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黄冈博洋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芜湖市黄冈博洋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芜湖市黄冈博洋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芜湖市黄冈博洋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芜湖市黄冈博洋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芜湖市黄冈博洋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跨越百年的美丽(节选)梁衡今年是一个特殊美丽的年份。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夫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的发现——放射性元素镭。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这个讲台。玛丽?居里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则让你觉得她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而她那美丽而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里。千百年来,漂亮就是一个女人的最高荣誉、最大资本。只要有幸得到这一点,其余便不必再求了。居里夫人是属于那一类很漂亮的女子,她的肖像如今挂遍世界各国的科研教学机构,我们仍可看到她昔日的风采。但是她偏偏没有利用这一点资本,她的战胜自我也恰恰就从这一点开始。她以25岁的妙龄,面对追者如潮而不心动。她有大志,有大求。她知道只有发现创造之花才有永开不败的美丽。她甘愿让酸碱啃蚀柔美的双手,让呛人的烟气吹皱她秀美的额头。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她本可以躺在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上帝给的美形她都不为所累,尘世给的美誉她又怎肯背负在身呢?凭谁论短长,漫将浮名换了精修细研。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爱因斯坦说:“在世界的所有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她用事求世,超形脱俗,知道自己的目标,更知道自己的价值。她让我们明白,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逞其力;有的人止于心,只用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大声希音,大象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恃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直到踏上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在一般人要做到两个自知,排除干扰并终生如一,是很难很难的,但居里夫人做到了。于是她成了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1.(1)文章第一段说“今年是一个特殊美丽的年份”,这“特殊”是就什么而言的?(2)文章第二段描写了居里夫人“美丽而庄重的形象”,这一描写的目的是什么?2.文章第四段说“人有多重价值”,这“多重价值”包括哪些?居里夫人追求的是哪一种价值?3.文章最后说居里夫人“成了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根据文意回答,居里夫人达到这种境界的原因是什么?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放射性元素镭的发现,在物理学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B.不看重自己容貌的美丽反映了居里夫人对传统认识的超越。C.对于尘世给的美誉和名利,居里夫人十分厌恶,视如粪土。D.爱因斯坦盛赞居里夫人的成就高于世界上所有的著名人物。E.居里夫人的美丽,是容貌美丽与内在理性美丽的完美结合。参考答案:1.(1)是就居里夫人宣布镭发现迄今一百年而言的。(2)这一描写的目的是表明不为美貌浮名所累,立志为人类作出贡献,才是真正持久的美丽。2.“多重价值”包括形貌、勇力、心技、理智。居里夫人追求的是用其智达于理的价值。3.原因是知道自己的目标,更知道自己的价值,排除干扰,终生如一。4.CD1.命题目的:本题考查对文中特定词语及其文意的准确理解。可根据题目和第二段开头的一句来提取准确答案。2.命题目的:本题考查对文段的归纳概括及筛选信息的能力。要注意下文的信息,着重考查整体阅读的能力。3.命题目的:本题考查对文意的准确理解和概括。