店铺里听到客人谈论丢失金子的事情,靠过去问客人,相信了,于是拿出金子归还给客人。(2)所以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之职,善行能联合一乡的人,品德可使一国君主满意,能力使一国的人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就像斥鴳一样所见甚小啊。14、①起用、提拔将领;②制练火器备战;③演示火器震慑鞑虏。解析:【10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涂宗浚)写了奏疏请辞,(朝廷)没有答应。辞任兵部尚书,总共呈上十一封奏疏。“疏”的内容为“辞”,中间不应断开,应在第一个“辞”后面断开,即在B处断开;上疏请辞的结果是“不许”,所以应在“许”后面新开,即在C处断开;第二个“辞”的宾语为“本兵”,中间不应断开,应在“兵”后面断开,即在E处断开所以,应在BCE处断开。【11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不久/循着”B.“意思相同”错误。“编撰/受伤的”C.正确。均为“离开”;D.正确。“经过/跨过”;故选B。【12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后来因不慎将油灯碰碎在地上而被赶回家”错误。由原文“僧怒詈之。宗浚拂衣归”可知,因不慎将油灯碰碎在地上,所以寺院的僧人生气地骂他,于是涂宗浚挥动衣服,激动地回家了。故选B。【13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肆”,店铺;“就”,靠近;“信”,相信;“举”,拿出。(2)“韪”,认为……是对的;“赞”,称赞;“赞从之”,省略句,(皇帝)称赞、听从了他的建议;“朝鲜以安”,省略句,朝鲜以(此)安,朝鲜因此安定。【14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原文“宗浚闻,特疏起用大将军王威”“濯副将戴延春、贺世贤、张总等官”可知,涂宗浚起用、提拔将领。由原文“至镇定营,制练火器”可知,涂宗浚制练火器备战。由原文“故传演火器示之”可知,涂宗浚演示火器震慑鞑虏。

15.C16.(1)选取典型意象,杜鹃悲啼.尽显思乡之情,突出主旨;(2)视听结合,画面感强,渲染了内心的飘零、凄苦之情;(3)与前句“花重锦官难得见”呼应,以景作结,言尽韵远,让无奈之感、悲伤之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