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瑞金到延安:革命年代的卫生探索_第1页
从瑞金到延安:革命年代的卫生探索_第2页
从瑞金到延安:革命年代的卫生探索_第3页
从瑞金到延安:革命年代的卫生探索_第4页
从瑞金到延安:革命年代的卫生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瑞金到延安革命年代的卫生探索

文太林沈诣[摘要]毛泽东带领民众进行革命战争的同时,也积极的开展卫生建设,进行了大量本土化、创造性的卫生探索。在医院建设、卫生防疫和医疗保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保障军民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其中包括注重预防、中西医相结合、卫生工作的群众路线等,留给人们丰富的启示,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卫生工作、乃至今天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某些重要的经验。[关键词]毛泽东;革命年代;卫生防疫;卫生革命K26:A:1672-8653(2015)12-0012-03[作者简介]文太林,男,安徽宣城人,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卫生政策(天津,300401);沈诣,湖北武汉人,武汉钢铁集团金属资源公司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湖北武汉,430083)。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御外侮、求解放,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抗日民族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但即使是在革命年代,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也是满怀理想主义、踏踏实实的进行社会改造,其中包括医疗卫生的建设,并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的发展道路。当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饱受诟病,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受到空前的关注。当我们回望历史,会发现毛泽东等共产党人曾开创和实践的卫生模式于我们今天的医疗卫生改革仍有许多可以借鉴之处。一、民国时期的卫生状况在传统中国社会,官方对医疗卫生问题一直缺乏干预,民众的生老病死主要通过师徒相授的中医治疗、依靠零星的民间救助提供医疗保障,在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中延续人口的世代平衡。进入20世纪,在科学主义的潮流中,传统中医受到激烈的批判和质疑。萎缩中的中医药、崛起的现代医疗为民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同时,600多个学术团体和教育机构推进的乡村建设在全国1000多个实验区展开,乡村卫生建设是其重要内容。在民间兴起乡村建设热潮之时,1928年,国民政府卫生部成立,民国政府也颁发了《县卫生建设大纲》,并将卫生建设定为“七大国策”之一。但由于内忧外患、经济萧条、政治腐败,上述政策也形同具文,作用有限。霍乱、血吸虫病、结核病、天花、黑热病肆虐,营养不良,缺医少药,国民健康状况堪忧。当时,城市中产妇平均死亡率15‰,小儿死亡率城市中是130‰,农村为170‰,婴儿死亡率更是高达200‰。根据20世纪30年代的调查,出生婴儿能够活满1岁的只有84%左右,能够满15岁约57%,中国人均寿命35岁左右。二、瑞金时期的卫生实践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1927年中国共产党开始创建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等革命家开辟了“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由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剿,在敌强我弱的战斗中,战士伤亡惨重。加之,苏区地瘠民穷,卫生习惯差,传染病流行。要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改善根据地民众的健康水平,医疗卫生工作变得非常重要,成为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非常关注军民的医疗卫生问题,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甚至将建设较好的医院和修建完备的工事以及储备充足的粮食列为巩固根据地必须做好的三件大事。1929年的古田会议中毛泽东又再次强调卫生工作在红军建设中的重要性。在1933年的长冈乡的社会调查中总结了基层的卫生工作,认为疾病是苏区中一大仇敌,因为它减弱我们的革命力量,毛泽东要求其它苏维埃地区要学习长冈乡的经验,发动广大群众的卫生运动,减少疾病以至消灭疾病。在毛泽东等领导人的重视下,苏区的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起来。首先,制度建设,指导医卫工作。在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中,提出劳动保护的主张,如在1927年的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通过的《产业工人经济斗争决议案》中设有医疗及劳动保险的内容。1929年的第五次全国劳动大会要求政府立即举办工人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费用由雇主和政府来负担。在中央苏区,1933年,中华苏维埃政府颁布《卫生防疫条例》、《卫生运动纲要》,中央军委颁布《暂定传染病预防条例》,总卫生部颁布了《卫生法规》等,涉及医院、部队的各项医疗、卫生防疫、药材等规章制度。其中《卫生运动纲要》提出苏维埃政府是工农自己的政府,他要注意解决工农群众一切切身的痛苦,污秽和疾病就是他们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并决定在城市、乡村、机关、部队都要组织卫生运动委员会和卫生小组。特别是1933年的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其中专门设立社会保险条款,规定雇主应按工资额的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的数目作为社会保险基金,职工及其家属不论是普通病,或因工伤、职业病都可获得免费的医药帮助。