注意上文的提示,抓住“智慧高地”来分析。4.命题目的: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整体把握及对文章观点的正确认识。有些选项要注意不可臆断。C.“十分厌恶,视如粪土”不合文意;D.爱因斯坦并未“盛赞居里夫人的成就高于世界上所有的著名人物”。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神雕侠侣(节选)金庸郭靖拍案而起,登城瞭望。只见敌兵的万人队在离城数里之地列开阵势,却不进攻。过不多时,千余个工匠负石竖木,筑成了一个十余丈高的高台。这时黄药师、黄蓉、一灯、朱子柳等都已在城头观敌,见蒙古兵忽然构筑高台,均感不解。郭靖道:“我久在蒙古军中,从未见过他们做这般怪事。”说话之间,又望见千余名士兵舞动长锹铁铲,在高台四周挖了一条又深又阔的壕沟,挖出来的泥土便堆在壕沟以外,成为一堵土墙。黄药师怒道:“襄阳城是三国时诸葛亮的故居,鞑子无礼,在这位大贤门前玩弄玄虚,岂不是欺大宋无人么?”只听得号角吹动,颦鼓声中,一个万人队开了上来,列在高台左侧,跟着又是一个万人队列在右侧。阵势布定,又有一个万人队布在台前,连同先前的万人队,一共是四个万人队围住了高台。这个大阵绵延数里,盾牌手、长矛手、斩马手、强弩手、折冲手,一层一层,将那高台围得铁桶相似。猛听得一阵号响,鼓声止歇,数万人鸦雀无声,远处两乘马驰到台下。马上乘客翻身下鞍,携手上了高台,只因隔得远了,两人的面目瞧不清楚,依稀可见似是一男一女。众人正错愕间,黄蓉突然惊呼一声,往后便倒,竟是晕了过去。众人急忙救醒,齐问“怎么?甚么事?”黄蓉脸色惨白,颤声道:“是襄儿,是襄儿。”众人吃了一惊,面面相觑。朱子柳道:“郭夫人,你瞧明白了么?”黄蓉道:“我虽瞧不清她面目,但依情理推断,决计是她。鞑子攻城不成,竟然使出奸计,真是……真是无耻卑鄙已极。”黄药师和朱子柳经她一说,登时省悟,满脸愤激之色,郭靖却兀自未解,问道:“襄儿怎地会到这高台上去?鞑子使甚么奸计了?”黄蓉挺直身子,昂然道:“靖哥哥,襄儿不幸落入了鞑子的手里,他们建此高台,台下堆了柴草,却将襄儿置在台上,那是要逼你投降。你若不降,他们便举火烧台,叫咱们夫妇心痛肠断,神智昏乱,不能专心守城。”郭靖又惊又怒,问道:“襄儿怎会落入鞑子手里?”黄蓉道:“连日军务紧急,我怕你分心,没说此事。”于是将郭襄如何在绝情谷中被金轮法王掳去之事说了。郭靖一听杨过在谷底失去踪迹,连连追问端详,待听黄蓉说完,皱眉道:“蓉儿,这可是你的不对了,过儿生死未明,你怎地便舍他而去?”郭靖一向敬重爱妻,从未在旁人之前对她有丝毫失礼,这两句责备之言说得甚重,黄蓉不由得满脸通红。一灯道:“郭夫人深入寒潭,冻得死去活来,查明杨过确系不在谷底,又何况小姑娘落入奸人之手,大伙儿都主张追赶,须怪郭夫人不得。”一灯既如此说,郭靖自不敢再说甚么,只恨恨的道:“郭襄这小娃儿成日闯祸,倘若过儿有甚好歹,咱们心中何安?让她给蒙古兵烧死了干净。”黄蓉一言不发,转身下城。众人正商议如何营救郭襄,忽见城门开处,一骑向北冲出,马上乘者正是黄蓉。众人一见,无不大惊。郭靖、黄药师、一灯、朱子柳等纷纷上马追出。一行人奔向高台,在敌人强弓射不到处勒马站定。只见台上站着两人,一个身披黄色僧袍,正是金轮法王,另一个妙龄少女被绑在一根木柱上,却不是郭襄是谁?郭靖虽恼她时常惹事,但父女关心,如何不急?大声叫道:“襄儿,你别慌,爹爹妈妈都来救你啦!”他内力充沛,话声清清楚楚的送上高台。郭襄早给太阳晒得昏昏沉沉,忽听得父亲声音,喜叫:“爹爹,妈妈!”法王说道:“郭大侠,令爱聪明伶俐,老衲本来很喜欢她,颇有意收之为徒,传以衣钵。但大汗有旨,你若不归降,便将她火焚于高台之上。别说你心痛爱女,老衲也觉可惜,还请三思。”郭靖哼了一声,眼见四十名军士手执火把站在台下柴草堆旁,只待法王一声令下,便即点火。四个万人队将这高台守得如此严密,血肉之躯如何冲得过去?何况即使冲近了,火发台焚,又怎救得女儿下来?他久在蒙古军中,知道蒙古用兵素来残忍,掠地屠城,一日之间可惨杀妇孺十数万人,若将郭襄烧死,真如踩死一只蚂蚁一般,抬起头来,遥望女儿容色憔悴,不禁心中大是痛惜,当下叫道:“襄儿听着,你是大宋的好女儿,慷慨就义,不可害怕。爹娘今日救你不得,日后定当杀了这万恶奸僧,为你报仇。懂得了么?”郭襄含泪点头,大声叫道:“爹爹妈妈,女儿不怕!”郭靖道:“这才是我的好女儿!”解下腰间铁胎硬弓,搭上长箭,飕飕飕连珠三箭,高台下三名手执火把的蒙古兵应声倒地,三枝长箭都是透胸而过。郭靖射术学自蒙古神箭将军哲别,再加数十年的内力修为,他所站之处敌兵箭射不到,他却能以强弩毙敌。众蒙古兵齐声发喊,高举盾牌护身。郭靖道:“走罢!”勒转马头,与黄蓉等回入城中。一行人站上城头。黄蓉呆呆望着高台,心乱如麻。(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写蒙古兵修筑高台时众人疑惑,此处设置悬念,为下文郭襄的出场做铺垫。B.小说着重刻画郭靖和黄蓉,对其他人物笔墨不多,主次分明,突出了郭靖和黄蓉的性格特点。C.文中多处详细描写蒙古军兵强马壮,敌众我寡,营造出襄阳大战的紧张氛围,引人入胜。D.本文第18段通过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并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郭靖武艺高强,箭术精湛。8.请简要分析文中黄蓉的心理变化过程。9.金庸的小说善于通过塑造侠士形象来展现“侠义”精神,请结合文本,谈谈文中“侠义”精神的内涵。参考答案:7.C

8.①疑惑。蒙古军修筑高台,黄蓉不解其意。②震惊。黄蓉依情理推断郭襄落入敌军之手,并被绑上高台,吓晕过去。③愤怒。对蒙古军卑鄙无耻行径的激愤。④羞愧。丈夫因杨过责备自己时,黄蓉满脸通红。⑤急迫。救女心切,黄蓉孤身出城。⑥忧虑。敌众我寡,救女失败,丈夫大义凛然,眼看女儿性命难保,黄蓉心中担忧不已。

9.①扶助弱小,打抱不平。郭靖对杨过十分关心爱护,责怪妻子不顾杨过生死。②顾全大局,牺牲小我。郭靖见救女无望,忍痛放弃营救。③心怀天下,崇高的民族气节。一众江湖侠士,未食朝廷俸禄,却在国家危难之际,舍身死守襄阳城。【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C项,“文中多处详细描写蒙古军兵强马壮”说法错误,文中并未多处详细描写蒙古军,只在第四段中有详细描写。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简要分析文中黄蓉的心理变化过程”,是要求学生分析文章中人物形象——黄蓉的心理变化。然后梳理文章的思路,依据文章的情节,圈出直接点明黄蓉心理变化的内容,还可以根据文章黄蓉的表现来概括,把握黄蓉的心理变化过程。比如本题,文章第二段写对敌兵的万人队在离城数里之地列开降势,却不进攻。二是运来木石筑成了一个十余丈高的高台,“这时黄药师、黄蓉、一灯、朱子柳等都已在城头观敌,见蒙古兵忽然构筑高台,均感不解”,此时黄蓉的心理是疑惑,不了解敌军的用意何在。第七段写“众人正错愕间,黄蓉突然惊呼一声,往后便倒,竟是晕了过去”,待大家救醒她,才知道黄蓉依据情理推断郭襄落入敌人手中。第八段,黄蓉说出自己的判断“鞑子攻城不成,竟然使出奸计,真是……真是无耻卑都已极。”通过言语可以看出此时黄蓉内心对蒙古军卑鄙无耻地拿他们的女儿威胁他们夫妇的行径的愤怒。郭靖不明所以,等黄蓉解释明白后,问黄蓉为什么郭襄会落入敌人之手。黄蓉向郭靖说了郭襄如何在绝情谷中被金轮法王掳去之事。郭靖听说杨过也在谷底生死未明,便当着众人面埋怨黄蓉舍弃杨过。因为“郭靖一向敬重爱妻,从未在旁人之前对她有丝毫失礼,这两句责备之言说得甚重,黄蓉不由得满脸通红”,根据黄蓉此时的表情“满脸通红”可以推断出此时她的心理是羞愧。然后第十段写“黄蓉一言不发,转身下城”,在众人商议如何救郭襄时“忽见城门开处,一骑向北冲出,马上乘者正是黄蓉”,从“孤身出城”可见黄蓉当时救女的内心急迫之情。众人见黄蓉孤身出城,纷纷上马追出。奔向高台。可是敌人拉强弓以待,台下有四个万人队将高台守得严密,无法靠近。郭靖大义凛然向郭襄喊到“襄儿听着,你是大宋的好女儿,慷慨就义,不可害怕。爹娘今日救你不得,日后定当杀了这万恶奸僧,为你报仇。懂得了么”,然后拉弓射箭,射死高台下三名手执火把的蒙古兵,带领众人回城。黄蓉站在城头“呆呆望着高台,心乱如麻”。此时的黄蓉救女失败,眼看女儿将性命不保,内心充满了对女儿的担忧之情。【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旨内涵,针对文中某一问题提出自己见解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比如本题题干为“金庸的小说善于通过塑造侠士形象来展现‘侠义’精神,请结合文本,谈谈文中‘侠义’精神的内涵”,关注题干中关键词“侠士形象来展现‘侠义’精神”“侠义’精神的内涵”。然后通读文章,在文章中圈画出能体现“侠义”精神的侠士形象行为,然后根据这些侠士行为分析其体现了什么样的“侠义”精神。比如文章第十段中写郭靖问郭襄为什么会落入敌人之手时,当一听说杨过在谷底失去踪迹,没有关心女儿郭襄情况,而是连连追问杨过失踪的端详,待听黄蓉具体说完事情的经过,“一向敬重爱妻”,从未在旁人之前对黄蓉有丝毫失礼,竟然当着众人面责怪黄蓉:“蓉儿,这可是你的不对了,过儿生死未明,你怎地便舍他而去?”郭靖对妻子的责怪,充分表现了其对杨过的关心和爱护。杨过是欧阳克和穆念慈的女儿,此时欧阳克夫妇已经去世,杨过此时是个孤儿,是弱小的代表。郭靖此时的言行充分表现出其扶助弱小,打抱不平的侠义精神。文章第十六到十八段,写郭靖等人追随黄蓉冲出城,准备搭救郭襄,可是看见“四十名军士手执火把站在台下柴草堆旁”“四个万人队将这高台守得如此严密”,且知道蒙古兵“用兵素来残忍,掠地屠城,一日之间可惨杀妇孺十数万人,若将郭襄烧死,真如踩死一只妈蚁一般”,自己这几个人根本救不了郭襄,就大义凛然对郭襄喊到:“襄儿听着,你是大宋的好女儿,慷慨就义,不可害怕。爹娘今日救你不得,日后定当杀了这万恶奸僧,为你报仇。懂得了么?”得到郭襄的回应后,拉弓连珠三箭射死高台下三名手执火把的蒙古兵,然后带着众人回入城中,继续坚守襄阳城。郭靖这种忍痛放弃救女行为,充分表现了其为了顾全大局,牺牲小我的侠士精神。还有文章中写郭靖夫妇、黄药师、一灯法师、朱子柳等江湖侠士并不是朝廷的官员,不拿朝廷的俸禄,但是当襄阳城受到蒙古大军攻击之时,挺身而出,与襄阳城的军民一起死守襄阳城,抵御了蒙古大军一次又一次进攻。江湖侠士这种,未食朝廷俸禄,却在国家危难之际,舍身死守襄阳城行为充分体现出他们心怀天下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点睛】解答人物形象赏析类题,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1.是“概括”还是“分析”。“概括”题只要求写出人物性格特点即可,“分析”题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字分析。2.是性格特点还是形象特点。性格特点包括人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较宽泛内容的特点,比如本题要求分析文章中人物——黄蓉的心理变化过程。人物心理变化过程,依据文章的情节,圈出直接点明人物心理变化的内容,还可以根据文章人物形象的表现来概括,把握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形象特点则主要以“性格特点”为中心,还包括人的外在形象(肖像)、身份、地位、职业等内容的特点。用语不同,回答的内容也不同。分析人物形象特点,要由表及里,由外在形象特点到内在思想性格特点。规范答题1.概括题与分析题的不同答题思路。概括题只要分点列出即可,点与点间不能交叉。2.分析题有两种思路:①概括→分析:用几个关键性的词语高度概括出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在小说中找到相关依据,概要分析。