其次,组织建设。1931年,在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内务部下设立卫生管理局。在省、市、县、区的苏维埃政府中分别设立卫生部、卫生科等,并在居民组织中成立卫生委员会和卫生小组等基层卫生组织,主要负责群众卫生运动、医疗、疹疗所的工作以及医药教育等。同年,在军队中也设立军委总卫生部,各级军团分别设立卫生组织,加强了卫生业务领导,促进了红军卫生的发展。1934年,中央苏区成立了中央防疫委员会,加强对苏区防疫工作的指导。再次,医院建设和医护人员培养。到长征前,卫生机构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军已经建有10个后方医院、10个预备医院、6个兵站医院、2个残废医院、1个疗养院。1931年创办红军卫生学校,遵照毛泽东同志的指示,把“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红色医生”作为卫生学校的办学方针。至长征前,共有686名毕业学员分配到战斗部队和医院工作。此外,还开办红色看护学校、医药干部学校、卫生员训练班、红色中医进修班等,不仅发展西医,也重视中医,培养大批中西医人才,极大的缓解了卫生人员缺乏的问题。三、延安时期的卫生建设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历经艰难险阻,1935年到达延安。毛泽东指出:旧社会给陕甘宁边区的遗产是:贫穷、愚昧和疾病。延安只有三个医院,而党政军三万人,老百姓一万四千人,边区其他一百三十多万老百姓,根本没人管。因此需要普及医疗卫生工作,并提出应在数年内做到每乡至少有一个医生,每区至少有一个药店。要培养医药人才,发展药品工业。推动卫生运动更加向前大踏步发展。1945年《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更明确地指出:农民——中国文化运动的主要对象,所谓国民卫生,离开了三亿六千万农民,岂非大半成了空话……应当积极地预防和医治人民的疾病,推广人民的医药卫生事业。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指示直接指导和推动了陕甘宁边区以及全国根据地的卫生工作的发展。当时延安地区的卫生组织分为三个系统:分别是中央、军委和边区政府。中央系统由中央卫生处领导,有延安中央医院、中央门诊部等;军委系统属军委总卫生部管理,有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联防军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等;边区系统属边区政府卫生署负责,有边区医院、保健药社、卫生合作社、国医研究会、中西医药研究会等。各医院下都设有门诊部或卫生科,他们还负责所在驻地附近村庄、地区的群众医疗工作。保健药社、卫生合作社分别在延安市设总社,在各县乡设分社,由上而下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医药卫生网,使卫生工作辐射到基层,弥补了延安以往缺医少药的困境。1941年陕甘宁边区还成立了防疫委员会,开展以灭蝇、灭鼠,防止鼠疫、霍乱为中心的军民卫生运动。在抗日战争期间,各根据地、游击区及八路军、新四军中,先后建立了50多所医院。如陕甘宁边区1937年只有普通医院6所,1938年增加到11所,1939年除普通医院外,还增加正规医院6所。医院的设备变好,规模变大,管理更加规范,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据1939年陕甘宁边区各医院的统计,治愈率提高14.3%,残废率下降11.8%,死亡率下降1.5%。适应战争需要,各游击区因地制宜的创造“地下医院”、“流动医院”等多种形式的医院。仅太行军区八年抗战中就收容伤病员13万多人,治愈10万多人。在解放战争期间,成立了延安总卫生部统一领导各解放区的医疗卫生工作,军队中的卫生组织机构更加健全。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在大规模的运动战,攻坚战中,收治伤员近100余万人,治愈率达70%。战争时期,医疗服务的对象不仅针对广大士兵、干部,企业职员也是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的对象。如1940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边区战时工厂集体合同暂行准则》,其中规定:厂方在保护女工及女工生育期间的待遇以及承担工人或学徒的医疗保险费用。此后在晋冀鲁豫、苏皖等革命根据地政府也先后制定和实施医疗保障制度。普通群众也享受到军队和地方的医疗机构减费或免费的医疗服务。据统计,在边区医院治疗的病员中,群众的比例1941年占25%,1942年占27%,1943年达到30%。1948年,东北人民政府公布了《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在东北420多个厂矿实施,80万名职工享受到医疗保险待遇。医疗保障在更广大的范围得到实施,饱受战争摧残的群众得到了基本的医疗保障。结语从瑞金到延安,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的根据地建设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与国统区的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悲惨现象形成鲜明对照。特别是其中的卫生建设,一则是出于战争的需要,二则是中国共产党是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政党,追求社会公平,关心工农疾苦,在作战之时,亦踏踏实实的开展社会改造活动,将卫生工作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上。战争年代,在资源和人才都非常落后、匮乏的情况下,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根据地的军民因地制宜,在医疗卫生领域进行了很多本土化、创造性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包括:注重预防,通过开展卫生教育和公共卫生防疫,直到了移风易俗,改善健康的作用;并且将群众路线运用到卫生工作中,将群众动员起来,开展卫生运动;在卫生实践中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既重视中医,也发展西医,实现了中西的良好结合。革命年代的卫生工作成效非常显著,对保障农民的健康生活、军队的战斗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革命年代的生产力水平落后、社会动荡,因而医疗服务水平低下、医疗保障水平有限,缺医少药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告别旧社会,中国人民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