②分析→概括:先列出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后概括出人物形象特点。3.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失去风景的时代曹文轩我们不无悲哀地看到:现代小说却已经不再注目风景。当年,川端康成称他与自然的关系是“幸运的邂逅”。他在谈到《伊豆的舞女》时,惟一的遗憾是觉得风景描写还是少了些。从前的小说家,虽然没有太多的人去自觉地谈论风景的意义,但在实际写作中,风景始终是他们的小说的重要元素。他们的写作,几乎形成一个定论:风景描写是小说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元素。然而现代小说就是抛却了这一元素。人类进入现代之后,对自然实际上已经失去崇拜之心。与并不总是喋喋不休地谈论自然的古人相比,现代人对自然的亲近未免有点矫揉造作。现代人更多是出于功利之心来关心自然的,因为自然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存。古人对自然有崇拜之心——甚至有敬畏心。“自然”是与“天”相等的概念,它具有至高无上的神性。古人面对自然,是一种宗教的姿态,他们虔诚静听与默察,是要在万籁俱寂中读出其奥义。因此,自然对他们来说不能有须臾的分开。而现代人尽管作出各种各样亲近自然的样子,并有许多赞美之词,但骨子里,现代人还是只相信自己。自然已不再具有神性,它只不过是物质,是被看的。小说也就可以不必在意自然了。工业文明、人口难以抑制的增长而不断加大的消耗,使自然在退却与贫化。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享受的同时,废气、废水,也是日甚一日地污染风景。然而我们还在日甚一日地挤压风景似乎要将它直挤到天边。现代,有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失去风景的空间里。有些人,从一出生,就是在一片缺乏绿色、缺乏蝉声与鸟鸣的水泥钢筋的世界里。他们的肉体与灵魂从一开始就缺乏自然所给予的灵气与湿润。他们的记忆里没有什么像样的风景,更没有对风景的深刻感受。因此,小说也就没有了风景。然而,最根本的原因,却在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审美意识的历史性变异。现代之文学艺术,新生了许多特质,但同时也丢失了许多特质,比如意境、诗性等。在现实生活与现代哲学思潮的双重作用下,现代文学艺术将更多的心思用在了对深刻思想的追求上。文学艺术从来没有像今天的文学艺术这样酷爱思想。现代哲学的发达并由此带来的思想观念的众声喧哗,使文学艺术陷入一个庞杂无绪的思想大网之中而不可自拔。追求思想的新颖,直至追求思想的乖戾,已成时尚与习惯。在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一些现代的文学艺术家们在冥冥之中达成一个共识,这就是:思想的深刻只能寄希望于对丑的审视中,而不能寄希望于对美的审视上;美是虚弱的,苍白而脆弱的,甚至是矫情的,美的浅薄决定了它不可能蕴藏什么深刻的思想,就更说不上蕴藏什么惊世骇俗的思想了;而丑却是沉重的、无底的、可被无穷解读的,那些非同寻常的思想恰恰藏匿于其背后。因此,在现代艺术家那里,思想的挖掘,也就是在丑之上的挖掘,丑成了思想的矿脉。丑的物象(比如溃烂的脓疮,比如苍蝇),丑的人性(比如窥阴癖,比如自虐狂),纷纷涌入文学艺术家的视野。现代文学艺术家就这样与荒诞、怪僻、邪恶、阴鸷、猥琐等联系在一起了。这虽然并非是现代文学艺术的全部,但却是现代文学艺术的主流——至少是它留给人们的主要印象。作为人们追求雅致、雅趣、雅兴的文学艺术,现在背离的恰恰正是这一切。现代文学艺术正是将粗俗、丑陋、阴沉、冷漠的事物作为自己观照的对象。但,因为它要保持所谓的中立、零度,没有显示批判的姿态,它在效果上,在给阅读者的感觉上,就是如此。我们已经开始习惯这一切,并也已经能够驾轻就熟地来领会它的“深刻”之处了。这里,我们没有义务去论证文学是否真的有必要将全部心思用在思想的深刻上,美本身的价值是否比思想弱小,美是否也蕴藏着深刻的思想。我们只想通过这一切描述,给小说为什么失去风景这一状况找到最根本的解释:风景的被注意,是与雅致、雅趣、雅兴联系在一起的,既然雅致、雅趣、雅兴已被冷淡与放弃,风景也就自然消失了。恶心的感觉、阴冷的感觉,不可能来自冬日的太阳、月下的清泉、雨中的草莓。现代小说因为缺乏古典小说中的树木、草原、河流、小溪、露珠与青草,使人感到焦灼、枯涩,怎么说也是缺憾。(选自曹文轩《小说门》,作家出版社2003年1月版,有删节)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自然直接关系到现代人的生存,所以,现代人都会用功利之心来关心自然。B.现代文学艺术与古代文学艺术相比,最大区别就在于现代文学艺术将心思用在对深刻思想的追求上,而古代文学则相反。C.作者认为思想的深刻只能寄希望于对丑的审视中,而不能寄希望于对美的审视上。D.人们往往将现代文学艺术家与荒诞、怪僻、邪恶、阴鸷、猥琐等词汇联系在一起。E.“但却是现代文学艺术的主流——至少是它留给人们的主要印象”一句中的破折号,其作用是补充说明。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ks5uA.丑到极致便是美到极致。(贾平凹)B.一切艺术、宗教都不过是自然的附属物。(亚里士多德)C.风景的发现恰恰是更重要的发现。(里克尔)D.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与大自然是一致的。(梵高)14.请结合上下文解释“丑成了思想的矿脉”这句话的含义。(4分)15.请结合全文概括“现代小说却已经不再注目风景”的原因。(4分)参考答案:12分析概括D、E5A.错在“现代人都会用功利之心来关心自然”,以偏概全。原文的表述为“现代人更多是出于功利之心来关心自然”。B.错在“而古代文学则相反”,无中生有。原文没有这种表述。C.错在“作者认为”,张冠李戴。“思想的深刻……对美的审视上”是“一些现代艺术家”的观点。D.正确,相关表述见倒数第五自然段。E.正确,相关表述见倒数第五自然段,此选项兼顾标点符号的用法和对文意的理解。13分析概括A3这是一些现代艺术家的观点。

14.(4分)丑的物象、人性经审视(挖掘、解读),可以寻找到蕴藏其背后的非同寻常的(深刻的、丰富的、惊世骇俗、可无穷解读的)思想。评分细则:“丑”解释为“丑的物象、人性”1分;“成了”解释为“通过审视(挖掘、解读),寻找到”1分;“矿脉”解释为“非同寻常的(深刻的、丰富的、惊世骇俗、可无穷解读的)”1分;补充主语或答案语义中带有否定意味,1分。15.(4分)(1)人类进入现代之后,对自然失去崇拜之心。(或者“在现代人眼中,自然不再具有神性,只是物质,是被看的”)(2)越来越多的现代人生活在失去风景的空间里。(或者“越来越多的现代人缺乏自然给予的灵气与湿润,记忆里没有像样的风景,缺乏对风景的深刻感受”)(3)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审美意识发生历史性变异,认为深刻的思想只能寄希望于对丑的审视中。(现代文学艺术冷淡、放弃了雅致、雅趣、雅兴。)(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ks5u

略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赵匡凝传匡凝字光仪,蔡州人也。父德諲。匡凝以父功为唐州刺史兼七州马步军都校。及德諲卒,匡凝自为襄州留后,朝廷即以旄钺授之。作镇数年,甚有威惠,累官至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匡凝气貌甚伟,好自修饰,每整衣冠,必使人持巨鉴前后照之。对客之际,乌巾上微觉有尘,即令侍妓持红拂以去之。人有误犯其家讳者,往往遭其木楚,其方严也如是。光化初,匡凝以太祖①有清口之败,密附于淮夷,太祖遣氏叔琮率师伐之。未几,其泌州刺史赵璠越墉来降,随州刺史赵匡璘临阵就擒。俄而康怀英攻下邓州,匡凝惧,遣使乞盟,太祖许之,自是附庸于太祖。及成汭败于鄂州,匡凝表其弟匡明为荆南留后。是时唐室微弱,诸道常赋多不上供,惟匡凝昆仲虽强据江山,然尽忠帝室,贡赋不绝。太祖将期受禅,以匡凝兄弟并据藩镇,乃遣使先谕旨焉。匡凝对使者流涕,答以受国恩深,岂敢随时妄有他志。使者复命,太祖大怒。天祐二年秋七月,遣杨师厚率师讨之。八月,太祖亲领大军南征。及师厚济江,匡凝以兵数万逆战,大为师厚所败。匡凝乃燔其舟,单舸急棹,沿汉而遁于金陵。后卒于淮南。《新唐书》云:师厚由阴谷伐木为梁,匡凝以兵二万濒江战,大败,乃燔其舟,单舸夜奔扬州。行密见之,曰:“君在镇,轻车重马输于贼,今败,乃归我邪!”《欧阳史》云:行密厚遇匡凝,其后行密死,杨渥稍不礼之。渥方宴食青梅,匡凝顾渥曰:“勿多食,发小儿热。”诸将以为慢,渥遣匡凝海陵,后为徐温所杀。初,匡凝好聚书,及败,杨师厚获数千卷于第,悉以来献。(选自《新五代史》卷十七,有删节)注:①太祖,后梁太祖朱温。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累官至检校太尉

累:多次 B.太祖将期受禅

禅:封禅C.匡凝乃燔其舟

燔:焚烧 D.诸将以为慢慢:

轻视,傲慢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父亲去世后,赵匡凝自封为襄州留后,后来朝廷对他这一官职给予了确认。B.赵匡凝非常注重个人仪表,对于祖上及父亲的名讳,也非常爱护不容侵犯。C.唐末朝廷衰微,各地藩镇大多不上交赋税,但赵匡凝兄弟仍照常缴纳贡赋。D.赵匡凝对后梁太祖朱温心怀忠义,积极输送物资,但还是被他派兵打败了。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匡凝气貌甚伟,好自修饰,每整衣冠,必使人持巨鉴前后照之。(2)及师厚济江,匡凝以兵数万逆战,大为师厚所败。(3)行密厚遇匡凝,其后行密死,杨渥稍不礼之。8.请简要概括赵匡凝两次遭太祖讨伐的原因。参考答案:5.B

6.D

7.(1)赵匡凝气度相貌非常雄伟,喜好整理装饰自己,每次整理衣服帽子,一定让人拿着大镜子(自己)前后照看。(2)等到杨师厚渡过长江,赵匡凝率领数万士兵迎战,被杨师厚打得大败。(3)杨行密很优厚地对待赵匡凝,后来杨行密去世,杨渥就渐渐地不尊敬(礼貌地对待)他了。

8.第一次,太祖清口战役失败后,赵匡凝暗中依附于淮南蛮夷;第二次,太祖将期受禅,赵匡凝不支持【5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解答本题,考生可以根据实词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题中B项,禅,禅让,指帝王让位给别人。封禅,古代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故选B。【6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从而体现对文章的理解程度。题中D项,“赵匡凝对后梁太祖朱温心怀忠义”错误,依据“是时唐室微弱,诸道常赋多不上供,惟匡凝昆仲虽强据江山,然尽忠帝室,贡赋不绝”可知,文中说的是赵匡凝对唐王朝心怀忠义。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1)中“气貌”译为“气质相貌”;“伟”译为“高大壮美”;“修饰”译为“梳妆打扮”。(2)(2)(3分)“济”译为“渡过”;“逆”译为“迎战”;“为……所”译为“被”。(3)“厚”译为“优厚”;“遇”译为“对待”;“礼”译为“尊敬、礼貌地”。【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归纳概括能力,属于主观概括性信息筛选。解答本题,要求考生认真审题,提干要求概括“赵匡凝两次遭太祖讨伐的原因”,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对筛选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第一次,“光化初,匡凝以太祖有清口之败,密附于淮夷,太祖遣氏叔琮率师伐之。”,第二次“太祖将期受禅”。“匡凝对使者流涕,答以受国恩深,岂敢随时妄有他志”,之后进行准确概括,即可得出答案。【点睛】小题4.考生解题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锁定答题区间,准确筛选出与题目相关的语句;而是能对筛选的信息进行有效甄别,合理准确概括,完全引用原文,没有自己的概括,不得分。译文;赵匡凝,字光仪,是蔡州人。父亲赵德諲。赵匡凝凭借父亲的功劳任唐州刺史兼七州马军步军都校。等到赵德諲去世后,赵匡凝自封为襄州留后,朝廷也就将旄钺(作为任职凭证)授予他。他镇守多年,很有威望德惠,多次升职到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赵匡凝气质相貌非常雄伟,喜好整理装饰自己,每次整理衣服帽子,一定让人拿着大镜子(自己)前后照看。会见客人时,乌巾上稍觉有灰尘,就让侍候的歌妓拿着红色的拂尘拂去它。有不小心触犯了他家讳的人,往往要遭受他棍棒的捶楚,他就是这样方正严明。光化初年,赵匡凝因太祖在清口战役失败,就暗中结附淮南蛮夷,太祖派氏叔琮领兵攻伐他。不久,他属下的泌州刺史赵璠翻过城墙投降,隋州刺史赵匡璘在战阵前被抓住。不久康怀英攻下邓州,赵匡凝害怕,派使者乞求结盟,太祖答应了他,从此依附于太祖。等到成汭在鄂州被打败,赵匡凝上表推荐他弟弟赵匡明任荆南留后。这时唐王朝衰微虚弱,各道常规的赋税大多都不上供了,只有赵匡凝兄弟虽然雄据一方,可是对唐王朝竭尽忠心,贡赋不曾停止。太祖正准备约定时间接受禅让的帝位,因为赵匡凝兄弟都据守藩镇,就派遣使者预先告谕自己的意旨。赵匡凝对着使者流泪,回答说,自己深受唐朝恩德,哪里敢随时世而妄自有别的想法。使者回去复命,太祖非常愤怒。天祐二年秋天七月,派杨师厚领兵征讨他。八月,太祖亲自率领大军南征。等到杨师厚渡过长江,赵匡凝率领数万士兵迎战,被杨师厚(打得)大败。赵匡凝于是烧掉自己的战船,驾着一只小船急速划桨,沿汉水逃往金陵。后来死在淮南。《新唐书》记载:杨师厚从山谷里砍伐树木造船,赵匡凝带领两万士兵临江迎战,被杨师厚打败,就烧掉战船,独自驾小船连夜逃往扬州。杨行密见了他,说:“你当年在藩镇(做官)时,用车马驮载着轻重物资输送给贼人,现在失败了,才来归附我啊!”《欧阳史》记载:杨行密很优厚地对待赵匡凝,后来杨行密去世,杨渥对待他就逐渐不够尊敬了。(一次)杨渥正在设宴吃青梅,赵匡凝看着杨渥说:“不要多吃,会发小儿热。”将领们认为他轻慢无礼,杨渥派遣赵匡凝到海陵,后来被徐温杀死。当初赵匡凝爱好藏书,等到兵败后,杨师厚在他家里得到数千卷书,全部献给了朝廷。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康熙中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二十七年,成进士,廷对,论西北赋轻而役重,东南役均而赋重,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阅者以其言戆,置二甲。三十三年,授广东昌化知县,到官,首定赋役,均粮于米,均役于粮。裁革杂征,相率以力耕为业。县隶琼州,与黎为界,旧设土舍,制其出入,吏得因缘为奸,元淳立撤去。一权量,定法度,黎人便之。城中居人,旧不满百家,至此户口渐蕃。元淳时步行阁里间,周咨疾苦,煦妪如家人。琼郡处海外,军将多骄横,崖州尤甚。元淳尝署州事,守备黄镇中以非刑杀人,游击余虎纵不问;且贪,索黎人献纳。元淳访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总督石琳下琼州总兵会讯,元淳申牍曰:“私揭不应发审,镇臣不应侵官,必挫执法之气,灰任事之心。元淳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贻州县羞也。”初鞫是狱,镇中令甲士百人佩刀入署,元淳据案怒叱曰:“吾奉命治事,守备敢令甲士劫持,是藐国法也。”镇中气慑,疾挥去,卒定谳,论罪如律。崖人为语曰:“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而总督卒因元淳倔强,坐不检验失实,会赦免。复欲于计典黜之,巡抚萧永藻初授事,曰:“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为言于总督,乃已。元淳自奉俭约,在官惟日供韭一束。喜接诸生,讲论至夜分不倦。屡乞病未果,竟以劳卒于官。昌化额田四百余顷,半沦于海,赋不及二千,浮粮居三之一,民重困。元淳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无应者。乾隆三年,元淳子正靖官御史,疏以入告,竟获俞旨免焉。

(选自《清史稿·列传第二百六十三》)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一权量,定法度,黎人便之

便:认为……方便。B.城中居人,旧不满百家,至此户口渐蕃。

蕃:增多。C.卒定谳,论罪如律

如:好像。D.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

率:率领。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东南役均而赋重

?泉涓涓而始流B.?为言于总督,乃已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复欲于计典黜之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D.?屡乞病未果,竟以劳卒于官?赵王岂以一壁之故欺秦邪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陶元淳关心百姓疾苦,初任昌化县知县时,认为西北赋轻而役重,东南役均而赋重,因此厘定赋役,裁减额外的赋税,减轻了百姓负担,使百姓纷纷以努力耕作为业。B.昌化县隶属于琼州,与黎族交界,过去设置土舍,限制黎人出入,官吏得以趁机做坏事,陶元淳到任后立即撤去土舍;又统一了测量的器具,制定法令制度。C.陶元淳一身正气,不惧威胁。在他初审黄镇中违法杀人的案子时,黄镇中命令披甲操刀的士兵冲入衙门,以武力相威逼,陶元淳全无惧色,拍案怒斥,黄镇中“气慑”而退。D.陶元淳喜欢与读书人交往,常常与他们讨论问题到三更半夜也不知疲倦。他多次因病请求辞官而不得允许,终因积劳成疾而病故于任上。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元淳访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5分)

(2)而总督卒因元淳倔强,坐不检验失实,会赦免。(5分)

参考答案:4.C(如:依照)5.D(A.转折/修饰B.才/竟然C.人称代词,他/指示代词,这D.因为)6.A(陶元淳廷对时认为“西北赋轻而役重,东南役均而赋重”,而非到昌化县任职时的看法。)7.(1)陶元淳查访到他们的罪状,列成条款向上级报告。余虎私下用重金贿赂陶元淳被拒绝,就造谣诬告他。(“列款”“私”“蜚”“揭”各1分,翻译流畅1分。)

(2)总督最终因为元淳性情倔强,就以不认真考查,审理不合实情为由将其治罪,恰好赶上大赦而被免罪。(“卒”“坐”“检验”“会”各1分,翻译流畅1分)译文: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康熙年间被推荐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因为疾病而没能参加考试。康熙二十七年,考中进士,在朝廷策对中,他论述西北地区赋税轻而徭役重,东南地区徭役与西北地区相同而赋税较重,希望减免超出额度的粮税,免除没有益处之费用。阅卷者认为他的话很愚直,将他置于二甲中。康熙三十三年,被任命为广东昌化知县,到官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厘定赋税徭役,把各种实物田赋统一为交稻米,把应服的徭役均衡到田赋上。裁减、革除各种杂税,百姓纷纷以努力耕作为业。昌化县隶属于琼州,与黎族交界,过去设置土舍,限制黎人出入,官吏得以趁机做坏事,元淳到任后立即撤去土舍。统一了测定物体轻重大小的器具,制定法令制度,黎人对此感觉很方便。城中居民,原来不满百家,到此时户口渐渐增多。元淳常常步行到乡间,详细询问百姓疾苦,亲切温暖如一家人。琼州地处海外,军中将领大多骄横,崖州尤其严重。元淳曾经代理崖州事务,守备黄镇中用酷刑杀人,游击余虎却放纵不管;而且贪婪,要求黎人进献财物。陶元淳查访到他们的罪状,列成条款向上级报告。余虎私下用重金贿赂陶元淳被拒绝,就造谣诬告他。总督石琳下令琼州总兵会同审讯陶元淳,元淳在申述的文书中说:“私人的揭发不应该交付审讯,守备的大臣不应侵犯地方官的职守,(你们这样做)必将会压制执法的正气,让办事的人灰心。我应当放弃官职来保全政体,而不能屈服于武臣,让州县蒙羞。”当初审讯这场官司时,黄镇中命令甲士一百多人佩刀闯入崖州官署,元淳按着桌案怒叱道:“我奉命治理崖州事务,守备竟敢命令甲士劫持,这是藐视国法。”黄镇中的气焰被震慑下去,急忙命令甲士撤去,最终审判定罪,依法判处黄镇中、余虎有罪。崖州人因此说:“崖州虽有余虎,却敌不过陶公一怒。”总督最终因为元淳性情倔强,就以不认真考查,审理不合实情为由将其治罪,恰好赶上大赦而被免罪。总督又想在对官员进行三年政绩考核时趁机罢免他,巡抚萧永藻刚被任命,曰:“我刚上任,便弹劾正直的官吏,(将来)靠什么率领(管理)下属呢?”替元淳在总督面前说话,总督才罢休。元淳生活非常节俭,为官时每日只需供应一束韭菜。元淳喜欢接交读书人,常常讲学论道到深夜也不疲倦。元淳多次因病请求辞官而没被允许,最终因积劳成疾而死在官任上。昌化规定的田地数目是四百多顷,但一半沦陷于海中,赋税不到二千,而超额的田赋占到三之一,百姓十分困窘。元淳对超过的田赋做了考核,多次向上级官吏请示,请求免除超额的田赋,但无人理会此事。乾隆三年,元淳的儿子陶正靖做了御史,上疏把这件事报告了朝廷,最终得到皇上旨意,免除了这些超额的田赋。

略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19分)

越州赵公①救灾记

曾巩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②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凡死者,使在外随收瘗之。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③,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④,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公元丰二年以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致仕,家于衢。其直道正行在于朝廷,岂弟⑤之实在于身者,此不著。著其荒政可师者,以为《越州赵公救灾记》云。【注】①赵公:赵抃(1008—1084),字阅道,号知非子,谥清献,衢州西宁(今浙江衢县)人。曾任殿中侍御使,为官正直无私,弹劾不避权贵,京师有“铁面御史”之称。②僦:雇佣。③拊循:抚慰,安抚。④绥辑:安抚。⑤岂弟:即恺悌,和乐平易。(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

羡:剩余,有余B.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如:前往,到……去C.治世不能使之无

治:太平,与“乱”相对.Com]D.以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致仕

致仕:当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当给粟三千石而止

赂秦而力亏B.忧其且流亡也

臣死且不避C.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

木欣欣以向荣D.灾未有巨于此也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简叙救灾前的调查,赵抃先行下文所属各县,询问与救灾有关系的七个问题,这也是全文的总纲,后文就此写出了赵公解决的措施,条理十分清楚。B.在灾年里,赵公还雇用民工修补城墙,计算他们的佣工发给工钱,又给他们两倍的粮食。有想贷款的老百姓,告诉富人放贷给他们,等庄稼成熟,由官府替他们偿还。C.在灾役横行的特殊情况下,为了百姓疾苦,赵公敢于打破陈规惯例,歌颂了他不怕承担责任、不惜功名利禄、为救灾公而忘私的品德。D.作者评价了赵公救灾措施的意义,实际是赞扬他匡世济民、推利天下的政治理想,这也是曾巩毕生所追求的民本思想的体现。(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4分)(2)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3分)参考答案:(1)D(2)D(3)B(4)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5)(1)(4分)译文:估计到办理发粮的官吏不够用,便选取没有任职并住在越州境内的官吏,供给他们粮食并把事情委任给他们。(“计”“寓”各1分,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句式各1分)(2)译文:我特意到越地采集,收集到赵公推行的一套办法,乐意把它详细地记载下来(“故”“釆”“识”各1分)【参考译文】熙宁八年夏天,吴越一带遭遇严重旱灾。这年九月,资政殿大学士赵公出任为越州长官。在百姓未被饥荒所苦之前,就下文书询问所属各县遭受了灾害的有多少乡,百姓能够养活自己的有多少户,应当由官府供给救济粮的有多少人,可以雇用民工修筑沟渠堤防的有多少处,仓库里的钱粮可供发放的有多少,可以征募出粮的富户有多少,僧人道士以及读书人吃剩的余粮记录于簿籍的有多少实存,让各县呈文上报知州,并且谨慎地作好准备。州县官吏登记报告,全州孤儿、老人、疾病、体弱不能养活自己的共有二万一千九百多人。向来规矩,官府每年发给穷人救济,应当发到三千石粮米就停止。赵公征收富户人家上缴的,以及僧人道士吃余下的粮米,共得谷物四万八千多石,就用它来补助那救济的费用。让规定从十月初一开始,每人每天领一升救济粮,孩童每天领半升。赵公担心领米的人太多会相互践踏,又让男人女人在不同的日子领米,并且每人一次领两天的口粮。他又担心乡民将流离失所,就在城镇郊外设置了发粮点共五十七处,让各人就便领粮,并通告大家,离开自家的不发给粮食。估计到办理发粮的官吏不够用,便选取没有任职并住在越州境内的官吏,供给他们粮食并把事情委任给他们。不能养活自己的人,有了这样的供应。能够买得起粮食的人,就替他们告诫富人不能囤积米粮不卖给他们。又替他们调出官粮,共五万二千余石,用低价卖给百姓。设置卖粮点共十八处,让买粮的人自行就便像领粮的一样。又雇用民工修补城墙四千一百丈,费工三万八千个,计算他们的佣工发给工钱。有愿意出利息借钱的老百姓,官府劝告富裕人家放手借钱给他们,等田中谷熟,官府为债主出面责令他们偿还。被抛弃的男女孩童,都让人收养他们。第二年春上,瘟疫很严重。官府设立病院,安置无家可归的病人。招募两位僧人,把照料病人的医药和饮食委托给他们,让那些病人不失去依靠。按规定,遇灾年给穷人发放救济满三个月就停止,这年发放到五月才停结束。有不便行公文处理的事情,赵公一概自己担当责任,不因此连累下属官员。有请示上级的事,有些对救灾有较多的好处,就立即施行。赵公在这段时间,早晚劳心力从未稍微懈怠,事无论巨细必定亲自处理。给病人吃药吃饭的开销花的多是自己的钱。百姓不幸遭遇旱灾瘟疫,能避免辗转死去;即使死了也不会无人收敛埋葬,都是靠赵公的力量。这时旱灾瘟疫遍及吴越一带,百姓遭受饥荒瘟病,死去的将近一半,灾情没有比这更大的了。赵公抚慰百姓,百姓尤其认为有了依靠和归宿。用来筹划安顿民众的事,哪个先哪个后以及如何开始如何结束,在这方方面面之间,曲折周到细致详尽,没有不考虑到家的。他的施政虽然只在越州,他的仁爱却足够昭示天下;他的措施虽然只是在短时间内实行,他的方法却足够传给后人。大约灾害发生,太平时代也不能让它避免,却能够预先作防备。百姓遭受灾难后才去思考对策,与事先有所考虑相比,就有很大差距了;不熟习而还要去做,与那些平时就留心的人,两者也有很大差距。我特意到越地采访,收集到赵公推行的一套办法,很乐意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